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戏曲常识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戏曲常识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历程、主要剧种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戏曲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主要剧种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戏曲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如何欣赏和鉴赏戏曲。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戏曲音乐、戏曲表演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戏曲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戏曲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戏曲吗?你们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吗?二、讲授新课1. 戏曲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戏曲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戏曲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表演、文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2)介绍戏曲的起源,让学生了解戏曲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 戏曲的发展历程(1)教师介绍戏曲的发展历程,从唐宋时期的戏曲雏形,到明清时期的戏曲繁荣,再到现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强调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认识到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3. 主要剧种及其特点(1)介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五大戏曲剧种,让学生了解各个剧种的特点。

(2)以京剧为例,讲解其唱腔、角色行当、脸谱艺术等,让学生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播放一段戏曲音乐,让学生辨别剧种,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教师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戏曲表演,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戏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关于戏曲的科普文章,了解戏曲的历史、剧种特点等。

2. 观看一场戏曲表演,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剧种,让学生对戏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京剧》教学大纲设计

《京剧》教学大纲设计

《京剧》教学大纲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京剧是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以及表演技巧,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 京剧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表演形式,掌握京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京剧的表演形式与技巧:学生研究京剧的唱腔、表演动作和面部表情,了解京剧的表演要求和技巧。

3. 京剧的剧目与经典角色:学生研究京剧的经典剧目和代表性角色,了解京剧的剧情和角色特点,培养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能力。

4. 京剧的服饰和道具:学生了解京剧的服饰和道具的设计和使用,理解京剧中服饰和道具对角色和剧情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5. 京剧的演出与欣赏:学生观看京剧演出,了解京剧的舞台布置和演出过程,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历史、演唱技巧和表演要求。

-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唱腔、表演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 观摩:组织学生观看优秀京剧演出,提高学生对京剧的欣赏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2. 评估方式:- 个人表演:要求学生进行个人表演,评估其在唱腔、表演动作和面部表情方面的实际水平。

- 观摩报告:要求学生观看优秀京剧演出并撰写观摩报告,评估其对京剧的欣赏和理解程度。

-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测评学生对京剧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 教科书:选择一本系统介绍京剧知识和表演技巧的教科书作为教学参考。

- 录像教材:准备一些优秀的京剧演出录像,供学生观看和研究。

- 研究资料:收集一些关于京剧历史、演出制作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供学生深入了解京剧。

2. 教学工具:- 投影仪:用于播放录像教材和展示课件。

- 演讲台:供学生表演和演讲时使用。

-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京剧唱腔音乐。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最新整理)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最新整理)

**小学《国粹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1、课程实施背景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一种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它吸收并融会了其它剧种在音乐及表演方法上的长处,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

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京剧不但有着辉煌的过去,她一样有着多彩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她当成历史文物一样来瞻仰,而是让学生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孩子,尤其是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现代小学生,更应该了解她;作为教师,更有义务把她介绍给孩子们。

二、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京剧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通过学唱,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现代京剧艺术的认知和审美素养的积淀和提高,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按照学习的内容,设置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为“发现京剧”,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京剧艺术,初步认识京剧与生活的关系;第二模块为“走近京剧”,以了解京剧艺术的美为主要目标,通过揭示京剧艺术的审美因素(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表现手段),引导学生在体验京剧之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三模块为“品味京剧”。

引导学生在接触京剧名人,欣赏名家名段的同时,接受京剧美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京剧表演能力。

每一模块由若干单元组成。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
辩论的“真善美”
1
【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 B、诗意的栖息 C、肉体的搏斗 D、完全的胜利
2
【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错误)
3
【判断题】 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正确)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 D。 A、模糊概念 B、模糊内容 C、偷换内容 D、偷换概念
3.3
1
【多选题】艺术流派的形成是需要不同艺术家在诸多方面有相似或相近的认识,比如 (ABCD)。 A、思想倾向 B、美术主张 C、创作方法 D、表现风格
2
【判断题】流派艺术是在艺术当中的个性张扬。(正确)
无处不在的“辩论”
1
【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 B、效率 C、知识 D、发现
3
【判断题】京剧有很多东西是从秦腔和山西梆子中移植过来的。(正确)
4
【判断题】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程派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错误)
3.2
1
【单选题】周信芳在 1929 年写的一篇关于谭鑫培的文章是(B)。 A、《谈谭剧》 B、《怎样理解和学习谭派》 C、《唱腔在戏曲中的地位》 D、《谭派的唱腔艺术》
2
【判断题】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及其密切,所以精通各地方言是唱好戏曲的前提。(错误)
2.1
1
【单选题】《移民金大花》是属于哪一地区的方言话剧?(C)
A、陕西 B、甘肃 C、四川 D、河北
2
【单选题】西九大戏棚是(D)地区春节期间用于唱戏的临时戏台。 A、重庆 B、西安 C、厦门 D、香港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

戏曲欣赏教案提纲[1]

戏曲欣赏教案提纲[1]

戏曲欣赏教案提纲第一课戏曲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

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形成了完整的形态。

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

经过八百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发展,现在,在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在演出,古今剧目,数以万计,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戏曲”,专指“宋杂剧”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曲”古代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勾栏瓦肆唐玄宗“梨园”角色行当生、旦、净、丑生:男性角色1、老生(须生)2、小生3、武生(A长靠武生B短打武生)旦:女性角色1、正旦(青衣)2、花旦3、老旦4、武旦(A刀马旦B武旦)5、彩旦(丑旦、丑婆子)净(花脸):男性角色1、大花脸(正净、大面)2、二花脸(副净、二面架子花脸)3、武二花(武净、摔打花脸)4、油花脸(毛净)丑(小花脸):无丑不成戏1、文丑(A袍带丑B方巾丑C毡帽丑D巾子丑E彩旦)2、武丑(开口跳)戏曲语言常用手法:自报家门(引子、定场诗、坐场白)、跑龙套、亮相、起霸、打背弓、耍下场、抄过场、趟马、走边、对子、档子、抬轿、跑圆场等基本技巧:腰腿功、毯子功、把子功、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帽翅功、甩发功等;特殊技巧:变脸(抹脸、吹脸、扯脸)、吹火、打出手、椅子功、耍大旗、耍帽翅、耍素珠、走矮子等第二课京剧(1)“生、旦、净、丑、杂、武、流”七行,明代服饰为基础。

工老生谭鑫培、工旦角王瑶卿,老生: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周信芳、高庆全、李少春、谭富英等;旦行: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张君秋、言慧珠、童芷苓、关肃霜等;净行: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等;小生:程继光、余振飞、叶盛兰;武生: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丑行:王长林、肖长华、叶盛章等;老旦:李多奎、龚云甫等。

“梅兰芳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世界三大艺术表演体系。

戏曲教学大纲

戏曲教学大纲

戏曲教学大纲戏曲教学大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戏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承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制定一份全面的戏曲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戏曲基础知识戏曲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包括戏曲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剧种和流派的介绍,以及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点等。

学生需要了解戏曲的背景和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

二、戏曲表演技巧戏曲表演技巧是戏曲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表演技巧,包括身段、步法、手势、腔调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通过表演来塑造角色,如何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三、经典剧目学习戏曲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经典剧目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和演绎一些经典的戏曲剧目,如《红楼梦》、《西游记》、《白蛇传》等。

通过对经典剧目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剧种和流派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四、戏曲创作与创新戏曲教学大纲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戏曲创作与创新。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戏曲,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作品。

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将传统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现代感的作品。

通过创作与创新,戏曲艺术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戏曲教育的意义戏曲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部分应该探讨戏曲教育的意义。

戏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戏曲演员,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戏曲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

总结戏曲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戏曲基础知识、戏曲表演技巧、经典剧目学习、戏曲创作与创新以及戏曲教育的意义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昆曲 》教学设计

《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昆曲 》教学设计

《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昆曲》教学设计
一、听辨戏曲回答问题:剧种剧名出处
二、课题展示《昆曲艺术》
三、昆曲的起源: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四、人物介绍:魏良辅
五、昆曲的伴奏乐器: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六、昆曲的主要行当:
1.欣赏《牡丹亭》选段
2.闺门旦巾生贴旦大面
3.图示行当
七、昆曲的特点: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八、人物介绍汤显祖:“临川四梦”《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九、欣赏梅兰芳大师《牡丹亭》之游园
十、教唱昆曲:原来姹紫嫣红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十一、课堂总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1。

《京剧》教学大纲设计

《京剧》教学大纲设计

《京剧》教学大纲设计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京剧需要学习者全方位地掌握其语言、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为了能够系统地教授京剧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京剧》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京剧》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适用对象:学龄儿童及青少年。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京剧基本知识-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和基础知识;-学习京剧的唱腔、表演等基本要素。

2.京剧表演技巧-学习京剧的身段基本功,包括基本动作、姿势、步法等;-学习京剧的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脸谱化妆等。

3.京剧经典剧目-学习京剧经典剧目的剧情、唱词、唱腔等;-学习京剧经典剧目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4.京剧名家赏析-了解京剧名家的艺术成就和表演风格;-学习京剧名家的经典表演片段。

5.京剧创作与表演-学习京剧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进行具体的角色扮演和小剧场表演。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京剧知识;-视听资料:播放京剧片段、音频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京剧;-角色扮演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剧场表演,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感受力;-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京剧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阶段(6课时)-课时一:课程概述与京剧基本知识-课时二:学习京剧的身段基本功-课时三:学习京剧的表演技巧第二阶段(8课时)-课时四:学习京剧经典剧目《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课时五:学习京剧名家的表演风格和经典片段-课时六:进行角色扮演和小剧场表演第三阶段(6课时)-课时七:学习京剧的创作过程和方法-课时八:进行自选京剧剧目的编排和表演-课时九:总结与回顾四、教学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的积极程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京剧知识的掌握情况;-角色扮演和表演:评估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感受力;-考试评估:组织学生进行书面考试,测试对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本文内容详情如下:1.11【单选题】戏剧音乐表现戏剧的根本任务是(C)。

•A、表演程式、体现舞美•B、延续精粹、传承文化•C、刻画人物、表现情节•D、表现情节、娱乐观众2【多选题】下列关于戏曲音乐的特色,描述正确的是(ACD)。

•A、技术与文化含量高•B、交响性器乐贯穿表演始末•C、综合性高•D、民间性中包含一定的专业性3【判断题】戏曲音乐是一种民族音乐。

(正确)4【判断题】程式性的方式并非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西方歌剧同样具备。

(错误)1.21【单选题】中国戏曲的剧种是以(D)来命名的。

•A、地域•B、造型•C、语言•D、声腔2【单选题】下列关于西皮腔的表述,有误的是(B)。

•A、具有北方音乐的性格•B、脱胎于陕甘的梆子腔•C、常有大音程的跳跃•D、伴奏的胡琴琴身稍短3【单选题】京剧声腔的艺术风格是(C)。

•A、兼收并蓄、雅俗共赏•B、明亮刚丽•C、明丽清醇、端庄大方•D、沉稳舒宛4【判断题】戏曲最大的程式性是所有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稳定的声腔。

(正确)5【判断题】二黄腔的旋律一般比较沉稳、柔和。

(正确)1.31【单选题】戏曲的创腔原则是(C)。

•A、字调要有起伏•B、避免出现倒字•C、以字行腔•D、四声五呼2【多选题】与西洋歌剧相比,中国戏剧的特征是(BCD)。

•A、旋律上更加灵动•B、大量运用拖腔•C、语言的节奏形式丰富•D、语音声乐更美3【判断题】汉语的语音结构全面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戏曲音乐。

(正确)4【判断题】《刘巧儿》是韩起祥根据《刘巧告状》、《刘巧团圆》改变而成的评剧作品。

(错误)1.41【多选题】相较于曲牌,板式的特点是(ABCD)。

•A、唱句形式自由•B、旋律形态灵活•C、与语言相结合,更具戏剧性•D、便于演员充分发挥个性2【判断题】京剧唱腔的板式大都需要组合。

(正确)3【判断题】昆曲是讲究流派,不讲唱口。

(错误)1.51【单选题】京剧行当中老生的别称是(A)。

•A、须生•B、红生•C、子生•D、娃娃生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生演唱特征的是(D)。

•A、采用假声•B、注重用胸、鼻、颅腔的混合共鸣•C、用真声大嗓•D、采用真假声的结合3【判断题】戏曲中的行当主要是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的。

(正确)4【判断题】京剧的生腔和旦腔是从不同声腔派生出来的。

(错误)1.61【单选题】与润腔形成无关的因素是(D)。

•A、中国的文化传统•B、中国音乐的线性运动的传统•C、中国音乐复杂的单音内涵•D、严格的尊谱观念2【多选题】润腔的分类中包括(ABCD)。

•A、音色润腔•B、旋律润腔•C、节奏润腔•D、力度润腔3【判断题】润腔是将死谱变为活唱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

(正确)4【判断题】戏曲中京剧和昆曲的声腔基本上是波颤形的。

(错误)1.71【判断题】戏曲要随着时代前进,但同时还需坚守它的传统价值。

(正确)2【判断题】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及其密切,所以精通各地方言是唱好戏曲的前提。

(错误)2.11【单选题】《移民金大花》是属于哪一地区的方言话剧?(C)•A、陕西•B、甘肃•C、四川•D、河北2【单选题】西九大戏棚是(D)地区春节期间用于唱戏的临时戏台。

•A、重庆•B、西安•C、厦门•D、香港3【判断题】影视中说方言,最早是出现在一些市井小人物口中。

(错误)4【判断题】地方戏曲的形成是区域化的结果。

(正确)2.21【单选题】《中原音韵》是(D)时期出现的一部戏曲曲韵专著。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2【单选题】决定昆曲缠绵婉转整体风格的是(B)。

•A、广州粤语•B、吴侬软语•C、杭州方言•D、江淮官话3【多选题】音韵的时代划分为几个时期,其中包括(ABC)。

•A、上古音韵•B、中古音韵•C、近代音韵•D、现代音韵4【判断题】上海话吴语中保留最多的是元代时期的音韵。

(错误)5【判断题】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

(正确)2.31【单选题】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属于李树建的“忠孝节”三部曲?(B)•A、《鞭打芦花》•B、《程婴救孤》•C、《儿大不由爹》•D、《试夫》2【单选题】“声腔每三十年一变”出自(D)。

•A、李树建•B、元王骥德•C、陈寅恪•D、明王骥德3【多选题】相较于南方,元明清时期的元曲在北方很流行,其原因有可能是(AC)。

•A、语言上有障碍•B、南方人排斥中原文化•C、正统文化在中原•D、北方人重视戏曲的发展4【判断题】《元曲选》又称《元人百种曲》,是元代人编选的一部戏剧选集。

(错误)5【判断题】声腔既有它的多变性,同样又有一定的稳定性。

(正确)6【判断题】失去方言,地方戏也就失去了剧种独有的内涵和灵魂。

(正确)2.41【单选题】《舞台十四年》是(B)的自传。

•A、程砚秋•B、梅兰芳•C、尚小云•D、杨小楼2【单选题】在创作新剧时,有些作法不建议尝试,比如(D)。

•A、关照•B、渐变•C、化用•D、同化3【多选题】在新剧创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CD)。

•A、新腔比例过小•B、强化本剧种的声腔特点•C、使用现代作曲手段不节制•D、不尊重观众的审美习俗4【判断题】戏剧创腔要以尊重传统和观众为前提。

(正确)5【判断题】戏曲音乐是一种程式化的创造。

(正确)6【判断题】海派京剧追求更多的是传承,京朝派京剧追求新、变。

(错误)3.11【单选题】京剧中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下列人物属于四大名旦的是(D)。

•A、马连良•B、杨宝森•C、谭富英•D、荀慧生2【单选题】《京剧“流派演员”刍议——从学谭鑫培最好的就是周信芳读起》最早发表于(C)。

•A、2005《中华戏曲》•B、2005《戏曲艺术》•C、2005年《中国戏剧》•D、2005《戏曲研究》3【判断题】京剧有很多东西是从秦腔和山西梆子中移植过来的。

(正确)4【判断题】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程派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

(错误)3.21【单选题】周信芳在1929年写的一篇关于谭鑫培的文章是(B)。

•A、《谈谭剧》•B、《怎样理解和学习谭派》•C、《唱腔在戏曲中的地位》•D、《谭派的唱腔艺术》2【单选题】“明明是学人,偏偏叫人家你看不出来我是学谁”这句话是(C)。

•A、是谭鑫培对周信芳说的•B、是梅兰芳对谭鑫培说的•C、是周信芳对谭鑫培的评价•D、是梅兰芳对裘盛戎的评价3【判断题】周信芳是京剧京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错误)4【判断题】裘盛戎在京剧上虽然有拜过师,但他在舞台上呈现的更多是自己的风格。

(正确)3.31【多选题】艺术流派的形成是需要不同艺术家在诸多方面有相似或相近的认识,比如(ABCD)。

•A、思想倾向•B、美术主张•C、创作方法•D、表现风格2【判断题】流派艺术是在艺术当中的个性张扬。

(正确)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效率•C、知识•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B、求和•C、谋利•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A、是完整的、全部的•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2【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其实是为了(C)。

•A、扩大内涵•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A、内容•B、内涵•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3【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4【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C、价值失真•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C、操纵•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A)。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A、精力集中•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