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大城市多类绅士化现象探讨_基于广州市六个社区的案例分析_何深静

合集下载

历史保护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历史保护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城市理论前沿 /
LEADI NG THEORY TY OF CI

护条例 。一 些城 市的历史街 区保 护工作 已经从抢救式保 护阶段开始进入到全 面复兴的探索 阶段。上
海新 天地 ,北京 南池子 、什刹海等 改造整治 项 目可作 为历史街 区复兴 项 目试点 看待。然而 ,历史街 区保护在改善街 区环境面貌 , 提高居住质量 的同时 , 往往会伴随 出现街区及周边地段房价 的大幅攀升 、 中产阶级 等新居 民到来和 原住居 民大量迁 出等 “ 绅士化 ” ( e tf ain) 现 象。在历史街 区的保 g n ri t i o c 护 整治过程 中,如何 有效控 制绅 士化现 象蔓延 ,保留部 分原住居 民 ,已成 为关系到社 区发 0 完成 了北 京 旧城 2 02年 5片历 史文化 保护 区保 护规 划 ;20 年 3月 2 05 5日,北京 市人 大通过 《 北京 历 史文化 名城 保
护 条例 》。20 02年 7月 5日,上海 市人 大通 过 《 海市 历史 文化 风貌 区和优 秀历 史建筑 保护 条例 》;上海 市政 府 于 20 年 完成 了市区 上 05 1 历 史文化 风貌 区保 护规 划的 编制 和 审批 工作 ,浦 东新 区和 郊 区的 3 2片 2片历 史文化 风貌 区的保护 规 划正在 审批 中。 ②
和 谐 的重 要课 题 。
1国外绅士化理论研究概述
有 关绅 士化现 象的理 论研 究 ,曾是 西方城 市社会 学界的热点课题 。1 6 3年 ,英国学者胡斯 ・ 9 格
拉斯 ( uhGa s 首次使用 g nri t n一词 ,揭 示 了绅 士化 “ R t l e) s e tf ai ic o 双重存在过程 ,一方面 ,一些位 于城市 中心历史 街 区的社 会结构 的变化—— 原有 的较 贫穷 的居 民 为中产 阶级取代 ;另一 方面 ,大量 中产阶级 的投资改善 了街 区的基础设施 ,修复 了历史建筑 、美化 了居住环境 ,使街 区得以复 兴。”④ 17 9 7年 ,美 国学者帕提松 ( at s n) 述了城 市中心区绅 士化现象的演变过程。起初 ,绅士 P ts o 描 i 化是 由一 小部 分敢于承担 经济风 险的投资者 ( 入侵者 ) 引发 的,他们 一般都 比较年 轻、单身或 是丁 克家庭 ,从 事艺术 或创意工作 。这些人 以低价在破 败 的历史 中心区买进住 宅进行维修 ,他们 的投 资 行 为得到 同一社会 阶层 的其他 家庭 的认 可与追 随。接下来 ,历史街 区逐 步被 更多 的投 资者看 中,城 市 政府也开 始投 资改善街 区的公共设施 ,这些行 为通常 会导致房价 大幅上 涨。如此这般 ,历史街 区 成 为 了房产投 机者 的首选 目标 ,历史街 区原住居 民 ,或 因承 受不起 高涨 的房价 ,或是不 习惯 新 的生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_何深静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_何深静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7卷第8期2012年8月V ol.67,No.8Aug.,2012收稿日期:2011-11-28;修订日期:2011-03-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61;41130747;411711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70003162001);中山大学985工程资助[Foundation:National Social SciencesFoundation Key Project,No.11&ZD154;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801061;No.41130747;No.41171140;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Central Universities,No.370003162001;SunYat-Sen University 985Project]作者简介:何深静(1978-),女,广西北海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更新与绅士化、城市贫困与社会空间分异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7703M)。

E-mail:heshenj@1044-1056页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何深静1,钱俊希2,徐雨璇1,刘斌3(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2.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地理系,苏格兰爱丁堡EH89XP;3.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广州510300)摘要:乡村绅士化是指移民从城市迁入乡村地区,通过对一定的经济资本的利用,来达到对乡村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围的体验与消费的过程。

乡村绅士化过程造成了乡村地区人口结构的重构以及物质景观的变迁。

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研究

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研究
经 济较 为落后的城市 ,绅士
化 现 象种 类 比较 单 一 ,主 要 以新 建 绅 士 化 为 主 。
四、 绅士化现 象的 空间效应及推动机制
1 .绅- 1 : 化 的物 质 空 效 应 革 f 放带来城市人 I J 不断膨胀 ,【 I 『 场 经 济 的 发 展推 动 着城 市 功 能 的 最 组 ,引起 城 市 空 间 的变 化 , 激 励 城 市 更 新 与 绅 士 化 的 发 生 ; 另一 方 面 ,城 市 内 城中 [ 】 j 供 开 发 的 土地 有 限 , 区位 条件 较 好 的 土地 价 值 商 地 成 为 空 间 再 生 产 的 重 要 之 地 ,绅 士化 运 动 对
绅 士 化 概 念 是 由英 国 社 会 学 家 G 1 a S・ R提 出 的 ,
被看作是 “占典绅士化 ”( 或“ 传统绅士化 ” ) ,是指
2 O世纪 6 0 年 代 西 方 城 市 旧 城 区 的 一种 社 会 空 间 发 展 现 象 ,其 主 要 的 特 征 是 中产 阶 级 购 买 了 城 市 贫 民
问 价 值
内城 物质环境起到美化f 1 :从 空间 { : j f 生 产的f f j 度
看 , 绅 士 化 完 善 了原 本 老 …的 基 础 设 施 ,强 化 了 内
【 关键 词 】绅 } 化 城f H ̄, 7 7 7 中 国城 1 推 动 机 制 效应
建设 的 “ 香饽饽 ” ,开发商通过在内城 交通便 利等 自
然 、社 会环 境 较 好 的 区 域 建 设 住 宅 小 区或 对 地 理 区 位 条 件 的社 区 进 行 修 缮 及 完 善 基 础 设 施 , 开 发 高档 房地 产 , 如 南 京 、 上海 、 广 州 等 城 市 的规 模 化 、 社 区 化 开 发 。 这 一 类 高 档 住 宅 的 开 发 建 设 以 吸 引 城 市 高 收 入 阶 层 消 费 为 目标 , 其结 果 也往 往 伴 随 着 低 收 入居 民 的 搬 迁 和 老 居 住 区 的拆 除 ; 另 一 方 面 , 高 档

中国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测度、机制与效应研究 国家基金

中国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测度、机制与效应研究 国家基金

中国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测度、机制与效应是一个涉及城市环境、社会行为和文化变迁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课题。

下面是对这个课题的简要介绍:一、测度大都市环境绅士化测度大都市环境绅士化涉及到多个指标和方法。

其中,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的测度指标:1. 城市环境品质: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绿化覆盖率等。

2. 社会行为:如文明素质、公共秩序、交通规则遵守程度等。

3. 设施与服务:如公共厕所、垃圾分类设施、自行车道等。

4. 文化与教育:如公共艺术品展示、公共文化活动等。

二、机制分析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政策与治理: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绅士化的影响。

2. 社会认知与道德观念:公众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对环境绅士化的塑造。

3. 社会互动与社会压力:社会的互动和社会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环境绅士化水平。

4. 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体系和文化传承对培养和传播环境绅士化的影响。

三、效应研究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效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1. 社会效应:环境绅士化是否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犯罪率等。

2. 经济效应:环境绅士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投资和人才流入。

3. 环境效应:环境绅士化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

4. 健康效应:环境绅士化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大都市环境绅士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与合作。

研究者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深入探索中国大都市环境绅士化的测度、机制与效应。

绅士化

绅士化

绅士化一、传统绅士化定义:1964年由卢斯.格拉斯提出,最开始是用来描述伦敦城内中产阶层取代工人阶层居民的城市社区的变迁过程。

尼尔.史密斯将传统绅士化描述为中产阶级职业者、土地所有者与职业地产开发商对于工人阶级居住邻里进行占有和取代的过程。

两种描述的共同特点:1 资本力量对于内城工人阶级社区的修缮与更新。

2 中产阶级居民对于社区原居民的置换作用。

二、绅士化现象的国际化大背景20 世纪70、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郊区化扩散高潮之后,呈现出新的社会现象:收入相对富裕者替换原有低收入群体,对城市中心衰败的邻里进行社会阶层重构。

西方学者将此现象称为“绅士化”现象(朱喜刚,2008)。

绅士化现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现象。

据统计北美70%的大城市经历了绅士化现象(朱喜刚,2008)。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出现绅士化现象。

中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出现绅士化现象。

绅士化现象从20 世纪60 年代在发达国家中被确认以来,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出现并发展了几十年。

西方绅士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必然根植于二战后西方大城市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二战后,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普遍衰败而郊区化迅猛发展。

大量中产阶级和工商业、服务业等工厂纷纷迁往郊区,致使郊区人口数量与就业岗位方面远远超过了中心城市。

但是,中心城区工业职能的发展与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中心城市发展成为信息集散地,继而吸引金融机构、服务业公司。

中产阶级人口纷纷在大都市的中心城市建立办公楼,使得原本破败的中心城市出现复兴的迹象与趋势。

在这样经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绅士化现象得以出现与发展。

三、发展演化与表现形式:(一)发展演化目前广义的绅士化不仅限于对旧房屋的修缮和居民替换,还包括居住区的更新重建和随之而来的综合型消费空间的产生。

城市中心和滨水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的热点地域,决定其成为绅士化研究的重心传统的绅士化研究只关注当地甚至局限于单个社区邻里的变化,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倡议,绅士化研究应该关注广泛的城市空间变化,如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秩序的重构等问题。

特大城市旧城更新模式探析——基于广州与国内外城市的实践

特大城市旧城更新模式探析——基于广州与国内外城市的实践

2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1Kong, etc.,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of land,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Key words urban renewal; old city renewal; Guangzhou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1]。

我国大部分城市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1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2年,中央多次在高级别会议中提到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并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广州是国内最早开展城市更新的城市之一,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创新探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近年来由于受旧改成本上升、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市场主体融资困难、规划设计条件苛刻等诸多因素制约,广州市旧城更新工作进展受到影响。

通过梳理广州旧城更新的主要历程与政策演变,借鉴国内外特大城市在旧城更新中的经验和成果,笔者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从操作流程、实施路径、工作机制等层面,研究符合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旧城更新改造模式,进一步推进旧城更新改造工作。

1 广州旧城更新的主要历程与政策演变以政府、业主和市场在旧城更新中的互动关系、融资渠道与管制模式为依据,将广州市旧城更新历程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政府出资、政府建设。

政府专设危改资金,用于危房就地翻新或重建,对危房进行“见缝插针”式的改造。

该方式只能解决部分危房问题,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

“绅士化运动”对我国旧城更新的启示

“绅士化运动”对我国旧城更新的启示

生在 6 代初 期 的伦敦 的居 住 区更新 改造 过程 时首 o年
先使 用 的。N.S i mt h将 “ 士 化运 动” 解 释 成 为 富 绅
裕 的中产 阶级 通 过 低价 购 买 城 市 贫 民 的住 房并 对 其
收稿 日期 :2O O2—0 —2 ;修订 日期 :2O 一∞ 一1 1 2 02 3
发 生在其 中的一 到 二 个社 区 ,其 位 置 通 常位 于距 城 市 的 中心商 务 区大 约 1m l 范 围 内 ,它通 常位 于 i e的 那些 依 山傍 水 、附 近有 宽 阔 的开 敞 的公 共 绿 地 、或 者是 在具 有 悠 久 历 史 的 社 区。虽 然 “ 士 化 运 动 ” 绅 的规模 不大 ,但是 其 在 城 市 社会 经 济 生 活 中产 生 了
“ 士化 运动 ”对我 国 当前 急剧 开展 的 旧城 改造事 业 绅 具有 重要 的借 鉴意 义 。
要 旧城更 新 方 式” 绅 士化 运 动 ” 的研 究 中得 到 一 些 有 益 的启 示 。
12 “ 士化运 动”发 生 的地点 . 绅

般来 说 “ 士 化运 动 ”通 常在 一 个 城市 里 只 绅
分异现象 ,尤 其 是 北 京 ,上 海 ,广 州 等 发展 迅 速 的
特大城市 表 现更 加 突 出 。 旧城 更新 以前所 未有 的速 度 、空前 宏大 的规模 在 城 市 的 旧区 中展 开 。从 这 种 意义来 看 ,许 许 多 多 的 城 市 变 成 了一 个 个 大 工 地 , 对城市 居 民的生活与 工作 产生 了剧 烈而 长期 的影 响。

要 :探 讨 了西 方 “ 士 化 运 动 ” 的 概念 、起 源 及 其 发 展 演 变 的 动 力 机 制 ,着 重 分 析 了 “ 士 化 运 动 ” 对 原 住 绅 绅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_以碧山计划为例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_以碧山计划为例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以碧山计划为例摘要当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似乎达成某种共识,认为“城市的问题来自乡村”,于是他们抱着以艺术和知识影响乡村的志愿,或者带着去国还乡的梦想走进乡村,渴望对乡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进行体验与消费,并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

这一过程造成了乡村物质景观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地乡村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绅士化”现象。

本文选取安徽黟县碧山村为研究案例,对乡村绅士化的相关理论、发展机制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了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碧山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乡村绅士化;发展机制;碧山计划;发展路径1 乡村绅士化20 世纪60 年代,英国社会学家Ruth Glass(1964)在描述发生在60 年代初期的伦敦的居住区更新改造过程时第一次提出绅士化的概念。

Neil .Smith (2001)将“绅士化运动”解释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通过低价购买城市贫民的住房并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使城市贫民被迫迁出该区,导致该区的社会结构与物质环境发生改变。

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不断复杂化,绅士化现象也日益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而且溢出到城市郊区、农村地区,产生乡村的“绅士化”。

英国社会学家Parsons D.(1980)在研究英国乡村居民阶级构成时最早注意到发生在乡村地区的绅士化现象,有学者认为乡村绅士化是一种绿色绅士化,即城市居民因向往乡村田园生活,寻求理想的居住和休闲空间,从城市搬迁到乡村地区(Smith, Philips, 2001),而英国学者M.Phillips (2004)指出:随着乡村传统的农业、矿业生产力的下降,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与乡村的建成环境对资本的吸引力下降,潜在的资本价值不能实现为实际的货币价值,而乡村绅士化过程需要在自然环境、住房、服务业等领域对乡村空间进行系统的消费,因此客观上成为了填补乡村经济资本缺口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 Shen-jing1, QIAN Jun-xi2, DENG Shang-kun3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and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ization and Geo-simulat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2.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Group,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Edinburgh, EH8 9XP, UK; nd Resource and Housing Management Bureau,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510700, China)
[7] [1]
后果,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在居住空间上的置 换。这些变化与西方的绅士化现象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因 此,从绅士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将有利于探讨当代中国城 市社会空间变化的机制。本文基于广州市六个居住社区的调 查数据,对于社会转型期广州不同类型的绅士化过程进行初 步分析。除了传统意义的绅士化过程外,本研究涉及到的绅 士化类型也包括前文已提及的新建绅士化,乡村绅士化与学 生绅士化三类。下文将对上述三个概念进行简要的引介。
2 新兴的多种绅士化现象
2.1 新建绅士化 新建绅士化是指在原有的建筑被推倒拆除的基础上,在 棕 地 上 重 新 建 设 中 产 阶 级 居 住 空间 的 过程 。 自 上 个 世 纪 90 年代以来,大量的全新建设的居住社区已成为中产阶级实现 其 城市生 活 方 式 的 一 个 重要方 式 [10,11]。 加 拿 大 学 者 Caroline Mills 最 早注 意 到 了 新 建 绅 士化 景观 的 出 现 。 她 指 出 , 资 本 对于居住空间的投入,社区阶级结构的更新,中产阶级向社 区的侵入,以及带有中产阶级文化烙印的建筑形态与生活方 式 , 都 使 得 一 些 住房 新 建项目 呈 现 出 明显 的 绅 士化 特征 [12]。 另一方面,由于新建居住区项目很多情况下都建设在原先非 居 住 区的城市 棕 地 (brownfield) 上 , 不 存 在 直 接 意 义 上 的 原居民置换问题,因此一些学者对于新建居住项目是否是一 种 绅 士化现 象 提 出 了 质 疑 [13]。 但 这 一 观 点 受 到 了 Davidson 和 Lees 的批判[9]。他们认为,新建的内城居住区项目背后所 代表的是中产阶级对城市空间的再次占领,中产阶级的审美 观与生活方式在景观上的重现,以及对于新建项目附近的社 区 低 收 入 居民 的置 换 。 Davidson 和 Lees 指 出 , 虽 然 棕 地的 新建居住区项目不存在对于原居民的直接置换,但新建居住 区有可能造成临近社区的居住价格升高,造成临近社区低收 入居民的置换;同时,由于城市低收入群体无力获得在新建 居住区居住的机会,也造成了一种间接的置换。 中国城市在住房制度改革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 下,城市建设逐渐从政府转向市场,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获得 内城土地的使用权,大规模进行新建居住项目的建设。这些 新 建的 居 住 项目 通常 以 城市 高 收 入 阶 级 作 为 潜 在 的 消 费对 象 , 以 高 档 次 的 居 住 空间 , 高 品 位 的 消 费 空间 的建 设 为 标 志。这一类新建居住项目的建设,往往伴随着老居住区或工 业用地的拆除以及低收入居民的搬迁。从这个角度看,中国 当今城市的内城新建项目带有明显的新建绅士化色彩[14]。 2.2 乡村绅士化 乡村绅士化现象最早是由英 国 社会 学家 Parsons 在其 对 英国乡村居民的阶级组成的研究中观察到的[15]。乡村绅士化 现象从其社会表现上看,主要是指城市中产阶级向乡村聚落 迁移,寻求居住与休闲空间,从而造成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 改变 , 并造 成 乡村 地区的 住房 紧 张 与 原 居民 的 搬 迁 。 事 实 上,与内城居住社区相似,乡村社区亦是中产阶级所寻求的 郊区化居住之外的一种替代方式,因此对于乡村绅士化现象 的理解,与内城绅士化现象是紧密联系的[16]。早期对于乡村 绅士化过程中的景观变迁与阶级结构变迁的研究 已 经 表 明 , 与内城社区类似,乡村地区亦可以是满足中产阶级特殊的消 HUMAN GEOGRAPHY Vol.26.No.1 2011/2
x2jzD2103890)
作者简介 :何深静 (1978—), 女, 广西北海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 邻里变化、 城市贫困与产权变化、 住房与社会空间分异等。
E-mail: heshenj@。
收稿日期 :2010-10-20 ; 修订日期 :2010-11-13
44
HUMAN GEOGRAPHY Vol.26.No.1 2011/2
何深静, 钱俊希, 邓尚昆: 转型期大城市多类绅士化现象探讨—— —基于广州市六个社区的案例分析
1 引言
“绅士化” (gentrification) 一词最早是由英国的社会学 家 Ruth Glass 于 1964 年提出的 。而 Glass 提 出 的 这 一术 语 是用于描述当时伦敦内城出现的中产阶层取代工人阶层居民 的城市 社 区 变 迁 过程 , 即 传统 意 义 上 的 绅 士化 过程 。 事 实 上,二战后,随着英美国家相对单一的郊区化居住形式与文 化氛围为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所厌倦,回归市中心的绅士化 现象已在欧美很多城市出现。根据中产阶级对不同样式的老 房子的偏好,当时各地对此现象有着不同的描述,例如 “ brownstoning”、 “ homesteading”、 “ white painting”、 、 “red-brick-chic” [2]等等 。 而 Glass 的研究 “white-walling” 则第一次使用了 “绅士化”这一术语来描述中产阶级对于内 城工人阶级社区的旧房子有着特殊偏好,对其进行翻新修缮 并大量取代原有低收入居民的现象。Neil Smith 将 传统 的 绅 士化过程描述为中产阶级置业者、土地所有者与职业地产开 发商对于工人阶级居住邻里进行占有和取代的过程[3]。传统 绅士化过程中有两大特点最为突出。一是资本力量对于内城 工人阶级社区的修缮与更新;二是中产阶级居民对于社区原 居民的置换作用。总的说来,传统意义上的欧美城市绅士化 现象是中产阶级居住空间从郊区化居住区重新转向内城社区 的过程,是中产阶级对内城空间重新占领的过程,亦是阶级 差异与社会不平等在居住空间上的体现。 然而绅士化这一概念本身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随着 绅 士化 过程 的 不断 发展与 深 化, 绅 士化现 象 本 身 在空间分 布、景观形态、社会与文化影响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类型的 表现形式。Neil Smith 提出当代绅士化的过程 已 经 成 为 一 个 种全球性的城市发展策略,并且与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义有 着深刻的联系;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政府对于城 市空间变迁的介入也影响着现代绅士化的模式与形态[4]。 当 今绅士化的形式与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绅 士化的 窠臼 , 而绅士化的定义本身已从简单的中产阶级对于内城社区的修 缮,转变为资本力量与阶级力量对于城市空间,甚至是乡村 空间的再造与重构的过程[5,6]。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绅士化现 象本身并不存在一个线性的历史延续性,在当前的城市空间 与 居 住 邻 里 重构的 背 景 下 , 绅 士化 有 可能 发生 在多 样 的区 位,其表现形式也是极为多样的 。随着绅士化现象在形 式 与空间上的不断拓展,学者们提出了新建绅士化 (new built 、超级绅士化 (super gentrification) 、学生绅士 gentrification) 化 (studentification) 、 旅 游 绅 士化 (tourism gentrification) 、 乡村 绅 士化 (rural gentrification) 等 概 念 [6-9]。 可 以 说 , 绅 士 化的过程和它引起的物质空间的变化在不断衍生和扩张,不 同参与者的加入以及新的地点和新的物质景观的出现使得当 代绅士化研究变得愈加复杂,也为研究者理解城市与更广泛 区域的空间变迁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 作为中国规模巨大、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广州一直走 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沿。全球化的影响、发达的市场经 济以及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使得广州发生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 改造和城市扩张。这些城市空间变迁过程引发了大量的城市 人口迁移和快速的城市景观重塑,亦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
提 要 : 随着 城市发展机制的 不断 复 杂 化 , 各 种不
同类型的绅士化现象亦不断涌现, 并表现出新的空间 特征与社会影响。 文章对传统绅士化、 新建绅士化、 乡 村绅士 化 、 学生 绅士 化 四 种 类 型 绅士 化现 象 的 起源 、 概念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引介与综述。 本文基于广州发 生绅士化的六个社区的调研数据, 对上述四类绅士化 进行分析探讨。 研究发现, 广州的多类绅士化现象与 西方基本类似, 但也表现出内在的特征及差异性, 体 现了 中国 城市发展 模 式 和机制的 特 殊 性 。
关键词 : 传 统 绅士 化 ; 新 建 绅士 化 ; 乡 村绅士 化 ;
学生 绅士 化 ; 市 场转型 ; 广 州
中图分 类 号 : C912.8
文 献标识码 : A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801061; 5080808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中山大学 09LGPY01;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large-scale questionnaire survey (837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conducted in six communities, representing four different forms of gentrification, namely classic gentrification, new-build gentrification, rural gentrification and studentification. 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s questions concerning respondent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atu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housing conditions, occupational status, and socializing patterns. The finding show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forms of gentrification in transitional period in China. Yaohua Community is basically in accord with the model of classic gentrification, but the gentrifiers in Yaohua usually do not possess property rights. Studentifiers in Nanting and Beiting, like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Western context, show a low level of capital, although most of them are from middle class family background. Residents in new-build developments like Henbao and Baoshengyuan possess the highest level of capital among all four types of gentrifiers. Their investment initiative is strong and they also show apparent middle class cultural identity. Avant-garde artists in Xiaozhou village are of the lowest degree of capital, and the village itself has not yet intensely become the target of middle class cultural consumption. Displacement has taken place in the processes of classic gentrification and new-build gentrification, and it has not yet been observed in other two types. Key words: classic gentrification; new-build gentrification; rural gentrification; studentification; market transition; Guangzh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