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材内容解析
• • 相关链接: (三)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 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公开打出了 “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变革文学内容, 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抒发真情的新 文学,摆脱八股文的桎梏。从1918年起, 《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发表文章,将 书面语和口语统一起来。在它的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报刊和文学创作都是用白话文。
教材内容解析
• 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尊孔 复古。 • 3.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从 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以及鲁迅等,通过对辛 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进行认真思考,认 为要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必 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课堂合作探究
• 1915年,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感 “(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 想革命”。为此,陈独秀所做的努力是 ( ) A创办《青年杂志》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D倡导“自强保种”
• • • •
课堂合作探究
• 1915年,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感 “(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 想革命”。为此,陈独秀所做的努力是 ( A ) A创办《青年杂志》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D倡导“自强保种”
• • • •
人物简介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狂人日记》是中国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 行了深刻的批判。这部小 说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 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鲁迅(1881-1936) 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 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 (教材P67) 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单元综合解说
•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 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中,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 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 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什么叫新文化运动

什么叫新文化运动

什么叫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什么叫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介绍概念:思想解放运动(革命)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

时间:1915年9月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主要领导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内容:①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后期: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要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旗帜:“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精神: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打倒孔家店”。

作用: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

2.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为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5.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时至民国初年,旧中国政治动荡不安,社会风气陈旧落后,文化习俗刻板僵化,国力日益衰弱。

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成为一场革命与变革的思想浪潮,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运动主旨
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践出真知”,主张革新,主张民主与科学。

该运动呼吁弃旧迎新,推崇自由平等,倡导思想解放,提倡现代教育,探求民族复兴之路。

文化批判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指出其思想糜烂、滞留,呼吁将其改
良或推翻。

运动积极追求与国际接轨,提倡吸收西方科学技术、进步思想,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文艺驱动
新文化运动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也起到推动作用。

各类新潮文学、新型戏剧、音乐等形式的出现,开启了现代文艺发展的新篇章,为文化潮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影响深远
新文化运动为之后的政治革命、思想启蒙、文化复兴奠定了基础。

启迪了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形成了孜孜不倦的学者群体,启发了后继文化运动与社会变革。

经典代表
陈独秀、鲁迅、梁启超等知名知识分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批判精神和开明思想,引领并影响了当时的文化界,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留下了浓墨重墨的一笔。

结语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洪流,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化人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

虽然运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争议,但它作为我国近现代文化启蒙的一部分,将长久镌刻在历史长河中,永不凋零。

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

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

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发生在中国早期现代史上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主要出现于20世纪初的上海,其影响力逐渐扩展到全国范围。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倡导的一次重要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在近代多次遭遇列强侵略和战乱,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举步维艰,封建制度极度腐朽,为了寻求国家振兴的出路,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二是中国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入,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到西方现代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对现代文化的向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反”和“启蒙”。

它反对封建主义和儒学教育的束缚,批判封建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腐朽,追求科学文化和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它倡导人的独立解放和个性发展,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婚姻和家庭的束缚,提倡新的伦理观念;它痛苦地感受到国家仍旧处于危机之中,呼吁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和政治改革,倡导科学思维,主张实用主义,反对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残害。

鲁迅以其深刻洞察力和批判精神,发表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对社会封建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陈独秀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了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思路。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科学思维和实用主义的兴起,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其次,它引入和传播了西方现代文化和思想,为中国知识分子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

再次,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启示。

总的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运动,它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新文化运动名词解释

新文化运动名词解释

新文化运动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发起的一场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以及文化上的活动和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新文化运动是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中国自19世纪末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尤其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开始迅速传入中国。

受到西方科学、民主、自由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认为传统文化束缚思想和创造力的发展,需要进行变革。

其次,新文化运动是对封建主义制度和社会阻碍的抗议。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下,封建主义的传统和思想束缚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知识分子对封建制度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抗议,他们希望通过文化的改革,推动社会革命。

最后,新文化运动是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

新文化运动主要由知识分子领导,其中大部分人是共产主义思想的追随者。

新文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传播,通过批判和抨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主张推翻旧的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文化运动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在封建社会中,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常常被强调,个人的意见和声音被压制。

新文化运动倡导个体的自由和独立,主张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反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束缚。

其次,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和实用性。

在旧的文化体系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而科学和实用性常常被忽视。

新文化运动主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用的知识,强调理性和实用主义,追求真理和进步。

再次,新文化运动强调民主和人权。

旧的社会制度对于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不足,尤其是女性的地位更加低下。

新文化运动主张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主义和压迫。

最后,新文化运动是一个多元化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吸纳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地域的人才和思想。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封建旧文学和文言文。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在客观上准备了思想条件,但是,它并未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没有给中国人民指出彻底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成长起来,赋予了新文化运动以新的方向,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到首要地位,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波澜壮阔的文化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好人政府:1922年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出任国务院总理,阁员罗文干、汤尔等属英美派,但是被称为无党派的“好人”,因而这个政府被称为“好人政府”。

直隶军阀曹锟和吴佩孚之间有裂痕。

这个政府仅存3个月就垮台了,成了历史的陈迹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

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摆脱财政经济危机﹐采纳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的建议﹐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实现了自清末以来,历届政府为克服币制紊乱,屡经拟议而没有实现的币制改革。

‘对缓和当时金融危机,稳定经济,保存国家抗日战争经济实力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军校的宗旨是培植军事与政治人才,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一.什么是新文化运动?答: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答: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答:1、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性质。

在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还不敢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换取列强的承认。

在临时政府中还任用了一批旧官僚和立宪派,但在五四运动中提出要惩办卖国贼。

2、参加的人员广泛。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到了领导作用。

四.马克思论何时开始在中国传播?其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

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得以传播?答:首先,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第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

第三,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八.简答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答:1、国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这里的“德先——生陈”独和秀《“敬赛告青年》 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民主
Democracy
德先 生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 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科学
Science
赛先 生
自然科学法则、科 学精神、科学方法
新文化运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
获有35个博士学位的 “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胡适
(3)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 和科学,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2.新文化运动意义
材料一:《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 新欢文迎化,运被动誉是为我“国青历年史界上之一金次针空”前和的青思年想的大“解良放师运益动友。”。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 虽中然国存的在法对子东,西绝方对文是化两绝样对,否断定不和可绝调对和肯迁定就的。偏”向。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徐志摩喜欢上了才貌双全的 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古近代第一
桩西动式摇离了婚,传打统击礼了教中思国想封的建婚统治 姻制度地。位,促进了人的觉醒。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 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 运动做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 新欢文迎化,运被动誉仍为是“我青国年历界史之上金一针次”空和前青的年思的想“大良解师放益运友动”。。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大纲考查要求 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康有为的宣扬维新思想方式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D、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 依靠儒学思想,
2、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 A、鼓励开矿设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 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 外夷制之” 著作中 A、《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C、《西学东渐记》 D、《资政新篇》 西学东渐记》 资政新篇》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 长后,锐意改革: 长后,锐意改革: 宗旨、提倡、 宗旨、提倡、聘请
代表人物
知识要求: 二、基本内容 知识要求:三个方面内容理解与代表人物 民主与科学(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 1、民主与科学 核心内容 提出者: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提出者: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内涵 影响:思想解放; 影响:思想解放;崇尚科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 思想革命)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思想革命 口号: 口号:打倒孔家店 人物:陈独秀、李大钊、 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实质: 厘清与扬弃; 实质:对——厘清与扬弃; 厘清与扬弃 影响:为解放思想和文化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影响:为解放思想和文化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但…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胡适 胡适
三、评价
知识要求:性质、影响 知识要求:性质、
1、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 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依据: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打击专制、 依据: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打击专制、动摇封 建思想切地追求真理,追求 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 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 新青年》大力宣 1916年改称《新青年》 《新青年》 年改称
传新思想, 传新思想,提倡新 道德, 道德,猛烈批判封 建文化思想和封建 伦理道德观念, 伦理道德观念,引 导青年冲破封建礼 敦的束缚。 五四" 敦的束缚。"五四" 新文化运动中影响
陈独秀(1879 1942) 字仲甫,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 (1879 1942),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最大的刊物, 最大的刊物,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有重要地位。
3、之所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 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 A、把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主张建设新鲜、平易、 C、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
4、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 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 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兴起 标志 1915年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主要思想阵地 《新青年》 1917后北京大学 活动基地 1917后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指导思想(民权、平等)民主与科学(进化论) 指导思想 (民权、平等)民主与科学(进化论) 解放、 解放 唤起觉悟; 《新青年》 A、宣传 新青年》 、宣传——解放、唤起觉悟; B、带动新刊物出现:《新潮》 、带动新刊物出现: 新潮》 影响 少年中国》《国民》《湘江评论》 》《国民》《湘江评论 《少年中国》《国民》《湘江评论》
一、兴起 1、背景
知识要求:背景、兴起概况P92 知识要求:背景、兴起概况P92
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后的黑暗中国 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后的黑暗中国 失败 表现:A.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国外)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表现:A.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国外); B.袁世凯倒行逆施 复辟帝制(国内) 袁世凯倒行逆施, B.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国内) 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尊孔复古逆流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 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________ 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
1. 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 过 的著名口号是: 的著名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 C、民主和科学 、 D、联俄、联共、辅助农工 、联俄、联共、
2、新文化运动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 化领域的反映 ①推翻帝制 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反对军阀统治 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 识 构 成
一、兴起
知识要求:背景、兴起 知识要求:背景、
二、基本内容
知识要求: 知识要求:三个方面内容理解与代表人物
三、评价
知识要求:任务、性质、影响 知识要求:任务、性质、
首倡者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发展 文学革命论》 首倡者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展《文学革命论》 实践:鲁迅、胡适、 实践:鲁迅、胡适、刘半农等 影响:文化载体-改变思维方式与传统观念-新文化运 影响:文化载体-改变思维方式与传统观念动的发展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袁世凯天坛拜祭图: 袁世凯天坛拜祭图: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闹剧? 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闹剧?这说明什 么问题? 么问题? 民主共和观念虽然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多数中 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未改变。 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未改变。说明封建统治 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 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要 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 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4、晚清奏折说“今日人心浮动, 晚清奏折说“今日人心浮动, 民主民权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 民主民权说日益猖獗, 纷纷立会,空会匪闻而起,其患 纷纷立会,空会匪闻而起, 不可胜言” 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C、维新派 B、洋务派 D、义和团
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核心是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设议院、兴民权、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