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讨论(附答案)

合集下载

病例讨论参考答案(新)课件

病例讨论参考答案(新)课件

病例预后情况
患者恢复情况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评估患 者的恢复情况,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 。
可能并发症
生存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生存期评估,预测患者的 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形成、器官功能不全等。
随访计划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定期 复查的时间、项目和频率。
02
病例分析
病例病因分析
01
02
03
病因概述
对病例的病因进行概述, 说明该病例的病因是什么 。
病因分析
详细分析病例的病因,包 括可能的致病因素、病理 生理过程等。
诊断依据
阐述根据哪些临床表现、 检查结果等可以诊断该病 例的病因。
病例病理生理机制
病理生理概述
简要介绍病例的病理生理 机制,说明其发病机制和 过程。
病情和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针对某些难治性疾病,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治 愈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经验 ,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结合,以期在疾病的发生 、发展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如年龄、性别、病情
严重程度等。
定期评估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 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褥 疮等。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医学】病例讨论参考答案(新)

【医学】病例讨论参考答案(新)

地平,利尿药,如吲达帕胺。因为对支气管哮喘、慢
性肾小球肾炎影响小。
2.该病人禁止使用哪些药物?为什 么?
禁止使用 β 受体阻断药,因为可加重支气管哮喘。因
ACEI可导致高血钾及肾损害,该病人患有慢性肾小球
肾炎,故应慎用ACEI。(教材:ACEI可用于肾小球肾
炎223页,但这类药的说明书提及肾损害者慎用,也可
导致蛋白尿。卫生部规定医生用药依据是药物说明书,
如果教材、药物手册与说明书不符合的,以说明书为
准)
3.利尿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病中的缺点有哪些?
长期使用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
低血钠、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高尿酸血
症等。中效利尿药可导致高血糖 、高脂血症
(故有人对其长期用于高血压治疗提出质疑,
激迷走神经方法无效,当即维拉帕米5 mg加生理盐水20 ml缓慢静脉注射,6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心率80次/分,
观察3天未见发作出院。
1. 该患者为什么要选用维拉帕米?
【药理作用】阻滞钙离子通道

降低自律性 减慢房室结传导性 延长ERP
2. 能否选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 如硝苯地平?为什么?
1.该病人如何选用抗高血压药(紧急 降压药及维持用药)?为什么?
(1)紧急降压可选用:硝普钠、酚妥拉明、硝苯地平 (舌下含服)(任选一药,硝苯地平含服,效果不佳 时,可加用适量的酚妥拉明)。因为这三药起效快, 作用强,而且对支气管哮喘、慢性肾小球肾炎影响小。 (2)高血压维持用药治疗:可选用钙拮抗药,如氨氯
因为高血压病人常伴有高脂血症),吲达帕胺
不引起高脂血症。
4.最近有人提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 中加用叶酸,其目的及理论依据是什

药理学病例讨论(含答案)

药理学病例讨论(含答案)

病案讨论患者李XX,男,55岁。

主诉:胸闷、气短、咳嗽1周现病史:20年前因头痛、头晕、血压增高(140~159/80~110 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间断口服复方降压片等药物,血压可降至正常。

4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气短、胸闷,常伴有咳嗽、咳痰,无咯血。

2年前自觉体力下降、失眠,但无明显下肢水肿。

近2月来体力活动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即出现气短、胸闷。

1周前因受凉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带血丝,休息时亦有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

体格检查:体温36.1℃,脉搏115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0/96 mmHg。

表情痛苦,半坐位。

两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两肺还可闻及散在哮鸣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次/min,心尖部3/6级收缩期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律齐。

腹部稍膨隆,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胸片示左室增大,左房轻度增大,主动脉稍宽,两肺下野肋胰角处见KerleyB 线,两下肺肺纹理稍模糊。

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腔增大,射血分数低于正常。

心电图示赛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早搏,左室肥厚。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充血性心衰、心功能Ⅳ级。

处理原则及用药方案:1. 一般处理:(1) 休息。

可减轻心脏氧耗量。

(2) 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根据液体进入量及使用排钠利尿药的情况决定每日钠盐摄入量。

2. 对因治疗抗菌治疗:选用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如天然青霉素、中效磺胺或头孢菌素第一代等。

3. 对症治疗:(1) 抗心衰治疗利尿剂:用以迅速缓解症状,常以呋塞米(速尿)静脉注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纠正水盐代谢、扩管、降压,并可逆转左室肥厚。

强心苷:其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加心排出量,并可恢复压力感受器对来自中枢的交感神经冲动的抑制作用。

可先用西地兰静脉注射,以后用地高辛口服维持治疗。

(2) 必要时镇咳、平喘治疗。

病案讨论患者XXX,男,27岁,司机。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病例(1)病史摘要:35岁男,农民,10天前与本村村民打架,被对方用木棍击打至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略有损伤,小腿很快出现肿胀,且疼痛难忍。

事后第2天左小腿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第3天体温升高达39℃。

第4天左下肢高度肿胀,最大周径为48㎑,疼痛更甚,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

肿胀蔓延到左足背。

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不良。

第6天,左足拇趾呈污黑色。

第10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随后到上级医院就诊,行左下肢截肢术。

病理检查:左下肢高度肿胀,左足部污黑色,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纵行剖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内均有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与管壁粘着,固体物镜检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1)写出病理诊断(2)讨论该病变的发生经过及临床表现。

病例(2)病史摘要:患者男,37岁,以“规律性上腹痛二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

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

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8周后复查胃镜见溃疡已愈合。

讨论题: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病例(3)病史摘要:男,56岁,因患肺癌入院。

住院近半月来,一直安静卧床休息,做各项化验检查及术前准备。

一日,去厕所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营养状况尚好,无明显恶病质。

心脏:冠状动脉未见粥样硬化,未见心肌梗死及心脏破裂。

肺脏:左肺上叶近肺膜处可见一7㎑X6㎑X5㎑肿块。

切面灰白色,剖开肺动脉,可见一大的血栓阻塞于肺动脉主干,镜下肺内肿块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左下肢深部静脉内有一固体质块形成呈红、白相间,部分已脱落,镜下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就所提供的病史及病理资料,根据你学过的病理知识,试分析患者死亡原因,写出病理诊断,并讨论此病人各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病例(4)病史摘要:某一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输液时曾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

病案讨论 (张)

病案讨论 (张)

1、诊断:焦虑症 依据(1)广泛性焦虑表现;过分担心、紧张、 害怕、坐立不安。 (2)植物N功能紊乱:气急、烦躁、易怒。 (3)缓慢起病,时间达到6个月; (4)惊恐发作:9月与同事争吵 (5)人格基础 2、鉴别(1)躯体疾病(2)药源性(3)精神 病所致 3、治疗(1)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2)药物治疗 4、预后:较好
[典型病例3]
患者男性,6岁,因语言表达能力差就诊。 围产期及身体发育正常。但2岁时还不会说完整 句子,3岁进幼儿园后很少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平 时到公园或上街时从不关注周围的同龄儿童,见到其 他儿童一起玩耍时,没有表现出去参与的愿望。 与亲人和周围的人很少有目光的接触客人来访时 从来没有表示迎接的行为或感到高兴的情感反应。当 需要东西时 不会用语言说出来,而是拉着大人的手 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眼前。 喜欢玩纸盒或排列麻将牌,有时一个人可以玩耍 两、三个小时,在玩耍时父母叫他或和他讲话都不予 理睬。
[典型病例1]
诉失眠、烦躁、易激怒,对外界环境兴趣降低,但 尚能坚持工作和操持家务。3个月后症状加重,并 出现发作性烦躁、坐卧不安、呼吸急促、胸闷、 心悸、出汗、手脚麻木。自觉会发疯、变傻,又 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至1小时不等,几乎 每天皆有发作。 发作间歇期仍有烦躁,担心再发,但尚能控 制自己。至5月份,症状更加严重显间歇期,整日 处于惶恐不安之中,有自杀企图,主要是因为 “太难受了”,但同时又怕死,不愿去精神病院 看病。工作和操持家务的能力严重受损,生活难 以自理。
[典型病例3]
曾因此怀疑为先天性耳聋,到耳科就诊并接受听力 检查,但未发现异常。生活自理能力差,5岁时解大 小便仍需要大人协助,夏天也不会独立穿衣脱裤。 精神检查见患者只会喊妈妈、爸爸,或说一些物品 的名字,认识100多个字,但不会主动说出完整的一 句话。 无重大疾病史、精神和神经疾病家族史。 1、诊断与鉴别(依据) 2、治疗 3、预后

儿科病案讨论题

儿科病案讨论题

儿科病案讨论题病案讨论题一题目内容:男婴,8个月,2天前出现咳嗽,痰多,不易咳出,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摄氏度之间,1天钱出现咳嗽加剧,气喘,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8.8摄氏度,脉搏160次/分,呼吸60次/分,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可见鼻扇及三凹征,双肺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心音低钝,肝右肋下3.5cm,双下肢无明显水肿,问题(1)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根据患儿目前的状况,列出其主要的护理诊断。

(3)该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1)支气管肺炎伴心力衰竭(2)护理问题:a.体温过高 b.清理呼吸道无效 c.气体交换受损 d.并发症:心力衰竭(3)①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肝脏迅速增大,应即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并减慢输液速度,若口吐粉红色泡沫痰,考虑肺水肿,给予湿化氧气,间歇吸氧,每次不超过20分钟。

②若患儿出现烦躁,嗜睡,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应立即医生并配合抢救。

③体温持久不降,或退而复升,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及时报告医生,配合进行胸穿等。

病案讨论题二题目内容:试述给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讲述口服铁剂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答案1.两餐之间服用,小剂量开始。

2.忌与牛奶,钙剂,茶,咖啡等同服。

3.可以与果汁等含VitC的食物同服。

4.使用吸管或注射管或滴管服用,,及时刷牙,减轻着色。

病案讨论题三题目内容:男婴,8个月,因腹泻伴发热2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蛋花样便,每日10余次,伴发热,呕吐,咳嗽,入院前4小时排尿1次,量少。

查体:T39°C,精神萎靡,皮肤干,弹性差,前囟和眼眶明显凹陷,,口腔粘膜干燥,口唇呈樱桃红色,咽红,双肺(-),心音低钝,腹稍胀,肠鸣音2次/分,四肢稍凉,膝腱反射减弱,血钠120mmol/L,血钾3.0mmol/L。

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问题(1)判断脱水程度和性质?(2)根据患儿目前的状况,列出其主要的护理诊断。

儿科病案讨论题

儿科病案讨论题

儿科病案讨论题病案讨论题一题目内容:男婴,8个月,2天前出现咳嗽,痰多,不易咳出,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摄氏度之间, 1天钱出现咳嗽加剧,气喘,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8.8摄氏度,脉搏160次/分,呼吸60 次/分,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可见鼻扇及三凹征,双肺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心音低钝,肝右肋下3.5cm,双下肢无明显水肿,问题(1)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根据患儿目前的状况,列出其主要的护理诊断。

(3)该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1)支气管肺炎伴心力衰竭(2)护理问题:a.体温过高b.清理呼吸道无效c.气体交换受损d.并发症:心力衰竭(3)①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肝脏迅速增大,应即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并减慢输液速度,若口吐粉红色泡沫痰,考虑肺水肿,给予湿化氧气,间歇吸氧,每次不超过20分钟。

②若患儿出现烦躁,嗜睡,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应立即医生并配合抢救。

③体温持久不降,或退而复升,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及时报告医生,配合进行胸穿等。

病案讨论题二题目内容:试述给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讲述口服铁剂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答案1.两餐之间服用,小剂量开始。

2.忌与牛奶,钙剂,茶,咖啡等同服。

3.可以与果汁等含VitC的食物同服。

4.使用吸管或注射管或滴管服用,,及时刷牙,减轻着色。

病案讨论题三题目内容:男婴,8个月,因腹泻伴发热2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蛋花样便,每日10余次,伴发热,呕吐,咳嗽,入院前4小时排尿1次,量少。

查体:T39° C,精神萎靡,皮肤干,弹性差,前囟和眼眶明显凹陷,,口腔粘膜干燥,口唇呈樱桃红色,咽红,双肺(-),心音低钝,腹稍胀,肠鸣音2次/分,四肢稍凉,膝腱反射减弱,血钠120mmol/L,血钾3.0mmol/L。

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问题(1)判断脱水程度和性质? (2)根据患儿目前的状况,列出其主要的护理诊断。

病例讨论参考答案

病例讨论参考答案

病例讨论参考答案: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答: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依据:1、反复咳嗽、发热2天;2、双侧扁桃体II o度肿大,表面可见数个分泌物;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性啰音,未闻及湿性啰音。

2、应立即给予患者什么护理措施?答: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补液扩容,应用物理降温或者解热药处理。

3、什么是发热?发热如何分类?答:(1)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称为发热。

(2)按发热程度分类:a.低热:37.4-38o Cob.中度发热:38.l-39o C oc.高热:39.1-41℃。

d.超高热:41。

C以上。

(3)按发热病程分类:a.急性发热:发热在2-3周内。

b.慢性发热:一般指发热在4周以上者。

4、急性发热患者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答:(1)不要过于积极退热大量证据表明在一般发热温度范围内的体温使宿主的防御更加积极、有效。

发热还是一项重要的指征,可以帮助医师检测治疗效果。

因此,发热时应对每个病例进行利弊评估,不应常规给予退热治疗。

当腋温>38.5℃,以及心脏病患者、妊娠妇女、婴幼儿高热等,应采取紧急降温措施。

(2)反对滥用糖皮质激素在病因未明时使用激素虽然可以尽快减轻患者痛苦,但其结果不仅影响病情观察,还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只有明确诊断为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和炎症性血管疾病时,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

(3)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应尽量选用针对所怀疑的致病菌的特效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药物热、二重感染等干扰原发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4)首选物理降温需要退热时,首选物理降温。

降温效果显著的乙醇、温水擦浴最为常见。

也可冰袋或冰水袋置于前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降温。

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冰盐水灌肠、冰毯、冰帽。

(5)慎用解热药心脏病患者、妊娠妇女、婴幼儿高热等必须采取紧急降温措施,而物理降温效果又不好时,可以考虑药物退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例男,5岁
病史:一个月前发热,并诉说腰腿痛,随后右脚不能活动,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

体检:三周前检查,头、颈、两侧上肤和左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均无异常。

右侧大腿、小腿和足肌均瘫痪,肌张力显著减弱,健反射
消失。

现在能内收大腿、屈镜和伸膝,但大腿后群肌、小腿和足肌松
弛、萎缩、完全瘫痪。

感觉无障碍。

诊断:急性脊髓灰质炎acute poliomyelitis
试说明:(1)哪一级运动神经元受到伤害?属于何种性质的瘫痪?(2)为什么只有肌肉瘫痪而无感觉障碍,是运动神经元胞体还是周围神经受损?(3)病变累及哪几个脊髓节段?
病例1解答:1、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软瘫。

2、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损伤。

3、三周前病变累及右侧L2以下脊髓节段,三周后累及L4以下。

第二例女,66岁
病史:步行困难,逐渐加重。

患者先觉得在暗中行走困难,在有亮的地方走路,也觉得必须时时注视着地上,以免跌倒。

二周前尚能借
助拐杖步行,现在完全不能行走。

体检:两侧上肢腱反射和感觉功能正常。

两侧下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两侧第6肋间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两下
肢姿势和被动运动感觉以及震动感觉消失,将圆规的两脚放在腿上,
患者不能辨别出两个点及距离。

诊断:硬脊膜瘤Spinal dura menigioma
试说明:(1)为什么症状会逐渐加重?(2)为什么开始觉得在暗中行走困难,在有亮的地方走路?(3)肿瘤压迫了脊髓内的哪几个传
导束?为什么?(4)应如何进行手术,切除椎板,打开椎管,除去此
硬脊膜瘤?
病例2解答:1、肿瘤增大脊髓受损加重。

2、可通过视觉调整本体感觉障碍。

3、薄束—本体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痛温觉障碍。

皮质脊髓侧束—下肢硬瘫。

4、T3或T4
第三例男,21岁
病史:背部被人刺伤,一年后再次请医生检查。

体检:右下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位置感
觉、被动感觉、振动感觉以及辨别触觉消失,但右侧痛温觉和粗触觉未
受损害,在脐平面稍下方绕右侧腹壁有一带状区,所有感觉均消失,左
侧脐平面以下痛温觉丧朱,但没有本体感觉障碍,左下肢也没有瘫痪,
身体其它部位的感觉和运动正常。

诊断:脊髓半截Spinal cord hernisestion(Brown一Se’quard
syndrome综合征)
试说明:(1)受损的部位在哪里?损毁了几个脊髓节段?(2)左、右侧的症状、体征为什么会有不同,截断了哪一些传导束以致出现了上述症状和体征?
(3)为什么右侧腹壁有一带状区的感觉完全丧失
病例3解答:1、右侧T9-11节段。

2、右侧皮质脊髓侧束—右下肢硬瘫,右侧脊髓丘脑束—左侧痛温觉障碍,右侧薄束—右侧本体感觉障碍,右侧后根进入脊髓的未交叉纤维—右侧带状区障碍。

第四例女,35岁
病史:三周前左手小指被熨斗严重烫伤,直到闻到焦味时才发觉,当时
并不感到痛或热,烧伤后也不觉得痛。

体检:左上肢(臂、前臂和手)的内侧部痛、温度感觉消失,触觉尚存,小鱼际肌萎缩,无其其他感觉和运动异常,右上肢情况类似。

诊断: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试说明:病变破坏了哪些结构,为什么?(2)病变的部位在哪里?(3)为什么会出现痛温觉消失而触觉仍存的感觉分离现象?
病例4解答:1、白质前连合脊髓丘脑束交叉纤维,脊髓前角细胞。

2、C8-T1节段中央管周围。

3、后索未损伤。

第五例男,62岁
病史:突然晕倒,当时神志尚清楚,以后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

体检:两周后医生检查,要患者发“啊”音时,见其右侧软腭下垂,右
侧声带不能活动。

右侧面部以及左侧上、下肢和躯干的痛温觉消失。

两侧肌张
力和胜反射均正常。

全身触觉正常。

诊断: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或延髓后外侧综合症
试说明:(1)吞咽困难,说话不清,右侧软腭下垂,右侧声带瘫痪是哪
一个核团受损?(2)为什么患者右侧面部痛温觉消失,又有左侧上、下肢和
躯干的痛温觉消失?(3)为什么全身触觉正常?(4)确定损害部位,绘一简图
说明。

病例5解答:1、右侧疑核。

2、右侧三叉神经脊束—右侧面部痛温觉障碍,右侧脊髓丘脑束—左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3、内侧丘系和三叉神经脑桥核未损。

4、延髓橄榄中部后外侧。

第六例男,55岁
病史:曾患高血压。

一个月前突然跌倒后瘫痪。

体检:患者说话困难,左侧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Babinski
征阳性,舌伸出时偏向右侧。

软腭和咽、喉肌活动正常。

痛温觉全身均正常,但左侧上、下肢和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消失。

诊断:交叉性舌下神经瘫痪。

试说明:(1)上、下肢和一侧舌肌同时瘫痪,属于哪一种瘫痪?病变累及
哪一级运动神经元?(2)为什么患者左侧上、下肢和躯干的本体感觉、精细
触觉丧失而痛温觉正常,是哪一条传导束受累?(3)确定受损部位,并绘图
说明。

病例6解答:1、左侧肢体硬瘫—右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舌肌瘫痪—右侧舌下神经损伤。

2、右侧内侧丘系—左侧本体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未损。

3、延髓橄榄中部右侧。

第七例女 46岁
病史:头晕、复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头痛、呕吐,病情逐渐加重。

体检:右侧内侧斜视,右侧面肌委缩,额纹消失,口角下垂,右侧面部感觉异常,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脑桥肿瘤
试说明: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推断,你认为肿痛已经压迫哪些结构,
为什么?试绘图说明
病例7解答:1、右侧展神经核或神经根损伤—右眼向内斜视复视,右侧面神经损伤—右侧面肌瘫痪,前庭神经损伤—头晕、呕吐。

2、脑桥面丘平面。

第八例女 20岁
病史:复视已3个月。

体检:两眼转向下外,不能转向上内。

两侧上睑下垂,两瞳孔扩大,光照时亦不缩小,身体其它各部感觉和运动均未见异常。

诊断:中脑肿瘤midbrain tumor
试说明:产生上述症状和体征的原因,绘图标明病变部位。

病例8解答:1、中脑大脑脚底损伤双侧动眼神经根—双侧动眼神经损伤症状。

第九例女 58岁
病史:中风后,右边身体瘫痪了。

体检:左侧上睑下垂,左眼稍向外下方突出,左侧瞳孔扩大,对光和调视反射消失,舌伸出时偏向右侧,舌肌未见萎缩,右侧面下部肌肉瘫痪,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增强,健反射亢进。

全身感觉未见异常。

诊断:性动眼神经瘫痪crossed oculaomotor parlysis又称 Weber Syndrome 试说明:(1)动眼神经受损,为什么左眼球会向外下方突出?(2)如何解择瞳孔扩大及对光和调视反射消失?(3)如何解释舌肌和面下部肌肉瘫痪?(4)为什么眼肌的瘫痪在左侧而舌肌、面肌和上、下肢肌的瘫痪却在右侧。

⑤绘图标明病变部位。

病例9解答:1、动眼神经支配上、下、内直肌和下斜肌,上斜肌作用为眼球向下外。

2、动眼神经根损伤—对光反射弧中断。

3、左侧皮质核束损伤—右侧舌肌面肌瘫痪。

4、左侧动眼神经根损伤—左侧眼肌瘫痪,左侧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舌肌面肌和肢体瘫痪。

5、中脑上丘部左侧大脑脚底。

第十例男,65岁
病史:六周前中风倒地,经治疗后意识恢复但左半身偏瘫。

体检:左侧上、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舌伸出时偏向左侧,但舌肌没有萎缩。

额纹存在,左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

身体左半感觉障碍,但左侧痛觉尚存。

双眼视野左半完全看不见物体。

诊断:内囊出血hemorrhage in internal capsule
试说明:(1)上述症状和体征是由于损伤哪些纤维束而引起的,请逐一说明。

,②病变是在左侧还是在右侧?(3)为什么身体两侧的痛觉都存在?
病例10解答:1、丘脑中央辐射损伤—偏身感觉障碍,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偏瘫,视辐射损损伤—双眼视野偏盲。

2、右侧。

3、一般来说,在丘脑产生粗略的痛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