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分选系统旋风分离器串并联工艺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简介随着煤炭消耗的不断增加,产生的尾煤灰也随之增加。

尾煤灰中的粉煤灰(FA)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以用作水泥制造、混凝土添加剂等。

然而,粉煤灰中的颗粒大小和物理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使用会导致水泥的性能下降。

因此,电厂需要一套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来将粉煤灰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利用。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主要由粉煤灰输送系统、分级设备和控制系统组成。

粉煤灰输送系统是将产生的粉煤灰从电厂锅炉中输送到分级设备的重要环节。

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粉煤灰的颗粒大小和密度不同,需要采用合适的输送方法,以确保灰分的均匀输送。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螺旋输送机,但其输送量有限,容易发生堵塞。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气力输送,即利用气体的能量将粉煤灰从锅炉中输送到分级设备。

气力输送具有输送量大、输送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电厂粉煤灰输送的主要方法。

分级设备是将粉煤灰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的核心部件。

常用的分级设备有筛分机和旋风分离器。

筛分机主要通过筛分网将粉煤灰分为不同的粒级,常用的筛分机有直线振动筛、圆振动筛等。

旋风分离器则利用气流的旋转力将粉煤灰分为不同的粒级,常用的旋风分离器有单级旋风分离器和多级旋风分离器。

分级设备的选型需要根据粉煤灰的颗粒大小、湿度和产量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控制系统是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部分。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分级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分级设备的振动频率、输送速度等,以确保粉煤灰的准确分级。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分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总结而言,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是将粉煤灰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的重要设备。

通过合理的输送、分级和控制,可以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粉煤灰的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粉煤灰分选系统和经济效益分析

粉煤灰分选系统和经济效益分析

粉煤灰分选系统和经济效益分析摘要:唐山热电公司现役2×300MW燃煤机组,配备双室五电场电除尘器,配备一套分选能力为40t/h 闭路循环系统,干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技术,将各电场电除尘器收集的干灰,通过相应的输灰管道吹送至可分别容纳1000立方的原灰库、粗灰库和细灰库中。

关键字:粉煤灰分选经济一、分选系统的工作原理:分选系统主要是由蜗壳分级机、高压变频离心风机、高效旋风分离器、电动锁气器、一次风门、二次风门和连接管道等组成的闭路循环系统,当高压离心风机启动运行后,分选系统管道的进口产生约7kPa的负压,而风机出口到一次风门段产生约1kPa的正压,在一次风门后产生约0.2kPa的微负压,恰好将原灰库通过电动锁气器均匀落下的原状灰,在负压吸附的作用下带入蜗壳分级机内进行高效快速运转,因为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颗粒较大的粗灰与颗粒较小的细灰被几乎全部分离开来,粗灰在重力和风幕的作用下,经分级机下部的电动锁气器直接进入粗灰库;被分离出的细灰,在负压气流的吸附下,由蜗壳分级机两侧孔板吸附出来的灰气混合气流在负压的带动作用下,通过连接管道送进灰库顶部的高效旋风分离器中,旋风分离器同样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把灰气混合气流中的细灰和超细灰,再一次进行优化分离的过程,以达到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灰气混合气流从直线运动方式变为圆周运动方式,该气流的绝大部分沿旋风分离器本体内壁呈螺旋状态向下运动,直至旋转到锥体时,因锥体形态的收缩而向分离器中心聚集,其中的细灰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旋风分离器底部,由电动锁气器进入细灰库内,完成对细灰的收集目的,气流中的超细灰旋转方向从旋风分离器中部向上旋转,到达旋风分离器顶部的管道后,再次进入分选管道内,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分选循环过程。

决定分选效率和细度最关键的设备一个是蜗壳分级机,另一个是高效旋风分离器。

二、分选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分选系统配备一台高压变频离心风机,电机功率为185kW,额定电流为160A,调试分选系统运行工况,配备负压筛析仪和45μm方孔筛测得相应灰种细度的测试结果:原状灰筛余量≤45%的范围内时,分选系统具有处理原状灰40t/h 的能力;分选出的细灰(II级灰)筛余量≤20%,细度合格;细灰产量可达到16t/h,粗灰产量可达到24t/h,此时的离心风机运行电流在140~160A 之间,分选机效率≥ 85%;除尘效率≥92%;尾气排放浓度≤150mg/Nm 。

(冶金行业)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

(冶金行业)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

(冶金行业)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在分选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粉煤灰经给料器进入输送管道,和负压气流混合进入分选机,分离下来的粗粉煤灰落入粗灰库;细灰被负压气流带入多管收集器,收集下来的细灰经耐磨旋转卸料阀卸入细灰库;含尘气体经布袋除尘器过滤后,由分选离心风机排入烟气道。

经除尘器过滤下的粉煤灰,由耐磨旋转供料器和罗茨鼓风机输送到细灰库1-1概述我国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壹。

由于世界环境的恶化,每年沙漠化要吞噬掉壹些耕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大片良田用于经济建设,我国烧制粘土砖每年要挖掉25-30万亩耕地。

土地资源危机亮起了红灯。

秦砖汉瓦的历史,应该结束了。

发展绿色环保建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国是世界燃煤发电的第壹大国,排出的粉煤灰是世界之冠,97年粉煤灰的总排放量已达1.6亿吨,目前利用率约在30%,主要用於筑路基和回填,建材业所用不多,每年有壹亿多吨未能利用的粉煤灰,储存于灰库中。

每年需征地五万亩土地储灰,目前贮存壹吨灰的建库费和运行费约需10-100元,粉煤灰用于筑路,受地区、时间的限制,使用不均衡,壹旦干线基本建成,粉煤灰的出路马上又成问题。

因此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利用粉煤灰,生产适合建筑业需要的墙体材料,特别是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地砖、面砖等新型建材,实现产业化,使粉煤灰综合利用走上康庄之道。

国家对粉煤灰开发利用非常重视,壹批科技专家致力于这壹事业,对推动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上海粉煤灰砌块在60-70年代曾占全市墙材的60%。

但到了70年代后期,由于发现粉煤灰砌块建筑存在诸如裂缝、粉刷脱落、装修困难,施工不便等缺点,当时没有认真的总结、研究、提高和改进,包括建筑结构体系的改进,而是壹下子否定了。

坏名声壹直影响到当下,给今天的粉煤灰建材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不良影响。

其实那时的粉煤灰砌块以生石灰粉为激发剂,通过高温高压固化成材,材料安定性欠佳、砌块内部存在不利的温度应力,干缩率较大,表面光滑等缺点,再加上沿用砖混结构建筑体系,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上述毛病。

毕业设计(论文)-粉煤灰浮选脱碳技术研究[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粉煤灰浮选脱碳技术研究[管理资料]

粉煤灰浮选脱碳技术研究摘要粉煤灰曾作为燃煤企业的固体废弃物,随着先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现在对于粉煤灰的开发利用逐步展开。

粉煤灰的含碳量高,烧失量也高,严重制约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与商品化。

为了降低粉煤灰中的含碳量和充分利用资源,本文将从粉煤灰的结构、用途等方面来描述粉煤灰的利用现状、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预测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并确定了从粉煤灰中除去未燃烬炭的比较合理的浮选实验工艺。

笔者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在实验室原有粉煤灰原料的基础上,重新选定粉煤灰实验入选物料,以轻柴油为捕收剂, 2#油作起泡剂,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浮选流程,可使精选精矿烧失量达到50%以上, 扫选尾灰烧失量在5%以下, %,使得达到一定的标准,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粉煤灰脱碳浮选The Technology of Removing Carbon from Fly Ash by FlotationAbstractFly ash was used as solid waste coal enterprises,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now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ly ash spread out stage by stage. Fly ash carbon content is high, loss is also high,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owdered coal ash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rbon content in fly ash and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will from fly ash by 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describe ash utilization status, research trends and latest progress i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ly ash,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determining the ash removing unburned carbon flotatio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The author undertook bold attempt, in the laboratory of raw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fly ash, fly ash to selected experimental selected material, with light diesel oil as collector, 2# oil as foaming agent, using" a coarse fine sweep" flotation process, can make the selected ore loss reaches above 50%, scavenging tail ash burning loss amount is in 5% the following, tail ash yield of about %, which achieved the certain standard, have a certain market value.Keywords:Fly Ash, Removing Carbon, Flotation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粉煤灰是煤燃烧后的灰渣,传统上被视为废弃物。

然而,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粉煤灰的再利用和回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粉煤灰回收技术,它可以将粉煤灰分级,从而使得不同等级的粉煤灰在后续利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特性和作用。

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主要由物料传输系统、筛分系统、吸附分离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物料传输系统是将原始的粉煤灰从贮煤仓中传送到筛分系统的重要部分。

物料传输系统可以采用传送皮带或气力输送的方式,运输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过大的运输速度,以避免物料破损。

在筛分系统中,原始的粉煤灰首先经过筛分将其分为不同的粒度等级。

筛分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精度的筛网进行筛分以得到所需的粉煤灰等级。

吸附分离系统是将分级后的不同规格的粉煤灰进一步分离,得到所需的纯度和细度。

该系统具有强制分级、强力吸附和多级离心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尺寸的粉煤灰分离,从而得到所需的细度等级。

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根据所需的粉煤灰等级和细度,在系统中自动调节各部分的运作状态,从而实现高效的分级和分选效果。

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的应用领域在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中,分离所得到的不同规格的粉煤灰可以直接用于水泥制造、铸造和建筑材料(如制砖、石材等)的生产过程中。

此外,粉煤灰也可以作为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土壤(如矿区、工厂废弃场等)的补充材料,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和保水能力同时也可以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粉煤灰用于道路建设与养护中,用于改良路面的基础、增加路面的抗滑性和抗裂能力,并改善公路运输安全性。

总之,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是一种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意义的粉煤灰回收技术。

将其应用于产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资源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满足人们对质优价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因此,应加强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从粉煤灰中分选精煤的研究

从粉煤灰中分选精煤的研究
100100
5154 8137 9192 39154 63137 36163 100100
可燃物含量/ % 可燃物回收率/ %
71123 54101 65138 55132 61120 20173 9152 3100 4187 8116 29170
方案 全浮选流程
细筛分级 浮选流程
产品粒度
> 37μm < 37μm
表 5 浮选方案的比较
药剂用量/ g·t - 1
产品名称
轻柴油 : 790 + 600 + 400 FR : 700 + 300 + 200
精碳 中碳 3 精碳 + 中碳 3 中碳 1 精碳 + 中碳 3 + 中碳 1 中碳 2 中碳 4 尾灰 尾灰 + 中碳 4 尾灰 + 中碳 4 + 中碳 2 原灰
由于受锅炉运行条件 、煤种的影响 , 煤炭燃烧 往往 不 充 分 , 致 使 粉 煤 灰 中 未 燃 尽 碳 含 量 高 达 20 %以上 , 不能直接利用 ,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据 统计[1 ] , 目前我国 50 %的燃煤电厂排放的粉煤灰 含碳量超过 8 % , 25 %电厂粉煤灰的含碳量超过 15 % , 即超过了国家标准对 3 级灰的含碳量要求 , 个别电厂粉煤灰的含碳量高达 30 % , 全国每年从 电厂粉煤灰中流失数百万吨碳 , 这是巨大的能源和 资源浪费 , 不仅增加了粉煤灰排放量 , 也严重影响 了粉煤灰综合利用效果 。因此 , 粉煤灰作为一种新 的资源 , 若将其中的未燃碳通过分选分离出来 , 并 进一步分选提纯 , 获得高质量 、高价值的产品 , 则 可大量节约能源 。另一方面 , 从建材资源化角度考
1 粉煤灰试样物质组成

FX型涡轮式粉煤灰分选机原理及优化设计

FX型涡轮式粉煤灰分选机原理及优化设计

FX型涡轮式粉煤灰分选机目前国际上气力分选技术分为两种流派,一种是以美国GE公司为代表的涡壳式分选机,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内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杭州、西安、南京等;一种是以日本三井为代表的涡轮式分选机,在国内主要的生产厂能建方大,产生于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代表着气力分选技术发展的新趁势,这一结论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首肯。

能建方大研发的大型高效涡轮式气流分选机拥有国家专利。

工作原理:气灰混合物进入涡轮式分选机的分级筒后,受到两种力量的作用,一种是分级筒由旋流产生的离心力,这种力量将粗颗粒甩向筒壁并掉入粗灰库;另一种力量是由涡轮旋转产生的气动阻力,将细灰从涡轮叶片之间提取向上,经过旋风分离器掉入细灰库。

同时二次风在分级筒内将下降的气灰混合物再次向上托举,使一部分介于粗细之间的气灰混合物再次进入分选程序,这就是涡轮式分级机分级精度高、效率高的原因。

系统配置及布置:①具有原灰库的,从原灰库下取灰,闭式循环系统。

②具有原灰库的,从原灰库下取灰,开式系统,尾气进入电除尘前端烟道。

③不具有原灰库的,多点直抽,闭式循环系统。

④不具有原灰库的,多点直抽,开式系统。

·主要技术优势·1996年以来,能建方大引进日本的关键技术,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精心研制开发了FX型大型高效、精密强制气流分级机,该机型吸取国内外同类型设备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电厂原灰细度和烧失量波动范围大,技术改造场地小,配套控制系统性能要求高等中国国情,是电厂粉煤灰分选的理想专用设备,并取得国家专利。

特别是2000年底以来,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指导下,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分选机设备的现状和运行状况,配合公司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对分选机系统参数和运行工况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最终推出了FXV型分选机及系统。

具备每年设计、制造、安装分选系统设备15套的能力。

粉煤灰分选系统

粉煤灰分选系统

由于灰库内灰位过高,进入灰库内正压输送的气量瞬时间内不能及时处理,分选系统在停运状态时,灰和气就从分选系统的乏气或二次风管路内进入,从而导致分选回风管路和风机堵塞。

处理方法:分选系统停运后,将乏气和二次风管路上的蝶阀关闭。

由于是手动蝶阀,每次关闭蝶阀时需要到库顶,增大了工作量,固现将手动蝶阀更换为电动蝶阀或气动蝶阀,从控制室内操作即可。

分选系统流程如下:本系统采用单点给料闭路循环分选系统。

原灰库的粉煤灰经过电动给料机(变频调速)均匀卸入负压输送管路,与管内负压气流均匀混合成气固两相流进入粗灰库顶部的粉灰粒度分选机。

进入分选机的原状灰在涡流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粗细灰分离,分选下来的粗灰通过分选机的二次风幕,经下部的舌板锁气阀落入粗灰库;分离后的细灰和从二次风处吹回的细灰,在负压气流的作用下,通过分选机两侧的出口蜗壳进入细灰库顶部的两级高效旋风分离器,由旋风分离器收集下来的细灰经下部的电动翻板阀落入细灰库。

含有微量粉尘的尾气通过耐磨高压离心风机后,绝大部分经回风管回到原状灰输送管道,形成闭路循环;有少部分多余的尾气(约3%)经乏气管排入细灰库经库顶收尘器净化排空。

具体详见流程图。

系统中乏气管是用来排系统中多余的尾气,乏气管路上的阀门(位于细灰库上)采用开关型的即可。

阀门通径为DN250。

采用电动蝶阀或气动蝶阀均可。

流程图中件8就代表此阀门。

系统中二次风管是用来调节细灰的粗细度,所以其管路上的阀门(位于粗灰库上)需采用调节型的。

阀门通径为DN250。

采用可调节开度的电动蝶阀或气动蝶阀均可。

流程图中件5就是此阀门。

细灰粗细度的调节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1、通过分选器上的挡板调节,手柄在中间位置时细灰最细,在两端是细灰最粗。

此方法属于粗调。

2、通过二次风管的阀门来调节,阀门开度越大,细灰越粗。

阀门开度不应大于50%。

此方法属于微调。

若通过第一种方法调节可以达到细度要求,二次风的蝶阀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就不需要更换阀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煤灰分选系统旋风分离器的串并联工艺分析摘要:粉煤灰分选是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废固排放,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工艺之一。

旋风分离器是粉煤灰分选工艺中主要的收尘设备,关于其采用串联或并联工艺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意在通过详实的理论分析,探究两种工艺的优缺点。

关键词:粉煤灰分选旋风分离器串并联
中图分类号:tu52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粉煤灰分选工艺是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工艺,燃煤锅炉除尘器收集的粗灰,经过分选系统处理后成品为满足ⅰ、ⅱ级的标准粉煤灰,进而实现综合利用。

旋风分离器是粉煤灰分选系统中用来捕集由分级机分选出来的细灰的一个收尘设备。

当含尘气流从进口以一定速度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时,气流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

旋转气流的大部分沿外筒内壁作螺旋向下朝锥体运动,通常称此为外旋气流。

由于粉尘颗粒的质量远大于气体,所以具有较大的离心力,在随外旋气流运动时逐渐被甩向筒壁,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螺旋下降,并从锥体出口排出。

下旋气流进入锥体后逐渐加速,中心负压增大,在锥体某一位置,主气流进入锥体中心,并以相同旋转方向反转成向上的螺旋运动,直至从内筒出口排出,少量被夹带的和入口处因短路而直接进入内筒的颗粒也同时随洁
净气流排出。

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直接影响细灰产量和整个分选系统的效率,它的耐磨性能也直接影响分选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
设计和制作一台先进的高效耐磨分离器,是粉煤灰分选系统设计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解决大处理量分选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和磨损,提出了两台旋风分离器串联和并联运行的问题,下面就串联和并联工艺谈一些看法。

1、影响旋风分离器捕集效率的因素
1.1临界分离粒径(被分离的颗粒最小极限粒径或100%被分离粒径)
下面引入被世界各国学者公认且普遍采用的临界分离粒径公式
a.罗辛—勒姆拉(rosin、rammler)公式
1932年,rosin、rammler等人根据旋风分离器转圈理论,得出的临界分离粒径的公式是:
(1)
式中:μ—空气动力粘度,kg/m.s ;
lw—气流总宽度(等于进口宽度b),m ;
ui—气体进口速度,m/s ;
nc—气体的旋转圈数;
ρp、ρa—分别为颗粒和气体的密度,kg/m3 。

b.西菲尔德—拉普耳(shepherd、lapple)公式
1940年,按转圈理论,并取速度指数n=0.5,内旋气流半径等于0.7倍内筒半径,即r0=0.7r,提出的公式是:
,m(2)
式中:d—内筒外径,m 。

从式(1)和式(2)可知,临界捕集粒径与入口风速ui和转圈数nc的0.5次方成反比(即气固分离效率与入口风速ui和转圈数nc的0.5次方成正比),与内筒外径d或进口气流宽度lw的0.5次方成正比(即气固分离效率与内筒外径d或进口气流宽度lw的0.5次方成反比)。

换言之,入口速度越高,临界捕集粒径越小;转圈越多临界捕集粒径越小;内筒外径越小,捕集粒径也越小。

通常转圈数nc≤7,入口速度ui≤30m/s,所以对一般密度ρp=0.5~7.0 g/cm3的粉粒体,临界分离粒径大约在5μm~2μm左右。

当颗粒粒径dp≤5μm时,由于质量小,离心力很小,不足以克服中心上旋气流负压引起的曳力而被吸入,并从内筒排出。

理论上对小于临界捕集粒径的颗粒捕集效率为零,而对大于临界捕集粒径的颗粒捕集效率为100%。

实际上由于粉粒体的凝并(细小颗粒吸附在一起凝并成较大颗粒)和夹带(大颗粒中夹杂有小颗粒)效应,大量小于临界捕集粒径的颗粒也会被捕获,捕集效率不可能为零。

而大于临界捕集粒径的颗粒由于壁面的反弹、排灰口内旋气流的二次扬尘也会将其带入内旋流从内筒排出,所以捕集效率不可能为100%。

结论:对于任一组粒子群,临界分离粒径越小其颗粒捕集效率越高,从式(1)和式(2)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旋风分离器入口速度越高、转圈越多、内筒外径越小(内筒外径与外筒内径是有一定比例要求的,内筒外径小,相应外筒内径也小)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越高。

工程应用中,也不能无限制的提高旋转圈数和旋风分离器入口速度,因为旋风分离器的阻力与旋转圈数成正比、与入口
速度平方成正比、磨损与速度三次方成正比,过高的旋转圈数和入口流速度,将会造成整套工艺系统的运行阻力和设备磨损都大大增加。

2、旋风分离器的串联运行
从上述影响旋风分离器效率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若两台相同的旋风分离器串联运行,第1级旋风分离器捕集不到的的颗粒,第2级仍然捕集不到,所以第2级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几乎为零。

如果第二级旋分离的直径小于第1级或旋转圈数大于第1级,更细一些的颗粒会被收集少部分,这种配置方式则不如直接废除第1级旋风分离器,选用第2级旋风分离器为好。

如果旋风分离制造质量很高,外筒、内筒、锥体三者在同一轴线上,外筒内壁光华无任何凸起处,第2级旋风分离器效率几乎为零(这在国内某大学流体工程实验室已得到证实)。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由于旋风分离器的制造质量(特别是外筒内壁的光滑度,外筒、内筒及锥体中心的同轴度无法保障)、安装质量都会影响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通过第1级旋风分离时,假定某粒子在沿外筒内壁作旋转运动时碰到不光滑内壁凸起物,被凸起物反弹进入气流中心被带出,在第2级旋风分离器被捕集,这样,两级串联的效率会稍稍高于1级的效率,然而2台旋风分离器的造价比1台高1倍,阻力也增加1倍,运行维护和能耗都会增加,依靠2级串联所增加的微不足道的这一点效率,是得不偿失的。

前已述及: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与其进口速度(也是气流在
旋风筒内的切向速度)、气流在旋风分离器内旋转圈数、外筒内径有关。

提高进口速度虽然能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但速度不能无限制提高,因为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与磨损的三次方成正比,工程应用中,一般不允许超过30m/s,通常按24~25m/s设计。

比如某分选工程设计工况风量48000m3/h,要维持进口速度为24m/s,若选1台旋风分离器,则应选外筒内径1680mm的ⅰ型旋风分离器,进风量48000m3/h,进口速度为24m/s;若选两台旋风分离器并联运行,则应选外筒内径1420mm的ⅱ型旋风分离器,进风量24000m3/h,进口速度为24m/s。

很显然2台ⅱ型旋风分离器的并联运行,其捕集效率远大于采用1台ⅰ型旋风分离器或采用两台ⅰ型旋风分离器串联运行的捕集效率高得多。

这是因为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就是离心分离、重力收集。

粒子获得的离心力越大越易分离。

式中:
f:粒子在旋风分离器所获得的离心力
m:临界粒径粒子的质量
v:气流在旋风筒内的切向速度
r;旋风分离器外筒内壁半径
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当m及v一定时,离心力f只决定于旋风分离器的半径,半径小的离心力大,捕集效率也高。

所以直径小的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远高于直径大的旋风分离器的捕集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