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蓝庭小区植物配置选择

合集下载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之一,其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营造美好的居住氛围,还能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平衡。

而植物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住区景观绿化的效果。

一、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能够完美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命力。

比如,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植物品种,如芒果、香蕉、栀子花、牡丹等。

而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生命力强、耐寒抗旱、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如银杏、松树、槐树、玉兰等。

二、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

比如,可以在居住区中配置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草坪、灌木丛等,以增添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配置具有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品质、减少噪音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龟背竹、吊兰等;也可以配置具有香味、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如薰衣草、紫罗兰等。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布局植物,防止植物相互干扰,影响生长发育。

比如,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合理配置植物品种,以保证植物相互平衡;还应该注意植物的成长习性,比如灌木丛、树木等应该布局在较开阔的区域,同时应该留有充分的空间,避免影响行人通行;草坪等植物品种则应该放置在较平坦的区域,以利于其生长。

总之,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以达到优美、健康、生态、宜居的绿化设计效果。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感:利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层次感,使景观更加丰富。

2. 色彩搭配: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对比和互补,增加视觉效果。

3. 季节性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居住区绿地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4. 功能性: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植物配置,如休息区可配置观花、观叶、芳香类植物;儿童活动区可配置安全、易养护的植物。

5. 生态性: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阳性、阴性、中性植物,使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6. 文化性: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进行配置,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7. 经济性: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8. 多样性:尽可能选择多种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使绿地中的植物群落更加丰富和稳定。

9. 艺术性:运用艺术构图原理,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组合,营造优美的景观。

10. 实用性: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植物的实用功能,如遮荫、防尘等。

总之,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美学、生态学、文化、经济等,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居住区绿化植物搭配原则[浅谈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居住区绿化植物搭配原则[浅谈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居住区绿化植物搭配原则[浅谈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对居住区的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居住区环境比较复杂,与植物相互制约的因素多,因此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应结合各种制约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通过对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现状的研究,指出影响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选择的因素和原则,并对此分析在选择配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配置的发展优化建议,努力创建生态和谐的居住区绿化环境。

1、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配置的影响因素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受到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制约,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配置的质量。

1.1自然因素影响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配置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和土壤。

气候条件是指居住区的温度、湿度、降水量、光照等几个万面的因素。

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还影响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效果,如植物本身形态选择、树木生长活力、植物的高度、户外场地的使用和用以缓解恶劣气候的绿色植被。

水条件是指居住区地段的供水情况和天然水域情况,如居住区内的人工湖、喷泉、或是附近的江河。

水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生长发育、繁衍生殖、植物形态结构等重要的生态因素。

在选择绿化植物种类时,应充分考虑居住区中水条件与植物对水的需求的匹配。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例如土壤的酸碱性,在选择外来植物时,要使居住区内土壤情况满足植物酸碱度的需求。

1.2社会因素居住区绿化植物的基本价值就在于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因此,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理、心理需求,居民的行为习惯。

居民的生理、心理需求是绿化植物选配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为设计的居住环境,在设计选择是要了解居住区内人们的要求,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生活娱乐的要求,以及居民接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景观绿化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作为绿化景观的主要元素,对于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来说,植物的配置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植物选择、植物布局和植物养护等方面,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一、植物选择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中南部地区可以选择适应较高温度和湿润气候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如茶花、荷花、香樟等;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适应寒冷干燥气候的落叶乔木,如杨树、榆树、白蜡等。

在选取植物的同时,要注意植物的观赏价值、生长习性和环保性。

应选择生长速度适中、抗病虫害、不易造成地下管线损害的植物,同时要重视环保性,避免引入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植物布局植物的布局对于居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植物布局方式,例如线性布局、交错式布局、群落式布局等。

线性布局主要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可以形成直线或弯曲的曲线,常用于沿路或人行道两侧。

交错式布局则是让不同植物之间交错分布,交错布置的植物可以根据生长特点或者观赏性质搭配。

群落式布局则是将同种植物大量种植在一起,形成簇状景观,常用于区域性景观绿化。

不同的布局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在进行植物的布局时要考虑到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

例如沿路的植物布局应该注重连续性和视觉连贯性,而公共广场和社区花园的植物布局可以强调色彩和景观特点。

三、植物养护植物养护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来说,养护也非常重要。

居住区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美观的景观需要专业的管理和养护。

植物的养护主要包括水肥管理、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力,修剪管理可以控制植物冠层的形态、尺寸和布局,病虫害防治可以预防和治疗植物的疾病和虫害。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从绿化设计的角度去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1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1.2丰富设计层次。

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1.3提供社交场地。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

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1.4舒缓心情。

居住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1.5防灾避难。

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 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2.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

充分利用泰山奇石地形和现状等先觉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作者:陈佳圆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0期由于现在城市空气质量不佳,人们都希望有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场所,住宅小区的优秀景观设计能够给居民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

小区的植物配置不仅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小区的房价和销售情况。

因此,住宅小区选择合适的植物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1 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原则1.1 整体协调原则小区的所有植物看起来要有协调性,植物配置与小区的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不同植物采用组团式种植,营造出疏密相间、曲折有致、色调相宜的空间。

1.2 适地种植原则居民小区可以种植的植物有很多种,但不同的地方气候不同,植物的功能也不同,因此,应种植多种类型的植物。

1.3 以人为本原则小区植物配置既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此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植物的配置地方要合理,不能影响居民生活室内的正常采光,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

1.4 色彩季相变换原则不同植物的花期和颜色不同,一年四季小区中应有不同的植物,避免景观过于单调,利用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形成鲜明的季相对比,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1.5 层次背景相结合原则背景植物和前景植物形成高低不同、栽植密度以及颜色对比,可以增强背景树木的衬托效果。

坚持乔木、灌木和花草;落叶树和长青树;观叶树和赏花树结合配置的原则,促使种植空间疏密有致。

2 长江流域住宅小区中园林植物的选择种类2.1 草坪植物类草坪植物造景是利用草坪的质地、外观和色彩等特性,配合建筑、园路等变化打造出多种植物景观。

在小区园林绿地中,草坪植物既要展现出它自己的特性,又要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在长江流域,适合小区住宅的草坪植物有大叶油草、假俭草、马尼拉草、马蹄草、沿阶草和吉祥草等。

2.2 庭荫树类庭荫树主要以遮荫为目的,又被人们当作绿荫树、庇荫树,可以起到为行人遮阳、消暑纳凉的作用。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要点。

(1)种植设计程序是以总体构思到具体配植,要同时改善植物的组织空间和观赏功能,再选择植物进行配植。

(2)群体中的单株植物应根据其成熟外观来配植,其成熟程度应按乃%~100%来考虑。

(3)多种植物配植时,相互之间应有重叠交错,以增加布局的整体性和群体性。

(4)乔木与灌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配合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和观赏价值,木本植物和草本花卉配置要考虑景观效果和四季变化。

(5)植物配植中的色彩组合,应考虑季节特征和人的观赏心理。

植物的色彩能起到突出植物审美特征的作用。

色彩设计应重视大面积成片的色彩构图与变化。

2.园林植物的配植形式。

(1)孤植。

指单一树木的栽植,主要采用乔木,既能构成观赏焦点,又能陪衬建筑物,构成庭院空间。

宜选择树形整体而高大,树冠开阔而舒展,树形有特殊风采,花、果、叶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银杏、糖械。

(2)对植。

指两株树木在有轴线关系下,或无轴线条件下对应栽植。

要采用乔木,一般为同一树种,并注重树形和体量。

(3)丛植。

指二至几株树木不等距离地种植在一起或形成一整体,树丛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亦考虑在统一构图中表现单株的个性美。

可选用两种以上的乔木搭配栽植或乔灌木混合配置,亦可同山、石、花卉结合,庇荫用的树丛通常采用树种相同、树冠开展的高大乔木。

(4)群植。

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一般20~皿株),所选择树种的色调、层次要丰富多采,树冠线要清晰而富于变化。

(5)林植。

指大量树木的聚合,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

树林可分为密林和疏林,密林可选用异龄树种,配置大小耐荫灌木或草本花卉,疏林树种应树冠展开,树荫疏朗,花叶色彩丰富。

(6)列植。

指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在一定变化规律下栽植树木的方式。

树种可以单一,但考虑到冬夏的变化,也可用两种以上间栽,可选用常绿树与落叶树。

(7)环植。

指同一视野内明显可见,树木环绕一周的列植形式,一般处于陪衬地位,常应用于树(花)坛及整形水池的四周。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一、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根据居住小区的各种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做到:1.无污染,无伤害性。

居住区所选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应选无飞毛、少花粉、落叶整齐的植物。

2.抗污染。

生活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以及四周街道上扬起的灰尘。

所选树种 植物 应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如:女贞、广玉兰、栾树、苏铁、龙柏、黄杨、法青、木槿。

3.少常绿,多落叶。

居住区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采光往往不足,特别是冬季,光强减弱,光照时间短,采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多选落叶树,少选常绿树。

4.以阔叶树木为主。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应该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

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针叶树的松柏给人的是庄严、肃穆感。

所以小区内应以种植阔叶树为主,在道路和宅旁更为重要。

5.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丰富植物种类,创造四季景观。

夏荫 五角枫、广玉兰等 ,春花 白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秋实或彩叶 金李类、乌桕、栾树等 ,冬青 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 。

6.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招引鸟类。

栽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如:郁李、金银木、海棠类、火棘类、冬青类、枣树、枸杞等。

二、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方式1.点、线、面相结合。

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组团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小区一般有2—3个。

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

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

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花灌木或藤本,如银杏、香椿、樱花、石楠、法青、爬墙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城蓝庭小区植物配置选择绿城蓝庭小区植物的配置与选择景观打造应向绿城致敬。

本文分享了杭州绿城蓝庭小区植物的选择原则、应用方式及特色,标杆经验,值得借鉴。

传统的住宅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现代的住宅景观设计除了要考虑一般的选择原则外,对植物的应用方式及小区植物的配置与选择也会加以考虑及改进。

从而营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完美绿化住宅区。

一、住宅区绿地园林植物种植一般原则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而小区绿地是业主的室外客厅。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2)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尽可能达到四季都有绿的景观效果。

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可采用时花及亮丽乔灌木,以此吸引人们的眼球。

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住宅区是人们的归属地,那么在营造景观效果的时候必须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住户回家的心情。

经过一天的工作回到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家园,那是多么的惬意!(4)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

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3.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种植植物要兼顾植物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例如北方常用国槐、法桐等做行道树。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二、住宅区乔灌木的选择1.乔木的选择绿城蓝庭住宅区以景观效果为重心,小区内植物种类的配置品种丰富,对植物的搭配来说也应该说是精心设计过的。

一般植物配置的选择都会适合本地气候、土质条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尽量选择乡土植物树种。

如在住宅区内种植的骨干树种有桂花、广玉兰、香樟、乐昌含笑、无患子、杜英、香泡、垂柳、红玉兰、沙朴等;也会引用一些驯良的非本地树种,但对整体效果有作用的树种,如国槐、加拿利海枣、银海枣和华棕等。

另外还普遍的种植了像银杏一类的名贵树种,以提升小区的绿化品味和价值。

在种植时,遵循落叶树和常绿树相结合的原则,高大的常绿树必须远离房子,保证业主窗户有足够的采光率;遵循高中低错落有致的搭配原则,上层为高大落叶乔木,中层为常绿亚乔木,下层为草灌木,营造舒适的林下灰空间,体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2.灌木的选择灌木作为小区的中低层绿化,从对人的影响力来说肯定是大于乔木对人的影响力的。

因此对于灌木的应用也会多花一份心思,借灌木来衬托乔木也能跟好的体现出整体景观的效果,灌木的种类多种多样,层次的搭配也比较鲜明。

例如小区内的灌木配置多为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金边黄杨、夏鹃、大花月季再搭配以时花。

小区内的灌木布置丰富多彩,各个区块的搭配也各有不同。

三、小区内植物应用的多样性1.花卉植物的应用宜人的居住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还应有植物种类和组合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蓝庭在植物配置上特别运用一定数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如三色堇、矮牵牛、金盏菊、美女樱、杜鹃花、红花继木、丁香花、金边瑞香、栀子花、含笑、桂花等,营造鸟语花香、蝶舞蜂鸣的生活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图2.20、2.21)。

2.观叶植物和花卉植物的结合应用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秋季变红叶的鸡爪槭类,变黄叶的银杏,与花卉植物组合能处长观赏期,符合植物配置的美学原则。

另外可选择淡绿色的垂柳、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黑松等,这些颜色对比度大的树种,不仅能满足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3.积极使用地被植物、攀援植物及爬藤植物在住宅小区绿化中选用草坪也可以创造一种绿色基调,它与其它植物相配置时就会起到统一和衬托的作用。

草坪易被践踏、破坏和退休,因此一定要选择耐践踏、抗逆性强,且其茎叶不会污染衣服,生长后草面平整,易管理的草种,如假俭草等。

当然草坪也有其观赏性,要求返青早、枯黄迟的品种选择,如马尼拉草等(图 2.25)。

同时攀援植物是居住环境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植物,可用于墙体、屋顶、门廊等的绿色,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四、蓝庭小区绿地整体规划模式及特色1.蓝庭绿化的整体规划模式(1)孤植及应用孤植树的主要功能是构图艺术上的需要,在此小区中作为进入入口的主景(图 3.1)。

孤立树作为主景是用以反映自然界个体植株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外观上要挺拔繁茂,雄伟壮观。

无患子株型高大且是在南北方种植都比较适宜。

其无患子在小区中可作为交点树种植在环路的大草坪上。

孤立树在园林种植树木的比例虽然很小,却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孤植树种植的地点应比较开阔,不仅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且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

在周围乔灌木的衬托下,以突出无患子在高大、姿态美方面的特色。

种孤立树作为园林构图中一部分,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周围环境互为配景。

(2)对植及应用在规则式种植中,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图3.2)。

从整体着眼西入口景观配置基本以中轴对称分布,景观配置基本达到设计效果,入口景观以中心园路扩散,并且以乐昌含笑后三棵桂花收头,达到有收有放的感觉。

不足的是南面乐昌含笑下配置了一颗大叶黄杨而背面乐昌含笑下未配置大叶黄杨,减退了中轴对称感,而且南面乐昌含笑树形略有欠缺,相对于北面乐昌含笑有一定的差距,如能对上面两点加以改换,我认为景观效果能更为良好。

(3)行列种植及应用在绿城蓝庭的多层小区入口行列种植的广玉兰;以及蓝庭中心花园里行列种植的日本晚樱都充分了表现出行列种植的整齐、简单及庞大的气势。

行列栽植是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应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

行列栽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

以多层入口广玉兰的种植为例(图 3.3),无论从广玉兰本身树形来说,还是广玉兰与其下灌木、花钵的搭配都是无可挑剔的。

行列栽植与道路配合,可起夹景效果。

行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

蓝庭中心花园日本晚樱的种植(图3.4)。

充分的体现了行列栽植与园路的配合,夹景效果表现无遗。

此外从日本晚樱本身来看,无论是株高、分支点、冠幅上来说都是如初一致。

更直接的表现出行列栽植的魅力。

(4)丛植及应用以绿城蓝庭高层区主园路边得丛植配置为例(图 3.5),它以反映树木群体美的综合形象为主,但这种群体美的形象又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组合来体现的,彼此之间有统一的联系又有各自的变化,互相对比、互相衬托。

而作为构图艺术上主景、诱导、配景用的树丛,则多采用乔灌木混交树丛。

图3.5 丛植形式在小区内的表现2.整体规划特色的表现住宅小区的绿地形式多样,故在植物配置上应灵活多变,切忌单调而呆板,整体规划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植物种植的密度和搭配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

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

在树木配置上,还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蓝庭小区目前常绿树用得比较多,四季变化不明显,应加强落叶树的比例。

同时还应考虑乔木与灌木的搭配。

树木种植搭配时还要注意和谐,避免生硬(图3.6)。

(2)注意层次配置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原则——构建生物群落(图3.7)。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

(3)模拟自然,形成连续的绿化景观蓝庭小区植物配置结合居住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处理好了绿化空间与建筑物的关系,利用划皮、不规划的树丛、活泼的流水、山石等,创造出接受自然的景观,以淡化人工空间。

绿化空间应点、线、面结合,突出面状绿地,保持绿地的连地性,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图3.8)。

五、总结居住小区景观场所是一间“户外阳光客厅”,集合了生态、休闲、交往、娱乐、健身、审美等多重功能。

其中的绿化工程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文分析绿化植物配置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大乔木起到骨架作用,既可以创造视觉焦点,也可以围合空间,遮阳蔽日;在小区内因小空间较多,故应多样化,常绿和落叶相结合;2.亚乔木观赏面位于人的平视点,是和人的体量相对和谐的层次,也是绿化上下层次的衔接点,在色彩形态上有更灵活丰富的选择;3.灌木和地被起到装饰土地、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在小区内更是视觉最常见的层次,故可适当增加花园的喜悦气氛,如种植时花,花卉类灌木等;4.在小区中应结合地形起伏,疏密结合的配植绿化,创造宜人的空间;5.高品质的景观需要优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团队来创造,同时还需要辛勤的园丁来养护和维持。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