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禅来增加关于正确的手印知识

禅来增加关于正确的手印知识

禅来增加关于正确的手印知识:手指所结之印契。

印度,梵语mudra^,巴利语mudda^,音译母陀罗,乃记号之意;又作印契、印相、密印等,为教义规范之表记,如一法印、三法印。

密教四种曼荼罗谓‘四智印’,即:大智印;三摩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表达瑜伽智者的证悟之境界以具体之器物或手势表达。

也表佛、菩萨所持之物或手势之形像。

印有‘有相’、‘无相’两种区别。

有相印即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之;无相印不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而在于体会真意,举凡一投足一举手等一切动作皆是。

手印之种类甚多,由于瑜伽修行者结手印即能感宇宙智慧本体的力量而与之成为一体,故结印、解印,必要拜师亲授,敬谨慎重。

结手印之二手(日月掌、二羽)及十指各有其不同之含义。

左右手分别表示止、观,定、慧,权、实,慈、悲等,小指次第至大指则表示色、受、想、行、识或地、水、火、风、空。

代表佛手印者,乃金刚界大日智拳印;胎藏界则以大日法界定印、弥陀力端定印表示五智、五佛之五股印;其他另有施无畏印、与愿印、触地印等。

手印由瑜伽各宗转为为密教瑜伽用语,即密教徒在修法时,双手所作的特殊姿势。

音译母陀罗、慕捺罗、母捺罗,或称印相、契印、密印,或单称‘印’。

依密教所谓,是指曼荼罗海会诸尊为标示其内证之三昧,或修行之因人为同于诸尊本誓而形成三密涉入之义,而于其手指上所结之密印。

属三密中之身密。

密教以为,凡夫虽未断除烦恼,但若能持本尊之密印,且其余口意二密亦能相应,则可依三密加持而与本尊相涉入以成就瑜伽。

《大日经》卷六〈本尊三昧品〉有深入的引申,谓印契可分成有形、无形二种。

‘印形亦有二种,谓有形、无形也。

形即是青黄赤白等色,方圆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处之类也。

印谓所执印,即刀、轮、罥索、金刚杵之类也。

初心别缘而观,谓先观画尊等。

约此而观名为有形。

后渐淳纯,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现,与心相应。

尔时此本尊但从心现,不别外缘,故云无形也。

’此所谓有形、无形,即有相、无相之义。

手印检验技术

手印检验技术


H、同向并列斜箕——两个箕头并列斜 朝向的花纹。
I、外斜内横并列箕——由一组外斜箕线 和一组内横箕线呈横斜并列的花纹。
J、箕帐混合纹——由一组箕线和一组帐线混 合组成的花纹(多为一个倒纵帐一个外斜箕 混合组成)。
(四)指纹特征体系




乳突花纹特征是指印特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按 其来源分为固有特征和一附加特征。 1、固有特征 (1)一般特征 指纹结构类型;残缺手印的局部乳突线组合形态 ;三角的数目、位置和结构类型;三角点至中心 点的纹线数量;三角上、下行线构成的图形;褶 纹的位置、长短;皱纹的位置、数量、相互间的 距离;乳突线宽度、密度和光滑程度。 (2)细节特征
三、现场手印的发现与提取 (一)现场手印的发现 1、确定寻找手印的重点部位 A、现场进出口及来往途径 B、犯罪活动的中心场所 C、现场遗留物 2、发现手印的方法 A、直接观察法:哈气法;垂直光、侧光透视法;反 射法;半侧光正面观察法;全侧光正面观察法。 B、显色观察法:利用色差 C、激光照射法
(二)对现场上的潜在手印的发现 1、物理显现法:利用手印物质具有吸附能力的物理属性使 手印纹线染色或发光,从而显现手印。 (1)粉末法:它广泛用于表面光滑、渗透性能弱的物体上 的新汗液手印、汗垢手印、油脂手印。需考虑干燥度、细 腻度、附着力、色差。按其性质和比重的不同可以分为不 同的粉末 A银粉、金粉:适用瓷器、釉陶、玻璃、喷漆面、部分塑料 B氧化铜:适用瓷器、金属、粗糙纸张上的新鲜手印 C铬酸铅粉PbCrO4 :金属、木制品、陈旧油漆面、蜡纸、 复写纸 D四氧化三铅Pb3O4 (红色):金属、皮革、竹器、复写 纸
3、指纹三角 三种纹线系统汇合处称为指纹“三角”。三
角的上行线和下行线是三种纹线系统的分 界线。

手印鉴定技术知识之二

手印鉴定技术知识之二

,
右 拇指指节 纹 由 右
.

.
内侧 部掌 纹
;
.
:
弓形 花 纹;
.Hale Waihona Puke 箕 形花 纹3 箕花 纹 叶形
斗 形花 绞

即 小 指侧 部分
,
亦 称小 指基 球 纹

多由 弓形 线 和 直线 组 成

,

线 起 源 于 食指 根 部
形 线 凸 面 向上
,
,
经 掌 心 向外 下 方 倾 斜
,
花 纹 呈 横斜状

手 掌屈 肌 线 和 褶 线
:
图 1 3 外 侧部 掌 纹
1 弓 形 花纹
.
.
:
;
2
.
箕 形花 纹
;
3
.
斗形 花 纹
;
4
.
帐 形花 纹

;
;
倾 斜型
.
:
混合型
:
平弧

倾 斜 两 种纹 线 混 合 ( 图 1 0 ③)
,

平行 的 弓形 线 和 波 浪 形 线 多 出 现 在指 节纹 中部
弧 度 愈小 ; 平 行 的 直线 多靠 近 指 间屈 肌 线

愈接近 屈 肌 线
,
有 的指节 全 部由平 行或
倾 斜 的直 线 组 成
绝 大 多数拇 指 与小 指指 节 出现 倾 斜型 花纹
手 印 鉴 定 技 术 知 识 之 二

上接


本所 痕 迹 组


1
年第
) 事 技术 资料 》 第 期 《刑

手印

手印

感谢观看
《金刚顶经》说此金刚拳是“一切如为身语心金刚缚智印。”不空的《般若理趣释》则说:“身、口、意金 刚合成名为拳。”两者都认为此金刚拳是表示一切如来身、语、意之三密活动的总持。
金刚拳莲华拳(胎拳)
3、外缚拳
在《大日经疏》卷十三中,称此为“指在外拳”,但一般只称为外缚。其印相是合叉二手成拳,十指外现。 《金刚顶经》称它为金刚缚,并说此金刚缚是“二手如月形”,这是以外缚的掌中圆形表月轮。
手印(梵文trini gahyani),是指秘密的三业,即是身密(梵kayaguhya),口密(梵vag-guhya)或称作 语密,意密(梵mano-guhya)或称作心密,主要来自密教所说。
由于佛陀的三密作用极为微细甚深,非思惟所及,连十地菩萨也不能完全了知,故称三密,与众生之三业相 应,能生起不可思议之大用。
手印
汉语词语
目录
01 基本含义
02 佛教意义
手印是由于手指、手掌皮肤花纹上的汗液或附着物,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客体时引起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 而形成手印痕迹。手印痕迹是犯罪现场经常遇到的一种形象痕迹。利用手印不仅可以分析判断案件性质、犯罪人 数和实施犯罪过程,而且可以分析罪犯个人特点、缩小侦察范围,甚至直接查明罪犯。根据手印的乳突线花纹特 征进行同一认定,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在佛教的造像开始之后,常用印相来表示教义上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义的解释愈趣复杂,佛像的造 像也不断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印相。一般常见的则有:
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 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而将五指配于五蕴、五佛顶、五根、五字、五大等;十指配于十度,如下表所列:(略)

手印 【完整版】

手印 【完整版】

13手印,指印变变变教学目标:1、观察各手指纹路的形状与大小,初步了解其不同。

2、能利用手指头印出各种不同图形,并且在此基础上添画合适的设计,构成有一定情趣和创意的画面。

3、通过指印的联想,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手指纹理的印制、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指印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教学准备:水彩笔、铅画纸、各种颜色的印泥(可用颜料代替)、餐巾纸教学过程:1、引导观察。

(1)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们每天都用到手指,可是你知道手指的秘密么?我们从蝴蝶的花纹辨别它的种类;我们还知道每棵树都有树纹,它能够告诉我们树的年龄;而我们的手指同样也有指纹,现在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指纹,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看看它们是不是都一样呢?(2)简单介绍手指的两种基本纹路。

螺旋纹,波浪纹(3)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警察叔叔利用指纹找出真凶。

为什么?不但每个手指的指纹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指纹也都不相同,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这个就是我们手指的秘密。

2、导入课题。

刚才同学们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指纹,老师现在教你们用压印的方法既能留下自己的指纹,又能让它变成一幅有趣的画。

教师演示压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印出来的图形自由联想。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指印的联想》。

贴指纹,写板书。

3、方法指导。

举例介绍另外几种基本印法:指腹印、指尖印、手掌印这个红色的小盒子里装的是印泥,黄老师平时拿来给你们盖印章打分的时候用的,我们现在也用它来印指印。

当然小朋友平时也可以用颜料来代替印泥。

(提醒:不要同时沾上不同颜色的印泥,以免印泥的颜色变脏)教师用指印的方法印制chicken,让学生联想如何添加使画面完整。

4、独立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大胆想象尝试不同的指印造型,比比谁想的多想得好想的与众不同,并运用手中的笔将它们变成更完整更有趣的画。

(2)教师巡回辅导。

手印学总结

手印学总结

手印学总结➢第一章1.手纹(乳突花纹):1)得手指、手掌表面生长着一种排列整齐、流向规则得凹凸花纹。

(定义)2)种类:指纹、手掌纹、指节纹2.手印得作用1)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2)为进行审判,提供证据3.手纹得特点1)人各不同——特定性2)终身基本不变——稳定性3)触物留痕--反映性4)认定个人—-同一性5)排列有序—-规律性第二章手纹得形态与特征1.手指得外部结构1)五指命名:拇指、食指、中指(最长)、小指2)指节:14个指节,第三指节与手掌得连接处称为指根3)手掌有五个边:上边、下边、外边、内边、内斜边2.乳突纹线1)概念:真皮乳突层成行排组成得线状结构以及覆盖其上得表皮突起线状结构。

2)组织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乳突纹线得一般形态:直形线、波浪线、弧形线、弓形线、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4)乳突纹线得组合系统A.指头:内部系统、外部系统、根基系统B.指纹三角得结构:外角、上角、下角C.指纹三角得类型:结合型三角、分离型三角、混合型三角5)乳突纹线得细节特征:起点、终点、结合、分歧、小勾、小眼、小桥、小点与短棒(8种)6)细节特征得标示方法:A.特征部位要正确B.标线要与标点得纹线基本垂直C.顺时针排列序号D.标线呈放射状3.指头乳突花纹得结构与类型1)弓型纹:2系统,0三角,出现率低.包括弧形纹与帐形纹A.弧形纹:左倾弧形B.:左倾帐形弓型纹、无倾帐形弓型纹与右倾帐形弓弓型纹、无倾弧形弓型纹与右倾弧形弓型纹C.帐形纹型纹D.伤疤弓与其她弓2)箕型纹:1三角,3系统A.左开口(闭口)箕型纹B.右开口(闭口)箕型纹C.伤疤箕与其她箕3)斗型纹:2三角,3系统,环形斗、螺形斗、曲形斗、双箕斗、伤疤斗与其她斗A.左倾环形斗型纹、右倾环形斗型纹、无倾环形斗型纹B.顺时螺形斗型纹、逆时螺形斗型纹C.顺时双箕斗型纹、逆时双箕斗型纹D.顺时曲形斗型纹、逆时曲形斗型纹4)混杂型纹、A.箕帐混合纹B.箕斗混合纹C.并列箕型纹D.并列斗型纹E.不可定型纹4.指节乳突花纹得结构与类型1)平弧型纹:平直形;弧状形2)倾斜型纹:左倾斜形;右倾斜形3)混合型纹5.手掌乳突花纹得结构与类型1)区域划分:手掌上部(指根区),内侧区,外侧区2)指根区乳突花纹(箕型纹较多,斗型纹极少)A.弓型纹:环指根弧;小指根弧;中指根帐;环指根帐;小指根帐B.箕型纹:环、小指间倒箕;中环指间箕;食、中指间倒箕;环指根部斜箕;环、小指间斜箕;环指间横箕;C.斗型纹:小指根斗3)内侧区A.弓型纹:内侧弓型纹B.箕型纹:弯口箕<箕头指向拇指,开于内斜边中下区,呈方圆形>;横方箕<箕头倒垂,箕口朝掌心,箕身呈长方形,箕枝上方常出现阶梯线>;正纵箕<箕头朝虎口,出现率低>;对顶小箕<伴随弯口箕、横方箕、及内侧斗出现,开于虎口,头朝下,口朝上,与阶梯线相顶>C.斗型纹:环形斗,螺形斗,双箕斗D.杂型纹:叶状纹(内侧中区);斑块纹(为内侧区所独有,在纵形弧形线当中出现得一组界限分明得横行纹线所构成得形如斑块得花纹)4)手掌外侧区A.弓型纹:外横弧,外横帐,倒纵帐B.箕型纹:汤匙箕(又称外侧斜箕,包括外斜箕与内斜箕,箕头分别指向掌心外侧与内侧);纵向箕(外侧正纵箕;外侧倒纵箕);横箕(外侧内横箕;外侧外横箕)C.斗型纹:螺形斗,囊形斗,双箕斗,环形斗,D.杂型纹:叶状纹E.并列花纹:同相并列斜箕,异相并列斜箕,同相并列横箕,异相并列横箕6.手纹得特征:屈肌褶纹,皱纹,小犁沟,脱皮,汗孔,细点线,伤疤,乳突纹线(8个)第五章样本手印得收取1.样本手印:用来与现场手印比对用得已知人员得手印、2.样本手印得分类:捺印样本;自然样本;实验样本、3.收取样本得方式:公开收取;秘密收取〈计划性密取;搜查性密取〉1)、捺印样本与实验样本:公开收取2)自然样本:秘密收取;搜集收取4.捺印样本手印1)种类:活体手纹样本捺印;尸体样本捺印2)活体手纹样本捺印A.对象:在押人员与现行违法犯罪人员;为甄别事主与平常可能接触出事地点得人员所留人。

手印鉴定技术知识之一

手印鉴定技术知识之一
、 、
:
:


桥形 线

交 错线

④少线 箕 ⑤ 横弯 箕
:
:
箕身 横 队 者 ;
( 图 8 二 箕 型纹 1
.
叶 形箕 ;
2
.
集线 箕
;
3
.
点 眼箕
;
4 少 线箕 ; 5
.
.
横 弯箕
,
6
.
普 通箕 )
⑥ 普通箕

:
除 上 述吝 种外
,
在 中心 箕 形 线对 侧 六 条线之 外 出现
角者
3
.

斗型纹
,
3
.
绞 形斗 ;
4 曲形斗
.
;
5
.
双 箕斗 ;
6
.
杂形 斗 )
28
附 表四

双箕 斗 出现 率
据 二万 张十 指 纹 卡 片 统计
(
斗 其 左 手 双

0
5
斗 斗
9
8
4
9
8
0
95
99
1
98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 有 三 种 系统 的纹 线

:
由环 形
,

螺形

曲 形 和 双 箕 形 线 组 成 中心 花纹

,
有 两个 以 上 的三 角
:
按 中 心 花纹 形 状
,
斗型
) 纹 可 分 为六 种 ( 见 图 9
①环 形 斗 状者 ; ② 螺形 斗 为左 旋 螺
,
由 环 形 线 组 成 中心 花 纹

手印的形成种类及其物质成分(指纹学)

手印的形成种类及其物质成分(指纹学)

第四章手印的形成种类及其物质成分第一节1手印的形成因素造痕客体承痕客体作用力.。

2 造痕客体又称为造型客体造型主体等,是指在力的作用下,两客体相互接触过程中,将客体自身的形态特征反映在另一客体表面的客体。

承痕客体又称为承受客体等,是指在两客体相互接触过程中,以自身表面承载与造痕客体接触部位形态特征的客体。

一非渗透性客体所有不吸收潜在手印遗留物质成分的客体被称为非渗透性客体渗透性客体所有吸收潜在手印遗留物质成分的客体被称为渗透性客体半渗透性客体所有既不能归于非渗透性客体,又不能归于渗透性客体的,属于半渗透性客体3作用力中介物质形成手印的中介物质常见的有汗液血液油脂灰尘等。

第二节1根据承痕客体表面状况分类一立体手印是指手接触承痕客体并在接触区域使承痕客体发生塑性形变而形成的具有三维特征的手印反映形象。

二平面手印是指手接触承痕客体后未引起承痕客体表面变形,而是依靠中介物质的转移在承痕客体表面形成反映收的表面结构特征的反映形象。

平面加层手印手上附着物质遗留在承痕客体表面而形成的手印。

平面减层手印手将承痕客体表面的附着物粘走而形成的手印。

2根据能否被肉眼看到一可见手印是指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人的肉眼即能观察到的手印。

二潜在手印特指尽管肉眼看不到,但是物质存在并且能够变得可见。

第三节1人体皮肤组织中分泌物质的有汗腺泌离腺皮脂腺2 汗腺及其分泌物质分布人体手掌面和脚掌面功能是分泌汗液的器官结构是一种管状结构,可分为分泌部和排泄部分泌物特点无色透明液体,主要由水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比重略大于水,酸碱度在PH之6.5~8.1之间。

有机物质氨基酸蛋白质葡萄糖乳酸尿素丙酮酸酯肌氨酸肌氨酸酐尿酸及维生素等。

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显现常用方法茚三酮显现法DFO显现法茚三酮显现法。

3 皮脂腺及其分泌物质分布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有毛囊的区域,以及面部和头皮部位。

功能主要分泌皮脂。

分泌物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酯化胆固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内容:1、指纹图像输入子系统。

2、指纹图像处理子系统。

3、指纹图像压缩子系统。

4、指纹对比子系统。

5、人机互交子系统。

6、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7、后台作业管理子系。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特点:1、高效、准确。

2、实用性和易用性。

3、优化的系统结构。

4、网络化和大库容量。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原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指以指纹自动识别处理为核心的指纹处理、管理、识别计算机系统。

制作手印鉴定书的原则:1、客观性2、全面性3、科学性
制作手印鉴定书的要求:1、结构规范、层次清晰。

2、描述客观、语言简练。

3、根据充分、全面论证。

4、图片清晰、实物佐证。

5、严肃美观、符合规范。

现场手印变化的种类:1、由于皮肤的组织结构和形成手印的机械作用所引起的特征变化。

2、留有手印的物体性质引起特征的变化。

3、形成手印的物质对特征的影响。

4、处理手印过程不当对手印特征的影响。

5、捺印操作不当对样本手印的影响。

6、手印形成后,手本身的变化对样本手印的影响。

7、人为的伪装改变。

手印遗留时间的推断:1、手印纹线清晰、连贯程度。

2、手印具有的静电势能大小和吸附粉末能力的强弱。

3、手印被灰尘覆盖的程度。

4、手印在客体上的位置情况。

5、血手印的颜色变化。

现场手印记录的内容:1、现场手印寻找和发现的过程。

2、手印客体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3、现场手印分布等数据信息。

4、现场手印纹线形态特征。

5、手印物质和客体表面的光学特征。

6、手印物质的微
观形态特征。

7、手印后期处理过程和结果。

8、手印微量物质的提取和保存。

硝酸银显现法的注意事项:第一,注意安全。

第二,采用喷显方法应注意控制雾量大小。

第三,侵泡和晾干工作最好阴暗处进行。

第四、曝光时间要适当。

第五、溶液应妥善保管。

第六、在减薄和消退之前要先实验。

现场手印显现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手印的光学检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免疫技术在手印显现技术领域的发展。

三是蛋白质荧光化学在手印显现技术领域的发展。

四是与脂类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在手印显现技术领域的发展。

五是手印显现的程序化流程。

手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手印学的起源、现状和发展;2、形成各种手印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变化的规律特点;3、手的指掌面各种花纹的形态结构和特征及其变化因素;4、寻找发现手印的规则、方法和手段;5、显现、固定、提取、保存手印的原理、技术、流程和方法;6、分析识别现场犯罪手印,缩小侦查、取样范围的原理和方法;7、收取手印样本的策略、原则和方法;8、手印鉴定的理论和方法;9、指掌纹登记、管理、查对、鉴定的技术和方法;10、手印的应用价值、原则、程序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