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第2章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
《工程化学基础》第2章

碳团簇
在大量的团簇中,研究最多的是碳团簇, 原子数为 20,24,28,32,36,50,60, 70,84,120…的稳定性较高,其中 C60 的 丰度最高,C70 次之。C60 是1985年发现的。 以 C60 作为结构基元而形成的 C60 固体是除 石墨、金刚石外,碳的又一种同素异形体。
O
CO
CO CH2 N Ca N O CO CH2
CH2 CH2
CH2
[CaY]2– 配离子
9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螯合物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螯合效应的结果。即多 齿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了环状结构 。结构对配合物的 性质有很大影响。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的配合物往往有 不同的空间结构,并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例如
20
非整比化合物(不定组成)与整比化合物(定组成) (水,二氧化碳等)是一对矛盾,他们代表着物质形 成的两种方式,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1
四、金属有机化合物
由金属原子和有机基团中碳原子键合而成,含金 属–碳键(M—C)的化合物称金属有机化合物,如 (C2H5)2 Zn、C6H5Ti(OC3H7)3、(C2H5)4Pb、RMgX(R 为烷基,X为卤素)。 金属有机化合物大体分三类: (1)离子型化合物 (2)σ键化合物 (3)非经典键化合物
《工程化学基础》
第二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
1
本章内容提要
物质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原子的结合态组成 的,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的不同,可以将物 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原子、分子及其结合态因其所处条件不同,他们 又可分成单质、简单化合物、配合物、高分子化合 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可以 聚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宏观状态,表现出不同 的性质、功能和用途。
工程化学习题与答案

Ch2 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聚集状态思索题一、是非题1. 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熔沸点都很低。
2. CCl4熔点低,所以分子不稳定。
3. 在SiC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C分子。
4. KCl的分子量比NaCl的分子量大,所以KCl熔点比NaCl高5. H-O键能比H-S键能大,所以H2O的熔沸点比H2S高。
6. 一样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 g水中,所得到两个溶液的凝固点一样。
7. 浓度均为0.1 mol·kg-1葡萄糖水溶液和甘油水溶液沸点一样。
8. 10升0.1 mol·dm-3的葡萄糖水溶液比2升0.1 mol·dm-3的蔗糖水溶液的浸透压大。
9.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10. 因为溶入溶质,故溶液沸点肯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11.配体数不肯定等于配位数。
12. 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在一起,肯定是单相体系。
是非题参考答案:1.× 2. × 3. √ 4.× 5.× 6. ×7. √ 8 × 9 ×10 × 11√ 12×二. 选择题1. 对配位中心的正确说法是(A)一般是金属阳离子(B)一般是金属阳离子,中性原子,也可是非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C)只能是金属阳离子(D)以上几种说法都对2.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
(A)I2(B)LiF (C)AlN (D)Cu3.下列氯化物熔点凹凸次序中错误的是_______。
(A)LiCl < NaCl (B)BeCl2 > MgCl2(C)KCl > RbCl (D)ZnCl2 < BaCl24. 下列几种物质按晶格结点上粒子间作用力自小至大依次排列的是_______。
(A)H2S < SiO2 < H2O (B)H2O < H2S < SiO2(C)H2S < H2O < SiO2(D)H2O < SiO2 < H2S5. 下列一样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
工程化学第二章

第二章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一、基本概念1、配位化合物地基本概念(定义、命名);2、团簇(分子簇、离子簇、原子簇)3、整比化合物与非整比化合物;4、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和命名)5、晶体的基本类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型晶体、过渡性晶体)6、非晶体(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玻璃化温度、粘流化温度、分解温度)7、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变化规律、计算)8、常见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类、结构(肥皂、洗衣粉)9、大气的相对湿度10、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二、教材习题1、教材17页(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举例)2、教材22页表2—1 (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环氧乙烷、聚丙烯晴)分子式;单体;重复单元;聚合度。
4、教材32页练习题1、2、3、4、5、6题。
5、教材43页练习题2、5、6题;44页思考题2、3题。
6、教材53页表2.116、教材62页例2.2;教材67页练习题4、5题。
补充习题一、判断对错并改正(正确的在括号内“∨”错误的“×”,并改正)1、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交替排列着原子、离子、粒子间靠共价键结合。
()2、液态物质的分子间力越小,气化热越大,沸点就越高。
()3、一个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愈强。
()4、分子间力与化学键不同,是非直接相连的原子间,基团间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
在小分子中的分子间力则比较简单,可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
()5、配位化合物K[Pt(NH3)Cl3]中只有配位键()6、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是用来描述和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7、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和确定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8、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是用来描述和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9、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和确定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10、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可以互相转化。
()11、在离子晶体中,一个阳离子总是属于一个确定的阴离子。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浙江大学课后题答案陈根生

第一章 绪论 P13. 一些基本概念1.判别下列表述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用“√”错误的用“×”表示: (1)1摩尔氧..........................................................................................................(X )(2)1mol(-OH )................................................(√)(3)化学反应通式可表示为ΣB v B=0...................................( X)(4)在宇宙中找不到绝对意义上的孤立系统..............................................................(√)2.选择题:(要求将正确标号填入括号内,多选与单选自己判断) (1)下列物质中属于微观粒子的是 ( C D )(A)分子 (B )原子 (C )高速运动的电子 (D )光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1摩尔氧的质量是8.0g (B)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分别为m 10107-10和m -(C)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在m 10~107-10m -左右 (D )我们能同时看到远处打雷发出光和听到打雷发出的声音 (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 D )(A)18.0gO H 2物质的量是1mol(B)1.0 mol 氢的物质参加了反应(C )1.0 mol 的(2H )参加了反应(D )“反应进度”说明,认识物质变化,必须考虑时间的变化3.(用恰当的文字或符号填入空格)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都是(反应进度),它的符号是(ξ),单位是(mol ),这个单位还可以方便地计量介观粒子和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
4.在0℃时,一只烧杯中盛有水,水上浮着两块冰,问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有几相?如果撒入食盐,保持系统的温度仍为0℃不变,直至冰和食盐全部溶解(此时,冰点下降,详见ξ2.3所述),此时系统中有几相?如果再加入一些3AgNO 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此时系统有几相?如果还加入一些4CCl ,又将发生什么现象?此时系统为几相?答:① 两相(固、液) ② 一相(液相)③加入3AgNO 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时系统有两相(液、固)加入4CCl 发生分层现象,此时系统三相(水相、固、油相)5.高温水蒸气对钢的化学腐蚀特别严重。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hemistry 课程编码:10110010学时:32/6 学分:2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建工学院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工程化学是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等学院学生必修基础课程,工程化学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第六章化学与人类的进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等学院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训练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系统、环境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符号、单位及有关计算;理解反应进度的概念,掌握化学计量数正、负值的确定。
理解各类晶体名称、晶格结点上粒子及其作用力、熔点、硬度、延展性、导电性,掌握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和产生渗透压的原因;了解等离子态的形成和组成,了解大气湿度概念和相对湿度的计算,掌握酸雨的pH值范围,理解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理解臭氧层出现空洞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本章主要内容]:1.1化学基本概念1.2气体、等离子体1.3液体和水污染1.4固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治理[本章重点]:1.分子、原子、元素、系统、环境、相、气体、等离子体等基本概念2.稀溶液的通性3. 晶体类型[本章难点]:1.稀溶液的通性2.过渡型晶体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焓变和内能的变化是不同过程中系统变化时总能量的改变,理解Qp,Qv,ΔrH,Δf H m(H2O),ΔrHθm等各符号的名称、意义,了解ΔG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理解其作为反应自发性判据,理解ΔrHθm(T)≈ΔrHθm(298.15),ΔrSθm(T)≈ΔrSθm(298.15),掌握ΔrGθm(T), ΔrG(298.15), ΔrGm的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的情感。
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成功喜悦。
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2、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 ( dispersion system)及其分类1、分散系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 的为胶体。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浙大《工程化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第一章 绪论了解化学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的编写特色、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和环境、聚集状态和相、物质的量、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等概念;明确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变化。
第二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物质世界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聚集状态上是一个连续变化的整体,任何形式的分类只是便于说明问题和进行研究。
无机物与有机物、整比化合物与非整比化合物、简单化合物与高分子化合物、固体与液体、晶体与非晶体等等,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既要学会相对地看问题,又要学会系统地看问题。
⎪⎪⎪⎪⎪⎪⎪⎪⎪⎪⎪⎪⎩⎪⎪⎪⎪⎪⎪⎪⎪⎪⎪⎪⎪⎨⎧⎪⎪⎪⎪⎪⎪⎪⎪⎪⎪⎪⎩⎪⎪⎪⎪⎪⎪⎪⎪⎪⎪⎪⎨⎧⎪⎪⎪⎪⎪⎩⎪⎪⎪⎪⎪⎨⎧⎪⎪⎩⎪⎪⎨⎧⎪⎪⎪⎪⎩⎪⎪⎪⎪⎨⎧场(能量)橡胶、纤维)(合成塑料、合成高分子蛋白质等)、(糖类、天然高分子有机高分子复杂化合物(超分子)醇、醛、羧酸、酯等)(烃及其衍生物简单化合物有机物金属有机物(无机固体材料)无机高分子子)(配合物、团簇、超分复杂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单质及简单化合物无机物实物物质 DNA知识点教学:1.物质的化学组成掌握一些复杂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及基本概念。
如:不符合正常化合价的化合物、原子簇、分子簇、高分子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生物大分子和自由基。
2.物质的聚集状态掌握气体、液体、固体、等离子体这四种典型的物质聚集状态的宏观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稀溶液的依数性、非晶体、液晶、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应用,理解表面能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书中所列无机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三态等知识的学习,明确物质聚集状态的多样性和物质结构的复杂性。
通过对液体燃料、固体废弃物、气溶胶、大气污染等知识点的学习,确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原子和原子结合态单元是稳定存在的介观层次单元粒子,它们决定了物质和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工程化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P13. 一些基本概念1.判别下列表述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用“√”错误的用“×”表示:(1)1摩尔氧............................................................................. .. (X)(2)1mol()........................... .....................(√)(3)化学反应通式可表示为ΣB=0.............................. .....( X)(4)在宇宙中找不到绝对意义上的孤立系统..............................................................(√)2.选择题:(要求将正确标号填入括号内,多选与单选自己判断)(1)下列物质中属于微观粒子的是( C D )(A)分子(B)原子(C)高速运动的电子(D)光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摩尔氧的质量是8.0g(B)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分别为(C)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尺寸在左右(D)我们能同时看到远处打雷发出光和听到打雷发出的声音(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 D )(A)18.0g物质的量是1mol(B) mol氢的物质参加了反应(C) mol的()参加了反应(D)“反应进度”说明,认识物质变化,必须考虑时间的变化3.(用恰当的文字或符号填入空格)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都是(反应进度),它的符号是(ξ),单位是(mol),这个单位还可以方便地计量介观粒子和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
4.在0℃时,一只烧杯中盛有水,水上浮着两块冰,问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有几相如果撒入食盐,保持系统的温度仍为0℃不变,直至冰和食盐全部溶解(此时,冰点下降,详见ξ所述),此时系统中有几相如果再加入一些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此时系统有几相如果还加入一些,又将发生什么现象此时系统为几相答:①两相(固、液)②一相(液相)③加入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时系统有两相(液、固)④加入发生分层现象,此时系统三相(水相、固、油相)5.高温水蒸气对钢的化学腐蚀特别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各类材料体系可根据用户 不同用途及要求选择合成,发光颜 色主体为红、蓝、绿等过渡色。
上海科润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19
录音磁头合金: (Co0. 90 Fe0. 06 Ni0. 02 Nb0. 02 )78 Si22–x Bx 计算机储存元件:(GdCo,GdFe) ,一种非晶态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Ti50 Ni
O CO
2-
CO CH2 CH2
O Ca
N CH2
O
N CH2
CO CH2
CH2
O CO
[CaY]2– 配离子
螯合物的稳定性很强
螯合物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螯合效应的结果。
9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的配合物往往有不同的空间结构, 并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例如 Cl
NH3
Pt
Cl
NH3
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
23
另外,还有多中心键型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含桥 连烷基的[Al(CH3)2C6H5]2,[Be(CH3)2]n,多核羰基金属 化合物 [Mx(CO)y] 等。
事实上,周期表中除惰性气体以外的绝大多数元素 都可以与有机基团中的碳以各种方式结合,硼、磷、 砷和硅等的有机化合物一般也包括在金属有机化合物 范围之内;对过渡金属,可形成 M–O,M–S,M–P 或 M–N键,如 Pd(PPh3)4(Ph指苯基),Al(OC3H7)3 等, 也常划为金属有机化合物。所以金属有机的范围在不 断扩大,也说明科学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5
一、 配位化合物
定义 配合物是以金属正离子(或中性原子)作为中心, 有若干个负离子或中性分子按一定的空间位置排列在 其周围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英语中称做:Coordination Compound,或 Complex Compound,意为“协同化合物”或“复杂 化合物”。译成“配合物”或“络合物”。
3. 认识金属有机化合物,明确 M–C–C 键和 M–O–C 键的 键能大小,了解其工程应用。
4. 了解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能分别写 出2~3 种碱基、氨基酸的化学式,理解 DNA、RNA、蛋白质在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生物大分子的应用和开发前 景。
5. 理解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决定其性能和应用的基础。
具有抗癌活性
H3N
Cl
Pt
Cl
NH3
反式-二氯·二氨合铂(Ⅱ)
无活性
10
二、团簇
团簇是指由几个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其结合态粒 子聚集而成的相对稳定的介观聚集体。对它们的研究是 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团簇的空间尺度在 纳米(10–9 m)量级左右。
有金属簇, 如 Lin,Cun,Hgn; 非金属簇,如 Cn,Nn,Arn; 分子簇, 如 (H2O)n,(NaCl)n 等。
发现C60的三位科学家
13
碳纳米管
1991年发现了碳纳米管,也称
“布基管”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单
层或多层石墨卷成的纳米微管,多
层碳管各层之间的间隔为石墨的层
间距。碳管两头可以是空的,也可
被半个 C60 或更大的球碳所封闭。 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这样
的材料很轻,但很结实。它的密度
是钢的 1/6,而强度却是钢的 100
17
非整比化合物等在材料中十分重要,可以控制或改 善无机固体材料的光、电、声、磁、热、力学等性质。
例如:碳化物、氮化物在钢材中能有效地提高钢材 的硬度。
“黑漆”古铜镜表面耐磨物质:Sn1-xCuxO2 。
彩色电视发光材料用的红粉、绿粉和蓝粉: Y2O2S:Eu3+,Y2O2S:Tb3+,(Ca, Sr)10(PO4)6C12:Eu3+。
碳纳米管的细尖极易发射电子。用于做电子枪, 可做成几厘米厚的壁挂式电视屏,这是电视制造业的 发展方向。
15
三、非整比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 Nb 3Sn, Cu 5Zn
碳化物
Fe3C, Mn7C3
氮化物
Fe2N, Fe4N 等
各元素均不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则
又如: LaH2. 76,Fe1–x O,Sn1+xO2,PbO1. 88
6
基本概念
内界 (配离子)
[ Pt (NH3)4 (NO2) Cl ] CO3
中
配
外
心
体
界
离
子 配位原子
内界 (配离子)
K4 [ Pt Cl6 ] 外 中配 界 心体
离 子
7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H2 [Zn (OH)2 C12] Na2 [Mg Y] K4 [Pt Cl6 ] K2 [Hg I4 ] [Co (NH3)3 (H2O) C12 ] Cl [Cu (NH3)2 (CH3COO) ] Cl [Cu (en)2 ] SO4 Co2 (CO)8 Cr (C6H6)2
倍。用这样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
的材料做防弹背心是最好不过的了。
如果用碳纳米管做绳索,是唯一可 以从月球挂到地球表面,而不被自
图2-3 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
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网 14
碳纳米管潜在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可以是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也可以 是准一维导体。碳纳米管可以用于未来电子工业制造 电子器件和超薄导线,使电子芯片集成度更高,体积 更小。
C–O 键能< M–O 键能,因此易在 C–O 键处断裂,沉 积出金属的氧化物:
Si(OC2H5)4 700℃ SiO2 + H2O + [C –H] (碳氢化合物)
2 Al(OC3H7)3 420℃ Al2O3 + 6 C3H6 + 3 H2O
26
五、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称高聚物,它 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甚至几百万。
20
非整比化合物(不定组成)与整比化合物(定组 成)(水,二氧化碳等)是一对矛盾,它们代表着物 质形成的两种方式,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1
四、金属有机化合物
由金属原子和有机基团中碳原子键合而成,含金 属–碳键(M–C)的化合物称金属有机化合物,如 (C2H5)2 Zn,C6H5Ti(OC3H7)3,(C2H5)4Pb,RMgX(R 为烷基,X为卤素)。
例如,常规 Fe,Co 和Ni 等是铁磁性的,但它们的团 簇可以是超顺磁性的; 顺磁性的 Na 和 K 等的团簇却是铁磁性的。 团簇是许多纳米材料的基础。
11
碳团簇
原子数为 20,24,28,32,36,50,60,70,84, 120…的稳定性较高,其中 C60 的丰度最高,C70 次之。 C60 是1985年发现的。
无机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 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木质素
有机高分子 可降解塑料
合成高分子
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是1907年诞生的酚醛树脂。
OH n HCHO + n
OH
CH2 + n H2O
n
27
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 例如:聚氯乙烯的分子是由许多氯乙烯加聚结合而成:
单体
2
目录
2. 1 物质的化学组成 2. 2 固 体 2. 3 液体和液晶 2. 4 气体和等离子体
3
2. 1 物质的化学组成
学习要求
1. 理解配位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中的基本概念和命 名原则,能写出一些常见配合物和高分子的化学式。
2. 认识物质化学组成的复杂性,了解 C60 等团簇和 α–Si:H,Fe3C 等非整比化合物、不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则的物质 的存在及其工程应用。
高温超导体:
Yn Ba2 Cum O7 ~ 8∶La1–n Lim–3
压电陶瓷:
Pb1–x Lax (Zry Ti1–y )1–x/4 O3
Ba0. 88 Pb0. 88 Ca0. 04 TiO3 陶瓷广泛用于超声加工声纳、水 听器等
非晶氢化硅 α–Si∶H 是信息、电子工业中经常用 到的半导体材料
24
金属有机化合物应用实例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电子、光学、磁性等功能材料、 超纯材料和精细陶瓷等许多工业加工中的重要物质基 础。金属镍粉与 CO 反应得到液态 Ni(CO)4,在稍高温 度下分解便得到纯镍。
Ni (s) + 4 CO
43 oC 50 oC
Ni(CO)4 (l)
25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M–C 键能 < C–C 键能,容易在 M–C 处断裂。能沉积 成高附着性的金属膜。 例如三丁基铝 Al(C4H9)3 和三异丙基苯铬 Cr[C6H4CH(CH3)2]3 热分解,分别得到金属铝膜和铬膜。
黄色为双键 红色为单键
(a) 金刚石
(b) 石墨
(c) C60
图2-2 金刚石、石墨、C60 的结构示意图
12
球碳团簇及其衍生物在超导电性、半导体、非线性光学等方 面具有奇异性能,K3C60,Rb3C60,Rb2CsC60,Rb2. 7Tl2. 2C60 和 RbTl2C60 的超导转变温度分别为 18 K,30 K,31. 3 K,45 K 和 48 K。
4
物质的分类
单质及简单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无机物 复杂化合物(配合物、团簇、超分子)
无机高分子(无机固体材料等)
实物 金属有机物 简单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醇、醛、羧酸、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