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计算的那层迷雾
拨开雾天见晴天一口气看完

拨开雾天见晴天一口气看完作文一:青少年版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迷雾。
有时候是一次考试的失利,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方向;有时候是和朋友的争吵,让心里充满了阴霾。
就像我曾经特别喜欢画画,但是老师却说我的画没有天赋,当时我心里那个难受啊,感觉天都要塌了。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画画,那段时间我就像走进了一片大雾里,找不到出去的路。
可是后来呢,我没有放弃。
我每天都坚持练习,去看更多优秀的作品,学习别人的技巧。
慢慢地,我的画越来越好,还在学校的比赛中得了奖。
那一刻,我才明白,只要坚持,就能拨开那片迷雾,看到晴天。
其实,生活中的困难就像这雾天,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不放弃,总会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所以,小伙伴们,别害怕眼前的困难,加油向前冲,晴天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作文二:成年版生活啊,有时候就像一场大雾,让人看不清前路。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事、人际关系的复杂,都能把我们的心搅得乱糟糟的。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公司拼命工作了好几年,却一直没有得到升职的机会。
他每天都很苦恼,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新的技能。
终于,有一天公司有了一个重要的项目,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赏识,顺利升职。
这让我明白了,当我们身处迷雾之中时,不能停下脚步,要不断地寻找出路。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只要坚持走下去,总会找到光明。
也许现在的你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被各种烦恼包围,但请相信,只要你不放弃,努力前行,一定能拨开这重重迷雾,迎来属于自己的晴天。
作文三:老年版咱们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可不少,这一路就像在雾里穿行。
记得年轻那会儿,家里穷得叮当响,孩子上学都成问题。
我和老伴儿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儿,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那时候,真觉得日子没盼头,眼前就是一片迷雾,看不到希望。
但是我们咬着牙坚持,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后来孩子们都有了出息,日子也越过越好。
拨开“云安全”的迷雾

联 合 起 来 ,组 成一 个 完
整 的 生 态 系 统 ,共 同保
商 骨干 网和城域 网中得 到了广泛 的部署 。
护 云 全云 ”过渡 安
利 用 云的便 利提 供安 全 防护 , 已经成 为一 种
解 ,虽 然 许 多 厂商 都 认 识 到 保护 云计 算 安 全 的 重要 性 , 由于厂 商各 自经 营 范围 以及各 自理 解 但 的不 同 , 保护 云计 算 安全 方面各 自为政 的局 面 在
正是病 毒变成 了一种商 品 , 其网络上 泛滥 , 使 几 乎每天 都有 2 万多种 新的病 毒和 木马变 种 , 时 这 候再 通过更新 用户端 的病毒 库变得不 太得力 , 一是 更 新不过 来 , 二是使 用户端 的病毒 库过于 庞大 , 客
户 的机器将 濒临崩 溃 。 为 了解决这 些 问题 , “ 在 云”时代 , 息安全 信 厂 商们 的做法 是 , 将病 毒资 料库放 在 “ 云”端 , 与
当 下仍 需 要注 意 云
安全面I 挑战 : 临的 “ 着 云 计 算 的 发 随 展 ,云安 全 所 暴露
出 来 的 隐患 也 会越
来越 多 。 ”
t目前 安全厂商纷 纷宣布 “ 云安全” 计 划. 并逐步向 “ 云” 时代过渡
在 今年 美 国举行 的世 界安 全 ( S 大 会上 , R A) 云安 全成 为 大会 关注 的焦 点 。例如 , MC、 特 E 英 尔和 V Mwae r 宣布联 手 提高 私有 云安 全 , 以改 善 云计 算 中的 安全 和遵 守法 规 的问题 。三家 企业 的 合作 不 是产 生一 种产 品 , 而是 展示 他们 的 技术 如 何能 够结 合在 一 起 以提 高 云计 算 网络 的安 全l 陛。
风雨人生的优美句子

风雨人生的优美句子
风雨人生,那是一段怎样奇妙又充满挑战的旅程啊!就像在大海中航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却波涛汹涌。
你看,生活不就像那变幻莫测的天气吗?有时阳光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有时又大雨倾盆打得人措手不及。
还记得那次我满心欢喜地准备去旅行,结果却遭遇航班延误,那等待的时间真是漫长又无奈啊,这难道不像是风雨人生中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吗?
我们在这风雨人生中摸爬滚打,就如同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前行。
会摔倒,会弄脏衣服,但也会倔强地爬起来,继续走。
就像我的朋友阿伟,创业失败后陷入困境,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像个坚毅的战士,重新调整自己,再次出发,这不就是风雨人生中的勇敢搏斗吗?
每个人都会经历风雨,没有谁能一直一帆风顺。
这一路上,我们哭过、
笑过、抱怨过、也感恩过。
有时候觉得前路迷茫,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
但难道我们就要这样迷失下去吗?不!我们要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勇者,努力去拨开那层迷雾。
想想那些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才走到今天?他们在风雨中坚守,在困境中突破,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阳光。
而我们也可以!
风雨人生,虽然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所以,别怕风雨,让我们勇敢地去迎接,去拥抱这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风雨人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勇气,就一定能在其中收获成长和美好。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说实话,刚开始读《道德经》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头雾水,感觉就像是在看天书一样。
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让我好几次都想要放弃。
但是,想着既然开始了,怎么着也得硬着头皮读下去。
慢慢地,我发现《道德经》里蕴含的智慧,就像是隐藏在浓雾后的宝藏,你得一点点地去拨开那层迷雾,才能发现其中的光芒。
就拿“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来说吧。
一开始,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啥意思?后来,我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件小事,才对这句话有了那么一点点自己的感悟。
有一次,我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爬山。
那座山不算特别高,但对于平时不怎么运动的我来说,也算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一路上兴致勃勃,满心期待着山顶的美景。
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我劲头十足,冲在前面,把朋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我心里还得意着呢,觉得自己体力真好。
可是,没爬多久,我就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这时候,朋友慢慢地赶了上来,他看着我累得不行的样子,笑着说:“你这一开始冲得太猛啦,得保存点体力,不然后面可就爬不动咯。
”我心里虽然知道他说得对,但还是嘴硬:“我这是在挑战自己!”结果,越往上爬,我越觉得吃力,每走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的石头。
而朋友呢,因为一开始保持了稳定的节奏,现在反而轻松自在,还时不时地停下来等我。
就在我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的时候,我突然就想到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
我发现,我一开始那种猛冲的方式,看似是在追求快速到达山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道”。
真正的“道”,应该是像朋友那样,保持稳定的节奏,合理分配体力,才能最终顺利到达山顶。
这时候我才明白,《道德经》里说的“道”,不是那种死板的、固定的规则,而是一种灵活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领悟和把握的东西。
再比如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有一次参加社区活动的经历。
那是一个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想要为老人们做些好事。
一开始,每个人都充满热情,送吃的、送用的,忙得不亦乐乎。
对“棱镜门”事件和斯诺登的看法

对“棱镜门”事件和斯诺登的看法第一篇:对“棱镜门”事件和斯诺登的看法工业和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安防监控随处可见,人们也习以为常,但由美国前中情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而起的“棱镜门”事件及背后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安全和监控问题还是让人们大吃一惊。
“棱镜门”事件本身就像一个冷静,折射出现代社会大至国家安全,小至个人隐私的信息安全问题。
6月初斯诺登实名披露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听监视项目。
美国利用黑客手段在互联网空间窃取他国信息,是“海盗”行为,这种做法与美国所倡导的“信息自由”理念背道而驰。
一直宣称维护个人自由的美国却在私底下收集别人的隐私,充分暴露了美国人权观的虚伪性,同时也暴露出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的阴暗心理,体现出其担忧西方资本主义没落和仇视共产主义的冷战思维。
而在美国历史上,像斯诺登一样的“泄密者”还有曼宁、艾尔斯伯格,身为美国人,他们为何要揭露自己国家的丑闻?面对人们的疑问,英国《卫报》的评论也许是一个合适的解释“他们在美国‘自由精神’的熏陶下长大,又经历了被召唤去监控或行使美国力量的现实。
而随着时光流逝,平衡这两者的冲突,让他们的世界观混乱。
美国以反恐名义发动战争,伤害其他国家的人民,侵犯本国公民的隐私。
对斯诺登们来说,一方面是忠于旗帜和制服,另一方面是忠于旗帜和制服所曾象征的理想,他们被迫作出选择。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们选择忠于美国所宣称的理想。
他们并非叛徒,而是美国新一代爱国者。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斯诺登是一个民族英雄,为了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似锦的前程,选择揭露美国政府监听真相,选择独自承受内心道德的压力,这是没有几人能做得到的。
但从美国公民来说,比较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后,也许更多人会认为他是美国的“叛徒”。
但是,对于我们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棱镜”计划只是美国庞大的信息劫掠系统的冰山一角,其实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都通过路由器监控着中国网络和电脑,这给中国维护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计算机技术之一。
它旨在为企业提供更灵活和经济的IT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技术越来越成熟,它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首选技术之一。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云计算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服务器,从而提高了物理服务器的利用率。
这项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云计算技术的基础。
在虚拟化技术的基础上,云计算技术逐渐发展,它不再只是简单的虚拟化技术,而是更多的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
随着云计算技术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关注它的发展。
现在,云计算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云计算不仅为企业提供了IT解决方案,还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加速。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场景云计算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和更强大的IT解决方案。
在制造业领域,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并提高生产效率。
在医疗领域,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处理海量医疗数据,并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金融领域,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提高金融科技创新的速度,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未来,云计算技术将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一方面,云计算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更智能的IT解决方案。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更大的计算能力和更高的存储容量,从而使得人工智能算法更加高效精准。
另一方面,云计算技术将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控制和管理。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更强大和更安全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和管理物联网设备。
总结云计算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首选技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将不断进化,为企业提供更灵活、更高效、更安全的IT解决方案。
不畏虚名遮望眼作文

不畏虚名遮望眼作文
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虚名就像那漫天飞舞的柳絮,看似轻盈美丽,却常常迷了人的眼。
咱就说,有些人呐,为了那点虚名,简直是拼了老命。
就好像参加一场赛跑,眼睛只盯着那个第一名的奖牌,却忘了自己为啥要跑,跑得累得要死,最后就算拿到了奖牌,也没享受到奔跑的乐趣。
比如说,有些所谓的“网红”,为了出名,什么奇葩的事都干得出来。
在镜头前又蹦又跳,装疯卖傻,就为了多几个粉丝,多几个点赞。
可这又有啥用呢?不过是一时的热闹,等这股风过去了,谁还记得他们呢?他们被那虚名遮住了眼,看不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再看看那些为了争个“学霸”的名头,天天熬夜刷题,把自己弄得面黄肌瘦,精神恍惚的学生。
成绩是上去了,可身体垮了,兴趣没了,最后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啥也没剩下。
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其实啊,生活中有很多真正美好的东西,都被虚名给挡住了。
像和家人朋友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还有帮助别人后收获的那份满足感。
这些可比虚名实在多了,也珍贵多了。
咱们可不能被虚名遮望眼,要学会看清生活的本质。
别总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的荣耀,而是多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是别人的羡慕和称赞,还
是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相信只要我们不被虚名所迷惑,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光明大道,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所以啊,让我们大胆地拨开那层虚名的迷雾,睁大眼睛,看清前方的路,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What the Enterprise Needs to Know about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企业必须了解的奥秘管理咨询信息技术经营外包云计算被誉为企业IT的明日之星。
虽然企业数据中心及内部部署软件不会马上销声匿迹,但在许多大型企业内部,“云计算”将可能对企业IT和经济活动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目前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及其他高管已经看到云计算所蕴藏的机遇和挑战:即如何利用云计算推动实现企业战略,成就企业卓越绩效。
虽然“云计算“这一术语近期才出现,但多年来,此概念已广为人知。
例如,分时操作和虚拟机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主机时代。
1982年,Sun公司(Sun Microsystems)首创了“网络即计算机”这一概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于高性能处理的网格计算已经在金融服务领域,特别是在证券交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需应变的商业模式也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在那时,该模式由“应用服务供应商”(或简称为ASPs)提供。
“云计算”得以实现的原因在于各项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诸如虚拟化技术,多核处理器技术、标准化以及开源软件被广泛的使用及认可等。
同时,各主要互联网公司,如: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的成功是促进云计算发展的关键。
这些公司中拥有了高度全球化及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可推动互联网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会网络以及其他在线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因素是构成“云计算”的核心部分。
种种迹象表明,云计算时代已然来临。
最近,花旗集团(Citigroup)从Salesforce公司购买了30,000套“软件即服务(简称SaaS)”用于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伟创力公司(Flextronics)称,将通过利用SaaS服务供应商Workday公司提供的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管理其全球愈200,000名员工。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正在将35,000名员工所使用的邮件服务从Lotus Notes平台转向微软提供的Microsoft Exchange Online服务平台。
纳斯达克公司(NASDAQ)利用亚马逊的S3(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云计算”服务,以储存股票和基金的历史数据,同时还利用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拨开云计算的那层迷雾李晔leolee_sky@从08年开始,云计算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众说纷‘云’,一时间IT领域变得“云雾缭绕”,似乎云即在眼前,云无所不在。
而真正问起“云计算”究竟为何物时,每个人都如坠云中,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那么云计算究竟是什么呢?是天使还是魔鬼?是技术大变革还是概念热炒作?来,让我们试着拨开云计算的那层迷雾。
让我们看看它的真面目。
云计算之来源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让我们先来看看云计算来自何处,去往何方?云计算最早是由Google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
2006年秋,他向谷歌董事长兼CEO施密特提出了“云计算”这一计划。
让我们来想一想Google为何会提出这个概念呢?这便不得不提到Google创业时的故事。
话说Google的两位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找Andy Bechtolsheim募集投资。
他们是想把互联网的所有网页都下载下来,但这就不是几十个T能解决了得数据了。
Andy 一听觉得这个项目有点不太靠谱,所以就只给了1百万美元。
只有这么一点钱,如果去买高端的存储系统,显然是不够的。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Larry和Sergey决定用PC之类便宜的机器,组建一个机器集群。
先凑合着用,等以后数据量增加以后,再购买更多的PCs,扩大集群的容量。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但是从中可以看到Google集群就是靠这一庞大的廉价集群支撑起来的。
时至今日,这一集群的数目已经相当庞大。
在2006年,Google集群的规模已是45万台机器。
几年过去了,有人推测现在的规模已超百万。
这一规模在当代可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巨无霸。
它的计算量早已远远满足Google本身。
于是Google的一拨人就像怎么拿这些闲置的服务器去赚点钱呢?思路有两条。
1. 做hosting,数据托管。
其它企业不用建自己的数据中心了,把数据存在Google的集群里得了,每个月交点托管费。
2. 不少Google的应用服务很有人气,譬如Gmail,Gtalk,Reader,Online docs,Picasa,Google earth还有YouTube等等。
这些服务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完全是免费的。
但是Google 从来没有说给企业用户使用,也是免费的。
譬如某家商店,开了一个网站,网站上需要贴很多照片,还要给个地图给顾客引路。
这个商店不需要自己动手建照片存储中心,也不需要开发技术难度更高的地图软件,只要调用Google提供的相关服务就好。
商店建网站是为了赢利,所以Google当然要向商店收钱。
第二个思路还有个副产品,那就是给Google创造更高的流量。
流量越大,说明观众越多。
对于广告商来说,哪里观众多,就愿意在哪里投放广告。
所以,如果第二个思路能给Google带来更高流量,那么会吸引更多的广告,给Google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
Google的高管们一合计,觉得有钱途。
于是乎,大张旗鼓地制造舆论,educate the market。
造舆论,讲究的是措辞的简练,气势的磅礴。
这个新的服务叫什么? 用工程师的语言,准确地定义,应当是“超大规模的,可扩展的,低成本,但是高可靠性的服务器集群系统”。
Google 市场部的人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行不行,既不简练,也没有气势。
研究来研究去,于是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个概念粉墨登场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云计算的另一个旗手——亚马逊,它的云计算又是如何推出来的呢?我们都知道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在线图书零售商,在发展主营业务,即在线图书零售的过程中,亚马逊为支撑业务的发展,在全美部署IT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
为充分支持业务的发展,IT基础设施必需有一定富裕。
最初,亚马逊就是把这部分富裕的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租给第三方用户。
这些用户最初是一些个人开发者、程序员,后来是一些小企业,再后来是一些中型企业。
他们租用亚马逊的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开发应用,运营公司业务。
很快,亚马逊发现,这是一项极其赚钱的业务。
于是2006年初,亚马逊成立网络服务部门(AWS),这是一个为各类企业提供云计算基础架构网络服务的平台,用户、包括软件开发者与企业,都可以通过AWS获得存储、带宽、CPU资源,同时还能获得其他IT服务。
就这样亚马逊开启了它独特的盈利模式,存储服务器、带宽按容量收费,CPU根据时长(小时)运算量收费。
同时,针对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就这样,亚马逊云计算正式上线了。
还有Saleforce,这是一家主要做有关销售和企业流程自动化方面软件的公司,在为很多公司开发软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模块是可以重用的。
而且对一个中小企业而言,购买整套的服务器不仅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基本上是闲置的。
于是他们想到了在网上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这样不仅免去了重复开发的麻烦,也能更快的带来现金收入。
很快Saleforce 云计算正式上线。
总结以上三家云计算首倡者提出云计算的背景,我认为“云计算”本身来源于一种商业需求,也即大量闲置资源的出租需求。
而随着这种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本身也就成为了IT领域的一次伟大变革。
它是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对IT资源进行的统一整合。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租赁”。
技术核心是对资源的统一整合及重新分配,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根据“租赁”类型的不同,也就分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云计算”:以提供底层基础设施为主的IaaS,以提供平台为主的PaaS,以及提供各类应用软件为主的SaaS。
让我们再从这三种不同的方向看云计算的现在和未来。
云计算之发展篇(一)IaaS此方向最早由亚马逊推出,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随后IBM和EMC又推出了‘公共云’和‘私有云’这两个概念。
实际上,亚马逊云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云。
而在私有云方面则是IBM和EMC在不遗余力的推动中,以期获取巨额利润。
让我们再看看这两个方向的具体情况:(1)公共云:公共云泛指部署在公共计算平台中,对公共开放的云计算平台。
我们以亚马逊为例进行分析。
亚马逊的市场定位非常清晰,也即提供最基础的服务。
目标客户群也就是中小型IT公司。
而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亚马逊清晰的盈利模式,按虚拟计算单位进行收费,这是一次创举。
事实上,亚马逊云更多的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者而非开发者。
先抛开这些,但从技术层面分析,亚马逊云最底层技术是虚拟机技术——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基石。
在其之上是Eucalyptus云计算管理软件。
亚马逊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就是在这些系统基础上实现的。
其技术核心思想是Scalability(可伸缩性),满足大规模计算节点(Webhosting)的快速部署和资源回收。
另外,亚马逊目前提供服务都是围绕中小型互联网公司进行设计的。
我认为,未来亚马逊公司会继续深入分析IT公司的用户需求,增加一系列增值服务(类似腾讯)。
而且亚马逊公司已经开始部署MapReduce及SimpleDB等分布式软件系统,它未来的触角会涉及企业信息化的所谓“混合云”和类似Google的云平台。
经过分析,所谓公共云的实质是面向公共的云计算平台,以提供基于虚拟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为主。
这一领域的特点是技术门槛和资本门槛都很高,中小型公司很难进入。
但是这一领域是云计算的基石,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科研和资本投入的重点。
(2)私有云:私有云泛指部署在企业内部,为某一公司所私有的云计算平台,旨在整合其公司内部IT资源的云计算系统。
由于虚拟化本身的优势是便于大规模机群的管理及降低能源消耗,是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体现出来的。
而中小型公司一般的IT规模都很小,增加虚拟化反而会增加其管理复杂度。
因此,我认为私有云重点的客户群体是大型公司、IDC及政府部门。
在这一领域内,主要由IBM和黄金组合VCE(VMware,Cisco,EMC)联盟为主。
我们通过分析IBM和V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来了解一下私有云:IBM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云,分析云,平台云,IDC云,开发测试云,基础架构云,一个能够快速部署云计算环境的设备,也就是CloudBurst,并结合IBM在各个行业累计的经验,使其能帮助各类企业和机构解决其所需计算资源的问题。
可以看到IBM 的云计算方案就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其在各个领域内的产品线和积累的各行各业的经验整合到一块,从而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比如通过‘虚拟器件’技术进行整合)。
这里IBM的意图也很明确,就是以云计算为名,将自己相关的产品都卖出去。
IBM在云计算技术本身方面较弱,大部分都是利用开源软件(Xen或KVM搭配其Tivoli 管理系统)搭建起来的。
但IBM却是虚拟化最早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对虚拟化本身有深入的理解。
现阶段主要是云计算的概念推广阶段,市场尚不明朗。
待下一步市场明朗之后,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IBM必在此领域大有作为。
相比IBM,VCE没有那么丰富的产品线及行业经验,但彼之短正乃吾之长。
VMware 在虚拟化技术方面是IBM难以超越的。
在VMwar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中,应用方面主要以桌面虚拟化为主(如VMware View),更多的是基于自身虚拟化技术的底层云计算管理系统(如vSphere,vCloud)。
其中,桌面虚拟化本身就是私有云发展的主要方向。
按照定义,桌面虚拟化是指将计算机的桌面进行虚拟化,以达到桌面使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在网络上的属于我们个人的桌面系统。
而桌面虚拟化的优点也非常明显,灵活访问,各类终端支持,统一管理,降低成本。
对企业而言,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无疑,这会是VMware(VCE)未来的战略重点。
经过以上分析,在私有云领域,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IBM主导的利用虚拟化技术对各类企业应用进行整合,进而直接切入企业信息化领域(其重点在于特色企业应用,若非在企业信息化已有深厚积淀,这个领域很难进入)。
另一种是VMware(微软,Citrix)为主的,以虚拟化为基础的桌面虚拟化技术(这一领域技术会是未来发展的热点,但技术门槛相当高)。
私有云目前市场仍不成熟,现阶段处于技术探索和市场开拓阶段。
但无疑这会是未来IaaS领域最大的市场和赢利点。
不论“公共云”还是“私有云”,IaaS的核心在于对IT资源的统一虚拟化整合和管理。
在“公共云”中,更侧重于可伸缩性。
在私有云中,更注重具体业务实现。
毫无疑问的是,IaaS是目前技术研究和资本投入的热点。
在这一领域,始终是大公司角力的战场,中小公司很难涉足其中。
但对于国家而言,IaaS特别是公共云方面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未来的投入会相当巨大。
这也会是未来科研院所重点研究的方向。
(二)PaaS在这一领域,Google是当之无愧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