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明确观点,突出主题中考语文议论文写作高分突破

合集下载

专题10:2025中考中考议论文写作高分模板与段落分解写作指导-初中语文作文模板与技巧点拨(解析版)

专题10:2025中考中考议论文写作高分模板与段落分解写作指导-初中语文作文模板与技巧点拨(解析版)

专题10:中考议论文写作高分模板与段落分解写作指导议论文是中考中常见的写作题型之一,它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在中考中,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考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事实、数据、名言等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中考议论文写作高分模板第一部分:开头1.第一段引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特别提醒:中心论点写一句话,干净利落。

2.事实论据单独一段3行左右,中心论点单独一段,1行。

示例:①诗人海顿曾言:“人的最大痛苦就在于苦求而不得。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拘囿者死,超脱者生。

你可见那破篱下的蔷薇静株,超越围篱,香气馥郁,别样鲜红!②蝴蝶带着无色的翅膀破茧而出,以翼为光屏,在阳光沐浴下,获得色彩斑斓的华衣。

我们同样有着对阳光的渴盼,怀着本真的初心降临于世,以心为画布,由流光绘彩,得到多彩的人生。

然而,蝴蝶的翅膀在显微镜的观察下依旧保留了纯洁的颜色,而我们身处这五光十色滚滚红尘中,是否还保留了那颗本真的初心?③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假如世人都没有欲望,就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就会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那么他的生活画卷将是多么的苍白乏味啊!问题的关键在于,涨潮也有落潮时,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欲望尺度,不让欲望泛滥成灾,才是明智之举。

第二部分:中间1.第三段开头引用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进一步诠释观点,力求准确、具体、深刻。

道理论据之后要进行分析,结合中心论点。

(3-5行)2.第四段可引用材料——事例典型,叙述简洁(用公众认可的例子,某人之类少用为妙)(5-7行)3.第五段分析——结合事实道理论据,紧扣中心论述,不游离。

(5-7行)第三部分:结尾小结——归纳,点破主题示例:①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如果每个人躬身自问:怎样才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善待天地,坚守良知,快乐就永远在。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随着中考的临近,许多初三学生开始加紧备战,其中作文是备考的重点之一。

而作文中最让考生们头疼的,就是议论文。

因为议论文需要考生们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能够通过片段的论述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对于很多初三学生来说,如何在作文中发挥自己的观点也成为一道难题。

因此,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些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和技巧。

一、明确观点,明确论述在准备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清楚自己要写什么、目的是什么、呈现什么样的结论。

只有把这些清晰地表达出来,才能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一个方向,也有助于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层次更加清晰。

而在明确观点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论述思路。

如何用事实和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初三学生们在写议论文时最大的难点。

因此,必须在写作前准备充分,构思清晰地自己的论述思路,这样才能在文章中运用更多的事实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找准论点,条理清晰作为一篇议论文,需要通过自己论述的有序排列来让读者理解自己的立场。

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排版条理清晰,论点要逐级展开,逐层递进。

因此,在写作时要考虑到论点的安排,依据自己的观点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关点,然后对每一个点展开论述,以此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三、准确描述,详细说明在观点和论点确定之后,就需要运用事实和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此过程中,准确描述和详细说明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描述要求准确运用语言,如何口语和书面语,而详细说明则是把自己论述的观点说得更加具体详细,用事实和论据加以佐证。

这样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四、多视角对比,适量评价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考虑到事物的多面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撰写议论文时,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一昧地只聚焦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论述过程中,需要把其他相关方面的情况也加以考虑,并借助事实和论据来进行比对和分析。

议论文高分突破攻略

议论文高分突破攻略

议论文高分突破攻略第一周引论(一)技法导引引论之直接点题式、类比联想式范例仿写直接点题式6例/类比联想式6例范文展示数见红尘应识我/找准位置,绽放光彩素材库六祖慧能事略/弘一法师事略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二周引论(二)技法导引议论文开篇布局及立论之名言引入式、破立结合式范例仿写名言引入式4例/破立结合式4例范文展示说“安”/自信,从自卑中破茧而出素材库谭嗣同事略/秋瑾事略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三周引论(三)技法导引议论文开篇立论之误区及立论之一句一例式、其他式范例仿写一句一例式7例/其他式6例范文展示困难非吾畏/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素材库梭罗事略/严子陵事略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四周论据的分析与运用(一)技法导引两个论据分析范式的运用及论据的写作方法范例仿写范例8例范文展示这个世界需要你/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素材库岳飞事略/于谦事略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五周论据的分析与运用(二)技法导引论据分析法之假设说理法、因果分析法、正反对比法范例仿写假设说理法3例/因果分析法4例/正反对比法3例范文展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多难兴邦素材库嵇康事略/阮籍事略陈玉蓉:暴走妈妈捐肝救子/张正祥:保护滇池勇者无敌《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六周论据的分析与运用(三)技法导引论据素材的选择及论据分析法之例后分析法、披文示意法、形象说理法范例仿写例后分析法4例/披文示意法3例/形象说理法3例范文展示谁是英雄/熄灭焦灼之火素材库苏武事略/文天祥事略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萨布利亚·坦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七周论据的分析与运用(四)技法导引一论多据的写法指要范例仿写范例7例范文展示和谐的统一/知之·行之·思之素材库辛弃疾事略/陆游事略韩惠民:普通人的大爱/李桂林、陆建芳:烛照深山《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八周本论的论证结构(一)技法导引并列式结构技法解析范例仿写分论点并列式5例/分论据并列式5例范文展示稳中求胜/梦想为帆工作为桨素材库卓文君事略/班昭事略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大爱至朴/金晶:捍卫圣火,大写尊严《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九周本论的论证结构(二)技法导引层进式结构技法解析范例仿写层进式结构之模式一5例/层进式结构之模式二3例范文展示回到原点/品味时尚素材库蔡文姬事略/李清照事略才哇: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王伟:舟曲之子《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十周本论的论证结构(三)技法导引对照式结构技法解析范例仿写范例9例范文展示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素材库秦淮八艳之柳如是事略/秦淮八艳之李香君事略郭明义:鞍钢工人和雷锋传人/刘丽:最美洗脚妹《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十一周本论的论证结构(四)技法导引总分式结构技法解析范例仿写范例6例范文展示这也是一种永恒/学海无涯,好问是帆素材库特里莎修女事略/昂山素季事略微尘:上千名捐助者共同署下的名字/“神七”航天员:傲拓天疆《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十二周全篇之结构新奇、内容丰富技法导引结构新奇、内容丰富范例仿写范例7例范文展示好奇心/我的时间素材库牛顿事略/爱因斯坦事略季羡林:最后的国学大师/黄舸:行程万里谢恩人《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十三周全篇之议论文扣题技巧技法导引时时唱响主旋律范例仿写范例6例范文展示缤纷成就和谐/不要轻易说“不”素材库但丁事略/莎士比亚事略魏青刚:搏击巨浪勇救人/丛飞:把时间献给孩子《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第十四周全篇之议论文亮点打造技法导引从阅卷者角度看议论文亮点打造范例仿写范例5例范文展示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执子与通子素材库贝多芬事略/霍金事略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王顺友:20年马班邮路上的铁汉《菜根谭》名言两则/《小窗幽记》名言两则。

九年级上册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

九年级上册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

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一、习作内容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支持该观点。

可以选择社会热点问题、道德伦理话题、文化教育现象等作为议论的主题。

示例(来自课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二、习作要求1、明确观点:在文章开头就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2、内容充实:运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充分论证观点。

3、逻辑严密:论证过程要有条理,层次分明,各个论据之间要形成有机的联系。

4、语言准确: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三、审题1、抓住“议论性文章”:明确这是一篇以论证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文章,要突出逻辑性和说服力。

2、明确“观点明确”:确定一个具体、明确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

3、注意“话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讨论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

四、选材和构思1、选材:事例论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件,来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数据论据:引用可靠的数据,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名言警句: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为观点提供权威性支持。

对比论据:通过对比不同的情况或观点,突出自己观点的优势。

2、构思: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可以用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生动的事例或一句名言警句引出观点。

例如:“在当今社会,诚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

正如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中间:运用各种论据进行论证。

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或对比式等结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观点。

每个论据都要紧扣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

可以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发出呼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让我们都坚守诚信,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五、习作技法1、运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例如:“商鞅立木取信,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从而顺利推行变法。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项复习:写好考场作文出彩分论点 课件(1)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项复习:写好考场作文出彩分论点  课件(1)

【作文示例】
③正确比较,是照亮自我的明镜。 盲目比较,是自我变形的哈哈镜。 ——“比较”作文分论点
④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工匠精神,是一种争创一流的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敬畏品质的虔诚。 ——“工匠精神”作文分论点
黄金标准三:排得顺
“排得顺”,即各分论点之间,不是简单、 无序的堆砌, 而是精心排序,形成有机联系和逻 辑关系。
写好分论点的基本要求
1、放在每段的开头,或单独成段。 2、数量以三个为佳,不少于两个不超过四个。 3、观点要鲜明,语句要警策。 4、语言有创新,语句求工整。 5、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30字之间。
写好分论点的三个标准 分得开、排得顺。
——扣得住、
1、扣得住——为保险起见,分论点中尽量出现话题关键词、主题词 ,然后扩写,在关键词前后依次添加成分,或使分句形成条件、因果 等逻辑关系,以表明自己对某个话题独到而真切的见解。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要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 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
②铸剑首先应去除杂质。人要成大器,何尝不是如此呢? 铸剑还需浇铸定型,与人生成才若合一契。 铸剑的关键,在于锻打和淬火。人生成长,更需要锻
炼和磨砺。 ——“铸剑、成才”作文分论点
【作文示例】
③创新,始于异想天开,奇思妙想。 创新,成于脚踏实地,为者常成。 ——“创新、异想天开、脚踏实地”作文分论点
如从时间角度排序,可用“稽之往古……揆诸当 下……”句式;
如从抑扬、破立角度排序,可用“少一点……多一点 ……”“让……,莫……”等句式,以表明取舍,如“诵 ……之诗,歌……之章”等句式,可根据具体话题填充作为 分论点。

中考语文 议论文 第1讲 论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 议论文 第1讲 论点复习教案

第1讲论点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们已经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习生活了,在这一年级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议论文这种文体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面对这一新鲜的话题吧!1、复习:(1)以往我们学习过《散步》、《老王》、《桃花源记》......请问:这些作品属于哪些文学体裁呢?(2)记叙文体有哪些特点呢?(3)小说、散文、记叙文有什么共同点呢?(1)熟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析这篇文章与以往所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在哪里?(2)认真阅读《孟子》两章,分析这两则文章阐述了什么道理?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一)议论文的概念: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记叙文是以事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

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

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题型,论题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三)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论题是指标题是论点的议论文。

知识点2一、论点的概念: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 (一)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 (一)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 (一)在中考中,语文科目是占比最高的一个科目,也是很多学生最担心的一个科目。

那么如何在中考中获得语文高分呢?对于这个问题,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以下是对这个课件的分点分布排序:一、复习方法篇在复习语文时,要注重细节,把握重点。

这需要我们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

1.书写笔记:把记忆中的知识点通过书写的方式巩固在脑海中。

2.多读书:在中考前适当的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多读几遍,对于对文学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3.做题与讲题:在复习时要重视做题的环节,可以找一些模拟试卷进行练习。

4.拓展知识和提高素养:虚心向其他领域学习,多看一些时事新闻、历史书籍等等。

二、考查形式篇不同类型的考题需要不同的解答方式,了解考查形式是正确应对考试的关键。

1.选择题:选择题需要选择正确的答案,有时还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去判断答案。

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主要考察对于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需要我们从文化、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进行理解。

3.画图题:画图题需要我们画出一些相关的图表或者复制文章的某一部分。

三、注意事项篇虽然在复习时我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方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规范写字:避免在主观题与书写字迹上被扣分。

2.正式模式:在复习时要注意正式模式的应用。

3.注意阅读理解:此类型题目会对于文章的细节等方面进行考查,要细致观察。

综上所述,在中考语文中获得高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相信大家都能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第一讲 议论文知识点(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第一讲 议论文知识点(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第一讲议论文知识点(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一讲议论文知识讲解与解题思路归纳议论文知识讲解议论文的分类: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称之为驳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文章有且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多个分论点.论点与论题论点:作者对问题的态度、看法、观点。

论题:文章所论述的问题(3)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注意一些表明论点的标志性词语:所以、因此、总之、总而言之、归根结底、其实、我认为……(5)注意论点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必须是明确的表态的句子。

(关于找论点的详细说明:1、寻找文章论点解题思路:很多议论文的文章是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直接把观点表述出来。

观点一般出现在:A、标题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

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

B、开头部分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

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论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摆出论点的,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事例引出;诗歌引出;现象引出)C、结尾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分——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

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1讲明确观点,突出主题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观点应该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做到指向明确;叙述事例或阐述道理时,应该顺着既定指向,逐层展开。

但在作文阅卷中,我们却看到了很多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文章。

导致议论文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原因大致有这些:一是论点表述不够准确、精炼,含糊其辞;二是作者对观点评判的态度不鲜明,给人模棱两可之感;三是观点表达摇摆不定,或横生枝节,或逐渐偏离中心;四是采用分论点支撑、证明中心论点时,分论点表述未紧扣论点的关键词;五是未紧扣观点叙例、论证;六是观点未在全文中得到应有的突显和强化。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病文呈现】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

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

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

(此句扣住了“人的成长需要理想这盏灯”。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

(此句与第⑶、⑷段的首句构成排比句,句式虽美,但观点不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围绕“因为理想”而展开,显得叙例指向集中);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

我们需要理想,它是成功的航向。

(李时珍、史铁生、哥伦布这三个例子都未具体点明“理想之灯”赋予他们生命意义上的价值。

)(此段举例论证理想这盏灯是走向成功的航向)⑶倘若成功是冬日里的凛冽寒风,那么拼搏便是驱散寒冷的暖阳。

生命需要一盏灯,因而为了点燃理想之灯,我们需要拼搏作为火柴(话题转化为理想之灯需要“拼搏”来点燃)。

生命在于拼搏,只有当它们遇到了困难时,用拼搏这一最完整的姿态展现。

世界著名演讲家陈安之,在成名前只是一个毫无演讲经验的华裔男孩,但因为他有敢于拼搏的精神(若以“拼搏”为关键词展开叙例,此处点明“因为拼搏的精神”是恰当的),才使得他如今能在数以万双目光前,展现他自信的一面。

而正是这盏灯的光芒,引导他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此段,即便观点是“理想之灯需要点燃”,那也要论证为什么需要点燃,怎样点燃等等,这样观点才能被支撑起来。

另外,中心句与下文没什么关系,读者不知道有比喻义的“寒风”、“暖阳”与“自信”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⑷倘若成功正是一把沉重的锁,那么乐观便是打开锁的金钥匙。

你努力了或许不一定能成功,但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但是你能否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却是你在人群中碌碌无为还是在舞台上展现光芒的决定性因素。

《老人与海》中有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直接说这句话表现了老人的“乐观”很突兀,此处因缺乏分析,致使观点苍白)霍金对众人来说肯定并不陌生,全身瘫痪的他思维却可以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飞翔。

正是因为他乐观(文中没有阐述霍金怎样乐观,这种表达无异于因为乐观所以乐观,此处因无逻辑而使观点无力),在确定了理想之灯后,顽强拼搏,克服种种困难,不曾为生理缺陷而失望的种种态度(从不失望的角度,扣住乐观),才成就了他在如今物理学上的一代权威的地位。

(此段,试图在谈乐观对于成功的意义。

但怎样用乐观的心境去走向成功也未涉及;从第⑶、⑷两段可看出,作者围绕观点叙例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较弱。

)⑸因为这盏灯,生命才灿烂。

⑹生命需要一盏灯,那就是一种勇于追寻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只有当我们以理想作为航向,拼搏作为动力,乐观作为态度,生命之舟才会扬帆起航。

(第⑸、⑹段再次强调了“这盏灯”给予生命的意义。

)【总体诊断】这篇文章初看结构条理较清晰,学生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也点明了“灯”是“一种勇于追寻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可是文章主体部分不是写“灯”对于人生的激励和影响,而是写成功需要“拼搏”、“乐观”去点燃“理想之灯”。

因此,本文虽然开始“破题”较准确、简洁,但在行文过程中“渐行渐远”,逐渐偏移主题。

如第⑴段“破题”——“生命需要一盏灯”之后,后面的分论点却依次为:理想之灯需要点燃,乐观对于成功的价值等等。

这样的文章,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思维有偏差,二是学生刻意模仿典型句式来拟写分论点。

重形式的模仿,轻思想的表达,这已是当前九年级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

就这篇文章而言,该生很可能受到了“倘若……那么……”这一典型句式的制约,囿于“形”伤其“意”,使思维陷入了误区。

【解决办法】确定基点,展开思路写作考查的是思维与表达能力,议论文的思维尤其需要缜密,即周密,细致。

比如此文第⑴和⑵段将中心论点确定为“理想之灯给予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就要以“理想之灯”为圆点展开思维:理想之灯有哪些作用?那些人在何种情况之下,凭借“理想之灯”,升华了生命价值等等。

思维为先,摆脱束缚三段论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如果再在这一基本范式上强加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束缚,写好文章就越发艰难了。

在议论文写作中,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深刻性是衡量写作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所以认真确立几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重要,要让它们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上交流,这样才能给人观点明确之感。

在此基础上,一个分论点内部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议论结构(由一个段落或几个相关段落构成),主要包括观点、例子(道理)、分析、结论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会给人残缺之感。

再其次,这些要素应形成合力,始终紧扣分论点展开,使观点与材料,叙例与分析、观点与总结之间都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如果我们总是以头脑中固有的几个闪亮的排比句式来拟写分论点,再将观点与材料生硬地拽在一起,那必然会本末倒置。

选好角度,适当叙例每一个人物素材都是一座精神富矿,只要你选择了恰当的角度,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写作议论文时,在观点确定后,挖掘素材与观点的契合点很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全过程地占有素材(而不是略知一二),全方位地审视素材,深挖一点开发素材。

在叙例中,要扣住与分论点切合的关键词概括内容;在分析中,要扣住关键词作纵向分析,或横线延展。

【修改示例】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来指引汪洋中的孤舟。

人生漫漫,挫折失败在所难免,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就能坦然面对一切,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让生命绽放灿烂的光彩。

(此段的修改:自然地点明了生命与“灯”的内在联系,强化了灯对于生命的意义。

)⑵理想之灯,彰显生命价值(三个分论点都围绕“理想之灯”而展开,以突出中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自身厄运的哀怜和自叹,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纵向适当分析其价值)。

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

尽管他的资助请求曾遭多国拒绝,但是,哥伦布没有放弃,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自己,历经四次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新航线,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传奇人物(横向适当分析其价值)。

也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永远追寻着光明。

那么,我们呢?我们更需要理想,因为它指引着生命成长的方向。

(此段的修改:删掉了有关“成功”的表述,以突出观点,将重心调回到“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

强化了举例的典型性,由伤残人到正常人,由中到外,以更集中、深刻地证明观点;每个事例中增加了“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价值”的分析,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⑶理想之灯,引你走出低谷。

华裔演讲家陈安之年轻时也曾迷路过,他从17岁到21岁,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电话卡等18项工作,21岁时,银行存款金额为零。

在如此窘况之下(扣住“低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安东尼·罗宾的一本书,一堂课,再次点燃了心灯,从此树立了成为演讲家的理想,他坚信:“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

他一路追随着安东尼·罗宾,最终成为了世界华人最优秀的成功学演讲家(扣住怎样走出“低谷”)。

⑷倘若没有安东尼·罗宾带着他一路走完这条理想之路,恐怕陈安之也会在黑暗中“泯然众人矣”。

(此段的修改:删掉了有关“拼搏”的内容,使观点集中在:面对生活窘况之时,“理想之灯,引你走出低谷”。

)⑸理想之灯,助你超越自我。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能否以超越自我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你升华人生抑或碌碌一生的决定因素。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中,老人在第八十五天决心驶向远方的大海,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令人钦佩,他的一句“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的豪言(扣住“超越”叙例、分析),让我们体会到了超越自我的悲壮力量。

这股力量来自老人“船头上悬挂着的那面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来自心中的理想之灯(具体分析超越的力量之源)。

(此段的修改:海明威的例子更能让人体会到“超越自我”或“悲壮”的力量,而不是乐观,通过转换角度,使观点与材料一致)⑹生命需要理想之灯,因为有了这盏灯,生命才会越发璀璨。

⑺生命需要一盏灯,那就是一股坚定方向、引导实践,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

(回扣三个分论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我们心中有了这盏灯,就会去追逐阳光、追逐梦想,就会豪情满怀、永不言败,就会演绎精彩的人生,锻造卓越的自我(扣住“这盏灯”的价值,用感召式的结尾,再次强调理想之灯对于生命【对应训练】1.以下是《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中的一个片段,请依据提示续写。

“人”教会了我简单(简明地亮出观点)。

人这个字只有两画,造型也十分简单,我想先人造出这个字的前夕一定想了很久,什么能代表人呢?金银吗?权力吗?都不是,就是一颗充满智慧的脑袋、会制造工具的灵巧的双手和行天下的双脚以及强健的身体;无需别的东西绊住我们的手脚,没有累赘在身(扣住“简单”,分析“人”的内涵)。

做一个人就是应该简单,不去追名逐利,无需铅华画皮,不用佩刀彰显威严,只需一颗纯真简单的心(阐释人如何做到“简单”)。

(用一个例子证明做人“只需一颗纯真简单的心”)【续写示例】屈原时刻心系楚国的命运,却屡遭楚襄王猜忌,他为了从绝望的漩涡中解脱自己,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他“不求生前名,只求死前安”的壮举,践行了他简单做人,忠心报国的夙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