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旅夜书怀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文解释】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着桅杆的小舟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明亮的星星低垂着,原野辽阔,水中的月亮随着波浪涌动,大江奔流不息。

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才有的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有病而罢休。

漂流不定像什么呢?就像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

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赏析】公元七六五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在这无所依靠的处境之下,杜甫决意携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

这首诗大概是他经过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诗人在夜边望着江水与夜色,想起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不得不辞官,心中深感不平。

全诗借景抒情,立意深刻含蓄,曲折感人。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

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旅夜书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

注释
(1)岸:指江岸边。

(2)危(qiáng通“墙”):高竖的杆。

危,高。

,船上挂风帆的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以写人的飘泊。

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

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

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原文:旅夜书怀【作者】杜甫【朝代】唐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赏析:这首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

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

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旅夜书怀(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旅夜书怀(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标签写景、孤独、唐诗三百首、抒怀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岸:指江岸边。

危樯: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

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赏析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赏析原文细草微风岸⑴,危樯独夜舟⑵。

星垂平野阔⑶,月涌大江流⑷。

名岂文章著⑸,官应老病休⑹。

飘飘何所似⑺,天地一沙鸥。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赏析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

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诗的后半是“书怀”。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旅夜书怀》原文翻译及分析

《旅夜书怀》原文翻译及分析

《旅夜书怀》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1、原文内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翻译要点对每一句诗的准确翻译。

翻译中对重点字词的解释。

3、诗句分析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写作手法。

1、原文内容11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江边夜景图。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11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月亮倒映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涌动而流淌。

此句以壮阔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渺小。

11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诗人感慨自己的名声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官职大概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免。

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无奈和自嘲。

113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将自己比作天地间一只孤独漂泊的沙鸥,形象地表现了他漂泊无依的身世之感和孤独寂寞的心境。

2、翻译要点21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翻译: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重点字词:“危樯”指高高的桅杆;“独夜舟”指孤独的夜船。

21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翻译: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平野,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重点字词:“垂”有低垂之意;“涌”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倒映在江水中,随着江水流动的动态。

21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翻译:我的名声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官职应该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休。

重点字词:“岂”表示反问,意为“难道”;“著”指显著。

213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翻译:四处漂泊的我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独的沙鸥。

重点字词:“飘飘”形容漂泊不定的样子。

3、诗句分析31 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细草微风”“星垂平野”“月涌大江”,营造出一种雄浑、开阔又孤独、凄凉的意境。

这种意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寂。

《旅夜书怀》原文及注释译文

《旅夜书怀》原文及注释译文

《旅夜书怀》原文及注释译文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着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
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着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赏析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文解释】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着桅杆的小舟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明亮的星星低垂着,原野辽阔,水中的月亮随着波浪涌动,大江奔流不息。

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才有的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有病而罢休。

漂流不定像什么呢?就像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词语解释】独夜:孤独之夜。

着:见着。

何所以:所像的是什么。

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赏析】公元七六五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在这无所依靠的处境之下,杜甫决意携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旅夜书怀翻译赏析
《旅夜书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言】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

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也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
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翻译】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鉴赏】
首联用对起格,写自己夜晚独自行舟的孤苦之状。

在细草绵延、微风吹拂的岸边,诗人独系高帆夜行之舟。

在静夜停舟的寂寥江天里,羁旅之怀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言愁而愁自见。

颔联二句分承首联:岸上平野茫茫,群星遥挂如垂;舟前江涛滚滚.月影流动如涌。

这两句气魄雄大,境界宏阔,与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略同而工力悉敌。

李诗只形容山与江,此二句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共写四事,画面景物交织的多层次之感似更突出一些。

这里不但对于人对景物的感觉的描写十分真切,而且通过这种描写突出了自然景观的鲜明特征。

具体说来,因为“平野阔”,才显得星斗遥挂如垂,而用此“垂”字,又反衬出乎野之广阔;因“大江流”,所以江中月色似也滚滚如涌,而用“涌”字,又烘托出大江
澎湃向前浪起千叠的气派。

颈联二句,因夜景之广漠寂寥而起身世之深悲。

第五句自谦,实乃自负。

说名岂因文章而着,与作者另一首赠严武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之句同慨。

第六句自解,实乃牢骚。

说自己失去官职是因为既老且病,似乎婉转自恨,其实是恨世。

真正的情况是与时与事多忤。

此意不直接说出,显得悲愤更深。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名实因文章而着,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

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说得颇为中肯,可参考。

末联即景自况,以沙鸥自比,自伤飘泊。

自问自答,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

广阔的“天地”,映衬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飘零不遇的身世的可悲与可叹。

这个比喻,与开篇的自白首尾相顾。

“一沙鸥”呼应“独夜舟”,抒情主人公孤独流浪的形象完全凸现出来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