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8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孔融让梨》动画。
同学们,你们从《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里学到了什么呢?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孔融让梨》等许许多多历史小故事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尊敬老人爱护幼小在生活中要怎样有礼仪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交流、体,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1、用礼貌语,做文明人。在生活中你会用哪些礼貌用语呢?又是在什么情形下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的呢?
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要求人帮,“请”字先用上,得到别人帮,“谢谢”口中讲。无意影响人,忙说“对不起”,回答“没关系”。文明好孩子,人人都夸奖。)
课题
待人接物有礼貌
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到尊敬师长和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生活中待人接物有礼貌。
3.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4.尊敬师长、待人以礼,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羞耻。
教学重点
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尊敬师长、待人以礼。
三、议一议,学会做客与待客之礼
1.同学们,你们去同学、亲戚家做过客吗?你们是怎么做小客人的?(出示提纲:敲门时;见面时;大人交谈时;用餐时;和小主人一起玩耍时;道别时)先和同桌议一议.
哪组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么做客的。其他同学们认真听。(引导学生在评一评同学们的做客中,归纳做客的基本礼仪)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3

《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主题的第1课。
依据《标准》“文明礼貌”德目认知第一条“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和第二条“知道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愿意做个有礼貌的人”设计的。
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首先,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照镜子”。
从刚刚那个小游戏中,同学们有何感悟呢?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
正如一句话所说:“若要人敬已,先要己敬人!”提问:那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教养从镜子里能看到吗?怎么才能知道呢?(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小结,请学生熟悉一下课本内容,用这种方式对以上活动进行小结。
二、明理出示课本22插图,“尊敬老人”、“爱护幼小”。
学生看图后讨论。
小结: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光孝敬自己的长辈、关心其他老人;不关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也要爱护其他幼小的孩子。
待人接物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访友、交谈、聚会、就餐、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讲文明、有礼貌,注意衣冠整洁,仪态大方,做到彬彬有礼。
三、深入明理、导行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有礼貌地待人接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表现。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礼貌意识,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如与陌生人交往、在公共场合等,会表现得不够礼貌。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礼貌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遵守礼貌规则,做到文明礼貌。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遵守礼貌规则,做到文明礼貌。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待人。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礼貌素养。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貌待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的能力。
4.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礼貌待人的原则,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情景模拟材料。
2.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关于礼貌待人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貌?为什么我们要礼貌待人?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这些例子中的人物是否做到了礼貌待人。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情景,要求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2

《文明小公民》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小学生来说,讲文明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班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学生的行为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
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停在某一个阶段,它需要时间来检验,需要更长久的培养及养成。
选择“文明礼仪”作为我们班的特色来进行创建,是希望学生能从这一方面的培养中逐步渗透到其它方面,以求全面提高!二、设计理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说的不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吗?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而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把祖国建设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年龄特征。
因此,本次活动“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让礼仪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白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文明语言。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同感,愿意自觉遵守文明礼仪。
技能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沟通,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1、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沟通。
2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五、教学准备:1《孔融让梨》视频故事2《弟子规》片段3文明礼仪图片4模拟情景题六、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引导和总结。
遵循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规则,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说有机地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地提高学生感知力。
让学生从小懂得文明礼仪乃做人之本。
学生主要以参与表演、情景模拟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感知。
此外,我还收集了一些相关的故事视频、诗歌、音乐等让学生获得听觉、和视觉上的直观信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多、更快、更有效的传递了教学信息。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16

《待人接物有礼貌》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尊老爱幼,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2.掌握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3.懂得互相谦让,平等待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学会文明礼貌用语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课件、教本、茶具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2.播放故事《孔融让梨》,生听故事。
3.师: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弟弟,自己要小的,当然,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中国的小公民,我骄傲,我自豪,我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二、师:怎么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呢?生回答:尊老爱幼、爱护幼小、尊重师长……师: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在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怃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师:对我们而言,就是不光孝敬自己的长辈,也要尊敬、关心其他老人:不光要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也要爱护其他幼小的孩子。
三、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到有礼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父母叫我们时,要及时应答。
(2)外出时,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
(3)回家后,要和父母礼貌地打招呼。
(4)家里有客人来了先问好。
(5)待人接物有礼貌,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习惯。
四、演一演:家里来客人了……客人来了先问好,待人接物有礼貌,谢谢、再见、对不起……文明习惯养成好。
师小结: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去做客时都要先问好,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要给客人端茶水并说请喝水,主人端茶水给你时要说谢谢,离开时要跟客人或主人说再见,这些文明习惯要养成。
五、除了刚才我们演的,平时还会出现以下情况,你们会怎么做了?(1)和老师谈话的时候应该怎么做?(2)撞翻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3)离开家的时候应该怎么做?(4)做客敲门时应该怎么做?(5)与主人见面时应该怎么做?(6)大人谈话的时候应该怎么做?(7)在别人家用餐的时应该怎么做?(8)与主人告别时应该怎么做?师小结:做一个文明礼仪的公民,要自觉养成文明的礼貌的习惯,习惯要从小开始,要从小事开始。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6

《待人接物有礼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文明小公民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授课教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2)认识到讲文明、守规则的重要性,明辨是非,能将讲文明、守规矩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2、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主题的第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愿意做有礼貌的人;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学情分析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儿童的社会交往也越来越多,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尤为重要。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以情景表演呈现,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和源泉,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道德与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学习目标1、我知道要尊老爱幼,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2、我知道在家庭中也要做到有礼貌。
3、我能使用一些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讲故事、交流分享,懂得尊老爱幼,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2、通过朗读、理解意思、角色扮演懂得《弟子规》意思,知道在家庭中也要做到有礼貌。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情景表演、朗读学会文明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待人接物有礼貌文明礼仪礼貌用语尊敬老人请你好再见谢谢爱护幼小对不起没关系不客气。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二单元 文明小公民 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课教案_9

《待人接物有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待人接物有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源泉灵活地使用教材、处理教材,以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确立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按照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有效的价值观的引导。
教学中,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儿童在说一说、看一看、辨一辨、演一演、唱一唱及争当礼貌之星等有趣的活动中,让儿童接受教育,并努力实践,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社出版的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第一课时的内容《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愿意做有礼貌的人;2.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3.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重点:儿童是否掌握待人接物的礼貌语言和行为,教学难点:能否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是否有积极响应、自觉践行的愿望和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待人有礼,尊老爱幼》行动卡教学过程:活动一:诵读闯关1.诵读闯关。
听语文老师说,我们二年级2班的同学背诵了不少古诗文,我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第一关:课件出示:亲师友,习礼仪……这么多同学举手啊!那么请大家一起来背(生齐背)。
大家《三字经》背得真好,从中我们懂得了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第二关:课件出示:父母呼,……这是《弟子规》中的句子,你们真棒!借助课本上的图文,说说这两句让你明白了什么?是呀,我们要在父母呼喊时,及时应答,出门要告诉家长,回来要到家长那见个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礼仪,板书课题:待人接物有礼貌。
活动二:在家有礼貌1.说一说:(1)出示书中出门说再见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预设:生1:爸爸,我去上学了,再见!生2:爸爸,今天星期天,我去同学家玩了,再见!....师说,小明说去同学家玩,爸爸会怎么告诉他呢?请你说一说。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
教材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运用礼貌,从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礼貌用语,对一些基本的礼貌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仍然难以做到主动、有礼貌地待人接物。
此外,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开始接触更多的人际关系,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交往礼仪。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礼貌待人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学会在不同场合运用礼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做到待人接物有礼貌。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运用礼貌。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景,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模拟。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待人接物不礼貌的例子,让学生观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种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待人接物有礼貌。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情景,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不礼貌行为,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教会学生文明礼貌四个字,使学生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和作用范围,懂得使用礼貌用语是一种好品质,是尊重人的表现。
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好品质,培养待人接物中的好言行,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道理,养成谦逊、礼貌、和气的好习惯。
教学结构:
看图明理--激情导行--深化认识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好学生,懂礼貌,
告别父母上学校。
见到老师说声好,
见到同学问声好。
尊师爱友守纪律,
人人夸我有礼貌。
小朋友,儿歌告诉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怎样做才是讲文明,有礼貌呢?
二、看图明理
1、请小朋友专心看,认真想,画面上的哥哥姐姐都使用了哪些文明礼貌用语?(放录像)
2、讨论要点
(1)哥哥、姐姐使用了哪些文明礼貌用语?(板书文明十字用语)
(2)在什么时候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演示课件一:边讨论边小结)
(3)要点:
①当我们早晨来上学,碰见了老师和同学,放学回到家见了父母,碰见熟悉的人都要说声“您好”或“你好”。
②放学离开学校时要对老师和同学说“再见”,离开家时对长辈说“再见”。
③需要别人帮助时,接人待客时说声“请”。
④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说“谢谢”。
⑤影响了别人的工作或休息时,要说“对不起”。
3、小结:小朋友,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可以增进友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讲文明礼貌,经常使用文明用语是一种好品质,是尊重人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社会需要懂礼貌的公民,学校需要懂礼貌的学生,家庭需要懂礼貌的孩子。
小朋友从小应该学会(齐读)礼貌用语,学习有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激情导行
1、谈话过渡:今天小朋友学得很认真,懂得了讲文明、懂礼貌(齐读)是一种好品质,是尊重人的表现。
小朋友会使用礼貌用语吗?今天老师请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八哥,它也在学礼貌用语,可是它学得很不好,不分场合地乱用“礼貌用语”。
请小朋友都来当它的老师,教教它,好吗?
2、请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小八哥使用的礼貌用语错在哪里?(演示课件二)边讨论边小结。
要点:
①运用礼貌用语要分时间和场合,早上问“您早”,晚上问“晚上好”。
别人听起来才感到高兴。
②小八哥接受了啄木鸟送的蛋糕,应该热情地说一声“谢谢”这样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
③小八哥打翻了鸽子姐姐的一篮蛋,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它应该诚垦地说声“对不起”,才能得到鸽子姐姐的原谅。
3、小朋友让我们大家都来学当懂礼貌的小八哥。
(演示课件二)老师引读。
4、谈话过渡:小朋友真能干,能帮助小八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下面请看小品表演,请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小品中的人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5、小品表演。
(录音旁白)
6、学生评议,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
7、老师小结:看了表演,小朋友们进一步明白了无论到什么地方与人交往,都要使用礼貌用语,举止文明,在家、在学校、在社会上都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深化认识
1、谈话过渡:请小朋友用刚学到的礼貌知识来判断画面上的人和事对不对?
2、(演示课件三)边看边评价。
①她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②上课铃响了,小明忙走进教室,不小心把小红的文具盒碰掉了,他该怎么做?怎么说?
③他们做得对吗?他们应该怎样?
五、总结深化
小朋友,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世界上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你们是祖国的接班人,要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让我们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教敬带回家中;把谦让带向社会。
让我们在文明礼貌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