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周

合集下载

五代十国 纲要

五代十国 纲要

五代十国纲要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主要包含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

下面是对这一时期的简要概述:
一、五代:
1. 后梁(907年-923年):由朱温建立,都开封(汴州),称东都,西都洛阳。

长安改称大安府。

2. 后唐(923年-936年):由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都洛阳。

3. 后晋(936年-947年):由石敬瑭建立,都开封。

4. 后汉(947年-951年):由刘知远建立,都开封。

5. 后周(951年-960年):由郭威建立,都开封。

二、十国:
在五代的同时,中原地区以外的十个地方政权并立,分别是: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或南楚荆南)、北汉。

这些国家被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间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最终,后周将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北宋建立后,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逐渐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中国古代-五代十国历史事件(公元907~960年)

中国古代-五代十国历史事件(公元907~960年)

中国古代-五代十国历史事件(公元907~960年)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唐朝灭亡后到北宋建立前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朝廷。

公元907年,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

公元923年河东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后唐国力强盛,但两次发生内乱,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

不久契丹军南下灭后晋。

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刘知远死后,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公元960年,后周被赵匡胤所篡,五代结束。

在五代更迭中,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相继消扫荡群雄,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实现基本统一。

中文名称:五代十国英文名称: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简称:五代所属洲:亚洲首都:开封、洛阳主要城市:开封,洛阳,扬州,太原,金陵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国家领袖:朱温,李存勖,郭威等主要民族:汉族、沙陀族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郢王朱友珪、末皇帝朱友贞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闵皇帝李从厚、末皇帝李从珂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石重贵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隐皇帝刘承祐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十国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世宗文穆王钱元瓘、成宗忠献王钱佐、忠逊王钱倧、忠懿王钱俶闽国:太祖昭武孝皇帝王审知、废帝王延翰、惠宗齐肃明孝皇帝王延钧、康宗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王继鹏、景宗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王延曦、武帝朱文进、和帝王延政、末帝卓俨明荆南: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保融、贞安王高保勖、德仁王高继冲南楚:武穆王马殷、衡阳王马希声、文昭王马希范、废王马希广、恭孝王马希萼、留王马希崇吴国:太祖孝武皇帝杨行密、烈宗景皇帝杨渥、高祖宣皇帝杨隆演、睿皇帝杨溥南唐: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昪、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后主李煜南汉:高祖天皇大帝刘?、殇皇帝刘玢、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刘晟、后主刘鋹北汉:世祖神武皇帝刘旻、睿宗孝和皇帝刘承钧、少主刘继恩、英武皇帝刘继元前蜀: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王建、圣德明孝皇帝王衍后蜀:高祖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孟知祥、楚恭孝王孟昶事件唐末民变唐末民变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两江、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行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五代十国(五代十一国时代907—979年共73年)

五代十国(五代十一国时代907—979年共73年)

五代十国(五代十一国时代907—979年共73年)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

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

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

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

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

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

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方面,江南地区初期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国与闽国等。

湖广则被荆南、南楚与南汉等占据。

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公元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十国结束。

唐朝灭亡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

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局面。

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十国中的吴国与楚国得以建立。

高考五代十国历史知识点:后周改革北宋代周

高考五代十国历史知识点:后周改革北宋代周

高考五代十国历史知识点:后周改革北宋代周人民的疾苦: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人民深受苦难。

尤其在中原地区,政权屡屡更迭,战争激烈而频繁,人民颠沛流离。

各地军阀为了应付战争,加紧对人民的剥削,苛捐杂税严重,刑罚残酷。

此外,北方百姓经常遭受契丹蹂躏,苦难更深。

广大中原人民渴望国家统一,抗击契丹。

适应这种社会要求,后周统治者开始整顿政治,并进行统一战争。

后周改革: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对民间疾苦比较了解。

称帝之后,即着手改革弊政,显德元年(954年)。

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

他继续郭威的事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整顿。

在政治上,纳士求贤,倡导节俭,严惩贪污,整顿机构,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整顿庄田,罢营田,招民垦荒,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并废寺院,毁佛像铸钱,增加财政收入。

在军事上,加强禁军,淘汰老弱,这些措施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增强。

后周的征伐:柴荣即位,即开始进行统一战争。

他先于955年(显德二年)派兵伐蜀,夺得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东)等四州。

又在955年冬至958年(显德五年)春,三次亲征南唐,夺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十县,使长江以北地区尽归后周所有。

959年(显德六年),柴荣亲自率兵北伐辽国。

出师四十二天,收复瀛、莫、易三州及军事要冲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益津关(今霸县境)、淤口关(今霸县境)所谓三关之地。

正当全军鼓舞,准备乘胜进取幽州之际,柴荣突患重病,只好撤兵南返。

当年六月,柴荣在开封去世。

他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陈桥兵变:柴荣死后,其子宗训即位,年仅七岁。

大权落在殿前都点检(中央禁军统帅)、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yìn印)手中。

赵匡胤,涿郡人,出身军官家庭,早年从伍,受郭威、柴荣重用,逐步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为以后代周打下了基础。

960年(显德七年)元旦,他谎报军情,说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

恭帝与大臣商议,派赵匡胤领兵出征。

后周

后周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五代之一。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周,都开封,史称后周。

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在位。

周世宗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在位。

周世宗本姓柴,是太祖外甥,因太祖无子,而收为养子。

周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在位。

世宗第四子,七岁即位。

后死于973年,时年24岁。

960年正月,辽兵南侵,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御,在陈桥策动兵变,建宋代周。

封恭帝为郑王,后周亡。

周世宗七子:宜哥(太祖赐名宗谊)、诚、咸、宗训、宗让、宗谨、宗海。

前三子分别在后汉末被害。

等恭帝即位,他的弟弟全为了避讳,改宗为熙。

同问"南唐“和唐"有什么区别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618——907)这个大家都知道,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由李昪所建。

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称江宁府。

盛时疆域35州,约为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等省的一部分。

宋建隆二年(961)李璟死,子李煜(初名从嘉)继位。

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政治上昏庸。

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976年1月1日),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亡。

南唐五代十国之一。

李昪所建。

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称江宁府。

盛时疆域三十五州,约为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等省的一部分。

历三主,前后约三十九年。

吴自杨隆演嗣位后,大将徐温独掌大权。

后梁贞明四年(918)起,徐温养子徐知诰开始掌管杨氏政权,他进用人才,作了一些改革,收取人心,有步骤地取代杨氏。

吴天祚三年(937)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称皇帝,国号大齐,年号昪元。

次年,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见南唐前主李昪)。

李昪即位后,继续保境安民,不轻用兵。

在相对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

与同时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比别国昌盛。

昪元七年(943)李昪死,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燝(916~961),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指的是从唐朝灭亡开始,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结束,大约五十多年(53年)的历史,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

十国也是从唐朝末开始,北宋建立之后20年左右,宋统一南北方,十国也结束。

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北汉。

后梁:朱温建立的国(907年—923年)后梁(907~923年),即朱梁,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

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战乱纷纷的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的建立者为朱温,朱温这个人,不咋地。

他先是黄巢的马仔,跟着黄巢反唐,后来为了因为跟黄巢的官员不合,再加上为了自己的利益,毅然投降唐朝,充当了唐朝剿灭黄巢的马前卒。

与另外一个节度使李克用为剿灭黄巢立下汗马功劳,被唐僖宗赐名全忠(这个时候,唐皇估计也知道自己的姓没啥影响力了,不赐姓,改赐名了),这个全忠可不忠,后来杀死了唐僖宗的继任者,唐僖宗的弟弟唐昭宗。

立唐昭宗的儿子李柷(zhu)为帝,又逼迫李柷用禅让的方式把皇位传给了自己(之前说过,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真正的禅让)。

建立后梁,都城洛阳。

朱温这个人还极其好色,按说这个级别的人物,好个色没啥,主动投怀送抱的自然也不在少数。

但是朱温这个人明明可以通过正当方式获得爱情,却非得公开耍流氓,不仅让自己的儿媳妇公开排队侍寝,还到自己的大臣家里耍流氓,让自己大臣的老婆孩子,老妈子小丫鬟侍寝,一住就是十多天。

这么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当然不得好死,被自己的亲儿子朱友珪所弑,朱友珪亲自用毯子把朱温包裹起来,埋于寝殿。

这死法,这埋葬地。

万全是报应啊。

朱温死后十年,后梁被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xu)击败,后梁灭亡,后唐建立。

后唐: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继后梁之后的正统王朝,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版图最大的王朝。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别是什么?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别是什么?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国”分别是什么?五代⼗国,即: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国: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楚、后蜀、南唐、北汉。

五代⼗国的历史应该从安史之乱说起。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伤元⽓,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党争和宦官,⽽且经济也受到重创。

⽽之后的黄巢起义更是给满⽬疮痍的⼤唐雪上加霜。

前蜀888年,唐昭宗继位,为了维护皇权,唐昭宗组建了⼀⽀兵⼒10万⼈的中央军,讨伐割据西川的⼀个藩镇,与此同时,他⼜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

讨伐西川的军队被王建夺权。

王建夺权后杀死主帅,并在891年切断西川与中央联系,⾃⽴门户,这就是第⼀个国,后来这个政权改成蜀,史称前蜀。

吴国黄巢残部在秦宗权的带领下计划攻打淮南,这时,杨兴密开始在淮南崭露头⾓,并逐渐控制淮南。

秦宗权旧部孙儒叛逃投靠朱温。

孙儒被命为淮南节度使。

杨兴密不⽢⼼到⼿的淮南被他⼈夺⾛,于是杀死孙儒,892年中央被迫任命杨兴密为淮南节度使,后封其为吴王,于是第⼆国建⽴。

闽国893年,割据福建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后来其弟王审知被封为闽王。

这就是第三国。

吴越国因在当初黄巢之乱中战功显赫的钱鏐,⼀路⾼升,逐渐控制浙西。

同年,中央任命钱鏐为镇海军节度使,后⼜封为吴越王,第四国建⽴。

楚国孙儒被杨⾏密击败,残部转战湖南,后来,马殷成为新的主事⼈,逐渐占据了湖南全境。

3年之后,也就是896年,割据湖南的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

马殷后来被封为楚王,所以这个政权被称为楚国。

这是第五国。

南汉九年后,⼀直在岭南苦⼼经营的刘⽒家族的刘隐被朝廷任命为清海节度使,这个政权的当权者后来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这是第六国。

在南⽅⾃⽴为王的阶段内,中国北⽅晋王李克⽤、梁王朱温、⽼牌军阀岐王李茂贞、在李克⽤和朱温辗转腾挪的燕王刘仁恭逐渐成势。

后梁907年,朱温篡唐,强迫唐朝末代皇帝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第⼀代政权建⽴。

荆南朱温称帝同年,任命部将⾼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

简述五代十国各国的建立与灭亡

简述五代十国各国的建立与灭亡

简述五代十国各国的建立与灭亡一.五代是指在中原一带相继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1.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

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923年李存勖灭后梁。

2.后唐(923年—936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阳)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

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称后唐;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

3.后晋(936年—947年):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不久攻入洛阳,灭后唐。

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导致后晋主力丧失,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

4.后汉(947年—950年): 947年刘知远亲率大军乘中原空虚之际,渡过黄河,进入洛阳,杀死辽扶植的傀儡李从益母子,以绝人望。

随后登基称帝,都城仍在汴梁。

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征讨,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灭亡。

5.后周(951年—960年):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亡。

二.十国是指在南方建立的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十个政权。

1.吴国(902年—937年):902年,唐封行密为吴王,建都广陵,天祐二年(905),行密死,子杨渥(886-908)继位,政权落入掌握牙军的大将张颢、徐温手中。

后梁开平二年(908),张颢、徐温杀杨渥,立杨隆演。

后徐温又杀张颢,独掌大权。

贞明五年(919)杨隆演称吴国王,年号武义。

武义二年(920),杨隆演死,其弟杨溥立,次年改元顺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十国(后周)
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共10年时间,历经三个皇帝。

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

刘知远临死时郭威是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1] 他奉后汉隐帝刘承祐命,平定多次反汉叛变。

郭威登基后起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他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他也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和贿赂。

柴荣继位后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

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战役开始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溃了北汉军队。

战后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

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了他的皇帝称号,几乎将其所有长江以北的地区交割给后周。

959年柴荣在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之后再次北上攻辽。

他的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柴荣此后不久病逝。

柴荣死后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登基。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谎报兵情说辽国和北汉进犯,借口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帝位建立北宋。

后周的首都是开封,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