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在测量设备方面,我国已经研制出了一批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GPS、摄影测量系统等,这些设备在精度、稳定性和功能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测量方法方面,我国已经发展了许多独特的测量方法,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摄影测量、激光扫描等,这些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复杂场景下的测量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测量标准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测量标准,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量质量保证体系。

然而,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测量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仍然需要提高。

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方面。

其次,测量方法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和深入。

虽然有一些先进的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仍然存在一些测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

第三,测量标准的实施和监督还不够严格和规范。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测量标准,但在实际实施和监督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提高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应该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高我国测量设备的技术水平。

其次,加强对测量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先进的测量方法。

应该加强对测量方法的研究和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应该加强与国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高我国测量方法的水平。

第三,加强测量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应该加大对测量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测量人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制度,对测量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

总之,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我们应该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加强对测量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加强测量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工程测量技术是当今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勘探及环保等领域,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降低工程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对工程测量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现状1.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已逐渐被数字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采用各种仪器进行物理测量,比较耗时、费力且精度有限,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大。

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激光测量、全站仪、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测量从精度、效率、方便性三个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2.精准度持续提高,但标准规范建设有待加强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程测量的精度,但在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上尚需加强。

由于行业标准尚未得到充分落实,测量技术的质量往往受到人员素质、测量时间、测量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智能测量软件已经能够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完善,智能化测量将成为趋势。

4.工程测量技术与其他科技交叉融合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推进,工程测量技术与其他科技开始交叉融合。

如在地下线路的测量中,通过光纤技术实现珂朵莉亚电台定位,畜养场的细胞测量与图像组合技术相结合,三维房屋模型等。

二、未来发展展望1.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测量领域,数字化技术加速了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

未来数字化技术将更多应用于设备智能化、数据可视化、测量自动化等领域,持续提升工程测量效率与精度。

2.精准、可视化、智能化的工程测量软件的发展智能化测量技术发展过程中,工程测量软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工程测量软件将呈现出精准度高、可视化、智能化等特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实际测量的数据采集、处理算法,以实现更高效率、质量、灵敏度和安全性的测量。

测绘工程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测绘工程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测绘工程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一、引言测绘工程是指利用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精确测量和绘制,以反映地物空间位置关系和相关属性的工程活动。

测绘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城市建设、土地规划、资源管理等需求的不断增长,测绘工程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篇报告将对测绘工程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展望。

二、测绘工程行业现状分析1. 行业规模:测绘工程行业在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管理等领域对测绘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

2. 技术进步:测绘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的广泛应用、卫星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飞行器的应用使测绘工程的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3. 专业化服务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规划的加速推进,对于专业化测绘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高精度测绘、地下管线探测、地形变监测等专业测绘服务受到广泛关注。

4. 人才短缺:尽管测绘工程行业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专业技术门槛较高,人才供给短缺的情况也存在。

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三、测绘工程行业发展前景展望1. 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测绘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产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动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测绘工程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2. 高精度测绘技术应用拓展:高精度测绘技术将在城市规划设计、厂区布置、海域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卫星定位和无人飞行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精度测绘将迎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3. 数据智能化推动测绘服务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测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数据智能化的应用,测绘工程行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推动测绘工作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测绘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3年工程测绘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工程测绘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工程测绘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工程测绘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行业,主要涉及土地测量、道路测量、建筑测量、地形测量等领域。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测绘行业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工程测绘行业市场存在以下几个现状:1.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工程测绘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不论是城市规划、交通建设、还是房地产开发等领域,都需要进行测绘工作。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进行更详细和精确的测绘工作。

2. 技术水平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绘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测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和可靠。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工程测绘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不断涌现的测绘公司和技术人员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逐步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4. 行业规范逐步健全:为了促进工程测绘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逐步推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比如,国家出台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条例》,明确了工程测绘行业的管理和监督要求。

同时,国家还加强对测绘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高行业的专业化水平。

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工程测绘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来赢得市场份额。

其次,行业规范逐步完善,需要企业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遵守法律法规。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公司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

未来,工程测绘行业有望继续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测绘工作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引言工程测量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准确的空间坐标和形状数据。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分析。

现状分析技术发展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我国在全球工程测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以下是主要的技术发展成果:1.高精度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实现了对工程中点、线、面的高精度测量。

这些设备具有光学定位、无线传输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2.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导航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在广域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信息。

卫星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准确的空间坐标。

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借助计算机和先进的软件工具,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和三维仿真,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的计算和优化,提高了设计和施工效率。

应用领域工程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建设中,包括房屋建筑、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质勘探等。

以下是工程测量技术在几个典型领域的应用情况:1.房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房屋建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地形、地貌、土质等因素的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合理位置和高度。

同时,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施工中对地基、结构、水平等方面的监测和控制。

2.交通运输:测量技术在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地形和地貌数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同时,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交通流量监测、道路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3.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测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参数,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提供支持。

此外,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水文预报、水灾监测和抢险救援等方面的工作。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孟德财学号:31209620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

“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二、工程测量在理论方法方面的发展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要求计算理论严密,测量方法严密。

1工程测量的分类及其含义工程测量的分类及其含义(1)按照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分类按照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分类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

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

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2)按照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分类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

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而将以电子全站仪或地面摄影仪为传感器在电子计算机支持下的测量系统称为三维工业测量。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2 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几种方法(1)测量平差理论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工程测量技术是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通过对工程实体进行精密测量和分析,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成就进行探讨。

一、技术发展现状1. 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应用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精度的测量技术也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对工程进行精密测量,可以实现毫米级的测量精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尤其是在高速铁路、高层建筑、隧道工程等特殊工程中,高精度测量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测量数据的数字化处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数据的处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测量和数据处理逐渐被数字化测量和数据处理所取代,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利用测量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可以实现工程测量的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还降低了测量误差和成本。

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激光扫描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现场的快速、精密的三维数据采集,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尤其是在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程测量工具。

4.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工程测量的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分析和管理的一种先进技术,是工程测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近年来,GIS与工程测量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利用GIS可以实现对工程测量数据的空间化、集成化处理,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

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测量数据的多尺度呈现和多层次分析,为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二、技术成就1. 国际领先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中的工程测量技术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工 程 管 理
C N T UC I O S R T ON
浅 谈 我 国工 程 测 量 技术 的现状 及 未 来 发展
李贵 王胜刚 关利春 李明
1 辽宁省岫岩满族 自治县华玉源地质勘查有限公 司 ;2 辽宁省岫岩满族 自治县城乡规划局 3 辽宁省岫岩满族 自治 县华玉源地质勘查有 限公司 ;4 辽宁省岫岩满族 自治县华玉源地质勘查有 限公司
京市测 绘设 计研究 院在 国内首先 完成 了 “ 比例 尺数字化测 图系统” 大 (I G ) ID J的软件 开发 ,并通 过技术 鉴定 ,19 年被建设部 列为第一批 I I 90
O 改变 了传统 的工程控 制网布 网、地形测量 、道路测 量和施工 测量等的 技术推 广应用项 目之一 ,在 8多个城 市及工 程测量单位推广应用 ,同 作 业方 法。三 角网 已被三边 网 、边角 网 、澳 l 导线 网所替 代 ;光 电 距 时又有 十几个大专 院校 、仪 器公 司和工程测量单 位 ,先后开发 和研制 测 距三角高程测 量代 替三 、四等 水准测 量 ;具有 自动跟踪 和连续显示
97 供 了先进 的技术 工具 和手段 , :光 电测 距仪 、精 密测距仪 、电子纬 测绘 系统不适合 国情 滩 以推广应用 ,只有依 自己研究开发 。18 年北 如
仪 、全站仪 、电子水 准仪 、数字 水准仪 、激光直仪 、激光扫 平仪等 ,
为工程测量 向现代化 、自动化 、数字化方 向发展创 造 了有利 的条件 ,
摘要 :2 世 纪是知识 经济的信 息时代 , 1 推进数 字测绘技 术的发展 及其在 工程 测量 中的广泛应 用, 大力促 进工程测量技术方 法和手段的更新换代, 使 工 程 测 量技 术 向 电子 化 、 自动 化 、数 字 化 、信 息化 方 向 迈进 是 工程 测 量 技 术 发 展 的 基 本 目标 . 分析 了我 国工 程 测 量 技 术 发展 和 应 用现 状 ,并 对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测量技术走向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与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叉不断加强,新技术、新理论的引进和应用不断深入,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未来的测量学科应该是数据采集和处理向一体化、实时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仪器也向精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本文分析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Engineering Survey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Prospects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o digital,engineering survey services have continued to widen,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cross constantly strengthen mutual penet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the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heoretical deepening can be very intuitive see the future of the measurement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real-time,digital direction;instrument also told precision,autom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intelligent dire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nd the prospects for its development trend.Keywords:measure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outlook1.前言工程测量是研究地球空间中具体几何实体测量和抽象几何实体试验测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7]。

传统工程测量的领域一般在交通、建筑、水利、矿山等部门。

而现代工程测量则突破了传统,它不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还涉及到了工程的动态、静态几何和物理量的测设,测量结果的分析,以及物体的发展趋势预测等。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

“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2.高新科技的应用现在是一个科技井喷的年代,各种以前只能想的东西都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以前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现在就是现实在印证。

而科技的发展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产品中,看见了效益,才有发展的动力,才能更新换代,而其中的工程测量也是如此,与上个世纪完全是两个景象,接下来介绍几种世界先进的测量科技。

它们有诸多相似之处,如说用途广泛、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等。

当然它们也有诸多差异,如数字化技术一般运用在存储数据和成图方面,而卫星定位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地面测量仪则是用在实地观测上面的,但是它们也包含数字化技术,如在数据记录和存储方面。

实际上各种高新技术是相互兼容的。

2.1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有四种:⑴美国布设的第二代全球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GPS。

空间部分包括24颗分布在6个轨道上的卫星,卫星高度约20200km,运行速度为3800m/s。

运行周期11h58min,卫星轨道的倾角为55°。

每颗卫星可覆盖全球38%面积。

卫星的分布,可保证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15°以上的天空同时能观察到4颗以上的卫星。

卫星上有原子钟,且不断向地面发射两种频率的无线电波。

该系统从1978年2月2日发射第一颗试验卫星起,到1994年3月28日完成第24颗工作卫星的发射。

⑵前苏联发射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也由24颗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的卫星组成,卫星高约19100km,运行周期为11h15min,轨道面与赤道面交角为64.8°。

该系统于1982年10月开始发射,至1995年发射完毕。

随着地面设施的发展,“格洛纳斯”系统预计将在2015年完全建成。

届时,其定位和导航误差范围将从目前的5米至6米缩小为1米左右,就精度而言该系统将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截止2012年5月在轨卫星12颗,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目前其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

⑷2002年3月投入建设的Galileo系统,是由欧盟发起,与欧洲空间局共同开发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GNSS)系统。

空间部分由30颗分布在三个轨道上的卫星组成,卫星高度为23616km,运行周期约14h4min,轨道倾角56°。

2010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称,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将从2014年起投入运营。

GPS测量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求定测量点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下面介绍几种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特点:2.1.1建立工程控制网工程控制网是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基础,其网型和精度要求与工程项目性质、规模密切相关。

一般地,工程控制网覆盖面积小,点位密度大、精度要求高。

用常规方法多采用边角网。

采用GPS定位方法建立工程控制网,具有点位选择限制少,作业时间短,成果精度高,工程费用低等优点。

可应用于建立工程首级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矿施工控制网,工程勘探、施工控制网,隧道等地下工程控制网等等。

应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通常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以保证达到毫米级精度。

应用GPS技术建立道路勘探、施工控制网和隧道工程控制网等具有显著优势,道路勘测、施工控制网,具有横向很窄、纵向很长特点。

采用传统三角锁、导线方案,多数需要分段实施,以避免误差积累过大,采用GPS技术,由于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可以铺设很长的GPS点构成三角锁,以保持长距离线路坐标控制一致性。

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一般采用对向施工,有时还需采用立井施工,以提高贯通速度。

为了保证贯通精度,必须建立地面精密控制网。

隧道纵向跨度大,其上方周围多为崇山峻岭,地铁上方,高楼大厦林立。

用GPS技术建立隧道、地铁工程控制网解决了这类工程一大难题。

2.1.2RTK碎部测量与放样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差分方法。

RTK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坐标已知)和移动站(用户接收)。

其本原理是:将基准站采集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用户根据基准站差分信息进行求差解算用户位置坐标。

RTK技术可以应用于测量地形图、地籍图,测量房地产界址点,平面位置施工放样等。

采用RTK技术测图时仅需一人进行。

将GPS接收机放在待定特征点上1.2s,同时输入该特征点编码即可。

把一个小区域内地形、地物特征点测定后传入计算机(计算机相关信息),由专业成图软件、在人工适当干预下,形成所要成果图。

采用RIK技术进行放样,标定界标点,是坐标直接标定,不像常规放样那样,需要后视方向、用解析法标定,因而简捷易行。

2.1.3区域差分网下碎部测量与放样区域性GPS差分系统下碎部测量,放样,是基于区域GPS差分网进行。

区域差与RTK单基点载波相位差分原理相似,不同是区域差分基准站往往多于1个,多基准站组成基准网,基准网提供各个基准站差分信息,用户接收机根据自己位置确定各基准站差分信息权,按非等权平差后形成自己差分改正数,实现差分定位。

2.1.4GPS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主要是监测像大桥、水库大坝、高层大楼等建筑物、构筑物地基沉降、位移以及整体倾斜等状况。

常规监测技术是应用水准测量方法,监测地基沉降;应用三角测量(或角度交会)方法监测地基位移和整体倾斜,由于被监测物体通常都是几何尺寸巨人,监测环境复杂,监测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应用常规技术不仅观测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实现自动化监测。

而GPS定位技术由于定位精度高,不需要通视、可全天候工作等特点。

研究表明,利用GPS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可获得小于士2.0mm精度位移矢量,高程测量也可获得不大于±10.0mm精度。

因此,GPS在变形监测中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大型工程: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隔河岩大坝,坝顶弧线全长653m,最大坝151m,于1997年底至1998年初安装、调试并运行成功了GPS自动监测系统。

经实验及运行实践结果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可靠、监测精度高。

该系统设有两个基准点,采取了适当提高精度措施(系统设置、数据处理等)。

取得了监测点在在水平方向精度为0.5至1.0mm,高程方向精度为1.0至1.5mm较为理想成果。

这一监测工程成功范例,标志着我国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高精度变形监测,采用GPS自动监测系统时代开始。

2.2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测量工程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量,历来就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

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和Geomap 系统的出现,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