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练习册答案
《机械原理》练习册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网上选答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判断:(1)大多数的常用机构是空间机构(×)(2)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参数(×)(3)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5个自由度(×)(4)转动副的约束数为2(√)(5)高副的约束数为1(√)(6)由于两构件接触,便限制了构件的某些独立运动。
(√)(7)为了定性的表述个构件间的相互关系,不按比例尺绘制的机构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 (8)采用复合铰链,可以使机构工作起来省力。
(×)(9)机构采用局部自由度会影响机构的输出运动的自由度。
(×)(10)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是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必要条件。
(×)(11)为了定性的表述各构件间的相互关系,不按比例尺绘制的机构图形称为机构简图。
(√) (12)机构自由度数目就是机构杆组的数目。
(×)2填空:(1)2 个以上的构件以运动副联接构成的系统称为运动链。
(2)机构中输入运动的构件称为主动件。
(3)机构是由(主动件)、(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
(4)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5)移动副保留1个自由度。
(6)两构件组成平面高副时其运动简图中应画出两构件接触处的曲线轮廓。
(7)一个构件具有多个转动副时,则应在两条线交接处涂黑。
(8)机构是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实物组合。
(9)作为平面运动构件的位置,可由三个独立参数来决定。
3名词解释:(1)机构运动简图(2).运动副:两构件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3).转动副:允许构件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4)移动副:允许构件作相对移动的运动副。
(5)..机构:一个构件固定并使另几个构件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这样的运动链构成机构。
(6).原动件:也称主动件,机构中按外部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的构件。
(7).高副:由两构件点接触或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
(8).自由度:允许外部给与机构独立位置参数的数目。
机械基础练习册答案第二版

机械基础练习册答案第二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旋转运动和(A)。
A. 平移运动B. 振动C. 摆动D. 滚动2. 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属于(C)。
A. 静摩擦传动B. 动摩擦传动C. 无滑动传动D. 有滑动传动3. 轴承的主要功能是减少(B)。
A. 噪音B. 摩擦C. 重量D. 成本4. 机械设计中,材料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强度、硬度、(D)等。
A. 价格B. 外观C. 品牌D. 韧性5. 机械零件的疲劳破坏通常发生在(B)。
A. 表面B. 应力集中处C. 内部D. 边缘二、填空题1. 机械运动的三要素包括运动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速度、加速度、方向2.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____的比值。
答案:总功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设计需要考虑零件的____和____。
答案:受力情况、材料性能4.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具有____和____的优点。
答案:摩擦小、磨损低5. 材料的热处理可以提高其____和____。
答案:硬度、韧性三、简答题1. 简述机械运动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沿直线轨迹移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或变化;曲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沿曲线轨迹移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但大小可能保持不变或变化。
2. 描述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答案:齿轮传动是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的齿相互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当一个齿轮转动时,它会通过齿的接触推动另一个齿轮转动,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
四、计算题1. 已知某机械系统的有效功率为10千瓦,总功率为15千瓦,求该系统的机械效率。
答案:机械效率 = 有效功率 / 总功率 = 10 kW / 15 kW = 0.67 或 67%2. 一个机械零件在受到100N的力作用下,其应力集中系数为1.5,求该零件的应力。
答案:应力 = 力 / 应力集中系数= 100 N / 1.5 ≈ 66.67N/mm²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第二版为机械基础学习者提供了详细的习题解答,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传动、轴承、材料选择和机械设计等基础知识。
机械基础练习册第二类答案

机械基础练习册第二类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
A. 直线运动B. 旋转运动C. 往复运动D. 振动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零件的基本特性?A. 形状B. 尺寸C. 重量D. 材料答案:C3. 在机械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设计原则?A. 经济性B. 安全性C. 复杂性D. 可靠性答案:C二、填空题4. 机械传动中,_________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结构紧凑的特点。
答案:齿轮5.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断裂。
答案:磨损;腐蚀三、简答题6. 简述机械零件的疲劳失效的特点。
答案:机械零件的疲劳失效是指在反复载荷作用下,即使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零件也可能发生突然断裂。
其特点包括:(1)疲劳失效通常发生在循环应力作用下;(2)失效前无明显塑性变形;(3)失效过程可能迅速,不易被察觉。
四、计算题7. 已知某齿轮的模数为5mm,齿数为20,求该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答案:齿顶圆直径 = 模数× (齿数 + 2)= 5mm × (20 + 2) = 110mm五、论述题8. 论述机械零件的选材原则。
答案:机械零件的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零件的工作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化学介质等;(2)符合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如强度、韧性、硬度等;(3)考虑加工工艺性,如可加工性、可焊接性等;(4)考虑经济性,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5)考虑环境因素,如材料的可回收性、对环境的影响等。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机械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
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练习册答案浙教版

【导语】下⾯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练习册答案浙教版,仅供⼤家参考。
第三章第⼀节机械运动
基础与巩固
1、C
2、C
3、B
4、静⽌运动
5、13⽩云
6、⽉亮云
7、地球
8、运动的路线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
9、地⾯(或路⾯)汽车
拓展与提⾼
10、略
11、运动静⽌静⽌
基础与巩固
1、前⾯短
2、运动快慢路程时间⽶/秒
⽶每秒3.6
3、A所⽤时间E通过的路程速度
4、C
5、C
6、C
7、A
8、⼈每秒所⾛的路程为1.2⽶500静⽌
拓展与提⾼
9、是2513.38
10、D
基础与巩固
1、C
2、B
3、C
4、C
5、褐海燕猎豹
6、0.3
9、直线498.67(498-500均可)
10、80千⽶/时40千⽶0.5
拓展与提⾼
11、B
12、8.3⽶
13、1西
基础与巩固
1、重⼒重⼒正⽐
G=mg质量
重⼒9.8⽜/千克
2、弹簧测⼒计490
4.重⼒竖直向下炮弹⽅向
5、竖直向下竖直重垂线竖直
6、D
7、D
8、B
9、B
10、D
11、图略
拓展与提⾼
12、1470⽜2克
13、略。
汽车机械基础练习册参考答案.(DOC)

项目1 机械概述任务1 认识机械的有关名词一、填空题1.动力传动执行控制2.机械3.产生机械能转化机械能利用机械能4.由许多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做有用的功5.机构能量运动6.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运动和力7.运动制造固定连接8.带动其他运动构件运动主动件二、判断题1.×2.√3.√4.√5.×6.√7.√三、选择题1.B2.A3.A4.B5.DCBA6.C7.C8.AB9.C课后思考实践题1.答:区别在于:构件是机器或机构中的运动单元,机械零件是机械中的制造单元。
联系:在机器中,构件可以是单一零件组成,但多数构件是由若干零件固定连接组合而成。
2.答:不是机器,是机构。
由活动钳身与固定钳身、丝杆与螺母、夹紧盘与转盘座,3个构件组成。
3.答:有①、②、④、⑤4种。
4.5.答:可尔-点火线圈ignition coil凡尔-气门valve斯巴客-火花塞spark plug挖斯-垫圈washer林-活塞环piston ring哈弗-对开式滑动轴承轴瓦half马达-电机electric motor因为汽车是泊来品,老师傅在修车中这样称呼汽车零件用的是英语音译词(同沙发、咖啡、可口可乐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修车专用俗语。
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产物,严格地说这样叫法是不规范的。
6.图1-1-3(a)机构(b)机器(c)零件(d)机构(e)构件(f)构件任务2认识机构运动一、填空题1.直接接触而组成的2.低副高副3.面接触转动副移动副螺旋4.相对运动相对直线移动相对螺旋5.点或线6.凸轮接触齿轮接触滚动接触7.摩擦传动啮合传动8.摩擦轮传动带传动9.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10.与运动无关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相对运动关系11.固定件主动件从动件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D2.A3.D4.BA5.D6.D7.C8.D课后实践题1.(a)高副(b)低副(c)螺旋副(d)高副(e)转动副2. (a) 有2个活动构件,凸轮与机架间采用转动副连接,从动件与机架间采用移动副连接,凸轮与从动件间为高副连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册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1米。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纳米。
2、1mm。
0.68。
3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书粗心。
4A。
5B。
6D。
7D。
8D。
9C。
10D。
11B。
水平提升12偏小。
13A。
14B。
15A。
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1运动。
静止。
2江岸。
竹排。
3船。
江岸。
4位置。
参照物。
5A。
6B。
7B。
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
水平提升 9地球。
24。
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车的速度)。
11C.探索研究12C。
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
(2)能。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
v=s/t。
m/s。
km/h。
3.6。
2B。
3A。
4C。
5C。
6D。
7、4m/s 水平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9、3。
15。
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
(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速度为40km/h。
12。
11C。
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
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基础知识 1、v=s/t。
路程。
时间。
卷尺。
停表2略。
3(1)匀速。
6。
(2)1.2。
(3)小于。
水平提升4(1)5min(2)72km/h。
5、80km/h。
200km 。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1、dm。
cm。
min。
s。
2、20。
18。
3、1.2米每秒。
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多学时)(高教版)习题册完整参考解答(云天课件)

前言
亲爱的年轻老师们:
欢迎光临云天课件!
这本《机械基础练习册全套完整参考解答》终于上传了。
原练习册本来附有答案,但只是对填空、选择、判断这三种题型的答案,而所有的问答题、作图题和计算题都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这对于刚走上职教岗位的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不便。
这本参考答案是完整的参考解答,且对原书中某些不恰当的答案也作了纠正,同时答案完全按照原书页码题目位置给出,也便于老师们批改作业。
希望这本参考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云天。
机械基础练习册答案

4.短旋合长度中等旋合长度长旋合长度S N L
5.Tr公称直径螺距Tr公称直径
6.中径
二、判断题
1.√2.×3.√4.5.√
三、选择题
1.A 2.C 3.A 4.B
四、问答题
1.(1)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30mm,螺距为2mm,中经、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g,右旋,外螺纹。
3.确定的轴向位置轴向力
4.轴肩或轴环
5.轴端不大
6.较小变化简化削弱
7.方便可靠较大螺纹降低
8.运动和转矩相对转动键过盈配合
9.压入法温差法
10.尽量统一
11.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
12.减小
二、判断题
1.×2.√3.×4.√5.×6.×7.√8.√
三、选择题
1.C 2.C 3.A 4.A 5.B
四、问答题
一、填空题
1.定位接合传动封闭圆柱销 圆锥销 开口销
2.定位
3.小1:50
4.松便于拆卸L型T型环型钮扣型
5.剪切力垂直扁平状
6.弯曲
7.备插U形钩或开口销叉形及圆眼形
8.轴向严重振动且无需精密
二、问答题
1.答:按形状不同,一般可分为圆柱销、圆锥销、异形销三种。
圆柱销又称为直销,为一直径相同的圆柱体,两端倒角或做成圆角,由淬火钢经研磨而成。其用途为两配合机械零件的定位及作为活动机件的短轴,例如汽机车的活塞销。
2.4普通螺旋传动
一、填空题
1.内、外螺纹螺旋副旋转直线往复
2.简单大高较大低
3. 螺纹的转动方向 旋向
4. 回转圈数 导程
二、判断题
1.× 2.× 3.√
三、选择题
1.C 2.C 3.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基础练习册答案绪论答案一、选择题0-1 B 0-2 B 0-3 A 0-4 C 0-5 B 0-6 D二、简答题0-7 答:理论联系实际。
第1章机械概述答案第1单元一、填空题1-1 原动机、执行、传动、操纵或控制1-2 运动1-3 制造1-4 相对运动1-5 物理、化学、力学、工艺1-6 耐腐蚀、抗氧化、化学稳定1-7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1-8 铸造、锻造、可加工、焊接二、选择题1-9 AD、BC 1-10 D、C、B、A 1-11 C 1-12 A、B1-13 B 1-14 E 1-15 C 1-16 AD、BC三、简答题1-17 答:构件是机械的基本运动单元。
如车轮整体。
零件是机械的基本制造单元。
如辐条、车圈。
1-18 答:前者可完成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即有动力源。
而后者仅传递运动、力或改变运动形式,无动力源。
机器包含机构,机构是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机构。
第2单元一、填空题1-19 挤压、接触1-20 固定、液体、气体、混合1-21 滑动、滚动1-22 磨合、稳定磨损、剧烈磨损1-23 粘着、磨料、疲劳、腐蚀、冲蚀二、选择题1-24 A 1-25 C 1-26 A 1-27 D 1-28 B三、判断题1-29 X 1-30 √ 1-31 √ 1-32 X 1-33 X 1-34 √四、简答题1-35 答;滑冰时,运动员要借助于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推动身体向前运动,如果摩擦力过小不足产生足够的推力,则运动员无法高速运动,虽然滚动比滑动的摩擦系数小,但滚轮与冰面之间的过小的摩擦力,反而使运动员无法向前运动。
这说明没有摩擦力是不行的,但摩擦力过大又是有害的。
1-36 答: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很快,如果不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则一旦需要刹车,汽车将无法按要求停止运动,将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所以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将地面做得粗糙些,保证汽车能较快地停下来。
第2章构件的静力分析答案第1单元力一、填空题2-1、大小、方向、作用点、矢量。
2-2、变形忽略不计。
2-3、不改变。
2-4、外效应、内效应、外效应。
二、判断题2-5、√ 2-6、× 2-7、× 2-8、× 2-9、×三、选择题2-10、C 2-11、C 2-12、C 2-13、D 2-14、C 2-15、B 2-16、B2-17、D 2-18、A四、问答题2-19、能。
沿AB连线加一对拉力或压力。
2-20、不能。
因为力不能移出刚体外。
AB、BC是两个刚体。
第2单元约束、受力图一、填空题2-21、约束,相反。
2-22、限制、不限制。
2-23、拉力、压力。
2-24、移动、转动。
2-25、约束类型。
二、判断题2-26、× 2-27、× 2-28、√ 2-29、√三、选择题2-30、B 2-31、D四、改错题2-32、不正确。
2-33、不正确。
BCFByFCBDAFDFAxFAy′FBxEFFEF′ByFBxABFAFBACFFCFBFAB (c)2-34、2-35 2-36、2-37、2-38、第3单元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一、填空题2-39、大小、转向、作用面。
2-40、标量、矢量。
2-41、零。
2-42、相等、相反、平行。
2-43、逆时针、顺时针。
2-44、合力矩定理。
2-45、有关、无关。
2-46、零。
二、判断题2-47、× 2-48、√ 2-49、× 2-50、√三、选择题2-51、A 2-52、无 2-53、B 2-54、C 2-55、B 2-56、D四、问答题2-57、相同。
2-58、前两个等效,后两个等效。
2-59、不等效,不在同一平面。
五、计算题2-60、2-61、2-62、第4单元平面任意力系一、填空题2-63、原力对作用点之矩。
2-64、无关、有关。
2-65、3、3、 2、2、 2、2 1、1。
2-66、x轴不垂直于AB连线。
2-67、三点不共线。
二、判断题2-68、× 2-69、× 2-70、√ 2-71、× 2-72、×三、选择题2-73、C和D 2-74、B 2-75、C四、问答题2-76、不能。
力的平移原理。
2-77、(a)中除了有力偶矩外,轴承还受径向力作用。
(b)中只有力偶作用。
五、计算题2-78、CD拉力。
A反力2-79、 L自测题2答案一、填空题1、力、力偶。
2、相互的机械作用、运动状态、形状。
3、矩心。
4、力乘以力臂。
5、平面汇交、平面平行。
二、判断题1、×2、×3、× 4 、√ 5、×三、选择题1、C2、B3、A4、D四、问答题1、不能。
由力的可传性原理知,力不能移出刚体外。
2、力偶中的两个力是平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六、计算题1、(a)方向向上。
(b)向上,向下。
2、M=-4.8N.m第3章构件的基本变形答案第1单元拉伸与压缩一、填空题3-1、沿轴向作用一对等值、反向的拉力或压力;杆件沿轴向伸长或缩短。
3-2、载荷、约束反力。
3-3、内力、增大。
3-4、应力。
3-5、强度、刚度、稳定性。
二、判断题3-6、× 3-7、√ 3-8、√ 3-9、× 3-10、×三、选择题3-11、A 3-12、B和 C 3-13、C四、问答题3-14、(a)属于拉伸。
3-15、正应力。
均匀分布。
3-16、用截面假想将杆件截开,然后在截面标出内力,再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内力。
步骤:切、取、代、平。
五、计算题3-17、3-18、第2单元拉伸与压缩一、填空题3-19、极限应力。
3-20、屈服极限、强度极限。
3-21、小、大。
3-22、安全储备程度。
3-23、较大。
二、判断题3-24、√ 3-25、√ 3-26、× 3-27、×三、选择题3-28、A 3-29、C 3-30、C 3-31、B 3-32、D四、问答题3-33、由于截面突然改变而引起的应力局部增高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现象。
轴肩部分用圆角来过渡等。
3-34、应力与应变保持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称为比例极限;只产生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开始出现屈服现象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它是强度指标之一。
3-35、试件断裂后所遗留下来的塑性变形表示材料的塑性。
五、计算题3-36、N =20KN N =10KN N =-6KN3-37、第3单元剪切一、填空题3-38、作用线垂直于杆的轴线而又相距很近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截面沿着力的作用方向相对错动。
3-39、剪力、切力。
3-40、剪应力、切应力、。
3-41、挤压。
3-42、挤压应力。
3-43、只在表面的局部区域变形。
二、判断题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三、选择题3-52、C 3-53、A四、简答题3-54、挤压应力具有局部性,在离挤压表面较深的地方,挤压应力迅速减小;压缩应力则发生在整个构件上。
四、计算题3-56、 3-57、3-58、安全。
第4单元扭转一、填空题3-59、作用在与杆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两个力偶等值、反向;横截面绕轴线产生相对转动。
3-60、扭矩。
3-61、剪应力、正应力。
3-62、横截平面。
3-63、剪切。
3-64、9550二、判断题3-65、× 3-66、× 3-67、× 3-68、√三、选择题3-69、B 3-70、A 3-71、B四、问答题3-72、低速档。
由外力偶矩计算式可知,功率一定时,外力偶矩与转速成反比。
3-73、(a)、(c)。
五、计算题3-74、 M =-400Nm M =-600Nm M =300Nm 调换1轮和4轮。
3-75、第5单元弯曲一、填空题3-76、垂直于梁轴线的横向力或纵向平面内的一对力偶;梁轴线由直变弯。
3-77、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3-78、剪力、弯矩。
3-79、纯弯曲。
3-80、危险、弯矩值。
二、判断题3-81、× 3-82、√ 3-83、× 3-84、×三、选择题3-85、C 3-86、D 3-87、A 3-88、B 3-89、C四、问答题3-90、横向线变形后仍为垂直于轴线的直线;梁的轴线由直变弯,但长度不变;梁凹入一侧,横截面宽度略为增大,梁凸出一侧,横截面宽度略为缩小。
3-91、在梁纵向对称面内产生的内力偶矩称为弯矩。
弯矩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任一侧梁上所有外力对截面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当水平梁产生上凹下凸的变形时,外力偶矩和弯矩为正。
或左段梁逆时针,右段梁顺时针的弯矩为正。
五、作图题3-92、M =3Fa 在固定端。
六、计算题3-93、M =18 kN m M =16 kN m第6单元弯曲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一、填空题3-94、截面、载荷、支座。
3-95、弯矩。
3-96、两种、两种、组合变形。
3-97、拉(压)、弯曲。
3-98、压杆丧失稳定性、失稳。
3-99、临界压力、最大、最小。
二、判断题3-100、√ 3-101、× 3-102、√ 3-103、√三、选择题3-104、D 3-105、B 3-106、A 3-107、C 3-108、C四、问答题3-109、在相同条件下,工字形截面比矩形截面省料。
3-110、弯、扭组合变形。
有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
五、计算题3-111、。
3-112、安全。
自测题3答案一、填空题1、拉压、剪切、扭转、弯曲。
2、延伸率、截面收缩率。
3、轴力、长度、弹性模量、截面面积。
4、2。
5、。
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A2、C3、C4、B5、D四、问答题1、(1)相等。
(2)不同(3)不同。
2、低速轴。
功率一定时,外力偶矩与转速成反比。
五、作图题各截面弯矩值相等。
六、计算题1、。
2、第5章机械零件答案第1单元一、填空题5-1直轴、曲轴、软轴 5-2传动轴、心轴、转轴5-3传动轴 5-4心轴 5-5转轴 5-6中碳钢、合金钢二、选择题5-7 B 5-8 A 5-9 C 5-10 A 5-11 D三、简答题5-12 答:(1)轴的受力合理有利于提高轴的强度和刚性。
(2)轴相对于机架和轴上零件相对于轴的定位准确,固定可靠。
(3)轴便于加工制造,轴上零件便于装拆和调整。
(4)尽量减小应力集中,并节省材料。
5-13 答:(1)零件各部位装配时,不能互相干涉。
(2)轴的结构也应便于轴上零件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