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环境状态可划分为已知环境状态和可能环境状态两种形式。
在已知环境状态中,决策的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但往往人们只能依据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常用字母U来表示。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和联系:二者都是结果的不确定,但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而不确定性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5、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可分为3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喜好)和风险中性。
如付薪方式,可以是20*50=1000,也可以用投币方式获2000元或者0,通过员工的接受方式不同可说明他们不同的风险偏好。
当然有时人的风险偏好表现为多样性,如低收入者买彩票(1)绘制风险厌恶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厌恶者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
并且,效用函数特性为凹性的市场参加者必为风险厌恶者。
(2)绘制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率呈现递增趋势,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特征一般被呈现为凸性。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进展1919年,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最早出自凡勃伦的《资本的性质》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此文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 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形成阶段进入到进展阶段。
二、国外信息经济学的讨论角度1、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假设动身分析经济现象。
2、从统计决策的角度动身,讨论如何采用信息实现最优信息经济。
3、从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角度讨论信息经济现象。
4、从信息产业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5、从信息经济的统计测算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三、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内容(1)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包括:市场机制与市场信号模型、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微观信息市场及其均衡理论、托付人-代理人理论及其分析模型、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分析模型、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激励机制、搜寻理论及模型等;(2)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上去研讨产业良性进展的测度、道路和策略;(3)信息系统经济学:主要是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中的有关的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效益问题、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的价格问题等等。
四、信息经济学讨论内容第一,讨论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
其次,讨论信息系统经济。
第三,讨论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
第四,讨论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
第五,讨论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五、信息经济学讨论对象:讨论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和规律六、博弈论的定义理解:博弈就是策略对抗,或与策略有关键作用的嬉戏,或者说博弈就是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肯定的环境条件,在肯定的规章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七、经济博弈论主要概念及表述:局中人:指做决策的个体。
每个局中人的目标都是通过选择行动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期末复习信息经济学试题

期末复习信息经济学试题一、填空题1.逆向选择理论的创始人是(阿克罗夫),信号发送理论的创始人是(斯彭斯)2.股权转移中属于双向风险转移的是(置换式资产重组),股权转移中属于单向风险转移的是(股权拍卖)3、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4、企业的信息结构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等级制度信息结构和(明珠制信息结构)5、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不是一个有效激励机制,在对称信息条件下有小的激励机制又(收取租金)、(劳动工资)和(目标产量承包)6、在传统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假设有(经纪人假设)和(安全信息假设)7、(个人本身)是信息承包的首要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特征8、逆向选择也被译为不利选择,有阿克罗夫1970年对美国的(柠檬)市场分析而来的9、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两种作用机制是(促进机制)和(带动机制)10、信息需求表现出有别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属于(派生性)需求11、(交易区域化)是信息搜寻方式中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1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13、基金管理者道德风险包括(净值操纵)、(操纵市场)、(关联交易)、(内幕交易)和(群体决策)等方面14、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15、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16、差别价格拍卖又称为(第一价格拍卖),统一价格拍卖又称为(第二价格拍卖)17、在拍卖中,买主寒假从一高价格开始,然后逐次下降明知道第一个竞买人应价是击槌成交,这种拍卖方式称为(价格下行拍卖|荷式拍卖)18、在拍卖中,价格上行拍卖又称为增价拍卖,是指拍卖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其还可以称为(英式拍卖)19、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20、保险公司为社会提供两类保险市场,主要是完全保险和(部分保险)21、市场价格离散率的制约因素是(经营产品的商店数量)、(价格离散幅度D)(价格在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u(p))。
期末复习信息经济学试题

期末复习信息经济学试题一、填空题1.逆向选择理论的创始人是(阿克罗夫),信号发送理论的创始人是(斯彭斯)2.股权转移中属于双向风险转移的是(置换式资产重组),股权转移中属于单向风险转移的是(股权拍卖)3、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4、企业的信息结构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等级制度信息结构和(明珠制信息结构)5、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不是一个有效激励机制,在对称信息条件下有小的激励机制又(收取租金)、(劳动工资)和(目标产量承包)6、在传统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假设有(经纪人假设)和(安全信息假设)7、(个人本身)是信息承包的首要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特征8、逆向选择也被译为不利选择,有阿克罗夫1970年对美国的(柠檬)市场分析而来的9、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两种作用机制是(促进机制)和(带动机制)10、信息需求表现出有别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属于(派生性)需求11、(交易区域化)是信息搜寻方式中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1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13、基金管理者道德风险包括(净值操纵)、(操纵市场)、(关联交易)、(内幕交易)和(群体决策)等方面14、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15、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16、差别价格拍卖又称为(第一价格拍卖),统一价格拍卖又称为(第二价格拍卖)17、在拍卖中,买主寒假从一高价格开始,然后逐次下降明知道第一个竞买人应价是击槌成交,这种拍卖方式称为(价格下行拍卖|荷式拍卖)18、在拍卖中,价格上行拍卖又称为增价拍卖,是指拍卖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其还可以称为(英式拍卖)19、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20、保险公司为社会提供两类保险市场,主要是完全保险和(部分保险)21、市场价格离散率的制约因素是(经营产品的商店数量)、(价格离散幅度D)(价格在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u(p))。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
(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1.信息经济学中常用得定性研究方法就是。
ﻩﻩ[A ]A 归纳与演绎B 概率统计C 灰色理论D模糊数学2.“囚徒得困境”奠定了何种博弈论得理论基础。
ﻩﻩﻩ[ D]A 动态博弈论B 静态博弈论C 合作博弈论D 非合作博弈论3.微观信息经济学起始于ﻩﻩ[ C ]A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ﻩC 20世纪50年代ﻩD 20世纪60年代4.博弈论又称为ﻩﻩﻩﻩ [ A]A 对策论B 决策论C策略论 D 均衡论5.所有动态博弈得一个中心问题就是ﻩﻩﻩﻩﻩ[ B ]A均衡问题B可信性问题 C 不定点问题 D 阶段问题6.信息搜寻得最佳次数就是ﻩﻩﻩﻩﻩ[ B ]A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支出ﻩﻩ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C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支出ﻩﻩD 有多种情况7.博弈论又称为ﻩﻩﻩﻩﻩﻩ[ A ]A 对策论B 决策论C 策略论D 均衡论8.信息系统得效益评价法中属于运筹学方法得就是ﻩﻩﻩ[ B ]A 费用效益分析法B 数据包络分析C 生产函数法D 投入产出分析法9.逆向选择最早产生于ﻩﻩﻩﻩﻩ[B ]A 产品市场B 保险市场C 资本市场D劳动力市场10.IRR就是什么情况下得贴现率ﻩﻩﻩﻩ[ D ]A NPV〉0B NPV>=0C NPV<0D NPV=011.信息也就是一种特殊得ﻩﻩﻩﻩﻩ[B ]A 数据B 商品C 符号D 收入12.现代化得核心就是ﻩﻩﻩ[ B ]A 农业化B 工业化ﻩC 商业化ﻩD 市场化13.委托代理模型得核心就是ﻩﻩﻩﻩ[A]A激励ﻩﻩB惩罚C胡萝卜加大棒得方式ﻩ D奖励与惩罚14.信息市场得优势战略得核心就是ﻩﻩﻩ[ A ]A 向信息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得信息商品B 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C营销推广技术ﻩﻩD 公共宣传与人员推销技术15.信息价格就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得信息价值。
ﻩﻩﻩ[ B ]A 无形得,不能表示B货币C成本 D 收集信息得成本16.参与者参与博弈得目得就就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得ﻩ[ A ]A 收益ﻩﻩB 收入ﻩC效用ﻩﻩﻩD 效益17.以下属于市场失灵形式得就是()。
信息经济学重点及习题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第1章 信息1. 信息的概念(从信息经济学角度)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构建的知识差,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更不是精神。
2. 信息的特性:普遍性 ,客观性 ,无限性(不完全性),动态性,依附性,计量性,传递性(共享性),层次性,不可分性。
3. 不确定性、风险的含义:“风险”是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不可度量的风险。
4. 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区别*:1,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
已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的或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随机状态,称为风险。
否则,为不确定性。
2,换而言之,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不确定性是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状态。
3,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是不可度量的。
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1. “信息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
2. 多样化。
3.集中化—— 保险。
4.专业化——规模经济5.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概念:1,对称信息:指的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也就是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双方都了解对方的信息度量或经济环境。
2,非对称信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对称环境可分为三类:(1)市场参与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2)市场参与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但掌握度量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环境;(3)市场参与者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完全双边垄断)。
非对称信息的作用:1,非对称信息的存在是对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肯定。
它是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经济信息领域的具体表现。
2,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程度越高,一方面使信息的差别的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使社会产生信息组合和信息联合的必要。
3,非对称信息模型:委托人—代理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宏观信息系统
2、信息
3、信息资源
4、信息资源开发
5、信息市场
6、规模经济
7、合作效应
8、自然垄断
9、信息系统
10、微观信息系统
11、不确定性
12、逆向选择
13、信息产业
14、信息商品
15、信息经济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信息市场的特征和模式。
2、简要回答信息的特征有哪些。
3、信息系统效益的特点是什么?
4、信息市场的特征是什么?
5、简要回答信息系统经济效益专家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6、信息市场有哪些主要功能?
7、信息市场有哪些主要模式?
8、简要回答信息系统效益评价的原则。
9、简要说明信息资源的范畴与特征。
10、简要回答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11、简要说明信息商品生产的学习曲线。
12、信息系统成本测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简要回答信息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关系。
14、简要回答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15、信息商品消费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述影响信息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
2、论述最佳搜寻次数的确定过程以及价格离散程度的变化、外在因素引起搜寻成本降低对最佳搜寻次数的影响。
(需画图说明)
3、论述信息商品的成本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4、论述信息产业收益递增机制形成的原因。
5、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中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
6、为什么说信息产业具有范围经济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经济学复习考试题型:1、选择(5、5分)2、填空(5、10分)3、名词解释(5,15分)4、简答(5、25分)5、解答(15分)6、作图(15分)7、论述(15分)1、信息的定义与特征(1)发展史/view/ddb90179a26925c52cc5bf0e.html (2)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3)信息的性质:1、普遍性2、客观性3、无限性4、依附性(载体不可分性)5、可度量性6、可传输性7、动态性8、层次性信息经济学的定义、特征(1)信息经济学定义: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
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智力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产品形态:有形形态的物品和无形形态的服务)。
(2)信息经济学所处时代的特征a)信息、知识、治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c)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d)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3)信息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三个特点:a)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b)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张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c)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张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3、信息的度量方法和标准,信息不完全性(微观)存在的原因(此处有理论?)(1)信息的度量方法和标准由于各种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同,它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也就不同。
因此,一个事件所给予人们信息量的多少是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有关的。
出现概率小的事件包含的信息量大。
因此,信息量应该是概率的单调减函数。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信息度量的标准:-能度量任何消息,并于消息的种类无关。
-度量方法应该与消息的重要程度无关。
-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不确定性有关。
信息度量的方法: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2)信息的不完全性原因:a)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其中包括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限制b)信息的绝对滞后性有所限制,事物总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人类面临的客观世界日新月异,已有的信息集合不可能对将要发生和发展的失误做出全面的藐视和反映。
c)成本-效益原则客观上要求人们要有选择地获取、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信息,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必须要考虑由此而得到的利益。
4、一组概念:(1)概率论:博弈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决策行为的一种决策理论,是多个经济主体在相互影响下的多元决策,决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双方或多方的决策。
如下棋,最后的结果就是由下棋双方你来我往轮流做出决策,决策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得出的结果。
博弈论的解:当博弈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换策略时所达到的稳定状态叫做均衡,均衡的结果叫做博弈的解。
(2)博弈论的概念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均衡、收益和结果等。
其中,参与人、策略、收益(支付)合称博弈规则,是最基本的要素。
局中人或参与人:概念: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其目的是通过选择策略(或行动)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水平。
特殊的局中人:博弈论有时将“自然”作为“虚拟局中人”来对待。
即:指以一种纯机械的方式来采取行动的个体。
行动:是指局中人在博弈中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行动集合:局中人i的行动集(action set)是其可以采用的全部行动的集合。
行动顺序:也称为行动结构。
即:博弈中各局中人行动的顺序。
行动组合:N 个参与人的行动的有序集称为行动组合信息: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完美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指一个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行动选择有准确的理解,即每个信息集只包含一个值。
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所有参与人知道每一步的信息集。
战略strategies: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战略与行动:战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在静态博弈中,战略和行动是相同的。
战略必须是完备的,要给出参与人在每一种可想象得到的情况下的行动选择。
支付payoff(效用utility):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或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策略:在给定条件博弈中,参与者完整的一套行动计划叫做策略。
策略空间:参与者可以选择的策略的全体就组成了策略空间。
均衡equilibrium: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3)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
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在这一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对手的战略。
”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
)(4)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相同的知识,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有三类:市场参与者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双方都掌握度量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的环境;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的环境。
)(5)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信息非对称性是以人们获取信息能力的非对称性为基础的。
(社会分工、专业化))(6)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
完全市场的信息不可能成为商品,不具有市场价格。
(完全市场的信息不可能成为商品,不具有市场价格。
)完全信息经济的局限:完全竞争、市场效率、供求法则和单一价格法则。
(7)不完全信息:即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部分知识。
(8)公共信息: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市场参加者应具有且能获取的共同知识可称之为公共信息。
更多情况下,亦称之为常识。
(9)私人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关键):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5、概念与例子:(1)道德风险(招聘\工作中):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道德风险的获利方式: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后,代理人利用自身拥有而不被委托人观察到的隐蔽行为,改变签订合同前的行为模式,从中获取更大的预期收益,这一过程同时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
)补充:道德风险的关键:代理人拥有独占性的私人信息。
要避免道德风险,委托人必须获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
道德风险的两面性: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均衡的低效率(2)逆向选择: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签约之前,双方的信息就不对称。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而委托人不知道。
此时信息是不完全的。
代理人利用这些可能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而委托人则由于处于信息劣势而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上交易的劣质商品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导致优质品完全被驱出市场的一种现象。
)补充:请问逆向选择中逆向的涵义?答:逆向选择有三层涵义:(1)在正向选择情形中,商品的质量决定价格,但逆向选择情形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2)逆向代表市场的低效率。
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全信息结构下少得多,甚至非常少,因而交易市场的运行是低效率的;(3)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案例分析:旧车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在旧车市场,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
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买者也不傻,尽管他们不能了解旧车的真实质量,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愿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就可能会退出市场。
接下来的演绎是,由于上等车退出市场,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退出市场;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一辆车都不成交。
现实的情况是,社会成交量小于实际均衡量。
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1)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1)信息显示——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2)信息搜寻——买方(3)信息甄别(4)信息咨询2)第三方信用:担保3)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显示产品的质量,而且可以在产品质量与预期不符时向消费者提供一种报复的手段,即消费者可以减少未来的消费。
新产品也经常与老品牌相关联,因此,品牌也可以向它的潜在消费者保证产品的质量。
4)广告: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和品质承诺。
5)连锁经营:与品牌具有类似的作用,如连锁旅店和连锁餐厅。
6)许可制度:可以减少质量的不确定性。
如医师许可证、律师许可证等。
(3)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区别:逆向选择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前,而道德风险则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后。
相同点:产生的主要原因都在于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两者都会导致市场失效或低效率。
(4)市场信号:定义:是指竞争对手采取能直接或简介反映其意图、目标或内部情况的行动,这种经济中或其他活动中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信号。
信息传递模型(斯宾塞):信号传递模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不完全信息对策。
这个对策包括两个参与人,一个叫sender,一个叫receiver,sender拥有一些receiver所没有的,与参与人的效用或者支付相关的信息。
对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sender向receiver发出一个信息(message),或者叫一个信号(signal);第二个阶段,receiver接收到信号后做出一个行动,对策结束。
这时,两个参与人的效用就得到决定。
他们的效用既是私人信息、又是message,同时也是receiver所选择的行动的函数。
注意,第一阶段receiver只能看到sender发出的信号,而看不到sender所拥有的私人信息。
信号发送(signaling):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主动采取行动将其私人信息以信号的形式转递给不拥有信息的一方。
信息甄别(screening):不用有信息的一方采取一定的行动诱使拥有信息的一方揭示其私人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市场信号有:质量保证书、包退、包换、包修等;优质名牌、著名商标等;广告宣传、漂亮的展厅或购物环境、文凭作用:市场信号或有助于人们在观察和预测经济活动过程中信号降低不确定性。
信息经济学的教育甄别理论,较高的教育水平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结果并没有太大帮助,它既不能增加认知能力,也不会增加社会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