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是“垮掉的一代“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在当下的社会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他们是指那些对传统规范和社会期望产生了强烈反痛感的年轻人。
这一代人不再接受固有的定义和框架,他们试图打破条条框框,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既是对他们的一种定义,也是对他们特点的一种概括。
这个词汇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其一本同名小说《垮掉的一代》中使用的。
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引起了当时年轻人的共鸣。
从此以后,“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汇便开始流传开来,深入人心。
垮掉的一代往往被认为是一群有些迷茫,甚至有些自我放逐的年轻人。
他们对于当下的社会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不愿意盲目接受现有的体制和规则。
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寻求真实和自我。
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内心的丰富和体验的丰富,而非对外在物质的追逐。
这一代人往往对工作和事业没有强烈的动力,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更愿意在追求个人兴趣和热爱的道路上探索和奋斗,而非听从传统的“安稳就业”。
这样的人生选择往往被认为是追求梦想的勇敢之举,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满足感。
然而,垮掉的一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他们虽然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但有时却会变得孤独和迷茫。
因为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有所不同,他们可能会感到被边缘化或无法融入。
他们也面临着物质生活的压力和生计的问题。
在这个社会中,一切都需要金钱,而他们的选择往往不被看作是“安稳”的选择。
尽管如此,垮掉的一代并不是消极的群体,他们积极地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的追寻。
他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社区精神,倡导公平和平等。
他们致力于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通过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和慈善活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中,垮掉的一代早已不再是边缘群体,他们的观念和价值观正在渐渐改变传统社会的规范和标准。
他们的存在和影响无论是在文化、艺术、还是在技术、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不容忽视。
“垮掉的一代”的产生及其流变

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the B eat G enera 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 atnik s”(“垮掉青年”的俗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
“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
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
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
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
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巴罗斯、格雷戈里。
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
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
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
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
在旧金山,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书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彰显青春个性,做时代新青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彰显青春个性,做时代新青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如今,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联系现实,以高三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表主题为“新青年,敢不同”的国旗下讲话,阐述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共四段,都是对“新青年”进行了阐释。
第一段是陈独秀理解的新青年,第二段是毛泽东理解的新青年,第三段是当代的新青年的特征,第四段是对新青年发出呼吁。
第一段可提炼出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引用信息指向个性发展和贡献社会,将社会、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第二段引用毛泽东对青年的呼吁,指出广大青年的主人翁地位,可通俗理解为广大青年要“爱国、担当、勇敢”,要为了自己的社会、国家敢想、敢说、敢干,体现出主人翁精神。
第三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体现出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志存高远、担当时代重任的期待。
第四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指出青年要大胆摆脱束缚,勇敢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结合上述信息,我们可以确定“敢不同”中“不同”的内涵,即新时代青年应勇于摆脱俗见,张扬自我,有担当敢突破。
材料的提示语中要求以高三学生的身份,“以‘新青年,敢不同’为主题,写一篇国旗下的讲话”,从中可见写作的关键话题为“不同”,兼涉“新青年”和“勇敢”。
2021年高三作文“当代青年应当怀有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年高三作文“当代青年应当怀有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试题回放】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②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③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张之洞)/④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鲁迅)/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汪国真)/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毛泽东)在这个“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新时代,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详解名师解题本题引导考生思考新时代青年该如何投身民族复兴的时代任务,考生应当从材料给出的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寻找共通点,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立意。
以②④为例,可立意为“当代青年应当怀有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趁大好青春不懈奋斗”。
标杆高分范本青春须早为,不负复兴梦新时代,经济封锁尚未冲破,政治博弈避无可避,文化渗透暗箭难防……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仍然“危机四伏”。
但是,时代新海之下,有暗礁林立,也有宝藏静默。
中国当紧紧抓住新时代给予的每一个宝贵机遇。
面对坎坷但宽阔的民族复兴之路,新时代的青年既需要鲁迅“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的担当与决心,也需要孟郊“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觉悟与斗志。
民族复兴的梦想其实一直都扎根在中华儿女心中,也一直激励着中国青年在千锤百炼中磨砺锋芒,在荆棘暗刺中乘风破浪。
犹记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言,亦难忘万隆会议上周总理的慷慨陈词;犹记“五四运动”时热血青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浩大声势,亦不忘巴黎和会时中国青年的热血和坚挺的脊梁。
正是前代青年融入了汗水与热血的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开拓出了代代人共同奔赴的民族复兴之路。
然而,在当下,却有人不断提出质疑,抨击当代青年是“垮掉的一代”,认为“佛系”“丧”不过是当代青年懒惰、不思进取的借口。
(高中议论文)与时代同行

一直以来,1980年和199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是让社会宠爱和疑虑的群体,被人们称作“垮掉的一代”。
“ 80后” “90后”常被贴上个性张扬和强调白我价值的标签。
这代人穿着时尚名牌、吃着洋快餐、住着家里的大房子,泡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生活无忧无虑,他们是一群“活得轻松”的人。
但是,在关键的时刻,这群集全家几代人的关爱于一身的“80后”和“90后”,却是“敢于承担的一代”。
这些青年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危险之际不退缩,用青春的面容、阳光的微笑理性应对。
当“ 5 • 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年轻的群体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这一代人的“白强宣言”:中华民族永不言败,中国青年大有可为!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有一面震不倒的鲜艳旗帜——中国青年!“如果能救而没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为救同学而受重伤的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12岁学生陈浩,被压在瓦砾中长达20多个小时。
“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的。
”父亲陈强看着年幼的儿子咬着牙强忍泪水。
12日,陈浩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
个子高挑的陈浩很快跑下楼梯,穿过了楼边的升旗台,马上就可以到达安全地带了。
可这时,他回头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
想也没多想,他转头向回跑,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
就在这一瞬间,三四米的砖墙“哗啦”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12日晚,伤势严重的陈浩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他突然扬起双手,呢喃着“我抓住她了,我不哭,我要忍住”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 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垮掉的一代名词解释

垮掉的一代名词解释
第一步:提出“垮掉的一代”是什么
“垮掉的一代”指的是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
个文化群体,他们因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以
及对民权、反战等社会运动的积极参与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是因为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非常失望,认为整个社会都已经崩溃了,因此他们只能垮掉,并试图通过自我实
践和创造来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
第二步:探究“垮掉的一代”如何垮掉
垮掉的一代往往具有反传统、反体制、反战、反资本主义等思想,他们试图逃避传统的家庭、教育和职业规划,追求个人自由和创造力。
他们艺术、音乐、文学和大众文化的摇滚乐、迷幻、反文化等表现形式,反映了他们对当时价值观的批判,同时也是他们追求自由、反抗
体制、探寻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
垮掉的一代还参与了大量的反战、
民权等社会运动,试图通过社会和政治变革来改变社会现状。
第三步:总结“垮掉的一代”所带来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不仅对当时美国的文化、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
全球范围内,他们的思想、艺术和行动也引发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革命。
他们的反传统思想和音乐影响了整个世界,诸如皮克斯动画、游
戏等现代文化都难以避免反垮掉的文化因素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还为
后来的个人自由和少数群体权益争取了很多成功的例子,同时也在很
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传统文化的转型。
在当今社会中,垮掉的一代所提出的反传统、反体制、反战、反
资本主义等思想,是不断被新一代人所吸收和传承的,同时也让现代
社会对于传统和权威的挑战和反思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我们这一代作文【高中高二800字】

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背负了太重的担子和太多的骂名。
80后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中国将在我们手里垮掉。
就连00后都骂我们没用……我们太累,被寄予的厚望太重……不是我们做得不好,是其他人的要求太高,我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的确,在我们这一代中,有不思进取,颓废,堕落的人……可不能全部否定90后吧,我们啊,也想做好全部的事啊。
在我们的时代里出现了太多太多的大事,在这些大事中,80后被称为成熟稳重,00后被称为能扛起国家大事,90后……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我们不是想要表扬歌颂,我们只想得到大家、社会的认可,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同样能担当,能支撑起这个这个国家。
80后,用长辈的口吻对我们说着他们认为对的一切,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是不思进取,那就是不听话,那就是不知道用好的东西。
80后可曾想过,你们口中说出的正确,也有着错误的一面啊。
不要用一副你就是真理的样子教训我们啊,我们是需要你们的指点,但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指指点点啊。
大人说的话永远是属于大人的。
但我知道有很多强烈的感情是只属于我们的。
属于我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的。
这一次,我们这一代会勇敢的翱翔,带着自己那倔强的骄傲。
00后,用一副小大人的摸样指出我们所有的错误,如果我们不承认那些子虚乌有的骂名,那我们就是所谓的不愿承担错误的胆小鬼。
00后的小不点们啊,你们口中的正确是什么呢?是帮你们背负了所有的罪名,还是做称出你们是乖孩子的坏人?看着吧,小不点们,90后的哥哥姐姐会告诉你们这是谁的时代,会告诉你们哥哥姐姐们能不能撑起这个国家。
90后的孩子们啊,支撑属于自己时代吧,80后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我们的时代;00后的时代还没到,现在是我们的时代;90后的时代已经到了,现在是我们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啊,也该崛起了,也该亮出自己应该被社会重视的底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青年是“垮掉的一代“
读罢该文,我觉得至少有两点值得商榷。
其一,用“垮掉的一代”这个具有浓烈历史色彩的词组来称谓处于就业困境中的中国大学生,显然不妥;其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复杂的时代原因,过多地把责任归咎于大学生不理性就业,并不公平。
先说第一点。
从历史来看,美国上世纪60年代,许多青年之所以成为“垮掉的一代”,跟两次世界大战揭露出的人性的残酷与黑暗,跟美国国内经济衰退和反战运动盛行密切相关。
许多青年失去了人生目标,对社会极其不满,故而作出反叛姿态。
将“垮掉的一代”这个帽子安在中国大学生头上的评论者,也许是虚化了“垮掉的一代”的历史内涵,而取其“堕落、颓废”的含义——即便如此,我也不能不说,如此形容处在困境中艰难找寻“稻草”的大学生,实在是不太负责任。
在该评论作者的眼里,大学毕业生们的错,错在不该依赖城市,不该“作出一副离了城市就活不下去的孬状”——且不说不愿意离开城市去乡村小镇的大学生是否一定就是“孬”种,至少“孬”种和“堕落、颓废”之间还是不能画上等号的。
轻率地以“垮掉的一代”来重责
迷惘的大学毕业生,显示出批评者预置了一个不恰当的批评立场——批评者只是挥起了大棒,而不是建立在理解大学生苦衷的基础上作善意的规劝。
其二,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众多原因中的确有着结构性失业的因素。
但是,这样的事实不能说明“结构性失业”的苦果就非得大学生独自来吞,也不能说明,简单地引导毕业生走向乡村小镇就能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难题。
大学生就业难,从根本上说,不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非理性”导致。
从更宏观的背景看,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比如非公经济的发育依旧不足,难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比如大学招生数量的非常态“跳跃”,等等。
这一代的毕业生恰好处在一个节点上,遭受着更严峻的考验。
就部分大学生而言,如果专业合适,如果志趣如此,都是可以考虑选择离开大都市去寻找合适岗位的。
但是,对于坚持留在都市里寻梦的青年,也不必一棍子打死。
事实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人们可以善意地去提醒青年人,但却不能轻率地指责他们。
谁能断言城市里只有奢侈生活没有艰苦打拼呢?谁能说乡村里就一定有他们可以追求的事业呢?
职场贴士:把工作当成商场战争中的敌人。
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般,苛刻、严谨、一丝不苟并且不遗余力。
狠挖节点,突破瓶颈,在实践中实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