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1概述

梧州高中新校区位于红岭新区,东临玫瑰湖,西靠自然山体,北对三龙大道,新址现状地形起伏较大,标高在15m~70m之间,新址校园规划地面标高在22~34.5m之间。梧州高中新址校园地块土方于2010年8月份进行施工招标,目前新址土方已基本施工完毕。由于新址校园的土方施工,在新址校园周边形成了6个人工边坡。

梧州高中新址西侧A、B、C、D、E及F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脚为规划建设的梧州高中新址;其中A、B号边坡坡脚为400米标准球场及看台,C号边坡坡脚为规划道路、排球场,D号边坡坡脚为运动区、规划道路及食堂,E及F号边坡坡脚为规划道路和学生宿舍区。目前,坡脚规划建设的场地经开山、回填平整后,地面平坦、开阔,拟建建(构)筑物尚未进场施工;经开山而形成的人工边坡(A、

B、C、D、E及F 号边坡),坡脚设计标高24.34~33.17m,坡比为1:

1.2~1:1.7,坡高约6~33m,坡面岩土层裸露,由于坡面岩土层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的特性,边坡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有不利影响。根据本边坡地质报告结论,A、B、C、D、E及F号边坡属边坡自身稳定的边坡(除10-10,剖面饱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为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我院受梧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梧州高中新址边坡工程防护设计。

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9)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3地质概况

3.1气象与水文

3.1.1气象

梧州市属亚热带季凤气候区,北回归线从该市通过,气候温湿多雨,区内多年平均气温21.1℃,极端高温39.7℃,极端低温- 3.O℃;多年平均降雨量1503 .6mm,年均蒸发量l430mm;主导风向为东北和东风,年均风速为1.6m/s。

降雨量在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7.4%,特大暴雨多发生在5~8月,期间也是本区地质灾害多发时段。其余月份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22. 6%,雨季期间对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最大年降雨量1925. 9mm,最小年降雨量1002. 9mm;日降雨量50mm的暴雨天数多年平均在4.1~5.6天之间,最多年份为8~12天:降雨量≥lOOmm的大暴雨天数多年平均为0.5~1.1天,最多年份2~3天;最大日降雨量可达334. 5mm,20年一遇暴雨强度达

到80mm/小时,2006年6月8日的最大雨强度达lOOmm/小时,统计见表3.1.1。

梧州市暴雨日数、特大暴雨口数统计表表3.1.1

3.1.2水文

梧州市地表河流发育,地处桂江、浔江、西江三江交汇处,地表水资源丰富,流经梧州市的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西江主干流有浔江、桂江。区内还发育有浔江支流上小河、下小河、安平河;桂江支流龙江河、思良江等。历史上,梧州市是广西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每年都要遭受洪水的危害,近年,由于梧州市防洪堤的建成,按设计要求,可抵御五十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但是在2005年6月,由于上游普降特大暴雨,洪水还是漫过了河东防洪堤。

勘查区相邻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市区内有浔江、桂江等河流,汇流后形成西江。河水水位受雨汛影响显著,平水期和洪、枯水期水文要素差值较大。据梧州水文站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98×108m3,多年平均流量6633m3/s,最大流量54500m3/S,最小流量720m3/S。是本区地表水、地下水主要排泄通道,迳流充沛,

年水位变化大,水流急。

梧州历年最高水位27.80m(1915年7月10日),最低水位2.63m (1902年4月1日)。根据近二十年的资料,年最高水位在16.73~27.48m之间,年最低水位3.03~4.33m之间。

勘查区内无溪沟等其他常年性水流,只有在下大雨时才在冲沟内形成短时的水流,无泉水出露。

勘查区坡脚地面高程22.85~34.85m,地势较高,一般不受河流洪水的影响。

3.2地质环境

3.2.1地形地貌

l、地形特点

梧州属桂东粤西丘陵峡谷山区,四面环山,桂江、浔江在梧州汇合称西江,故有山城水市之称,山多水宽平地少,四面环山中间洼为其地形特点。

2、微地形地貌状况

梧州高中新址边坡位于丘陵边缘地带,边坡岩土层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残积土及其风化带,局部地段(B号边坡东侧坡脚及D号边坡坡脚)揭露砂岩捕虏体,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场地西侧紧邻6个人工高切边坡(A、B,C、D、E及F号边坡),坡脚为规划建设的梧州高中新址,拟建场地地面平坦、开阔,目前尚未进场进行建筑物基础施工。

至进场勘查时,拟建场地西侧边坡开挖已基本完成。其中,A号

边坡坡项标高38.75~53.02m,坡底标高为33.56~34.85m,相对高差3.90~19.46m,坡度约31。~34。,倾向78。-90。;B号边坡坡项标高33.47~61.04m,坡底标高为31。84~32.22m,相对高差1.25~25.80m.坡度约31。~34。,倾向155。~165。;C号边坡坡顶标高31.45~42.62m,坡底标高为25.92~29.03m,相对高差2.42~16.70m,坡度约32。~35。,倾向82。~93。;D号边坡坡顶标高29.27~59.63m,坡底标高为23.07~24.73m,相对高差4.54~36.56m,坡度约35。~40。,倾向60。~70。;E号边坡坡顶标高29.34~42.75m,坡底标高为23.37~25.09m,相对高差4.25~19.3 8m,坡度约350~40。,倾向2。~IO。:F号边坡坡顶标高29.56~40.67m,坡底标高为22.85~25.OOm,相对高差4.56~17.82m,坡度约24。~35。,倾向142。~150。。边坡坡面岩土层裸露,为新开挖的人工高切边坡,目前边坡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现象。

3.2.2区域地质构造

梧州市地处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凸起之东南部,夏郢~料口复式向斜南翼。本地区经加里东后期褶皱运动,寒武系地层受南北压应力的作用,褶皱强烈,产生一系列北东东及近东西向倒转背、向斜,后又经燕山早期断裂构造与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并造成寒武系岩层的轻变质作用。主要褶皱有:新利倒转向斜、塘尾倒转背斜、下水背斜、社冲倒转向斜。

勘查区基底为燕山早期花岗岩( Y52),自后一龙圩断裂从场区东侧附近经过,三山顶深断裂从场区西侧附近经过,这两条断裂活动始

于广西运动,断续延伸至中生代,自第三系以来已趋于稳定。

3.2.3地震

据历史记载,从1510年~1859年349年间,在梧州共发生过3~3.5级地震4次,在梧州受波及的地震共有7次,这些地震有”摇动民房”的记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梧州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o.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梧州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梧州市属桂东南低震构造区。

3.2.4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

本次勘查区范围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填土层、坡积及残积土,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莅岗岩风化带:

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

1、素填土①:属人工填土( Q4ml),主要分布于A号坡坡脚及D 号坡南侧地段,属新填土,以新开挖弃土为主,钻探揭露层厚1.50-1.80m:黄褐、灰杂色,主要由花岗岩残积土碎屑物组成,土质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孔隙度大,稍湿,高压缩性。

2、粘土②:属坡积层( Q4dl)。砖红色,粘性强,手捻稍有滑腻感,约含10-14%甲粗粒石英砂,局部地段较富集强~中风化砂岩块(A号边坡南侧坡顶),土质均匀性一般,无摇振反应,土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稍湿,可塑~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场区范围内主要分布于C号、F号边坡及各边坡顶部,厚1.50~8.OOm,场区地面上直接出露该层。

4、砂质粘性土③:属花岗岩经长期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后残留原地形成的残积层(Qel),根据其力学性质划分为两个亚层:

A、砂质粘性土③1:场区范围内普遍分布,褐红、褐黄色,原岩结构模糊难辨,原岩矿物除石英外,其余已风化成土状物,矿物成分以石英、高岭土、次生云母及褐黑色Fe、Mn氧化物为主。石英呈中粗粒状,根据筛分结果,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约为18.9~40.8%,土芯手握易碎散,遇水易软化崩解,稍湿~湿,呈可

塑状,土质均匀,中等压缩性。其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土性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层面埋深0.00~8.OOm(标高l7.68~60.72m),钻孔揭示厚度3.10~16.20m。

B、砂质粘性土③2:场区范围内普遍分布,褐红色、褐黄色杂黑、白色斑点,原岩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原岩矿物除石英外,其余已风化成土状物,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高岭土、次生云母及褐黑色Fe、Mn氧化物为主。石英为中粗粒状,粒径大于2.Ornm的颗粒含量约为0.75%,土芯手捏易碎散,遇水易软化崩解,湿,呈硬塑状态,土质均匀,中低压缩性;强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局部(D号边坡坡脚一带)较富集砂岩块,砂岩属捕虏体,以强~中风亿砂岩为主。层面埋深0.00~18.60rn(标高20.62~48.42m),钻孔揭示厚度 1.80~ 13.40m。

3.2.5水文地质条件

勘查区地下水类型为岩石风化带构造裂隙水,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带的裂隙、孔隙中,孔隙、裂隙连通性较差,岩土层渗透性较差,水

量贫乏,地下水枯水季平均径流模数为3~6L/s·km2。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大气降雨直接从风化带裂隙或经表层松散土层渗入补给,地下水一般作隙流运动,并以分散的形式排泄于低洼处。本区地下水最终排泄基面为西江。

场区范围地下水位较坡脚低,地下水位标高约12.10~ 19.05m,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

3 3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3.1边坡现状

梧州高中新址边坡位于丘陵边缘地带,边坡岩土层主要为坡积粘土及燕山早期花岗岩残积土,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场区西侧为6个人工高切边坡(A、B、C、D、E及F号边坡),坡脚为规划建设的梧州高中新址。至进场勘查时,场区西侧边坡开挖已基本完成,边坡现状描述如下:

1、A号边坡现状

A弓边坡坡顶标高38.75~53.02m,坡底标高为33.56~34.85m,相对高差3.90~19.46m,坡度约31。~34。,倾向78。~90。。A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体主要组成成分以砂质粘性土③l、③2层为主,粘土②层次之,坡脚处不规则堆填厚度较小的素填土①层,坡面裸露,坡顶及边缘地段植被发育,未见裂缝、醉汉林等不良现象:由于受到雨水冲刷、剥蚀,坡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线状沟槽;边坡南侧分布一道由于局部开挖而形成近直立陡坎平台(按规划尚需开挖平整),由于陡坎平台具有积水、截流作用,陡坎平台与边坡接壤地带受雨水冲刷、

剥蚀的程度较为严重,沟檀深度较深。坡顶边缘地段零星分布小土坑,为墓地迁移后形成或为白蚁巢穴,雨季期间土坑具有积水之效,对边坡稳定性存在不良影响。

2、B号边坡现状

B号边坡坡顶标高33.47~61.04m,坡底标高为31.84~32.22m,相对高差1.25~25.80m,坡度约31。~34。,倾向155。~165。。B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体主要组成成分以砂质粘性土③1、⑧2层为主,粘土②层次之,坡面裸露,坡顶及边缘地段植被发育,未见裂缝、醉汉林等不良现象;由于受到雨水冲刷、剥蚀,坡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线状沟槽。

3、C号边坡现状

C号边坡坡顶标高31.45~42.62m,坡底标高为25.92~29.03m,相对高差2.42~16.70m,坡度约32。~35。,倾向82。~93。;D号边坡坡顶标高29.27~59.63m,坡底标高为23.07~24.73m,相对高差4.54~36.56m,坡度约35。~40。,倾向60。~70。。C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体主要组成成分主要为粘土②层和砂质粘性土⑧1层,坡面裸露,坡顶及边缘地段植被发育,未见裂缝、醉汉林等不是现象;坡面零星分布有小土坑,为墓地迁移形成或为白蚁巢穴,雨季期间土坑具有积水之效,对边坡稳定性存在不良影响。

4、D号边坡现状

D号边坡坡项标高29.27~59.63m,坡底标高为23 .07~24.73m,相对高差4.54~36.56m,坡度约35。~40。,倾向60。~70。.D号边坡属人

工高切边坡,坡体主要组成成分以砂质粘胜土③1、⑧2层为主,粘土②层次之,坡面南侧一带为填土堆砌平整而成,坡面裸露,坡顶及边缘地段植被发育,未见裂缝、醉汉林等不是现象;由于受到雨水冲刷、剥蚀,坡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线状沟槽;边坡南侧地段表部为新近开挖形成的素填土①层,该层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雨季期间易发生滑塌等不良现象。

5、E号边坡现状

E号边坡坡顶标高29.34~42.75m,坡底标高为23.37~25.09m,相对高差4.25~19.3 8m,坡度约350~400,倾向20~100。E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体主要组成成分以砂质粘性土③1、③2层为主,粘土②层次之,坡面裸露,坡项及边缘地段植被发育,未见裂缝、醉汉林等不良现象;由于受到雨水冲刷、剥蚀,坡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线状沟槽。

6、F号边坡现状

F号边坡坡顶标高29.56~40.67m,坡底标高为22.85~25.OOm,相对高差4.56~17.82m,坡度约240~350,倾向1420~1500。F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体主要组成成分主要为粘土②层和砂质粘性土⑧l层,坡面裸露,坡顶及边缘地段植被发育,未见裂缝、醉汉林等不良现象;边坡东北侧突出部分原山体边坡,为开山过程未完成而形成,该坡体局部坡面近直立状态,自稳性较差,且易对边坡治理工程造成不良影响;坡面及坡顶边缘零星分布有小土坑,为墓地迁移形成或为白蚁巢穴,雨季期间土坑具有积水之效,对边坡稳定性存在不良影响。

梧州高中新址边坡坡脚为规划建设的梧州高中新址场地,已基本平整完成。边坡坡面裸露,边坡圭要由坡积粘土及砂质粘性土组成,目前边坡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现象,但由于边坡的岩土层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的性质及坡面裸露,场地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3.3.2边坡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的计算推荐采用参数

边坡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的计算推荐采用参数表3.3.2-1

注:

1、δ为土对挡土墙墙背的内摩擦角(假设墙背根粗糙,排水良好):μ为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

2、m为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倒系数,按长期或经常出现的荷载提供(灌注桩)。

3、frb曲为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位。

3.3.3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梧州高中新址边坡为6个人工高切边坡(A、B、C、D、E及F 号边坡),坡脚为规划建设的梧州高中新址。至进场勘查时,边坡开挖已基本完成,6个人工边坡(A、B、C、D、E及F号边坡)由新

近开山形成,边坡岩土层主要为坡积粘土及燕山早期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坡面岩土层裸露,由于受到雨水冲刷、剥蚀,A、B、D及E号边坡坡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线状沟槽;其中A号边坡南侧分布一道由于局部开挖而形成近直立陡坎平台,由于陡坎平台具有积水、截流作用,陡坎平台与边坡接壤地带受雨水冲刷、剥蚀的程度较为严重,沟槽深度较深,根据规划方案该陡坎平台尚需开挖平整,届时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D号边坡南侧地段表部为新近开挖形成的素填土①层,该层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自稳性差,雨季期间易发生滑塌等不良现象。F号边坡东北侧突出部分原山体边坡,为开山过程未完成而形成,该坡体局部坡面近直立状态,自稳性较差,且易对边坡治理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此外,A、C及F号边坡坡面及坡预边缘地段零星分布小土坑,为墓地迁移后形成或为白蚁巢穴,雨季期间土坑具有积水之效,对边坡稳定性存在不良影响。

由于场区边坡开挖己基本完成,且坡脚高程与坡脚规划建(构)筑物设计标高相近,因此,对场区范围内的边坡按现状状态进行稳定性验算。

基本工况(天然状态)下,梧州高中新址边坡I-I’~9-9’及11-11’~ 19-19’剖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IO-IO’剖面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校核工况(饱和状态)下,梧州高中新址边坡1.1’~9-9’及J1-1J’~19-19’剖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IO-IO’剖面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因此,场地D号边坡段lo-lo'%iJ面稳定性较差,需进行加固治理,而其余地段稳定性较好,但坡面裸露,边坡岩土体具遇水易软化的特性,受地表水冲刷易产生小规模崩塌、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进行防护处理。

3.4结论

3.4.1结论

1、为确保坡脚规划建(构)筑物的安全,建议在规划场地建设的同时对以上边坡进行综合治理。

2、基本工况(天然状态)下,梧州高中新址边坡I-l’~9-9’及11-11’~ 19-19’剖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10-10’剖面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校核工况(饱和状态)下,梧州高中新址边坡I-I’~9.9’及11-11’~ 19-19’剖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10-lo'~[j西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4设计依据

1.市建筑设计院勘察的《梧州高中新址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1年4月)。

2.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梧州高级中学红岭新址土方计算》(2010年7月)。

5设计标准、设计工况

1.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边坡的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

2.边坡的稳定分析工况为:

工况一:边坡处于天然状态下,边坡安全系数K≥1.3。

工况二: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边坡安全系数K≥1.15。

3.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1.3。

6 10-10 ′边坡设计稳定分析

6.1稳定性判别标准

拟建场地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属II级防治工程。

工况一(基本工况):滑动稳定性判别标准是:Ks

工况二(校核工况):滑动稳定性判别标准是:Ks< 1.00,为不稳定1.00≤Ks <1.05为欠稳定; 1.05l.15为稳定。

6.2计算结果

根据地质报告结论,基本工况(天然状态)下,梧州高中新址边坡I-I’~9-9’及11-11’~ 19-197剖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lO-Io'~lj 面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校核工况(饱和状态)下,梧州高中新址边坡I-I’~9-9’及11-11’~19-19’剖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10-10’剖面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lO_lOr剖面现状坡率为1:1.2,在坡面防护施工前要求把10 -10’剖面段削成坡率缓于1:1.5,并与II-II’接顺。10 - 10,剖面段削坡后,设计对本边坡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计算结果如下表

10 -10,边坡整体稳定分析计算成果表

7边坡防护设计方案

7.1 10-10’剖面段边坡设计

梧州高中新址已成边坡仅IO-IO’剖面段(D号边坡)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及崩塌破坏,D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其南侧(10-10’剖面段)局部由填土堆砌而成,边坡防护施工前应将填土部分削除,并将本超挖部分采用浆砌片石填满。

7.2 边坡防护坡率设计

现状己成边坡坡率基本在1:1.5-1:1.6之间,仅10 -101剖为1:1.2,在坡面防护施工前要求把IO-IO’剖面段削成坡率缓于1:1.5,并与11-11’接顺。其它段的边坡坡率按现状直接采用,由于现状已成边坡没有平台,边坡B、边坡D较高,在边坡垂直高度15m 处增设一道喷射C20砼平台。

7.3边坡防护设计方案

梧州高中新址西侧6个人工高切边坡(A、B、C、D、E及F号边坡)在现状坡面上经整平后,拟采用喷播植草进行坡面防护。同时在坡脚设置护脚墙与边沟,坡顶设计截水沟,坡面平台设置排水沟把雨水引入两截水沟(边坡B、边坡D),截水沟雨水引入沉砂池后,

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系统,坡脚边沟雨水直接挠就近原则接入市政排水系统。

现状山脚局部裸露山体在A、B.C、D、E及F号边坡播种时,同时进行播种。

7.4 坡面植物材料设计

1植草护坡一般是由草种、木纤维、保水剂、粘合剂、肥料染色剂等与水级成的混合物。其材料配比一般是每平方用水4000ml,纤维2009,粘合剂(纤维素)6g保水剂、复合肥及草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草种选狗牙根与高羊茅两种草种进行混播。

3.木纤维由天然林木加工后的剩余物再经特殊加工制成,加工纤维的长箴粗细比例达到合适的纤维高度,保证喷播层有较好的交织性能。为此,加工纤维时应搭配选用一定量的针叶树种原料。纸浆和泥炭土也可作为木纤维的代替材料。先用纸浆时注意PH值不能过大,以及纸浆中不能含有对草种萌芽、生长有害的物质。

4.保水~ilj-般常用合成物系列,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等。

5.粘合剂可选用纤维素或胶液。粘合剂应与保水剂相互匹配而不削弱各自功能,同时也要对草坪和环境无害。

6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喷播时配以草坪植物种子萌芽和幼苗前期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采用氮。磷、钾复合肥。

7 5 植草护坡施工工序

平整坡面(人工蓥平,清除所有岩石、碎泥块、植物、垃圾、填

平坑槽)一排水设计施工一播草施工(按设计比例配合革种、木纤维、保水剂、粘合剂、染色剂及水的混合物料,均匀播种)一盖无纺布一前期养护(洒水养护不少于45天,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追肥,草种发芽后主时补播)。

8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注意事项

1.边坡防护施工应在土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边坡防护施工应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施工。

3.播种施工前必须将坡面整平、拍实,不得有凹凸现象。

9边坡监测设计

(一)在施工期间应进行边坡监测,用于指导施工,同时可将监测成果作为信息化设计的依据。

1.监测项目

本工程的施工阶段安全监测项目主要是地面变形监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和地表裂缝监测(产生的时间、位置、宽度)。

2.监测时间

在施工期间内,原则上要求每周观测一次,雨天及雨后数天每天观测一次。

10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注:表中数量仅供参考,最终数量以按图复核为准。

边坡设计说明

某铁路沿线两侧边坡及绿化恢复工程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XX市XX新区,XX铁路(XX站周边)与XX路交叉口段的沿线边坡,北近三棵松水库,东北侧为松子坑森林公园,是XX新区的生态核心;南部紧邻城市主干道XX大道。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万平方,共有10处边坡。其新增边坡3、新增边坡2、旧有边坡1、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1、旧有边坡2、TP-03、TP-04、新增边坡5、新增边坡6。 边坡平面位置图 新增边坡3:拟建边坡总长约173米,边坡呈近南北走向,坡向东,坡高8-15m,后缘坡度50-75°,前边缘平坦。坡后缘北段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南段为强-中风化中细粒花岗岩。前缘为素填土,层厚-3.0m。 新增边坡2:拟建边坡总长约300米,边坡呈北东走向,坡向南东,坡度在前45-70°之间(为阶梯状),坡高21-36m,坡前缘紧靠高铁高架桥。边坡段多为强至弱风化中细粒花岗岩,中部素填土,南西段后缘多为坡积粉质粘土,且有一条北东走向构造。 旧有边坡1:拟建边坡总长约268米,在平面图上呈半圆形,在空间上呈半圈椅形,近南东走向。东高、西低,后边缘陡坎70-85°前缘较平坦。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粘粉粒堆填,层厚5-8m,②坡后缘为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5-25m左右,③后缘坡上表层有1-2m粉质粘土。 新增边坡4:拟建边坡总长约68米,在平面图上呈半圆形,在空间上呈斜坡,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斜坡陡坎坡度25-50°。为弱风化中粒花岗岩,前缘公路傍有少量素填土,层厚。 新增边坡1:拟建边坡总长约148米,在平面图上呈半圆形,在空间上呈半圈椅形,近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后边缘陡坎65-80°前边缘平坦。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粘粉粒堆填,层厚2-5m,②后缘坡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5-15m左右,③后缘坡上表层有小于粉质粘土。 旧有边坡2:拟建边坡总长约169米,在平面图上呈半月形,在空间上呈半圈椅形,呈东南向。西北高、东南低,后边缘陡85-90°,前边缘平坦。①前缘及中部为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砂、粘粉粒,②山坡之上坡残积土,层厚左右,局部2-4m,③下部为弱风化花岗岩。 TP-03、TP-04:拟建边坡总长约307米,在平面图上呈半月形,在空间上呈半圈椅形,呈南北向。北高、南低,后缘较陡-陡,65-80°,前缘较平,坡度5-20°。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粘粉粒堆填,层厚1-12m,②后缘多为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10m左右,部份后缘为-1.5m粉质粘土。 新增边坡5:拟建边坡总长约436米,呈半月形,坡向东南,西高东低,后缘陡坎55-80°,前缘坡度在5-15°。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粘粉粒堆填,层厚2-15m,②后缘坡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8-30m左右,③后缘坡上表层有粉质粘土。 新增边坡6:拟建边坡总长约216米,呈半月形,坡向南,北高南低,后缘陡坎65-80°,前缘坡度在5-15。①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粘粉粒堆填,层厚2-5m,②后缘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3-20m左右,③后缘坡表层局部有粉质粘土。 第二部分边坡支护部分 一、边坡分析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XX市XX新区松子坑周边边坡复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对现场考察分析, 本次设计对旧有边坡1,新增边坡1,旧有边坡2,新增边坡5,新增边坡6(上边坡),新增边坡7,TP3-03,TP3-04边坡,为原采坑壁及原采石场形成的高边坡,主要由中风化花岗岩组成的岩质边坡,边坡上部有坡残积粉质粘土,上述边坡目前整体稳定,拟对上部土体进行1:1清坡, 坡面绿化,防止上部土体剥落。拟对TP3-03,TP3-04原采坑填石边坡按1::2清坡, 坡面绿化,防止大块石滚向高铁。旧有边坡1,东北端小山坡按1:1清坡。上述边坡清坡及完善边坡排水设计。见

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1概述 梧州高中新校区位于红岭新区,东临玫瑰湖,西靠自然山体,北对三龙大道,新址现状地形起伏较大,标高在15m~70m之间,新址校园规划地面标高在22~34.5m之间。梧州高中新址校园地块土方于2010年8月份进行施工招标,目前新址土方已基本施工完毕。由于新址校园的土方施工,在新址校园周边形成了6个人工边坡。 梧州高中新址西侧A、B、C、D、E及F号边坡,属人工高切边坡,坡脚为规划建设的梧州高中新址;其中A、B号边坡坡脚为400米标准球场及看台,C号边坡坡脚为规划道路、排球场,D号边坡坡脚为运动区、规划道路及食堂,E及F号边坡坡脚为规划道路和学生宿舍区。目前,坡脚规划建设的场地经开山、回填平整后,地面平坦、开阔,拟建建(构)筑物尚未进场施工;经开山而形成的人工边坡(A、 B、C、D、E及F 号边坡),坡脚设计标高24.34~33.17m,坡比为1: 1.2~1:1.7,坡高约6~33m,坡面岩土层裸露,由于坡面岩土层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的特性,边坡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有不利影响。根据本边坡地质报告结论,A、B、C、D、E及F号边坡属边坡自身稳定的边坡(除10-10,剖面饱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为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我院受梧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梧州高中新址边坡工程防护设计。 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9)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3地质概况 3.1气象与水文 3.1.1气象 梧州市属亚热带季凤气候区,北回归线从该市通过,气候温湿多雨,区内多年平均气温21.1℃,极端高温39.7℃,极端低温- 3.O℃;多年平均降雨量1503 .6mm,年均蒸发量l430mm;主导风向为东北和东风,年均风速为1.6m/s。 降雨量在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7.4%,特大暴雨多发生在5~8月,期间也是本区地质灾害多发时段。其余月份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22. 6%,雨季期间对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最大年降雨量1925. 9mm,最小年降雨量1002. 9mm;日降雨量50mm的暴雨天数多年平均在4.1~5.6天之间,最多年份为8~12天:降雨量≥lOOmm的大暴雨天数多年平均为0.5~1.1天,最多年份2~3天;最大日降雨量可达334. 5mm,20年一遇暴雨强度达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边坡防护类型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边坡防护类型 科技信息年第期前言高速公路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边坡防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由于高速公路路基较宽、挖填较大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深挖较多加之我国公路边坡防护研究起步较晚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沪蓉西高速公路是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是湖北在建高速公路中地形、地质最复杂的一条横坡陡峻、沟壑纵横地质变化多样。高度以上的高边坡占其中以上的高边坡占根据不同的地质、坡比和台高等情况采用了护面墙、浆砌片石护坡、菱形网格砖护坡、六角空心砖护坡、窗孔肋式护坡和喷射砼、生物防护等防护形式。采用了抗滑挡墙、全长粘结型锚杆、预应力锚索等原坡面加固形式。边坡防护与加固类型边坡防护类型边坡防护类型分生物防护和圬工防护。生物防护有植被混凝土、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圬工防护分片块石护坡和护面墙、菱形网格护坡、六角空心砖护坡、窗孔肋式护坡、喷射砼护坡。加固类型加固类型分护脚墙、抗滑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压浆锚柱固结、排水固结。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起来可综合为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公路是特殊的带状构造物每条公路都要穿越很多地区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小区域都有不同的地质和气候条件所以影响边坡稳定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四个方面。人为因素一条公路的建

成和使用期管理都是由人来实现的根据建设程序和内容并结合已建公路的情况看影响边坡稳定的人为因素可归集为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养护管理因素。各类边坡防护和加固要点及主要施工工艺片块石护坡和护面墙片块石护坡分为浆砌和干砌两种护面墙比护坡厚有一定的抗推力作用。其优点是能就地取材、工艺简单但自重大不宜在高边坡上使用。菱形网格护坡菱形网格护坡可预制安装也可用砼现浇和石砌工艺简单网格内可植草但只适用于填方对边坡稳定不利要慎重选用。喷射砼护坡对一些边坡较高的风化岩石采用喷射砼可压浆锚柱固结简单地说就是往地层注入水泥浆掺一定外加剂以改变土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必要时加一钢筋笼或钢筋束即锚柱从而稳定边坡的一种方法。其施工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工期短、见效快、加固地层的深度可深可浅但难以检测注入范围和判断固结状态。排水固结排水固结主要用于边坡表层地下水较多处的边坡加固其方法有树枝状盲沟、塑料排水管边坡和土质挖方边坡。六角空心砖护坡六角空心砖护坡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用砼预制安装的一种边坡防护形式施工工艺简单空洞内可填土绿化似蜂巢状有一定观赏价值但自重大、费用高且还会阻碍边坡水的排阻止风化且重量轻对景观有一定影响厚度难以控制所需施工设备简单但费用高尽量少采用。护脚墙与抗滑墙护脚墙与抗滑墙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仅只是断面大小和埋深不同而已有时也加点锚杆或锚索。护脚墙起到保护坡脚不受冲刷和破坏的作用不能抵抗推力。抗滑墙除有护脚墙的作用外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1.1、设计依据 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集规程,主要有: 国家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386-2007;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勘察报告及参考文献 (1)《文卫路市政工程勘察报告》 (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我司设计、施工的其它高边坡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 文卫路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因此道路边坡支护需结合现场开挖地形、周边建筑物基础标高以及基础填土换填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边坡支护方案。 此次支护范围为文卫路桩号K0+000~K0+241.504,坡高约0~8m,大部分为填土边坡。 3、场地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3.2、地层结构与岩性 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含卵石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及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层(K1)。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3.3.1 人工填土层(Q ml) 人工填土:褐黄、褐红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 不均匀混有碎石、块石、砼块、砖块等硬杂质及少量生活垃圾,硬杂质含量约20~40%,最大粒径10cm,松散状态。层厚0.50~5.50m。 3.3.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含卵石细砂:褐黄、褐灰色,砂成分为石英质,卵石含约20~40%,呈亚圆形~次棱角形,质坚硬,一般粒径3~6cm,大者超过10cm,含约10%~20%粘性土,稍密~中密状态。层厚0.80~3.60m,层顶埋深1.50~4.00m,层顶标高11.41~22.50m。 3.3.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pl) 粉质粘土:褐黄、褐红、灰白色,成分相对较纯,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稍湿,可塑~硬塑状态。层厚0.30~4.90m,层顶埋深0.00~5.50m,层顶标高40.38~69.61m。 3.3.4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K1) 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早白垩世(K1)细粒花岗岩,青灰色,风化后呈红褐、黄褐、肉红、灰白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及蚀变矿物。似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本次钻探仅揭露其强风化带:强风化细粒花岗岩():褐黄、褐红、灰褐色,岩石因风化强烈而解体,原岩结构大

某某工程边坡支护设计教程文件

**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 *****工程勘察院 二○一*年*月

**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 法定代表人: 单位技术负责: 项目负责: 审定: 审核: 项目技术负责: 校对: 勘察单位:****工程勘察院 勘察证书资质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级 勘察证书编号:****** 营业执照:**** 电话:***** 传真:***** 提交日期:201*年*月**日

目录 0 前言 (1) 0.1任务由来 (1) 1、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 (1) 1.1设计依据 (1) 1.2设计标准 (1) 1.3设计范围 (1) 1.4设计原则 (2) 2 边坡概况 (2) 3 设计思路 (2) 4 设计方案 (3) 4.1 挡墙工程 (3) 4.2 排水工程 (3) 4.3 监测工程 (4) 5 质量与施工要求 (5) 5.1 挡墙施工要求 (5) 5.2 排水沟施工要求 (6) 5.3 其他施工要求 (6) 6 施工工序与工期 (7) 7 工程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1′、2—2′剖面稳定性计算书 附图: 1、*******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程平面布置图1:500 2 、1—1′~7—7′剖面结构图1:100 3、板肋式锚杆挡墙断面图1:50 4、截水沟、防护栏网示意图1:10、50 5、监测点示意图1:10

某某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 0 前言 0.1任务由来 201*年*月,受**市电力设计院委托,**工程勘察院承担了**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作。 1、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 1.1设计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6)《*******新建工程边坡支护勘察报告》(**工程勘察院); (7)其它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定。 1.2设计标准 拟支护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高度H≤15m,如果边坡出现失稳,将严重影响*******的正常运行,因此,将本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板肋式锚杆挡墙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3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为**新建工程用地红线周围及进站道路两侧边坡,总长约***m。

浅谈高边坡施工中的几种防护形式

1 浅谈高边坡施工中的几种防护形式杨庆(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通过衡昆国道主干线GZ75线云南广南至砚山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高边坡防护工程实例,本文将阐述高边坡施工防护的几种形式。 关键词:SNS柔性网防护;喷锚网支护;锚杆锚索框格梁防护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的问题无论对新建或者是已运营的工程都是一个关键问题。而对于云南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数量大,路堑边坡高,地质比较差的地段多,因此边坡防护的成败将决定公路建设的成败。 云南广南至砚山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由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高边坡施工多,防护措施分为SNS柔性网防护、喷锚网支护、锚杆锚索框格梁防护等。接下来将浅谈这三种防护措施在施工中的应用。 一、 SNS柔性网防护 SNS柔性防护网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彻底改变传统的边坡防护观念的新技术产品。能够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其防护区域内可以充分的保持土地、岩石的稳固,通过人工实施植草、植树的绿化作用。适用于任何复杂的地形,同时又不破坏原始地貌,产品呈网状,视觉干扰小,便于人工绿化,利于环保,将工程与环境融合。边坡柔性防护系统主要产品可分为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两种:系统以钢丝绳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主动防护)和拦截(被动防护)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爆破飞石、坠物等危害。 SNS柔性防护网在全国各大工程中的运用实际情况,其标准化的工厂生产,显示了较强的适应性能,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等经济性能,同时,较高的防护能级以及特殊的材料工艺,体现了安全、耐久的性能,作为防止落石危害,确保生命以及财产安全,SNS柔性防护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该合同段K195+861~K196+053段石质边坡采用了SNS柔性防护网防护施工。施工安装要点分:1、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2、基座锚固;3、钢柱及上拉锚绳安装; 4、侧拉锚绳的安装; 5、上下支撑绳安装; 6、钢绳网安装; 7、格栅安装。 由于SNS柔性网防护系统材料性能稳定,安装方便快捷,施工简单,易操作,防岩崩效果好,所以它适宜在开挖成台阶的高大外边坡上使用。SNS柔性网防护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防护方法,按照设计正确组织实施,较传统的全坡面防护方法节约大量资金,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又增添了高速公路景观的美感。 二、喷锚网支护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或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营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因爆破施工,造成大量超爆、破坏范围深入边坡内部,路堑边坡岩石破碎松散、极易发生落石、崩塌的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方案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一期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2.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第(01、0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挤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挤性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5、《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 JT/T528-2004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属于仙桃市长埫口镇、杜家台分蓄洪区、龙华山办事处和西流河镇范围内,起于仙桃市长埫口镇周陈村,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段对接,接点处为汉江特大桥南岸引桥起点,终点位于西流河镇金桥村四组附近,与第二合同段对接。桩号为134+671.348~K153+000,全长18.329km,其中主线路基长7.3km,填方230万方。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主线路基宽度26m,匝道路基宽8.5m—24.5m。本标段路基边坡防护采用植草及预制六棱块两种防护形式,桥台全部为六棱块防护,边沟采用A型和B型两种形式。 三、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1、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试验仪器已全部进场,并确定其职责、人员分工。 (1)项目经理制定全面的施工方案,并抓好具体落实工作。 (2)总工程师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技术、工艺、质量、进度进行把关控制,向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投入的人员数量表 序号职务人数备注 1 总工 1 技术:封仁博 2 质检部部长 1 质量:刘武强 3 现场技术人员 1 刘晓东 4 作业人员22 四、施工计划 随着工程的进展,我部拟2014年12月5日开工,预计2015年2月15日完工。 五、(一)混凝土预制块防护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坡面整修及土方开挖——修整基槽、夯实基底——基础浇筑——铺设砂砾垫层、砌筑预制块——坡面清理、养护 1、测量放线 根据图纸设计边坡坡度、基础高程等数据,每20m放桩,曲线段适当加密,由控制桩控制标高挂线。 2、坡面修整及土方开挖 修坡时严格控制坡比,坡面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坡面修整采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 田中锋

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田中锋 发表时间:2019-09-17T15:29:58.5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田中锋苗长龙[导读] 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监管措施,科学运用边坡防护技术。 山东大禹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各界非常关注的工程,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将管理和防护工作落实到位,以充分展现水利工程的价值及作用。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上与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监管措施,科学运用边坡防护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边坡防护技术;应用引言 我国历来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是民生经济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水利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十七大之后,在科学发展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水利工程不断开拓视野,扩大研究范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国各行业与世界接轨,但就水利经济来说,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一些领域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比如在边坡防护的工程运。为了能让我国的水利项目的建设水平与国外接轨,这就需业内人士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出水利施工中边坡防护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提升水利施工的质量。 1边坡防护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设计要求 1.1详细的监测 (1)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阶段中,首先,对周围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它是有效发挥边坡防护技术作用的关键。制定施工图纸之前,务必对施工地区周围的环境以及地质等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可以为后期工程实施提供准确的条件。(2)再者,全面地分析地形地貌条件,有效地展开测量,其中,包含的内容为坡向和路线之间的联系、自然坡度稳定坡脚以及防护区域岩土的形成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物探技术、钻探技术来实施勘察工作,这一技术整体性能是非常高的,不仅可以将结构面之间的关系有效地监测出来,同时还可以提供出准确的参数。(3)全面分析对边坡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其中包含性质以及分布规律等,并且,还要做好相关的试验工作,以此提升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1.2监测反馈 一般情况下,监测工作都是定点实施的,在这一过程中,无法对施工区域展开整体监测。当前,水利工程周围地质较为复杂,准确性低,获取的勘测资料和具体现象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性,对此,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明确判断出实际情况和监测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别,合理修改不正确的数据,制定出完善的防护方案。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主要是以施工信息和监测反馈依据为基础,然后完善设计,这样一来,就需要地质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全面投入到施工场地中去,详细对边坡开挖周围地质情况进行检测,确定存在的差异性,一旦发生不相符的情况,要马上改正。 2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分析目前我国农区的水利工程项目在边坡施工当中大多都是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也就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对局部进行开挖和保护,这样一来,开挖和防护就能够同时进行。逆作法施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开挖幅度较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被大大减小,减少边坡的变形程度,同时也保护了周边建筑物;其次,由于局部开挖进行施工,因此边坡暴露的高度和时间被大大缩小,同时减少了对边坡的受力程度,起到了对边坡的有效保护作用;最后,在开挖施工的时候,开挖平台也能作为防护平台使用,这样就能够节省部分开支。虽然逆作法施工尤其自身的优势,但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将信息化、水利工程设计等工作做到切实可行,对施工管理的强化也是势在必行。 2.1具体施工要点 首先,设计放线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其次,最高一级的边坡开挖必须依据设计的比例以及高度进行,同时要严密观测地质情况,确认防护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如有较大差异,要立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外,还要做好施工安全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再次,在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调整后,边坡的开挖要以调整后的方案进行;最后,要严格遵守以上要点进行施工,其他各级边坡的开挖和防护也必须按照以上要点施工。此外,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如边坡绿化等。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还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因此安全防护措施尤为重要。首先,在施工阶段必须要配备专业的安全巡视人员对坡体以及防护结构进行监测,以监测的结果为依据调整防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指导边坡开挖工作的进行;其次,现场要布置多个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点应设置在边坡上稳定性能差、受外界干扰较大和防护结构上受复合力多的位置,以便形成完整的监测剖面,用多种措施进行验证,然后互相补充。监测的内容要涉及到地面情况(如变形、裂缝等)、防护结构应力、地下水情况、孔隙水压力等。加强施工过程中对监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对边坡情况,如形变及稳定性等特征反映的真实有效,为监测设计人员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2.2施工目的 整个水利工程最终目的包括:①地下滴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②对现有田间灌溉工程设施依据总体方案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更新;③地下滴灌田间试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④田间相关资料的监测,用于评价灌水质量和节水增产效果。在这个工程技术应用的范围里面,需要对地下滴灌系统的运行功能和质量进行评价,并得出有效的数据依据。 2.3树立强烈质量控制意识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的重要性,要通过宣传教育、严格管理等方式传递给每一位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人员依据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及相关操作。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自身负责也对企业、工程项目负责的心态进行施工、参与工程建设。 2.4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管理条例 为了高品质、高效益的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企业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以达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及质量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复杂的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有效保障,使多方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边坡设计说明

边坡防护设计说明 一、概述 受梧州市东泰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平民冲规划片区内人居环境整治道路工程1~12号道路的设计,1号路的0+000~0+288.889段和2~12路已在2010年6月份进行了施工图设计。本次设计范围为1号路0+288.889~0+787.103段。 本设计文件共分2册,第一册内容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第二册内容为0+361~0+415段与0+660~0+757.5段边坡防护设计。本册为第二册。 二、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9)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0.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三、地质概况 由于这两段边坡现场的建筑物未折除,还未能进行专项的边坡地质勘察。原云山海泰项目中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在这两段边坡处有部分地质钻孔,现参照《云山海泰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边坡防护设计,工程施工前必须补充针对本工程的地质勘察,以便及时调整设计。 按由市建筑设计院勘察的《云山海泰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边坡的地质概况为: 场地位于石鼓冲尾部,属桂东粤西丘陵峡谷山区,拟建场地在平面上呈“Y”字形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沟谷狭窄细长,三面环山,开口朝南。主要沟谷有两条,沟谷多呈"u"字形,低部平缓,西侧的沟谷南北走向,为原蛇园养殖场,东侧的沟谷呈北东——南西向,原为梧州外运修车厂。沟谷两侧山体走向基本与沟谷走向一致。 拟建场地上部边坡基本为自然边坡,仅东侧边坡(26—26'~36—36'剖面)为四恩寺入口道路及及广场,坡下经削坡建房或开路形成陡坡,基岩裸露。地貌类型主要为垄状低丘,丘顶高程在80~145之间,高差40~100m,山坡自然坡度为30~40°。坡面植茂盛,多以高大松树为主,间杂低矮乔木和杂草。边坡岩土层主要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砂岩,覆盖层为坡积粘性土,厚度多为0.5~3m。 (一) 岩土层特性 场区边坡部位的覆盖层主要为坡积粘性土,坡下拟建建筑地段及冲沟地段覆盖层有第四系填土、第四系冲积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砂岩。 岩土层特性描述如下: 1、素填土 素填土①:属人工随意堆填(Q ml4),堆填年限一般大于10年,一般分布与沟谷底部及原有建筑场地,在自然坡上缺失。褐黄色,其成分以粉质粘土为主,杂风化砂岩碎块、碎屑物及生活垃圾,结构松散,土质均匀性差,孔隙度大,湿,高压

边坡防护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边坡防护 施工单位交底日期 采用M10水泥砂浆。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片石的厚度不小于150mm,表面应清洗干净,无水锈的。 (2)砂浆: 砌筑砂浆采用M7.5砂浆,并严格按照试验室给定的配合比采用机械拌制,严禁采用人工拌合。砂浆运至工地临时存放时先在地面铺一干净的铁皮,然后将砂浆存放于铁皮上,严禁存放在地面。砂浆要随拌随用,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要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严禁使用。在施工时,严格遵守质量比,不得使用体积比。砂子等材料的称量必须以专门检测单位标定过的量测工具为准。 (3)镶边石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并用M10水泥砂浆砌筑与勾缝。安装预制块前先用砂浆铺底,夯实后铺筑预制块,骨架自下而上施工,先进行拱柱安装,再进行拱圈安装。砌筑方法采用挤浆法施工,砌缝应饱满,完全充满砂浆,不能有空洞存在。 (4)砌体采用座浆及挤浆法。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不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边坡防护 施工单位交底日期 能产生通缝,砌缝应饱满,完全充满砂浆,不能有空洞存在。 (5)在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要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要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6)护脚砌筑时基底铺设10cm厚砂砾垫层。 (7)沉降缝沿纵向每隔14.5m设一道,缝宽2cm,缝内用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条填塞,其深度不小于10cm。 (8)保证坡面平整度和线形顺直度,预制块不能有虚土,更不能靠空,必须保证预制块靠实。安装时要挂双线控制,纵线控制线形,竖线控制坡度。相邻两块预制块的高差不得大于3mm,控制预制块间的缝宽均匀一直,缝与缝间的误差不得大于3 mm,在安装的过程中,不合适的线形及时调整,忌硬弯,控制好安装的线形,使直线直顺,曲线圆滑美观。 (9)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切割机切割,严禁使用锤头敲打预制块断面。 6、检修踏步 检修踏步沿坡面每间隔50-100m左右在主骨架位置设置检修踏步,宽0.6m,以利于养护作业。检修踏步的防滑平台水平间距2.5m设一个,采用M7.5浆砌片石。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边坡设计计算说明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计 某公路高大边坡设计 年级: 2014级 学号:2014200015 姓名:黄锐 专业:岩土工程 指导老师:马建林 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摘要:边坡工程是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及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常常作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随着我国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边坡支护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本设计为一个公路工程高大边坡设计,对支护结构的设置位置及工后的变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对边坡C及D两个节段的K1+810及K1+860控制横断面进行设计。目前,边坡的支挡结构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锚杆框架梁、排桩等形式,考虑到上述限制因素及边坡本身高度条件,经过方案比选,对边坡采用锚杆桩板墙结构进行加固,其中,K1+810断面采用锚杆桩板墙及桩顶放坡的支护形式,对桩板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后,还对桩顶土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K1+860横断面设计采用双排桩支护结构,将前后排桩分开计算,桩顶位移累加,此计算方法是偏于安全的。设计采用理正岩土5.6进行计算。 Abstract:the slope engineering is alw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highway engineering, railway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ts quantity is big,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etc, often as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of the proje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oad, railway, puts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slope supporting technology. This tall slope design for a highway engineering design, the loc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the deformation after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slope C and D are two segments of K1 + 810 and K1 + 860 control cross-sectional design. At present, the slope of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mainly include gravity retaining wall pile, anchor frame beam, such as form, considering the above constraints and slope itself highly conditions, through scheme comparison, to reinforce the slope with anchor ZhuangBanQiang structure, among them, the anchored ZhuangBanQiang K1 + 810 section and pile top slope support form, the stability of ZhuangBanQiang after checking, also the stability of pile top slope calculation.K1 + 860 cross-sectional design of retaining structure with double-row piles were adopted, the front row piles is calculated separately, the displacement of pile top accumulation, this calculation method is more safe. Design USES reason is geotechnical 5.6 to calculate.

某边坡支护设计说明

xx高边坡 边坡防护施工图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xx高边坡场地位于大横琴山西侧,井湾附近的二井角。边坡体长约140m,路堑最深挖方达32.23m(设计地面标高为7.0m)。目前山体自然坡度在30°~50°之间,山体顶部西侧有一中国移动通信站,山体坡脚为既有xx。 2、设计依据、设计规范 2.1设计依据 (1) 我设计院与甲方签订的设计合同。 (2) 《xx高边坡(K5+720~K5+860)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3) 建设单位提供的1/1000地形图。 (4) 我设计院完成的xx初步设计2010.08。 (5)xx初步设计专家意见。 2.2设计规范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DB50009--200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B50011--2001) (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004—89) (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颁2004.3.) (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1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13)《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 2.3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初步设计阶段,专家未对xx高边坡提出具体审查意见。 2.4本版图册修改原因及主要修改内容 本套图册为第二版,上一版为A版于2011年10月提交。 2.5.本工程设计参数 1、边坡类别:岩质Ⅲ、Ⅳ类边坡。 2、本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γ0=1.1。 3、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坡顶荷载取10 KN/m2。 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峰值加速度0.10g,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 6、结构面内摩擦角φ=18°,内聚力C=30kpa。 3、工程地质 3.1水文气象条件 Xx 3.2地形地貌 Xx

高边坡毕业设计_说明

三峡库区巴东县 信陵镇财政所高切坡防护工程 第一章概述 (4) 1.1前言 (4) 1.2高切坡概况与安全等级 (5) 1.3设计依据 (6) 第二章工程地质条件 (7) 2. 勘察区自然条件及地质概况 (7) 2.1 自然条件 (7) 2.2 地质概况 (8) 第三章高切坡地质特征 (10) 3.1高切坡形态特征 (10) 3.2高切坡物质组成 (10) 3.3高切坡地质构造特征 (11) 3.4地质结构 (11) 3.5水文地质条件 (12) 3.6岩体风化 (13) 3.7岩石及结构面物理力学指标 (13) 第四章高切坡稳定性分析 (15) 4.1高切坡稳定性现状 (15) 4.2预测变形破坏模式 (15) 4.3边坡稳定计算 (16) 4.4稳定性评价与分区 (19) 4.5 边坡支护方案 (20) 第五章锚杆设计 (20) 5.1 对该高切破锚固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20) 5.2根据上述分析对该边坡采取锚杆构造设计 (25) 5.3 锚杆布置及数量的确定 (28) 第六章边坡表面治理 (30) 6.1 喷护挂网 (30) 6.2护脚墙 (30) 6.3 排水设计方案 (31) 第二篇施工组织设计 (34)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依据 (34) 第八章施工技术 (35) 8.1施工准备和场地布置 (35) 8.2锚杆挂网施工 (35)

8.3施工注意事项 (41) 第九章施工质量控制及其标准 (43) 9.1质量保证体系 (43) 9.2质量控制原则和制度 (43) 9.3质量保证措施 (44) 第十章边坡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46) 10.1监测项目和方法 (46) 10.2观测时间与周期 (47) 10.3信息化施工 (48) 第十一章计划工期与施工进度控制 (49) 11.1施工进度计划 (49) 11.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50) 第十二章安全文明施工 (52) 12.1安全管理目标 (52) 12.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3) 12.3安全保证措施 (53) 12.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6) 内容摘要 边坡治理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的灾害防治工程。作为全球性三大地质

高边坡防护类型及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高边坡防护 一、防护类型 常见的高边坡防护措施有:SNS柔性网防护、喷锚网支护、锚杆锚索框格梁防护等。 1、SNS柔性网防护 SNS柔性防护网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彻底改变传统的边坡防护观念的新技术产品。能够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其防护区域内可以充分的保持土地、岩石的稳固,通过人工实施植草、植树的绿化作用。适用于任何复杂的地形,同时又不破坏原始地貌,产品呈网状,视觉干扰小,便于人工绿化,利于环保,将工程与环境融合。边坡柔性防护系统主要产品可分为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两种:系统以钢丝绳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主动防护)和拦截(被动防护)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爆破飞石、坠物等危害。SNS柔性防护网在全国各大工程中的运用实际情况,其标准化的工厂生产,显示了较强的适应性能,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等经济性能,同时,较高的防护能级以及特殊的材料工艺,体现了安全、耐久的性能,作为防止落石危害,确保生命以及财产安全,SNS柔性防护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施工安装要点:1、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2、基座锚固;3、钢柱及上拉锚绳安装;4、侧拉锚绳的安装;5、上下支撑绳安装;6、钢绳网安装;7、格栅安装。 由于SNS柔性网防护系统材料性能稳定,安装方便快捷,施工简单,易操作,防岩崩效果好,所以它适宜在开挖成台阶的高大外边坡上使用。SNS柔性网防护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防护方法,按照设计正确组织实施,较传统的全坡面防护方法节约大量资金,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又增添了高速公路景观的美感。 2、喷锚网支护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或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营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因爆破施工,造成大量超爆、破坏范围深入边坡内部,路堑边坡岩石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