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12首必背古诗整理-诗句+翻译。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夏意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三、闲居初夏午睡初期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四、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五、秋山[唐] 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六、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 [唐] 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头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双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您把家归。
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上必背古诗词及名言警句解释

五上必背古诗及名言警句1.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词义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足够,丰盛。
③豚:小猪,指猪肉。
④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⑤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诗意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盛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又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2.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
——《论语》句意: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词义:①罔:迷惑;②殆:有害。
③而:却。
句意: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变得有害。
3.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词义:①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②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③闻:听闻,听说。
④不畏:不畏惧,不害怕。
⑤浮云:悬浮在半空中的云彩,暗喻奸佞的小人。
⑥眼:视线⑦缘:因为。
⑧最高层:最高处。
诗意: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论语》词义:①故:旧的。
②而:就。
③可:可以。
④以:凭借。
⑤为:成为。
句意:温习旧知识知道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句意: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中,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5.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意:烟雾月色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一上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译文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译文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译文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译文,欢迎阅读。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入夜一城花灯好象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又象是被轻风吹落星,星点犹如下雨。
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
风箫的声音悠扬激动,玉壶的灯光流转,整夜的鱼龙角抵的游戏到处飞舞美人的头上插满蛾儿,戴着雪柳,飘着金黄的丝缕,一路上说说笑笑袅娜轻盈地朝人群走去。
在众芳里寻找她千次百度;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菩萨蛮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今日是何朝,看余渡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解释:在这首词里,上阕的“闲”字统摄了下阕的内容。
下阕中的“新月、黄鹂”这些事物都表现了这个字的意境。
全词表现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但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
这就是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南楚碧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的秋色,长江水随着碧天远去,秋色无边无际。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含译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日积月累(含译文)一、第一单元1 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蝉【唐】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大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续不断地蝉鸣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响亮的蝉鸣之所以传得远,正是因为它在高处,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蝉》咏物诗,诗歌借助对蝉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关于“时间”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大意: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忍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大意:人的青壮年时期倏忽即过,再也不会重来,就像一天中不会有两个早晨,应该趁年富力强及时努力,岁月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个人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一岳飞大意:人生年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全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全部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全部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查字典语文网特此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详情内容可查看下文: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赏析】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
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
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
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
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

一、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夏意[宋]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三、闲居初夏午睡初期[宋] 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四、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五、秋山[唐] 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六、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唐] 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头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双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您把家归。
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1、《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句意思: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2、《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乡关:即故乡、家乡。
桑梓地:喻故乡,此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 意思是家乡的桑村与梓树是父母种的。
桑:桑树。
梓:梓树名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句意思:孩儿立志好好学习,走出家乡,有出息了再回家乡。
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
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
“立志出乡头”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达”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
使我们从秀美的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3、《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禛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 贾岛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 .辛弃疾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 杜甫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唐.杜甫译文: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
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
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
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 刘禹锡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 张志和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