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驾驶习惯的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驾驶调研分析报告

驾驶调研分析报告

驾驶调研分析报告在本调研分析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驾驶调研的结果和数据分析,以了解当前驾驶行为和驾驶习惯的情况。

为了保持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我们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驾驶人口统计数据在此部分中,我们将分析驾驶调研的参与人口统计数据。

这包括年龄分布、性别比例、驾龄分布等信息。

通过了解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参与调研的人群进行归类,以便后续分析更加准确。

2. 驾驶行为调查结果在此部分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驾驶行为调查的结果。

调查内容可能包括不同道路状况下的驾驶行为、遵守交通规则的程度以及违法行为的频率等。

我们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一些关键的驾驶行为趋势,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这些行为。

3. 驾驶习惯分析在此部分中,我们将关注参与调研的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偏好。

这可能包括喜欢的驾驶速度、乘客搭载情况、长途驾驶频率等。

通过了解驾驶员的习惯,我们可以为驾驶员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以便他们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和舒适。

4. 驾驶风险评估在此部分中,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对参与调研的驾驶员的驾驶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考虑驾驶员的年龄、性别、驾龄、驾驶行为等因素,我们可以得出每个驾驶员的风险水平,并提供相应的建议来降低风险。

5. 驾驶技能培训建议在此部分中,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提供一些针对不同驾驶行为和习惯的驾驶技能培训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包括提高遵守交通规则能力、减少违法行为、提高驾驶技巧等方面。

通过这些建议,我们希望能够提醒驾驶员关注自身的驾驶行为并不断提升驾驶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驾驶行为和驾驶习惯的情况,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来改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度。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我国多年来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在10万人左右。

“道路安全问题是公共卫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道路伤害也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据资料统计,在我国,道路伤害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和青年人群的首位伤害死因,在道路伤害死亡人数和道路伤害死亡率上,我国都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刘殿武博士)安全行车是每个驾驶员时刻都注意的一大问题,能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相对于技术因素,人的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影响更重要,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极大。

一驾驶员常见不良心理现象及其表现1 好胜心理。

行车时争强好胜,爱与人比高低。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表现为超速抢行,强行超车,开英雄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应付,导致事故。

2 急躁心理。

遇有天公不作美、事不顺心、车不争气、时不等人等情况,又急又躁,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驾车如飞,抢行抢超。

这种心理是安全行车的大敌,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十次肇事九次快,心情急躁事故来。

”3 负重心理。

因家庭出现矛盾、亲人发生病灾、本人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等原因,导致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情绪低沉、思维迟钝、往往是手握方向盘,思想开小差,事故也就再所难免。

4 赌气心理。

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超车时前车不让、被人甩了方向、车被他擦挂或夜间行车对方不关远行灯等等,如果遇上这些情况,就气从心来,火冒三丈,殊不知:“气是事故根,十赌九丧生。

”5 过瘾心理。

换了新车和开上高档车,有种骄傲感,头脑易发热,遇到较好路段,油门一踩到底,然而一遇到紧急情况,措手不及。

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因高速行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6 侥幸心理。

遇有危险复杂路段、不良天侯、车带故障或酒后驾驶,本应谨慎驾驶或改道而行或耐心等待或排除故障再行,却自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硬抢硬过,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7 麻痹心理。

在熟悉的路段,经常跑的区域和较好的路段上往往容易放松警惕,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满以为很有把握。

案例分析—关于习惯性违章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关于习惯性违章的案例分析

关于习惯性违章的案例分析“十次工伤,九次违章”,这句警言告诉我们,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从事故统计分析来看,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而引起的,而且大部分都与习惯性违章有关。

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按照违章的性质可分为习惯性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在我们单位发生的很多行为就属于习惯性违章,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的虽然没造成事故,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下面就从我们单位的两个案例来分析习惯性违章。

案例一:2014年1月15日,拖轮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在拖轮预靠泊位现场检查时发现,拖15的两名水手在带缆绳时没有按要求穿防滑鞋。

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告知该轮水手要穿防滑鞋,并告诉他这种行为属于违章。

水手却说:“我干这个十几年了,从来不穿防滑鞋,也从没发生什么事,你凭什么说我是违章。

”分析:《拖轮公司水手值班作业指导书》中关于“带解缆”要求的第1条为“水手工作前戴好带缆手套、安全帽,穿好防滑鞋、救生衣等防护用品”。

由此可以判定该水手不穿防滑鞋带缆为违章行为。

防滑鞋相对于普通鞋,厚而笨重,闷脚,可是为什么还要求水手穿它呢?防滑鞋也叫多功能安全鞋,具有防砸、防滑、绝缘的功能。

而水手的工作环境:(1)经常上下船,且船舷湿滑,易使船员跌入海中,而安全鞋有一定的防滑功能;(2)在船上行走、上下船及拖轮检修时,脚极易和硬的东西发生磕碰或者被坠落物砸脚。

而安全鞋有很好的防砸功能。

所以我们要求水手必须穿防滑鞋。

这名水手说不穿防滑鞋很多年也没发生什么事,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习惯性违章者的侥幸心理。

虽然没发生什么事,但是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了事故,就会后悔莫及。

案例二:2014年1月15日晚19:10,京唐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监察科消防管控员张*,未办理集团保卫部核发的港内准驾证,仍驾驶港-043值班车在路上行驶,且当时路上有大雾,视线不清,导致其与在中晨路边停放的一辆槽罐车发生追尾。

驾驶员违章行为统计分析

驾驶员违章行为统计分析

驾驶员违章行为统计分析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驾驶员的违章情况以及分析其原因和后果,本文将对驾驶员违章行为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一、违章行为的统计数据统计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可以通过交通违章记录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最新的交通违法统计数据,本市近一年来共发生了XX起违法行为,其中超速行驶XX起,闯红灯XX起,逆向行驶XX起,酒驾和毒驾XX起等。

从数据可以看出,超速行驶是最常见的违法行为,占比XX%。

其次是闯红灯行为,占比XX%。

逆向行驶和酒驾、毒驾行为的占比分别为XX%和XX%。

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驾驶员的违章情况及其严重性。

二、驾驶员违章行为原因分析1. 不良驾驶习惯和个人行为驾驶员超速行驶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对交通规则的不遵守以及个人行为问题。

一些驾驶员为了追求速度和刺激,常常超速行驶,忽视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闯红灯行为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驾驶员对红灯信号的不重视或违法意识较强。

他们往往急于通行,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 驾驶技术和意识问题逆向行驶的原因主要与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交通意识有关。

一些驾驶员对道路标志、道路指示和车道规定了解不足,导致误入逆向行驶或者不遵守交通规则。

3. 酒驾和毒驾酒驾和毒驾行为多是因为驾驶员对酒精、毒品影响下的驾驶。

这些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需要加大对驾驶员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三、违章行为的影响和后果驾驶员的违章行为不仅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也对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潜在危险。

超速行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且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闯红灯行为也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事故,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逆向行驶不仅威胁到自身安全,也容易引发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恐慌和事故。

酒驾和毒驾行为对驾驶员自身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容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四、减少违章行为的对策和建议针对驾驶员的违章行为,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有助于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1. 提高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成因分析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成因分析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成因分析一、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及其特征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现象的感受及其所采取的态度的总称,是一个泛义综合的概念。

它反映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心理状态,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安全准确而清醒的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

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驾驶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驾驶道德、操作技能,对道路交通法规的遵守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包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健康意识;事故严重、灾害频繁的风险意识;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超前意识,行为规范,技术优先的科学意识,时刻注意安全的警觉意识,反之,则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及弱化的表现。

二、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1、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表现。

意识决定行为,交通安全意识影响和支配着驾驶行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必然起交通违章行为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表现繁杂多样,超载、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无证驾驶(含内部上岗证从业资格证)、遮挡车牌、闯红灯、遇红灯绕道、转向不打转向灯、违章超车、会车违章挤道、占道、抢道、逆向行驶、开车聊天、打手机等等。

这些交通违规行为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国家交通部门对交通肇事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让行、违章超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章会车、逆向行驶和跟车距离不够9种交通违章行为市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市最主要的,占23.13%,其次是大意,比例大21.86%,疲劳驾车的比例为13.11%,还有违章驾车、判断错误和违章停车所造成的事故也占有一定比例。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它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也给社会政治带来严重后果,据广东省运输厅公布2011年以来(统计至4月中旬),全省交通行业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8宗,死亡36人,受伤6人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同期上升100%和111.8%,受伤人数下降57.1%,频繁多发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企业的和谐与稳定,妨碍了社会和企业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是对家庭的伤害和破坏,甚至造成家破人亡,二是给企业、经营者造成很大负担(如上年南冲、白湾车发生的事故),三是引发民间纠纷,治安案件(如上年南冲事故)因发生交通事故后,因误认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不公,因赔偿问题,无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甚至产生过激行为,触犯法律。

交通安全调查报告总结

交通安全调查报告总结

交通安全调查报告总结
交通安全调查报告总结显示,交通事故是一个具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问题。

据统计,每
年全球范围内发生数百万起交通事故,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

尽管在各国都有相
应的法规和法律措施,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仍然很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先是驾
驶员行为问题。

超速、酒驾和分神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道路环
境问题也是重要因素。

道路设计不合理、路面状况差以及交通标志不明显等因素都会
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地区和人群存在较高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城市地区由于车辆密
度大、道路拥挤等因素,交通事故风险较高。

年轻驾驶员和老年驾驶员由于经验不足
或身体机能下降,也容易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或肇事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安全的建议。

首先,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提高交通违法行为的成本。

此外,改善
道路设计和维护,提高交通标志和信号的可见性也是重要的措施。

总的来说,交通安全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通过实
施上述建议,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危货驾驶员疲劳驾驶报警分析

危货驾驶员疲劳驾驶报警分析

2023年3月13日-5月12日危货驾驶员疲劳驾驶报警分析统计表一、疲劳驾驶报警数据统计:3月13日—5月12日共计报警1489次,其中1级报警1028次,2级报警461次。

其中真实报警共计303次,占全部报警的20%。

真实报警1级227次,占全部报警的15.2%,占真实报警的74%, 真实报警2级76次,占全部报警的5%,占真实报警的25%。

二、疲劳驾驶报警时段:早上(凌晨04:00—8:00)时段发生疲劳驾驶55次,占真实报警的18%。

中午(12:00—15:00)高温时段发生疲劳驾驶37次,占真实报警的12%。

夜间(22:00—凌晨4:00)时段发生疲劳驾驶191次,占真实报警的63%。

三、综合以上数据再结合监控报警视频分析出:疲劳驾驶高发时段:夜间至凌晨疲劳驾驶易发时段:早上和中午早上疲劳驾驶重点人员:王重阳29次黄药师26次中午疲劳驾驶重点人员:欧阳锋17次郭靖16次夜间疲劳驾驶重点人员:周伯通66次洪七公60次尚沁峰37次黄蓉14次四、疲劳驾驶的原因早上疲劳驾驶:通常驾驶员都是凌晨三四点就出车,睡眠时间根本达不到人体所需8小时,造成早上和上午精力不足疲劳驾驶。

中午疲劳驾驶:是由于天气炎热,驾驶室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员很容易疲劳,特别是午饭后,人体大量血液集中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补供血相对较少,往往会出现困倦,感到精神疲惫,易造成疲劳驾驶。

夜间疲劳驾驶:是由于驾驶员在车上待了一天,也开了一天车,身体也进入了疲乏期,加之晚上10点至凌晨三点,是人体睡眠黄金时段,更容易瞌睡,造成疲劳驾驶。

其它疲劳驾驶原因:由于车辆短途运输的特性,所以大多数车上只配备1名驾驶员。

在行车过程中就易导致以下疲劳驾驶原因:1、疫情防控卡口检查长时间堵车、造成不能停车休息。

2、跨省、跨市运输,中午或者晚上在车上休息不好。

3、身体原因,入睡差,睡眠质量差、体力、耐久力差。

五、解决疲劳驾驶的方法1、确保充足睡眠,科学合理安排行车计划,必须保证每日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夜间驾驶,则白天睡觉,睡觉的总时间也要增加。

驾驶行为分析报告

驾驶行为分析报告

驾驶行为分析报告出门在外,遇上交通拥堵、事故,那可真是头大。

许多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有关。

驾驶行为通常也是驾驶习惯,习惯成自然。

在开车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良的驾驶行为,驾驶员自己很难意识到,但是后果可能很严重。

车联网开启了新的可能,因为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真相。

基于车联网实时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状态,并及时提醒驾驶员改变驾驶习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于车队管理、保险公司(UBI)来说,可以提高安全、节能、增效等效果。

对于车企(OEM)来说,是很好的实时反馈,可以用于产品改进。

“驾驶行为”是什么?驾驶行为通常包括出行行为习惯,和驾驶行为习惯。

出行行为的分析已经在上一篇谈到了。

狭义的驾驶行为包含,但不限于下面这些方面:开车时平均速度引擎经济转速(燃油车)急加速/千公里、急刹车/千公里急转弯变道次数/频率、变速频率安全带状态、热车时间开车灯(夜晚,远光灯/近光灯),转向时转向灯,变道时转向灯怠速时间手机使用、疲劳驾驶等停车时手刹、停车档、关门、关窗、关灯等驾驶环境路型、各地形的行驶里程、各个地形的驾驶时间、各地形的停车时间天气、季节等交通违规记录此外,考虑到现今的各种辅助驾驶,驾驶员使用这些辅助驾驶功能的频次(依赖性)等,也是一个维度。

如果配上了各种传感器,比如:前向摄像头、环视摄像头、车内监控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那么可以分析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了。

基于不同的目的,将上述各个驾驶行为分量以某种加权的方式计算出一个分数(或指数),用来衡量用户的驾驶行为,或者给用户的驾驶行为打上各种标签。

不同的商业/研究目的,驾驶行为分数的计算公式都不一样。

比如:保险公司设计UBI产品的时候,开车越平稳分数越高,开车次数/里程/时间越少,分数越高。

选择车联网数据与第一篇一样,使用来自于同一辆车的原始数据。

同样,仅仅拿少量的数据字段来分享数据分析的过程。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因为车速和车速的变化在驾驶行为和安全上最突出,就是它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驾驶习惯的统计和分析
IT事业部
2014.3.8
Ver:1.0
一.安全驾驶
1.错误使用灯光
灯光是车辆最常使用的部分,灯光的使用情况和鼓掌都可以在ECU中反应出来,错误的使用灯光对安全驾驶带来的危害应该通过系统进行监控。

(一)乱开远光灯
扰乱相向而行车辆的视线,导致交通事故。

(二)长时间使用雾灯
雾灯亮度高穿透性强,长时间使用会对后方车辆驾驶者造成视觉伤害导致事故发生。

(三)忘记或估计不开启灯光
灯光的电能来自于发动机,减少车载电气设备的使用可以降低油耗,但为了这一目的估计不开启灯光将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四)不打转向灯
2.飞速抢灯
GPS显示车辆即将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或钉子路口是,弱车辆异常的猛加油门,将有很大的可能是司机为了超速抢灯,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惨烈的。

3.开车不系安全带
细心的司机会发现,轻轻拉动安全带时,安全带会被拉得很长,但只要你突然使劲一拉,安全带就瞬间被卡死了。

这种设置是为了当车辆产生撞击时发挥缓冲作用,瞬间将司机稳住,保护其安全。

因此,安全带一定要系,关键时候或能救人一命。

4.高速路长期占用快车道
高速公路设置超车道,目的就是为方便超车,提高行车效率。

但却有不少车辆不超车却占用着超车道,导致来车需要使用却没有办法。

在市内某些主要干道上,也存在不少新手在快车道上慢悠悠开车的现象,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5.超速行驶
在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

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雨、雾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6.疲劳驾驶
机动车驾驶人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时,不得驾驶机动车。

连续驾驶机动车达到4小时应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

7.停车不使用手刹
忘记在停车时使用手刹就离开车辆,常常会导致车辆溜坡等事故发生。

8.空挡滑行
空档滑行将会是去发动机制动,一旦出现刹车失灵或熄火等紧急情况往往会
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驾驶陋习
1.让发动机空转
清早开车上路前,特别是冷车上路前,适度的暖车是绝对必要的。

一般来说,怠速暖车只要等到水温指针稍稍升起,发动机转速也稳定时就要上路,接着以较低转速开几分钟,等到水温到达规定点就可以以一般方式开车。

但有些车主,在短时间停车等候时会习惯性地让发动机保持空转的状态。

且不说如此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就以经济的观点来说,一般小型车发动机每怠速运转5分钟,就会消耗掉大约70cc的汽油,半小时就烧掉约0.5公升宝贵的能源,这是很不划算的。

2.空轰油门
有些驾驶员在热车起动后或每次起步前,或在发动机停熄前,总喜欢习惯性地空轰几脚油门。

还有个别驾驶员在行人拥挤的道路行车时,把离合器踏下而大轰几脚油门,以对行人不让汽车的行为表示抗议,凡此种种都是不可取的非规范操作。

因为猛轰油门,不仅主供油装置参加工作,加浓、加速装置也要额外供油。

据测量,每空轰一脚油门相当于白白浪费燃料3~5ml;同时,混合气被额外加浓后,造成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3.避免紧急刹车
在行车中避免超速行驶、急转弯、急刹车;按规定进行装载,避免超载;选择路面行驶,避开尖锐障碍物等都是提高轮胎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

试验表明,以中等车速在正常路面上的一次急刹车,轮胎胎面局部磨损量可达0.91~
1.20mm,相当于汽车正常行驶3000km的磨损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