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阅读练习及答案
牟钟鉴《在聪明与糊涂之间》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聪明与糊涂之间牟钟鉴①板桥书写过一横额:“难得糊涂”,颇受人喜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以其新颖独特也。
平常生活中,人们都想做聪明人,都愿别人夸自己聪明;都不想做糊涂人,都不愿别人说自己糊涂。
可是板桥别出心裁,偏偏称赞糊涂,而且这种糊涂一般人还不易达到,在中国文人里,题写“难得糊涂”者只此一家,这就引起社会关注,纷纷加以解说并列为座右铭。
②在喜欢“难得糊涂”的人中,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宣扬圆滑自私、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处世格言,果若如此,那就是孔孟尖锐批判的“乡原”,完全曲解了板桥的本心。
板桥在此横额下有几句解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再联系板桥为人行事,“难得糊涂”的真义是劝人在处理利益关系上多一点忠厚利他之心,少一点个人盘算之机,不斤斤计较,忍让吃亏,多做善事,使自己心安理得,并不求回报,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智若愚,它是经由大聪明的反思而得来的。
板桥的“糊涂”乃是“中庸”的兼顾,不是“乡原”的世故。
“中庸”和“乡原”表面上有些相似,都不走极端,而骨子里完全相反。
“中庸”以利他济世为准则,“乡原”则为私媚世而乱德。
③板桥认为,要关爱、包容他人,必须“糊涂”一点,就是要自觉吃亏。
什么是“吃亏”?俗人认为是个人利益受损,板桥认为是人我俱安。
他写过“吃亏是福”的横额,并注曰:“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这里有着儒家“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情怀,又有道家“满招损,谦受益”的智慧。
④如果读者要真正了解板桥心中的“难得糊涂”,不妨看一下他于雍正十年寄舍弟墨的一封家书,内中说:“愚兄为秀才时,捡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
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
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
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呼!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
2017年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一、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杰出的创造者。
他们毕生艰守岗位(传承传达)记忆,uān研技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创造”,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大国工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uān:;(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3)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
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
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修改①修改②。
3.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1)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4.诗文名句填空必答题:(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2)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3),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4)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选答题:(7)自古逢秋悲寂寥,。
,。
(《秋词》刘禹锡)(8)两个黄鹂鸣翠柳,。
,。
(《绝句》杜甫)二、5.(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018淮安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淮安中考(zhōnɡ kǎo)语文一(24分)1.阅读(yuèdú)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有的人长着强有力的翅膀(chìbǎng),因凡心未泯而坠落人间,折断了翅膀,例如(lìrú)我就是。
后来,他们___(煽动(shāndòng)扇动)折断的翅膀,奋力飞起,却又迭落下来。
翅膀一定会痊愈,我仍会震翅高飞。
(节选自《名人传》,有改动)①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折:____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两个错别字。
(2分)③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解析】本题为字词的识记运用题。
①“折断”的读音是极为基础的了(zhé)。
你要是读成“shé”,我倒也佩服你,因为一般人还不知道。
“shé”有“亏损”和“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的意思,后者多单用。
②错别字(一般只有别字,没有错字。
呵呵)也比较好找:迭落、震翅;“迭”(dié)可解释为“更换、轮流、屡次、及”,而非“跌diē”——下降、低落、摔、顿足;要再次起飞,理论上应“振(摇动、挥动)翅”。
③当然选“扇动”啦,“煽动(shān dòng)”是一个极其敏感而危险的词语,指“鼓动(别人去做坏事)”,当然,它也作扇动。
呵呵。
2. 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4分)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______。
修改②:______。
【解析】①句读不通、意不顺,那是因为“激发”与“水平”搭配不当:或前者改为“提高”,或后者改为“热情”“兴趣”。
②句中,“持之以恒”和“不间断”重复,应该删去一个。
当然,建议删去不够准确、生动、优美的那个,如“不间断”。
《难得糊涂》阅读练习及答案

《难得糊涂》阅读练习及答案难得糊涂⑴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
一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
⑵我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
⑶不过,在最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儿开了窍。
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⑷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⑸用不着做理论上的论证,只举几个小事例就足以说明了。
例子就从郑板桥举起。
⑹郑板桥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谓康乾盛世的下一半。
所谓盛世历代都有,实际上是一块其大无垠的遮羞布。
在这块布下面,一切都照常进行。
只是外寇来得少,人民作乱者寡,大部分人能勉强吃饱了肚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了。
最高统治者的宫廷斗争,仍然是血腥淋漓,外面小民是不会知道的。
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有这两个条件的只是士这个阶层。
所以士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眼中钉。
可离开他们又不行。
于是胡萝卜与大棒并举。
少部分争取到皇帝帮闲或帮忙的人,大致已成定局。
等而下之,一大批士都只有一条向上爬的路——科举制度。
成功与否,完全看自己的运气。
翻一翻《儒林外史》,就能洞悉一切。
但同时皇帝也多以莫须有的罪名大兴文字狱,杀鸡给猴看。
统治者就这样以软硬兼施的手法,统治天下。
看来大家都比较满意。
但是我认为,这是真糊涂,如影随形,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
⑺我的结论是: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⑻此事古已有之,历代如此。
楚辞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所谓“醉”,就是我说的糊涂。
⑼可世界上还偏有郑板桥这样的人,虽然人数极少极少,但毕竟是有的。
他们为天地留了点儿正气。
他已经考中了进士。
据清代的一本笔记上说,由于他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没能点上翰林,只能外放当一名知县,“七品官耳”。
他在山东潍县做了一任县太爷,又偏有良心,同情小民疾苦,有在潍县衙斋里所做的诗为证。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全卷满分为120分,附加题,1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卷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很多文人都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1)李贺的“,”引用典故,写出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雁门太守行》);(2)文天祥在被俘后用“,”表达了甘愿为国捐躯的赤子之心(《过零丁洋》);(3)龚自珍的“,”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己亥杂诗》);(4)辛弃疾用“,”表达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诸葛亮的“,”写出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出师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为何伤心落泪?为何辛苦zìsuī()?就为着心头那份爱意与恩惠。
(3)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zhèn lóng fākuì(),受到人们的好评。
(4)皇家之威势,果然hèhèyáng yáng(),无可与之匹者。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蜚声于世。
人们对他的书与画最为熟悉,“六分半书”和兰竹画几乎;对于他的诗词则相对知道的较少,其实郑板桥的诗和他的书画一样充满,尤其是他的题画诗与画面珠联璧合,。
A.家喻户晓且妙趣相辅相成B.路人皆知且乐趣相辅相成C.路人皆知而乐趣相得益彰D.家喻户晓而妙趣相得益彰4.下面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内蒙古宁城县2017年第二次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宁城县2017年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别害怕自己卑wēi,也不必拿古代典籍中的圣贤禁锢自己。
奋斗的火苗再小,反复点燃,终有一天会成为熊熊烈火。
也许太多人不看好我们的未来,但我们努力不是为了让他们满意,也不是为了去尝遍所有失败的滋味,而是在一次次跌到了又爬起来的时候,能看见自己并未辜负这大好的年华。
以心的荣光来兑换一场hān畅淋漓的岁月,来告慰这春意正好、适合奔跑的青春。
(选自《爱格》2015年4月刊)(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禁.锢兑.换(2)写出文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卑wēi hān畅淋漓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三国演义》均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合称为“中国四大名著”。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这两句诗表达了青年诗人对祖国土地的深深眷恋与热爱之情。
C、《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选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这里的“征蓬”意思是作者感觉出使的人像蓬草一样随风而去。
古代诗人常用“征蓬”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之人。
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罗曼·罗兰通过许多侧面去表现三个伟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对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他们在抗争中暴发出的生命激情。
B、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侠义之士,他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内容主要写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领仆人康塞尔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进行探险旅行的故事,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难得糊涂阅读答案

难得糊涂阅读答案【篇一:2015-2016海淀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一(5)题。
(共9分)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印、斋室印、职官印、藏书印一类的印章。
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①(采取/撷取)格言警句刻在闲章上,以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
好的闲章,【甲】内容广泛,【乙】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丙】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闲章有的【丁】。
如徐悲鸿画白梅用“一尘不染”印,李苦禅画鹰用“搏击万里”印,李可染画牛用“师牛堂”印。
有的【戊】。
如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②(漂泊/漂移)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他常在书画中钤盖“木居士”“鲁班门下”印,以示其独特的经历;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处境。
有的还【己】。
如郑板桥有名的闲章“难得糊涂”,幽默隽永中带有几分苦涩,书写人生况味可谓入木三分;邓石如的闲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故而闲章不“闲”了。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a)b.藏书(zang)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e)c.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an)刚正不阿(e)d.藏书(zang)处境(chu) 隽永(juan) 刚正不阿(a)(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①②处,①处应填____,②处应填 ___。
(2分)(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即使也并且 b.虽然但是也c.尽管还又 d.不但而且还(4)根据语境,在文中【丁】【戊】【己】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表现书画家的生平、境遇②反映作者的主观认识、情趣志向③紧密配合作品内容,深化作品主题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5)仔细观察下面的闲章,请选择其中一枚,将其内容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上的田字格内。
【语文】2017年广西贵港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黄晕.(yūn)惬.(qiè)意舌苔.(tāi)义愤填膺B. 狩.(shòu)猎蝉蜕.(tuì)差.(chā)劲精巧绝伦C. 沉湎.(miǎn)朔.(shuò)方落.(lào)枕气势磅礴D. 蟠.(pán)龙凛.(lǐng)然着.(huó)落如法炮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A.“黄晕”应读作“huángyùn”;B.“差劲”应读作“chàjìn ”;D.“凛然”应读作“lǐn rán”。
故答案为C。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B.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必将自食其果。
C. 不管你的骗术有多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多干净,都会有办法让你在证据面前显露原型....。
D. 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答案】D【解析】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间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A使用有误,惟妙惟肖:描摹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与语境不符。
B使用错误,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利益和生死放在心上。
褒义词,与语境不符。
C使用错误,显露原型:原有的模型显露出。
不符合语境。
D使用正确,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
符合语境,正确。
故答案为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得糊涂
⑴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
一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
⑵我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
⑶不过,在最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儿开了窍。
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⑷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
⑸用不着做理论上的论证,只举几个小事例就足以说明了。
例子就从郑板桥举起。
⑹郑板桥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谓康乾盛世的下一半。
所谓盛世历代都有,实际上是一块其大无垠的遮羞布。
在这块布下面,一切都照常进行。
只是外寇来得少,人民作乱者寡,大部分人能勉强吃饱了肚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了。
最高统治者的宫廷斗争,仍然是血腥淋漓,外面小民是不会知道的。
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有这两个条件的只是士这个阶层。
所以士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眼中钉。
可离开他们又不行。
于是胡萝卜与大棒并举。
少部分争取到皇帝帮闲或帮忙的人,大致已成定局。
等而下之,一大批士都只有一条向上爬的路——科举制度。
成功与否,完全看自己的运气。
翻一翻《儒林外史》,就能洞悉一切。
但同时皇帝也多以莫须有的罪名大兴文字狱,杀鸡给猴看。
统治者就这样以软硬兼施的手法,统治天下。
看来大家都比较满意。
但是我认为,这是真糊涂,如影随形,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
⑺我的结论是: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⑻此事古已有之,历代如此。
楚辞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所谓“醉”,就是我说的糊涂。
⑼可世界上还偏有郑板桥这样的人,虽然人数极少极少,但毕竟是有的。
他们为天地留了点儿正气。
他已经考中了进士。
据清代的一本笔记上说,由于他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没能点上翰林,只能外放当一名知县,“七品官耳”。
他在山东潍县做了一任县太爷,又偏有良心,同情小民疾苦,有在潍县衙斋里所做的诗为证。
结果是上官逼,同僚挤,他忍受不了,只好丢掉乌纱帽,到扬州当八怪去了。
他一生诗书画中都有一种愤懑不平之气,有如司马迁的《史记》。
他倒霉就倒在世人皆醉而他独醒,也就是世人皆真糊涂而他独必须装糊涂,假糊涂。
⑽我的结论是: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⑾现在说到我自己。
⑿我初进301医院的时候,始终认为自己患的不过是癣疥之疾。
隔壁房间里主治大夫正与北大校长商议发出病危通告,我这里却仍然嬉皮笑脸,大说其笑话。
终医院里的四十多天,我始终没有危机感。
现在想起来,真正后怕。
原因就在,我是真糊涂,极不难得,极为愉快。
⒀我虔心默祷上苍,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14.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15.文章开头引用郑板桥的四个大字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9)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作者在《幽径悲剧》一文中说:“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表达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本文末也提及“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在你的人生坐标里,有你愿意背负的“十字架”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不少于
80字,5分)
14.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3分)
15.引出本文的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分)
16.举例论证(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2分)。
17.能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即可给分。
有。
我愿背负“探索”这个十字架。
一次,我对一个物理现象感到质疑,可我并未不了了之、听凭书本,而是购得器材,认真探索,经数次实验,终证明了此现象。
虽然探索之路崎岖坎坷,但无探索,亦无真理。
我愿一直背负这个十字架,用智慧之笔谱写真谛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