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门墩

合集下载

圆门墩儿、方门墩儿小小门墩儿不同形态居然有如此大学问

圆门墩儿、方门墩儿小小门墩儿不同形态居然有如此大学问

圆门墩儿、方门墩儿小小门墩儿不同形态居然有如此大学问url:/2018-11/21/content_32019355.htm,id:32019355原标题:《北京四合院门墩儿艺术展》介绍之门墩儿的形态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形式之一,汇集了传统文化中祥和、团聚、宁静等文化因素,以不同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这其中,门墩儿就是重要的一员。

《北京四合院门墩儿艺术展》通过照片、拓片、仿制品、馆藏文物等形式展示门墩儿的功能与形态、浅析门墩儿上雕刻图案的寓意。

门墩儿的形态北京四合院的门墩儿通常以圆门墩儿、方门墩儿居多,一般由须弥座(含门槛槽和海窝)、鼓(圆)形器身或方形器身组成。

此外,还有门枕石、异型门墩儿及用于四合院二门和独立院内影壁的滚墩石。

门枕石门枕石是门墩儿的基础形态,为长条形。

大门内侧置有海窝,用以承托门扇的门轴。

大门外侧依靠自身重量保持平衡。

门枕石的中间有门槛槽,用于安置门槛。

圆门墩儿北京常见圆门墩儿的基本构造圆门墩儿由一个圆鼓形的器身、前后各凸出一个小鼓的卧座(莲叶形)和须弥座(包含门槛槽和海窝)组成。

圆门墩儿主要用在广亮、金柱、蛮子等大门上,质地采用汉白玉或大小青石。

方门墩儿北京常见方门墩儿的基本构造方门墩儿由一个长方体的器身和须弥座(包含门槛槽和海窝)组成,座身较低矮,须弥座三面有包袱角。

方门墩儿多出现在如意门、小门楼等大门上。

质地多为大小青石,少有汉白玉。

异型门墩儿独狮型门墩儿立柱型门墩儿陈设座型门墩儿卧鼓型门墩儿独狮型门墩儿质地多以汉白玉为主,所镌刻的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权力与权威。

独狮型门墩儿应用于清代王府、衙门等处,现存极少。

立柱型、陈设座型、卧鼓型门墩儿现存罕见,属“孤品级”门墩儿,用于普通民宅。

滚墩石滚墩石是由两个圆鼓形器身反向相连接坐于方形器座上而成,又称为双抱鼓。

滚墩石主要用在王府、官宅、衙门或大型寺庙、道观等地方的二门和院内独立木影壁下,起稳固作用。

来源: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门墩儿的文化内涵(图)

北京门墩儿的文化内涵(图)

北京门墩儿的文化内涵(图)【1】北京四合院的二道门(垂花门),门口有两个石墩儿“门墩儿”指的是北京四合院门口的两块大石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汉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不住茅草棚以后,石墩的雏形就产生了。

从建筑学上说,这两块石头的作用是固定门框,所以多采用厚重的山石。

由于石墩位于大门口,不仅家人每天都会看到它,来访的客人也最先看到它,因此人们开始装饰门墩儿,有各种形状,各种雕饰,逐渐演变为一门艺术。

门墩儿样式和精致程度,与主人的财力和权利有着直接联系,在老北京看门墩儿便知这家人的势力了。

【2】方形或箱型门墩儿北京的门墩儿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最常见的两种是箱型和鼓型的门墩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方形”(图【2】)和“圆形”(图【3】)门墩儿。

有人说方形门墩儿是文臣家的,圆形门墩儿是武将家的,这么说有道理也没道理。

北京的老房子都有门墩儿,圆形和方形的门墩儿随处可见,不可能每家都是当官儿的吧。

就算一开始这么分配的,但是随着房子的转卖,时代的变迁,也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

不过文臣家采用方形门墩儿的比较多,方形即箱型,取其谐音“书香”,表示自己是书香门第,也有人品方正的意思。

【3】圆形或鼓型门墩儿虽然方形门墩儿读书人家多,但圆形可就不属于武将了。

圆形门墩儿在北京非常多见,也是最常见的门墩儿,其数量比另外三种门墩儿的总和还多。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是最受欢迎的形状。

圆形的门墩儿又被称为鼓型门墩儿,因为它看起来就好像大门口的两面鼓,通报客来的鼓。

鼓面上常有各种雕饰,例如莲花、桃子、鹿、仙鹤、鲤鱼、云彩等图案。

虽然鼓型门墩儿最常见,但从时间上来说,它后于方形门墩儿产生,大约只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方形门墩是直接从方条石发展来的,历史最为悠久。

【4】兽形门墩儿,门墩儿上趴着一个狮子,只剩下脚和身体,仔细看能看到第三种是兽形门墩儿,常见的门墩儿兽是狮子,不是门口的那个大狮子,那个是装饰物,不是门墩儿。

门墩图案介绍--三三

门墩图案介绍--三三

二、图案及寓意
(十)带有飘带图案
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 泛, 表示“好事不断”。
杨梓淼 拍摄于地安门西大街
二、图案及寓意
(十一)异形门墩
马昊轩 拍摄于西四北二条
门墩的表面刻有很 多精美的图案。这些门 墩借助人物、草木、动 物、工具、寓言、几何 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 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 贵、驱魔、夫妻美满、 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
(马昊轩拍摄于西四北三条)
抱鼓型有兽吻头门礅-低级武官
(万丛瑞拍摄于西四北头条)
箱子型有雕饰门礅--低级文官
(马昊轩拍摄于西四北三条)
箱子型无雕饰门礅---富豪
(闫岳琦拍摄于西四北x条)
图案及寓意
二、图案及寓意
(一)狮子刷绣球门墩
杨梓淼 拍摄于西四北六条
早年间有权有势的大户人 家讲究在门前摆上一对汉白 玉雕的大石狮子,通常是雄 狮居左,右爪下踩着绣球, 被称为"狮子滚绣球";雌狮居 右,左爪下是一只幼狮,叫 做"少师少帅",意思是子嗣 昌盛,世代高官。
谢谢观看
二、图案及寓意
(八)带有瓶和花图案
“瓶”意寓“平安”, 瓶中插入四季花(月季、 牡丹、荷花、菊花、梅 花等),寓意四季平安。
杨梓淼 拍摄于西四北四条
杨梓淼 拍摄于西四北六条
二、图案及寓意
(九)带福、寿字
雕刻有汉字“福寿” 字的门墩,寓意福寿安 康,平安吉祥。
马昊轩 拍摄于百年永乐烤鸭店
杨梓淼 拍摄于西四北四条
凤凰(huang)赤色为凤,青色为鸾(luan),鸾凤 均为神鸟。以飞翔的凤与牡丹纹样组成。凤凰谓之 百鸟之王,牡丹象征荣华富贵。寓意富贵常在,荣 华永驻。
马昊轩 拍摄于西四北三条

“门墩”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角

“门墩”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角

“门墩”——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角摘要: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建筑装饰成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从门墩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门墩不但历史悠久,数量也很多。

它们记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了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的过程,是文物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保护研究。

关键字:门墩,建筑,装饰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

建筑装饰在这些特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艺匠善于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不同内容和工艺应用到建筑装饰里,极大的加强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建筑装饰使建筑房屋躯体具有了艺术的外观形象,建筑装饰使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的表现力,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建筑装饰成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许许多多事物熏陶得纹彩绚烂,折映着自己的博大精深。

有关门的文化即是如此。

门在四合院整体建筑中占有的面积非常小,但它的地位却非常大。

这不仅表现在构成“门”的要素众多,比如,什么叫榴,什么叫框,榴、框各分多少种,具体情形如何,它们安在哪儿,门簪、门枕石,抱鼓石,而且它们还被赋予了许多的文化意义。

从门墩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门墩,门槛两端承托大门转轴的石墩或木墩。

通常为石质。

其傍于大门门框侧下,如枕,所以又叫门枕石,或称砷石。

自古对于门面装饰的追求,自然不会忽视建筑入口处这一对石构件。

抱鼓石即是对门枕石大事雕饰的产物。

“枕”本是主要部分,为了雕饰,门枕石的附加部分被强调,“鼓”部很高,用料用工远超过“枕”部。

顾名思义,抱鼓石造型为圆鼓形,富有装饰功用,通常雕饰以葵花、纹头、狮子等。

下部雕为须弥座,中间为鼓形,饰以花纹浮雕,上部透雕狮子,这是常见的样式。

据《营造法原》,将圆鼓部分雕成狮形者,以术语称,叫拉狮砷或挨狮砷。

一般人家,不高的方形门墩雕为须弥座形状,其上刻狮子。

有的则不雕狮,在方形门墩上浮雕花草人物图案。

门前一对抱鼓石,立的是功名标志。

在讲封建等级的年代,无功名者门前是不可立“鼓”的。

倘若要装点门脸,显示富有,也可以立把门枕石起得像抱鼓石那样高,但只是傍于门前的装饰性部分要取方形,区别于“鼓”,再高仍称“墩”。

北京最精美的门墩儿,您能认出几个图案?

北京最精美的门墩儿,您能认出几个图案?

北京最精美的门墩儿,您能认出几个图案?
在北京胡同遛弯,看到一对儿门墩儿,顿时眼前一亮——真是太精美了!胡同遛弯经常看到门墩儿,但如此漂亮的门墩儿我是第一次见。

此门墩儿说是方形(书箱式)又不完全准确,其上面稍大下面稍小,整个门墩儿雕满了纹饰,就连门墩儿后面的枕石部分也雕有万字纹饰。

门墩儿上主要雕有松竹和飞禽走兽等。

走兽有狮子、猴子、梅花鹿和不好辨认的动物,还有一只蜥蜴。

飞禽有鹤、凤凰等。

当然两个门墩儿的外侧面紧贴着墙无法看到,手机伸进去照了一张可见到一对儿凤凰,所以应该还会有一些小动物。

可惜门墩儿上面已经风化磨损难以辨识了。

据说门墩为清初之物。

看到右下角的蜥蜴了吗?
猴子和桃子
正面的双狮
一对儿凤凰,还有瀑布
鹿鹤同春
三阳开泰
这只看不出来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北京记忆】之 门墩的故事(上)(图)

【北京记忆】之 门墩的故事(上)(图)

【北京记忆】之门墩的故事(上)(图)歌中有唱: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北京人在老奶奶轻声慢语的童谣中咿牙学语,一代又一代。

说起门墩,就要先说起北京的四合院。

每个四合院门口都有门墩。

门墩具体的建筑结构:一个方方的石头,中间有个槽,用来固定大门门槛的,后面有两个用来转动大门的门轴眼,是用来固定大门用的。

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那么我们就把想象的一些美好的祝福期盼图案刻到石头上,而原来长出来的部分,也做成了方便人坐的形状。

中国几千年来是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氛围,所以家家户户都有金榜题名的愿望,希望家里出个宰相。

谁家中了状元,就鸣锣开道,四九城都能听到。

有人就请来石匠把这长出来的那部分雕刻成鼓的形状,加上去一些祝福期盼的图案在上边,别人一看,觉得太适合了,就这样这种雕刻方式在民间里传播下来。

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的李松堂有着深深的四合院情结,对四合院门前的石门墩情有独钟,拆迁胡同,四合院门楣上的雕刻都被主人拆掉拿走了,只有笨重的石门墩搬不走,不是被遗弃就是被砸掉。

李松堂开始了有意识的收藏门墩。

那个时期,北京的胡同拆迁越来越频繁,哪个地方在拆迁李松堂就骑着自行车赶过去,求主人把石门墩送给自己,这样早期基本没有花费什么代价就收集到了不少石门墩。

他收藏石刻、门墩越来越多,到现在从来没有卖过一件,而且只收藏民居建筑的构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抢救和保护。

慢慢地,李松堂收藏门墩的事情才逐渐流传开来,李松堂就干脆开了博物馆,唤作松堂斋。

它是全国的第6家私人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民间建筑的雕刻博物馆。

如今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四合院中,全部保存和展览了李松堂抢救和保护的1038件民居建筑的构件艺术品。

这个博物馆好玩吧,收藏中国宅子门墩儿的。

据说这玩意儿没有增值潜能,十年前你几百块收的青花,现在至少是几千块,十年前你几百块收的门墩,现如今它还是只值几百块。

其实进入松堂斋门墩博物馆很偶然,本来打算去国子监,结果走进国子监那条街道就被一个北京哥们儿“忽悠”了,这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中国建筑文化之古老的门墩

中国建筑文化之古老的门墩

中国建筑文化之古老的门墩送交者: 静静的幸福[♂大司徒★★★★☆♂] 于June 21, 2010 11:25:25中国传统建筑有个特色,凡是建筑必有大门,大门一水的木质结构,讲究的像皇家大门上面有钉,不讲究的如穷人家的大门也必是对开,哪怕是几块木板拼上的呢。

这种大门和门轴是在一起的,一般是一个整体,门轴必有门纂,这个门纂一般是铁的,为的是保护门轴下端,以减少门轴的磨损。

而门轴就是插在一个石质的东西上的。

这东西最早叫门枕石,最早的应该是出现在汉代左右。

经过演变,门枕石在外面的那部分独立地发展起来,就是门墩了,并形成了独特的门墩文化。

门墩,在北京代表性民居——四合院的建筑艺术中虽称不上重要,却也自成风景。

人们对这种建筑构件的印象,大概来自这首流传广泛的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嚷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做啥?点灯说话,吹灯作伴,明天早起,给我梳小辫儿。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是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大部分是清白石的,极少部分是用汉白玉打造的。

其造型样式很多,一般地分两大类:圆形的称为“抱鼓门墩”,以鼓为基本形态,有鼓架、鼓面、鼓打、鼓钉,文化特点是富贵华丽,寓意性强。

另一种是长方形门墩,它没有追求某一种相似物,在长方形门墩的不同面上,正面略小于两个侧面,构成了三个画面,画面简单,但是吉祥寓意非常丰富。

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儿的形制也有差异。

门鼓和门枕都有几个较大的面,人们为了美化和欣赏,便在上面雕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万字纹,也有的刻出吉祥图案。

如,双狮戏水、豹脚纹、荣华富贵、如意头、竹梅双喜、竹报平安、云头、回纹、八卦图和太极图等。

门墩上的画面布局,有的是上下贯通,有的是分画区表现,从古到今,从天上到地上,从植物到动物,在它们的变化组合中,用古人的经典故事,动物的祥瑞习气,结合花草的高洁特征,共同化为完美的人间理想境地,让观者的思想畅游在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之间,置身于传说与神话故事中,把理性抽象化为生动具象。

石刻艺术品:北京门墩

石刻艺术品:北京门墩

石刻艺术品:北京门墩石刻艺术品:北京门墩门墩,又称门座或门台,是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的门槛、门框和门扇的石头。

它是四合院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种精美的石刻艺术品。

四合院大门外的门墩有方有圆。

方门墩叫“门枕石”,圆门墩称之为“抱鼓石”。

关于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还无法做出确切的回答。

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和早期就开始使用了。

现在见到的门墩,就是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而出来的。

公元1100年以后,有的人为了使门墩更加引人注目,把门枕石的外侧部分做高,又在它的各个面都雕上了装饰性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

随着门枕石部分和门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线逐渐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台子,称为“箱型“门墩。

又有人试着在门枕石上刻出一个通报来客的鼓,又在鼓面上雕刻出莲花。

后来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再在上边放鼓,从而形成了”抱鼓形“门墩。

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荣盛期。

明朝从元朝手中夺政权后,把元代修建的北京重新改建成为自己的首都时,利用门墩是门中最显眼的部件,来表现新的统治秩序。

北京门墩充分体现着汉民族喜好对称平衡感的`审美取向。

接下来取得政权的满清政府,像继承其明代制度一样,把门墩象征地位身份的制度也原封不后的继承下来。

北京门墩的门枕石伸出外侧的部分,几乎都被雕刻成华美的须弥座,座上盖有方形锦缎,其上再分别放置狮子、箱子和鼓等装饰物。

在封建社会,并不是所有的门楼都能安置抱鼓石,因为衙门口有鼓是为“击鼓升堂“所用。

所以,只有官宦人家的门楼,才能安放象征权力的抱鼓石门墩,形状要与大门的等级相符,大小也要相称,常出现在大门、门柱前。

当时,为了用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在各式门墩的摆放上都有着一定的限制,如:皇族的门楼,摆放狮子门墩;高级武官的门楼,摆放着抱鼓型有狮子门墩;低级武官的门楼,摆放抱鼓型有兽吻头门墩;高级文官的门楼,摆放箱子型有狮子门墩;低级文官的门楼,摆放箱子型有雕饰门墩;大富豪的门楼,摆放箱子型无雕饰门墩;富豪的门楼,摆放石制门枕石;一般市民的门楼,摆放木制门枕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所不知道的——门墩
中国传统建筑有个特色,凡是建筑必有大门,大门一水的木质结构,讲究的像皇家大门上面有钉,不讲究的如穷人家的大门也必是对开,哪怕是几块木板拼上的呢。

这种大门和门轴是在一起的,一般是一个整体,门轴必有门纂,这个门纂一般是铁的,为的是保护门轴下端,以减少门轴的磨损。

而门轴就是插在一个石质的东西上的。

这东西最早叫门枕石,最早的应该是出现在汉代左右。

经过演变,门枕石在外面的那部分独立地发展起来,就是门墩了,并形成了独特的门墩文化。

门墩,在北京代表性民居——四合院的建筑艺术中虽称不上重要,却也自成风景。

人们对这种建筑构件的印象,大概来自这首流传广泛的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嚷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做啥?点灯说话,吹灯作伴,明天早起,给我梳小辫儿。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是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大部分是清白石的,极少部分是用汉白玉打造的。

其造型样式很多,一般地分两大类:圆形的称为“抱鼓门墩”,以鼓为基本形态,有鼓架、鼓面、鼓打、鼓钉,文化特点是富贵华丽,寓意性强。

另一种是长方形门墩,它没有追求某一种相似物,在长方形门墩的不同面上,正面略小于两个侧面,构成了三个画面,画面简单,但是吉祥寓意非常丰富。

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儿的形制也有差异。

门鼓和门枕都有几个较大的面,人们为了美化和欣赏,便在上面雕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万字纹,也有的刻出吉祥图案。

如,双狮戏水、豹脚纹、荣华富贵、如意头、竹梅双喜、竹报平安、云头、回纹、八卦图和太极图等。

门墩上的画面布局,有的是上下贯通,有的是分画区表现,从古到今,从天上到地上,从植物到动物,在它们的变化组合中,用古人的经典故事,动物的祥瑞习气,结合花草的高洁特征,共同化为完美的人间理想境地,让观者的思想畅游在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之间,置身于传说与神话故事中,把理性抽象化为生动具象。

门墩起源
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1644年—1911年)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

期间,统治阶层有规划地发起城市建设,引领着民众自发
地进行庭院建设,从不同等级的官员府邸,至规模不等的民居庭院。

渐渐地,门墩已不仅仅是一个构件,而是与门户建筑一同被赋予彰显宅院居住者的身份等级、门第卑贱,甚至个人修养的重要功能。

门墩分类
门鼓与门枕上面的图案取决于整个房宅的设计,因为门鼓和门枕是北京民宅大门系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雕刻门枕上面的图案时,要考虑作品与大门的阔与窄,与影壁、门洞、垂花门、月亮门、门簪的整体组合,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出建筑与主人地位的融合,甚至连主人的特点和喜好都表示得淋漓尽致。

老北京门墩可以分为皇家门墩、文武门墩、豪富门墩、书香门第门墩、店铺及民宅门墩。

但凡是与皇家有关的地方,那门墩大多数都是汉白玉的狮子,透着威风。

文臣武将的家门口是不敢摆大狮子的他们摆鼓形门墩,鼓面多刻有与他们品级相对应的图案。

豪富家门前多摆鼓形门墩,不过他们在鼓上一般是刻吉祥图案。

读书人摆箱形门墩,显示自己是书香门第。

从雕刻图案的内容上看,门墩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吉祥兆瑞门墩——天马行空、宝相花、麒麟、鲤鱼、化鱼为龙、四艺、如意、绶带、祥云、拐子龙等;鸿福相传门墩儿———五谷丰登、富富有余、花瓶等;长寿康宁门墩——松鹿园、寿字纹、福寿双全、五福捧寿、暗八仙等;世代相传门墩——狮子滚绣球题材;喜上眉梢门墩儿——喜鹊登梅。

北京的门墩最大不超过85公分,最小不低于25公分,它与整个门的面积相比只占据了一小块地方。

四合院的主人除了要门墩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外,还要用它把吉祥的阳气招进来,把邪恶的阴气拒之门外,看好大门。

狮子型和石虎型的门墩儿,是过去四合院门前最常见的。

早年间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讲究在门前摆上一对汉白玉雕的大石狮子,通常是雄狮居左,右爪下踩着绣球,被称为“狮子滚绣球”;雌狮居右,左爪下是一只幼狮,叫做“少师少帅”,意思是子嗣昌盛,世代高官。

而大多数的四合院是在门框两侧放置一对小石狮子或小石虎门墩儿,尽管它们没有大户人家门前那对石狮高大气派,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十分精美,或蹲或站,或伏或仰,犹如一对保护神,看守宅门。

其实放置它们的本意也是避邪驱恶,守门看户。

人们之所以多选择石狮和石虎守门看户,是将其视为异兽,凶猛威武而毫不畏惧任
何禽兽,被视为“兽中之王”,有它看家护院,野兽鬼怪就不敢进入宅门。

在门前放置石狮子还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它是吉祥之物,所以将一对活泼可爱的小石狮子放在门前,也是一种喜庆活泼有余的象征;
二是有的门墩儿上呈卧姿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狮谐音“世”,大狮子小狮子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狮子卧于大狮子胸前,又有“父慈子孝”、“和谐美满”之意。

再说那抱鼓型门墩儿,按老礼儿讲,抱鼓寓意是通报来客之鼓,客来客往才显示出主人的人缘儿好,家业兴旺。

而箱子型门墩多刻有蝠(福)、鹿(禄)、桃(寿)、喜鹊(喜)、穗(岁)、瓶(平)、鹌(安)、羊(三阳开泰)和钱等图案,都是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有的门墩上刻着佛教的图案,表示对佛教的信仰和轮回的意思。

佛教图案
门墩文化
门墩文化是图像文化的一种,其主题内容多源自民间故事、谐音文化、吉祥文化。

门墩是四合院主人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而成的,它通过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承载了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

“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
祝愿。

桃为长寿的象征,传说西王母因为吃了仙桃而不死。

门墩上雕"白猿偷桃",其来历是这样的:传说云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

白猿十分孝敬母亲,偷偷去仙桃园中摘桃。

不料被看守桃园的仙人孙真人捉住。

白猿为了治母亲的病哀求孙真人,孙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放走白猿。

白猿之母病愈,让白猿将一部兵书赠送给孙真人。

从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象征。

雕两个柿子, 一支“如意”。

利用汉语谐音,表示吉祥,象征着事事如意。

“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

雕“莲”和“鱼”的
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

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

后来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有人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并蒂同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吉利,于是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样式。

其次,受欢迎的门墩是在祥云上雕出莲叶形,再在上边放鼓。

雕藕节处生一莲叶与一荷花,表示夫妻恩爱的良好祝愿
“狮”和“嗣”、“事”谐音,双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

雕刻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为富贵多子。

因宋代词人柳永有“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的诗句,所以刘海戏金蟾也象征着财源茂盛、汲取不断。

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泛,表示“好事不断”。

蝙蝠象征福,桃子象征寿,鹿和“禄”谐音,雕蝙蝠、桃子、鹿象征“福禄寿”。

雕五只蝙蝠的图案象征“五福”,“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裕、幸福、美德和健康。

图中刻一只蝙蝠在飞翔,下有几个古代铜钱系在蝙蝠上,“蝠”与“福”谐音,古币铜钱外圆孔方,俗称“钱眼”,此图以两物之音义,组成一幅象征“福在眼前”的装饰图案。


雕刻一只插有结穗植物(如稻、稗)的花瓶,旁边再雕上一只鹌鹑。

"穗"与"岁"、"瓶"与"平"、"鹌"与"安"谐音,表示"年年平安"。

“平生三级”门墩,意味着官运能升三级,另有“翎顶如意”,官帽上增加红珊瑚和孔雀翎子,也为官运畅通之意。

门墩上雕一只猴子攀援在枫树枝上,想摘取挂在枝头的官印,树旁蜜蜂翻飞。

利用汉字的谐音,取意“封侯挂印”,同样象征着升迁,官运亨通。

门墩上以八仙人物手中的代表物为图案的俗称“暗八仙”。

铁拐李的代表物是浮葫芦,汉钟离是葵扇,张果老是鱼鼓,吕洞宾是宝剑,何仙姑是荷花,蓝采和是花篮,韩湘子是萧管,曹国舅是拍板,这八种物件的图案象征着八仙庆寿。

书香型,典型暗八仙。

书香型,下面暗八仙,上面是海马神兽,海八怪之一
麒麟状门墩有两种:一种是回头张嘴麒麟,松树下回头张嘴的麒麟远望天空,有种与天神相通的气势,寓意要出现明君圣贤,也是天下统一、太平盛世的象征。

另一种是“麒麟吐玉书”,相传有一天晚上孔子看到一道亮光高高升起,天刚亮时孔子见到一个男孩站在河边用石头在击打一只麒麟,孔子忙用自己的长袍将麒麟盖住,并将伤口包扎好,麒麟回头舔舔孔子的手,并从嘴里吐出三卷书赠与孔子。

麒麟图案在一个门墩上,象征文运昌盛。

麒麟吐书,比较少见。

一方小小的石头,赋与了太多的内涵,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它就是把主人那种心愿,这种企盼都雕刻进去了;各种辟邪的图案都有,就是龙生九子、辅佐辟邪的也都雕刻进去了。

民间的传说、历史的故事,甚至是主人所能想象出的一切美好都雕刻进去了。

门墩文化深厚,种类繁多,有待我们去发现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