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消毒液氯的使用与管理

合集下载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液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医药、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液氯易燃易爆,对人体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也非常大,因此,液氯的安全管理使用和操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氯的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

一、液氯的安全管理1.1 液氯储存液氯储存要注意以下几点:(1)液氯储存室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墙、顶部和地板必须坚实,通风良好且符合建筑规范。

(2)储存室内的温度不得超过-40℃。

(3)液氯储罐的每个接口都必须密封良好,以避免泄漏。

(4)储存室要放置气体检测仪,定期检查液氯浓度,确保其处于安全范围内。

1.2 液氯运输和搬运在运输和搬运液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专用车辆和容器运输液氯。

在运输过程中,容器必须在水平位置,车速不宜过快。

(2)使用液氯搬运设备,如龙门式天车、车载式叉车等。

(3)搬运时必须戴上防毒面具,穿戴防护服,以防止泄漏造成负面影响。

(4)搬运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

1.3 液氯泄漏处理液氯泄漏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必须尽快处理。

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迅速停止液氯的泄漏。

(2)开启通风系统,尽快将液氯泄漏现场的气体排出室外。

(3)疏散现场人员。

(4)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5)立即报警,并请专业人员前来处置。

1.4 液氯应急处置一旦出现液氯泄漏、火灾等情况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紧急联系消防部门,协助灭火。

(2)切断液氯的源头,防止泄漏扩大。

(3)撤离现场人员。

(4)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二、液氯的使用操作规程液氯的使用操作应该遵循以下规程:2.1 确认存储和使用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2.2 确认液氯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2.3 包装容器应正确装置,并进行好液体接头等连接。

2.4 在装置、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确保其自酸化均衡。

2.5 在全部气体排出后,才可打开液氯生气器或起动加热设备。

2.6 在打开气闸阀门之前,先检查管路是否有泄漏。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5篇)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5篇)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为加强对液氯使用的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现根据国家有关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和我公司实际,对液氯的使用作出以下管理规定:1.水厂须指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液氯的使用管理。

2.值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实行持证上岗。

3.氯瓶使用前,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目测氯瓶不得变形,瓶体清洁,防震橡胶圈、总阀塑料保护帽、出氯口保护帽、低熔点安全塞完好,充装记录标签完好,充装记录清晰、准确、正常,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4.氯瓶摆放位置正确,摆放平稳、固定,氯瓶连接后要保持两只总阀,朴心线与地面垂直。

5.检查加氯管路是否完好畅通,是否漏气。

如管路堵塞,宜用钢丝清通,再用气吹去垃圾碎屑,严禁用水冲洗。

6.氛瓶使用时,要先到先用。

氯瓶上的螺纹都是右旋螺纹,使用时一应注意开关的方向。

7.打开上部总阀,气相投加,打开下部总阀,液相投加。

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氯瓶总阀打不开现象时,应通知供货商检查调换填料。

8.值班操作人员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做好液氯投加过程的巡视,侮小时检查一次加氯,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做好用氯量、剩余重量等投加情况的运行记录。

停止加氯时(检修、换瓶)关闭氯瓶总阀。

9.氯瓶使用时,应距明火____米以上,当氯瓶总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开水淋,可采用红外线灯泡或其他措施升温,室温不得超过350C。

10.开启氯瓶总阀时,须用专用工具,并缓慢进行,不得用榔头及长扳手等启闭,防止总阀受损。

11.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认真负责,查看氯瓶的压力情况,氯瓶存抓亚量,清点安全用具和专用工具,认真做好记录。

12.氯瓶应经常检查,发现渗漏、锈蚀严重应及时调换。

13..使用中如发现漏氯、管破等现象,现场人员应戴好空气呼吸器/防毒而具,关闭氯瓶总阀,开启排风设施,进行应急处理。

14.氯瓶内的液氯不能完全用尽,一般要求使用后必须留有0.05—0.1Mpa余压(或保留5kg以上的余氯),以免遇水受潮后腐蚀钢瓶。

15.氯瓶要保持附件完好,氯瓶表面应保持清洁。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

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保障液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制定此液氯安全管理使用操作规程,明确液氯的存放、运输、使用等相关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液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二、液氯的特性和化学性质液氯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液体,在常温下为淡绿色。

液氯的沸点为-33.4℃,熔点为-101℃。

液氯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物质,在接触到热源、活性金属、有机物和非氧化性酸等物质时会剧烈反应,会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物质。

三、液氯的安全管理3.1 液氯的存放1.液氯应存放在单独的存放间或存放区域,禁止与其他化学品混储。

2.液氯的存放间或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防火设施。

3.液氯应存放在防护阀内,防止气化及泄漏。

4.液氯存放间应标明“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的符号和液氯的危险性质标示。

3.2 液氯的运输1.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液氯车辆运输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2.液氯车辆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严格按照装车量、线路和车速限制规定,确保路况良好、车辆平稳。

3.液氯运输车辆必须在行驶途中启用黄闪灯、停车前应先切断车载液氯管路,并确保装备了充氮装置,以防发生气化。

4.液氯车辆到达卸货地点时应根据卸载情况,采取相应的卸载方式,确保安全卸装。

3.3 液氯的使用1.液氯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考试,获取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可操作。

2.液氯操作地点需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面罩、眼罩、手套、防护鞋等。

3.液氯使用时应进行严格的现场管理,禁止吸烟、灯光、明火等火源或静电放电现象,确保操作场所视觉清晰。

4.如果液氯发生泄漏或者意外,使用人员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并做好安全撤离,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四、液氯事故处理4.1 液氯泄漏处置液氯泄漏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使用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如遇到较大的泄漏事故,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2 液氯火灾处理液氯着火或爆炸时,应立即采取报警、停电、灭火等措施,切勿用水灭火,应使用沙土、碱水等进行灭火。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
液氯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其使用管理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液氯使用管理的常见规定:
1. 液氯储存:液氯应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远离火源、热源和有机物。

储存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2. 液氯包装:液氯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并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生产厂家、危险性等信息。

3. 液氯泄漏应急处理:液氯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佩戴安全眼镜等。

将泄漏的容器移至室外,远离人员和火源,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使用人员培训:液氯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掌握液氯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泄漏处理等知识。

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5. 使用设备和器材:液氯的使用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和器材,如特制的阀门、管道和泵等。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6. 防护措施:使用液氯时,应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液氯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在使用液氯的场所应配备紧急洗眼器、喷淋器等紧急处理设备。

7. 废弃物处理:使用过的液氯容器和废弃液氯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尽量减少废弃液氯的数量,并将其交由专门的处理机构处置。

液氯的使用管理规定因地区和行业而有所不同,具体的规定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的标准进行遵守。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水厂液氯使用管理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制定本管理制度,以供执行。

一、液氯的安全管理1. 液氯贮存(1)贮存场所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品,场所应干燥、通风、明亮。

(2)液氯贮存室必须安装消防器材,不得使用明火作业,不得进入贮存区内吸烟。

(3)液氯贮存罐必须有专人监管,贮存罐必须标识明确,附有警示标志。

2. 液氯保管(1)液氯保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液氯泄漏,应建立防泄漏措施。

(2)液氯保管责任人必须保持警惕,施行人防措施,防止不当操作造成事故。

(3)对液氯的使用人员,应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考核,保证他们掌握液氯的使用规范。

二、液氯的使用管理1. 使用条件(1)在液氯的存储过程中,必须进行气压监测和储罐测温,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2)液氯的使用时必须使用安全的器材,禁止使用锈蚀或破损的设备。

(3)使用液氯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合格,并使用必要的防护装备。

2. 使用限制(1)禁止在液氯贮存场所中使用明火作业。

(2)不得以超过液氯压力容许范围或者超出容器规定限制的方式进行液氯的使用。

(3)储存罐下方禁止存放其他杂物。

(4)禁止将液氯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

三、液氯的事故应急处置1. 警示在液氯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明显的闪光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在第一时间中断液氯使用,及时汇报领导,组织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1)当液氯泄漏时,应立即封锁泄漏现场,采取措施避免液氯扩散,及时排除泄漏原因。

(2)当液氯泄漏严重时,应当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3)在处理液氯泄漏时,应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并进行适当的紧急救护措施。

(4)在液氯泄漏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应当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液氯记录管理每次使用液氯前,使用人员必须仔细检查液氯存储罐、气压计、温度计等设备,并进行严密的记录,保证工作过程的记录清楚明确。

同时,将液氯使用情况及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以便领导能够及时地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2020液氯使用管理规定(四篇)

2020液氯使用管理规定(四篇)

工作总结参考范本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四篇)目录: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一
漏电保护器使用管理规定二
生产材料使用管理规定三
电动工器具使用管理规定四
- 1 -
液氯使用管理规定一
为加强对液氯使用的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现根据国家有关安全规程、规定、
要求和我公司实际,对液氯的使用作出以下管理规定:
1.水厂须指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液氯的使用管理。

2.值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实行持证上岗。

3.氯瓶使用前,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目测氯瓶不得变形,瓶体清洁,防震橡胶圈、总阀塑料保护帽、出氯口保护帽、低熔点安全塞完好,充装记录标签完好,充装记录清晰、准确、正常,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4.氯瓶摆放位置正确,摆放平稳、固定,氯瓶连接后要保持两只总阀,朴心线与地面垂直。

5.检查加氯管路是否完好畅通,是否漏气。

如管路堵塞,宜用钢丝清通,再用气吹去垃圾碎屑,严禁用水冲洗。

6.氛瓶使用时,要先到先用。

氯瓶上的螺纹都是右旋螺纹,使用时一应注意开关的方向。

7.打开上部总阀,气相投加,打开下部总阀,液相投加。

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氯瓶总阀打不开现象时,应通知供货商检查调换填料。

8.值班操作人员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做好液氯投加过程的巡视,侮小时检查一次加氯,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做好用氯量、剩余重量等投加情况的运行记录。

停止加氯时(检修、换瓶)关闭氯瓶总阀。

9.氯瓶使用时,应距明火10米以上,当氯瓶总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开水淋,可采用红外线灯泡或其他措施升温,室温不得超过
2 / 19。

液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液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液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液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氯化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度腐蚀性、易燃性和毒性,液氯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安全。

一、液氯的危害性液氯是化学品中具有较高危害性的一种,其主要危害包括:1.高度腐蚀性:液氯可与有机物和金属反应,造成严重腐蚀损伤,导致设备和管线的破坏。

2.易燃性:虽然液氯本身并不易燃,但可以加速燃烧,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毒性:液氯蒸气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二、液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为确保液氯的安全使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人员管理(1)明确责任:设立专门的液氯管理人员,明确其责任与权限,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岗前培训:对从事液氯操作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液氯的危害性、应急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3)健康检查:定期进行液氯操作人员的健康检查,监测其健康状况。

2.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定期对液氯的存储、输送和使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设备标识:对液氯的存储设备和管线进行明显的标识,包括警示标志、安全说明等,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3.存储管理(1)存储条件:液氯应存放在专门的存储仓库,应保持通风良好、干燥、阴凉,并远离火源、有机物等易燃易爆物品。

(2)包装规范:液氯的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保持完好无损,避免泄漏和意外破损。

4.操作规程(1)个人防护:液氯操作人员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其安全。

(2)应急预案:建立液氯泄漏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5.废液处理(1)规范处理:液氯使用后的废液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2)废液收集:建立废液的收集系统和设施,确保废液的安全储存和处置。

液氯使用操作规程

液氯使用操作规程

液氯使用操作规程一、引言液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消毒、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液氯的安全使用和操作规范,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液氯的性质和危害1. 液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

2. 长期暴露于液氯环境下会导致呼吸道和眼睛刺激,甚至引起化学灼伤。

3. 液氯与可燃物质、有机物等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三、液氯的储存和运输1. 液氯应储存在专用的储罐或者容器中,储罐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 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液氯泄漏积聚。

3. 液氯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专用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报警装置和灭火器。

四、液氯的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在操作液氯前,应检查液氯容器和相关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3. 使用液氯前,应先将操作区域与人员周围的可燃物清理干净,确保安全。

4. 打开液氯容器的阀门时,应缓慢旋开,避免产生剧烈的压力变化。

5. 液氯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液氯容器的阀门,并检查是否有泄漏。

6. 操作结束后,应对液氯容器和操作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无残留物。

五、液氯泄漏应急处理1. 发现液氯泄漏时,应即将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扩散,如封闭泄漏源、切断电源等。

2.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隔离。

3. 使用专用泄漏清除剂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六、液氯的安全注意事项1. 液氯应存放在远离火源和易燃物的地方,防止阳光直射。

2. 液氯容器应定期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或者修理。

3. 液氯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4. 液氯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避免残留物的积聚。

5. 液氯应储存在专用区域,禁止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存。

6. 液氯操作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液氯浓度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消毒液氯气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一、氯气的特性:
1、氯气在零下22.5—34.5 ℃时液化装瓶;
2、20 ℃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3mg /L并迅速产生HOCl起杀菌作用;
3、液态氯与气态氯的体积比为1:457.6;
4、氯气的重量是空气的2.5倍;
5、氯气是一种能够和多种金属及其它化学元素相化合或氧化的极其活跃的化学气体;
6、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有毒害作用,当空气中氯气达一定比例时,将对人身造成催泪、肺气肿、窒息死亡等危害。

了解氯气特性,使我们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地对氯气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正确使用,将氯气泄漏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氯气泄漏现象的原因
1、氯瓶存储位置不符合安全规定。

任何氯容器都需存放在有遮挡、通风、防火的地方,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氯气泄漏的危险。

如在夏季,太阳直接照射在氯瓶(尤其是满瓶)上会引起氯瓶高压或局部高压的产生,压力过高时,氯气就可能通过氯瓶较为薄弱的环节外渗甚至引起爆瓶。

2、氯瓶存储过程不当。

在氯瓶摆放在确定位置前,如果拆去氯瓶保护帽罩进行运输,或将氯瓶摆放在人员走动频繁地方,这样可能导致氯瓶针阀或其它部位机械碰撞而导致泄漏危险。

3、加氯系统管路或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

加氯车间操作人员和水厂管理人员对加氯正压管路平时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造成含氯瓶针阀在内的管路和管件或设备严重腐蚀,该现象日积月累将导致氯气通过加氯管路锈坏的环节泄漏。

4、其它违反《氯气安全操作安全规程》的操作或管理所造成的氯气泄漏。

氯库房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水厂的应急抢救人员身穿防化服和配戴空气呼吸器,立即关闭所有氯瓶的出口阀门,防止氯气进一步泄漏产生更大的危害。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防护服都有一个氯气浓度的使用极限,同时,呼吸器也存在一个固定的呼吸时间,当氯库房发生氯气泄漏过多或处理时间过长时,应以保护人员安全为前提,采取其它方式对泄漏氯气进行处理。

三、氯气泄漏的预防。

为防止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应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1、安装液氯钢瓶时,瓶上的两个阀门的联线应垂直于地面。

上阀为氯气接出阀,可连接加氯机;下阀为液氯阀不可直接连接无蒸发器系统的加氯机。

2、尽量减少管路中间环节上的阀门和接头数量。

3、正确选择加氯管、接头垫片的材料,一般液氯管可用加厚钢管、耐压氟塑管,氯气管可用退火紫铜管或氟塑管,垫片可用石棉、氟塑或铅质材料。

4、氯气接入加氯机前应设贮气罐和回流控制阀,以防压力水回流。

5、多个液氯瓶并联时,要注意保持各氯瓶温度平衡,避免因温度差别过大引起局部压力增高导致爆炸。

6、加氯间旁应备有抢修用品如:抢修工具、呼吸罐、防毒面具,照明、通风等设备开关亦应设在室外。

7、加氯间管线不宜设在地面,应敷设在沟槽里。

8、加氯间、氯气库应设12次/小时的通风设备,且通风口设在低处。

9、加氯间应设有压力稳定的不间断供水系统。

10、有条件的单位应在加氯间和氯气库设置氯气回收塔,回收塔应根据液氯单瓶一次最大泄漏量时行配置。

11、无条件单位应在库内设有能够完全淹没液氯钢瓶和有足够补、排水量的事故处理坑,并在通风干燥处备有足够量的生石灰。

12、液氯不宜贮存过多,一般以不超过30天用量为宜。

13、盛装液氯的钢瓶须佩有与瓶体编号相同、合法、有效的打压合格证,且确认钢瓶在打压合格有效期限内。

14、液氯钢瓶、加氯机应与取暖设备或其它热源有足够的距离,避免钢瓶温度受热升高。

15在用的氯气钢瓶上方应设有喷淋装置以调节钢瓶温度。

16、加氯间、氯气库应设有泄氯自动报警装置和具有良好视角的观察窗。

报警探头要按规定期限更换。

报警延迟时间不宜设置过长,一般在1秒为宜。

17、有回塔的,要在规定的周期内检查中和液(或料)的浓度、还原度;中和液(或料)是否在有效期内,要准确计算中和液(或料)的还原速度或还原量,必要时进行更换。

四、氯气一旦发生泄漏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当空气中含有1.0—2.0ppm/m3 氯气时泄漏报警器开始报警,此时可嗅到氯气的刺激味。

工作人员应立即通过观察窗观测、判断氯气泄漏程度。

1、经认真判断,较轻的泄漏,工作人员可立即佩戴防护面具或空气呼吸罐进入现场,关闭氯氯瓶——用棉球蘸氨水查找泄漏点——水浇泄漏点、降解氯气浓度(此时加氯机、水射器不可关闭)——待管路中氯气排净后进行修复。

2、若钢瓶阀门关不严时,启动回收塔或排风设备——将氯瓶阀门出口换上封闭备帽;仍有漏气时,立即启动漏氯回收装置或将钢瓶推入事故坑中——启动应急水泵——投入生石灰。

3、经判断,氯气泄漏严重时,应在立即报警的同时尽可能的启动漏氯回收装置或将钢瓶推入事故坑并大量注水和投加生石灰,控制事故范围的扩大,为专业救险队伍抢险争取时间。

事故抢救注水量应满足氯气/每立方水=7.3 g/m3 的降解用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