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高三物理教研会在上海中学召开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探索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探索

力 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实验 中,可将全班分成 四个 大组 ,分别 探 究滑 动摩擦力 与压 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积 的大小、物体运动 的速度 的关系 。最后几个大组 的代表公布 自己的实验数据 ,全 班 同学共 同对这些数据进 行分析归纳 , 得 出结论 ( 4 )若在交 流中有 的小组 得 出相反 的结论 ,或提 出其他 见解 ,教师不要 回避 ,而应该在组织学生讨论 中给 出 明确 的答案 。 6鼓励学生做好 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由于课外活动 的时间比较 充裕 ,形式上可灵活 多样 ,学 生在动 手完成各种 小实验 、小制作 过程 中,思维异常活跃 , 参 与意识增强 ,都迫 切地希望进一 步探索 问题 。通过实验 , 学生学 习到 的物理知识就 比较深刻 、牢 固。教师要鼓励学生 做好课 外小制作 、小 实验 ,并让 学生 的制作带 到课 堂上来 , 对于其他 同学起 到榜样作用 ;并有 意识 地在 教学 中加 以讲评 和演示 ,可 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给 学生提供 参与学 习 的机会 ,并使班 级中不同认知水平 的学生 的求 知欲 都能得
中国科 技 经济新 闻 数据库
教 育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探索
梁 继 平
重 庆 市 万州上 海 中学 ,重庆 4 0 4 0 0 0
摘要 :物理是 一门以观 察和 实验 为基础的 自然学科 。《 高 中物理课程 新标准》指 出:“ 实验是物理课程 改革 的重要 环节,是落 实物理课程 目标 、全面提 高学生科学素养 的重要途径 ,也是物理课程 改革 的重要资 源。 ”可 见,实验教 学是手和脑、知识和 能 力得 到综合训练的重要环 节,有助 于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在培养学生观察 能力、动手 能力,激 发学生 学习兴趣等 方面,实验教学也有着 不可替 代的作 用。 关键 词 : 高 中物 理 实验 :教 学 :探 索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8 6 1 ( 2 0 1 5 ) 1 9 — 0 1 6 3 . 0 1 高中物 理新课改打破传统 的物理实验 教学模 式,物理教 材 的编者创 设了全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新的模式倡导学 生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 ;着重培养学生 收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 力 ,分析和解 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合作 的能力。 在 当前物理 教学中,需要教 师根 据新 课程要求 ,把实验 教学落实到实 践当中,把实验教 学落 实到实践 当中 ,逐步加 大实验教学 的广度和深 度,提高物理 教学的效果,通 过实验 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物 理学习的兴趣 ,提 高学生 的动手 能力 。 今年是重庆 市实施 新课 改的第三个年头 ,本人就 高中物 理实验教学提 出几 点建 议,供大家参考 。 或制作 电脑动画 ,使其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 出来 。这样既有 利于学生观察思考 ,又缩短 了观察时 间,从而增 强了演示实 验 的效 果 。

2024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个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的模型飞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h的水平面内以速率v绕圆心O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O′为圆心O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某时刻该飞机上有一小螺丝掉离飞机.不计空气对小螺丝的作用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处于平衡状态B.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大小为mC.小螺丝第一次落地点与O′点的距离为D.小螺丝第一次落地点与O′点的距离为2、质量为2kg的质点仅受两个力作用,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5N。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的值可能为()A.0.5m/s2B.0.75m/s2C.3.5m/s2D.4.5 m/s23、如图所示,ABC为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环,O为圆心,B为最低点.AB为固定在环上的光滑直杆.在AB直杆上和半圆环的BC部分分别套着两个相同的小环P、Q,现ω时,小环P在A、B之间的中间位置让半圆环绕对称轴OB匀速转动.当角速度为1ω时,小环Q在B、C之间的中间位置与半圆环保与直杆保持相对静止;当角速度为2持相对静止.则ω12与ω22之比为( )A .2:1B .1:1C .2:3D .1:34、一个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当地重力加速度g =10m/s 2, 则可知( )A .1s 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 .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3s 时物体处于抛出点上方15mD .3s 内物体一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5、一电场线在竖直平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的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A E 、B E ,电势分别为A φ、B φ.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 .小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v ,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 ,该过程的速度偏向角为α,电场力做功为W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 E >B E B .A φ<B φC .如果电荷为负电荷,则1v >2vD .22211122W mv mv mgh =-- 6、如图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OA 、OB 、OC 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A 端固定,OA 绳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θ.最初OB 绳是水平的,现保持θ角不变,将OB 绳的B 端逐渐向上移动,在B 端到达O 点正上方的过程中,若分别用A F 和B F 表示OA 和OB 绳上的拉力大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 F 先变大后变小,B F 先变小后变大 B .A F 先变小后变大,B F 先变小后变大C .A F 一直变小,B F 先变大后变小D .A F 一直变小,B F 先变小后变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目录编辑本段概述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简称“上海中学”、“上中”,位于万州区五桥移民新城上海大道298号。

上海中学前身是鱼泉私立学校;鱼泉私立学校由著名教育家、诗人杨吉甫先生创办于1945年,原校属三峡工程126米水位二期移民搬迁学校;1998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到百安坝上海大道298号,更名为“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编辑本段设施校园占地面积107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建有万州一流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体美劳专用功能教室和标准的体育运动场以及舒适的学生公寓,装有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可与上海市重点中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学校管理科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3100余人。

是万州区首批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首批加入万州教育城域网,实现了“班班通”,可免费查阅全国名校教育资源。

拥有与新课程改革配套的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师生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藏书18万册,电子图书6万册。

编辑本段师资教职工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92人,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95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3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学校一直致力于“如何培养农村学生成才”的研究。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战略,科研开路,教研护航,课堂增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基础宽厚、风格明显、实绩突出、学生拥戴、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编辑本段成果这几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一直在万州区名列前茅。

2001年高考上线255人,上线率、重本上线率在五桥遥遥领先,2002年高考再创新高,上线率竟达到96.1%,本科上线率达到49.8%,这就是说有一半的学生考上了本科院校。

2003年高考质量稳中有升,高考上线398人,上线率达97.1%。

2004年高考590人参考,上线541人,上线率达91.7%,总上线率、应届生上线率居五桥第一,崔万云同学获五桥文科状元。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2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变小后变大2、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两个木块,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A靠在墙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两木块之间弹簧压缩并处于静止状态。

若突然撤去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B.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也不守恒C.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D.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3、如图所示,平行直虚线AA'、BB'、CC'、DD'、EE',分别表示电势-4V、-2V、0V、2V、4V的等势面,若AB=BC=CD=DE=2cm,且与直虚线MN成30°角,则()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V/mB.该电场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垂直于AA',且指向右下C.该电场是匀强电场,距C点距离为2cm的所有点中,最高电势为2V,最低电势为-2VD.该电场是匀强电场,距C点距离为2cm的所有点中,最高电势为4V,最低电势为-4V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简单的现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如水滴石穿。

万州区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上海中学成功召开

万州区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上海中学成功召开

万州区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上海中学成功召开
万州区高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研讨会10月12日上午在上海中学举行,全区共110余名高一语文教师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全体参会教师一起观摩了上海中学高一语文教师熊学政上的一节课《小狗包弟》。

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通过学生动情诵读,圈点批注和品词品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凭借教材进行恰当的语言实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选取对学生语言和精神成长有价值的内容,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彰显人文精神。

上海中学杨正志老师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杨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从高中语文新课改中找“新”意》,重点介绍了新旧教材和新旧考纲的异同,并针对高一语文教学实际,就教材处理,课堂处理,教学结构安排等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与会老师深受启发。

区教科所高中语文教研员向文莉作了题为《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发言,就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选修教材的选择作了详细的解读。

本次教研会的圆满召开,得到了上海中学领导、上海中学高中语文备课组老师们和与会全体教师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10月12日。

万教会[2007]9号

万教会[2007]9号

万教会[2007]9号万州区教育学会关于第三届教师行动研究成果评选结果的通报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近日,区教育学会组织评委会对各校推荐的教师行动研究成果进行了初评、复评和终结评审,共评出成果奖406件,其中,一等奖53件、二等奖119件、三等奖234件。

现将获奖情况通报于后(各等级奖排名不分先后)。

附件:万州区第三届教师行动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二○○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主题词:教师成果获奖通报抄送:重庆市教育学会,万州区教委、区民政局、区科协,区教科所。

万州区教育学会秘书处 2007年6月28日印发附件:万州区第三届教师行动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一等奖(53件)编号姓名单位题目1 李秀林新田中学“下药”还需“对症”2 李晓霞江南初中作文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嬗变3 杨军龙宝中学观摩主题班会:我心目中的老师形象4 程永凤双河小学心香一瓣5 胡显群双河小学“软”和“硬”之间6 任君铁锋小学花儿朵朵绽放7 江奎新乡小学浅谈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8 张德莲后山小学越过“雷池”,“风景”无限9 沈云高峰小学一次作业引发的思考10 陈昌蓉高峰小学我的班主任故事——眼泪的背后11 李红鸡公岭幼儿园关注心理需要培养年轻教师的问题意识12 万良萍鸡公岭幼儿园探索性科学活动――玩电珠13 杨晓英鸡公岭幼儿园让教师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催化剂14 刘纯粹天城小学我班的“大姐大”15 冉国庆落凼小学学生日记的启示16 游庆华鸡公岭小学经历着并快乐着17 吴娟鸡公岭小学用爱教育用心感悟18 彭应丽鸡公岭小学一个教师的成长手记19 李春雨电报路幼儿园涵涵变了20 吴玲惠飞士幼儿园焦虑困惑欣慰21 何玲李河小学金丝雨22 张丽红光小学走出妒忌的泥沼23 张程玉沙河小学认识在交流中提高智慧在交锋中生成24 付绍蓉培文小学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之我见25 贺春明上海小学用挚爱抚慰驿动的心灵26 刘君双河小学利用“错误”资源生成“精彩”课堂27 付世平双河小学让对话凸显课堂精彩28 向峰罗田小学融情景于计算寓计算于生活29 熊霞白羊小学创设矛盾激疑促思30 曹志平后山小学对于问题男孩的诊断31 彭应权后山小学留住“意外”让课堂大放光彩32 易兴蓉电报路小学个性品读感悟真情33 曾人平电报路小学捕捉意外,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34 殷莉汶罗小学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体现数学价值35 董小平枇杷坪小学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有效思维兰萍36 杨贞萍鸡公岭小学走在春天的路上37 张小雨鸡公岭小学“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及随感38 高雪峰鸡公岭小学在诠释、演绎中成长39 黄春花电报路幼儿园给留守儿童多点爱40 徐立新田中学别让网吧吞噬孩子41 李劲松国本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42 熊云波国本中学爱的路上我们并肩前行43 冉和平西山初中润物细无声44 陈远亮纯阳实验学校爱在师魂中闪光45 晏兴国岩口复兴学校教研促使我成长46 胡奇星后山小学后山镇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7 黄黎娟赶场小学作文教学我们永远不舍的情结48 李勇枇杷坪小学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王红忠49 黎延安鸡公岭小学亲历实践探索体验50 刘彬新田中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51 李忠琼上海中学万州区农村中小学实施体育新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2 谭晓燕沙河中学宽容――不仅仅是一种美德53 韩军宁波小学加强意境教学注重审美体验二等奖(119件)编号姓名单位题目1 牟炳梅周家初中师爱无痕2 刘成凡分水中学加强学习,不断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育3 杨芳分水中学让亲情回归4 何光辉高升初中关注学生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5 李晓辉沙河中学凉面的味道――我的教育故事6 肖华高龙初中给生命献上一片阳光――-一个留守儿童成长的艰辛历程7 魏光荣太龙初中用心倾听用爱感化8 崔素英龙宝中学为了那片红叶9 付雪艳龙宝中学爱的真谛10 覃小平双河小学把特殊的爱献给特殊的学生11 李秀生罗田小学点亮那盏灯12 谭琴罗田小学教室里的不速之客13 严太春罗田小学失败也让我感动14 陈瑶罗田小学复读带来的思索15 谭伶俐响水小学我的教育故事16 陈仁书铁锋小学执教随笔五则17 吴炼铁炉学校爱的春雨18 刘灵巧新乡小学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浅谈19 崔淑华新乡小学借助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 张娟孙家小学面对让你生气的孩子,你鼓励了吗?21 邓兴宏孙家小学台球风波引起的反思22 向光琼罗田小学用爱心让幸福留守23 何永红罗田小学给爱一个天平24 谭美碧郭村小学剃头25 张华甘宁小学春风化雨润童心26 张传娇后山小学学生心中的音乐课27 蒋艳后山小学用爱滋润孩子的心28 陈光芬高峰小学坚持是打开心扉的钥匙29 张成庚高峰小学赏识能让学生进步如飞30 张文昕鸡公岭幼儿园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31 龚科鸡公岭幼儿园幼儿兴趣生成的区域活动32 罗娟鸡公岭幼儿园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33 张家权天城小学他?举手了!34 张传召天城小学从失败中学习35 余小容天城小学老师你不要骗我36 张胜平天城小学本真源于自然37 魏平落凼小学我的“育苗”故事38 宴燕电报路小学小学生与中国四大名著38 文霞余家小学玉米苗的故事39 魏素清赶场小学让孩子学会爱40 谭娟福建小学超女新“唱”41 陈登杰王牌小学孩子老师一直在等你42 黄秀琼王牌小学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43 余峰高粱小学考试――让学生自己出题44 胡线岩口复兴学校学习改变命运45 石安南电报路幼儿园向日葵会转动吗――对幼儿探究学习的指导46 付承洪李河小学用爱心唤醒沉睡的心灵47 张丹瀼渡小学用爱的阳光照亮她的心48 王荣红光小学共筑山乡和谐教育梦49 谭玉沙河小学“让爱作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50 张静沙河小学他的天空谁照亮51 陈道兰培文小学说演结合――语文训练的有效途径52 谭析军培文小学让学生绽放智慧的光芒53 谭祥勇培文小学给“积累”插上联想的翅膀54 向兴华培文小学让“乌鸦”在诵读中“喝着水”55 谭家坤天城小学原来教师范读如此重要56 曾垂华谷雨小学尊重别人保护自己57 周易祥白土小学数学与生活58 方斌白土小学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探究和实践59 陈雪松长岭小学爱从沟通开始60 牟联蓉长岭小学感悟数学体验生活61 崔伟双河小学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有说话的权利62 魏春宁波小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63 李德霞响水小学让学生在辩论中“交际”起来64 骆大君谭菊响水小学感受数学教学语言使用的有效性65 段增祥太龙小学值得深思的教育66 兰国芬铁炉学校“老师是一只青蛙”67 熊成建五桥小学寓教于乐水到渠成――特级教师黄爱华“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断赏析68 谭宗建罗田小学怎样有效的读--《长城》一课教学研究案例69 黄琳后山小学“年月日”课堂教学有感70 胡禄美后山小学培养“数感”提高数学修养71 曹光莉后山小学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72 苏大银高峰小学用你的智慧捕捉精彩的生成73 唐凤莲鸡公岭幼儿园有朋友真好74 印浪天城小学在情景中探索在应用中发展75 黄学君普子小学生成让课堂精彩起来76 黄国礼普子小学如何让“无情”作文更有情77 易琳余家小学对学生多一些耐心78 廖小勇赶场小学对话直抵心灵关注课堂生成79 牟海蓉赶场小学细微之处显真情80 吴世燕赶场小学生活情景创造课堂灵性81 戴忠财贺素芳汶罗小学听了吴老师的课以后82 牟建蓉汶罗小学“克和千克”课堂教学案例分析83 王东鸡公岭小学掌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执教记84 向冯娅电报路幼儿园将快乐还给孩子85牟流清飞士幼儿园从“野蛮”到“乖巧”――对一个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个案86 杨华飞李河小学爱心与赏识浇灌的花朵更艳、更美87 冉振菊李河小学“学困生”课前辅导与课后辅导的比较研究88 张光云鹏程小学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89 谭艳蓉培文小学教师应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90 向科阳谷雨小学打开学生心窗让对话凸显精彩课堂91陶莉白土小学让课堂教学更合理更有效――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与策略92 向健分水中学《爱莲说》课堂实录93 刘培明响水初中案例分析――面积与代数恒等式94 丁碧秀太安初中用爱浇灌学生用人性感召学生95 何明菊龙驹中学“百元大钞”换不来一个脐橙96 唐裴俊纯阳实验学校一路上有我97 吴中红岩口复兴学校教育,从读懂孩子做起——问题学生?留守学生98 李今卓岩口复兴学校源活则水清99 陈会英培文初中真情呼唤情煽泪下――“献给母亲的歌”案例100 张鹏飞云阳宝坪中学“雷电颂”教学设计101 冉贞春龙宝中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乙酸”的教学案例102 李东霞鱼泉中学“马说”教学实录与教学后记103 曾艳塘坊初中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104 钟代奉塘坊初中“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105 黄国传太龙初中巧引妙用点评语和风细雨润心田106 熊德英高锋小学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107 彭公玉万宇王牌小学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108 吴登莲红光小学学生综合性学习中主体性的实践与探索109 向健分水中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110 谭乾海分水中学英语新课改新教法111 曾俊分水中学做一位“美”教师112 向立淑新田中学浅谈新形势下班级的爱国主义教育113 邬继怀新田中学提问变通评估114 向诗霞新田中学从母语学习和学习心态寻找学习英语的动力115 谭祥贵万二中老师我想对你说――学生心目中的“信息技术课”调查分析116 谭家琴沙河中学记忆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117 毛大军龙宝中学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118 杨仁俊新田中学对留守学生进行“感恩教育”119 李峥嵘宁波小学孩子,你能明白吗三等奖(234篇)编号姓名单位题目1 骆军分水中学我与学生共成长2 张渝敏太安初中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工作3 苏仁爱沙河中学一篇周记让我想到的――班主任工作随笔4 李永红沙河中学课程整合应用的探讨5 丁建华国本中学遭遇恋师女孩6 陈绍萍国本中学我的教育故事7 谭文明三正初中二十年教育人生8 宦成梅三正初中我的教育故事9 周长慧纯阳实验学校一次新的尝试10 魏大伟新田中学纸条里藏着的尊严11 胡勇万二中从“菜鸟”到“老鸟”12 陈鹏万二中挽回迷失的青春13 刘建新万一中一个体育教师的日记14 张萍万一中感谢学生15 杨绍全龙宝中学从教生活二、三事16 谢小红唐坊初中我跟学生套近乎17 崔建塘坊初中成长18 张磊塘坊初中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创作激情19 魏音新田中学课堂教育潜移默化执政为民深入人心20 胡德蓉双河小学鸡毛掸子中的爱21 杜明双河小学一瓶矿泉水22 陈忠长滩小学纯真童心,你知多少23 向敏罗田小学关爱24 邓芳铁锋小学野百合也有春天25 陈友莉铁锋小学我们赢了26 代正乾熊家小学父爱轰然倒塌师爱撑起一片蓝天27 骆勋容熊家小学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28 张静熊家小学爱29 彭思玉熊家小学化作“春泥”更护花30 曾志兰熊家小学呵护幼嫩的心灵31 赵成玉熊家小学让赏识回归自信32 王英铁炉学校让学生合作学习33 杜德菊铁炉学校你们快乐所以我快乐34 黎万会新乡小学浅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5 郑明斌新乡小学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识字36 汪永安新乡小学联系生活学好数学37 陈秀云新乡小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38 汪兴国新乡小学为孩子创造一片畅想的空间39 秦海南新乡小学由“东施效颦”想到的40 李进军新乡小学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验能力41 张郊孙家小学让孩子在赞美声中健康成长42 谭俊莉孙家小学作业评价中的情感交流43 李洁孙家小学对教育习惯的反思44 刘小蓉柱山小学爱就是教育45 温定英中加友谊小学“失窃”风波46 邓加国柱山小学幸福的眼泪47 陈伟罗田小学无心,也是一种过错48 魏峰罗田小学绽放在心灵的马蹄莲49 张志红罗田小学他怎么舍得如此自残50 殷海河甘宁小学内心充满阳光的一天51 易兴霞甘宁小学那一声“妈妈”让我感动52 冉熹娅后山小学和蜗牛去散步53 吴艳后山小学“迟到”的泪水54 伍立志后山小学老师,请把“X”打小点55 陈光洪高峰小学把快乐与自信留给孩子56 张雪飞高峰小学孩子,理应受到尊重57 马培玉高峰小学期待中成长58 熊德萍高峰小学换一种方式,播下一份希望59 张红霞高峰小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60 涂纯清高峰小学笑一笑,感觉真的很美妙61 张芳高峰小学知识不仅仅是教出来的62 张玉良高峰小学让你的孩子喜欢你63 韩叙彦高峰小学爱,让学生快乐地成长64 熊炳梅鸡公岭幼儿园零的突破65 杨艳红鸡公岭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开火车66 罗桦鸡公岭幼儿园因为喜欢而靠近67 魏小江天城小学教学日记――贴近生活让数学生活化68 陈名莲天城小学烛光荧荧师爱绵绵69 蒋余芹天城小学怕考试的小女孩70 杨燕枝龙驹小学学生拿了钱以后71 方绍权普子小学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72 蒲磊普子小学我们一起“经历错误”73 谭军余家小学我被学生“主导”了一回74 谭地美余家小学爱心所至金石为开75 彭冰红余家小学浅析语文阅读教学76 汪枫余家小学真诚让心灵飞翔77 李江萍赶场小学无痕——尊重学生新境界78 冉世梅赶场小学班主任“偏方”79 陈梅修赶场小学意外的收获80 许传芳赶场小学课堂因你而精彩81 李美奎赶场小学孩子,你是我的老师82 张帮树赶场小学化作春泥更护花83 向亚莉赶场小学守护心灵,让每一株花草都开花84 李庆峰新田小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85 熊德芳福建小学老师谢谢您的关爱86 李昆娟汶罗小学一场特殊的军旗比赛87 龚佑平王牌小学君子协定88 阎娟王牌小学一堂精彩的数学课89 张进鸡公岭小学“同课异构”解决教学研究中的困惑90 付小华鸡公岭小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91 应维春高粱小学希望在赏识背后92 邓立志高粱小学磨砺中反思反思中进取93 晏廷荣岩口复兴学校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94 张明英岩口复兴学校教育,在磨炼中成熟——我的教育故事95 吴善淑岩口复兴学校我是教师我幸福96 汤国庆岩口复兴学校我从“重威信”到“重真诚”的转变97 易良平岩口复兴学校考老师98 魏文祥走马小学老师我行吗99 黄湘渝直属机关幼儿园孩子与汽车的“缘份”100 彭德秀:李河小学我愿做个自私的巨人101 谭蓉:李河小学“可怕”的孩子们102 万加斌:李河小学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03 马丽娟电报路幼儿园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104 张德花:李河小学做个幸福的班主任105 朱艳红:李河小学我的教育日记106 刘小莉:李河小学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107 谭真雨瀼渡小学宽容是金108 金克琼瀼渡小学不要吝惜你的鼓励109 李明芬红光小学爱在这儿蔓延110 方军红光小学学生会了课堂教学该如何继续111 廖晓灵鹏程小学给学生开“绿灯”112 曾世莲鹏程小学爱让花开113 牟惠东鹏程小学特批作业114 李萍鹏程小学集体生日会115 何冬陵培文小学浅谈开展课外阅读的体会116 谭宝琼培文小学一节音乐课中的故事117 陈光政谷雨小学“看破”与“说破”118 罗育金谷雨小学老师请把课堂还给孩子119 向洪英谷雨小学用伯乐的眼光拭亮孩子的心灵120 熊淑德白土小学浅谈教学中的“幽默”121 洪小英白土小学创造性设计问题“九法”122 蒲建平白土小学小练笔作用大123 黄子文白土小学让学生快乐地写作124 陈冬梅长岭小学我的第一堂科学课125 杨秀丽长岭小学请假126 向云霞长岭小学看课间做操127 廖东霞李河小学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一点反思128 向兰英双河小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129 潘潭双河小学让孩子们在有趣的艺术环境中养成好的习惯130 徐华欣双河小学Unit 3 Lesson One Do you like---? 教学案例131 张天凤双河小学关爱改变小鹏132 程永丽双河小学正视意外错误生成精彩课堂133 何维罗田小学情感在感悟中释放134 魏启学响水小学爱的阳光135 易兴燕响水小学打开心灵,战胜心中最强大的敌人136 黄艳明白羊小学《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与评析137 牟清华白羊小学放手与引领138 赵勇君熊家小学孩子,你已经知道了什么?139 余定华铁炉学校设问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140 杨生碧铁炉学校“静思默想”也是“金”141 张红梅五桥小学“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实录与实践反思142 刘晓君五桥小学开放式教学初探――“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及评析143 陈文君五桥小学“可能性”教学实录与评析144 崔梦新乡小学把发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145 周忠国新乡小学宽严之间的抉择146 李俊柱山小学“深入浅出”之备课147 宴廷琼中加友谊小学What Would you like?148 张俊罗田小学让孩子跨过成长的门槛149 向金全罗田小学美的体验美的感悟150 曾智慧后山小学民主课堂,闪耀智慧火花151 郭宏艳后山小学失败之后152 张宏梅龙都幼儿园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153 姜骁高峰小学生活中的数学154 吴丽秀高峰小学《泉水》教学案例155 何霞高峰小学宽容也能发芽156 黎川高峰小学“坏”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157 张茂尧高峰小学沟通――架起心灵的桥梁158 易章伦高峰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59 佘建平鸡公岭幼儿园美丽的桃树160 潘晓玲鸡公岭幼儿园将孩子的缺点变为闪光点161 林红斌鸡公岭幼儿园晓晓喜欢上幼儿园了162 夏迎春落凼小学“天使”与“魔鬼”163 刘纯洁电报路小学画杨桃164 朱淑红电报路小学恰是那一闪念165 冉小琼电报路小学教育需要耐心166 何曼霞余家小学别让冷僻凝固孩子的心167 任茂胜赶场小学欣赏探索感悟168 曹文娟福建小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69 何本芝福建小学“弄巧成拙”――生活对数学的负面影响170 向世华双河小学玩中激思以思促能――“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171 魏勇王牌小学键位练习172 郭书明王牌小学从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所想到的173 冉薇王牌小学“ My fami ly ”174 陈亚琳王牌小学展翅高飞创造五彩天空175 郭峰鸡公岭小学“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与评析176 李小燕鸡公岭小学Unit4 “My Home”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77 彭道芸鸡公岭小学Unit5 What would you like ? A Let’s Learn 178 郎小波鸡公岭小学创设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179 向琪珍走马小学用爱唤醒沉睡的心180 向勇走马小学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妹――预设与生成181 陈怀东鸡公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探究式教学182 胡纯飞士幼儿园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183 李天君李河小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184 汪长华鹏程小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185 马小琴鹏程小学“最大功因数”教学片段及分析186 沈勇沙河小学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187 黎万碧沙河小学计算课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188 杨勇沙河小学班有“小余”189 秦柳培文小学语文课上做“加法”190莫必生培文小学“玩”中“思”,“乐”中“悟”――“分类”教学案例191刘超培文小学品读体味积累运用――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课例192 魏长清培文小学让数学更有价值193 陈学文培文小学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194 罗伟培文小学“创造”的教与学195 方叙双白土小学“学奕”朗读教学设计196 黄持勤白土小学自主探究体验成功197丁在洪白土小学以生为本,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198 李雪梅长岭小学在理解体会上下功夫199 邹红建长岭小学找回迷失的心200 郎天泉分水中学“勾股定理”课堂教学实录201 郎泽雄分水中学Where’ s my backpack?Self check课堂教学实录202 程伯艳新田中学如何培养农村学生体育兴趣203 谭忠刚新田中学情注新苗添新绿204 彭庶蓉国本中学用真诚关爱对待学生叛逆205 邓小奎国本中学不曾预约的精彩206 廖谨贵龙驹中学两种课堂模式下的生物“课堂互动”比较研究207 冉启元龙驹中学班长亦非完人208 冉光明小周初中“压强”――教学案例209 任亮娥纯阳实验学校爱心荡起希望的波澜210 李会策纯阳实验学校我们也有曾经211 姜燕纯阳实验学校用爱和赏识点亮人生212 黄国庆纯阳实验学校高考递推数列题型分类解析213 邓远芳纯阳实验学校高中研究性学习与环境教育课例214曾华文岩口复兴学校创设情景,在体验中发展语言——《我为你骄傲》教学片段的启发215 张燕岩口复兴学校释放情怀畅游诗海——《秋天》教学案例216 张蜀玲岩口复兴学校情中景,景中情——《小石潭记》教学案例217 郎勇慧培文初中让沟通架起现实与心灵的桥梁218 屈勇军培文初中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219 眭庆华江南初中初中生物复习策略研究220 徐成文江南初中让写作的快乐飞扬起来221 陈兴伟龙宝中学感悟亲情体验亲情――七年级主题班会222 邹迎春龙宝中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23 张进李河小学父母在对待孩子粗心时的几个误区224 袁英红光小学阅读教学体现个性225 陈正华培文小学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亟待提高226 张永良分水中学初中数学“问题情景”初探227 谭承宪分水中学创设物理情景提高探究能力228 王毅新田中学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229 黄炳英龙宝中学浅谈后进生的提高培养230 沈祥富外国语学校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习”231 吴洪军太安初中太安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现状调查232 廖冰冰纯阳实验学校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233 付凌江纯阳实验学校呼唤“吃苦受罪”之教育234 黄铁汉普子小学让语文作业批改更富语文味。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学生留学找谁办理靠谱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学生留学找谁办理靠谱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学生留学,找谁办理靠谱?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由著名诗人、教育家杨吉甫先生创办于1945年,1998年整体移民搬迁至百安坝上海大道298号。

2002年10月被万州区人民政府批准为“万州区重点中学”,2009年1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学校占地116亩,校园环境优雅,硬件设施一流。

现有73个教学班(其中高中47个,初中26个),4755名在校学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241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68人,中级教师94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40人。

上海中学坚持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幸福夯实宽厚基础”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质、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区域内起示范作用的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始终坚持“设施完善是基础,质量突破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的工作策略,倡导“回归教育本位,打造人本教育”,提倡“愉快工作、快乐学习、敢于创新、突破自我”,着力打造“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内不断学习以强素质,外提高质量以树形象,十年三大步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在移民搬迁中强势崛起之路。

在万州区教委质量考核中,连续8年分别蝉联万州区高、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学校”、“万州区教研示范学校”、“万州区课程改革基地学校”、“万州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重庆市平安校园”、“万州区德育先进学校”、“万州区健康校园”、“万州区绿色校园”、“万州区人文校园”。

由于综合办学水平突出,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首批“园林式学校”、“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万州区最佳文明单位”、“万州区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等荣誉和称号。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留学办理,首选留学360留学360网将为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所有学生提供十大留学增值服务介绍:1."签证赔付"由于我们的顾问老师平均3-10年留学申请经验,申请成功率达100%。

重庆市高三物理教研会发言稿

重庆市高三物理教研会发言稿

3.模型的归纳: 近几年的高考题都非常注意物理和实际生活、科技 相结合,这些题目往往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作为老师在备 课中应适当选择一些典型例子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题目, 告诉学生很多时候,前面给出的一些和科研相结合的信息, 只是一些背景而已,就像一顶很大的帽子。比如(2010 年)重庆高考第23题: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 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2011年)重庆高考第 23题:有人设计了一种可测速的跑步机,测速原理图所 示,该机底面固定有间距为、长度为的平行金属电 极 ……。老师要告诉学生不要害怕,耐心地把这个题读 下去,慢慢你就会发现,其实,后面就是自己熟悉的物理 模型,还是要按照自己解答平常问题的思路、方法去做。 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学会在 阅读题目的基础上将以往的解题方法迁移过来,建立合适 的物理模型、然后根据给出的数据求解。
3. 如图所示,在一绝缘斜面 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处于静止状 1. 2 .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 如图所示,物体B与竖直墙面接触,在竖直向上的力 F作用 F 在此基础上为加强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在课堂上有意 此题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物理现象,掌握初、末状 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 B沿以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 P点转至 A 的作用下 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 A、B均保持静止,则物体 BF 的受力个数为 按图所示规律变化 ( ) 识引入一道高考题进行拓展。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 态;二是希望学生能根据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析静摩擦 正上方的Q点处,已知P、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 力的产生。 A . 2个 B.3个 C.4个 D.5个 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 时,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变化规律不可能是下图中 和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B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 a 的 、 ( 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匀强磁 ) ). 因为课堂的容量有限,我们在学生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三个 此题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通过整体法与隔离法确定研究对 正确的是( 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 题进行强化练习。 象,分析摩擦力是否产生的能力。 F作用 A.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在 a的中点,使其向上运动.若 B. 物体 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b始终保持静止,则此过 此题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方 C. 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程中它所受摩擦力 ( ) 向的能力。 D 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A.地面对斜面 .可能一直等于 0 B. 可能先增大后不变 此题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在力的平衡条件下通过正交分解法掌握 C.可能一直等于F D.可能先减小再增大 受力分析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州区高三物理教研会在上海中学召开2009年3月11日万州区高三物理教研会在万州上海中学进行。

全区高完中及民办学校的高三物理教师、云阳风鸣中学高三物理教师计66人参加了本次教研会。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1、课堂教学研讨。

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万州上海中学高三物理教师田杰提供复习研究课一节。

2、解读考纲。

区教科所教研员对2009年考纲进行了解读。

3、经验交流。

上海中学、万州二中、新田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就如何抓好后期复习教学进行了经验交流。

4、专题讲座。

学科教研员就复习进度、专题设置、实验复习、综合训练、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得到上海中学的大力支持,校长陈联国亲自到会指导,学校物理教研组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附:万州二中高三物理备课组经验交流材料协作创新高效——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做法万州二中高三物理备课组协作,创新,高效是搞好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必须要求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分工协作;创新是高考的永恒主题,也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习教学任务,必须高效地准备复习材料,高效地上课,高效地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一.明确各教学主体的工作任务备课组:①制定计划②分配任务③组织教研④制定细则⑤搜集信息⑥反思纠偏。

由于时间短,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其实不能叫做计划了,准确地讲应该叫行事历,要把工作分解到每一天去,要把任务分配到每一个人去。

我们拟建两份行事历,一是教研行事历,二是教学行事历。

教研行事历规定某一个时段教师做什么,拿出什么样的教研成果来;教学行事历细化到每一天教什么,练什么。

教研成果的出炉时间要比实际教学需要时间至少提前一个星期。

教师:①搞好课堂教学②按时交出教研成果③做好学生学业和心理辅导后期复习阶段,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高考的日益临近,学生心理会出现许多问题,再加上理综试题中物理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大,学生有避难就易的思想,在考试中适当放弃物理难题的倾向,作为物理教师,要适时地预以引导,鼓励,化解。

学生:①要对学习材料进行反复回味,②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学习材料已经足够了,再独自去补充添加一些新的学习材料将成为过重负担。

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将已经使用过的学习材料进行反复咀嚼,或按模型,或按解题方法,或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其方法是在题号前面写上三五个字予以标识,做到知识“懂透化”,方法“会熟快”。

大量的训练,必然会出现一些解答错误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弄清出错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错题档案,并反复重做,直到掌握。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错题本是不现实的,这样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但建立错题档案是可行的。

方法是在笔记本上专辟一页,按时间顺序写出错题位置,如周测卷(一)25题,月考卷(三)21题,专题卷(五)18题等。

二、认真开展三项备课活动1.组织开展“解读考纲,浏览教材,重温真题”活动。

首先是解读考纲,征订2009年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做到人手一册;搜集整理全国各地专家对2009年理科综《考试大纲》物理部分的解读材料若干份,尤其是重庆有关专家对重庆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分析与解读,每种材料均人手一份。

要求在一周内精读一遍,然后在每周一次的教研碰头会上集体研讨,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预测可能的重点热点,考查方式与命题形式。

2009年全国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物理部分与往年一样提出对物理能力的考查,强调“知识立意源于教材,能力立意高于教材”。

以能力立意,就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本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模型、规律的理解,借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和综合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其次是重读教材。

集中两天时间将三本物理课本重新浏览一遍。

标识出容易成为高考命题的取材点的边角知识,如“思考与讨论”,“阅读材料”,“演示实验”,就此三个板块材料分别标出序号,统计出总数,搜集取材于上述材料的试题,加以归类整理,形成可以让学生利用的复习材料。

第三是重温真题。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全国理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物理部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考试的内容范围均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说明2009年的高考将继续保持稳定。

同时,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是通过高考试题来体现的,所以,重温2008年高考真题,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复习很有必要,对今年的高考复习备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通过解读2009年理综《考试说》和重温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

我们认为,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命题将主要呈现如下趋势和特点:(1)彰显新课程理念,从而体现高考改革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推动作用;(2)继续加大考查能力力度,命题设计将突出真实性和情景性;(3)重视考查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4)强调人文关怀,较好地处理主干革命知识与非主干知识考查的关系;(5)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前沿为背景,关注科学发展现状,渗透科学研究方法;(6)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7)实验试题强调设计和探究能力,实验题命题重视课本上的实验,但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对原实验进行改造、改进和创新,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8)由于图象、图表、数据列表形式的题目的比重逐年增加,“无图不成物理卷”已经成为物理试卷的重要特点。

2.组织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活动。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知识的结构化,主干知识的专项突破,主要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尤其是通解通法)的提练与强化,重要物理模型的构建与灵活运用,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等等,而实际可利用的时间很有限,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习教学任务,那就必须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组织备课组就课堂容量,知识网络化,认知结构化,典型例题的选择,规律方法的总结,模型的拓展演变,问题的深度挖掘,等等都要进行集体研讨,找出最佳期方案。

3.继续开展中心发言活动。

这是一项常规的集体备课活动。

主要是就后一周的教学任务进行界定,指出应采取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指出复习中的注意点。

同时对前一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吸取经验教训。

三.深入开展六项研究活动开展六项研究,形成六项成果,展示六种资料,并运用于第二轮复习教学之中。

一是深入开展物理模型的研究和复习。

主要从模型的构建,组合,拆分,演化和应用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在这一阶段应侧重于组合,演化和应用的研究。

例如,对摆的研究,固定悬点摆→可动悬点摆,单线摆→双线摆,自由摆→阻挡摆,悬线摆→轨道摆,重力场摆→电场摆→磁场摆等的演化,对它的解答几乎涉及力学和电磁学中的全部主干知识,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定理,动量守恒,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又如传送带模型的应用领域的扩展,它可以在力和平衡,力和运动,功和能,动量和能量,电场和磁场,感应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呈现和应用。

研究一个模型,形成一项成果,留下一份资料,运用于第二轮复习教学。

二是深入开展物理专题复习研究。

在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明确重点,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和整体性。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穿线成珠,以某一物理过程或现象为线,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这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碰撞、追及、子弹打木块等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规律及解题技巧等;②核心辐射。

例如,抓住“力这个核心的知识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知识进行多方位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

③归类比较。

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

备课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列出专题目录,将专题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分配到每一位教师,按时完成材料的组织编制工作。

每个专题应包含四个部分,典例展示,方法规律总结,(包括物理、数学上的规律、方法打巧),要点总结(知识点,易错点,区别点),类题演练。

三是深入开展物理图象的搜集整理研究。

按知识点将图象问题进行分类,排序,列出图象分类目录。

每一位教师完成1—2个图象问题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每个类型应包括:典型例题(展示规范的思维操作流程和规范的书写表达方式)。

规律方法总结(总结每一类图象的解题规律,给出一般的思维解题程序)要点总结,(指出知识点,注意点,误区点),类题及变式训练。

四是深入开展演示实验研究。

数出主要演示实验的个数,对每一个演示实验叫出名字来,指出考查角度,预测出题方式,给出一组经典题,展示一组创新题,整理出一份学习材料来学生版精选2个题,教师版整理2—5个题。

五是深入开展分组实验研究搜集整理设计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题。

六是搜集整理重要推论、结论工作。

对重要结论进行精心编制,口诀化整理。

四.认真搞好两项训练一是专题训练,就前述模型,专题,图象,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研究形成的专题材料进行专题训练。

二是综合训练。

分周练月考模拟三种形式进行。

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规范训练。

要重视两套规范:一是思维操作规范;二是书写表达规范。

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操作规范是:逐字逐句,仔细审题;想象情景,建立模型;分析过程,画出草图,找到特征;寻找规律,列出方程;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解题的书写表达规范: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对于解题的方程的书写要规范。

要知道“字体工整卷面美,评卷老师倾向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