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观大师彼得沃克
世界景观设计大师简介及作品

世界景观设计大师简介及作品世界上有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景观设计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说起景观设计,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抽象,甚至不太理解这个行业究竟是干什么的。
景观设计就是把那些有点乱、没章法的空间变得有意思、好看又实用。
让人走在路上,眼睛就不自觉地亮了,心情也好像瞬间放松了不少。
别看这事儿简单,真要做到位了,可是需要大智慧的。
先来说说一位景观设计领域的大咖——彼得·沃克。
别看他名不见经传,实际上他可是在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他设计的“9/11纪念公园”了。
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充满沉痛记忆的地方,沃克通过精心的绿化、流水以及开阔的空地设计,把那份历史的沉重感巧妙地转化成了一种安静的、可以让人反思的空间。
走进这个公园,你会发现,不仅是空气清新,心灵也被一种说不出的宁静包围。
简直就像是给心灵放了个假,让人自然而然地就放慢了脚步,忘记了城市的喧嚣。
沃克通过设计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种内心的安慰和释放,真是厉害了。
再说说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查尔斯·贾迪。
他的设计风格,简直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这几个字的活广告。
贾迪有个超有名的作品,就是“纽约公园”的一些改造设计。
大家都知道公园吧?那可是曼哈顿的心脏啊,风景优美、绿意盎然,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跑步散步,真的是个“天然氧吧”。
而贾迪则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比如改进路径布局、增加绿植、打造小湖泊,让这里的景观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不管是早晨跑步的人,还是中午午休的小憩者,或者是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家长,贾迪的设计都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安宁天地。
你看,这可不是单纯的“绿化工程”,而是通过空间的巧妙规划,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呼吸”的城市。
说到景观设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设计大师——劳伦斯·哈里森。
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他的经典之作“圣地亚哥的Balboa公园”,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彼得

唐纳喷泉的设计构思对传统的喷 泉进行了大胆的变革 ,彼得 · 沃 克没有采用喷泉水池这一传统惯 用的组合形式 ,而是去掉水池 , 通过合理的竖向设计解决排水问 题 ,从而使唐纳喷泉在形式上 能够更加灵活自由,这 一 喷泉 通过形式的创新 ,成功地转变 了人们对喷泉的传统 认 识 。
石阵中心的雾喷泉 由呈圆形布置在石阵中心区域 的 32 个喷头组成 ,石阵中央的雾状喷泉喷出的水雾形 成漂浮在 石间的雾霭。喷泉所形成的景象会随着季节和 时间而变化 , 春 、夏、秋三季 ,喷头会定时喷洒出阵 阵雾气 ,并且悬浮在石 阵中心区域 ;而冬季由科学中 心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 ,石 阵中心会有微热的蒸汽 盘旋翻腾 ,人们在经过或者穿越石 阵时。会有强烈的 神秘感。
实例分析
“ 唐纳喷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 简艺术作品 。 ”沃 克说 : “材料 、 概 念和它 们不同的意义互相冲突并 让人产生疑问 。 这种艺术表达很适 合于校园中大学 生们对知识的存疑 及哈佛大学对智慧的探索 ”
作品简介
唐纳喷泉位于哈佛大学校园内科 学中心前的一个步行 道交叉路 口,由 159块天然石块不规则排列而成的 1个 直 径 18 m的圆形石阵及中心的雾喷 泉组成 。整个石阵位于沥青路和草地 的交接处 ,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 这些石块 就像是慢慢地顺势蔓延到草 地中的一样 ,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 , 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 出来的一样。每 块石头大约长 120 c,正好可以被用作石桌 (坐在 草地上)或石椅 。
极简 主义 · 序列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艺术运动。沃克认 为 极简艺术中最常见的手法 “序 列 ”—— 某 一元 素 的 重复 使 用 、或 要 素 之 间的间 隔的重复,在园林设计中是非常有效的。
彼得沃克作品分析研讨

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通过设计创造更多公共参与和包容性 的空间。
技术融合
科技的发展将为景观设计带来更多可 能性,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与设计的融合。
谢谢聆听
总结词
彼得沃克善于运用空间和光影关系,为作品营造出独特 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详细描述
彼得沃克通过巧妙地处理空间关系和光影变化,使作品 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他利用空间的变化和流 动感,创造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和视觉焦点。在光影的运 用上,他关注自然光的效果,利用光线的变化营造出不 同的氛围和情感表达。这种手法为作品增添了诗意和艺 术感,使观者在空间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彼得沃克认为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 他注重研究使用者的行为和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他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适宜的 设施和考虑环境因素,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景观。这种 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景观的使用价值,也增强了其与周围 环境的和谐共生。
空间与光影的运用
他在哈佛大学学习景 观设计,并成为现代 主义景观的代表人物。
彼得沃克的主要成就与贡献
彼得沃克是极简主义景 观的先驱之一,他的作 品注重功能性和几何形 态的运用。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可持 续性和生态优先,注重 自然与人工元素的融合。
彼得沃克的作品在全球 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彼得沃克认为美学与功能是相辅相成 的,他的作品在追求美学价值的同时 ,也充分考虑了功能需求,为环境美 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05 彼得沃克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01
02
03
促进可持续发展
彼得沃克

“有限|无限”花园幵非沃克对于镜子的首次尝试,1983年,他在波士顿马尔堡 街 的屋顶花园中选用很多极普通的材料来进行实验性的创作,用来反射蓝天的小镜子 就是其中一种。这些小镜子们像补丁一样反射出天空的颜色;而在“有限|无限” 花园 则反射出人们所感知的自我,相比之下后者的概念更加宏大、完整,也更加清晰。
2014-6-1
谢谢!
2014-6-1
首先组装一个单元的镜面墙样板段供BAM审核
2014-6-1
检查镜框边角与间隙的完美度,不合格单元需要替换
细节&态度
从硬景细部,到植物选择,再到现场配合与监督,BAM在业主与施工方眼中 似乎始终都是一个麻烦的对象,因为拒绝任何形式的妥协,始终坚持维护设计的 完美。即使为了成就完美而需要亲自爬上树顶去剪枝,也会毫不犹豫。
2014-6-1
彼得·沃克的设计思 想 彼得·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是极简
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我们一 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 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 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 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 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象 是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网格的叠加、自然与规则形式对比产生的纯净美与张 力、景观与建筑的呼应和谐、利用现代材料与现代感表达 出的“都市自然”、 理性与神秘感的交织及对四季与自 然造化的体现是皮特·沃克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手法。
2014-6-1
从何而来
正如艺术家丹· 格雷汉姆(Dan Graham)广为流传的观点所说,如果没有观 众艺术将不复存在。所以让观众能够从作品中观察到自己对于任何艺术作品都十 分重要,而观察自我和他人的过程甚至能够创造出艺术作品本身。沃克甚至也从 文学作品中获取过灵感,像《镜子王国里的爱丼丝(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 Lewis Carroll, 1871),描写了爱丼丝穿过客厅的 镜子来到镜子国里所遭遇的奇妙经历。源于众多启収,沃克一直想进行一次园林 中关于光影反射的新应用尝试,终于在今天完成了“有限|无限”
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谢谢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
我旳感悟
彼得•沃克全部旳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旳需要。虽然在最具艺术气息旳设计中 要秉承功能第一旳概念。
景观设计在保护环境旳条件下最终是为人而设计旳,营造合适人活动旳空间 要充分考虑人体尺度,在整体规划旳前提下,要做好细节部分。
有水旳地方就有活力,彼得沃克对于 舒适旳亲水性空间旳处理措施,也是值 得学习旳。
设计思想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程度艺术,它是在早期构造主义旳基 础上发展而来旳一种艺术门类。 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经过某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体现。不久, 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利用到他们旳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初社会 引起了很大旳反响和争议。
唐纳喷泉
概述:
• 唐纳喷泉是彼得沃 克1984年设计旳作 品,位于哈佛大学 校园内旳一种交叉 路口,是一种由1 59块巨石构成旳 圆形石阵,全部石 块都镶嵌于草地之 中,呈不规则排列 状。石阵旳中央是 一座雾喷泉,喷出 旳水雾弥漫在石头 上,喷泉会伴随季 节和时间而变化, 到了冬天则由集中 供热系统提供蒸汽, 人们在经过或者穿 越石阵时,会有强
烈旳神秘感。
设计思绪:
• 唐纳喷泉立足于夏天能够使用,冬天也是一种景观,不会消失。彼特所设计 唐纳喷泉没有水池,只是石头平铺在地面上,夏天喷头喷出雾状旳水,冬天 使用建筑排放旳暖气喷雾,形成了独特旳一处景观喷泉。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它是一种非老式式旳喷泉 景观,呈现四季变化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简洁,同步富有秩序旳当 代感,还能够从这个喷泉 感受到清新、高雅旳古典 美,既有金属材质旳精湛 工艺,也有通灵天地旳自 然魅力;
彼得沃克简介

彼得·沃克彼得·沃克是当今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之一,这一点可以由其于2009年4月份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两场讲座的火爆现场可窥其受追捧程度。
但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彼得·沃克为什么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时,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这位年过七旬的大师。
而在他与梅拉妮·西莫合著的《看不见的花园》一书最前面却写道:“献给我们学科,始于兴趣,终于崇拜和热爱”。
我认为这短短的17个字道出了彼得·沃克一生成功的根本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彼得·沃克于193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的帕萨德纳。
最初,他曾经学习过新闻学,后来发现自己对于艺术的浓厚兴趣而很快改学景观设计,于是在景观的殿堂中不断攀升——他1955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建筑科学学士学位,1956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进行景观建筑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57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建筑学硕士,同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佐佐木英夫教授共同创立了SWA景观设计公司。
在成立初期,彼得·沃克完成了很多作品,使其小有名气,同时也使SWA不断发展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
纽约世贸中心纪念景观“反省缺失”但在辉煌时刻,在SWA奋斗了接近20年后,彼得·沃克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公司的作品,SWA需要的是通过熟练的专业技巧完成容易被业主接受的典范式设计,但这并不是沃克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受到内心深处艺术追求的强烈召唤,他决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毅然离开了他亲手创办的SWA公司,回到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语在彼得·沃克身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他一次次做出选择,而不断超越则源于内心深处那份“最初的梦想”,我们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但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有沿着自己喜爱的道路前进,你才能不断树立人生的辉煌。
纽约世贸中心纪念景观中的跌水现实生活中,很多设计师都是在进入设计公司后才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我们应该尽早找准自己的优势,也就是你能在公司站稳脚的本领,而不是盲目的去跟风要做“设计全才”。
解读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_沃克

池喷泉形成了空间上的张力。
渴望, 发出对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探寻的信
互助人寿保险公司总部扩建工程中, 不同 号,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
的铺地从广场中划分出漫步道, 材料的变化又
伯纳特公园的小型喷泉中安装的光纤使
将坐憩庭园和同样图案的广场区分开, 随意摆 得喷泉在夜晚看起来就象烛光一样, 虽然是人
放的咖啡座限定了一个休闲区域, 雾喷泉舞台 们熟悉的事物, 却是以一种超乎日常经验的方
彼得·沃克是美国一位具有四十余年实践 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景观设计师, 是当代国际 风景园林界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 一。他于 1955 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获风景园林学士学位,1956 年在伊利诺大学 做研究生,1957 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风 景园林硕士学位,同年,和佐佐木英夫共同创立 了 SWA 景观设计公司。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作为 SWA 的总设计师,沃克成功地主 持了许多区域规划、城市景观和园林设计项目, 然而与此同时,他发现这些“如画式”的景观与 他本人的兴趣与追求相距甚远。沃克对艺术抱 有极大的兴趣, 他收集了许多极简主义艺术家 的作品, 并逐渐地产生了将景观与艺术结合起 来的想法。因此,他最终于 1976 年离开了 SWA 而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任教, 以便能更深 入地探索景观与艺术的结合。1983 年,沃克创办 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从而得以把他对极简主义 园林的探索付诸实践,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构成的许多“田地”的图案,包含由直线、之字形 2003.
和辐射形构成的各不相同的形式。这些形式是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
农业时代的隐喻, 与主体建筑象征粮仓的曲线 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彼得沃克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师风景园林师

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彼得沃克,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哈佛大学设计系主任,美国SWA集团创始人,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代表。
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
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
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
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
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彼德•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
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
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
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
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
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
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
•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 “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 绘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 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 才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 共广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 象是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主要作品——哈佛大学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
雾 景
主要作品——哈佛大学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
非常态的观察方式
主要作品——哈佛大学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
空 间 划 分
艺术效果
• 计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邀请途经此处的人们稍作停留、 读书、小憩、交流。给学习生活繁忙的莘莘学子们一个暂 时放松、缓解的空间。 • 石阵虽然设置在校园内的一个主要的交叉路口,人流穿梭 汇集于此。而这个由天然石块和雾喷泉构成的简单、质朴 透着原始的神秘美感的唐纳喷泉使这一小片地方从周遭的 匆忙嘈杂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相对静谧的空间。
主要作品——IBM索拉纳园区(I.B.M. Solana)
主要作品——加利福尼亚州雷丁市麦克康奈尔基 金会(McConnell Foundation)
主要作品——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马丁路德金休 闲广场城市公园(Martin Luther King Promenade)
主要作品——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临床科学研究中心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ampus ,Parking Garage)
LOGO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主要作品——日本丸龟火车站广场(Marugame Station Plaza)
主要作品——哈佛大学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
主要作品——哈佛大学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
主要作品——哈佛大学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
• 1984年设计,位于 美国剑桥的哈佛大 学校园内科学中心 前由159块天然石块 不规则排列而成的 一个直径60英尺(1 英尺=30.48厘米)的 圆形石阵及中心的 雾喷泉组成
主要作品——美驻华大使馆(American Embassy Beijing)
主要作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斯塔梅萨市中心IBM广场 大厦和城镇中心公园(Plaza Tower and Town Center Park)
主要作品——柏林索尼中心(Sony Center Berlin)
主要作品——柏林索尼中心(Sony Center Berlin)
极简主义
•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 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极简主义 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 制大尺度的空间,但对观众的影响和冲击力却十分迅速和直 接,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极简主义景观 创造性地融合了古典主义、早期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艺术, 将景观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 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工业化特征。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出 现,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表现出来。
LOGO
人介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 彼得·沃克( Walker) 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 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 •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 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 任 •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 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 观设计事务所(PWP) 观设计事务所(PWP) 50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 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 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 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