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政策_中央财经大学_9 第九讲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_(9.4.1) 9.4课件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负债
1、储备货币 1)发行货币 2)对金融机构负债 缴存准备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2、发行债券 3、政府存款 4、自有资金 5、其它负债
(三)货币乘数
1、什么是货币乘数 m
1)中央银行创造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 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基础货币后,能使货币供给总量扩大
3)通货存款比: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行为
(四)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从银行体系之外进入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由银行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
2、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 1)银行的存款、贷款与转帐结算业务 2)部分准备金制度
3、创造过程 假设条件:1)法定准备金率10%; 2)客户所有收入都存入银行; 3)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4)原始存款100万元;
剑桥方程式:Md = KPY
Md:货币需求 K=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与名义收入之比 P:价格水平 Y:总收入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1)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提出货币需求函数:M = M1+M2 = L1(Y)+L2(r)
M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 ,是利率r的函数 3)提出流动偏好概念:指人们偏好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其它资产; 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降时,货
基本概念
•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均衡 • 名义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偏好 •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 货币层次 通货 准货币 • 法定准备金率 通货比率 •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存款派生倍数
【金融基础知识】讲义: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陈小莉目录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 (2)第一节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2)第二节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影响 (5)第三节结构性金融衍生品 (8)第四节QE与国际金融市场 (10)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影响结构性金融衍生品美国退出QE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第一节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考点1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类型一、含义:指有关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重点)A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和采用的分类方法:1、信用风险——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1)存在于贷款、担保、承兑、证券投资等业务中(2)发放关联贷款,也会造成信用风险2、国家风险: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
其表现形式之一是转移风险。
3、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1)汇率风险,汇率波动的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
(2)价格波动风险,银行投资到动产和不动产时,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4、利率风险: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面临的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2)利率变动风险(3)基准风险(4)期权性风险5、流动性风险定义:指金融企业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流动性不足时,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从而影响了盈利水平。
6、操作风险定义: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最大的操作风险在于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
各种人为的失误、欺诈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引起的风险。
如金融机构的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的越权,从事职业规范不允许的业务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所造成损失的风险7、法律风险指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金融企业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债务增大的风险。
比如,新开拓的业务,法律尚未界定到,则产生法律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1]](https://img.taocdn.com/s3/m/2d600e320b4c2e3f57276381.png)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含保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院、系:金融系学科、专业:金融学(含保险学)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二、硕士学位专业课
三、硕士专业选修课
西南财经大学
2009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应用研究型)
1、金融学(含金融电子化方向)、信用管理、金融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高级英语》、其他专业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高级英语》;
2、《博弈理论与应用》实行“8+1”和“全学期上课”方式,“8+1”上课对象为有博弈理论基础是学生,“全学期上课”上课对象为无理论基础的学生;
3、注明“必选”课程的为本专业学生必选;选修课程中的“前”、“后”是指前半期或后半期开课;
4、必修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选修的,每门计2个学分。
课程设置计划表(学术研究型)
在第一学期学习《高级英语》、其他专业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高级英语》;
2、《博弈理论与应用》实行“8+1”和“全学期上课”方式,“8+1”上课对象为有博弈理论基础是学
生,“全学期上课”上课对象为无理论基础的学生;
3、注明“必选”课程的为本专业学生必选;选修课程中的“前”、“后”是指前半期或后半期开课;
4、必修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选修的,每门计2个学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首先先给大家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是14年应届考研学生,本科来自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考研报考学校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专业硕士。
考研总分为407,总分应该是初试第四名,单科成绩如下:英语:73;政治:77;396联考:132;431专业课:125。
然后给大家说一下整个考研时间的安排吧,我的占据线比较短,刚好是4个月左右,8月份去西安、甘肃、新疆一带玩了一个多礼拜,9月初搬到本部,9月3号正式开始准备考研。
很多人都说我心态好,其实刚开始确定考研,并且看到周围的同学有的看了一轮,有的甚至于看了两轮,自己肯定会有点着急。
所以在这儿给大家先说说考研心态吧,考研确实苦,所以说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周围有同学半途放弃开始找工作,也有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的,不过我个人认为保持一个单一的心态比较好。
我当时的心态是,4个月好好准备,考上了肯定是比较理想的,没考上可以在3月份春招时找工作,所以在四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没有投一份简历,自然也没有关注任何招聘信息。
其次是处理课程与考研之间的关系,大四上学期我们共有两门专业课,所以在准备期间还要上课。
这里比较惭愧的是当时我上课次数比较少,因为学校图书馆座位有限,去上课可能回来就没座位了,所以当时课上的不多,不过最后考试还是抽了不少时间准备。
在整个考研期间,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我妈来北京看我,出去过1天,然后一直到考研结束都没离开学校。
整个期间有过一些小感冒,但是不会过多影响复习,最大的一次感冒休息了近一周,当时的状态是完全不能看书,所以特别着急,可能也是由于着急反而影响了恢复,所以在这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毕竟良好的体质是成功的基础。
接下来说说我的复习安排,复习期间我们学校图书馆是8点开门,所以我会在8点15左右到图书馆,很感谢当时图书馆4楼大叔对我们考研学生的帮助,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复习。
金融学课件PPT精品课程中央财经大学

包括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监管政策、信息披露制度 等。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功能特点
1 2
期货市场基本原理 包括期货合约的标准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 债结算等。
衍生品市场概述 包括期权、掉期、远期等衍生品的基本概念和功 能。
3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 包括套期保值、投机交易等风险管理策略。
外汇市场交易机制和汇率风险
汇率制度
包括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及中间汇率制等类型,以及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原因及影响,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 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
03
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剖 析
股票市场运作原理及投资策略
股票发行与上市流程
包括企业申请上市条件、发行定价机制、上市辅导等。
股票交易制度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 务等操作方式。
通货膨胀、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影响。
失业
失业的类型、原因及影响,以及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方式及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失业 之间的关系。
国际金融体系及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体系
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等内容。
货币、信用与利率基本概念
货币
01
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
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信用
02
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
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利率
03
是指借款、存款金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资料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资料分享名词术语中英对照信用credit债权 claim债务 debt, debt obligation, indebtedness借入 borrowing贷出lending高利贷usury实物信用 physical credit货币信用monetary credit金融finance国际信用international credit银行信用bank credit直接融资direct finance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e信用风险credit risk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信用制度credit system考研专业课复习安排及方法问题一:专业课复习的复习进度及内容安排回答一:专业课的复习通常在9月或者更早就要开始了,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月-12月左右。
在复习的初期主要是对课程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大概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最好所有的章节的大概内容都在脑中留有印象,然后再结合历年试题,掌握命题的重点,把考过的知识点以及考过几遍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把这些作为复习的重点。
接下来的就是熟记阶段,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要通过反复的背记来熟练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专业课的辅导班也通常会设在10月初或者11月,如果报了补习班,可以趁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结果,并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面对繁多的复习内容的时候,运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考研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要对考试的重点以及历年试题的答题要点做进一步的熟练。
并用几份历年试题进行一下模拟,掌握考试时的答题进度。
专业课的命题非常灵活,有的题在书上找不到即成的答案,为了避免所答非所问,除了自己总结答案之外,还要查阅一下笔记或者辅导书上是否有答案,或者直接去找命题、授课的老师进行咨询,这样得来的答案可信度也最高。
在和老师咨询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得试题的回答要点,更重要是能够从中掌握分析试题的方法,掌握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正确的回答问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央财-国际金融-导论讲述

初步的分析
• 学会进行案例分析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计划)
• 第一讲 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 • 第二讲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 第三讲 外汇交易 • 第四讲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 第五讲 国际资本流动
• 第六讲 国际金融市场 • 第七讲 汇率决定
• 第八讲 国际收支的均衡与调节
• 第九讲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第十讲 国际货币体系 • 附录:国际金融组织
• 完成考核:闭卷考试
问题?
问题?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国
际
金
融
授课人:张礼卿 时间:2009年2月至6月
导 论
1. 什么是国际金融学
2. 如何学习国际金融学 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4. 本课程的要求
1、什么是国际金融学?
从国际金融新闻说起
• 欧债危机、美国次债危机 • 美元、日元和欧元的动荡 • 美国的巨额贸易账户逆差 • 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 • 石油价格急剧波动 • 中国应该购买美国国债吗? • 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 •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
1、什么是国际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的定义
国际金融学(International Finance)是一门 以国际间的货币联系和资金运动为主要研究 对象的应用经济学。 • 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管理学。
金融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

金融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1.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资金交换的场所,它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保险市场等多个部分。
而金融机构则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组织或者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作用是为资源的配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货币与金融政策货币是国家流通中的一种特殊物品,它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是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媒介。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制度等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3. 利率理论与政策利率是金融市场上资金借贷的价格,它取决于货币供求关系、通货膨胀预期、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
利率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和经济的一种政策。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活动、消费和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利率政策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4. 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央行向金融市场提供的货币数量,它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的财政政策。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持有商品、进行交易和进行投资活动而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经济的稳定。
5. 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业务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
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来规避和控制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6. 投资理论与证券分析投资理论研究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组合的构建,包括有效市场假说、资产配置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
证券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行业和市场的分析,来评估证券的价值和风险,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决策依据。
7. 金融会计与金融报表金融会计是指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其财务活动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的一种会计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概念与传导途径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 (三)历史上几次重大金融危机
(四)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概念与传导途径
◆1、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BIS的定义,是指一个金融活动的参与者不能履行其合同责任,由此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引起其他参与者违约,导致广泛金融困难的可能性。
系统性风险的实质在于整个金融系统功能受损乃至失灵的可能性
◆2、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途径
➢源头:利率风险
➢中介:市场风险(商品、资产价格)
➢回归:信用风险
路径见右图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
➢系统性风险一定程度上削弱金融系统功能,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并加以化解,就不可避免地使整个系统的功能遭到破坏,实体经济运行严重受挫,形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表现:普遍违约,挤兑蔓延,银行接连倒闭,证券价格急跌,汇率严重贬值,支付和偿债机制严重受阻,投资者信心丧失,资本大量外逃等
➢金融危机常常从某一局部领域爆发,如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或银行挤兑,机构、政府偿债困难,后波及整个系统,成为全面的危机
➢金融危机可分为货币汇率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等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转化
为金融危机及演变
过程
(三)历史上几次重大金融危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
➢1593年,君士坦丁传入荷兰,1630年染病变种;1635年,一种叫Childer售价1615弗罗林;1637年2月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弗罗林(相当于一个人45年的收入);2月4日下跌90%。
➢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
➢投机者:贵族、教会、商人、外资、百姓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造船-花卉)
国际竞争力(海上马车夫)
衰落的帝国(被英国取代)
(三)历史上几次重大金融危机
◆英国“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1711年成立(Robert Harley);认购国债1000万,获得酒、烟草等商品永久性退税权,南美洲贸易垄断权(秘鲁、墨西哥金银矿)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央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1720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1月股价128英镑,2月160英镑,7月份1000英镑以上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镑,12月份跌到124英镑。
➢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也买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在早期的上涨阶段他及时卖掉了股票,获利5000英镑。
后来他又重新买入,最后亏损了20000英镑。
诗人: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1744年5月30日)
•终于,腐败像汹涌的洪水淹没一切;
•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纷纷沉溺于股市,
•贵族夫人和仆役领班一样分得红利,
•法官当上了掮客,主教啃食起庶民,
•君主为了几个便士玩弄手中的纸牌;
•不列颠帝国陷入钱币的污秽之中。
(三)历史上几次重大金融危机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约翰·劳(John Law)1716年5月通用银行;1717年获得各种贸易特许权,设立密西西比公司;允许国库券兑换股票;运用皇家银行的纸币发行能力和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实力为摄政王解除政府国债负担
➢1719年股价能从500里弗尔被炒到18000里弗尔;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到1721年9月跌回500里弗尔
➢1720年3月25日,4月5日,5月1日分别发行了3亿,3.9亿,4.38亿里弗尔纸币
➢让纸币贬值50﹪,银行则停止兑付硬币业务。
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到1721年9月跌回500里弗尔。
约翰·劳逃离法国,1729年在威尼斯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卡尔·马克思曾说,约翰·劳“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
➢“骗术”: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在不提高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产出;
➢纸币本位制要比贵金属本位制更好,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不受贵金属约束)
➢金融市场的疯狂,就在于一旦泡沫被滥发的货币和无限的乐观预期所吹大,即便是强有力的政权力量也无能为力。
➢通货膨胀几乎就是滥发货币的代名词,相应地,货币贬值和政府信用丧失,必然导致资本市场甚至一国经济的最后崩溃
(三)历史上几次重大金融危机
◆1、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几次金融危机
➢1837年土地投机泡沫破裂、第二国民银行解散,金融恐慌
➢1857年美国金融危机(铁路投机、俄亥俄人寿保险与信托破产引发)➢1873年美国银行危机—世界经济危机
➢1893年美国股市危机—白银法案引发危机
➢1907年美国信托业危机—信托吸纳贷款投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