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一. 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第三章节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温度的计量单位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热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温度这一概念在生活中也有所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计量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让学生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知道摄氏度的定义。
3.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量单位的理解。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实验器材。
2.课件:温度概念、温度计量单位、温度计使用方法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夏季节的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量地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呢?从而引出温度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摄氏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温度的计量单位。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摄氏度的由来,让学生对温度计量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提问: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如何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介绍温度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激发学生对温度学研究的兴趣。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温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设计。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烧杯、水
学生用具: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篮墨水、实验用温度计、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体温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道温度是多少,需要用测量温度的
工具
会,
了解物体有。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实验操作,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教学重点: 1.温度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温度计的原理。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教具准备:烧杯、热水、冷水、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1、实验体会:①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②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2、抽学生做书47页开篇实验,谈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两只手对同一杯“温水”的感觉也不同。
)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1)、温度计的用途: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高低。
(2)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种类:①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②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判断的。
得出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的引入、摄氏度的定义、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定义,认识体温计和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温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体温计、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温水、冷水),让学生感受温度差异,引出温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的定义,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分析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在实际使用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测量温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摄氏度的历史,以及温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解释摄氏度的定义。
答案: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度量单位,定义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间隔,即1摄氏度等于1/100的热力学温标。
2. 题目: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并能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摄氏温度的表示。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学生而言,对温度进行探究学习,如果仅凭感性印象和传统的实验设备,很难对其整个变化过程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与探究实验结合应用,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深刻、系统的掌握知识,并让学生体系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体现“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三、温度计的使用
1、让学生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
2、让学生利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凉水的温度。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那些事项。
四、体温计
学生阅读书上有关体温计的介绍。
问:体温计的结构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细管的作用是什么?体温计每次使用前都应怎么处理?
五、温度计拓展部分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常见温度计,说出它的构造、量程和分度值。
(2)通过使用制作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原理。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4)了解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估计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使用制作的温度计,理解它的测温原理,体会放大和转换思想的应用。
3.1温度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3.1 温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现象》的第三节《温度》。
本节主要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含义,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后续学习热传递和热量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热现象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温度计、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下的物体状态(如冰、水、热水),让学生感受温度的存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和分类,重点讲解常用温度计(如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温度和温度计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温度的概念。
2. 介绍你熟悉的温度计(如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3. 请画出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
4.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演示、随堂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还是存在一些困惑,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2022年版课标要求】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明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日常温度计的种类、温度计工作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理解不同角度的读数结果有何差异。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用多媒体投影要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实际使用温度计,加强实践应用。
学法:观察实验,阅读课本,积极参与活动。
【课前准备】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若干)、家庭用寒暑表(若干)、体温计(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利用PPT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提出问题: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如何知道温度是多少?怎么测量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二、进行新课温度计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吗?学生活动: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再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
教师总结: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得到准确的温度高低呢?我们需要用温度计来判断。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说明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学生回答:测量温度,加以比较。
引出问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教师出示实验室用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公开课(教案)

3.1温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温度计制成的原理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划分方法;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温度,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1:举例引入吉林雾凇〔如图〕仪态万方、独具风韵的奇观,让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每当雾凇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这一切奇观都与温度有关,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雾凇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形成?方案2:观察讨论引入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冬去春来、季节变换;冰霜云雾、热胀冷缩;物质的千姿百态、农作物的孕育生长成熟;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播放完毕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这一切都关系到一个主题——温度。
二、推进新课1.温度的物理意义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可以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
并引导学生从衣、食、住等方面分析温度跟人类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介绍一些与温度有关的环境问题。
2.温度的测量学生小实验:凭感觉判断温度。
取冷、温、热三杯水,如下列图,为保证实验能够到达预期的效果,三杯水的温差要适宜。
冷水与热水温差要大一些,冷水越冷越好,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温水的温度应接近冷水。
做实验时,学生先分别将左、右手食指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稍等一会儿,然后分先后逐个把食指放入温水中,并表达自己的感觉。
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仅靠感官的直觉来判断温度的上下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准确的。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应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
备课班级八年级上间执教人
课题:第1节温度 1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物理这门功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声现象后,学习的又一现象热现象。
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
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量程、分度值,亲手测量温度,比较体温计的不同之处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试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提炼课
题
如何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教法学
法
指导
讨论法、合作交流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类比法等。
教具
准备
三个相同烧杯、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
入新课
学生初步建立温
度的概念。
师:图中是北方的冬天出现的一种美丽的景观雾
凇,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我们来学
习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温度》。
通过观察图
片,培养学生对
日常生活中现
象观察能力。
教
学
过
程
1、温度计:用多媒体播放冬泳和热馒头的图片。
师:你敢去冬泳吗?为什么?(生回答)你
敢用手直接去拿刚蒸熟的热馒头吗?为什么?
师:我们将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现在
大家感觉我们周围的温度有多高呢?人凭感觉判
断温度的高低准不准呢?
试验表明:人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
的。
怎样才能准确的判断温度的高低呢?
通过图片展示和
亲自感受,从而
得出温度的概
念。
使用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提醒学生注意听预报员怎样
报气温的,报的对不对?
教师做好指导,最后要总结温度计正确使用的要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五字诀):通过看书和动手
小结小结: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分别用0℃和 100℃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五字诀:估、选、放、读、记。
5、体温计:缩口用前甩一甩。
板书设计
温度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分别用0℃和 100℃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五字诀:估、选、放、读、记。
5、体温计:
缩口
用前甩一甩。
作
业设计本节优化设计
A、B档学生必做快乐预习、轻松尝试、能力提升选做探究创新C、D档学生必做快乐预习、轻松尝试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1.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 ) (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
这一现象表明
( )(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 ℃,沸水的温度是_____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 _____ 。
4.4.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 ___种方法读数偏大(以上两空选填“A”“B”或“C”),温度计示数应为_____ ℃。
6.如图所示的是一支体温计。
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
B.它的分度值是1 ℃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7.如图是某同学测热水温度(70 ℃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8.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的示数高,其原因是( ) 。
停止加热后,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a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