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扭矩转速公式推导

合集下载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T*n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 9550 的系数关系。。。 电动机转矩、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由于电功率 P=电压 U*电流 I,即P=UI————公式【6】 由于公式【2】中的功率 P 的单位为 kw,而电压 U 的单位是 V,电流 I 的单位是 A,而 UI 乘积的单位是 V.A,即 w,所以将公式【6】代入到公式【2】中时,UI 需要除以 1000 以 统一单位。则: P=Tn/9550=UI/1000————公式【7】 ==》Tn/9.55=UI————公式【8】 ==》T=9.55UI/n————公式【9】 ==》U=Tn/9.55I————公式【10】 ==》I=9.55U/Tn————公式【11】 方程式【7】、【8】、【9】、【10】、【11】中: P—功率的单位(kW); n—转速的单位(r/min); T—转矩的单位(N.m); U—电压的单位(V); I—电流的单位(A); 9.55 是 9500÷1000 之后的值。
如果测得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大 40%以上.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 得过小,应调换功率较大的电动机。
适用于伺服电机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之间的关系互导,但实际的额定转矩值应 该是实际测量出来为准,因为有能量转换效率问题,基本数值大体一致,会有细微减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上式求出的功率 P1,不一定与产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 稍大于计算所得的功率。
此外.最常用的是类比法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所谓类比法。就是与类似生产机械所用电 动机的功率进行对比。
具体做法是:了解本单位或附近其他单位的类似生产机械使用多大功率的电动机,然后选 用相近功率的电动机进行试车。试车的目的是验证所选电动机与生产机械是否匹配。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一、扭矩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推导:1.定义:扭矩是指物体受到力对其施加的转动效果。

一般来说,扭矩的大小与施加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轴的距离有关。

2.推导:以一个转动的刚体为例,设施加力的大小为F,作用点到轴的距离为r。

由于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力矩,可以通过力矩的定义来推导扭矩的计算公式。

力矩的定义为:力矩 = 力× 距离× sin(夹角),其中夹角为力和距离的夹角。

在这个例子中,力矩= F × r × sin(90°) = F × r。

因此,扭矩的计算公式为:τ=F×r,其中τ表示扭矩。

3.记忆方法:为了记忆扭矩的计算公式,可以将其简化为τ=F×r。

可以记忆"τ"表示扭矩,"F"表示施加的力,"r"表示力作用点到轴的距离。

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推导:1.定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能量。

一般来说,功率的大小与所做的功的大小和时间有关。

2.推导:以一个物体的功为例,设物体所做的功为W,所花费的时间为t。

根据功率的定义,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的定义为:功率=功÷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功率=W÷t。

因此,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

3.记忆方法:为了记忆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将其简化为P=W÷t。

可以记忆"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综上所述,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τ=F×r和P=W÷t。

在记忆时,可以分别记忆"τ=F×r"和"P=W÷t",其中"τ"表示扭矩,"F"表示施加的力,"r"表示力作用点到轴的距离,"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扭矩马力输出功率计算公式

扭矩马力输出功率计算公式

扭矩马力输出功率计算公式在汽车或机械领域,扭矩和马力是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扭矩是描述发动机输出力矩的物理量,而马力则是描述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物理量。

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它们可以计算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本文将介绍扭矩和马力的概念,并给出它们之间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扭矩的概念。

扭矩是一个力矩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牛顿·米(N·m)。

在发动机中,扭矩描述了发动机输出的力矩大小,它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扭矩越大,发动机的输出能力就越强。

而马力则是描述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HP”表示,单位是马力(hp)。

马力是描述发动机的输出能力,它与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马力越大,发动机的输出能力就越强。

现在我们来介绍扭矩和马力之间的计算公式。

在物理学中,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功率 = 扭矩×角速度。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扭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rad/s)。

这个公式表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发动机的扭矩与角速度的乘积。

为了将上述公式转换为常用的扭矩和马力的计算公式,我们需要用到一个转换系数。

在国际单位制中,1马力等于735.5瓦特。

因此,我们可以将功率的单位从瓦特转换为马力,得到以下公式:马力 = 扭矩×角速度 / 5252。

这个公式表明,发动机的输出马力等于发动机的扭矩与角速度的乘积,再除以5252。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发动机的输出马力。

只需要知道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得到发动机的输出马力。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发动机输出马力的情况。

比如,在购买汽车时,我们通常会关注车辆的马力大小,以判断车辆的动力性能。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根据车辆的扭矩和转速来计算车辆的输出马力,从而更好地了解车辆的性能表现。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公式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公式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公式发动机扭矩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那它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咱先来说说扭矩这玩意儿。

扭矩啊,就好比是一个人的力气,力气越大,干活儿就越带劲。

发动机扭矩也是这个道理,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力量就越强,车子加速、爬坡啥的就更给力。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公式是:扭矩(T)= 功率(P)÷角速度(ω)。

这里面的功率单位是瓦特(W),角速度单位是弧度每秒(rad/s)。

为了让您更明白这个公式,咱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一辆车,发动机功率是 100 千瓦,转速是 6000 转每分钟。

那咱先把转速换算成角速度,因为 1 转等于2π 弧度,1 分钟等于 60 秒,所以角速度ω =6000×2π÷60 = 200π(rad/s)。

功率 100 千瓦 = 100000 瓦。

然后把这些数代入公式,扭矩T = 100000÷200π ≈ 159 牛·米。

我之前遇到过这么个事儿,有个朋友买了辆车,老是跟我吹嘘他车动力多强。

我就问他知不知道发动机扭矩咋算,他一脸懵。

我就给他讲了讲这个公式,还拿他车的数据算了算,结果算出来扭矩还不如我的车。

他当时那表情,别提多尴尬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随便吹嘘了。

其实啊,在实际生活中,发动机扭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和发动机的排量、进气方式、气缸数量等等都有关系。

比如说,一般来讲,排量越大的发动机,扭矩往往也越大。

就像大缸能装更多水一样,大排量的发动机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再比如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它通过增加进气压力,能在相同排量下大幅提高扭矩。

这就好比给人打了一针兴奋剂,瞬间力气就变大了。

还有气缸的数量,气缸多的发动机,工作起来更平稳,扭矩输出也更顺畅。

总之,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和运用好,还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您对发动机扭矩的计算有更清楚的认识,以后在选车或者谈论车的时候,心里更有底!。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修订版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修订版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是电机学中常用的关系式,近期在百度知道上常有看到关于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相关计算式的问答,一般回答者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常数采用近似值,常数往往不容易记住,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方便的记住这些公式,并在工程应用中熟练的使用。

记住扭矩和功率的公式形式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一般用于描述电机的转轴的做功问题,扭矩越大,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轴功率越大,扭矩和转速都是产生轴功率的必要条件,扭矩为零或转速为零,输出轴功率为零。

因此,电机空转或堵转就是轴功率等于零的两个特例。

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成正比,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具有如下形式:P=aTN上式中,a为常数,对应的有:T=(1/a)(1/N)P即扭矩和功率成正比,和转速成反比。

记忆方法:记住扭矩T和功率P成正比,扭矩T和转速N成反比,而系数a不必记忆。

记住力做功的基本公式提问者通常都知道上述关系式,问题的焦点在于常数a的具体数值。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该公式,的确很难记住这个常数,本人亦是如此。

不过,只要记住扭矩和转速公式的推导方式,可以很快推导出结果,得到系数a的准确值。

我们知道力学中力做功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FV?(2)上述公式为力做功的基本公式。

然而,基本公式中没有出现扭矩T和转速N。

如果我们注意到:扭矩实际上就是力学上的力矩。

就很容易联想到扭矩T和力F的关系。

由于力矩等于力F和力臂的乘积,而力臂是轴的半径r,因此有:T=Fr或F=T/r(3)图2 扭矩和力臂的关系记忆方法:扭矩的单位是N.m,N是力的单位,m是长度的单位,因此,力等于扭矩除以长度,而长度就是半径r。

掌握角速度和速度的转换方法第二节告诉我们,扭矩与轴的半径有关,可是,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1)中,并无轴半径的参数r,也无力做功基本公式(2)中的速度V。

转速和冲程的关系公式(一)

转速和冲程的关系公式(一)

转速和冲程的关系公式(一)转速和冲程的关系公式1. 转速和冲程的定义•转速:表示发动机每分钟旋转的圈数,单位为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

•冲程:指活塞在往复运动中,完成一次完整的上下行程的距离,单位为mm。

2. 转速和冲程的关系转速和冲程是内燃机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转速和冲程之间的关系公式,并进行解释说明:•公式1:转速=60 × 冲程× 活塞运动频率/(2 × 冲程) –解释:该公式是根据频率和冲程之间的关系得到的,活塞运动频率是指每秒钟活塞上下运动的次数。

该公式中的常数60是将频率的单位转换为分钟,分子中的2 × 冲程表示活塞上下行程的总距离。

•举例1:假设某台发动机的冲程为100mm,活塞运动频率为30次/秒–转速=60 × 100 × 30/(2 × 100) = 9000 rpm–解释:根据公式1,将冲程和活塞运动频率代入计算,得到该发动机的转速为9000 rpm。

•公式2:转速=发动机输出功率/(扭矩× 2π/60)–解释:该公式是根据功率、扭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到的。

扭矩是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转速之间的中间参数,通过该公式可以求得转速的值。

•举例2:假设某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00 kW,扭矩为300 N·m –转速=100000/(300 × 2π/60) ≈ 3183 rpm–解释:根据公式2,将输出功率和扭矩代入计算,得到该发动机的转速约为3183 rpm。

结论转速和冲程是内燃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常见的公式可以进行计算。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以上就是转速和冲程的关系公式的列举和解释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扭矩转速公式推导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扭矩转速公式推导

一、符号说明
功率——P,单位:千瓦(kW);
扭矩——T,单位:牛米(Nm);
角速度——ω,单位:弧度每秒(rad/s);
转速——n,单位:转每分钟(r/min);
力——F,单位:牛顿(N);
速度——v,单位:米每秒(m/s);
1(r)=2π(rad);
1(min)=60(s)。

二、基本公式
功率=力×速度——P=Fv;
速度=角速度×转动半径——v=ωr;
角速度=转速×2π/60——ω= n*2π/60;
扭矩=力×力臂(转动半径)——T=Fr。

三、公式推导
P= F×v÷1000
=(T/r)×ωr÷1000
=T×(n×2π/60)÷1000
=Tn/9550
综上:P=Tn/9550。

汽车主减速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速增扭。

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一
定的,根据上述功率的计算公式,当通过主减速器将转速降下来以后,
能获得比较高的输出扭矩,从而得到较大的驱动力。

此外,汽车主减速
器还有改变动力输出方向、实现左右车轮差速或中后桥的差速功能。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是电机学中常用的关系式,近期在百度知道上常有看到关于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相关计算式的问答,一般回答者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常数采用近似值,常数往往不容易记住,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方便的记住这些公式,并在工程应用中熟练的使用。

记住扭矩和功率的公式形式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一般用于描述电机的转轴的做功问题,扭矩越大,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轴功率越大,扭矩和转速都是产生轴功率的必要条件,扭矩为零或转速为零,输出轴功率为零。

因此,电机空转或堵转就是轴功率等于零的两个特例。

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成正比,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具有如下形式:P=aTN上式中,a为常数,对应的有:T=(1/a)(1/N)P即扭矩和功率成正比,和转速成反比。

记忆方法:记住扭矩T和功率P成正比,扭矩T和转速N成反比,而系数a不必记忆。

记住力做功的基本公式提问者通常都知道上述关系式,问题的焦点在于常数a的具体数值。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该公式,的确很难记住这个常数,本人亦是如此。

不过,只要记住扭矩和转速公式的推导方式,可以很快推导出结果,得到系数a的准确值。

我们知道力学中力做功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FV(2)上述公式为力做功的基本公式。

然而,基本公式中没有出现扭矩T和转速N。

如果我们注意到:扭矩实际上就是力学上的力矩。

就很容易联想到扭矩T和力F的关系。

由于力矩等于力F和力臂的乘积,而力臂是轴的半径r,因此有:T=Fr或F=T/r(3)图2 扭矩和力臂的关系记忆方法:N是力的单位,m是长度的单位,因此,力等于扭矩除以长度,而长度就是半径r。

扭矩的单位是N.m,三掌握角速度和速度的转换方法第二节告诉我们,扭矩与轴的半径有关,可是,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1)中,并无轴半径的参数r,也无力做功基本公式(2)中的速度V。

这就引导我们去思考,将速度V变换为转速N后,转速N与扭矩T相乘,应该可以抵消掉轴半径r。

实际正是如此:电动机轴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与旋转的角速度及轴半径成正比,即:V=ωr(4)记忆方法:圆弧的长度等于角度乘以半径,圆周运动的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扭矩、驱动轴转速公式推导
一、符号说明
功率——P,单位:千瓦(kW);
扭矩——T,单位:牛米(Nm);
角速度——ω,单位:弧度每秒(rad/s);
转速——n,单位:转每分钟(r/min);
力——F,单位:牛顿(N);
速度——v,单位:米每秒(m/s);
1(r)=2π(rad);
1(min)=60(s)。

二、基本公式
功率=力×速度——P=Fv;
速度=角速度×转动半径——v=ωr;
角速度=转速×2π/60——ω= n*2π/60;
扭矩=力×力臂(转动半径)——T=Fr。

三、公式推导
P= F×v÷1000
=(T/r)×ωr÷1000
=T×(n×2π/60)÷1000
=Tn/9550
综上:P=Tn/9550。

汽车主减速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速增扭。

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一
定的,根据上述功率的计算公式,当通过主减速器将转速降下来以后,
能获得比较高的输出扭矩,从而得到较大的驱动力。

此外,汽车主减速
器还有改变动力输出方向、实现左右车轮差速或中后桥的差速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