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 3 课太古的传说教课方案【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认识传说和史实的差别。

【教课目的】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太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鼻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发源传说的本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本质。

二、能力与方法1、培育从传说中提取实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想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感情。

2、认识华夏族形成历史,培育崇拜中华民族人文鼻祖的感情。

3、领会以禹为代表的太古居民的优异品德,培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异传统的信心和信心,进一步确定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要点难点】一、要点 :1、农业发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难得的品德二、难点 :1、部落、部落结盟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交融2、“禅让”的含义和本质【讲课种类】新课。

【教课时间】 1 课时。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祀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部署学生采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

学生准备:认识、采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课方法】解说法、叙述法、概括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议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课过程】(联合旧知识导入新课)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对于我国太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经过考古资料来认识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件中并无有关的确切的记载。

可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批对于太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太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传说固然不免夸张虚假,但许多传说生动地反应了人类的历史,包括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太古传说?(出示课题)第 3 课太古的传说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1.农业发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登台叙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换学生参加讲堂的踊跃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展开议论,依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概括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3、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帝陵图片,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很多,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认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它们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2、五六千年前,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发生过哪几次重要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结局怎样?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

经常相互攻伐又持续合并2、(二)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引领学习说说炎帝和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因为他们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读课文第三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尧、舜、禹是怎样的人?2、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哪些部落首领以前实行过禅让制?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治理水患,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师:从字形来看是否相同呢?师:炎帝黄帝与蚩尤的交战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战争结果。

(多媒体白板展示图示和填空题,引导学生概述内容)师: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生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生2: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我们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善良。

所以我很骄傲。

师: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我们现在的历史辉煌更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缔造而成,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才无愧于我们是“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师:炎帝黄帝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更是因为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请结合课本说一说,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生回答。

师:这些都是炎帝和黄帝发明创造的吗?还是仅仅是传说?有哪些文物佐证了这段历史的存在和真实性呢?生1: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了当时已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

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预习】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

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

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掌握远古时代的传说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及其文化传承;2. 理解远古时代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3.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资料的能力,提升其逻辑思考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远古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人物传说,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的讲述;2. 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代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及价值。

教学难点:1.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多维度性,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历史含义;2.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准备有关远古时代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2. 教材与教辅材料:确保学生人手一册教材,并准备相关教辅资料;3. 课堂互动工具:准备提问卡、小组讨论记录表等工具,以促进课堂互动;4. 环境准备:确保教室设施齐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上述准备,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1. 激发兴趣,引发探究- 老师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远古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想象远古时代的场景,同时结合古文中的简短描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老师将提问:“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远古时代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远古的传说。

”二、新课导入2. 讲述远古传说背景- 通过讲解远古时代的社会背景,如炎黄时期的战乱、五帝时期的争霸和过渡,使学生们理解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这些传说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认同。

- 解释传说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黄帝、蚩尤、禹治水等如何形成和传播。

3. 探讨远古文明的特点- 老师将引导学生们讨论远古文明的特点,如对自然界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等,以及这些习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通过问题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他们对远古文明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内容展开4. 阅读材料,初步理解- 学生们将阅读《远古的传说》的课文内容,并标出重点词汇和句子,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历史故事有着较大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古代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故事音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传说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哪些古代传说?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以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主要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以及华夏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通过分析远古传说的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3. 感受华夏族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对华夏族的认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炎帝和黄帝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这两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分析他们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扮演尧、舜、禹,讨论如何治理洪水。

4. 例题讲解:讲解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强调禅让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7. 课堂拓展:讨论黄帝、炎帝、尧、舜、禹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华夏族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简述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答案:黄帝:发明衣裳、舟车、宮室、挖井等,被称为“人文始祖”。

炎帝:教民种植农作物,被称为“神农氏”。

尧:推行禅让制,将帝位传给舜。

舜:继承尧的治水事业,将帝位传给禹。

禹:治理洪水,划定九州,建立夏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入新课;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三、教学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原始的农耕居民典型的讲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和南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

历史的车轮滚共向前,发展到距今五六千年时,我国进入了部落联盟的时代。

这一时期有很多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远古的传说。

讲授新课:在中国把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之为传说时代,或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神话时代。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远古时代有哪些神话传说。

生:略
过度: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炎帝和黄帝部落的传说。

师:多媒体展示炎黄帝示意图。

黄帝联合周边一些小部落与炎帝在阪泉展开激
战,最后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臣服于皇帝,炎黄走向联盟。

炎黄联盟后由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展开激战,最后蚩尤大败,周围部落归顺于黄帝部落,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炎黄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发明创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多媒体播放炎帝黄帝的短视频,让学生从中归纳他们的发明。

过度:继炎帝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许多部落为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落结成联盟,尧舜禹一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实行禅让制。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禅让制的含义、基本原则、实质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