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合集下载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参考西南大学自考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参考西南大学自考

.
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并非先天的
.
语言是一种本能的体现
.
汉语和英语有相似之处
.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
50、1、语言学研究的三大发源地是()
.
中国
.
埃及
.
印度
.
希腊-罗马
.
玛雅
51、下列属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是()
.
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转换生成语言学
.
布拉格学派
.
哥本哈根学派
52、下面属于社会方言的有()
.
日耳曼语
.
拉丁语
.
古斯拉夫语
.
古希腊语
25、“拖拉机”一词是( )
.
意译词
.
仿译词
.
借词
.
方言词
26、按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
.
形态分类
.
结构分类
.
功能分类
.
谱系分类
27、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之间的关系是( )
.
聚合关系
.
组合关系
.
意义关系
.
语法关系
28、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
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38、“名无固宜,约之以命”这句话的提出者是谁?
.
孟子
.
荀子
.
孔子
.
庄子
39、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
.
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
.
语言等同于说话
.
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
.
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4、可变性。可是,只要我们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拿来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质的差别。比如现代汉语叫“眼睛”,古代汉语却叫“目”;现代汉语说“下棋”,古代汉语却说“奕”,等等。可见,语言符号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3)、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的转移。如"涕"原指眼泪,今指鼻涕;"牺牲"原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牛羊等牲畜,现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生命;"行李"原指"外交使节",现指"出门带的包裹"。这些都是词义的转移,即原来指称甲事物,现在变成指称乙事物了。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基本词汇是稳固的,变动小,一般词汇则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
2、词语的替换。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特点是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厨子"改为"炊事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桌"改为"桌子"、"齿"改为"牙齿"等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厨子改为炊事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桌改为桌子齿改为牙齿等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词义的演变

西南大学19春[0126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西南大学19春[0126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A. 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B. 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C. 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D. 语言等同于说话单项选择题2、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A. 人类发出的声音B.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C. 文字符号D. 触觉符号单项选择题3、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A. 附加B. 内部屈折C. 异根D. 零形式单项选择题4、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 ( )A. 属于一般词汇B. 属于基本词汇C. 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D. 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单项选择题5、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 任意性B. 系统性C. 线条性D. 社会性单项选择题6、语法意义的类称为()A. 词法手段B. 句法手段C. 语法手段D. 语法范畴单项选择题7、下面属于边音的是()A. [ l ]B. [ r ]C. [ j ]D. [ w ]单项选择题8、现代汉语属于A. 历时语言学B. 应用语言学C. 普通语言学D. 共时语言学单项选择题9、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A. 意义B. 词形变化C. 句法功能D. 语言的类型特点单项选择题10、词是语言中()A. 最小的单位B. 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C.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D. 用于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单项选择题11、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A. 表意字B. 假借字C. 指事字D. 意音文字单项选择题12、关于语言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B. 音节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C. 语音层的最小单位可以多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D. 符号层的单位可以只有意义没有语音单项选择题13、临界期现象说明,人类后天的语言学习具有()A. 数量限定B. 时限限定C. 速度限定D. 地域限定单项选择题14、下列属于征候的是()A. 交通红绿灯B. 性别标志C. 烽火表示敌情D. 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单项选择题15、具有[+同胞][+男性][+年幼]义素的词是()A. 叔父B. 哥哥C. 姐姐D. 弟弟单项选择题16、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1.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语言演变的原因有哪些?语言演变的原因:原因:社会因素(外因)1,社会发展带动语言的发展;2,社会的统一和分化导致了语言的发展;3,社会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4,社会的发展使语言日趋精密,日益完善。

心理因素(外因):思维是诸多的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语言结构要素互相影响心理因素(内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要素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相互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因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其他各要素就得随之做出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这种平衡,打破,平衡模式的不断出现。

就促使语言不断地发展。

3.按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以哪些语言为代表?从语法结构类型的角度一般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复综语。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意更动,虚词的作用也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的类型。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且词根与词尾结合得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都属于屈折语的类型。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A:社会的因素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B:聚合规则的发展C:结构关系的变化D:语法范畴的变化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B:仿译词C:借词D:方言词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4:[单选题]4、"洋泾浜”()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参考答案:B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是同一个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

从中可以看出()A:两个字原先同音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B:中美洲的马雅文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一.判断题答题要求:1.(2.5分)“骑”的声母是舌尖前音。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舌面前音(或舌面音)2.(2.5分)“人称”是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动词3.(2分)“今天你打扫卫生”中的“今天”是句子的主语,“你”是话题。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今天”是话题,“你”是主语4.(2分)美国的孩子从小在北京和说汉语的孩子一起生活,就只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说明语言环境对语言的习得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5.(2分)地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分歧表现在词汇系统上。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表现在语音系统6.(2分)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能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语言的的差异不会导致思维能力的差异,只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具有人类的普遍性7.(2分)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才是最重要的交际手段8.(2分)人类发音器官的共鸣腔包括鼻腔和咽腔两个部分。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三个部分9.(2分)人类的语言活动主要由大脑右半球掌管。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主要由左半球掌管10.(2分)社会方言是语言社会分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正确11.(2分)音系学是针对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音系学,是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研究;针对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的是语音学12.(2分)音强与声波振幅成反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成正比例关系,振幅越大,音强越强,反之则越弱13.(2分)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通过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为古典文献的解读服务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没有自觉地把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作为语言学的任务和对象。

14.(2分)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1.【第0~2章】根据词的来源特点,我们可以把词分为()。

∙ A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B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C 单纯词、合成词∙ D 阶级习惯语、隐语、禁忌语单选题2.【第0~2章】语音是()。

∙ A 可感知的物质外壳∙ B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C 能传递一定意义的、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D 上述上个方面的总和单选题3.【第0~2章】广州话[ka:u]是“教”的意思,[kau]是“救”的意思,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

∙ A 调位∙ B 重位∙ C 时位∙ D 音质音位单选题4.【第0~2章】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 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单选题5.【第0~2章】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

∙ A 一个词∙ B 一个词组∙ C 一个句子∙ D 一个语素∙单选题6.【第0~2章】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属于()∙ A 个别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前语言学∙ D 语语言学∙单选题7.【第0~2章】下面几种属性,()是语言符号的最基本属性。

∙ A 任意性∙ B 线条性∙ C 系统性∙ D 社会性∙单选题8.【第0~2章】[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A 清音∙ B 不送气音∙ C 塞音∙ D 擦音∙单选题9.【第0~2章】词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 C 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D 纪录与被纪录的关系∙单选题10.【第0~2章】音高主要决定于()。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单选题11.【第0~2章】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A:社会的因素
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B:聚合规则的发展
C:结构关系的变化
D:语法范畴的变化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
文言和古白话都不是一时一地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有很大差异。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古白话只用于民间文学和笔记语录等部分作品。
2.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伸义?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答: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我们所谈的本义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够加以证明的本义。
词的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探求词的本义要从分析字形入手。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联系。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应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和本义有密切联系,通过意符探求本义是个有效的办法。
由于字形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在探求本义时,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当心字体讹传的情形,避免因讹生训的错误。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为动词。
4、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六书是传统上对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汉字的形体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象形是把事物的轮廓或者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绘出来的造字法。指事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会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形声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D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单选题]1、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C:语法
D:语义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
B:都不是语素
C:是同一个语素
D:是不同的语素
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
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1)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克伤于矢。(左传・案之战)
(2)介词“为”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候可以不出现。比如:父
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还有一种“为……所”句式,行为主动者放在“为”“所”之间。比如: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
3.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主要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源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后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A:两个字原先同音
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
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
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
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B:中美洲的马雅文
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A: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B: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不同音位。
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D: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参考答案:C
1、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假借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造字,而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转注历来解释最为分歧,有的说是互训,有的说是词义引申。但转注字的形体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
5、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答:词类活用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其他词类的功能。
外储说左下)
(3)“见”放在动词前形成被动句式。比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4)“被”字句。比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7、普通名词作状语有那些作用?举例说明.
A:意译词
B:仿译词
C:借词
D:方言词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4:[单选题]4、"洋泾浜”()
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
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
B:词汇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谓语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比如下列两例: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策)
前例是“使其身美”,是使动用法,后例是“以我为美”,是意动用法。
6、古代汉语有那几种被动句式?举例说明。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