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统计、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信息系统,旨在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本文从GIS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扩展、技术创新与发展、数据挖掘与GIS的融合、云计算与GIS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在未来将朝着智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GIS在未来的挑战主要来自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
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以推动GIS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展望、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技术创新、数据挖掘、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挑战。
1. 引言1.1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GIS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据挖掘与GIS的融合使得GIS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数据分析和预测的功能,为不同领域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也为GIS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云GIS使得数据的存储和共享更加便捷,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
2. 正文2.1 GIS发展历程GIS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制定了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计划。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GIS在70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
到了80年代,GIS的概念逐渐被接受并应用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农业、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GIS开始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推广,成为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的重要工具。
进入21世纪,GIS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地理位置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GIS开始从专业领域向普通大众渗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IS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3D地图、实时定位、遥感技术等的引入,使得GIS应用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数据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逐渐成为地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并分析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构建和应用,可以采集、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生成各类地图和空间信息。
这为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教师可以借助GIS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人口密度图等,以提高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所提供的地理教学资源,教师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和知识。
二、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交互学习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GIS技术可以将地理数据可视化呈现,通过地图、图表、模型等形式,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现象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与地理数据的交互学习,探索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模拟,从而深入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地理问题的模拟和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还可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地理问题的模拟和决策支持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应用。
教师可以借助GIS技术,模拟地理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海洋科学中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中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arin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MGIS)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MGIS 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管理和保护海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特点MGIS 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和分析海洋地理数据的信息系统。
它通过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海洋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如海洋地形、海洋气象、海洋生态、海洋地质等,帮助研究人员和决策者获取有关海洋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相比,MGIS 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数据量大且动态性强,这要求 MGIS 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更新能力。
其次,海洋地理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对于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MGIS 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和建模技术。
此外,海洋中的现象和过程往往具有多尺度和多维度的特征,MGIS 必须能够支持对这些复杂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可视化。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是MGIS 的基础。
通过卫星遥感、海洋观测站、浮标、潜水器等多种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海洋地理数据。
然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在着格式不一致、误差较大等问题,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校准和融合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空间数据库技术在 MGIS 中起着核心作用。
海洋地理数据具有空间相关性和拓扑关系,需要建立高效的空间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
同时,为了应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查询需求,还需要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云计算技术。
数据分析与建模技术是 MGIS 的关键。
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可以对海洋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例如海洋潮流模拟、海平面变化预测、海洋生态系统评估等。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算法也逐渐应用于 MGIS,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地理科学研究综述与未来发展趋势

地理科学研究综述与未来发展趋势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关注着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并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科学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综述地理科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地理科学涉及广泛,主要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方向。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和社会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人口迁移、文化地理等;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在人文地理学方面,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对人类活动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地理学家,通过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空间的重构,探索城市内部的社会差异和相互作用,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同时,全球化现象带来了跨国界的人口迁移、文化流动和经济合作,研究者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工具,探索全球化对地域差异和空间关系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地理学家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揭示了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例如,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等。
此外,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管理也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方向。
通过开展生态学研究,地理学家能够有效保护和管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地理科学的发展将继续关注全球性的挑战与问题。
首先,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将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地理学家可以利用空间分析和模拟技术,研究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效益,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气候变化将继续对地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地理学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监测和分析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以制定适应性策略。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应用领域

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应用领域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对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进行观察、研究和理解的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地理研究与应用中的前沿地位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可以高效地获取大范围的数据,其非接触式的特点使其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和城市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也使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更加便捷和精准。
GIS可以对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对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可视化呈现,为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
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地球系统科学是近年来地理学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地球系统科学通过综合研究地球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揭示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规律。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领域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测,可以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三、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与城市规划的应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城市空间资源,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支撑。
四、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地理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
地理科学 -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研究进展1. 自然地理的研究进展自然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与地球表层现象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自然地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1.1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气候变化成为了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观测数据、模拟实验等手段,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1.2 土壤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健康。
近年来,地理科学家通过土壤调查和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不同区域土壤质量差异以及相关因素,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1.3 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紧迫问题。
地理科学家在水循环、水质检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科学支持。
1.4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基础。
近年来,地理科学家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分布、保护措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2. 人文地理的研究进展人文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化、网络空间、文化景观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人文地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2.1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全球城市化快速进行,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案例研究、城市规划分析等手段,深入探索城市形态变化、社会空间重构等问题,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2.2 网络空间与数字化地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对网络空间的研究,分析数字化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活动、文化交流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2.3 文化景观与地方认同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区景观的研究,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文化景观对于地方认同、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科学(GIS)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这篇文章将讨论GIS的发展历程、应用及其在未来的前景。
一、GIS的发展历程GIS是一门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地理学、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环境科学等。
有关GIS最早的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的研究重点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来进行专业地图制作。
70年代是GIS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GIS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者。
80年代起,GIS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成熟技术和完善理论的学科,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
近年来,GIS技术不断发展,涉及面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目前GIS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超过了地理学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二、GIS的应用GIS的应用十分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城市规划:GIS可以通过对城市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
比如,可以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预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制定出更加精确的城市规划方案。
2.环境保护:GIS可以用于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策略。
比如,可以对污染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优化监控网络,实现对污染源的快速发现和处理。
3.资源管理:GIS可以用于资源管理,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GIS的未来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GIS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GIS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智能城市:GIS可以用于智能城市的建设,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
2.全球变化:GIS可以用于全球变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预测全球变化趋势,提供对应对策。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现状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现状引言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科学专业也在不断发展。
专业概况地理科学专业是理学类学科中的一员,主要涉及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地理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科发展历程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代的地理学家爱拉托逊尼、埃拉托斯特尼等,他们通过地理探险和地图制作为人类的航海和贸易做出了贡献。
当前情况学科特色与亮点地理科学专业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密切相关,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学术研究方向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与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学者们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地貌学、气候学、人文地理学等。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则主要关注地球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环境与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研究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人才培养情况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多层次、多方面的地理学人才,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系统学习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培养地学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学科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科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方面。
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推动地理科学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方法。
结论地理科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未来,地理科学专业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进展摘要:本文论述从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相关概念、活动、以及近年发生的重要事例。
讨论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阶段特征与趋势,认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思想、核心框架理论与学科定位等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仍需要在地理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的大框架下,基于天地人机网络一体化信息系统,以数字地球与虚拟地理环境建设为目标,结合实验遥感、实验地理学等来构建与发展。
从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视角,提出了发展面向“人”地理信息科学的科学问题。
最后,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信息)科学的集成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数字地球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science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related concept, activities, and important cases happened in recent years.Discuss the main researching content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think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basic idea of core framework theory and subject orientation and so on continues to explore, still need in geography science, earth system scie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heaven and earth,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arth and virtu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the goal,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 of remote sensing, geography and so on to build and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rth surface system - relatio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orient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scientific questions.Finally, fo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inking.Key word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The earth information science;Digital earth1 引言1990年Goochild提出“Spatial Inofrmation Science”,1992年在国际杂志IJGISystem 上发表“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从而标志着地理信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成立,自此关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方法的研究与相关活动,在国际上也逐渐展开、活跃,例如1996年国际杂志IJGISystem 改名IJGIScience,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从1997年2月到2000年2月资助了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Varenius研究项目。
在相关国际会议上,地理信息科学国际会议系列(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IScience),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一次,至今已举行了5次,这个会议是目前比较重要的关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最新研究交流的学术活动;另外相关的还有空间信息理论国际会议COSIT( Conference on Spatial Information Theory)系列,国际地理学会(IGU)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空间数据处理国际会议系列(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Spatial Data Handling)等。
2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与研究内容国内外关于地理信息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研究,在概念上同时主要还采用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on Science, 或Geoinformatics,或Geomatics)或者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空间信息科学(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patail Information System)等。
虽然在很多场合,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可以互相通用,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背景主要来自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理学、地图学等领域,而地球信息科学主要来自于地球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的结合与集成,从而在研究内容、研究特征上仍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马蔼乃认为地球系统科学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地球圈层及其相互作用,主要归属于自然科学,而地理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科学面对的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人地关系复杂巨系统,是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科学。
对于空间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信息科学两个概念,Longley等认为“地理”比“空间”具有更多的丰富涵义,因此,采用地理信息科学的叫法。
美国地理信息与分析国家中心NCGIA(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从1988年成立以来,启动了21个关于GIS的研究动议(Research Initiatives),如地理信息应用与价值、多表达、空间关系语言等,影响很大,目前很多研究仍顺着这个项目设立的方向在继续开展。
后来美国又成立了地理信息科学大学联合会UCGIS(The 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并于1996年提出了地理信息科学中的10个优先研究主题,包括空间数据获取与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表达扩展、地理信息认知、地理信息互操作、尺度、GIS 环境下的空间分析、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未来、地理数据不确定性与基于GIS 的分析、GIS 与社会;后来在上述基础上又扩展了4个主题:地学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信息科学的本体论基础,地理可视化,以及地理信息科学中远程获取的数据与信息。
在国内,正如前面所述,与地理信息理论与学科相关的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
陈述彭于1995年提出要发展地球信息科学的倡议,在1996年创办了学术期刊《地球信息科学》,并初步提出了地球信息科学的7大研究领域: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地球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地球信息数字集成技术系统,地球科学信息共享,应用技术,中国特色的地球科学信息资源,以及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政策。
童庆禧与李德仁也都提倡发展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童庆禧认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科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理论,地球空间信息方法技术,以及地球空间信息应用范畴;李德仁认为地球空间信息学包括 7个理论问题,即①地球空间信息的基准,包括几何、物理和时间基准;②地球空间信息标准;③地球空间信息的时空变化理论;④地球空间信息的认知;⑤地球空间信息的不确性;⑥地球空间信息的解译与反演;⑦地球空间信息的表达与可视化。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大家都是公认的。
但是关于地理信息科学的思想、概念以及具体研究内容,从不同的背景与角度,仍然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
另外,地球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等概念的存在与发展,既是说明了地理信息科学概念产生与应用的某种背景与目标、同时也说明了当前地理信息科学这个学科具有的复杂性、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与未来的发展性。
3 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历程与理论前沿针对GIS从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到现在的发展特征,Goodchild提出了GIS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GIS作为地理学者的研究助手;第二个阶段GIS作为交流工具;第三个阶段,GIS作为扩展人类感觉地理现实的手段,这个阶段才刚刚浮现。
Lees则认为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第二阶段发展重心则是从模拟(Analog)到数字空间数据,主要关注的的地学信息学(Geomatics),第三阶段,即现在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面向应用,而这也正是地理学家关心与从事的领域。
从技术角度,GIS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图形学、移动、网格、以及通信技术等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形成了二维GIS、三维GIS、网络(Web)GIS、移动GIS、虚拟GIS、协同GIS、数字地球等。
林珲等认为传统GIS 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可视化三大功能,后来把模型库、虚拟环境、网络支撑环境加进来,就形成了虚拟地理环境,并认为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到虚拟地理环境,是地理学语言的演变与发展。
朱庆总结了GIS技术的发展动态,认为GIS 向多维、动态、一体化方向发展;GIS 系统体系结构向开放式、网络化、信息栅格发展;软件实现向组件化、中间件、智能体方向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进一步融合;数据获取向“3S集成”方向发展,尤其是SensorWeb的发展;数据存储管理向分布式存储及其互操作方向发展数据处理向移动计算、普适计算和语义网方向发展;人机交互向自然的虚拟环境方向发展等。
但应该看到,GIS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地理信息系统(GISystem)、到地理信息科学(GIScience)、到地理信息服务(GIService),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地理信息科学、技术与应用的“产-学-研”体系也基本确立,并且在当前的GIS 界,地理认知与地理本体、地学数据动态更新与分布式数据库、市民作为自发传感器(Citizens as voluntary sensors)、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地学数据挖掘、地学不确定性分析、地统计与空间分析、地学时空过程建模、地学计算(GeoComputation)、地学模拟(GeoSimulation) 、协同GIS 与可视化、增强现实GIS、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普适GIS、网格GIS、全球GIS、地学知识可视化与地学图解图谱、数字地球与虚拟地理环境、面向“人”GIS、社会GIS、社会关系网络、参与式GIS、空间综合社会人文学、公众GIS与地理教育等相关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研究活跃,取得了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