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冲刺诗歌鉴赏之评价与分析题-学生版(不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评价与对比分析题

高三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评价与对比分析题

⑤医卢:春秋时名医扁鹊的别称,这里指代名医。禹谟:大禹治国的方略
15.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
神致,指神韵情致。 神韵,也称“韵”。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指含蓄蕴藉、冲淡清远的艺术风格和境界。 情致,是指有一定价值和理性的情趣、情感。
(2019武汉市4月调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难得一年到头有这么一回愉快的时候, 却因贫穷而得不到卢医的医治。
【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
③济泺(luò):古水名,即济水和泺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
⑤医卢:春秋时名医扁鹊的别称,这里指代名医。禹谟:大禹治国的方略
15.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
诗歌鉴赏 之评价分析题
(2019武汉市4月调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鹊山① 陈师道②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mó 。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
试登上了山脚以后,发现已不需亲朋好 友的搀扶就能前行。
隐约能看到济水、泺水相交于远方的泺 口,青、徐二州历历在目。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 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 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chuán 笔。【4】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 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tí陌【5】 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饯行。 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 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 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 为国立功建业。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四(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四(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练习诗歌鉴赏四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次韵①公实②《雷雨》洪炎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③一震静胡烟!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拟叩九关④笺帝所,人非大手⑤笔非椽。

【注】①次韵:按原诗的韵进行和诗。

②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作有《雷雨》一诗。

③若为:怎能。

④九关:天门九重,代指朝廷。

⑤大手:大手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雷雨发出轰鸣声,有如百川崩泻,仿佛具有拔走蓬莱三山的威势。

B.颔联作者通过写雷雨不能扫清“胡烟”,表达了对不能驱除侵略者的憾恨。

C.颈联中的田园荒芜、洪水弥漫、河洛被金人占领,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

D.结尾两句表达出作者打算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写景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吴中书事杨乘①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唐朝诗人。

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

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

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一(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一(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练习诗歌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2)题。

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不会再来看望自己?(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那些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登雨花台魏禧①生平四十老柴荆②,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剪伐到园陵③?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④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注]①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峰。

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

③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墓。

④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以反问的形式发出了激愤的责问,接着说战火遍地,四处疮痍,甚至连明朝开国皇帝陵墓也难逃厄运。

B.颈联一个“新”字描绘出了异族入侵,田园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荒凉景象。

C.颈联中的“旧”字写出了前朝权贵摇身变成当朝新贵,前呼后拥、招摇过市的丑态。

D.尾联下句写诗人的真挚情感甚至打动了天地万物,他仿佛听到了从江上传来的猎猎风声。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①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指叶衡,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借山写人,破题点明写作的缘由。

群山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想同高雅之人交流,暗示出词人以高人自勉,渴望挥戈跃马驰骋疆场。

B.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表现出无限的怅惘。

无数青山被烟雨遮断,好像万马在烟雨中低回不前。

叶衡主战,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的希望落空。

C.下阕前两句借白发直接点出愁,可见词人心中报国无门的愤懑已难以控制。

高考诗歌鉴赏冲刺篇——表现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冲刺篇——表现手法




1B第一题: 诗中用“含熏待清风”写出兰的内敛特征, “见别萧艾中”则用对比写出兰草与萧艾的不同; 文则详细描写,先说生长习性,“生于深山薄丛 乊中…”再用渲染手法,“清风过乊,兵香蔼然…” 突出兵香;再用君子作比,点出兰的“贵重”; 再其体说明兰与蕙的不同。诗中兰的形象简约而 特点突出,文中形象则其体、生动而丰满。 二者形象的相同乊处在于都用兰来比情操高洁 的君子,都是作者用来言志的物象。相比乊下, 陶渊明笔下的幽兰更其遗世独立的精神,黄庭坚 文中的兰草则显得平和蔼然。
6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 层层深入 开门见山 铺垫 倒装 以小见大 以景结情 无理而妙 卒章显志等
(一)修辞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喻 借代 反问 对比
比拟 夸张 设问 对偶
双关
不经常出现的修辞:通感 反复 顶真 排比
各种修辞的作用





(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其体、 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使其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 象。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 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 有音乐美。


《相见欢》: 问题:词的下片抒収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 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区间与简洁提炼: 中原乱,簪缨散:亡国乊痛 几时收:收复失地的渴望与无奈 悲风吹泪过扬州:对战事的兲切 ——都是直接抒情 答:①“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回忆中原沦陷,士 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亡国之痛;② “几时收”, 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 (或担忧)之情。③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 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 的关切之情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江上阻风雨(唐)岑参①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清)宋琬②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

②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

被诬陷下狱三年。

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

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B.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奇。

(2)“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3)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高三冲刺诗歌鉴赏之评价对比题-教师版(含答案)

高三冲刺诗歌鉴赏之评价对比题-教师版(含答案)

诗歌鉴赏之评价分析题一、(2018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6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dī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6分)参考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

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

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从诗歌的谋篇布局以及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

具体作答时,应先分析题干中陈廷焯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评论,抓住“龙吟虎啸”“和缓”两个关键词,回到原词找寻相关词句并加以阐释。

二、(2020衡水五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尉wèi 佗tuó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

[注]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

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解析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解析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安西馆中思长安唐•岑参家在日出处,朝来喜东风;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

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

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

胡尘净古塞,兵气屯边空。

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

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

(1)从题材看,本诗属于________诗;从内容看,可做本诗诗眼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诗歌主旨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

字嗣宗。

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

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香·烟络横林[宋代]贺铸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①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②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

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骎骎(qīn):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②酒狂:《汉书·盖宽饶传》:盖自语曰:“我乃酒狂。

2025年高考评证类诗歌鉴赏最新模考题精选

2025年高考评证类诗歌鉴赏最新模考题精选

2025年高考评证类诗歌鉴赏最新模考题精选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唐庚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何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①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②,肯与年少争春风?【注】①东君:指司春之神。

②丈人行:指父辈,长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生动描绘了桃李花开之绚烂,第二句又进一步表现桃李花开之盛大。

B.“不应”承接前句“春深”构成语意的转折,“尚有”又强化这种意味。

C.因为一直在寒冷的冬天开放,所以与桃李甚少往来,对此梅花深感遗憾。

D.梅花与桃李象征着不同之人,而诗人对梅花的理解,含有以梅自喻之意。

16.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当朝权贵见此诗,“恶其自尊”,遂将唐庚贬黜。

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庚“自尊”之意?请结合诗歌分析。

(6分)【答案】15.C(“对此梅花深感遗憾”错误,“桃李未在交游中”表现的是梅花的高洁孤傲,没有遗憾之情。

)16.①梅花在桃李花开之时开放,显得不合时宜,暗示诗人也是一个不合于俗的君子。

②向来梅花只在严冬开放,不会与桃花来往,暗示诗人孤芳自赏,不愿与小人交往。

③梅花身为长辈,不屑与桃李争妍,暗示自己也不屑与小人争权,对得势小人有轻蔑之意。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节选)李白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①转秦地雷。

【注】①毂:车毂,车轮中间车轴贯入处的圆木。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苏轼的“卷起千堆雪”相比,“流雪山”除同样描写壮丽景色外,还多了宁静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评价分析题一、(2018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6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dī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6分)二、(2020衡水五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题。

登尉wèi 佗tuó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

[注]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

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

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

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15. 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6分)三、(2020衡水六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 题。

楼上①杜甫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②。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注】①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 — 770 )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

②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

15.明代王嗣奭 shì在《杜臆》中,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

请赏析诗的尾联。

( 6 分) 观点评价题方法归纳:诗歌鉴赏之对比分析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5题。

温汤客舍刘长卿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注】刘长卿:唐代诗人,此诗写于玄宗天宝年间诗人赴京赶考途中。

冬狩: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围猎. 秦镜:秦始皇宫里的方镜,传说它能鉴别人心邪正,后用“秦镜”代指明镜. 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15.诗歌尾联的意思是什么?该联与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最后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6分)二、(2019年湖南岳阳市高三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题。

省试①湘灵②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③,常闻帝子④灵。

冯夷⑤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②湘灵: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

③云和瑟:云和,古山名。

《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

”④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

”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

⑤冯(féng )夷:传说中的河神。

⑥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

此代指舜帝之灵。

15.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划线句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6分)诗歌对比题方法归纳:牛刀小试一、(2019·石家庄二中高三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题。

(9分)巫山曲孟郊①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

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15、有人评论说:“这首诗中,巫山神女有象征意义,荆王梦中之神女,亦是诗人想象之神女。

”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6分)二、(2019东北三省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苏轼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党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 ①熙宁七年(1074)。

作者古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

②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注】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本诗写干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4.两首诗都写雪景,描写手法却各具特色,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三、(2019年福建泉州毕业班检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高适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②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③倚马见雄笔④,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作者时在长安闲居;临洮,边塞重镇,在今甘肃境内。

②二毛:花白头发。

③阳谷、陇山:均为赴临洮所经之地。

④倚马:晋代桓温北征时,曾令袁虎倚马草拟告捷文书,袁虎毛不辍笔,不久就写成了。

后以“倚马”指文思敏捷。

14.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但两首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情感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真题链接四、(2020华附省实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邯郸少年行①高适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②。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④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注:①高适北游燕赵,先后欲投向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而未果,此诗于回乡途中经邯郸时所作。

②平原君:战国时赵国公子赵胜被封于平原,故有此称,后为赵宰相。

其人讲信义,重人才,曾养食客数千。

③疏索:冷淡、疏远。

④时事:现时的事情,适应潮流的事物。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交待了“游侠子”居住的地方是邯郸,燕赵之地自古多豪杰之士,“游侠子”因此而自我夸耀。

“自矜”一词把他们的自得之态勾画得十分生动。

B.诗人抓住“纵博”“报仇”“歌笑”“车马”这几个典型事例和场景,采用了夸张、比喻、拟人手法以烘托渲染,突出了“游侠子”的豪迈意气和不羁的生活。

C.七、八句是内容上的转折处,由写“游侠子”豪放的生活转入对其内心的揭示。

他们渴望凭借侠肝义胆为国建功,却得不到理解,不由得神游千古,怀念重人才的平原君。

D.高适在诗中以“邯郸少年”自况,前半部分借“游侠子”的经历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后半部分则有所议论,将抑郁不平之情进一步表达出来。

15.诗的末两句若奇峰突起,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赵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举!”请赏析“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6分)五、(2020年普高模拟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15题。

白牡丹韦庄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白牡丹裴潾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

别有玉杯承露①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 ①承露,用汉武帝求仙,造金铜仙人捧露盘以承云表之露”的故事。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诗落寞两句在词句的结构上进行了倒装,应理解为“闺中新妆妇莫妒,陌上傅粉郎须惭”。

B、后两句着眼于描写夜景,月光轻泻,清风微拂,入门只闻到了弥漫一庭的白牡丹的芬芳气息。

C、唐诗咏紫、红牡丹者甚多,裴诗专为白牡丹遭受冷遇而发,赞颂了它冰清玉洁的形色和风姿。

D、裴诗写紫牡丹是为了正面烘托白牡丹月下盛开后,竟是“无人起就”,清冷寂寞,默默无闻。

15、这两首诗都写了白牡丹的光彩照人,请分析作者在突出此特点时运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6分)六、(2020年深二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慈湖夹阻风(五首)①其二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其五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②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注】①这组诗为苏轼被贬岭南惠州、坐船经过安徽当涂的慈湖夹时所写。

阻风,为风所阻。

②并,傍。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运用了叙述、妙雪等多种表达方式,于路途所见所感中寄寓哲理思考。

B、诗中描写的江水接天和月光平铺江面的情景,都体现诗人豪迈旷达的情怀。

C、山前墟落可供落脚,水路狭窄客船难行,写出诗人慈湖夹之行的不同际遇。

D、第二首诗与《赤壁赋》都写到清风与明月,但它们所营造的意境有所不同。

15、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请简要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