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 从民生方面
家乡的变化 从民生方面

家乡的变化从民生方面我来自一个小城镇,其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多变化。
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民生方面。
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些变化。
首先,城镇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
我们的城镇过去只有一条小路,但现在有了新的主干道和扩大的道路。
这导致交通状况的改善,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间。
新修建的桥梁和交通信号也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其次,城市的饮用水和排水系统得到了改善。
在过去,一些家庭过去仍在使用井水作为饮用水源。
现在,我们的城市已经建立了饮用水处理厂和供水系统,为我们带来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此外,在雨水包括下水道的收集和处理方面,我们的城市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污水流入我们的河流和湖泊。
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保健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在过去,我们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是有限的。
如今,我们有了许多现代医院和诊所,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们的城市建立了一套健康检查系统,定期检查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我们的城市在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过去,只有少数学生接受基础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城市发展了许多学校和学院。
这些教育机构提供了不仅仅是基础教育,而且还提供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这使得我们的城市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我们的城镇在民生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也加强了我们的城市的竞争力。
我们值得为这些变化感到自豪。
实施民生工程,学校家乡发生的变化,以群众话民生为题作文

实施民生工程,学校家乡发生的变化,以群众话民生为题作文我是合肥高新区永和村的一名特殊90后,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的社区工作,为家乡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目前是祥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提到我的家乡合肥高新区,您一定会想到的是量子信息、中科大等一系列高新产业的落地、是宜居宜业的一片热土、是绵延2200亩的蜀西湖美景……相比记忆中一片农田,人迹罕至,从泥土里讨生活,到现在的会聚全球英才,宽敞的新居。
作为这里的民生工作人员,我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人民群众幸福感也持续提升,这一切离不开政府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
两不愁三保障民生工程让贫穷老乡不愁吃不愁穿。
以前的家乡经常出现乞讨人员或是经济困难每天以泪洗面的家庭,后来民生工程项目里面的最低生活保障,让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户每月可以领取到生活保障金,基本生活再也不是问题。
其次民生工程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供了教育保障,让寒门学子不再为学费而烦忧;新农村建设、特困养老院为无处安身的人做好了住房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给身患疾病的家庭带去希望,成为他们背后的医疗保障。
民生工程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让老乡无忧无虑做新农民。
文化惠民真实惠。
民生工程为我们改善的不仅仅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文化上。
窗明几净的城市阅读空间为老百姓日常学习提供了好去处,不少老百姓自从“南山书院”和“星瀚书海”2所书院开放以后,把玩扑克、打麻将的时间换成了“学习看书、浏览新闻”,居民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舒适的阅读时光。
另外,每年开展“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双键成果展”、“快乐周末”等近百场文体活动,从“文明礼仪”、“法治文化”、“综合素质提升”、“提升就业能力”等六大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出发,政府出钱把电影小戏、文艺表演送到家门口,着实让居民过足了瘾。
高端人才聚集地。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高新区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累计建成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50余家,在这里入职绝对不会手足无措。
社会实践活动家乡变化(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变化,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家乡的各个角落,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
一、家乡的历史变迁我们的家乡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深厚。
新中国成立后,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家乡逐渐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农业生产的变革在农业方面,家乡的变化尤为明显。
过去,家乡的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为主,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但产量并不高。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家乡的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1. 耕作方式的变革过去,家乡的耕作方式主要是人力和畜力,效率低下。
如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种植结构的调整过去,家乡的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
如今,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家乡的种植结构得到了调整,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农业科技的推广近年来,家乡加大了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农民们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1. 交通便利过去,家乡的交通条件较差,出入十分不便。
如今,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家乡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2. 供水供电过去,家乡的供水供电设施简陋,常常出现断水断电现象。
如今,家乡的供水供电设施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城乡同网同质,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
3. 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家乡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家乡的空气质量、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四、文化事业的繁荣1. 教育事业的发展过去,家乡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较低。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fb4f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4.png)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第一篇: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
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食”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
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
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
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
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家乡民生发展演讲稿三分钟

2023年四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表(最新)2023年四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表(最新)各家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这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
大额存单起存金额都是20万+,所以手头有这个量级存款的储户可以多关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四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四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表工商银行大额存单起存额20万元,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1个月:存20万,利率为1.54%;存期3个月:存20万,利率为1.54%;存期6个月:存20万,利率为1.82%;存期1年:存20万,利率为2.10%;存期2年:存20万,利率为2.94%;存期3年:存20万,利率为3.85%;工商银行大额存单额度30万元,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3个月:存30万,利率为1.60%;存期6个月:存30万,利率为1.88%;存期1年:存30万,利率为2.18%;存期2年:存30万,利率为3.04%;相比20万的额度,30万额度的每个存期的高出一点点,别小看这么微小的区别,多出来的利息也是一个月的早餐钱了。
农业银行的大额存单20万起存,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1个月:存20万,利率为1.54%;存期3个月:存20万,利率为1.54%;存期6个月:存20万,利率为1.82%;存期1年:存20万,利率为2.10%;存期2年:存20万,利率为2.94%;存期3年:存20万,利率为3.85%;农业银行的大额存单30万,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3个月:存30万,利率为1.60%;存期6个月:存30万,利率为1.89%;存期1年:存30万,利率为2.18%;存期2年:存30万,利率为3.05%;存期3年:存30万,利率为3.99%;农业银行各大额存单存期和利率表建设银行大额存单起存额度20万元,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1个月:存20万,利率为1.53%;存期3个月:存20万,利率为1.54%;存期6个月:存20万,利率为1.82%;存期1年:存20万,利率为2.10%;存期2年:存20万,利率为2.94%;存期3年:存20万,利率为3.85%;建设银行大额存单额度30万元,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1个月:存30万,利率为1.585%;存期3个月:存30万,利率为1.595%;存期6个月:存30万,利率为1.885%;存期1年:存30万,利率为2.175%;存期2年:存30万,利率为3.045%;存期3年:存30万,利率为3.985%;建设银行大额存单80万额度,存期和对应利率、利息如下:存期1年:存80万,利率为2.25%;存期2年:存80万,利率为3.15%;存期3年:存80万,利率为4.125%;中国银行的大额存单分为四类,分别是A类-20万、B类-30万、C类-80万、D类-100万。
家乡民生发展演讲稿三分钟

家乡民生发展演讲稿三分钟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家乡民生发展。
家乡是每个人的根,民生则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生活。
家乡的民生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我想谈谈家乡的教育事业。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乡的未来。
我们要关注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要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想谈谈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
健康是人民的首要需求,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老百姓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
此外,要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医疗技术水平。
还要加强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我想谈谈家乡的就业问题。
就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民生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合法权益保护。
我想谈谈家乡的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民生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同时,要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家乡民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我们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家乡民生事业的发展。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请结合自己家乡的变化,谈谈你对我国民生建设的感想

请结合自己家乡的变化,谈谈你对我国民生建设的感想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
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你看,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
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
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
一年四季,鲜花不断。
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
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
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
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
一年四季,芬芳不断。
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
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
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
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
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
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
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
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
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
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
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
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
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
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何等的悲惨!改革开放凝聚了全人民的心血。
姐姐说,以前人们大多都是走路,城市里才有摩托车啊,自行车啊等等。
家乡民生的变化的作文

家乡民生的变化的作文
汽车在家门口停了下来,我不由地大吃一-惊:以前那”晴天一身灰,天-身泥"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坦的柏油马路,连平时那窄小的路也变得更宽广了。
家门口的那菜市场,小贩占道、抢道、逃税的事情时有发生。
现在,每一位小贩都有了自己的摊位,道路也变得干净了,再也不会满也菜叶、污水横流了,附近的居民都喜欢来这儿买菜,小贩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栋栋小洋楼在街道两旁挺立着,咦,这以前不是一片瓦房吗?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人们都有钱了吗?对,因为人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看,田地里,农民们正在给果树施肥,人们就是因为这果树会生金子啊!这子,就是有名的富川脐橙、雪橙。
脐橙你倒是听说过,可雪橙呢?普通的橙肉是橙色的,雪橙的肉是粉红色的,水分充足,清甜可口,在市场上,你很难找到雪橙的影子,这可是专用出口的,农民们赚的可是外汇喔!
家乡的变化使我欣喜万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建设家乡更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东北的明珠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的家乡——江西乐平也在祖国的中部地区迅速崛起!不能不说的秘密乐平历史悠久、人文昌达。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设县治,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
全市共有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1个大型水库管理局;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全市总人口80万人。
千百年来,悠悠乐安水孕育了乐平灿烂的史前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贵的革命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著称于世。
这里诞生了与《通志》、《通典》合称“三通”的《文献通考》这部流芳千古的巨大史书,以及毛泽东同志一生珍爱的《容斋随笔》这一垂范后世的历史佳作;源发了得到周恩来同志以“美、秀、娇、甜”高度评价的赣剧饶河戏;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古戏台;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状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进士郎”;记载了方志敏、红十军等革命先辈留下的光辉足迹。
乐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这里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人口众多,市场发达,商贸繁荣,物流便捷,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现有206国道和乐上、乐弋、田乐线3条省道与外界相连,南与鹰潭相距只有几十公里,北离景德镇机场只有40公里,景鹰高速途经我市并开设互通立交。
乐平环境优美,风光旖旎。
这里有蓝浸绿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翠平湖”、鬼斧神工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洪岩仙境”、稀世奇幻绝景“泪滩双月”、巧夺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胜地“历居寺”以及饶派风格古民居建筑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观。
乐平资源丰赡,物产富饶。
这里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储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产地,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全国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
江南菜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乐平,这个掌握了大半个江西蔬菜供应的地方,能不重要吗?!也许,你今天吃到的就是来产自乐平的蔬菜!江南的湿润,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家乡的父老兄弟都享受着这“上天的恩惠”。
也许,今天高科技的发展能够吸引众人的目光。
曾几何时,家乡的“蔬菜”也正在发生值得乐平人骄傲的变化。
哪个菜农不希望自己种的菜是最优质的?哪个菜农不希望蔬菜产量一年好过一年?又有哪个菜农不希望在田里流的汗少一些?今天,家乡的菜民,他们的希望真在一步一步慢慢向他们走近!种菜自己不育苗眼下正是冬暖式大棚蔬菜育苗的时节,可在一些镇的蔬菜大棚基地如今有很多空地,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都实行工厂化育苗了。
”菜农老徐笑着说,“现在由专门的育苗大户根据我们需要的品种、数量给我们供苗子,既省心又方便。
他们育苗技术高,产量大,产值高。
”农超对接下乡来农民购买农资进超市已成为菜农的首选。
自去年底以来,该市城乡一下“冒”出了多家农资超市。
这些农资超市不仅承担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而且还为菜农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既能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又从源头上保障了无公害蔬菜生产。
蔬菜专家坐“诊台”拿上蔬菜枝叶到农家诊所“看病”,带上土壤为大棚“检查身体”……如今,当地的“植物医院”、“蔬菜诊所”成了菜农光顾最多的地方,而农业专家自然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他们有的“挂牌出诊”,有的开起了“植物医院”,对症下药,配方施肥,解除了生产中的各种难题。
种菜争看“质检单”目前,乐平菜农跟“质检单”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位于乐港镇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基地“网络户”的菜农们,不时拿自己的蔬菜进行检测,随时掌握生产过程,检查标准化生产效果。
为加强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控制,在乐平市郊几个重点蔬菜乡镇(街道),全都建起了这种为菜农提供蔬菜检测服务的检测站。
卖菜争相亮品牌如今,不但电脑、服装等有自己的品牌。
咱们蔬菜也得讲究“品牌效应”呢!“百乐”蔬菜、“金鹄”西瓜、“洪岩”干菜、“圣女”西红柿……不到5年时间,在市场上一下涌现了10多个响当当的乐平当地蔬菜品牌,每个品牌的背后都紧靠一个大基地,基地内种子、农药、肥料等实行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最后还要进行统一检测、统一上市。
菜农在卖菜时,都将标有产地、责任人和相关检测数据的“绿卡”放在箱内,“卡”随菜走,蔬菜信息都可追根溯源。
菜农热衷搞“土改”位于镇桥镇的江西中远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120多名农民成为按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的“农民工人”,他们以每亩500-600元的价格出让了自己的土地后,又摇身变为公司职工,每月还有1200元左右的工资,得到了双重收益。
如今在乐平市,土地流转走向土地集中,其积极效应也正日益显现。
谈了农业,怎么也得说说咱们家乡的工业发展吧。
最近几年,家乡的工厂像雨后的春笋一般迅速的在这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土地上落地开花!家乡的经济再次加上了一个强悍有力的引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1+1”工业园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因为浙江、广东的工厂多,于是祖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了家乡人们承载梦想的地方。
只有到春节前夕他们才回到家里,和父母吃着难得的年夜饭。
可是,刚过了大年,他们又要背着大包小包奔波到千里之外的工业省市去。
这样的生活,家乡的每个家庭都体会过。
在我小小的心里,早就充满着一个“幻想”——那就是有一天,家乡的人们不用再跑到外省打工,可以在自家家里工作。
时间推移了10年,如今,家乡的人们再也不用到处奔波了,因为家乡的土地上,是一座座崭新的大工厂。
它们把乐平从单一的农业化推向了农业、工业并进的时代!家乡有童家山工业园和塔山工业园,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这两个工业园带来的不仅是家乡面貌的巨变,还给人民带来了富裕和幸福。
童家工业园位于乐平市区东郊,总规划面积2000余亩。
从1997年10月开始建设,政府已投资金1000余万元,一期开发土地400亩,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
截至2002年底,进园企业达46家,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6亿元,产品主要有酒类、氨基酸、鲜奶、硅砂、水泥彩瓦、卫生巾、航空袜、化工原料、玻璃制品等,其中投产企业31家,2002年企业完成总产值8182万元,利税780万元。
塔山工业园位于乐平市区南郊翥山脚下,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依托我国大型化工联合企业江西化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电化有限责任公司,园内以创办化工、医药等企业为主,园区可使用面积4425亩,其中工业用地2617亩,商业服务、道路及各种公共设施用地1808亩,园区绿化率达40%。
塔山工业园采取“筑巢引凤、逐步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兴办高科技企业为主,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进园企业30家,成为年产值10亿元的高科技园区。
两工业园总规划面积6000余亩,前期已开发1000亩。
工业园采取“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开发,封闭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形式运作,引得客商纷至踏来。
截止2001年底,进园企业已达38家,主要涉及化工、食品、建材、纺织四大门类,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10家。
两工业园隔江相望,犹如两艘“航空母舰”,将载着乐平工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家乡的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民生的发展。
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10年前,家乡的人们买一部新手机回家过年;5年前,他们想买一台最新款的电脑作为年货;如今,家乡人民会开心的买一辆私家车过年。
过去生活水平差,百姓只得勤俭度日,如今,生活水平好了,都可以“挥霍”一下了。
衣食住行,一个也不能少人们常说:什么事儿,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我就把从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以前的事情和现在的日子比较一下吧!我爷爷奶奶小时候,人们穿的是自己纺织做成的粗布衣裳,夏天还好,冬天就不行了,厚厚的棉衣、棉裤可笨了,上面还有好多的补丁呢。
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呀!可是现在,人们穿什么都讲究牌子:什么李宁、皮尔卡丹、梦特娇等等,数都数不过来了。
冬天来了,人们穿上既轻又软还保暖的羽绒服,一点也不怕寒风的侵袭。
那以前吃得怎么样呢?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吃的太差了。
每天就是红薯片、野菜,没有东西吃的时候,要靠花生根磨成淀粉填饱肚子。
让我们看看现在吃的东西吧:白米白面不用说,到鼓楼夜市上走走看看,开封一楼的包子、新疆的羊肉串、广东的甘蔗汁……小吃都会让你眼花缭乱。
许多小朋友平时喜欢吃的西餐食品也不少:肯德基、德克士。
也许可能还想尝尝麦当劳,可能开封现在还没有。
以前人们住的条件很差。
普通人家住的都是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生外熟,就是墙里面用的是泥坯,墙外面用的自己烧制的蓝砖头。
三四十平方米大小,里面经常阴暗潮湿。
你想,一家几代人挤在那么小的房子里,能不生病吗?富裕的人家也强不多少,也不过房子比普通人家大一点,吃的好一点。
你看看现在,家家都往小区里搬,富裕的人家还有小洋楼别墅呢!那时候,有的人家已经有了水箱煤火,但是也要等到冬天冷的时候才用,那像现在,只要稍微有点冷就把暖气或者空调打开了。
最可怜的是,那时候广大的农村没有电,当然看不上电视了,就是看一场电影也要跑好几里路呢!现在我们家家都有彩电、电脑。
mp3、mp4成了大人和小朋友的好玩意了。
从前,农村根本就不通公路,城市的主干道也常常是坑坑洼洼,人们出行大多都是步行。
如果下点雨,出远门可就惨了,那飞溅起来的泥水随时都会亲吻你衣服和小脸。
现在不但我们城里的马路又宽又平,农村的路也铺上柏油了。
人们出门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还可以坐公交、打的。
很多富裕的人家已经用有了自家的小汽车。
教育篇科教兴国嘛,没有良好的教育不可能有很好的经济发展。
家乡的学校最近几年有了质的突破。
比如2006年,我的母校——乐平市第三中学被评为省重点中学,和优秀重点中学乐平中学一道,跻身在省重点高中的行列里。
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
学生学到了真本事,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且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大量的精英学子。
每年有近300人录取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高校都有乐平的学子被录取。
而且,去年乐平中学还有位同学被录取为飞行员,为祖国的航空建设添砖加瓦。
在录取大学人数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学校培育出的人才质量也在提高。
学生多才多艺,每年录取艺术学校的人数也非常可观。
我们还希望有一天,家乡能够培育出一位大明星出来。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竖起了大拇指,家乡的巨大变化吸引了中部地区的目光和无数计划在这片红土地投资的商家。
我坚定的相信,家乡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生活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有谁不会为这颗赣东北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