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和加工图片素材教学设计
Word中图片的加工处理教案

Word中图片的加工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Word中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图片的格式设置、剪裁、调整大小、颜色更改等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运用Word软件进行图文混排的能力,提高文档的美观度和阅读性。
二、教学内容1. 插入图片:插入本地图片、插入剪贴画、插入屏幕截图。
2. 图片格式设置:设置图片样式、设置图片边框、设置图片效果。
3. 图片剪裁与调整:剪裁图片、调整图片大小、旋转图片。
4. 图片颜色更改:更改图片颜色、调整图片亮度与对比度。
5. 图文混排:文字环绕图片、图片排列方式、设置图片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图片剪裁与调整、图文混排。
2. 难点:图片颜色的更改、图片效果的设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片加工处理的方法。
2. 运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个加工处理后的Word文档,让学生感受图文混排的美观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Word中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3. 实操演示:讲解并演示插入本地图片、插入剪贴画、插入屏幕截图的操作步骤。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插入图片的任务。
5. 讲解图片格式设置:设置图片样式、设置图片边框、设置图片效果。
6. 实操演示:讲解并演示图片格式设置的操作步骤。
7.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图片格式设置的任务。
8. 讲解图片剪裁与调整:剪裁图片、调整图片大小、旋转图片。
9. 实操演示:讲解并演示图片剪裁与调整的操作步骤。
10.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图片剪裁与调整的任务。
11. 讲解图文混排:文字环绕图片、图片排列方式、设置图片位置。
12. 实操演示:讲解并演示图文混排的操作步骤。
1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图文混排的任务。
1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加工处理实际文档。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教学设计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3节5学时数:45 分钟(网络机房)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图像的获取方式和图像加工工具的方法,体会图像加工的作用。
b、掌握图像加工的一般过程和经典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
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
c、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b、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
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内容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一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
为了更好的学习,我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操作和实践,以便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3、学情分析:a、高二年级学生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对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以有所掌握, 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现在需要的是更高一点的知识让他们能满足对知识的需要。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第二课至第五课分别介绍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这四种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四课的脉络是相似的,所以学生如果能扎实掌握第二课的内容,对于其他三课的学习便可做到举一反三。
本课通过让学生收集制作多媒体作品所需的背景图和按钮图,了解获取图片素材的两种途径,学会用软件浏览收集到的图片,掌握用“画图”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里就用过Windows XP中的画图软件,而且在七年级上册又学过Word中的绘图工具箱,这些都为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做了有力的铺垫,让学生对Win 7中的画图软件不会有很陌生的感觉。
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究,引导他们会选择体现作品主题的图片素材,并能进行简单的处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获取图片素材的途径与方法。
2.能用看图软件进行图片浏览。
3.在为多媒体作品选择合适图片的过程中,体会图片素材对于表达作品主题的重要性,学会用“画图”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大小调整及裁剪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和自学教材掌握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方法;2.通过分析,知道应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独立思考问题,并愿意与组员分享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能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感受图片处理带来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获取图片;根据需要对图片素材进行大小调整及裁剪。
教学难点:选择能更好为作品主题服务的图片素材。
五、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安装有IT上课辅助系统)、数码相机、扫描仪(根据学校的条件)、贴近学生生活的照片、背景图片与按钮图片若干。
六、板书提纲: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获取图片浏览图片处理图片七、教学过程光荣榜。
《学农风采展制作--图片加工》教学设计

优质课展台《学农风采展制作——图片加工》教学设计张莉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6章第1节“图片获取与加工”第2课时“图片加工”的教学内容。
图片作为二维的平面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引人注目的特点,在第1课时学生了解了图片的类型与格式,并掌握了获取图片的方法。
本课选取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易学的“美图秀秀”图片加工软件,以学生的“学农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巧设任务主题:个性学农风采展制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掌握图片加工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能根据需求利用美图秀秀解决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了图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图片的类型和格式、图片获取的基本方法等,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更深入地学习图片加工的相关知识。
学生对美图秀秀图片加工软件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同时本课从学生的实践活动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度,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图片加工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熟悉美图秀秀的基本界面;②能够对图片进行旋转、裁剪、虚化、亮度调整等基本操作;③学会根据需求对图片进行合理加工,制作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学农风采展”,能够根据信息呈现需求,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对图片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工创作及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图片的美激发创作欲望,形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活动的态度;②围绕“学农风采展”这一主题,结合日常活动,体会信息技术与日常学习生活的紧密联系;③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品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图片的旋转、裁剪、虚化、亮度调整等基本操作;根据需求对图片进行合理加工。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求对图片进行加工合成。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找一找”游戏:教师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几组经过挑选的有对比的美图,学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找出每组图片有什么不同。
第12课《能工巧匠——相片的简单加工》教学设计

第12课《能工巧匠——相片的简单加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广东科技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2课《能工巧匠—相片的简单加工》,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光影魔术手中图片旋转、裁剪、改变大小等基本功能,能熟练利用光影魔术手对图片进行任意的旋转、翻转、改变大小、裁剪等;初步了解利用光影魔术手进行具有艺术性的图片处理功能。
本课内容总体上较偏重于操作实践,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动手去操作体验,在操作中获取经验,掌握技巧。
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认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信息素养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面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0岁左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他们对信息技术都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比较灵活,逻辑思维发展比较迅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对事物充满好奇新鲜感,《能工巧匠——相片的简单加工》一课,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缩放”、“旋转”工具(2)、恰当使用“裁剪”工具对相片进行处理2、过程与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协作、难度递增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时掌握对相片的简单加工处理的知识与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和鼓励学生参与到相片的简单加工与处理的过程中来,感知生活中图片处理应用的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四)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图片处理的简单方法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要经常处理一些图片,可是老师有时候收集到的一些图片效果不是太好,你们帮忙看看这些图片存在着哪些不足和缺陷?需要做哪些加工处理?二、新课讲解1、改变相片的大小师:同学们,你们先看看这两张照片一样大小吗?生:不一样、一样师:我们现在用图片查看器看看,同学们你们看,虽然他们的景色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大小不一样。
《图像的编辑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

《图像的编辑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作品案例分析摘要:《图像的编辑加工》是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实操性和艺术性比较强。
考虑到学生在实践操作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时,审美创作和图像软件应用迁移能力水平上参差不齐,我将第三节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预留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学,配合使用老师精心设计的辅助学习资料,辅助学习资料包括联系生活案例制作的相关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知识点的视频讲解、课件移动终端和与之相关的文本信息。
再通过自主选择分层实践体验PS 中选区工具的运用,配合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学习,循序渐进学习,不断积累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微视频;移动学习终端;自主探究;分层教学一、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确定主线。
《图像的编辑加工》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平时我们用到的大多数图像编辑软件中图像编辑的基本操作方法是类似的,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根据收集、分析、汇总的学生调查问卷等实际情况后的反馈信息,我选取了Photoshop 软件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Photoshop 软件中选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套索工具和裁切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灵活选取Photoshop 软件中的工具和命令独立完成简单的作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好习惯,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成就未来大梦想。
(2)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其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灵活选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选取工具,特别是套索工具和裁切工具的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_图像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媒体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影响图像质量的三要素:分辨率、颜色、文件格式,区分位图与矢量图。
2.学习图像获取的方法3.了解常用图像加工工具4.实践体验photoshop常用三项基本操作二.重点难点: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四.知识拓展观看视频《My world with PS》观看使用ps违法乱纪的现象五.师生进行总结学情分析:一、高一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时期,有些同学乐于发言喜欢跟老师合作;而有些同学开始羞涩保守,甚至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
针对这些特点,老师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从学生感兴趣特的话题入手,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二.学生平时接触过有关图像处理的操作,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课上操作发现学生知识有哪些方面的欠缺,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三.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效果分析本次授课总体效果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活力,让学生们融入到图片处理的有趣世界当中。
1.课前的安排哈利波特以及神笔马良的宣传视频将绚丽多彩画面世界传递给同学,这两部电影的特效极具代表性,以此引导学生们的兴趣。
对于这个安排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学生们都饶有兴趣的观看,也为接下来对图片处理的教学做好铺垫。
2.在本次教学中对一些概念点(像素,分辨率等)以举图为例发散思维的方式,让同学们自己理解概念,用学生们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来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
《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精)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单元标题:前期准备授课对象:计算机 081课次: 1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1.能对项目进行分掌握素材收集方法学目析,明确项目任务。
标2. 能收集素材能任务一:项目分析力训练任务及案例教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学组织情感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过程中要有科学研究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充知识面。
教《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校本教材学材料收集项目一素材,查找资料准备项目一设计方案作业一、教学内容( 一)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并展示图形图像行业优秀作品。
( 二)岗位需求分析以及行业介绍( 三)课程的培养目标《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Auto CAD、 3Ds max、 PhotoShop 操作技能,能够从事电脑绘图员的工作岗位,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 Auto CAD 软件制作样板房平面图、施工图2.能够运用 3Ds max软件制作样板房室内效果图3.能够运用 Photoshop软件处理样板房室内效果图4.能够进行房地产公司形象包装、宣传画册及 logo 制作5.具有图形图像的初步设计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美工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 AUTO CAD、 3DS MAX、Photoshop 软件的基本功能3.掌握平面绘图、编辑、添加标注、文字、图块的方法4.熟悉二维建模、三维建模、复合建模和合成建模的方法5.掌握材质、灯光、摄像机以及环境设置方法。
6.掌握图片的编辑操作和后期处理的方法素质目标:1.在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过程中能够和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2.通过实训操作培养学生能吃苦、能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职业素质.3.适应图形图像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并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4.在完成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观念5.在完成较大项目过程中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序考评方式考评实施考核标准备注号上满全部课时,无缺席现象5缺课时数超过总学时的岗位平时表现 5 分分30%,总成绩记为 0 分缺课时数超过5%2分过程考评素质缺课时数超过10%0分15 分1(项目考学习态度 5 分学生上课表现和上课回答问题见学习态度考核标准评) 70%合作能力 5 分组员互相打分,取平均分见合作能力考核标准70 分岗位30 分按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实际情课上项目见课上项目考核标准能力况给予分数55 分课下项目25 分按学生实际操作情况给予分数见课下项目考核标准期末考评(上机考按照教考分离考核 atuo cad 、 3d max 、原则,由学校photoshop 综合操作能力2评) 30%见期末考试评分标准教务处组织考30 分评( 五)介绍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项目 A:“青河世家”房地产企业宣传策划(教师和学生课上完成 )项目名称前期准备样板间平面图样板间施工图样板间效果图包装制作Logo 制作宣传广告制作成果展示学时数1-23-2829-5455-138139-152153-166167-1962学期第三学期周学时18项目名称前期准备大厅平面图大厅施工图大厅效果图门头效果图包装设计Logo 设计宣传册设计成果展示能对项目 1.能制作平面图 1.能绘制施工平面图 1.能建立场景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和加工图片素材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我选择上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我首先对本单元做了细致的分析:本单元从知识上来讲主要是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hould+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大部分学生热爱英语,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稍弱。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Know how to use “should be allowed”.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将语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
己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谈论自己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同意和不同意,使学生明白接受父母、老
师们的合理化的建议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思想健康,健康成长。
4、教学重、难点
Know how to use “should be allowed”.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5、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从任务驱动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6、教学流程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afternoon,class.
S: Good morning/afternoon,teacher.
T: Are you happy?
S:Yes.
T:Today have so many teachers come to our class.Let us welcome!(接着听一首音乐,放松心情。
)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Lead-in)。
我先通过实际生活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What do your parents let you do at home?
S :My mother lets me go shopping on Sundays.
T:That sounds nice.So you are allowed to go shopping on Sundays.What about you,Tracy?S :My father lets me watch TV at home.
T:Good.So you are allowed to watch TV at home.
几轮对话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句被动语态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在家可以做的事情,然后列出清单。
3.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去运用被动语态。
任务1.收集个人资料。
任务2.将每一种情况都用被动语态表达出来。
任务3.集中各种家庭规则,讨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学生在收集时对自己感兴趣的都能记下来,通过小组合作,反复练习被动语态的表达方法。
例如:I am allowed to watch TV for half an hour every night.
I am allowed to go shopping with friends once a week.
I am not allowed to play computer games every night.)
4.操练。
学生通过家里的实际情况互相沟通,并且让学生在训练中熟练掌
握基本的被动语态和带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5.拓展。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开展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反复运用被动语态的句型,然后结合实际不断产出新的句子。
在校规的好与不好的比较中,很多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很多学生在小组中就校规的几点规定展开讨论,
6.辩论。
为了使学生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让学生在说中学,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句型拓展内容,在课堂的结尾,我准备设计一个辩论赛,辩题是:“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bring mobile phone to school.”让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分几个小组。
先小组讨论,然后将大家的观点综合起来,由大组中的小组分别发言。
7.Summary
Mobile phone is useful.For example ,it can help students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you also can listen to music with it ,it can make students relax,students can play games with it too,etc.But it can disturb us, For example,if you bring it to class, the teacher maybe unhappy,if you play games with it for long ,it can fluence your studies.So we should use mobile phone collectedly and properly,understand?
8.布置作业:(制定班规)
Make up the class rules with the sentences:Students should (not)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 .Then write the answers in your exercises book .
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简单认识演示文稿,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