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水泥混凝土--复习思考题 P135

合集下载

第5章 水泥混凝土--复习思考题 P135

第5章 水泥混凝土--复习思考题 P135

第5章水泥混凝土—复习思考题教材P1351.为什么水泥混凝土在过去和将来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答:因为混凝土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1)成本低:原料丰富、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能耗较低、工艺简单、用途广泛;且维修和保养费用少。

(2)适应性强:(a)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制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结构或构件;(b)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可配得不同的混凝土,以满足工程中不同的技术要求。

(3)整体性好:①由于混凝土与钢筋具有牢固的粘结力,因此可把整个建筑物浇筑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其抗震,抗冲击的能力。

(4)耐久性较强:对自然气候的冷热变化、冻融循环、干湿交替、化学侵蚀及冲刷、渗透、磨损等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且其缺点均可以加以克服,所以水泥混凝土在过去和将来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何度量及表示?当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满足要求时,如何调整?答:1.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用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来表示;其量度分别用:(1)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用坍落度(或工作度)来定量评定;(2)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用粘聚性的良好或不良好来定性评定;(3)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用水泥稀浆流出的多、中、少来定性评定。

2.如何调整:(1) 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小于设计要求时,(一般其聚性和保水性均较好,)此时应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和水的用量(或加入混凝土外加剂)。

一般每增加10mm坍落度,约需增加水泥浆用量1%~2%(教材P105)。

(2)当拌和物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时:①若其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量;②若其粘聚性及保水性不好时,可适当提高砂率,即增加砂用量,不增加石用量。

3. 干砂500g,其筛分结果见表1,试判断该砂的其级配是否合格?属何种砂?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

表1解: F.M =〔(A2 +A3 +A4+A5 +A6)-5A1〕÷(100 -A1)= 〔(15.0+35.0+60.0+80.0+95.0)-5×5〕÷(100 -5.0)= 260÷95 = 2.736 ≈ 2.7答:该砂的级配符合Ⅱ区,属中砂2.3~3.0范围,其细度模数为2.7。

混凝土结构原理思考题及习题集

混凝土结构原理思考题及习题集

混凝土结构原理思考题及习题集1第1章混凝土结构用材料的性能思考题1-1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有什么要求?各项要求指标能达到什么目的?1-2钢筋冷拉和冷轧的抗拉、抗压强度都能提高吗?为什么?1-3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怎样确定的?为什么试块在承压面上抹涂润滑剂后测出的抗压强度比不涂润滑剂的低?1-4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1-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1-6、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能不能代表实际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除立方体强度外,用什么符号表示?1-7、混凝土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1-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什么关系?第2章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正载面承载力计算 思考题2-1轴心受压构件中纵筋的作用是什么?2-2柱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重分布是如何产生的?2-3螺旋箍筋柱应满足的条件有哪些?2-4公路桥涵规范在计算轴心受拉和抽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时与建筑工程规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习题2-1某四层四跨现浇框架结构的第二层内柱轴向力设计值410140⨯=N ,楼层高m .H 4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HRB400级钢筋。

试求柱截面尺寸及纵筋面积。

2-2由于建筑上使用要求,某现浇柱截面尺寸为250mm ×250mm ,柱高4.0m ,计算高度m .H ,.l 82700==,配盘为)mm A (s2804164='φ。

C30混凝土,HRB400级钢筋,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950kN 。

试问柱截面是否安全?2-3已知一桥下螺旋箍筋柱,直径为d=500mm ,柱高5.0m ,计算高度700.l =,H=3.5m ,配HRB400钢筋)mm A (s 220101610='φ,C30混凝土,螺旋箍筋采用R235,直径为12mm ,螺距为s=50mm ,试确定此承载力。

2-4编写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程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思考题答案教学提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思考题答案教学提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部分思考题答案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思考题1、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答: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等。

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2、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具备:(1 )有适当的强度;(2)与混凝土粘结良好;(3)可焊性好;(4)有足够的塑性。

4、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答: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立方体受压试件,而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长度一般远大于截面尺寸,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状态。

所以除立方体抗压强度外,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5、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是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劈裂试验和弯折试验来测定的。

由于轴心拉伸试验和弯折试验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来测定。

6、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答: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当持续应力b C< 0.5f c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线性徐变。

当持续应力b C. 0.5f C时,徐变与持续应力不再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非线性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非受力变形,它与徐变的本质区别是收缩时混凝土不受力,而徐变是受力变形。

10、如何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答:可以通过限制水灰比和水泥浆用量,加强捣振和养护,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和设置变形缝等来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

对于细长构件和薄壁构件,要尤其注意其收缩。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思考题1.什么是结构可靠性?什么是结构可靠度?答:结构在规定的设计基准使用期内和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可靠性。

混凝土设计思考题答案

混凝土设计思考题答案

混凝土设计思考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超静定结构只减少一个多余约束,既减少一次超静定,但结构还能继续承受荷载,只有当结构出现若干个塑性铰,使结构局部或整体成为几何可变体系时结构才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

1-9 何谓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铰的部位及塑性弯矩值与塑性内力重分布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梁,板时为什么能节省钢筋结构内力分布规律相对于弹性内力分布的变化称为内力重分布。

当支座B出现塑性铰时,此时跨中1,2弯矩为M1,2=’l0=<M’1,2u,则跨中1-2截面不会出现塑性铰。

故结构还能承受更大的荷载,当荷载增加至f’’时,由于支座B截面形成塑性铰,B截面在塑性弯矩值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发生转动,跨中1-2截面弯矩值将会不断增加,跨中截面也出现塑性铰。

1-10何谓弯矩调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中,为什么要对塑性铰除弯矩调查幅度加以限制弯矩调整幅度是指按弹性理论获得的弯矩值与其塑性铰处弯矩绝对值的差值。

若弯矩调幅系数β为正值,属于截面弯矩值减小的情况,将导致混凝土裂缝宽度及结构变形增大,其增大程度随弯矩调整增幅增大而增大,因此对弯矩调整幅度。

1-11如何增加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其中哪种措施是最有效的为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即塑性角有较大的塑性极限转动高度,要求钢筋应只有良好的塑性,混凝土有较大的极限压应力值,因此工程结构中宜用HPB235 ,HRB335级钢筋和较低等级混凝土,塑性角转动幅度与塑性铰处弯矩调整幅度有关,建议弯矩调整幅度β≤20%,对于活荷载q和恒荷载g之比q/g≤1/3的结构,弯矩调整幅度控制在β≤35% 研究表明:提高截面高度,减少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是提高塑性铰转动能力的有效措施 1-12在进行双向板内力计算中基本假定是什么计算双向板控制截面的最危险内力是,活荷载如何布置荷载如何分解支承条件怎样确定1.双向板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处形成塑性铰线,将整体板分割成若干板块,并形成几何可变体系2.双向板载均布荷载作用下塑性绞线是直线,塑性绞线的位置与板的形状,尺寸,边界条件,荷载,形式,配筋数量有关3.双向板的板状弹性变形小于塑性绞线处的变形,故视为刚形体,整体变型集中于塑性绞线,当板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时,各块均绕塑性绞线转动4.双向板满足几何条件及平衡条件的塑性铰线位置,有许多组可能性,但其中必定有一组最危险,极限荷载值最小的结构塑性铰线破坏模式5。

混凝土课后思考题(简答)答案

混凝土课后思考题(简答)答案

0-1: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它们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工作?答:其主要原因是:①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的粘结在一起,相互传递内力。

粘结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共同工作的基础。

②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5C-1,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1.5×10-5C-1,二者的数值相近。

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和温度应力而发生粘结破坏。

习题0-2: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 实验方法、实验尺寸、混凝土抗压实验室,加载速度对立方体抗压强度也有影响。

第一章1-1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有什么要求?各项要求指标能达到什么目的?答:1强度高,强度系指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采用较高强度的钢筋可以节省钢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塑性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求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的变形,能给人以破坏的预兆。

因此,钢筋的塑性应保证钢筋的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合格。

3可焊性好,在很多情况下,钢筋的接长和钢筋的钢筋之间的链接需通过焊接,因此,要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钢筋焊接后不产生裂纹及过大的变形,保证焊接后的接头性能良好。

4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为了使钢筋的强度能够充分的被利用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二者之间应有足够的粘结力。

1-2 钢筋冷拉和冷拔的抗压、抗拉强度都能提高吗?为什么?答:冷拉能提高抗拉强度却不能提高抗压强度,冷拉是使热轧钢筋的冷拉应力值先超过屈服强度,然后卸载,在卸载的过程中钢筋产生残余变形,停留一段时间再进行张拉,屈服点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抗拉强度,在冷拉过程中有塑性变化,所以不能提高抗压强度。

冷拨可以同时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冷拨是将钢筋用强力拔过比其径小的硬质合金拔丝模,钢筋受到纵向拉力和横向压力作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截面变小,而长度增加,因此抗拉抗压增强。

1-3 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因素有哪些?答:1、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是影响徐变的内在因素。

混凝土课后答案第5章.docx

混凝土课后答案第5章.docx
V+
s==
查表5—2,取s=200 mm
(5)验算最小配箍率:
==﹪>==﹪
满足要求。
(6)绘配筋图:
5-2图5-51所示的钢筋混凝土简支粱,集中荷载设计值F=120kN,均布荷载设计值
(包括梁自重)q=10kN/m。选用C30混凝土,箍筋为HPB235钢筋。试选择该梁的箍筋(注:
途中跨度为净跨度,ln=4000mm)。
〈3〉
(1)已知条件:as=40mm
=h—as=500—40=460mm
查附表1—2、2—3得:
= , = , =
,=210N/
(2)复合截面尺寸:
==460mm==<4属一般梁。
=kN
截面满足要求。
(3)验算是否可构造配箍:
===>,取=
b=1.= <140 kN
应按计算配箍
(4)计算箍筋数量:
选用双肢箍8,查表得=101
5-3某T形截面简支粱尺寸如下:b×h=200mm×500mm(取as=35mm,=400mm,
=100mm);采用C25混凝土,箍筋为HPB235钢筋;由集中荷载产生的支座边建立设计值V
=120kN(包括自重),剪跨比λ=3。试选择该梁箍紧。『解』
(1)已知条件:
as=35mm
=h—as=500—35=465mm
(5)验算最小配箍率:
==﹪>==﹪
满足要求。
(6)绘配筋图:
5-4图5-52所示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粱,截面尺寸b×h=250mm×600mm,
荷载设计值F=170kN(未包括梁自重) ,采用C25混凝土,纵向受力筋为HRB335钢筋,箍
筋为HPB235钢筋。试设计该梁: (1)确定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和直径;(2)配置腹筋(要求

混凝土复习题答案

混凝土复习题答案

混凝土复习题答案混凝土复习题答案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

在学习混凝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混凝土复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混凝土是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的?答案: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如砂、石子)、水和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组成。

其中,水泥起到胶结材料的作用,骨料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水用于水泥的水化反应,而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 混凝土的强度是如何测试的?答案:混凝土的强度主要通过压缩试验来测试。

在压缩试验中,将混凝土样品放入试验机中,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直到样品发生破坏。

通过测量样品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即可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 混凝土的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答案:水灰比是指水的质量与水泥质量之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水灰比较小时,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但工作性能较差,难以施工;水灰比较大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但工作性能较好,易于施工。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4. 混凝土的龄期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何影响?答案:混凝土在不同的龄期下,其性能会发生变化。

在初凝阶段,混凝土的强度较低,易于塑性变形;在中龄期,混凝土的强度逐渐增加,塑性变形减小;在后期,混凝土的强度基本稳定,但仍可能发生缩胀变形。

因此,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龄期对结构的影响。

5. 混凝土的裂缝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止混凝土的裂缝?答案:混凝土的裂缝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施工不当等。

为了防止混凝土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适当添加掺合料;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如采用缓慢浇筑、适当的养护等;在设计中考虑温度变化和荷载作用对结构的影响,采取预应力、伸缩缝等措施。

6. 混凝土的耐久性如何评价?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答案: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价主要考虑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侵蚀性、抗冻融性、抗硫酸盐侵蚀性等。

第五章混凝土复习资料参考答案范文

第五章混凝土复习资料参考答案范文

第五章混凝土习题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二、 填空题1. 砂子的级配曲线表示 颗粒级配 ,细度模数表示 粗细程度2.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分散作用、润滑作用 积,增加混凝土强度—。

3. 使用级配良好,粗细程度适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 水泥浆 用量较少,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强度 和 密实性 。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_水灰比_、_单位用水量_和_砂率。

5. 采用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仅适合于石子最大粒径为 _40_mm 、坍落度为大于10 mm 的混凝土拌合物。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W/C 由_混凝土强度等级_和_使用环境要求的耐久性确 定,用水量是由_所要求的坍落度、粗骨料种类及最大粒径_确定,砂率是由混凝 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粘聚性及保水性确定。

7.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妨碍 _施工操作_ 、并能保证__密实 成型_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 小的坍落度。

8. 配制混凝土需用_合理砂率,这样可以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 —流动性_,或者在_坍落度_ 一定的情况下, 水泥浆数量 最少。

9.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 _抗渗性_ 、__抗冻性 、_抗碳化 和_抗碱-骨料反 应_等。

10混凝土中水泥浆凝结硬化前起填充和润滑作用,凝结硬化后起胶结 作用。

11. 合理砂率是指在 水泥用量 和 用水量 一定的条件下,使混凝土拌 合物获得_最大「的坍落度,且保持良好的_级配_ 、_保水性_和_粘聚性_ 的砂率。

12. 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有胶凝材料 润滑、填充 用量、增加强度 的作用。

13. 混凝土的碳化又叫_中性化_,会导致钢筋_锈蚀_ 及强度降低。

14. 轻骨料混凝土浇注成型时,振捣时间应当适宜, 上浮,砂浆会下沉_ ,造成分层现象。

15.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 性、保水性 三方面的含义,其中 流动性一 法两种方法来测定,16. 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其标准试件尺寸为_150mm X 150mm X 150mm_, 其标准养护温度_20C± 2C _ ,湿度_95%以上_,养护_28_d 测定其强度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水泥混凝土—复习思考题教材P135
1.为什么水泥混凝土在过去和将来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答:因为混凝土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成本低:原料丰富、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能耗较低、工艺简单、用途广泛;且维修和保养费用少。

(2)适应性强:
(a)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制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结构或构件;
(b)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可配得不同的混凝土,以满足工程中不同的技术要求。

(3)整体性好:①由于混凝土与钢筋具有牢固的粘结力,因此可把整个建筑物浇筑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其抗震,抗冲击的能力。

(4)耐久性较强:对自然气候的冷热变化、冻融循环、干湿交替、化学侵蚀及冲刷、渗透、磨损等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且其缺点均可以加以克服,所以水泥混凝土在过去和将来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何度量及表示?当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满足要求时,如何调整?答:1.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用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来表示;其量度分别用:(1)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用坍落度(或工作度)来定量评定;
(2)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用粘聚性的良好或不良好来定性评定;
(3)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用水泥稀浆流出的多、中、少来定性评定。

2.如何调整:
(1) 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小于设计要求时,(一般其聚性和保水性均较好,)此时应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和水的用量(或加入混凝土外加剂)。

一般每增加10mm坍落度,约需增加水泥浆用量1%~2%(教材P105)。

(2)当拌和物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时:
①若其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量;
②若其粘聚性及保水性不好时,可适当提高砂率,即增加砂用量,不增加石用量。

3. 干砂500g,其筛分结果见表1,试判断该砂的其级配是否合格?属何种砂?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

表1
解: F.M =〔(A2 +A3 +A4+A5 +A6)-5A1〕÷(100 -A1)
= 〔(15.0+35.0+60.0+80.0+95.0)-5×5〕÷(100 -5.0)
= 260÷95 = 2.736 ≈ 2.7
答:该砂的级配符合Ⅱ区,属中砂2.3~3.0范围,其细度模数为2.7。

4. 粗、细两种砂,筛分结果见表2,试问这两种砂可否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若不能,则应以什么比例混合后才能使用?若要配制出细度模数为2.7的中砂,两种砂各应取什么比例?
表2
答1:因为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8,超出粗砂3.1~3.7的范围,所以不能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细砂的细度模数为1.9,属细砂2.2~1.6的范围,所以也不宜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

答2:配制成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的比例方可使用。

答3:假定粗砂所占的比例为X,则细砂所占的比例为(1-X),因此则有:
3.8X+1.9(1-X)= 2.7
解得(3.8-1.9)X= 2.7-1.9
1.9X=0.8 X=0.42 1-X=0.58
若要配制出细度模数为2.7的中砂,则粗、细两种砂各应取什么比例为:0.42 : 0.58.
9. 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卵石混凝土,制作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三块,标准养护7d,测得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240KN、235KN和240KN。

试求:
(1)该混凝土28d的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2)该混凝土的水灰比大约是多少?
解(1):
①100mm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24.0 MPa、23.5 MPa和24.0 MPa。

②误差判断(教材P300):其最大值及最小值均在中值的±15%范围内,所以100mm的
立方体试件7d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4.0+23.5+24.0)÷3=23.8 MPa;
③尺寸换算:换算成150mm立方体标准试件的尺寸换算系数为0.95:
④龄期换算:换算成标准龄期28d的龄期换算系数为:lg28/lg7 =1.71;
⑤该混凝土28d的标准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
23.8×0.95×1.71=38.7 MPa
答1:该混凝土28d的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为:38.7 MPa。

解(2):∵f cu,o = A f ce (C/W - B)
∴ 38.7 = 0.48×32.5(C/W – 0.33)
C/W = 2.81 W/C = 0.36
答2:该混凝土的水灰比大约是0.36.
10.怎样定义混凝土的耐久性?什么样的混凝土可望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答1: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所处环境条件下, 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能,抵抗受破坏作用的能力。

(耐久性是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质,它包括抗冻、抗渗、抗冲磨、抗气蚀、抗侵蚀及碱骨料反应、碳化、抗风化及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等性能。


答1: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过程中能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混凝土可望具有较好的耐久性:(1)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
(3)合理选择粗细骨料级配;
(4)掺加减水剂及引气剂;
(5)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5 实验室试拌混凝土(以气干状态砂、石为准),经调整后各种材料用量为:P.O32.5水泥4.5㎏、水2.7㎏、砂9.9㎏、碎石18.9㎏,测得拌和物的表观密度为2380㎏/m3。

试求:
(1)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

(2)当施工现场砂子的含水率为3.5%,石子的含水率为1%时,求施工配合比。

(3)如果将实验室配合比直接用于现场,则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将如何变化?对混凝土的强度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分别为:
(1)水泥 C =4.5×2380/(4.5+2.7+9.9+18.9)= 4.5×2380/36=4.5×66.1=297(㎏/m3)(2)砂子 S = 9.9×66.1=654 (㎏/m3)
(3)石子 G =18.9×66.1=1249(㎏/m3)
(4)水 W =2.7×66.1=178(㎏/m3)
实验室配合比为: C : S :G : W = 297 :654 :1249 ;178
= 1 ;2.20 :4.21 :0.60
答2:当施工现场砂子的含水率为3.5%,石子的含水率为1%时,各种组成材料用量为:(1)水泥 C,= C =297(㎏/m3)
(2)砂子 S = 654(1+0.035)= 654+23 = 677(㎏/m3)
(3)石子 G = 1249×(1+0.01)=1249+12 = 1261 (㎏/m3)
(4)水 W = 178-(23+12) = 143(㎏/m3)
施工配合比为: C : S :G : W =297 :677 :1261 ;143
= 1 ;2.28 :4.25 :0.48
答3:
(1)如果将实验室配合比直接用于现场,则现场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将变化为施工配合比。

(2)对混凝土的强度将不产生影响。

16 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 1 :2.13 :4.31,水灰比为0.58,在试拌调整时,增加了10%的水泥浆用量。

试求:
(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2)若基准配合比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20㎏/m3,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用量。

答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1 :2.13/1.1 :4.31/1.1 = 1 :1.94 :3.92,水灰比仍为0.58。

答2:若基准配合比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20㎏/m3,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用量为:(1)水泥 C,=320(㎏/m3)
(2)砂子 S = 320×1.94 = 621(㎏/m3)
(3)石子 G = 320×3.92 = 1254(㎏/m3)
(4)水 W = 320×0.58 = 186(㎏/m3)
1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在保证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条件下,怎样做才能使配制出的混凝土具有经济性?
答: 采取以下措施,才能使配制出的混凝土具有经济性(节约水泥):
1. 掺加减水剂;①
2. 掺加掺和料;①
3. 水泥尽可能采用高等级的水泥
4. 细骨料选用合理砂率;
5. 粗骨料选用:(1)最佳级配;(2)最大粒径尽可能的大;
6. 在满足施工要求和易性的前提下:
(1)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尽可能的少;(2)混凝土的坍落度尽可能的小;
7. 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
(1)水灰比尽可能的大;(2)预埋石块;
8. 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降低Cv. 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