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11

合集下载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上机报告.doc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上机报告.doc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上机报告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班级信息安全1302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报告日期2014年6月1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录1 实验概述1 2 第一次实验2 2.1 实验目的3 2.2 实验内容3 2.3 实验小结19 3 第二次实验20 3.1 实验目的20 3.2 实验内容20 3.3 实验小结35 4 第三次实验36 4.1 实验目的36 4.2 实验内容36 4.3 实验小结49 5 第四次实验50 5.1 实验目的50 5.2 实验内容50 5.3 实验小结62 6 第五次实验63 6.1 实验目的63 6.2 实验内容63 6.3 实验小结69 7 第六次实验70 7.1 实验目的70 7.2 实验内容70 7.3 实验小结83 8 第七次实验84 8.1 实验目的84 8.2 实验内容84 8.3 实验小结105 9 实验总结106 参考文献107 1实验概述本实验采用C语言常用的上机开发环境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

其关键是掌握程序的编辑、修改、编译、链接和执行的方法,以及如何调试程序,跟踪程序,通过断点控制程序,观察变量、表达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取值,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定位程序中的的错误和排除错误。

在实验中除了传统的编程设计题外,增加了源程序改错题,源程序完善、修改、替换题,程序的调试跟踪题等,培养学生跟踪程序、设置断点、调试程序的能力,排除程序中语法、逻辑方面错误与故障的能力,并养成细致、周密、严谨的编程作风。

实验中的源程序改错题,先给出一些含有经典、常见错误的源程序,让学生通过编译或运行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纠正初学者易犯的常见错误,实验中的源程序修改替换题,也是先给出源程序,然后要求学生按要求编写修改替换原来程序中的部分代码。

实验中的跟踪调试结果填空题,给出源程序,要求学生填写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某些中间结果。

强迫学生用断点设置、单步跟踪等调试程序,观察并填写相应的中间结果。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篇1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四、实验报告内容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上机实验报告篇2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2.项目和解决方案
(1)创建新项目
选择“文件”一“新建”一“项目”命令;或者按[Ctrl+Shif+N]组合键;也可以在主窗口的起始页面中单击“新建项目”按钮,进入新建项目向导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左窗格的已安装的模板中选择"VisualC++”--“ Win32”
在对话框中窗格中选择“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
②在“添加命令”对话框中(见图2.4),从“类别”列表框中选择类别名称,如“调试”,从“命令”列表框中选择要添加的命令,如“开始执行(不调试)”
③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关闭”按钮。
单击工具栏右侧的下拉按钮,也可以添加或删除命令按钮。
(4)菜单或工具栏的其他操作
在“自定义”对话框“命令”选项卡的“请选择要重新排列的菜单或工具栏”选项组中,选择要移动的菜单或工具栏,单击“上移”或“下移”按钮移动菜单或命令:单击“删除”菜单成命令,单击“全部重置”按钮将所选的菜单栏、工具栏或上下文菜单恢复为其原单需覆由“键盘”按租,可给选中的命令设定快捷键:单击“修改所选内容”按键可以对菜单或命令进行分组
选中“自动换行”复选框,行中水平方向超出可视编辑器区域的任何部分会自动显示在下一行。
选中“行号”复选框,行号出现在每行代码的旁边。行号不会添加到代码中,也不会打印出来,仅供参考。
制表符相关设置。
在“选项”对话框的左侧窗格中选择“文本编辑器”一“C/C++”或“所有语言”一“制表符”,如图2.20所示。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单击“移除”按钮,将选定的文件从当前项目中移除,文件没有被删除,依然存于该项目单击“删除”按钮,选定的文件将永久删除,该项目文件夹内不再含有此文件。
(3)建立多项目文件

c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c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引言: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系统编程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我在C程序设计实验中的学习经验和成果。

实验一: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C语言作为一门结构化的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语法和数据类型。

在本实验中,我学习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的声明和赋值、运算符的使用以及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控制流程。

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我熟悉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的使用。

实验二:函数和指针函数是C语言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函数的封装和调用,可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和复用。

在本实验中,我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和调用,了解了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的使用。

同时,我还学习了指针的概念和用法,掌握了指针变量的声明和指针运算的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练习,我对函数和指针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三:数组和字符串数组和字符串是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对于处理大量数据和字符操作非常重要。

在本实验中,我学习了数组的定义和使用,了解了数组的下标和内存分配的原理。

同时,我还学习了字符串的表示和处理方法,掌握了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和常见操作函数的使用。

通过实验练习,我对数组和字符串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四:结构体和文件操作结构体是C语言中用于组织和管理复杂数据的一种方式,文件操作则是处理外部文件的重要技术。

在本实验中,我学习了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了解了结构体成员的访问和结构体数组的操作。

同时,我还学习了文件的打开、读写和关闭操作,掌握了文件指针的使用和文件读写的基本流程。

通过实验练习,我对结构体和文件操作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五:动态内存分配和链表动态内存分配和链表是C语言中高级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对于处理动态数据和实现复杂逻辑非常重要。

在本实验中,我学习了动态内存分配的方法和使用,了解了malloc和free函数的原理和使用。

同时,我还学习了链表的定义和操作,掌握了链表的插入、删除和遍历等基本操作。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本科实习报告实习名称: C 语言程序设计实习性质:08060101实习时间:2011.09—2012.01实习地点: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系:数学系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教师单位:数学系2011年9月1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项目目录学生姓名:学号:第 1 页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实验一熟悉WinTC/VC的上机过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Win TC或者VC++ 6.0的软件环境,掌握使用其进行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方法。

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掌握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由学生选择WinTC或者VC之一完成相关实验)1.运行WinTC程序,进入C程序设计环境。

2.建立工程文件3.编辑源文件4.编译、连接(1)单文件源程序的编译、连接源程序先经过编译,生成目标文件(.obj文件),然后将目标文件进行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exe)。

如果编译、连接中发生错误,在Message窗口中显示出错信息,修改错误后,可重新编译、连接。

(2)多文件源程序的编译、连接可以用长的源程序分割成几个文件,分别编译然后生成可执行文件。

此时使用Project菜单。

步骤:第一步:有三个文件f1.c、f2.c、f3.c组成一个完整的C程序,分别建立三个文件,将f1.c、f2.c、f3.c三个文件保存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如d:\tc\project\)。

f1.c:#include "stdio.h"extern a,b;extern max(int x,int y);main(){int e=1,f=2;printf("%d\n",max(a,b));printf("%d\n",max(e,f));}f2.c:int a=3,b=4;f3.c:int max(int x,int y ){return x>y?x:y;}第 2 页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步:构造Project文件,在编辑状态下,编辑一个扩展名为.prj的文件,文件的内容为:f1f2f3第三步:构造EXE文件,按F9键即将三个文件编译、连接成一个EXE文件,文件名为wang.exe。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自161213姓名:刘昊学号:20162181310实验时间:2017年3月6号任课老师:张锐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名称: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二、实验目的:了解在C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三、实验内容:(1).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2).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3).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代码1:运行结果1:程序分析1: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1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运行结果2:程序分析2:简单的使用printf()和scanf()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

代码3:运行结果3:程序分析3:使用if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二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和putchar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代码1:运行结果1:程序分析1:所有的字符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与之对应,每一个小写字母对应的数与大写字母对应的数之间总是相差32,所以只需要对所输入的字符进行减法运算就可以转换为与之对应的大写字母。

代码2:运行结果2:程序分析2:简单的数据运算和格式字符的输出。

C语言上机实验

C语言上机实验

实验一(第1章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运行C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2.熟悉编译环境。

3.初步熟悉C语言程序的语法规定。

4.了解简单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编程且上机运行:求3个整数的和。

2.编程且上机运行:求2个数的和、差、积和商。

3.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3个数,求最大值。

4.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5.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实验结果:实验二(第3章实验)1.实验目的:理解C语言的类型系统。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数据-2在类型char,int,unsigned int,long int,unsigned long int 中存储情况。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参见各种类型的存储实现描述。

2.实验目的:了解混合类型计算中类型的转换规则。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多种类型数据一起运算时类型的转换及表达式结果的类型。

注意unsigned int和int数据运算时类型转换的方向。

实验过程:/** 类型转换问题* 试问下面两个表达式等价吗?*/#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main() {unsigned int ui,uj;ui = 1;uj = 2;if (ui < uj)printf("\n%u < %u is true !\n", ui, uj);elseprintf("\n%u < %u is false !\n", ui, uj);if (ui - uj < 0)printf("\n%u - %u <0 is true !\n", ui, uj);elseprintf("\n%u - %u <0 is false !\n", ui, uj);system("pause");return 0;}实验结果:参见类型转换规则。

大一C语言上机实验实验报告

大一C语言上机实验实验报告
p=a;
sort(p,10);
for(p=a,i=0;i<10;i++)
{printf("%d",* p);p++;}
}
void sort(int x[],int n)
{int i,j,k,t;
for(i=0;i<n-1;i++)
{k=i;
for(j=i+1;j<n;j++)
if(x[j]>x[k]) k=j;
从1一直加到100.
2.确定数学模型
3.算法
i=1
当i≤100
sum+=i
i=i+1
输出5050
4.程序编码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sum=0;
for(i=1;i<=100;i++)sum+=i;
printf("%d\n",sum);
}
5.调试程序
经过上机调试,运行情况如下:
void main()
{
int year;
scanf("%d",&year);
if(year/4==0&&year/100!=0)
printf("%d is a leap year.\n",year);
else if(year/400==0)
printf("%d is a leap year.\n",year);
if(k!=i)
{t=x[i];x[i]=x[k];x[k]=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指针与字符串学时安排:2课时
实验类别:上机操作型实验要求:1人1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通过指针操作字符串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介绍
软件需求: Visual C++ 6.0或CFree3.5以上版本
硬件需求: 对于硬件方面的要求,建议配置是Pentium III 450以上的CPU 处理器,64MB以上的内存,200MB的自由硬盘空间、CD-ROM驱动器、能支持24位真彩色的显示卡、彩色显示器、打印机。

三、实验内容
1.输入一个字符串t和一个正整数m,讲t中从第m个(m小于字符串长度)字符开始的全部字符复制的字符串s中,再输出字符串s。

要求用字符指针定义并调用函数strmcpy(s, t, m),它的功能是将字符串t中从第m个字符开始的全部字符复制到字符串s中。

示例如下:Input a string: happy new year!
Input an integers: 7
Output is: new year!
2. 编写一个函数delchar(s, c),该函数将字符串s中出现的所有c字符删除。

自己定义main 函数,并在其中调用delchar(s,c)函数。

D此大锅饭
3. 改正程序error08_
4.cpp中的错误。

函数strc的作用是将字符串s连接到t的尾部。


主函数中输入两个字符串s和t,调用strc完成字符串的连接。

输入输出结果如下所示:World!
Hello
HelloWorld!
要求把正确的代码(按规范缩进)写入报告,并以注释的方式说明错误原因。

注释示例如下:
int i; /*循环控制变量不能定义为double类型*/
4. 编程判断输入的一串字符是否为“回文”,如果是输出“Yes”,否则输出“No”。

所谓“回文”,是指顺读和倒读都一样的字符串。

如“XYZYX”和“xyzzyx”都是回文。

四、程序清单
第一题
#include<stdio.h>
void strmcpy(char str[],char t[],int m){
int i=0,n; char *s; s=str;
for(s+=m-1;*s!=0;s++)
{
t[i]=*s;
i++; }
printf("Output is:");
for(n=0;n<i;n++)
puts(t);
printf("\n");
}
int main(){
char s[80],t[80];
int m;
printf("Input a string:");
gets(s);
printf("Input an integer:");
scanf("%d",&m);
strmcpy(s,t,m);
return 0;
}
第二题
#include<stdio.h>
int i;
char str[80];
void delchar(char str[],char c) {
char *s;
for(s=str;*s!='\0';s++)
{
if(*s==c)
*s='\0';
i++;
}
}
int main()
{
int n;
char a,str[80];
printf("Input a string:");
gets(str);
printf("Input a char:");
a=getchar();
printf("After deleted,the string is:");
delchar(str,a);
for(n=0;n<=i;n++)
{
if(str[n]!='\0')
putchar(str[n]);
}
printf("\n");
return 0;
}
第三题
# include <stdio.h>
void strc(char *s, char *t);/*形参应该是指针或数组*/
int main()
{
char s[80], t[80];
gets(s);
gets(t);
strc(s, t);
puts(t);
return 0;
}
void strc(char *s, char *t) /*形参应该是指针或数组*/
{
while (*t!='\0')
t++;
while (*t++=*s++); /*判断条件不对,While的结束标志就是*s = NULL的时候,应当改成这样*/
}
第四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void)
{
char a[100];
int i,j;
gets(a);
i=0;
j=strlen(a)-1;
while(i<j)
{
if(a[i]==a[j])
{i++;j--;}
else break;
}
if(i>=j)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return 0;
}
五、运行结果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六、实验心得
1.数组名作为实参,形参是指针变量或数组
2.变量地址做实参,对应的形参为指针。

3.编写程序时,应简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