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退化生态系统2016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与修复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与修复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与修复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丰富的食物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化。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也影响着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进行评估和修复至关重要。

一、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表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表现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面:1、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时,许多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会逐渐减少。

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降低其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2、土壤质量下降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施肥和使用农药等人类活动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

土壤质量的下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化。

同时,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等现象时有发生。

4、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会影响碳循环、水循环等过程,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森林的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加剧温室效应。

5、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防风固沙等。

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时,这些服务功能也会随之减弱,给人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评估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修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1、指标体系法通过建立一系列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指标,如物种丰富度、植被覆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质指标等,来综合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功能退化程度。

2、模型模拟法利用生态模型,如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等,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预测生态系统功能的发展趋势,从而评估其退化程度。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课件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课件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contents
目录
•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 •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0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 定义与特征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义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是指受到人类活动 或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森林结构和功 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 稳定性下降的森林生态系统。
01
研究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演替过程、驱动因素和机制,
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02
探讨退化森林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针对
性的保护策略。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03
研究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流动和转化过程,揭示其碳
循环的规律和机制。
THANK YOU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
过度采伐、开垦和放牧等人类活 动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生态系
统退化。
污染
工业和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 入森林生态系统,导致土壤和水 质恶化,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的健康。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森林被城市 用地替代,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
化。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
某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迅速繁殖,对当 地物种构成威胁,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物种多样性特征Βιβλιοθήκη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 多样性降低,生物群落结构简化, 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可能消失。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影响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水文和土 壤等环境要素产生负面影响,如加剧 土地侵蚀、降低水源涵养能力、影响 区域气候等。

生态系统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退化
表现:生物多样性降低,层次减少,盖度降低, 草地产量和质量下降,载畜能力降低等。
湿地退化生态系统
湿地是指被间歇性或永久性浅水层(6cm以下) 所覆盖的土地。 。
湿地生态系统指由湿地动植物与周围环境共同构 成的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 渡类型。
功能: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 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 。
过度耕垦
我国南方大力推广 三季稻,复种指数 大大提高,干湿交 替时间缩短,犁底 层加厚并更紧实, 阻碍了透水。
大气退化系统
① 大气污染
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 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 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 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现今众多学者比较关注的是 酸雨、光化学烟雾、硫酸型烟雾等众多大气污染 现象。
退化表现:调蓄旱涝、纳垢消污、消浪护岸等生 态功能减弱。
苔原退化生态系统
苔原生态系统是由苔原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 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常年温度都很低的极地地区 以及高山苔原地区。
苔原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 态系统,因而也是地球上比较脆弱和外力干扰比较敏 感的生态系统。
退化原因:气候变暖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 引起生态系统功能减退。
③ 弃耕地:人为干扰形成,退化状态因弃耕时间而定。
④ 荒漠化地:荒漠化由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而形成。最严 重的荒漠化地即为不长植物的荒漠化、石漠化裸地。目 前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未来20年内全世界约有1/3的耕 地将会因为荒漠化现象而消失。
⑤ 采矿废弃地:指被采矿活动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 用的土地,包括四类:a 废石堆废弃地:由剥离表土、 开采的废石及低品位矿石堆积所形成的;b开采坑废弃地: 随着矿物的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域;c尾矿废弃地:利 用各种分选方法选出精矿后的剩余物排放形成的;d采石 矿废弃地:开采石料而形成的。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

第一节退他虫态橐娩今类一、根据退化过程及生态学特征划分濕陆地退化生态系统(6类)①裸地:又称光板地,是没有植物生长的裸露地面,是群落形成、发育和演替的最初条件和场所环境条件极端,分为原生裸地(过去从未生长过植物,自然干扰形成)和次生裸地(原来有植物生长,后经破坏而形成,认为干扰形成)。

森林采伐迹地:人为干扰造成,其退化状态因采伐的强度和频度而异。

与这类型同质的退化生态系统包括过度干扰破坏形成的草原迹地和灌丛迹地。

弃耕地:人为干扰形成,退化状态因弃耕时间而定。

④荒漠化地:荒漠化由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而形成。

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即为不长植物的荒漠化、石漠化裸地。

目前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未来20年内全世界约有1/3的耕地将会因为荒漠化现象而消失。

⑤采矿废弃地:指被采矿活动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四类:a废石堆废弃地:由剥离表土、开采的废石及低品位矿石堆积所形成的;b开采坑废弃地: 随着矿物的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域;c尾矿废弃地:利用各种分选方法选出精矿后的剩余物排放形成的;d采石矿废弃地:开采石料而形成的。

⑥垃圾堆放场:又称垃圾填埋场,是人为干扰形成的堆积来自家庭、城市、工业等的废弃物的地方。

水生生态系统余水生生态系统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前者主要指陆地湖泊和河流生态系统,后者为广阔的海洋。

此外水生生态系统还包括在陆地中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还分布着少量的咸水湖泊。

本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在于输入水量减少、水体面积缩减、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导致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土壤潜育化定义:潜育化是指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猛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形成原因大气退化系统① 大气污染 排水不良 水过多 过度耕垦土壤处于洼地、比较小的平原、山谷涧地等地区 ,排水不良使形 成此生潜育化的 根本原因。

我国南方大力推广 三季稻,复种指数 大大提高,干湿交 替时间缩短,犁底 层加厚并更紧实, 阻碍了透水。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过程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过程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包维楷 陈庆恒(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The Degraded Processes and Features of Ecosystem.Bao Weikai,Chen Q ing heng (Chengdu I nsti -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ese Jour nal of Ecology ,1999,18(2):36-42.Intensifying the r esearches on degraded ecosystem has been faced as pressing problem in China.In this paper,the factors of ecosystem deg radation w er e analyzed,degraded proces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 f ecosystem were expounded,and some problems about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lso w ere dis -cussed.Disturbance induced by human has been t he main for ce of degradatio n.Accor ding to the dis -turbance regimes and behaves of degr adat ion,processes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 have sever al mod -els,namely,sudden degr adation course,leap degradation course,gr adual deg radation course,co n -tinual deg radation course and compex o f several courses.For example,accor ding to degraded extent the gradual degradation course could be div ided into four steps w ith different deg radation character is -tics including biodiversity loss and declining,str uctural simplification,disintegration of food web,o pen of substance recy cles ,productiv ity decline,abnor mality and some troubles of ener gy flow,los -ing or w eakening abilit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low er ing of system stability .Based on differ ences o f degr adat ion processes and extent ,the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n differ ent deg rad -ed ecosystem should have v er ious counter measur es.T he restora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system struc -ture is the key and pathw ays of rehabilit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degradaed ecosystem.Key words:deg raded ecosystem,process,disturbance regime,restoration.国家八五攻关项目85-019-01-03的研究内容之一。

生态恢复精选全文完整版

生态恢复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生态系统退化1.何谓退化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有哪些?答: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形成障碍,造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退化的生态系统。

原因:自然干扰:可分为物理因素(火、洪水、地表运动等)、生物因素(捕食、哺乳动物挖掘等)人为干扰:传统劳作式干扰、森林砍伐、草原开垦,工农业污染、环境破坏、探险、旅游、破坏原始森林、干扰南北极等。

综合性干扰——自然、人为双重干扰2.简述人类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方式途径与特点,当前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答:(1)传统劳作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a对森林和对草原植被的砍伐与开垦: 森林砍伐、草原开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b采集: 经济、药用、珍稀动植物资源锐减,物种灭绝c采樵: 地层养分减少,草原退化d狩猎和捕捞: 物种灭绝,种群数量降低,个体小型化;(2)工农业污染:最直接的干扰方式之一,环境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3)不断出现的新干扰形式:如探险、旅游:破坏原始森林、干扰南北极3.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分为哪几种?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1)突变过程受到特别强烈干扰时,生态系统表现出的突然的退化过程特点:干扰力>>抵抗力,退化时间短,速度快,系统恢复力弱(2)跃变过程受到持续干扰作用下,系统最初为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退化或并未退化,但干扰持续、破坏性累积到一定程度,生态系统突然剧烈退化。

特点:干扰持续,作用时间较长,退化前期慢或未退化,后期突然加快,系统抵抗力逐渐丧失(3)渐变过程:干扰后,生态系统表现的退化速度较一致、退化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特点:退化逐渐加重(4)间断不连续过程:在周期性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表现的退化过程特点:干扰存在,系统退化,在两次干扰间隙(或无干扰),生态系统有一定复(5)复合退化过程:上述几种类型的组合退化过程特点:退化过程决定于干扰作用强度、干扰时间、频率、规模等,还受制于系统本身自然特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4.如何诊断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诊断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指通过生物途径、生境途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及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途径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进行诊断、判别,并以轻、中、重、极度或一、二…等级;可自然恢复、人工促进修复、重建修复等集中退化程度或者用退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演替阶段相联系的表达方式来确定退化程度,从而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诊断的方法有:(1)单途径单因子诊断法:选用某个诊断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诊断,如生物途径的指示生物法(2)单途径多因子诊断法:选用但诊断途径的多个指标进行诊断(3)多途径综合诊断法:选用2个或2个以上诊断途径5.常见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有哪几种?比较退化生态系统与正常生态系统的特征。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3
1、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具有很高效率。 2、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 4、森林生态系统还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主要 表现在:
①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产品生产的有益性能; ②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的有益性能; ③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有益性能; ④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净化空气; ⑤森林生态系统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l)首先明确被恢复对象(如是次生林生态系统、荒草地还是退 耕地),并确定系统边界;
(2)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退化原因、退化过程、退化阶段、 退化强度); (3)生态退化的综合评判,确定恢复目标; (4)结合恢复目标和原则进行决策(恢复与重建方向、可行性分 析、经济投资、生态风险评价、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方案):
30
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① 红树林育苗造林技术 ② 次生林改造技术
③ 植物引种与种源选择
31
红树林恢复工程保障措施
① 红树林引种和造林技术 ② 保护现存红树林
③ 构建生态海堤
④ 加强关于红树林的法规建设
32
33
8
(3)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与亚热带夏季干 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 区域内。在各大洲都有或多或 少的分布,但以地中海沿岸最 为典型。 干燥炎热的夏季气候使那 里的树木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旱 生结构。例如叶片通常不大, 常绿、坚硬、常被毛茸、成灰 绿色,或者是叶子退化形成针 刺状或茎为绿色代替叶子进行 光合作用。
(5)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实地实验、示范与推广;
(6)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调整与改进; (7)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后继监测、预测与评价。

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41
第二节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一、生态退化 二、生态恢复
42
生态退化研究的意义
现今,各类生态系统广泛存在着退化现象。干扰作用是引 起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度及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一系列 生态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能量、物质交换、信息流 均发生改变,其恢复非常艰难。
28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2、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双向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大类型 : 水循环:主要存储库是水圈。 气体型循环:主要存储库是大气圈,其次为海洋。属于气体
型循环的物质主要O、CO2、N、Cl、Br和F等。 沉积型循环:主要存储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主要物质有P、
S、 Ca 、Na、Mg、Fe等。
5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四大基本成分
气候因子 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 土壤
①非生物成分
②生产者
(producer)
③消费者
(consumer)
④分解者
(还原者) (decomposer)
生物成分 (生物群落)
三大功能群
②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各 种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 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课内思考:
5.金龟子遇敌害后装死,从植株上滚落地下,属于( )
信息C。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
6.牧草生长旺盛时,兔的繁殖也会加快,数量增加。牧草
与兔之间传递的是( )D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36
五、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 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响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 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的环境,影响范围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

京张公路旁大面积采石造成的景观破坏
六、生态退化的一般过程

生态退化 —— 在自然和人类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
随影响因子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退化过程。

羊草+大针茅 糙隐子草+克氏针茅 星毛萎陵菜+冷蒿 羊草+糙隐子草
八、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途径
理论上讲,生态系统发生了退化,将会在该生态系统组
九、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价
为什么要建立退化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退化生态系统 → 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

在实际的生态恢复研究中 →首先要确定“病痛”发
生的部位 →哪些因子已经退化或出现了不利于需要 正常发展的病态现象 ——其次应确定生态系统病痛
发生的严重程度→退化程度。
基于生态恢复的原因 —— 必须建立一个评价生态系统
驱动生态系统退化的动力
来自生态系统内部
2大类:
土壤—生物—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 垦荒、放牧、毁林、外 来种入侵、火灾、水灾 、旱灾等等
来自外部因子的作用
自然灾害
这些因子→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被打破→逆向演替→类型各异的退化生态系统→进而影 响其生存环境→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和不利于生态系统稳 定发展的环境。
退化的指标体系 → 不仅用于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与评
价,而且也是生态恢复一系列工作和过程的基础。 指标体系 → 直接关系到生态退化评价的精确性和科学 性、关系到生态恢复的成效。

可用以诊断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很多 → 既有主要的,
也有次要的——选择哪些指标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具体时空尺度下的生态系统特点选择评价要素。 建立一个准确、客观的退化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火烧消除了土壤上层的微生物。

森 林 火 灾 的 卫 对大型动物的影响→非常严重——既可能逃离火场或被烧 星 图 死,也可能由于栖息地植物群落改变→使其不适应→发生 片
迁移。
3、人类生产活动
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必须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
来实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生态系统发生退化的最终表现往往是生态系统功能与服
Constanza等(1997)把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功能)分为17个项目: 气体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节)、气候调节(全球温度、降水及其它以 生物为媒介的全球及地区性气候调节)、干扰调节(生态系统对环境波 动的容量、衰减和综合反映)、水调节(水文流动调节)、水供应(水的 贮存和保持)、控制侵蚀和保持沉积物(生态系统内的土壤保持)、土 壤形成(土壤形成过程)、养分循环(养分的贮存、内循环和获取)、废 物处理(易流失养分的再获取,过多或外来养分、化合物的去除或降 解)、传粉(有花植物配子的运动)、生物防治(生物种群的营养动力学 控制)、避难所(为常居和迁徒种群提供生境)、食物生产(总初级生产 中可用作食物的部分)、原材料(总初级生产中可用作原材料的部分)、 基因资源(独一无二的生物材料和产品的来源)、休闲娱乐(提供休闲 旅游活动机会)、文化(提供非商业性用途的机会)。


一般分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
度退化。
五、造成生态退化的主要外部因子

侵蚀Βιβλιοθήκη 火人类生产活动1、侵 蚀 侵蚀是自然过程,也是地貌形态的再塑造过程。它通过
自然力作用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发生 相应变化。 侵蚀作用从土壤、植被共同开始——作用之终点→土地 完全丧失生产力,生物群落消失→沙漠、戈壁、裸岩等 地貌。
(3)森林砍伐


林地裸露、截留雨水的功能减弱、局域气候条件恶
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矿山开采
首先→土地的直接破坏。 露天开采→直接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 地下开采→地层塌陷→土壤、植被破坏。

其次 →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堆置 → 过量占用土地 →
破坏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

采矿废弃物中的毒性物质或重金属→污染、破坏
成,结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有所体现。
因而诊断途径有生物途径、生境途径、生态系统功能/
服务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等。生态系统退化 程度的诊断途径与可能指标(体系)如下:
1). 生物途径
要的诊断途径。

生物途径的指标一般比较直观切容易获得,因而是一类主 生物组成与结构: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多样性(指 数)、盖度、密度、分布格局、年龄结构等。

退化生态系统中总有机质的储存量减少 生产者亚系统的物质积累水平降低,矿质元素循环
较为开放,无机营养物质多储存于环境库中,而较
少地储存在生物库中。
(四)在稳定性方面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学联系和生态学过程简化。 对外界的干扰较为敏感,系统的抗逆能力和自我恢
复能力较低,系统变得脆弱。
四、退化原因的类型
开垦 放牧 砍伐森林 采矿废弃地
城市扩张 道路建设 环境污染
(1)开垦
开垦——把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原则上讲,把物种丰富、生态过程复杂的自然
生态系统→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 →本身就是一种退 化现象。


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田生态系统也是人
类必需的一类受控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的是新的荒漠化的生态系统。

原生生态系统
荒漠化的生态系统
水蚀:即通常所说的水土流失
(2) 水 蚀
——它是一个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力侵蚀形式。
自然降水→对地表的冲刷→形成的一系列的土壤侵
蚀过程。


水蚀冲沟
具 有 切 割 作 用

而冲沟、泥石流等水蚀过程的切割作用 →冲走、损
毁或埋压侵蚀区的植被层→景观破碎化。
冻 融 侵 蚀 地 貌

其它外力(风、水、重力、牲畜践踏等作用)→给
予叠加→生草土层剥蚀→地表植物群落随之消失→ 母质裸露的地表。
(4) 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主要造成土体崩塌、岩
体崩落(南方的崩岗)、泻溜、泥石
流、山体滑坡和地表下陷等→破坏局 部地表→埋压或损毁植被——对生态 系统的破坏作用往往是毁灭性的。
(一)在系统结构方面

退化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结构多样 性和空间异质性降低→系统组成不稳定,一些物种丧 失或建群种、优势种的优势度降低;
(二)在能量方面
退化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量降低、能量交换水平下
降。 食物链简单→多呈直线状,而不同于正常的环形循 环或网络状结构;
(三)在物质循环方面

→必须遵从的原则:
生态系统退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低、抗逆能力减弱。
退化生态系统 (degraded ecosystem)
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一般特征:退化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 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

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与正常的演替的生态系统相比,退化生态系统表现出四点 特征:秘鲁渔场赤潮
生物数量:如生物(占据)面积、总生物数量、各种生物的 数量等。
生物生产能力:如净初级生产力、生物量等。
2). 生境途径
生境往往是指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气候因子的变化一般 不大,土壤因子的变化往往较大甚至很大,因而在生境诊断途 径中更应重视土壤因子的变化 气候条件:如降水量、气温、光照、空气湿度、风等级等。
第 2章
生态系统退化机制
一、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
当今,各类生态系统都广泛地存在着退化现象。成因 → 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的。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度以及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一

系列的生态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能量、物质交换、信息 流均发生改变,其恢复是非常艰难。
景观结构:如异质性,嵌块体、廊道和基质的构型,景观
对比度等
5). 生态过程途径
生态系统发生了退化,其生态过程特别是关键的生态过程 必然有所变化,这就为生态过程途径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生态过程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尺度水平上。生态学过程一般 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

用、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的一些指标也可对生态系统退 化程度诊断提供信息。如过度捕捞,小型浮游动物为主。

黄土丘陵沟壑TM卫星照片 (分辨率 30*30M)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图(局部 特点:极度破碎
(3) 冻融侵蚀
目前认为:冻融侵蚀区域仅限于青藏高原主体部分以 及高纬度地区。

冻融侵蚀 —— 首先表现为地表土壤出现冻胀丘、冻融
裂缝→多边形土。 随着作用力的加深和时间的推移、生草层形成破碎的 “块”状 。
以自然力的来源划分,侵蚀包括:

风蚀 侵蚀的类型
水蚀 冻融侵蚀 重力侵蚀
(1) 风 蚀
风蚀的生态退化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土地荒漠化过程。 风蚀就通过地表风力侵蚀、运移和堆积等一系列地貌

过程作用于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产生退化。


随着风蚀和堆积面积的不断扩大 →景观日益破 坏 → 原生生态系统逐步缩减或消失、取而代之
恢复时间长
恢复投入大

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退化的机理和过程以 及生态恢复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 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的一门学科。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恢复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基点。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