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规范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大纲的背景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师的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旨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教学大纲的目标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为了规范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包括听、说、读、写和汉字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2.规范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3.提供教学指导:教学大纲提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三、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常用词汇、词义辨析和词组搭配等方面。
2.语法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和语法练习等方面。
3.听力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听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听力材料的选择、听力技巧的培养和听力训练的安排等方面。
4.口语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口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口语练习的形式、口语表达的技巧和口语评估的标准等方面。
5.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阅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技巧的培养和阅读训练的安排等方面。
6.写作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写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写作题目的选择、写作结构的讲解和写作评估的标准等方面。
四、教学大纲的实施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编码】3B010258 【课程类别】必修课【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学时数】34 【编写日期】2012-06-26一、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能针对汉语的特征和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课型,更好地选择、分析、利用教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技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总论 2学时(理论讲授)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一、掌握外语教学法背后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二、熟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三、了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同“英语教学”比较相似还是跟“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相似。
为什么2.列出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分若干小组,互相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谈谈自己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二)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4学时(理论讲授3学时+实验实践1学时)主要内容: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大纲旨在指导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一定汉语交际能力的外国学生。
本大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进行基本的交流。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
3.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内容1. 语音:教授汉语拼音、声调、声母、韵母、声韵拼读、声调变化等基本语音知识。
2. 词汇:讲解词汇的意义、用法、搭配等,注重词汇的实用性。
3. 语法:讲解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句型、时态、语态、否定句等。
4. 听力:通过听力材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大意、辨别细节的能力。
5. 口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口语对话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阅读:通过阅读教材、文章、故事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7. 写作: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
2.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反馈与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口语测试、写作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II-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Ⅱ》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先修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教学目标全面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法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汉语词汇、语法和文化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1:掌握汉语词汇、语法、文化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
目标2:掌握语言测试和成绩分析方法。
目标3:能够独立完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基本要求:了解对外汉语语法、词汇、文化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教学观摩及课后练习为辅。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词汇教学部分)(十课时)了解词汇的相关概念;理解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掌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运用所学设计词汇教学方案。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节词汇概说(两课时)第二节初级词汇教学(两课时)第三节中高级词汇教学(两课时)第四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技巧(两课时)第五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设计(两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初级词汇教学和中高级词汇教学的内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要求、原则和技巧。
课程的考核要求:要求学生能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设计一份词汇教学方案。
复习思考题:如何根据汉语词汇特点,扩大汉语学习者的词汇量?第二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语法教学部分)(十课时)了解语法的相关概念;理解对外汉语语法的特点;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运用所学设计语法教学方案。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节语法概说(两课时)第二节汉语语法的特点(两课时)第三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两课时)第四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两课时)第五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设计(两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汉语语法的特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要求、原则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Ⅰ、课程概述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本课程大纲旨在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Ⅱ、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
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熟练听懂并流畅表达日常生活对话;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课文和文章;3.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语法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汉语书写简单的短文。
Ⅲ、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模块。
具体内容如下:1. 听力(Listening)该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和简短的演讲。
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用语、问候和介绍、购物和旅游、餐厅和交通等。
2. 口语(Speaking)该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
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用语的运用、购物和旅游对话的模拟、餐厅和交通场景的口语练习等。
3. 阅读(Reading)该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中文课文和文章。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生活实用信息的获取、简单文章的阅读等。
4. 写作(Writing)该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中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经验的写作、旅行日记的撰写、简单议论文的写作等。
Ⅳ、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听力练习等。
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合作,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Ⅴ、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分为形ative评价和summative评价两部分。
形ative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和小测验等。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法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总学时:72学时学分: 4学分适用对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课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论、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言语技能训练等三个部分。
系统介绍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以及言语技能训练的内容、目标、原则、方法和技巧等,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辅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1、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训练两大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实践运用。
通过课程的讲授和训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音、汉字、语法、词汇等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并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听力、会话、阅读、书面表达等汉语言语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掌握基本训练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切实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2、课程教学目标(1)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第二语言教学法相关理论,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从宏观上把握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目的。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不同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在此方面所作的研究;掌握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优缺点,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影响。
(2)基本知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的学习,使学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深入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特点;理解教学原则,全面把握语言要素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并掌握常用的教音、正音、词语释义、以及汉字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向非汉语母语者传授汉语的过程,涵盖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本课程大纲旨在规范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优化。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活动。
具体目标如下:1. 听力: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日常对话和相关主题的讲座,能够理解基本的口语表达;2. 口语: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日常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3. 阅读: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章,获取相关信息;4. 写作:学生能够用汉语书写简单的个人信息、情况描述和简短的说理文;5. 翻译: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到母语的翻译,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 听力: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为主题,通过录音、对话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听力训练。
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基本的口语对话和简短的讲座,并能够从中获取信息。
2. 口语:以日常交流为主题,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口语训练等形式进行口语训练。
要求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日常对话,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 阅读:以简单的文章和故事为主题,通过课内练习和课外阅读等形式进行阅读训练。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章,并能够获取相关信息。
4. 写作:以个人信息、事物描述和简短的说理文为主题,通过课堂练习和写作训练等形式进行写作训练。
要求学生能够用汉语书写简单的个人信息,描述事物的外貌和功能,并能够写一篇简短的说理文章。
5. 翻译:以中文到母语的翻译为主题,通过课堂练习和翻译训练等形式进行翻译训练。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到母语的翻译,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和任务型教学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2. 评估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包括听力测试、口语考试、阅读理解、写作作业和翻译练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法
【课程编码】3B010258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学时数】34 【编写日期】2012-06-26
一、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
教育学基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以及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将来
的教学实践中能针对汉语的特征和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课型,更好地选择、分析、利用教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技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总论2学时(理论讲授)
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外语教学法背后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
二、熟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三、了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思考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同“英语教学”比较相似还是跟“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相似。
为什么
2.列出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分若干小组,互相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谈谈自己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