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1-4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
总
1. 植物的生长发育
- 植物的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
- 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2. 勤俭节约
- 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
- 认识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 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式
3. 空气和水的运动
- 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 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水的循环和水的利用
4. 身体的卫生与保健
- 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步骤
- 保持饮食均衡和锻炼身体的益处
- 预防疾病的基本知识
5. 动物的生活
- 观察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性
- 动物的种类和特征
-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6. 地理位置和方位
-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利用简单的方位词表达方位关系
- 使用简单的地图阅读和定位
7. 人口和职业
- 民族和人口分布情况
- 常见的职业及其特点
- 工作的重要性和劳动的尊严
以上是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成绩!。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分课时)》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分课时)》知识点归纳与整理二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第1课:认识常见材料1、常见材料有: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等。
2、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铝等。
3、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制作不同的物品。
4、家里的沙发是用木头做的;教室里的讲桌是用铁皮做的。
5、鞋面是用帆布做的,帆布比较透气;鞋底是用橡胶做的,橡胶比较有弹性;鞋眼是用金属做的,金属比较结实。
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1、常用的杯子材料:塑料、陶瓷、纸、金属、木材、玻璃等。
2、描述杯子特点的方法有: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
(1)看一看:看材料是否透明、是否有光泽、光滑程度。
(2)掂一掂:掂轻重。
(3)捏一捏:捏软硬。
(4)摸一摸:摸传热性能。
13、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1)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给它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
(2)纸杯太软,可以给它加一个塑料杯托,等等。
4、保温杯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选这些材料?(1)开关、杯嘴、杯盖是用塑料做的,因为塑料可塑性强、光滑、隔热效果好、较轻。
(2)胶垫、密封圈是用橡胶做的,因为橡胶弹性好、密封性好。
(3)杯体是用双层不锈钢做的,因为不锈钢结实、保温。
第3课:神奇的新材料1、雨点落在荷叶上,你有什么发觉?答:(1)雨点落在荷叶上呈球状。
(2)轻轻发抖荷叶,水珠会滚落下去。
(3)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
荷叶表面一尘不染,而且立刻就变干燥了。
2、在蜡烛黑灰上滚水珠实验。
(1)蜡烛火焰在纸杯底熏出的黑灰是纳米材料。
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2)水珠可以在蜡烛黑灰上滚动。
23、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就是0.毫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
4、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能够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
5、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秀的产物。
如纳米布料、防腐木、夹层玻璃、平安玻璃、隐形飞机等等。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精品】

2020最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说明:最新苏教版按课时整理要求学生:2-7页1查字典给括号里的每个字注上拼音2.标红的字读了会背3标红的字要会写(听写)4达到以上三个要求后请家长签名:1、认识常见的材料1.我们常见的材料有(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2.(铜勺)、(铁锅)、(铝罐)属于(金属)。
3.玻璃最大的特点:(透明),橡胶的特点:(有弹性)(耐磨)。
4.观察文具盒和文具,它们分别是用什么做的:尺子是用(塑料)做的,橡皮是用(橡胶)做的,铅笔是用木材做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5.你的黄口鞋子各部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这种材料的好处?答:鞋面是用布料做的,布料比较(透气)。
鞋底是用(橡胶)做的,橡胶有(弹性)、(耐磨)。
鞋眼扣是用(金属)做的,金属比较结实……2、各种各样的杯子1.辨别各种材料做的杯子我们可以采用了(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四种方法。
2.金属杯烫手,怎么办?答:加一个橡胶套……3.玻璃杯、陶瓷杯容易碎,怎么办?答:加一个橡胶套……4.纸杯太软,怎么办?答:加一个塑料杯托。
5.每一种材料都有它们的(特点),可以把具有不同(优点)的材料组合起来,做成人们需要的物品。
3、神奇的新材料1、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有(不沾水)、(不粘灰)的特点。
2、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都呈(球状),会卷走粉笔灰。
3、荷叶表面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纳米材料,雨滴落在荷叶上,荷叶不会吸水。
4、防水晒的木塑栈道表面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纳米涂料。
4、磁铁的吸力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
磁铁不能吸铜、铝等金属。
2、用磁铁“接力吸钢珠”,说明磁铁可以(传递磁力)。
磁铁不用靠近回形针,就能把回形针吸住,这个现象说明(磁铁可以隔空吸铁)3、隔着作业本,磁铁可以让作业本上的回形针移动,说明磁铁可以(隔物吸铁)。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1.我知道木头做成的(桌椅)、陶瓷做成的(花瓶)、玻璃做成的(水杯)、铁制(花架)、羊毛做成的(地毯)、棉布做成的(靠枕)、毛皮做成的(沙发罩)等。
⒉.我能辨认(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陶瓷)、(纸)、(玻璃)。
3.我知道制作成文具袋或铅笔盒的材料,有的用(防水布),有的用(刷漆的铁),有的用(塑料...…..而且,文具袋上的(拉链)是(尼龙)做的;塑料铅笔盒上的(扣子)是用(磁铁和铁)做的;(铅笔)是用(木头和石墨)做的、(尺子)是用(塑料)做的、(橡皮)是(橡胶)做的.......4.我的鞋子的鞋面是用(帆布)做的,(帆布比较透气)﹔鞋底是用(橡胶)做的,(橡胶弹性比较好),鞋眼扣用(金属或塑料)做成,(比较结实);鞋头用(橡胶)做成,(比较耐磨)...第二课《各种各样的杯子》1.制作杯子的材料可以是(塑料)、(陶瓷)、(纸)、(玉石)、(不锈钢)、(木头)。
⒉.金属杯(烫手),可以给它加一个(手柄),或者将杯壁做成(双层)的。
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给它加一层((布料护套)。
纸杯(太软),可以给它加一个(塑料杯托),等等。
3.我们可以通过看一看杯子的(光泽、透明程度),掂一掂杯子的(重量),捏一捏杯子的(软硬),摸一摸杯子(传热性能)来描述各种材料杯子的不同。
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1.我发现雨滴落在荷叶和蜡烛灰上成(球状)﹔在荷叶或蜡烛灰上撒上粉笔灰,来回滚动水滴,水滴会(卷走粉笔灰)。
2.像荷叶表面和蜡烛灰这样(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叫做(纳米材料)。
3.纳米材料可以用来做(衣服),防水防晒的(木塑栈道),安全的(夹层玻璃),(隐形飞机)。
第二单元《玩磁失》第一课《磁铁的吸力》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
2.磁铁能(隔空吸铁)、能(隔着东西吸铁)、能(传递吸铁)。
3.生活中,磁铁可以用作(磁性黑板擦)、(冰箱磁贴)、(磁性写字板)、(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汇总归纳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知识点1.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2.石头的用途有: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用来做盆栽等。
石头还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3.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光滑,轻重等。
4.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5.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6.筛泥土时,先用筛孔最大的筛子,再用筛孔中等的,最后用筛孔最小的,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7.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8.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杂物,并把大土块碾碎,再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泥塑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和高温烧制,就制成了陶器。
9.我们可以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在泥土里也能见到沙子。
10.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可以用极细的针在铝箔上扎孔然后借助塑料瓶筛出来。
11.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以下不同::放大镜看一看: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用手按一按: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用手捻一捻: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等。
12.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
黏土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13.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画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知识点1.生活中,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都需要水。
2.我们要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两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两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天气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掌握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2. 知识点梳理:(1)天气变化的表现形式:晴、阴、雨、雪、风等。
(2)如何观察天气:观察天空的云层、风向、气温等。
(3)如何记录天气:用图片、文字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3. 实践活动:观察当天的天气变化,并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章:季节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掌握如何感知季节变化。
2. 知识点梳理:(1)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和气候。
(2)季节变化对万物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等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
(3)如何感知季节变化: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比如树叶的颜色、动物的行为等。
3. 实践活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感知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章:水的形态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水的不同状态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掌握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2. 知识点梳理:(1)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2)水的相互转化:蒸发、凝固、融化等过程。
(3)观察水的变化:了解烧水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凝结成水滴等现象。
3.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烧水冒气泡、观察冰块融化等。
第四章:生物的生长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特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2. 知识点梳理:(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株成熟等阶段。
(2)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成长、繁殖等过程。
(3)观察生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长姿态、动物的行为等。
3. 实践活动: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状态和变化。
第五章:物体的移动1. 学习目标: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和实验。
2. 知识点梳理:(1)物体的运动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2)物体的速度:快慢、远近等。
(3)观察物体的运动:观察运动的小车、水中的漂浮物等。
3.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实验,比如小车前后运动的速度对比、不同材质的球的滚动速度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总
结
1. 科学与生活
- 科学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认识的过程。
- 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变世界。
- 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的。
- 空气中的氧气是我们呼吸所需的。
-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非常重要。
3. 昆虫世界
- 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
- 昆虫的特点是有六只脚、两对翅膀和外骨骼。
- 昆虫的生活多样,可以生活在陆地、水中和空中。
4. 植物的种子
-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
- 种子在适合的环境下可以发芽生长。
- 种子的外层叫做种皮,里面有种胚和胚乳。
5. 季节变化
- 季节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不同气候阶段。
- 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
6. 健康与安全
- 注意个人卫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 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健康。
- 安全卫生是我们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上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和生活。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1.认识常见材料: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2.金属有不同种类:铜、铁、铝......3.不同材料有各自的优点:如橡胶弹性好、耐磨;布料柔软、容易清洗;塑料轻便、防水。
4.描述某种杯子的特点:如玻璃杯,看上去透明,摸起来光滑、如果装热水烫手,掂起来沉重,捏起来很硬。
5.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如玻璃杯易碎,可以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
6.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
7.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产品。
如防腐木、夹层玻璃、安全玻璃、隐形飞机等等。
第二单元玩磁铁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
不能吸金、银、铜、铝等。
2.磁铁的三个特性:磁性可以传递、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可以隔空吸铁。
3.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磁扣、门吸、磁卡等。
4.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
5.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
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
6.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 表示。
7.磁铁的特性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磁铁的这一特点。
8.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
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盘上的N 与磁针的红色端重合。
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9.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旅行、航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在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卫星网络来确定方向和寻找目的地。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1.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阳光、温度、湿度、养料。
2.浇水,让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施肥,让植物获得充足的养料;放在阳光下,让植物获得充足的阳光。
3.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水和地下水。
4.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主要有觅食、筑巢、交配、饲养幼蚁和照顾蚁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单元知识点
1.认识常见材料: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铜、铁、铝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制作不用的物品。
2.描述杯子的特点:看:材料是否透明、是否有光泽、光滑程度。
掂:轻重。
捏:软硬。
摸:传热性能。
3.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给它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
纸杯太软,可以给它加一个塑料杯托,等等。
4.保温杯:开关、杯嘴、杯盖是用塑料做的,塑料可塑性强、光滑、隔热效果好、较轻。
胶垫、密封圈是用橡胶做的,橡胶弹性好、密封性好。
杯体是用双层不锈钢做的,结实、保温。
5.雨点落在荷叶上呈球状。
轻轻抖动荷叶,水珠会滚落下去。
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是天然的纳米材料。
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
荷叶表面一尘不染,而且立刻就变干燥了。
蜡烛火焰在纸杯底熏出的黑灰也是纳米材料。
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6.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就是0.000001毫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
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产品。
如纳米布料、防腐木、夹层玻璃、安全玻璃、隐形飞机等等。
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玩磁铁》
单元知识点
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
不能吸金、银、铜、铝等。
2.磁铁的三个特性:磁性可以传递、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可以隔空吸铁。
3.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磁性黑板擦、冰箱磁贴、磁性写字板、指南针、喇叭、磁悬浮列车、悬浮球、磁扣、门吸、磁卡等。
4.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
5.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
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
6.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7.磁铁的特性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异极相斥的特点。
8.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
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盘上的N与磁针的红色端重合。
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9.自制指南针:(1)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
(2)把磁化后的钢针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有水的盆里。
(3)待静止后,观察钢针所指的方向,把它指南的一端涂上蓝色。
(4)按顺时针方向在水盆边沿标出“东、南、西、北”。
10.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旅行、航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在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卫星网络来确定方向和寻找目的地。
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
单元知识点
1.小葱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足够的水分。
2.照料植物:浇水,让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施肥,让植物获得充足的养料;放在阳光下,让植物获得充足的阳光。
太阳提供光和合适的温度;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提供养料;降水、河流等提供水分。
阳光是植物的能量来源,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水和地下水。
3.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主要有觅食、筑巢、交配、饲养幼蚁和照顾蚁后等。
蚂蚁的家像一座地下宫殿,蚁后和幼蚁都有自己的房间,还有储存食物的仓库。
蚂蚁在土壤里分泌酸性物质,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肥力,但对植物的破坏性也很大。
4.土壤中的小动物:千足虫、蜗牛、蝼蛄、蜈蚣、蚯蚓、屎壳郎、西瓜虫等。
5.在草丛下、树根旁、树干、树洞里都可以找到土壤中的小动物。
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
单元知识点
1.常见的工具有:老虎钳、扳手、钢卷尺、螺丝刀、羊角锤等。
2.老虎钳:又叫钢丝钳,是一种夹持和剪切工具。
钳口可用来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丝。
扳手:因其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又被称为活动扳手,可用它紧固和松卸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
钢卷尺:又叫钢盒尺,长度有3米、5米等。
用它可以测量较长物体的尺寸或距离。
螺丝刀:也叫改锥、起子,是
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的工具,主要有一字和十字螺丝刀两种。
羊角锤:一头圆,适合敲打;另一头扁平,向上弯曲成V形开口,便于起钉、撬物。
3.锤子的发展:人类祖先直接用石头砸东西,后来,有了加木柄的石锤,再后来,有了坚硬的铁锤。
如今,又有了用木头、橡胶等材料制成的专用锤。
4.温室,又称暖房,有防寒、保温和透光等功能,人们常利用温室培植反季节蔬菜、水果等。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1.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于别人的看法,他不盲从,总想亲自研究。
沈括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写进了他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