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背板的介绍
【刘工总结】组件问题系列总结——常用的背板有几种?各自性能参数及适应性如何?

【刘工总结】组件问题系列总结——常用的背板有几种?各自性能参数及适应性如何?1.0绪论背板(Backsheet)是用在太阳能组件背面,直接与外环境大面积接触的光伏封装材料,其应具备卓越的耐长期老化(湿热、干热、紫外)、耐电气绝缘、水蒸气阻隔等性能。
因此,背膜要在耐老化、耐绝缘、耐水气等方面满足太阳电池组件25年的环境考验,起到封装组件原辅料、保护太阳能组件、隔绝汇流带的作用。
2.0背板分类及其性能光伏背板的分类有多种,最常用的有两种,即按制造工艺分为涂布型和复合型;按结构分为双面含氟背板、单面含氟背板、无氟背板三种。
一般而言,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背板都是复合工艺生产的,因此,现行的分类方式都是按背板结构进行分类的。
2.1、双面含氟背板市面上双面含氟背板最常见的是TPT(聚氟乙烯复合膜),其他的KPK,DDf等也都属于这种结构的背板。
TPT采用复合工艺,两面含氟材料为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Tedlar聚氟乙烯聚合物,中间为PET,通过胶黏剂复合在一起。
内层氟材料保护PET免受紫外线腐蚀,同时经过特殊处理与EVA更好的粘结,外层氟材料保护组件背面免受湿、热、紫外线侵蚀。
双面含氟背板大同小异,区别只在氟材料的成分和内层氟材料的特殊处理上。
比如,伊索TPT背板内层经过特殊处理,以使其更适合与EVA粘结,而凸版TPT则不分正反面;又比如,DDF、KPK采用PVDF作为两面含氟薄膜。
从长远来看,如果背膜内层不含氟材料,不能对背膜的PET主体基材进行有效保护,组件安装后背膜无法经受长期的紫外老化考验,在几年之内组件就会出现背膜黄变、脆化老化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组件的长期发电效能,因此,双层氟材料背板是完全必要的。
2.2、单面含氟背板单面含氟结构背板称为TPE,代表产品为美国3M背板,日本东洋铝等。
以3M背板为为例,三层结构复合而成,成分为:外层THV 氟塑料(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氟乙烯共聚物),中间PET基体,内层EVA。
光伏组件背板材料介绍-2012.5

水汽
四氟乙烯或偏氟乙烯颗粒 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基材
PET层
• 氟涂料无法形成有效的薄膜,只适合保护基材是坚硬,熔点高的物质,如背 板等较软的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经常被弯曲,涂层形成看不见的裂纹而被破 坏。氟涂料必须通过高温烧结(370-400℃)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膜,但是对 于熔点只有280℃的PET基材来说,是根本无法承受高温烧结的。
杜邦公司的Tedlar是最广泛使用的PVF薄膜,其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 分。从实际使用情况而言,第一代产品质量更好一些。其厚度在37μm左 右,目前较多供应欧美市场。第二代产品成本低一些,厚度为25μm,表 面有肉眼可见的针孔,供应亚洲市场较多。具悉杜邦公司已有第三代产品, 但目前市场上还未见广泛推广。
乙烯共聚物(THV)
(CF(CF3)-CF2)
m-(CH2-CF2)o-
几种氟塑料薄膜的水汽阻隔能力(透水性)
(使用同样厚度为100μm的膜,在40℃、95%的湿度下,测试透水性)
PVF (Tedlar) 的水汽透过率10-20克/天平方米, PVDF的水汽透过率不超过2克/天平方米, THV不超过2克/天平方米 ECTFE不超过1克/天平方米 PET不超过10克/天平方米(但长时间会发生水解)。
交联型氟涂层/PET/氟涂层 耐候性PET/PET/PO 氟涂层/PET/氟涂层
背板耐候性能下降
常见的背板出质量问题的几个方面
背板自身材质缺陷:使用年限不达标(表现为氟材料保护层破损开 裂,PET脆化、发黄,背板破裂,纯PET结构背板一般使用年限不超过 12年)。
背板脱层:层间胶黏剂缺陷导致背板层间分层(涂胶工艺稳定性问 题,或层间胶黏剂粘结强度不够,或层间剥离力老化衰减快)
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几种主要封装材料的特性

几种主要材料的特性一、钢化玻璃1. 加工原理钢化玻璃是平板玻璃的二次加工产品,钢化玻璃的加工可分为物理钢化法和化学钢化法。
太阳能光伏组件对钢化玻璃的透光率要求很高,要大于91.6%,对大于1200nm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
厚度在3.2mm。
1)物理钢化玻璃又称为淬火钢化玻璃(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这种玻璃处于内部受拉,外部受压的应力状态,一旦局部发生破损,便会发生应力释放,玻璃被破碎成无数小块,这些小的碎片没有尖锐棱角,不易伤人。
2)化学钢化玻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一般是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钢化。
其效果类似于物理钢化玻璃2. 钢化玻璃的主要优点:第一是强度较之普通玻璃提高数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5~10倍,提高强度的同时亦提高了安全性。
第二是使用安全,其承载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质,即使钢化玻璃破坏也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降低了. 钢化玻璃的耐急冷急热性质较之普通玻璃有2~3倍的提高,一般可承受150LC以上的温差变化,对防止热炸裂有明显的效果。
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的温差是普通玻璃的3倍,可承受200℃的温差变化。
3. 钢化玻璃的缺点:第一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
第二钢化玻璃强度虽然比普通玻璃强,但是钢化玻璃在温差变化大时有自爆(自己破裂)的可能性,而普通玻璃不存在自爆的可能性钢化玻璃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叫做钢化玻璃的自爆4.自爆现象:①玻璃质量缺陷的影响A.玻璃中有结石、杂质: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
特别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结石存在于玻璃中,与玻璃体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
玻璃钢化后结石周围裂纹区域的应力集中成倍地增加。
当结石膨胀系数小于玻璃,结石周围的切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
光伏板结构组成

光伏板结构组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光伏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板的结构组成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决定了光伏板的性能和效率。
一个典型的光伏板主要由玻璃罩板、电池片、背板、支架等组件构成。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光伏板的结构组成。
玻璃罩板是光伏板的外部保护罩,通常由钢化玻璃或浮法玻璃制成。
玻璃罩板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电池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雨、灰尘等,同时还可以起到收集太阳光的作用,提高光伏板的光吸收率和电能转化效率。
电池片是光伏板的核心部件,主要是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常见的电池片类型有单晶硅、多晶硅、PERC电池等。
电池片的工作原理是当阳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光子被电池片吸收,激发电子跃迁出现电场,进而产生电流。
电池片的制造工艺越先进,效率越高,所产生的电能也就越多。
背板是支撑光伏板电池片的基座,通常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背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电池片,确保光伏板的结构稳固,同时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防止光伏板过热损坏。
背板的设计和材料选用也对光伏板的寿命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支架则是将光伏板固定在地面或屋顶的架子,通常由镀锌钢材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支架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光伏板自身重量和外界风雨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日照角度和方向,以保证光伏板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阳光,提高发电效率。
除了上述主要组件之外,光伏板还包括连接线、接线盒、逆变器等配套设备。
连接线用于将光伏板之间或者光伏板与逆变器之间连接起来,传输太阳能转化的电能。
接线盒则起到连接和保护连接线的作用,确保光伏板的输出电能安全可靠。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输出为交流电方便供电使用。
光伏板的结构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合理搭配和设计才能确保光伏板的性能和效率。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伏板的结构组成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以适应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光伏组件结构

光伏组件结构一、引言光伏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成电能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家庭、工业和商业等领域。
而光伏组件则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其结构和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组件的结构。
二、光伏组件的定义和作用1. 光伏组件是什么?光伏组件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模块,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
2. 光伏组件的作用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起到了收集、转换太阳能为直流电,并输出给逆变器进行处理和储存等功能。
三、光伏组件结构1. 外壳外壳是保护光伏电池板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和物理损坏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常采用耐候性强、密封性好、高透明度且具有抗紫外线性质的材料制成。
常见材料有玻璃、聚碳酸酯、有机玻璃等。
2. 硅片硅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硅片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
其中,单晶硅的转换效率高,但制造成本也较高;多晶硅则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转换效率也相应降低。
3. 电池片电池片是由多个硅片组成的模块,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串联或并联以达到所需输出电压和电流。
4. 背板背板通常采用耐候性强、防潮性好、耐腐蚀且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如铝板、不锈钢板等。
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光伏组件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和物理损坏。
5. 导线导线主要负责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输出给逆变器进行处理和储存等功能。
通常采用铜排或铝排等导体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蚀性。
四、光伏组件工作原理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当太阳光照射到硅片上时,会激发出电子和空穴对,从而产生直流电。
这些电子和空穴对会通过导线输出给逆变器进行处理和储存。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光伏组件的结构,包括外壳、硅片、电池片、背板和导线等部分。
同时也介绍了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即基于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光伏组件背板

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物—氟塑料膜为白色,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因此对组件的效率略有提高,并因其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还可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也有利于提高组件的效率。
当然TPT背板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极佳的机械性能、延展性、耐老化、耐腐蚀、不透气,以及耐众多化学品、溶剂和着色剂的腐蚀。有出色的抗老化性能并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了韧性和弯曲性。提高组件的效率。增强组件的抗渗水性。对组件背部起到了很好密封保护作用,延长了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组件的绝缘性能。
用于组件背面,组件背表面的关键特征是它必须具有很低的热阻,并且必须阻止水或者水蒸汽的进入,对电池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一般具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背板是光伏组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来抵御恶劣环境对组件造成运输,平整堆放。背膜的最佳贮存条件:放在恒温、恒湿的仓库内,其温度在0-40℃之间,相对湿度小于60%。避免阳光直照,不得靠近有加热设备或有灰尘等污染的地方,并应注意防火。保质期为12月。
一、背板的结构及、性能、使用、运输事项
①、可分为:TPT、TPE、和PET/聚烯烃结构。其中T指美国杜邦公司的聚氟乙烯(PVF)薄膜,其商品名为Tedlar。P指双向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即PET薄膜,又名聚酯薄膜或涤纶薄膜。E指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聚烯烃指各种以碳碳结构为主链的塑料。在各个注明的结构层之间使用合适的胶粘接复合而成太阳能电池背板。1.1.4TPT背板TPT(聚氟乙烯复合膜),用在组件背面,作为背面保护封装材料。厚度0.17mm,纵向收缩率不大于1.5%,用于封装的TPT至少应该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F需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封装用Tedlar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沾污或受潮,特别是内层不得用手指直接接触,以免影响EVA的粘接强度。TPT背板由PVF(聚氟乙烯薄膜)-PET(聚脂薄膜)-PVF三层薄膜构成的背膜,简称TPT;TPT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F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光伏组件EVA背板

不同的温度对EVA的胶联度有比较大的影响,EV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在 熔融状态下,EVA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玻璃,TPT产生粘合,在这过程中既有物理也有化学的键合。未 经改性的EVA透明,柔软,有热熔粘合性,熔融温度低,熔融流动性好。但是其耐热性较差,易延伸而 低弹性,内聚强度低而抗蠕变性差,易产生热胀冷缩导致晶片碎裂,使得粘接脱层。
PVDF ECTFE
聚偏氟乙烯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CH2-CF2)n-(CH2-CH2)n-(CFClCF2)m-
THV
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 共聚物(THV)
-(CF2-CF2)n-(CF (CF3)-CF2)m-(CH2CF2)o-
3M
2012-5-27
15
几种氟塑料薄膜的主要供应商
对性能的影响 VA含量越高,流动性越大,软化点越低,粘结性能越好,极性越大 分子量越高,流动性越差,整体力学性能越好 决定EVA的固化温度与固化时间。好的交联剂体系,可以降低气泡产生 可能性,同时残留的自由基少,减少不稳定因素 主要是用来延缓交联反应的时间,有利于抽真空时气泡的排除 提高EVA的抗氧化性能 提高EVA的耐紫外黄变,捕捉自由基,延缓EVA老化 提高EVA与玻璃的粘结强度 8
2012-5-27
5
不同厂家EVA的UV截止波长:
EVA厂家
福斯特406/806
普利司通
1 360nm
2
3
4
5 380nm
EVA透射曲线及透光率,如下: 320nm/380nm 360nm 截止波长
电池响应光谱: 360nm 360nm 360nm
1.1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200
光伏组件背板介绍

外层 为了有良好的耐候性,一般要求背板外层材料为含氟材料,
PVF和PVDF为最常见的两种含氟材料。
PVF
PVDF
PTFE
1个氟原子 含氟量41%
2个氟原子 含氟量59%
4个氟原子 含氟量76%
性能 密度 熔点 分解温度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外层
PVF和PVDF的对比
单位
PVF
g/cm3
1.4
℃
185~195
背板结构
➢ 各层的特性 ➢ 外层
➢ 中间层 ➢ 内层
➢ 粘结体系
外层 胶层 中间层
胶层 内层
各层的特性
粘合
机械性能
○
● ● ●
●
●
● ●
○
●
电性能
○
●
○
化学稳定 性
热力学稳 定性
水汽透 抗紫外 过率
湿热
○
○
●
○
耐火性
●
●
●
○
●
●
●
●
●
○
○
●
○●
○重要特性;● 关键特性
可操作性
○
○
○
类型 PVF PVDF
III. High surface tension(被粘结层表面处理状态---较高的表面 张力有利于铺展和渗透);
IV. Evenly coated(胶水的涂布方式---平整及均匀性) 。
高 表 面 能 粘结体系低表面能
High Surface Energy Low Surface Energy
容易浸润(黏接)
粘结体系
➢ 粘结的主要特性:
在各层材料可靠的前提下,主要考虑粘结界面的可靠性,影响 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
185~195
℃
210
Mpa
37~41
%
65~225
%
5
PVDF 1.7
160~172 316
30~50 50~250
2
使用温度
℃
-70~107
-60~150
PVDF的密度是PVF的1.3-1.4倍,在分子结构上多一个氟原子,所以比PVF更致密、 更耐候、阻隔性更好。纯PVDF薄膜的透水率只有同等厚度的PVF薄膜的1/5左右, 所以通常情况下使用PVDF薄膜的厚度可以比PVF薄,但是PVDF成型较困难,一 般需要添加丙烯酸类材料,此材料会造成局部老化。
基本性能 1. 优秀的耐候性 2. 低的水汽透过率 3. 好的电气绝缘性 4. 一些机械性能
总则
目前市场上主流使用的背板有TPT、TPE、KPK、KPE、KPF、PPE等结构,以TPE结构背板为 例:
•外层保护层 氟层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等; •中间层 PET 层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等; •内层 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等。
中间层
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又称聚酯薄 膜,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 平滑有光泽。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具有优良的 物理机械性能,短期使用可耐150 ℃高温,-70 ℃低温,且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
PET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 性能仍较好,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 尺寸稳定性都很好。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但 是在高温高湿中容易水解,在紫外光照下易发生 光降解反应。
粘结体系
➢ 粘结的主要特性:
在各层材料可靠的前提下,主要考虑粘结界面的可靠性,影响因素: I. No hydrolysis in long-term tests(胶水自身性能---在长期测试中不水解失效); II. Good physical contact(被粘结层表面洁净程度---形成良好的物理接触); III. High surface tension(被粘结层表面处理状态---较高的表面张力有利于铺展和渗
内层
TPT结构
KPK结构
TPE结构
KPE结构
类型 含氟膜 改性EVA 改性PA 聚乙烯
优点 耐紫外能力优
粘接性强 返修成品率高
粘结性好
缺点 粘结性弱(需表面处
理) 返修成品率低 抗老化性能弱 组件不好返修
粘结体系
粘结体系是由粘合剂,稀释溶剂及部份填加的助剂形成,其主体的粘合剂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背板企业选用的粘结剂体系基本上均为双成分聚氨酯体系,因其既要有优 异的抗UV,耐水解等抗老化要求,又要对难粘结的含氟膜有良好的粘接性,故目前 全球也仅有几家专业的粘结剂公司可以生产。
透); IV. Evenly coated(胶水的涂布方式---平整及均匀性) 。
➢ 粘结体系的成分:
I. Adhesive, solvent dilution and add additives (胶黏剂、稀释溶剂、填料)。 II. A two-component PU system (双组份聚氨酯体系) III. Required high dilution solvent purity (稀释溶剂纯度要求极高)。
抗张强度 断裂伸长率 150°C 30min 和封装材料 粘结性能 防水汽 安全保护 和硅胶
材料分析测试
➢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背板表面/截面形貌
➢ 色差分析 观察背板的老化情况
➢ FT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分析化学键的变化
材料老化测试
每一块组件都要通过IEC认证,这是光伏组件的最低要求。 对特殊的气候,特殊的应用,也会附加增加一些测试 TC DH HF UV 盐雾测试 落砂测试
Hale Waihona Puke 外层为了有良好的耐候性,一般要求背板外层材料为含氟材料,PVF和PVDF为最 常见的两种含氟材料。
PVF
PVDF
PTFE
1个氟原子 含氟量41%
2个氟原子 含氟量59%
4个氟原子 含氟量76%
外层
性能 密度 熔点 分解温度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热收缩率
PVF和PVDF的对比
单位
PVF
g/cm3
中间层
类型 PET PA
优点
缺点
良好的绝缘性能;低热阻; 低的水汽透过率;低的收 缩率;机械性能高;价格
低
耐紫外能力差;抗湿热能 力差(易水解);阻燃性
差
层间剥离强度好
尺寸稳定些差,水汽透过 性差,价格高
注:单层PET型背板需改性。单层PET加耐候性添加剂后耐候性仍不能和含 氟材料匹配,因为添加剂会逐渐消耗。
背板结构
➢ 各层的特性 ➢ 外层 ➢ 中间层 ➢ 内层 ➢ 粘结体系
各层的特性
外层 胶层 中间层
胶层 内层
粘合
机械性能
○
● ● ●
●
●
● ●
○
●
电性能
○
●
○
○重要特性;● 关键特性
化学稳定 性
热力学稳 定性
水汽透 抗紫外 过率
湿热
○
○
●
○
耐火性
●
可操作性
○
●
●
○
●
●
●
○
●
●
○
○
●
○●
○
外层
类型 PVF PVDF
聚乙烯
Polyethylene
聚苯乙烯 Polystyrene
聚丙烯
Polypropylene
聚四氟乙烯 Teflon
背板的测试方法
➢ 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材料分析测试 ➢ 可靠性测试 ➢ 区域性环境要求
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机械性能测试
尺寸稳定些 剥离强度 层间剥离强度 水汽透过率 击穿电压 润湿张力
➢ 总论 ➢ 背板结构 ➢ 背板的测试方法 ➢ 背板的失效模式
总论
背板(Backsheet)是用在太阳能组件背面,直接与外环境大面积接触的光伏封装材料, 其应具备卓越的耐长期老化(湿热、干热、紫外)、耐电气绝缘、水蒸气阻隔等性 能。因此,背膜要在耐老化、耐绝缘、耐水气等方面满足太阳电池组件25年的环境 考验,起到封装组件原辅料、保护太阳能组件、隔绝汇流带的作用。
背板的失效模式
背板褶皱
背板返修难
背板分层
氟层结晶
背板的失效模式
氟膜开裂 氟膜TD方向强度太低
背板黄变 不耐UV
背板分层 胶水水解或胶未固化
谢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供应商
厚度
DUPONT
25/38
Arkema、SKC、DENKA、国 内
……
18~30
PTFE PET PA
ASAHI GLASS Dupont Teijin、Toray Evonik
20/25 50~125 NA
关键点评估
1、机械性能 2、水汽透过率 3、耐酸碱性 5、耐UV和耐热 6、氟化物含量
粘结体系中影响剥离强度的另一因素,就是稀释溶剂,常规选用为:乙酸乙酯,酮类等, 但对其纯度要求极高,因为其中所含的水分,醇类等羟基(-OH)杂质会与粘接剂中 固化剂所含有的异氰酸根(-NCO)发生直接反应,导致粘接剂性能下降,严重的甚 至失效,因此虽然溶剂是常规溶剂,但是其中对羟基类杂质的要求必须控制严格。
粘结体系
高表面能 High Surface Energy
容易浸润(黏接)
Easy-to-adhere
低表面能 Low Surface Energy
难以浸润(黏接)
Hard-to-adhere
金属
Metals
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
聚酯
Polyester
聚氯乙烯 PVC
聚氨酯 Polyureth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