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手册编写规范

合集下载

软件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指导规范

软件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指导规范

软件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指导规范一、引言软件产品用户手册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和使用软件产品而编写的重要文档。

良好的用户手册能够使用户轻松上手,减少用户对技术支持的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整体结构、语言规范、内容要点等方面为编写软件产品用户手册提供指导规范。

二、整体结构1. 标题页在用户手册的开头添加标题页,包括软件名称、版本号、日期和版权信息,以便用户准确标识和识别。

2. 目录为了方便用户查找和快速定位所需信息,编写用户手册时应包含详细的目录,并准确标识每个章节的页码。

3. 简介简介部分应包括软件产品的背景介绍、主要特点和功能以及适用范围等内容,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软件产品的概况。

4. 安装与配置在此部分中,需要提供清晰、详细的安装步骤和配置指导,包括软件的系统要求、安装前准备、安装步骤、常见问题解答等相关信息。

5.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是用户手册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逐步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功能说明。

可以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供示意图和操作界面截图,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6. 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在用户手册中添加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的章节,列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帮助用户自行排查故障和解决常见问题。

7. 版权和免责声明在用户手册的结尾部分,添加版权和免责声明,明确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免责条款,保护软件开发方的合法权益。

三、语言规范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用户手册的语言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或太过晦涩的词汇,保持与用户的沟通顺畅。

2. 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的表述用户手册应尽量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的表述,确保用户可以准确理解,正确操作软件。

3. 使用一致的术语和格式为了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用户手册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格式应保持一致,避免混淆和困惑。

四、内容要点1. 首次使用向导提供软件产品的首次使用向导,引导用户进行软件的首次安装和初始化设置。

2. 主要功能说明逐一介绍软件产品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核心模块、操作界面、常用功能操作等。

用户手册标准格式模板

用户手册标准格式模板

用户手册标准格式模板1. 概述用户手册是一份重要的文档,旨在帮助用户正确使用产品或服务。

本文档提供了用户手册的标准格式模板,以便于编写规范、易读且有用的用户手册。

2. 标题用户手册应该以具有描述性的标题开头,以吸引读者并指明文档内容。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准确地表达手册的主题。

3. 目录4. 引言引言部分应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概述,包括背景信息、目标用户群和主要功能。

引言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手册的整体结构和目标。

5. 功能说明用户手册应该详细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各个功能,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每个功能都应该在独立的章节中进行说明,以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6. 常见问题解答用户手册应该包含一个常见问题解答(FAQ)部分,以帮助用户解决常见的问题或疑惑。

FAQ应该提供简明扼要的问题和对应的解答,以便用户快速找到答案。

7. 附录8. 使用说明用户手册应该包含使用说明,以帮助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手册的内容。

使用说明应该概述手册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手册的资源。

9. 样式和布局用户手册的样式和布局应该简洁清晰,以提高阅读效果和易用性。

应使用适当的标题、段落和列表来组织文档,以确保信息的结构性和易读性。

10. 术语和缩写用户手册中使用到的术语和缩写应当在文档中进行解释和定义,以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手册的内容。

11. 更新记录用户手册应该包含一个更新记录部分,用于记录手册的版本和更新历史。

更新记录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手册的最新变更,并查看之前版本的内容。

结论用户手册标准格式模板提供了一个参考,以帮助编写规范、易读且有用的用户手册。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手册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技巧及设计规范

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技巧及设计规范

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技巧及设计规范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而一份清晰、准确、易于理解的产品用户手册对于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上手使用产品,还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那么,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产品用户手册呢?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

一、明确用户手册的目标和受众在编写用户手册之前,首先要明确其目标和受众。

用户手册的目标通常是为了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功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从而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产品。

而受众则可能包括初次使用者、有一定经验的用户、技术人员等。

不同的受众对于手册的需求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编写时需要根据受众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对于初次使用者,手册应该尽可能详细、直观,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图示;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用户,可以重点介绍一些高级功能和技巧;对于技术人员,则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技术参数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组织清晰的结构和目录一个良好的结构和目录能够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用户手册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简介:包括产品的概述、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等。

2、安装与设置:指导用户如何正确安装和设置产品,包括硬件连接、软件安装、初始配置等。

3、操作指南:详细介绍产品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按照功能模块或操作流程进行分类。

4、维护与保养:提供产品的日常维护、清洁、存储等方面的建议。

5、故障排除:列举常见的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帮助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行解决。

6、技术规格:包括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尺寸重量等。

7、附录:如术语表、参考资料、保修信息等。

在目录中,要清晰地列出各个章节的标题和页码,以便用户快速浏览和定位。

三、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用户手册的语言应该简洁、准确、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专业术语。

如果必须使用专业术语,要在首次出现时进行解释。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和歧义。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编号:版本号:发放号:文件名称: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变更记录注:对该文件内容增加、删除或修改均需填写此变更记录,详细记载变更信息,以保证其可追溯性。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用户操作手册旨在告诉软件的使用者在使用本软件时所应采用的方法与程序,并提供有关的信息,如系统结构、软件功能、操作流程等,以协助软件的使用。

用户操作手册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

操作说明必须尽量地详尽,以便使用者易于掌握。

目录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模板 (1)第一章简介 (4)1、手册目的 (4)2、手册范围 (4)3、名词定义 (4)4、参考文件 (4)第二章系统概述 (6)1、系统目标 (6)2、系统范围 (6)3、系统结构 (6)4、软件环境 (6)第三章公共操作 (7)1、开机/关机 (7)2、注册 (7)3、主菜单操作 (7)4、退出 (8)5、屏幕画面的布局 (8)6、公共画面属性 (8)7、提示窗 (8)8、按钮定义 (8)9、键盘定义 (8)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 (9)1、功能概述 (9)2、操作规程 (9)3、操作说明 (9)第一章简介本章将简要地说明用户操作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1、手册目的本手册的目的在于告诉某某系统软件的使用者,本系统软件提供了哪些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地、有效地来使用这些功能。

2、手册范围☞本手册首先简要地介绍本系统软件的结构以及软件环境,然后说明本系统软件为使用者提供的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本手册的使用者包括:{在此罗列使用者……}☞本手册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简介:简单说明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第二章系统概述:简单说明本系统的结构及其执行环境。

∙第三章公共操作:介绍开机、系统注册与退出、关机等公共操作,并指明为系统中各项操作所共有的屏幕属性、按钮定义及键盘定义。

∙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逐一说明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编号:版本号:发放号:文件名称: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变更记录注:对该文件内容增加、删除或修改均需填写此变更记录,详细记载变更信息,以保证其可追溯性。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用户操作手册旨在告诉软件的使用者在使用本软件时所应采用的方法与程序,并提供有关的信息,如系统结构、软件功能、操作流程等,以协助软件的使用。

用户操作手册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

操作说明必须尽量地详尽,以便使用者易于掌握。

目录第一章简介本章将简要地说明用户操作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1、手册目的本手册的目的在于告诉某某系统软件的使用者,本系统软件提供了哪些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地、有效地来使用这些功能。

2、手册范围本手册首先简要地介绍本系统软件的结构以及软件环境,然后说明本系统软件为使用者提供的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本手册的使用者包括:{在此罗列使用者……}本手册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简介:简单说明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第二章系统概述:简单说明本系统的结构及其执行环境。

第三章公共操作:介绍开机、系统注册与退出、关机等公共操作,并指明为系统中各项操作所共有的屏幕属性、按钮定义及键盘定义。

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逐一说明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其中“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为本手册之重点, 希望使用者能深入了解。

3、名词定义这里定义为了准确地解释本手册所需要的字头词和缩写词。

这些信息也可以由手册的附录提供,或引用别的文档。

4、参考文件参考文件清单。

每个参考文件的标题、索引号或文件号、发布或发表日期、出版单位等。

每个参考文件的来源。

这些信息也可以由手册的附录提供,或引用别的文档。

用户操作手册的参考文件至少应包括本系统的“软件需求分析报告”。

第二章系统概述本章将简要说明本系统之目标、范围、结构、及软件环境。

1、系统目标说明本系统主要目标。

2、系统范围说明本系统之主要范围。

用户手册编写规范

用户手册编写规范

用户手册编写规范密级:机密用户手册编制规范 V1.01999 年10 月20 日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浪潮通软公司用户手册编写规范1 目录文档类别使用对象 .21.引言 .31.1 目的31.2 范围31.3 术语定义31.4 参考资料31.5 版序控制记录31.6 版本更新记录42.编制大纲 .52.1 编写要求52.2 文档分类62.3 用户使用手册编制大纲62.3.1 前言 .72.3.2 功能 .72.3.3 附录 .82.4 用户安装手册编制大纲82.4.1 前言 .92.4.2 单机版的安装及配制 .92.4.3 网络版的安装及配制 .92.4.3 附录 .102.5 系统管理员手册编制大纲103.编写原则 .114.审核鉴定 .11 浪潮通软公司用户手册编写规范2 文档类别使用对象文档类别该文档是为浪潮通用软件公司的产品提供一个用户手册编写规范。

使用对象该文档使用对象为浪潮通用软件公司参与文档编制工作的人员,包括设计人员.编程人员.文档编制人员以及其他参与文档工作的成员。

浪潮通软公司用户手册编写规范3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是为公司产品的文档编写提供规范说明,其目的是:1.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文档,以供用户参阅和培训之用。

2.提供相应的配套资料,辅助软件推向市场。

1.2 范围本文档提供公司产品用户手册的编制类型.编制大纲.编制风格.编制顺序以及用于编制人员最后进行的审核。

1.3 术语定义1.4 参考资料国强财务软件6.0 产品用户手册编写指南 V1.31.5 版序控制记录版序状态拟稿审核批准发布日期1.0 管理过程改善部浪潮通软公司用户手册编写规范41.6 版本更新记录 *A 修改 Dmail 地址;2)目录用 WORD97 自动生成,采用正式格式,显示三级标题,页码右对齐,字体用小四号宋体;目录起始页第一行正中为“目录”二字,字体为四号加黑宋体。

3)正文的章.节格式用 MS WORD*的标题格式,段内的字体应保持字体统一,用小四号宋体。

用户手册管理制度

用户手册管理制度

用户手册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为了规范用户手册的管理,提高用户手册的编写质量,并保障用户手册的合理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用户手册编写1. 编写目的用户手册是为了向用户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保养须知和维修注意事项,帮助用户充分了解和正确使用产品。

因此,用户手册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用户清晰的指导和帮助。

2. 编写责任用户手册的编写由产品开发部门负责,他们需要收集产品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和疑问,然后整理成文档并不断完善。

3. 编写内容用户手册需要包括产品的使用方法、功能说明、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内容,并且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配以图片说明,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

4. 编写流程用户手册的编写流程包括需求收集、文档撰写、审批修改、最终定稿等环节。

需要建立一个严谨的流程,确保用户手册内容的准确和完整。

第三章用户手册审核和发布1. 审核责任用户手册的审核由产品质量部门负责,他们负责对用户手册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审核,确保用户手册的准确和可靠。

2. 审核流程用户手册的审核流程包括初步审核、技术审查、语言审查、样张审查等环节,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审核流程。

3. 发布方式经过审核的用户手册可以采用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方式发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用户手册。

第四章用户手册更新和维护1. 更新责任产品开发部门负责用户手册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他们需要不断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并及时对用户手册进行更新和完善。

2. 更新内容用户手册需要根据产品的更新和升级不断进行更新,保障用户手册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3. 更新流程用户手册的更新流程需要包括需求收集、文档修改、审核发布等环节,确保用户手册的更新流程清晰顺畅。

第五章用户手册管理1. 数字化管理用户手册需要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用户手册的文档库,并根据产品型号和版本进行分类管理。

2. 存档备份用户手册需要进行定期存档备份,以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保障用户手册的长期可用性。

3. 使用管理用户手册需要建立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谁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何时使用用户手册,避免用户手册被滥用。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

编号:版本号:发放号:文件名称: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变更记录注:对该文件内容增加、删除或修改均需填写此变更记录,详细记载变更信息,以保证其可追溯性。

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用户操作手册旨在告诉软件的使用者在使用本软件时所应采用的方法与程序,并提供有关的信息,如系统结构、软件功能、操作流程等,以协助软件的使用。

用户操作手册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

操作说明必须尽量地详尽,以便使用者易于掌握。

目录用户操作手册编写规范模板 (1)第一章简介 (4)1、手册目的 (4)2、手册范围 (4)3、名词定义 (4)4、参考文件 (4)第二章系统概述 (6)1、系统目标 (6)2、系统范围 (6)3、系统结构 (6)4、软件环境 (6)第三章公共操作 (7)1、开机/关机 (7)2、注册 (7)3、主菜单操作 (7)4、退出 (8)5、屏幕画面的布局 (8)6、公共画面属性 (8)7、提示窗 (8)8、按钮定义 (8)9、键盘定义 (8)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 (9)1、功能概述 (9)2、操作规程 (9)3、操作说明 (9)第一章简介本章将简要地说明用户操作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1、手册目的本手册的目的在于告诉某某系统软件的使用者,本系统软件提供了哪些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地、有效地来使用这些功能。

2、手册范围☞本手册首先简要地介绍本系统软件的结构以及软件环境,然后说明本系统软件为使用者提供的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本手册的使用者包括:{在此罗列使用者……}☞本手册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简介:简单说明本手册的目的、范围、名词定义和参考文件。

•第二章系统概述:简单说明本系统的结构及其执行环境。

•第三章公共操作:介绍开机、系统注册与退出、关机等公共操作,并指明为系统中各项操作所共有的屏幕属性、按钮定义及键盘定义。

•第四章功能概述与操作说明:逐一说明各项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手册编写规范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用户手册编写规范目录1.用户手册格式的统一规定1.1章、节标题1.2版面设置2.用户手册的内容2.1用户手册的目标2.2用户手册的内容2.3用户手册的风格1. 用户手册格式的统一规定1.1 章、节标题一般情况下,用户手册用章、节来划分其内容。

如果有的系统很大,其用户手册所包含的内容繁多,那么请根据其内容把用户手册划分为几个分册。

每一分册根据本规定独立进行章、节编号。

1.1.1 章标题每章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采用“第1章”、“第2章”、……的形式表示章的编号,章的编号后面空一个半角的格,然后是这一章的标题。

1)每一章必须另起一页开始;2)章的编号和标题采用左对齐的格式放在行的左边;3)章的编号和标题采用黑体小三号字;4)章的编号和标题与其篇眉之间空一行,和其正文之间空三行。

1.1.2 节标题节的编号格式为“§x.y”。

其中,x为章的号码,y为节的号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节的编号后面空一个半角的格,然后是这一节的标题。

1)每一节必须另起一页开始;2)节的编号和标题采用左对齐的格式放在行的左边;3)节的编号和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4)节的编号和标题与其篇眉、正文之间均空一行。

1.1.3 小节标题小节的编号格式为“§x.y.z”。

其中,x为章的号码,y为节的号码,z为小节号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小节的编号后面空一个半角的格,然后是这一小节的标题。

1)不必专为小节另起一页开始;2)小节的编号和标题从左边开始顶格书写;3)小节的编号和标题采用黑体小四号字;4)小节的编号和标题与其前后的正文之间均空一行。

【注意】1)一般情况下,章的下面可以划分为节和小节,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没有划分小节的必要,则可以划分到节为止;而且,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小节下面划分更小的节,我们暂且称之为小小节。

2)对于小小节的各种规定与小节一致。

1.1.4 其它编号1)页编号:用户手册中的正文按章进行编号,其格式为“章—页”。

如,第2章的第3页,编号为“2-3”。

各种页编号的形式请参考本手册所采用的格式。

2)图、表编号:用户手册中的图、表均按章分别进行编号,其格式分别为“图x-y”、“表x-y”。

如,第2章的第3幅图的编号是“图2-3”;第2章的第3张表格的编号是“表2-3”。

在图、表编号的编号后面空一个半角的格,然后是这一图表的名称。

另外,还规定:表的编号与名称放在表的顶部表的编号与名称和表在左边对齐,而整个表则对中放置表的编号与名称和前面的正文之间空一行,和表之间无空行表和其后面的正文之间空一行图的编号与名称放图的底部图的编号与名称和图均对中放置图的编号与名称和前面的图、后面的正文之间均空一行图和其前面的正文之间空一行图、表的编号与名称均采用黑体五号字打印3)编号序列:在本章的1.1.3中的编号序列为无名编号序列,在本小节中,带编号的序列为有名编号序列。

在节、小节、小小节里面均可以含有编号序列。

在一般情况下,节中编号序列所含的内容比小节所含的内容少,在什么情况下用小节、小小节,在什么情况下用编号序列,由用户手册的编制人员自己确定。

编号序列在缩进两个汉字位置之后开始书写,对于有名编号序列的编号和名称要选择黑体五号打印方式,其后面的内容均采用五号宋体汉字。

在带编号的序列里还容许二级编号序列,其格式规定如下:编号的格式是“n).”,其中n为阿拉伯数字其它规定和一级序列编号一致【注意】1)用户手册的正文均采用宋体五号汉字。

2)编写手册时,对于界面中的按钮名称,应把按钮名称用尖括号“〈〉”括起来,按钮名称用黑体五号字书写。

对于下拉菜单选项的名称,应用引号“”引起来,选项名称用黑体五号字书写。

1.2 版面设置1.2.1 版面设置对于版面设置我们作如下规定:1)纸型:用户手册用纸统一规定为B5。

宽18.2厘米,长25厘米;2)行间距:用户手册中的行间距统一定为一倍半行距;3)缩进:每段的第一行缩进两个汉字的位置;4)页面顶部空白:页面顶边到正文的距离为3厘米;5)页面底部空白:页面底边到正文的距离为2厘米;6)页面内边空白:页面内边(单号页的左边、双号页的右边)到正文的距离为2.1厘米;7)页面外边空白:页面外边(单号页的左边、双号页的右边)到正文的距离为 1.6厘米。

1.2.2 空行规定为了保持版面清晰,在用户手册的正文中要保留一定的空行,规定如下:1)章标题和其正文之间保留3行空白;2)节标题之后留一空行;3)小节标题、小小节的前后均留一空行;4)表的编号与名称和前面的正文之间空一行,和表之间无空行;5)表和其后面的正文之间空一行;6)图的编号与名称和前面的图、后面的正文之间均空一行;7)图和其前面的正文之间空一行;8)各正文段之间空一行。

1.2.3 关于页眉的规定页眉位于用户手册每一页的顶部,对页眉的规定如下:1)版权申明、前言、阅读指南、目录均无篇眉;2)章编号和名称所在页的篇眉为一行有50%填充的边框;3)对于单号页,页眉的内容是当前章的标题名,要求打印在纸的右上角;4)对于双号页,页眉的内容是用户手册的名称,要求打印在纸的左上角;5)纸的顶边与页眉的距离是2.3厘米;6)页眉所采用的是昆仑细圆小五号字。

1.2.4 关于页脚的规定页脚位于用户手册每一页的底部,对页脚的规定如下:1)页脚的内容是当前页的页编号,具体编号方式请参考本手册;2)页编号的字体采用宋体五号;3)纸的底边与页脚的距离是1.3厘米。

1.2.5 注意与警告在用户手册中,对于那些需要用户特别注意的事项,应该用“【注意】”作为标志给用户以特别的提示。

关于注意标志和注意事项的格式有如下规定:1)注意标志靠左顶格书写;2)注意标志采用的是黑体小四号汉字;3)注意标志和其前面的正文之间应该有一个空行;4)如果注意事项只有一条,其内容应该紧跟在注意标志的后面书写;否则,应该在注意标志的下一行开始,采用编号序列的形式分别给出。

在用户手册中,对于那些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应该用“【警告】”作为标志给用户以警告性的提示。

对于一个好的软件系统来说,这种警告性的提示应少一些,但如果必要,还是应该存在。

【注意】关于警告标志和警告事项的格式规定与关于注意标志和注意事项的格式规定一致。

2 用户手册的内容规定用户手册所要达到的目标、包含的内容、以及编写的风格。

如果标题后跟有“〖条件〗”字样,说明该标题下正文所要求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所必须的。

2.1 用户手册的目标1)让用户手册成为用户学习使用我们产品的最好教材。

2)让用户手册能够起到降低销售费用的作用。

【注意】如果本系统软件是一个大系统,其系统安装、操作说明、系统及数据维护都相当复杂,则可以把这三个部分分别编写为一本甚至几本用户手册,每本手册都有自己的封面、版权声明、前言、阅读指南、目录以及相应的基础知识介绍和附录。

2.2 用户手册的内容2.2.1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是保护我们所开发软件的产权、不使我们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方式。

在版权声明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对我们所提供的软件及用户手册的保护声明;2)对我们的软件及商标东大阿尔派所有权的声明;3)对我们的用户手册中所提到的各种商标的版权声明;4)我们不对用户因为使用我们的软件所造成的损失负责的声明。

2.2.2 前言前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的开发背景和目的;2)系统所能应用的领域和使用对象;3)系统的功能及特性简介;4)如果本手册不是该系统的第一个版本,还应该简介较上一版本的改进部分。

2.2.3 阅读指南应该包含如下几部分:1)手册目标:通过阅读该用户手册,用户应该或能够达到什么目标。

2)阅读对象:指明什么人员应该阅读该手册,或什么人员应该阅读本手册的哪些部分;阅读对象在阅读本手册之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必要时应给出资料清单,以便用户查阅。

3)手册构成:如果本系统的用户手册(包括管理员手册、参考手册)由几本组成,首先应该分别简要介绍这些手册的情况。

最根本的是应该介绍本手册在哪一章或哪几章讲解了什么内容。

4)手册约定:这一部分应该包括字体的约定、特殊符号的约定。

必要时,应该给出某些基本术语的定义。

也可以把基本术语、概念的定义作为基础知识来介绍。

2.2.4 目录目录的编写要尽量详尽。

如果用户手册的内容用到小节,则目录就应该编写到小节;如果用户手册的内容用到小小节,则目录就应该编写到小小节。

编写用户手册目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根据它很快地找到想要的内容。

2.2.5 基础知识介绍〖条件〗用户手册编写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这一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我们的软件系统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从有关书籍上得到,但是用户从这些资料得到这些知识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用户掌握用户手册中使用的那些概念,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编写一章“基础知识介绍”来进行专门介绍。

2.2.6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部分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硬件环境要求说明:系统运行时所需硬件环境描述,包括机型、内存大小、硬盘空间等。

如果需要,还应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通迅环境等。

2)软件环境要求说明:系统运行时所需软件支持环境描述,包括所需其它软件的名称及版本号等。

3)其它环境要求说明〖条件〗:应该说明要求的任何其它环境。

4)硬件安装〖条件:如果必要,应该详细说明系统所需硬件环境的安装过程。

5)建立软件备份〖条件〗:如果条件容许,应该告诉用户如何作系统原介质上软件系统的备份,同时要求用户把系统的原介质作稳妥的保存,用系统的备份介质作系统安装。

6)系统安装过程:这里要求给出最终用户能够据此把我们的软件系统安装到其操作环境的任何必要信息和操作。

例如,环境变量的设置、系统配置描述格式等。

2.2.7 系统操作说明系统操作说明是用户手册的主体,主要包括系统起动、输入的命令和数据、软件的功能、输出结果、出错信息及其矫正和恢复方法。

1)系统起动:应给出系统起动的详细过程。

2)各种操作、命令和语言:软件系统的使用过程都是使用软件系统提供的各种操作、命令和语言的过程。

操作和命令:在用户手册中详细给出各种操作的过程和功能、命令的格式和功能;应当描述在使用上的各种限制,如,操作状态、操作条件、操作序列等。

另外,必要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举例讲述各种操作和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理解。

输出信息:应该详细列出与操作、命令相关的各种输出信息。

如果输出信息的意思本身不是很明显,应当给予解释。

另外还应当说明对于这些信息所采取的操作。

程序设计语言〖条件〗:如果我们的软件系统提供了某种语言,对其语言规则应当给予说明。

关于程序设计语言的用户手册的内容,其详细说明我们以后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