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标准贯入试验(图文)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该地区砂土的承载力 、变形特性、压缩性等力学性能,为工程 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实例二:某地区粘性土的标准贯入试验
试验目的
了解某地区粘性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 据。
试验设备
标准贯入试验锤、标准贯入试验杆、测力计、触探杆等。
试验过程
将标准贯入试验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打入粘性土中,记录贯入深 度和锤击数,同时测量土层压力和侧压力。
确定粘性土的状态和软硬程度
状态确定
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可以了解粘性土的状态,如坚硬、硬塑、可 塑、软塑或流塑等。
软硬程度评估
标准贯入试验的击数可以反映粘性土的硬度和强度。一般来说,击 数越高,粘性土的硬度和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影响因素
粘性土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矿物成分等因素会影响其状态和软 硬程度,进而影响标准贯入试验的结果。
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和液化可能性
密实度确定
标准贯入试验可以反映砂土的密实程度,通过分析贯入击 数与密实度的关系,可以评估砂土的密实度等级。
液化可能性评估
对于砂土层,标准贯入试验的击数可以用来评估其液化可 能性。根据液化判别标准,当砂土的实测击数小于临界击 数时,可能发生液化现象。
影响因素
砂土的颗粒组成、级配、地下水压力等都会影响标准贯入 试验的结果,进而影响密实度和液化可能性的评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准贯入试验 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测试精度和可靠性。
输标02入题
未来可以研究开发新型的准贯入试验仪器和设备,提 高测试效率、减小对土层的扰动,并实现自动化和智 能化。
01
03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原位测试方法的比较和联合应用, 综合分析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提高
标贯试验的适用范围及技术指标

标贯试验的适用范围及技术指标一、标贯试验的基本概念标贯试验是一种用来测定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将标准贯入器垂直插入土壤中,并记录所需的击入次数来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
标贯试验是土壤力学领域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
二、标贯试验的适用范围标贯试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岩石,包括砂土、粘土、黏土、砾石等。
它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密实度、承载力、抗剪强度等重要工程性质。
标贯试验在土壤工程、基础工程和地质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标贯试验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基础工程:标贯试验可以用于确定土壤的承载力,从而评估土壤的适宜性和稳定性。
通过标贯试验可以确定合适的基础设计参数,确保基础的安全可靠性。
2. 地质勘探:标贯试验可以用于快速评估地下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地质工程和地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标贯试验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地质结构和土层的性质,为地下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3. 施工质量控制:标贯试验可以用于监测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展情况。
通过对标贯试验的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土壤改良工程:标贯试验可以用于评估土壤改良效果和工程成本,为土壤改良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标贯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土壤改良的目标和方法,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能和工程可用性。
三、标贯试验的技术指标标贯试验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击入次数(N值)、击入能量(E值)和击入阻力(Q值)等。
1. N值:击入次数是标贯试验中最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它表示击入器在击入土壤中所需的总次数。
N值与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相关,通常情况下,N值越大,表示土壤越坚硬、密实、承载能力越高。
2. E值:击入能量是标贯试验中用来衡量击入器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它表示击入器在击入土壤时所释放的能量,与土壤的力学性质有关。
E值可以通过测量击入器的质量和下落高度来计算,通常情况下,E 值越大,表示土壤的密实度越高。
浅谈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

浅谈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标准贯入试验是原位测试方法最常用的一种,也是技术比较完善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标贯试验成果的运用进行汇总论述,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进行应用,以便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及在勘察中更好的使用该方法。
关键词: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运用1 前言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 标准贯入试验概述标准贯入试验来源于美国,质量为140磅(即63.5kg)的穿心锤,用钻机的卷扬机提升,至30英寸(75cm)高度,穿心锤自由下落,将特制的圆管状贯入器贯入土中,先打入土中15cm不计数,接着每打入10cm记下击数,累计打入1英尺(30cm)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
当锤击数已达到50击,而贯入深未达30cm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公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并终止试验。
=30×50/ΔS 式中ΔS—50击时的贯入度(cm)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黏性土,最适用于=2~50击的土层,不适用于软塑~流塑软土。
3标准贯入试验钻杆的修正在标准贯入试验中,贯入击数值的影响因素是众多的和复杂的。
应用值时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国外常有对饱和粉细砂的修正、地下水位的修正、土的上覆压力修正;国内长期以来并不考虑这些修正,主要视的用途不同,着重对杆长进行修正与否。
对实测标贯击数进行杆长修正,可按下式进行:=α式中—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现场实测的锤击数α—杆长修正系数,见表1。
4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运用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国内不同地区都有与之相关的经验公式。
但在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并考虑其适用条件,一般来说,应用对象偏重于松散介质,在有成熟经验地区,亦可用于黏性土。
标准贯入试验的主要成果有:标贯击数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标贯孔工程地质柱状图。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14.1 适用范围14.1.1标准贯入试验可用于以下地基检测:1用测得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判断砂土的密实程度或黏性土的稠度,以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评定砂土的振动液化势;2基处理效果和复合地基加固土增强体的施工质量;14.1.1[条文说明]标准贯入试验(简称标贯)起源于美国,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原来是为深基础设计提供数据的,后来在美国普遍采用。
1948年太沙基(Terzaghi)和皮克(Peck)把试验数据制成图表,也用于浅基设计。
14.1.2本方法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黏性土和花岗岩残积土,以及处理土地基(非碎石土换土垫层、强夯处理、预压处理、不加料振冲加密处理、注浆处理)。
14.1.2[条文说明]标准贯入试验不适用于软塑~流塑软土和碎石土处理地基。
14.2 仪器设备14.2.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由标准贯入器、钻杆、落锤(穿心锤)和锤垫组成。
14.2.2标准贯入器的规格见表14.2.1标准贯人试验设备规格表14.2.1落锤锤的质量(kg)63.5 落距(cm) 76贯入器对开管长度(mm)>500 外径(mm)51 内径(mm)35管靴长度(mm)50~76 刃口角度(°)18~20 刃口单刀厚度(mm)1.6钻杆直径(mm)42相对弯曲<1/100014.2.2[条文说明]本规程标准贯入器的规格与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一致,其中将贯入器长度定为>500mm(可取700 mm)。
至于刃口的磨损、变形等均可参考相关的规定。
14.2.3锤垫:承受锤击钢垫,附导向杆,两者总质量不超过30kg为宜。
14.3 现场检测14.3.1现场检测环境条件应满足各类检测设备进退场要求和检测要求。
14.3.1[条文说明]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较大,检测场地至少应满足设备进退场运输和检测过程中设备场地内移位要求。
14.3.2贯入前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地质勘察工程中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分析

量 贯人 阻抗 。 标准 贯人 试验 需 要与 钻孔 结 合 进行 , 目前 国 内统 一 使用 的钻杆 直 径 为 4 2 mm, 国 外 的 钻 杆 直 径 还 有 5 0 m m 和 6 0 a r m 两种 类 型 。标 准贯 入试 验 具有 设 备 简单 、 操 作 方 便 的优 点 , 而 且 其适 用 于 砂 土、 硬 粘土 及软 岩 等多种 土层 。 此外 , 通 过 对 贯人 器 带上 的扰 动土 样 进行 分 析 , 就 可 以直接 得 到土层 的鉴别 描述 信息 。
一
增加 , 土 的有 效 上覆 压 力 和侧 压 力 都会 随 之增 加 , 从 而 造 成 贯入 阻力 加 大 , 最 终 使 锤击 数增 加 。 因此 , 需 要 对锤 击 数 进行 深 度修 正 。 2 _ 3探 杆偏 斜影 响 标准 贯 入试 验 的 实践 表 明 , 探 杆与 钻 孑 L 的孔壁 摩 擦会 随着探 杆 的 偏斜 而 增 加 , 导致 有 效 锤 击 能 量 减 小 ,从 而 影 响 锤 击 数 。因此 , 要 保证 探 头 、 探 杆 以及导 向杆 的 垂直度 , 防止锤 击偏 移 和晃 动 。 2 . 4试 验前 的 准备 在 进 行标 准 贯 人试 验 前 , 应 先 钻几 个 钻孔 , 对 所要 勘察 区域 的 地层 分 布情 况 以 及地 质情 况 进行 大 概 了解 , 为 标 贯试 验 方 案 的制定 提 供依 据 。根据 钻 探情 况 , 要 在 不 同 和相 同土 层 的不 同钻 孑 L 间 做 系 统 性 的试 验 , 同时进行土工试验 , 然 后 将 两 种 试 验结 果进 行 对 比分析 。 在 同一土 层 中试 验次 数不 能 少 于 5 - 6次 , 或者 在 深 度上 每 隔1 ~ 1 . 5 m进 行一 次 试 验 ,这 样 可 以有 效 了解 透镜 状或 薄层 状 土层 的情 况 。 2 . 5试 验数 据 的修 正 对 于标 准 贯人 试 验 的 锤 击 数 是 否 需 要进 行 杆 长修 正 , 根据实践经验 , 可 以按 照 《 建筑 地 基基 础设 计 规 范》 ( G B J 7 - 8 9 ) 中 的规定 来 对锤 击 数 进行 校 正 , 经 过校 正 后 的修正 值 与新 的设计 规 范 吻合 度 较高 。 3标 准贯入 试 验实 例分 析 本 次 标 准 贯 人 试 验 实 例 为 广 东 省 某 商 住 大厦 的 地基 基 础勘 察 工 程 , 由于该 工程 为 高层 建筑 , 所 以对 于地 质 勘 察 的要 求 比较严 格 。该商 住 大厦 建于 厚度 在 1 1 — 1 2 . 5 m 的 回填土 上 ,回填 的时 间 已经 比较 久远 , 在 回填 时 按 照规 范 要求 进 行 了分 层 压 实处 理 。在 制定 勘 察方 案 时 , 分 别 在每 个 钻 孔 的不 同深 度 设 计 了系 统 性 的标 准 贯人 试 验 , 并 在 土层 中进 行标 贯 试 验 的 同 位 置取 原 状 土样 作 土工 试 验 分析 , 以便 与标 准贯 入试 验 结果 进行 对 比。本次 勘察 工程 共 钻 孔 2 8 个, 并进行了 5 8次 标 准贯 人试 验 。勘 察结 果 表 明 , 现 场 的 回填 土 在
标准贯入试验在划分泥岩风化带中的应用

贯 入试 验 。
()为 减少 岩土 参数 随深 度 的变异 性 和与 土工试 验结 果 对 比 ,要求 试验 时 应 先取 样 然后 进 行标 2
岩 。广 东省 地质 物探 工程 勘察 院在 广州 市海 珠 区景 湖花 园 的岩土 工 程勘 察 中 ,为 了准 确 地划 分 泥岩
风 化岩及 其 残积 土 ,保 证 桩基 安全 ,尝 试把 标准 贯人 试验 引入 到 泥 岩 的研 究 中来 ,并 取 得 了较好 的
经 效果 。
1 试 验 原 则
低 ,标贯 击数 将减少 ,故 标贯 击 数 N 与 孔 隙 比 e之 间存 在 一定 的关 系 。按 此 原则 进 行 资 料 的 整理 工作。
( )对 所有 实测标 贯击数 N’按公 式 N— a 1 N’进 行校 正 。本 文后 面提 到 的标 贯 击 数 皆为 经 杆
长校正后的击数 。杆长校正系数按表 1 取值 ,区间值按 内插法取值 。
而证 明,将标准贯人试验应 用于泥岩风化岩及其残积土层 的研究 是可行的 。
关键词
标准贯入试验
泥岩
风化带
桩基持力层
广东 省地 质物 探 工程勘 察 院于 20 08年在 广 州 市 海珠 区景 湖 花 园 的岩 土 工 程 勘察 中 ,发 现该 场 地基 岩 为 白垩纪泥 岩及 粉砂 质 泥岩互 层 ,在 长期 风化 营力 作用 下 ,形 成 了 由上 而下 风 化 程度 不 同 的 风化 岩 和残积 土 。由于其 外 观 形 态 上很 相 近 ,地 质 人 员 出于 安 全 考 虑 ,往 往 把 泥 岩 风化 带 定 得 很 厚 ,从 而与 实际情 况有 一定 出入 。 由于 微风 化泥 岩及 粉砂 质 泥岩 埋 深较 深 ,如 果桩 基 要 置 于完 整 的
标准贯入度试验

标准贯入度试验标准贯入度试验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用来测试土壤密实度的一种重要试验方法。
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贯入度试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试验原理。
标准贯入度试验是通过将一定重量的贯入锤自定高度自由落下,使其冲击土壤,然后测定冲击锤的下落次数和冲击土壤的深度来评价土壤的密实度。
试验中使用的冲击锤重量、冲击次数、冲击深度等参数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土壤性质来确定的。
二、试验方法。
1. 试验前准备。
(1)选择代表性的土样,并将其清理干净。
(2)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贯入锤和贯入杆。
(3)调整试验设备,保证其稳定可靠。
2. 进行试验。
(1)将贯入锤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土壤。
(2)记录冲击锤的下落次数和冲击土壤的深度。
(3)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多次试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数据处理。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土壤的贯入度,通常以贯入度曲线来表示。
根据贯入度曲线可以分析土壤的密实度和工程性质。
三、试验应用。
标准贯入度试验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勘察,通过试验可以对不同地层土壤的密实度进行评价,为工程勘察提供重要依据。
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试验监测土壤的密实度,保证工程质量。
3. 地基处理,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 路基工程,对路基土壤的密实度进行评价,为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标准贯入度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代表性土样,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 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以获得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试验结果。
五、总结。
标准贯入度试验是土壤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价土壤的密实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论标准贯入试验在砂土液化判别中的应用

续表 1
5.3
4.0
8
8.5
15.5
7.2
4.0
8
8.5
18.3
9.2
4.0
8
8.5
21.4
10.1
4.0
8
8.5
22.7
11.1
4.0
8
8.5
24.2
12.1
4.0
8
3.0
13.7
5.3
4.1
8
20.5
9.9
7.3
4.1
8
3.0
9.8
9.4
4.1
8
3.0
11.4
11.5
4.1
8
20.5
15.9
14.1
该水库坝体低液限粉土及含细粒土砂属液化土。
表 1 钻孔标准贯入法判定工程区土层地震液化判定表
钻孔 编号
岩性
标贯 深度 (m)
ds
dw
No
(m)
(m)
/
0.9~2.9
2.9
3.85
8
ρc
液化临击数
标贯击数
(%)
Ncr
N63.5
22
9.5
3.6
液化 评价
液化
2.9~7.0
7.0
3.85
8
22
11.4
6.1
二、标准贯入试验在大坝砂土液化判别中的应用 某水库为一座平原式注入水库,利用天然洼地自东北侧 筑坝而成,坝体为均质土坝,主要建筑物由放水闸、退水闸、 放水渠及退水渠等组成。该水库现状淤积严重,并存在一定 程度的渗漏。在 2010 年除险加固设计阶段对水库大坝及坝 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勘察及评价工作。 1.判定坝体土的地震液化 (1)土的地震液化初判 根据勘探资料,该水库筑坝土料主要为低液限粉土与低 液限粘土,层内夹有含细粒土砂透镜体。按 2015 年版《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对 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487—2008)附录 P.0.3 对坝体土进行液化判别。 地下水位位于坝体以下 3.85~6.1m,该水库工程区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为 0.15g,粒径小于 5mm 的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录 A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A1 确定土的物理性质
A 1.1 粘性土N 63.5与密度(r )、含水量(w )、液体指数(I L )的关系,见表A1、表A2。
表A1 N 63.5与Y 、W 的经验关系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表A2 N 63.5与I L 的经验关系
注 资料取自武汉冶金勘察公司资料。
A 1.2 砂性土N 63.5与相对密度(D )的关系见图A1及表A3。
表A3 砂的紧密程度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图A1 N 63.5与D 的相关图
A 2 确定土的力学参数
A 2.1 粘性土N 63.5与凝聚力(C )、无侧限抗压强度(q u )的关系,见表A4、表A5。
表A4 粘性土N 63.5与凝聚力C 的经验关系
注 资料取自武汉冶金勘测公司资料。
对于φ≈0的软粘土,N 63.5与C 值的关系如下
C=1/1.6 N 63.5 (t/m 2)
表A5 N 63.5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参数q u 关系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A 2.2 砂性土N 63.5与砂性土内摩擦角(φ)的关系见表A6、图A2。
表A6 N 63.5 与φ 的经验关系
注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A3 确定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表A7、表A8)表A7 老粘土和一般粘性土的允许承载力[R]
图A2 φ=f(N63.5)关系图
表A7、A8中的数据只适用于基
3m,埋深为0.5~1.5m时使
3m,埋深大于1.5m
TJ7-74》)。
根据梅耶霍夫公式,可初步估算砂土层打入桩的
承载力
g
r
=0.4ND/B≤4(t/m2)
f
n
= /50 t/m2
式中g r——极限桩尖阻力,t/m2;
f
n
——极限桩侧阻力,t/m2;
D——桩进入砂层的厚度,m;
N——桩尖处的平均贯入击数;
——桩埋深内的平均贯入击数;
B——桩的宽度,m 。
A4 判定地震液化
A4.1判定地震液化的可能性
基础下1.5m 范围内有饱和砂土层时,可用下世判定砂土液化的可能性:
N
63.5
>N' 不易液化
N
63.5
≤N' 可能或容易液化
N'= [1+0.125(H-3)-0.05(h-2)]
式中 N'——砂土振动时的临界贯入击数;
N'——砂土振动液化临界贯入数当H=3m,h=2m时,由表A9求出。
注H为砂性土层的埋深,m;h 为地下水的埋深,m。
当H<5m时,N'采用H=5m的计算值;H+h+7.8)成正比关系换。
对于软粘土,当N63.5≤4击时,属一般情况常见的可能液化范围;当N63.5≤2时,属较常见的可能液化范围。
A4.2 判定液化时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日本《土构筑物设计施工指南》根据日本新泻地震和其他地震灾害实例,认为设计水平加速度为0.2~0.3g时(g为重力加速度),地震时土的强度衰减按下式规定处理。
A4.2.1砂性土
N
63.5
〉20击时,砂土的强度不减
N
63.5
=5~20击时,砂土的内摩擦角按下式减小:
φ'=φ-Q;
Q=(20-N
63.5
/15)tg-1K
式中φ'——地震是砂土的内摩擦角,(°)
φ——平时砂土的内摩擦角,(°)
Q——由于地震而减少的内摩擦角,
(°)
K——水平地震加速度。
当N63.5〈5击时,地震时会发生液化而
丧失强度。
A4.2.2 粘性土
对N63.5〈5击时的敏感度大的软粘土,地震时凝聚力减少7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