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电磁学梳理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doc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doc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doc
物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磁作用(电磁场)和电磁特性。


面是初三物理电磁学的常见知识点:
1. 电荷:电荷是物质中永恒不变的特性。

电荷可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它们的相互
作用称为电力,也称为电场力。

2. 电场:电场是由正负电荷产生的场现象,它会影响周围的物质,使物质产生排斥
和吸引的力。

3. 电势:电势也称电场能量,是描述电荷能量变化的函数。

它是按照电荷在某一特
定位置的能量来计算的,它表示电场在某一点处的强度。

4. 电容:电容是两个可导电体之间产生的电荷共振系统。

它可以储存和释放电能。

5. 电流:电流是指带电粒子在导体中从一个位置流向另一个位置的瞬时速度。

它可
以由电压来描述。

6. 电压:电压是指电流流动所产生的势能。

它与电势的概念类似,只是它更具体的
描述了电荷的流动状况。

7.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一物质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大小的比值,它反映了物质中
电磁特性的变化。

8. 磁场:磁场是由移动电荷产生的,它变动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

磁场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

9. 磁力:磁力是由磁场对物体产生的力,它可以用B描述,B描述了磁场在某一点处的强度。

10. 磁场感应:磁场感应是指电荷移动时磁场产生的运动,它会感应到通过它的电流。

以上是初三物理电磁学的常见知识点,每一知识点都是电磁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而这
些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实际应用过程中成功的关键。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梳理电磁知识点梳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物理中,电磁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电场、磁场、电流等概念。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知识点进行梳理。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来产生电流的现象。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首先会学习到安培环路定理,即安培环路定理规定了通过闭合回路的磁感应强度的总和等于环路上的电流乘以磁感应强度,即Bdl=μ0I。

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它规定了当磁通量的变化率与回路上的导线的匝数乘积相等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相等的。

即ε=-N(dΦ/d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N表示线圈的匝数,Φ表示磁通量,t表示时间。

电磁感应的应用还涉及到发电机和变压器。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原理就是基于电磁感应的。

当发电机转子旋转时,通过变化的磁场感应导致了电流的产生。

而变压器则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会涉及到基本的变压器的原理。

电磁波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通过相互作用传播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在初中物理中,电磁波的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能够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而电磁波的分类涉及到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包括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涉及到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等现象。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表面时发生方向的改变,映射回去。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方向的改变。

色散则是指光线经过折射时,不同频率的光波由于折射率的不同而发生弯曲,导致色彩的分离。

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手机、无线网络等都是利用了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

此外,医学领域也广泛应用电磁波技术,如X射线、核磁共振和放射治疗等。

静电与电流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电荷的积累。

静电的产生是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实现的。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产生的电磁现象。

下面将对初三物理电磁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 电荷:电磁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电荷。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 静电:当物体带有多余的电荷时,会形成静电。

静电具有吸引和排斥的作用,例如橡皮擦擦拭后可以吸引小纸片。

3.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

电场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电荷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受到力的作用。

4. 电流:当电荷在导体中流动时,形成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数量和流动的速度有关。

5.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被称为电阻。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等因素。

6. 电压:电压是描述电势差的物理量。

电压差可以产生电场,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

7. 电路: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

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8. 磁场: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磁场可以对磁性物体产生作用。

磁场的方向由南极指向北极。

9. 电磁感应:当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10.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解释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灯的发光、电视的传输和手机的通信等。

了解电磁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磁现象。

通过学习电磁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电场和磁场的产生、相互作用以及与运动电荷的关系。

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电磁学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场,它与电荷的性质和位置有关。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用 E 表示,单位是牛顿/库仑。

2.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静电力是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库仑定律可知,静电力与电荷之间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k * (q1 * q2) / r^2,其中 F 表示静电力,q1 和 q2 分别表示两个电荷,r 表示两电荷之间的距离,k 是一个常数。

3. 电场线电场线是用来描述电场分布形状的线条,它的性质有以下几点:电场线与电场方向相同,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电场线在电荷附近较密集,远离电荷时逐渐稀疏。

4. 电场的叠加当有多个电荷同时存在时,它们产生的电场也会叠加。

根据叠加原理,总的电场等于分别由每个电荷产生的电场矢量的和。

5. 电势差和电势能电势差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用 V 表示,单位是伏特。

电势能是带电物体由于自身位置而具有的能量,根据电势能与电势差的关系可知,电势能等于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差乘以电荷的大小。

6.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 I 表示,单位是安培。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 R 表示,单位是欧姆。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 I = V / R。

7.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I * R,其中 V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8.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磁场是由磁荷或者电流产生的,它的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用 B 表示,单位是特斯拉。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电力与磁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应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整理一些初中物理电磁学的知识点。

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物理性质,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物理场。

正电荷周围产生向外的电场,负电荷周围产生向内的电场。

2. 质点电荷的电场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由电荷大小q和距离r决定,E=q/r^2。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正电荷的径向外,负电荷的径向内。

3. 均匀带电杆的电场均匀带正电荷的杆产生的电场强度与距离有关,E=kλ/r,其中k是一个常数,λ是杆的总电量,r是距离杆的距离。

4. 高斯表面和高斯定理高斯表面是一个想象的曲面,可以用来计算某个区域内电场大小。

高斯定理指出,通过高斯表面的电场通量正比于该表面包围的总电荷。

5. 电势能和电势差电势能是电荷放置在电场中时所具有的能量。

电势差是电势能的差异,用ΔV表示。

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沿着电力线移动时,电势降低的数值就是电势差,表示为V。

6.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E和电势差ΔV成正比关系,E=ΔV/d,d是两点间的距离。

7. 电容与电容器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存储电荷能力的物理量,用C表示,单位是法拉。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介质可以是空气、玻璃等非导体,也可以是电解质等导体。

8. 平行板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的电容器,由两个平行的导电板组成,中间有一层绝缘介质。

电容量C=q/V,其中q为电荷量,V为电压。

9. 串联和并联的电容器串联的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为1/C=1/C1+1/C2+1/C3+...,并联的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为C=C1+C2+C3+...。

10.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

1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势差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V/R,其中I是电流,V 是电势差,R是电阻。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整理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磁场及其与运动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在初中物理学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磁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磁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 磁的基本性质-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可以被磁化,例如铁、镍等。

- 非磁性物质:非磁性物质无法被磁化,例如木材、玻璃等。

- 磁场:磁力线在磁体附近形成磁场,磁场由北极和南极线组成。

- 磁性的吸引和排斥:不同极性的磁体会相互吸引,相同极性的磁体会相互排斥。

2. 磁铁- 自由磁极:如果一个磁体切成两部分,每一部分仍然具有磁性,这些独立的磁性部分被称为自由磁极。

- 强弱判断:使用磁罗盘可以检测磁体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磁体越强。

3. 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 安培定则: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使导线周围的磁力线成环形。

- 永磁体:电流流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可以使永磁体受到吸引或排斥。

4. 磁感线与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分布的图像,它从磁北极出发,并最终返回磁南极。

- 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

-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

5. 电流线圈与磁性物体的相互作用- 电动机:电流线圈在磁场中旋转或翻转,通过与磁性物体相互作用,产生机械转动。

- 电磁铁: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可以使铁芯具有磁性,形成电磁铁。

6. 电磁感应与发电机原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变化时,导线中将产生感应电流,这个定律也称为法拉第定律。

- 发电机原理:将导线绕在旋转线圈上,通过磁场的变化来产生感应电流。

7. 领域与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H)是指磁场中每单位电流所激发的磁感应强度。

- 领域是指磁场中单位固定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B = μ·H,其中μ是磁导率。

8. 磁场的方向与磁图的绘制- 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图像,它从磁北极出发,并最终返回磁南极。

九年级物理电磁常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磁常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磁常考知识点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和磁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九年级物理中,电磁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磁知识点。

一、电荷和电场1. 电荷的性质: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3. 电场的概念:在某个位置,电荷或电场源点所受到的电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电场强度表示。

二、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流的方向按正负电荷的移动方向确定。

2.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电流受到阻碍的程度,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3. 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I = U/R。

三、电磁感应1. 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磁感线是表征磁场的图形,磁感应强度是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磁感应线数目。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通量会在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与变化的磁通量的速率成正比。

3. 感应电流和楞次定律: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会产生与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

四、电磁波1. 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具有传播速度快、能量传递的特点。

2.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电磁波的共性,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出射角和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

五、电磁场与电磁感应1. 电磁场的产生和作用:由电荷产生的电场和由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电磁场。

电磁场能够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电磁场的规律,包括麦克斯韦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个方程。

3.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了电能的传递和变压,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电和磁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规律。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的总结。

1. 电荷和静电-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不同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 静电是指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现象。

- 静电的产生主要有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

2. 电场和电场力- 电场是指电荷周围所产生的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内的其他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和电荷的大小有关,遵循库伦定律。

- 电场力的方向与电荷性质有关,正电荷之间互相排斥,而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3. 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决定。

- 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的闭合路径,用来传输电能的系统。

4. 电阻、电压和电流关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

- 电压是电能在电路中传输的推动力,单位为伏特。

- 电流与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确定,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5. 电阻和导体的特性- 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不同,常用铜导体具有较低的电阻。

-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 电阻随着导体长度增加而增加,随着导体横截面积增大而减小。

- 导体温度上升会导致电阻增加。

6. 电池和串并联-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用的电池有干电池和蓄电池。

- 串联是指将电池的正极与负极连接在一起,电压相加,电流不变。

- 并联是指将电池的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连接在一起,电压相同,电流相加。

7. 磁场和磁力- 磁场是指磁力周围所产生的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内的其他磁性物体受到磁力的作用。

- 磁力的大小与磁体之间的距离和磁体的性质有关。

- 磁力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

8. 电磁铁和电动机- 电磁铁是指通过通电使线圈产生磁场的装置,多用于吸附铁制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学梳理一、知识点1. 磁体(1)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的另一个性质:指向性(受地磁影响产生)。

(4)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南极(S),一个北极(N)。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2. 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磁场的性质:对于放入其中的磁体具有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 磁感线(1)磁感线是为形象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些有方向的假想曲线。

(2)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3)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由S极指向N极。

(4)磁感线是一些闭合的曲线,任何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

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磁性越强。

4. 地磁场(1)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磁体。

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磁场,这个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球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

5. 电磁场(1)奥斯特实验: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3)电磁铁: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必须是软磁性材料)(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有无铁芯(有铁芯比无铁芯磁性强)○2线圈中的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磁性越强)○3线圈的匝数(匝数越多,磁性越强)(5)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

它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6.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1)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产生的条件: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不平行。

(2)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制成的。

(3)所受力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7. 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电流,产生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2)电磁感应产生条件:○1电路必须闭合○2导体运动时必须切割磁感线○3切割磁感线的导体只是回路的一部分(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B.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D.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为该处的磁场方向答案:A【例2】★★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的下端为S极且正处于水平位置的大条形磁体N极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和小磁针逐渐向右移至大条形磁体S极的正上方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不断地变长D.不断地变短答案:D【例3】★★(2014•天津)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下列图中有关地磁体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地磁场.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解答:解:(1)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不完全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因此AB两图不正确;(2)地磁场的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地理的南极附近)出来,回到地磁南极(地理的北极附近),因此C正确,D不正确.故选C .【例4】★★(2014•永州)通电螺线管圈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1)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的N极.(2)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 极;解答:解:A、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B、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且磁感线的方向正确,故正确;C、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D、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故选B.【例5】★★(2014•自贡)如图是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电路示意图.要使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变大,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去掉电磁铁线圈中的铁芯B.减少电磁铁线圈的匝数C.适当增大电源A的电压D.适当增大电源B的电压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磁铁中的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增加线圈的匝数、增加电路中的电流、在线圈中插入铁芯都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性.解答:解:A.去掉电磁铁线圈中的铁芯,会使磁性变弱,故A 不正确;B.减少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B 不正确;C.增大电源A的电压,可以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强电磁铁的磁性,故C正确;D.增大电源B的电压,不会影响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不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性,故D 不正确.故选C.【例6】★(2014•永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是()A.B.C.D.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解答:解:A、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发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B、是电磁继电器的实验图,不符合题意;C、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电路中有电流,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故选D.【例7】★(2014•阜新)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制造发电机所依据的原理是如A.B.C.D.考点:电磁感应.专题:电和磁.分析: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分析四幅图中各自的实验原理找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A、图中装置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B、是研究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图,探究的是通电指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不符合题意;C、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图中实验演示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A.【例8】★★★(2014•泰安)如图,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B.电源左端为“+”极C.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抽去电磁铁铁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专题:电和磁.分析:首先要明确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有无铁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①首先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阻的变化,从而可以确定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再确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知道磁体的下端为N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可以判断出电磁铁的磁极极性.②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极性,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从而可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③电磁铁的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首先判断出断开开关,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再判断出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可从而以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④首先判断出抽去铁芯后,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再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以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从而可以确定电磁铁的磁性变强;而磁体的下端为N极,并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故A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故电源右侧为正极,左端为负极.故B 不符合题意.C、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所以电磁铁磁性无磁性,既电磁铁对条形磁铁既不吸引也不排斥,但条形磁体有重力,故弹簧测力计有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D、∵抽去铁芯后,电磁铁的磁性变弱,而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并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对条形磁铁的排斥力减小,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例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所有部件都静止时,小磁针亦静止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在下述四种情况下,小磁针发生偏转的是()A.磁铁不动,导线ab向左运动B.导线ab不动,磁铁向下运动C.磁铁与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下落D.磁铁与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上升考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螺线管中需要有电流,电路中没有电源,需要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进行考虑.解答:解:A、磁铁不动,ab向左运动,其运动方向跟磁感线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不符合题意.B、ab不动,磁铁向下运动,相当于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符合题意.CD、磁铁与导线相对静止,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不符合题意.故选B.【例10】★★如图所示,把一个线圈放在磁场里,连接电源,让电流通过线圈,以下关于线圈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将向上平移B.线圈将向右平移C.线圈将持续转动D.线圈将转动,但不能持续,最后会停在某一位置考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据此分析.解答:解:如图:通电线圈ab边电流方向有a到b,ab边受力方向向上;cd边电流由c到d,cd边受力方向向下.所以线圈会绕轴线转动,当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ab边与cd边受力平衡,所以线圈不能连续转动,最后会停在某一位置.故选D.【例11】★★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杯中的水位到达金属块B时,亮的是_______灯.(选填“红”或“绿”)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实质是一个间接开关,它连接两个电路,是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来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的开关.此题中的控制电路的通断是由水位的变化来控制的.分析时要从控制电路入手.解答:解:当水位到达警戒水位时,控制电路接通,电路中有了电流,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衔铁下降,带动动触点下移,使工作电路中红灯所在的支路接通,所以红灯亮.故答案为:红.【拓展题】(多选)小明同学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排斥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C.B线圈的匝数多,通过B线圈的电流小于通过A线圈的电流D.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片P向左移动考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解析:A、由图可知电磁铁A的上部都是N极,B的上部是N极,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则会排斥,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B、电磁铁磁性强弱是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体现的,所以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即选项B的说法正确.C、由于两个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故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大小相等,故C的说法是错误的.D、将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磁铁中的电流将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答案:A BD【拓展题】(2014•常州)微型电扇通电工作时,它是电动机.如图所示,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连接小灯泡,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时,小灯泡发光,此时微型电扇变成了发电机.关于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D.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解析:(1)电扇里面有一个小型的电动机,使微型电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线圈转动时,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故能产生电流;此时微型电扇如同一台发电机,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答案:B【拓展题】(2013•广西)如图,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b端是N极,磁性减弱B. a端是S极,磁性增强C. a端是N极,磁性增强D. b端是S极,磁性减弱考点:安培定则;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1)闭合开关,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进入,从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知,螺线管的b端是N极,a端是S极.(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在线圈和铁芯一定时,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