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活动设计意图:蝴蝶作为常见的昆虫,因其美丽的外观,常引起幼儿的天然好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教育应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发现。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围绕孩子们对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和身体特征的兴趣点,对他们的已有知识进行梳理、补充和拓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引导。
同时,遵循新《纲要》中的“整合”教育理念,活动还融入了语言、艺术和健康等多领域的教育元素,以实现全面的学习体验。
活动中的游戏和表演活动,也符合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表现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动静结合、愉快的环境中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对蝴蝶和昆虫的喜爱,通过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以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和身体特征。
活动准备:1. 创建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活动。
2. 准备多媒体课件、铃鼓、蝴蝶卡片布置的“蝴蝶展览区”以及各种制作的蝴蝶模型。
活动流程:1. 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观察和欣赏蝴蝶。
2. 利用课件介绍不同种类的蝴蝶(如凤蝶、蛱蝶、斑蝶等)。
3. 讲述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4. 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虫卵、毛毛虫、蛹、蝴蝶,使幼儿理解蝴蝶的“完全变态”生长阶段。
5. 扩展知识,介绍其他具有相同生长过程的昆虫(如螳螂、蝗虫等)。
6. 学习蝴蝶的身体特征:口器、脚、触角,并了解蝴蝶对人类的益处(如传播花粉、观赏等)。
7. 进行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8. 欣赏各种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蝴蝶。
活动反思:由于活动源于幼儿的兴趣,他们对整个活动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结合,不仅帮助幼儿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和身体特征,也有效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科学是幼儿园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我们整合了一套适合____年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学方案。
本方案旨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科学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科学观察与感知:活动1:“探索自然环境”让幼儿出门观察和感知自然环境,例如野花、树木、昆虫等。
回到教室,幼儿可以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2:“四季变化”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观察和感知四季的变化。
幼儿可以每个季节制作一个主题的手工作品,如制作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秋天的落叶等。
2. 科学概念的引入:活动1:“颜色的探索”通过游戏和实验引入颜色的概念,幼儿可以通过混合颜料的实验来发现不同颜色的组合。
活动2:“形状的认知”利用各种形状的图案和实物,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知不同的形状,并进行分类整理。
3. 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1:“浮与沉”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浮力和沉力,幼儿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和感知。
活动2:“音乐和声音”通过制作简易乐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和探索音乐和声音的产生。
4. 创意和创造:活动1:“材料的再利用”鼓励幼儿使用废弃材料来制作新的玩具或装饰物品,并向其他同学展示和分享创意。
活动2:“可持续发展”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制定简单的环保行动计划。
5. 团队合作和交流:活动1:“小小科学家”让幼儿分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互相探讨和合作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实验结果。
活动2:“科学展览”为幼儿创造一个展示和交流科学作品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制作海报或展品,展示自己在科学实验和发现方面的成果。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特性,初步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联。
2、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并理解蜡烛的种类与功能,激发对蜡烛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总结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早期兴趣,积累知识技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4、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并能与伙伴分享学习体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让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包括香熏蜡、生日蜡烛、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蜡烛若干、盘子、打火机和水。
活动过程1、观察活动设立观察区,展示各种蜡烛,激发幼儿自发观察。
教师适时引导,共同探讨蜡烛的特性与用途。
2、实践操作(1)引导幼儿至操作区,观察并描述所见物品,如透明玻璃杯、蜡烛和盘子等,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示范如何利用燃烧的蜡烛油将蜡烛固定在盘中,邀请幼儿观察并动手操作,使蜡烛“站立”。
(3)点燃蜡烛,观察其燃烧时的状况。
(4)幼儿用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观察蜡烛熄灭、杯子变黑、杯底微热以及杯壁出现“雾”等现象,引导幼儿讨论原因。
(5)再次点燃蜡烛,使用大小不同的杯子重复实验,观察不同现象,即小杯子内空气少,蜡烛先熄灭;大杯子内空气多,蜡烛后熄灭。
3、蜡烛花游戏幼儿手持点燃的大蜡烛,围绕水盆,观察蜡烛油滴入水中形成多彩的“蜡烛花”,它们在水中慢慢变大、变淡,增加活动趣味性。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二)活动目标1. 探索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彩虹”的可能性。
2. 鼓励幼儿与伙伴分享探索和实验的经验。
3. 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热情,乐于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5. 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 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
2. 准备一系列用于制造“彩虹”的工具:镜子、浅盘、透明圆珠笔笔杆、水、七彩颜料等。
活动过程1. 引发兴趣提及一位小朋友在雨后有幸看到彩虹,但因其短暂而感到遗憾,他渴望拥有自己的彩虹。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7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7篇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小蜜蜂和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它们对人类的贡献。
2.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观察、理解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热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照片:蜜蜂;蚕;蚕出茧。
幼儿园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
(蜜蜂)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
(蚕)二、展开1.了解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见过小蜜蜂和蚕宝宝?它们长的什么样子?(2)出示蜜蜂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蜜蜂的头上长着什么?身旁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3)出示蚕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蚕的头部有什么?身体什么颜色?身上有什么?(许多节),身下有什么?小结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讨论:(1)蜜蜂和蚕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采花粉、酿蜜)(2)出示蚕茧图片蚕怎样吐丝?成茧后蚕跑到哪里去了?(成熟的蚕能吐丝)3.小结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4.提问:你喜欢蜜蜂和蚕吗?为什么?出示丝织品,王浆、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蚕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幼儿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三、延伸请幼儿在图书中寻找、了解有关蜜蜂和蚕的小知识。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篇2)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而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兴趣浓厚、发言踊跃。
而且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在升中班之后对黑板上吸着的磁铁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经常会拿着磁铁到处吸。
因此我在这次选课中,就选择了科学领域中的《你追我赶》这个活动。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磁铁让小纸人运动方法,使幼儿对探究磁铁磁性现象的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一)探究磁铁小人的运动方法。
(二)萌生探究磁铁现象的意愿。
(三)活动准备磁铁、回形针、白纸、画笔。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科学教育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小猴、小猫、小猪、小狐狸、小鸡的图片及相关的礼物,各种废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吃桃子、西瓜、葡萄时会将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处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件件的礼物送给它的动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3.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幼儿说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的废品。
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瓶、药瓶、饮料瓶)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一、救小鱼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二、操作1.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观看课件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四、记录、交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打“?”或“____”)记录操作结果,并与同伴、教师交流,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激发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教学准备:孕妇、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张纸,勾线笔若干,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讨论----看图片----讨论1.教师:昨天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一个宝宝,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吗?2.教师:"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图片,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教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通用1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通用12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_科学教育活动篇1活动目标: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连线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们两个是好朋友?2、小结:好朋友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
3、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呢?二、帮物品找朋友,理解关联性的含义1、小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朋友呢?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谁是VCD机的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小结:有的物品吸一个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朋友,如果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会怎么样?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把是好朋友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四、出示挂图。
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朋友们拉拉手,完成连线2、把三个好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还有没有好朋友。
如:雨-雨鞋-雨伞的好朋友还有雨衣。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篇2【活动设计】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
《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

<meta charset="utf-8"/><div class="content"><p>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p><h2>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篇1</h2><p> 【活动目标】</p><p> 1、让幼儿了解动物为了生存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p><p>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p><p> 3、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p><p> 【活动重难点】</p><p> 重点:让幼儿了解有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p><p> 难点:理解什么是动物保护色。
</p><p> 【活动准备】</p><p> 1、PPT;</p><p> 2、竹节虫,蜥蜴,北极熊,蜜蜂等动物图片;</p><p> 3、小动物卡片若干;</p><p> 【活动过程】</p><p> 一、开始部分:</p><p> 情境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
</p><p> (森林里要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咦,怎么这么安静?动物们都去了哪里?我去打听打听,做听的动作。
原来,动物们开舞会的时候,飞来了一只老鹰,老鹰饿的肚子咕咕叫,想要抓小动物吃掉来填饱肚子,动物们害怕极了,都藏了起来,藏在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
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
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
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