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局限性分析及解决措施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局限性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对超声波无损检测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局限;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 of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corresponding solv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limitations;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v69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无损检测的常规方法有直接用肉眼检查的宏观检验、用射线照相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仪器检测。
肉眼宏观检测可以不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但肉眼不能穿透工件来检查工件内部缺陷,而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以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超声波检测的局限性超声波检测具有以下优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应用范围广;检测成本低、速度快、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超声波自身原理和结构的缺点,使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体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低从理论上说,反射超声波额缺陷面积越大,回波越高,越容易检出。
因为面积型缺陷反射面积大而体积型缺陷反射面积小,所以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高。
实践中,对厚度(约30mm以上)焊缝的裂纹和未熔合缺陷检测,超声波检测确实比射线照相灵敏。
但是在较薄的焊缝中,这一结论是不成立的。
必须注意,面积型缺陷反射波并不是总是很高的,有些细小裂纹和未熔合反射波并不高,因而也有漏检的例子。
此外,厚焊缝中的未熔合缺陷反射面如果较光滑,单探头检测可能接受不到回波,也会漏检。
常见焊接缺陷及焊接质量检验资料

02
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应用领域有不同的质量检验标准,应选择适
用的标准进行检验。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应定期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和提高质量要
03
求。
焊接质量检验记录
焊接质量检验记录是对焊接质量进行跟踪和追溯的重 要手段,应详细记录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等信息。
焊接质量检验记录应保持真实、完整、准确,以便对 焊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05
结论
焊接缺陷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01
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渣、未熔合等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塑 性和韧性下降,影响焊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02
焊接缺陷会导致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降低,增加疲劳断裂 的风险。
03
焊接缺陷会影响焊接结构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其耐腐蚀性。
焊接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和作用
焊接质量检验是确保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 焊接缺陷,防止因焊接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通 过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进 行评估,确定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焊接工艺评定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评 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焊接工艺评定结果应记录在评定报告中,并作 为后续焊接工作的依据。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01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是衡量焊接质量的依据,规定了焊接接头的 外观质量、无损检测、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详细描述
夹渣通常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坡口清理不干净等原因造成的。 在焊接过程中,熔渣未能及时浮出表面或被排除,就会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形成夹 渣。夹渣可能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下降,甚至引发断裂。
气孔
超声波探伤第七章

夹套、管板、管子和凸缘的焊接。 T形接头常用于锅炉炉胆与管板,压力容器中 换热器的筒体与管板的焊接。 搭接接头在锅炉压力容器受压件结构中应用 较少,常用于常压油槽等焊接结构中。
二、焊缝坡口形式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在焊接
前对被焊两金属件相连接处 预先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结构 形式,称焊接坡口形式,采 用焊接坡口的目的是为了保 证焊透,尽量减少焊缝填充 金属,便于施焊减少焊接变 形,应根据不同的焊接接头 形式和采用的焊接工艺来选 择合适的焊接坡口形式。
气孔可存在于焊缝中各不同部位,有单个、
多个、密集和链状气孔等情况出现,其形状 大多为球状,也有条状或针状气孔。
(2)夹渣
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焊渣称夹渣。是由熔池
中熔化金属的凝固速度大于熔渣的流动速度 时,熔渣未能及时浮出熔池而形成,主要存 在于焊道之间和焊道与母材之间。由焊接冶 金反应产生的,焊后残留在金属中的微观非 金属杂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等)称夹杂物。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时由钨极进入到焊缝钨粒 称夹钨。
(L—入射点至孔水平距;d—
L d孔深。ຫໍສະໝຸດ 双孔法:比较准确图7-1
L2 L1 d d1 L L1 K 2 2 2 d 2 d1
孔深d1和d2应和板厚相当。一般取d1=T,
d2=2T或,d2=T。 L2 2 L1 如取d1=T,d2=2T,则 K
4T
5. 探测方向的选择 ①纵向缺陷探测:
低中合金钢焊缝中,也产生在单相奥氏体钢,镍基 合金及某些铝合金焊缝中,结晶裂纹通常产生焊缝 金属上,在个别情况下也发生焊接热影响区。热裂 纹中高温液化裂纹是由于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作用 下,在焊接热影响区和多层焊的层间金属中如果含 有低熔点共晶组成物,即可被重新熔化,当受到一 定的拉伸内应力时就会诱发和产生奥氏体晶间开裂, 高温液化裂纹多发生在硫、磷、碳等杂质较多的铬 镍高强度钢、奥氏钢,某些镍基合金的近缝区或多 层焊的层与层之间,在母材及焊丝中,杂质含量越 高产生高温液化裂倾向越大。
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总结知识讲解

一、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回波类型显示1、气孔:单个气孔回波高度低,波形稳定,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大致相同,稍一移动探头就消失。
密集气孔为一族反射波,其波高随气孔的大小而不同,当探头作定点转动时,会出现此起彼落的现象。
2、夹渣:点状夹渣的回波信号与点状气孔相似。
条状夹渣回波信号多呈锯齿状,反射率低,一般波幅不高,波形常呈树枝状,主峰边上有小峰,探头平移时波幅有变动,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幅高度不相同。
3、未焊透:在板厚双面焊缝中,未焊透位于焊缝中部,声波在未焊透缺陷表面上类似镜面反射,用单斜探头探测时有漏检的危险。
对于单面探测根部未焊头,类似端角反射。
探头平移时,未焊透波形稳定。
焊缝两侧探伤时,均能得到人致相同的反射波幅。
4、未熔合: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其表面时,回波高度大,当探头平移时,波形较稳定,两侧探测时,反射波幅不同,有时只能从一面探测。
5、裂纹:一般来说,裂纹回波较大,波幅宽,会出现多峰。
探头平移时,反射波连续出现,波幅有变化,探头转动时,波峰有上下错位的现象。
常见的缺陷回波图片常见的缺陷类型图片未熔合、未焊透裂纹气孔二、焊缝探伤中常见的伪缺陷回波6、仪器杂波:在不接探头的情况下,由于仪器性能不良,灵敏度调节过高,荧光屏上出现单峰或者多峰波形,接上探头工作时,此波仔荧光屏上的位置固定不变。
一般情况下,降低灵敏度后,此波即消失。
7、探头杂波:仪器接上探头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山脉冲波幅很高、很宽的信号,无论探头是否接触好,它都存在且位置不随探头移动而移动,即固定不变。
8、耦合剂反射回波:如果探头的折射角度大,而探伤灵敏度有调得较高,则有一部分能量转换成表面波,这种表面波传播到探头前沿耦合剂堆积处,造成反射信号。
只要探头固定不动,随着耦合剂的流大、波幅慢慢降低,很不稳定,用手擦掉探头前面的耦合剂时,信号就会消失。
9、焊缝表面和沟槽反射波:在多到焊缝表面形成一道道沟槽。
当超声波扫查到沟槽时,会引起沟槽反射。
焊接过程中的缺陷及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中的缺陷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时代的进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焊接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所以,对应的焊接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新的焊接工艺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且所使用的相关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很多焊接设备还是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善,尽可能的解决其中所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焊接;缺陷;质量控制1设备焊接技术概述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利用的是材料原子或分子结合和扩散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原理。
常见的轨道、摆臂、压力杆等设备的主要部件大多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组合的,焊接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设备安全指数的高低。
在大型设施的组装、修复方面,最常采用的是焊接、堆焊修复技术,主要方式有两种:手工电弧焊、钎焊。
2焊接问题出现的原因1.1人为因素关于焊接工艺,主要依靠的是焊接的工作人员以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
并且,不同的焊接方式所需要的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就像手工操作的焊接方式,一般都是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手弧焊接。
而且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要仔细认真,保证其质量过关。
任何焊接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并且工作人员必须严守自己的岗位。
但是现在的焊接质量越来越差,且工作人员的自我意识不高、能力差,缺乏职业道德,尤其是很多操作人员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进而严重影响焊接操作的质量。
1.2机械设备因素关于焊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非常关键的,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也会影响焊接的质量。
尤其是一些结构较为繁杂且机械自动化的设备,都对焊接的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且,必须保证焊接的质量以及它的稳定性。
而针对一些压力容器的设备、焊接设备,都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
1.3材料因素进行焊接操作时,所需要的材料包含了焊接材料、被焊材料以及所对应的扣件和其他加工零件等。
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必须保证焊接材料的质量,并将所有的材料进行检测,保证其质量过关。
关于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缺陷和伪缺陷识别与分析

关于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缺陷和伪缺陷识别与分析发布时间:2023-01-15T04:38:06.49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5期作者:曹伟琪陈德荣[导读] 特种设备承压部件焊缝超声检测,参照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标准曹伟琪陈德荣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510663摘要:特种设备承压部件焊缝超声检测,参照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工艺和操作指导书,根据工艺或操作指导书中的相应要求实施检测,并依据相应标准中的质量分级进行缺陷级别评定。
由于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仅依靠抽象了A型回波对于焊缝中的缺陷进识别与判断,需要依靠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而相关标准并未对缺陷识别与判定方法作详细介绍。
笔者在多年现场检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本文介绍特种设备承压部件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中缺陷和伪缺陷的识别方法,为现场检测缺陷判定提供指导。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伪缺陷、变形波1 六种常见的伪缺陷特种设备承压部件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常见的伪缺陷有六大类,分别为:(1)根部焊瘤反射波,(2)表面波/油波,(3)变形波(纵波),(4)上表面反射波(横波),(5)余高反射波,(6)扩散声束反射波。
根部焊瘤反射波、变形波(纵波)、上表面反射波统称为“山形波”。
1.1 表面波/油波超声波声束具有一定扩散角,当上扩散角一定大时,钢中存在上扩散角为90°的横波,且沿着工件表面传播,即为表面波。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表面波是沿着工件表面传播的横波。
当选用的探头K值较大、晶片尺寸较小、频率较小等条件时,会导致超声波声束扩散角增大,沿着工件表面传播的横波分量越多,表面波愈加明显。
表面波波形较宽,呈三角形状,用手蘸油拍打探头前部,表面波会明显跳动或者完全消失。
油波波形较宽,当探头固定不动,清除探头前部多余的耦合剂,油波消失。
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

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一、强度无法达到欲求标准。
当然我们必须了解超音波熔接作业的强度绝不可能达到一体成型的强度,只能说接近于一体成型的强度,而其熔接强度的要求标准必须仰赖于多项的配合,这些配合是什么呢?※塑料材质:ABS与ABS相互相熔接的结果肯定比ABS与PC相互熔接的强度来的强,因为两种不同的材质其熔点也不会相同,当然熔接的强度也不可能相同,虽然我们探讨ABS与PC这两种材质可否相互熔接?我们的答案是绝对可以熔接,但是否熔接后的强度就是我们所要的?那就不一定了!而从另一方面思考假使ABS与耐隆、PP、PE相熔的情形又如何呢?如果超音波HORN瞬间发出150度的热能,虽然ABS材质己经熔化,但是耐隆、PVC、PP、PE只是软化而已。
我们继续加温到270度以上,此时耐隆、PVC、PP、PE已经可达于超音波熔接温度,但ABS材质已解析为另外分子结构了!由以上论述即可归纳出三点结论:1.相同熔点的塑料材质熔接强度愈强。
1.降低压力。
2.减少延迟时间(提早发振))。
3.减少熔接时间。
4.引用介质覆盖(如PE袋)。
5.模治具表面处理(硬化或镀铬)。
6.机台段数降低或减少上模扩大比。
7.易震裂或断之产品,治具宜制成缓冲,如软性树脂或覆盖软木塞等(此项指不影响熔接强度)。
8.易断裂产品于直角处加R角。
三、制品产生扭曲变形。
发生这种变形我们规纳其原因有三:1.本体与欲熔接物或盖因角度或弧度无法相互吻合.2.产品肉厚薄(2m/m以内)且长度超出60m/m 以上.3.产品因射出成型压力等条件导致变形扭曲.所以当我们的产品经超音波作业而发生变形时,从表面看来好像是超音波熔接的原因,然而这只是一种结果,塑料产品未熔接前的任何因素,熔接后就形成何种结果。
如果没有针对主因去探讨,那将耗费很多时间在处理不对症下药的问题上,而且在超音波间接传导熔接作业中(非直熔),6kg以下的压力是无法改变塑料的轫性与惯性。
焊缝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剖析

二.超声波探伤
➢ 直探头及斜探头示意图
Company Logo
二.超声波探伤
Company Logo
2.超声波探伤仪选择
❖ 探伤仪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目的、方法、 速度等需要,其设计制造也不尽相同。按信 号的显示方式不同,可分为A、B、C型三种 探伤仪,即人们通常所说的A超、B超、C超。
二.超声波探伤
未熔合——坡口未熔合在底片上呈直线状的黑色条纹,位置偏离焊缝中心, 靠近坡口边缘一边的密度较大且直;层间未熔合在底片上呈黑色条纹, 但不很长,有时与非金属夹渣相似。
Company Logo
三.射线探伤
3.射线探伤的质量评定 按《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323)的规定进行。根据缺陷性质和数量、 射线探伤焊缝质量分为四个等级: ①Ⅰ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和条状夹渣; ②Ⅱ级焊缝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 ③Ⅲ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
一.焊件内常见缺陷
Company Logo
❖4.未熔合:焊接时在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
或焊道金属和焊道金属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 的部分,其主要类型是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坡 口未熔合(侧壁未熔合),层间未熔合(焊 道之间未熔合)和单面焊根部未熔合三种
一.焊件内常见缺陷
Company Logo
❖5.裂纹:主要是在熔焊冷却时因热力盈 利和相变应力而产生的,也有在校正或 疲劳过程中产生的。是危险性最大的一 种缺陷。
面焊中的未焊透; ④Ⅳ级焊缝是缺陷超过Ⅲ级的。
参考文献
Company Logo
➢ 大连理工大学,李孟喜主编.无损检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1
二.超声波探伤
➢ 直探头探测钢材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
一、强度无法达到欲求标准。
当然我们必须了解超音波熔接作业的强度绝不可能达到一体成型的强度,只能说接近于一体成型的强度,而其熔接强度的要求标准必须仰赖于多项的配合,这些配合是什么呢?
※塑料材质:ABS与ABS相互相熔接的结果肯定比ABS与PC相互熔接的强度来的强,因为两种不同的材质其熔点也不会相同,当然熔接的强度也不可能相同,虽然我们探讨ABS与PC这两种材质可否相互熔接?我们的答案是绝对可以熔接,但是否熔接后的强度就是我们所要的?那就不一定了!而从另一方面思考假使ABS与耐隆、PP、PE相熔的情形又如何呢?如果超音波HORN瞬间发出150度的热能,虽然ABS 材质己经熔化,但是耐隆、PVC、PP、PE只是软化而已。
我们继续加温到270度以上,此时耐隆、PVC、PP、PE已经可达于超音波熔接温度,但ABS材质已解析为另外分子结构了!由以上论述即可归纳出三点结论:
1.相同熔点的塑料材质熔接强度愈强。
2.塑料材质熔点差距愈大,熔接强度愈小。
3.塑料材质的密度愈高(硬质)会比密度愈低(韧性高)的熔接强度高。
二、制品表面产生伤痕或裂痕。
在超音波熔接作业中,产品表面产生伤痕、结合处断裂或有裂痕是常见的。
因为在超音波作业中会产生两种情形:1.高热能直接接触塑料产品表面 2.振动传导。
所以超音波发振作用于塑料产品时,产品表面就容易发生烫伤,而1m/m以内肉厚较薄之塑料柱或孔,也极易产生破裂现象,这是超音波作业先决现象是无可避免的。
而在另一方面,有因超音波输出能量的不足(分机台与HORN上模),在振动摩擦能量转换为热能时需要用长时间来熔接,以累积热能来弥补输出功率的不足。
此种熔接方式,不是在瞬间达到的振动摩擦热能,而需靠熔接时间来累积热能,期使塑料产品之熔点到达成为熔接效果,如此将造成热能停留在产品表面过久,而所累积的温度与压力也将造成产品的烫伤、震断或破裂。
是以此时必须考虑功率输出(段数)、熔接时间、动态压力等配合因素,来克服此种作业缺失。
解決方法:
1.降低压力。
2.减少延迟时间(提早发振))。
3.减少熔接时间。
4.引用介质覆盖(如PE袋)。
5.模治具表面处理(硬化或镀铬)。
6.机台段数降低或减少上模扩大比。
7.易震裂或断之产品,治具宜制成缓冲,如软性树脂或覆盖软木塞等(此项指不影响熔接强度)。
8.易断裂产品于直角处加R角。
三、制品产生扭曲变形。
发生这种变形我们规纳其原因有三:
1.本体与欲熔接物或盖因角度或弧度无法相互吻合.
2.产品肉厚薄(2m/m以内)且长度超出60m/m以上.
3.产品因射出成型压力等条件导致变形扭曲.
所以当我们的产品经超音波作业而发生变形时,从表面看来好像是超音波熔接的原因,然而这只是一种结果,塑料产品未熔接前的任何因素,熔接后就形成何种结果。
如果没有针对主因去探讨,那将耗费很多时间在处理不对症下药的问题上,而且在超音波间接传导熔接作业中(非直熔),6kg以下的压力是无法改变塑料的轫性与惯性。
所以不要尝试用强大的压力,去
改变熔接前的变形(熔接机最高压力为6kg),包含用模治具的强迫挤压。
或许我们也会陷入一个盲点,那就是从表面探讨变形原因,即未熔接前肉眼看不出,但是经完成超音波熔接后,就很明显的发现变形。
其原因乃产品在熔接前,会因导熔线的存在,而较难发现产品本身各种角度、弧度与余料的累积误差,而在完成超音波熔接后,却显现成肉眼可看到的变形。
解決方法:
1.降低压力(压力最好在2kg以下)。
2.减少超音波熔接时间(降低强度标准)。
3.增加硬化时间(至少0.8秒以上)。
4.分析超音波上下模是否可局部调整(非必要时)。
5.分析产品变形主因,予以改善。
四、制品内部零件破坏
※超音波熔接后发生产品破坏原因如下:
1.超音波熔接机功率输出太强.
2.超音波能量扩大器能量输出太强.
3.底模治具受力点悬空,受超音波传导振动而破坏.
4.塑料制品高、细成底部直角,而未设缓冲疏导能量的R角.
5.不正确的超音波加工条件.
解決方法:
1.提早超音波发振时间(避免接触发振)。
2.降低压力、减少超音波熔接时间(降低强度标准)。
3.减少机台功率段数或小功率机台。
4.降低超音波模具扩大比。
5.底模受力处垫缓冲橡胶。
6.底模与制品避免悬空或间隙。
7.HORN(上模)掏孔后重测频率。
8.上模掏孔后贴上富弹性材料。
五、产品产生溢料或毛边
※超音波熔接后产品发生溢料或毛边原因如下:
1.超音波功率太强.
2.超音波熔接时间太长.
3.空气压力(动态)太大.
4.上模下压力(静态)太大.
5.上模(HORN)能量扩大比率太大.
6.塑料制品导熔线太外侧或太高或粗.
上述六项为造成超音波熔接作业后产品发生溢料毛边的原因,然而其中最关键性的是在第六项超音波的导熔线开设,一般在超音波熔接作业中,空气压力大约在2~4kg范围,根据经验值最佳的超音波导熔线,是
在底部0.4~0.6m/m×高度0.3~0.4m/m如:此型Δ,尖角约呈60°,超出这个数值将导至超音波熔接时间、压力、机台或上模功率的升高,如此就形成上述1~6项造成溢料与毛边的原因。
解決方法:
1.降低压力、减少超音波熔接时间(降低强度标准)。
2.减少机台功率段数或小功率机台。
3.降低超音波模具扩大比。
4.使用超音波机台微调定位固定。
5.修改超音波导熔线。
六、产品熔接后尺寸无法控制于公差内
※在超音波熔接作业中,产品无法控制于公差范围有其下述原因:
1.机台稳定性(能量转换未增设安全系数).
2.塑料产品变形量超出超音波自然熔合范围.
3.治具定位或承受力不稳定.
4.超音波上模能量扩大输出不配合.
5.熔接加工条件未增设安全系数.
解決方法:
1.增加熔接安全系数(依序由熔接时间、压力、功率)。
2.启用微调固定螺丝(应可控制到0.02m/m)。
3.检查超音波上模输出能量是否足够(不足时增加段数)。
4.检查治具定位与产品承受力是否稳合。
5.修改超音波导熔线。
超声波塑料焊接水、气密导熔线(焊线)设计我们欲求产品达到水、气密的功能时,定位与超声波导熔线是成败的重要关键,所以在产品设计时的考虑,如:定位、材质、肉厚,与超声波导熔线的对应比例有绝对的关系。
在一般水、气密的要求,导熔线高度应在0.5~0.8m/m之范围(视产品肉厚而定),如低于0.5m/m以下,要达到水气密的功能,除非定位设定要非常标准,而且肉厚有5 m/m以上,否则效果不佳。
一般要求水气密的产品其定位与超音波导熔线的方式如下:
斜切式:适合水密性及大型产品之熔接,接触面角度=45°,x=w/2,d=0.3~0.8mm为佳。
阶梯尖式:适合水密性及防止外凸或龟裂之方法,接触面的角度= 45°,x=w/2,d=0.3~0.8mm为佳。
峰谷尖式:适合水密性且高强度熔接,
d=0.3~0.6mm内侧接触面之高度h依形状大小
而有变化,但h约在1~2mm左右。
产品实施超声波作业无法达到水、气密,除了超声波导熔线、治具定位、产品本身定位等因素外,超声波设定的条件也是一项主因。
我们在此更深入探讨引响水气密的另一原因(熔接条件),在我们实施超音波熔接作业时,求效率求快是最基本目标,但往往也忽略了其求效率的要领,正常有两种现象出现:
一、下降速度、缓冲太快:此一形成的速度,使动态压力加上重力加速度将把超声波导熔线压扁,使导熔线无法发挥导熔的作用,形成假相熔接。
二、熔接时间过长:塑料产品因接收过长时间的热能,不仅使塑料材质熔化,更进而造成塑料组织焦化现象,产生砂孔,水或气即由此砂孔渗透而出。
这是一般生产技术者最不易发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