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

方法技巧
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 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 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 都要落实到气温和降水上。
误区警示
(1)全球变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全球变暖是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 地质时期来看,地球恰处在间冰期,气温是在上升,只不 过近百年来气温上升的幅度增加是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 气体所致。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程度。 (2)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化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 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变化。而全球变暖仅是指全球 均温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之一。
考点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应对的具体对策
图说考点
结构网络图分析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 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针对训练
全球气候变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读图文资料, 2.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后发达国家能否继续按议定书减排模式承 担减排义务是南非德班会议的关键。 材料二 据报道,过去50多年来,长三角地区城市气温不 断升高,上世纪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50年代上升了0.9 ℃, 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1)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应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 责任”,其中共同责任是指各国都应采取减排措施,减排 是指________;有区别的责任主要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 家应承担不同的责任,你认为发达国家还应承担的责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压带和 北纬10°~ 亚洲印度 风带的季 热带季 北回归线大 半岛、中 节移动, 风气候 陆东岸 南半岛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南北回归 线~南北纬 热带沙 30°之间的 漠气候 大陆内部和 西部 撒哈拉沙 漠、阿拉 伯半岛、 澳大利亚 中西部 副热带高 气压带或 信风带控 制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气候与天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尺度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特征,而天气是指短时间尺度内的大气状态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气候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气候的形成与天气的变化气候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统计,包括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环流、太阳辐射以及冰雪覆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通常炎热多雨,而靠近两极的地区气候则寒冷干燥。

天气则是对气候在短时间尺度内的具体表现,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指标的变化。

天气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压系统、季节变化、大气污染等。

当冷、暖气团相互作用、气流的上升下降等情况发生时,就会出现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波动。

二、气候对天气的影响气候对天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影响天气的多样性:不同的气候带拥有各自独特的天气特征。

例如,热带气候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导致常常出现热带风暴和台风;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天气模式和变化。

2. 气候影响天气的频率和时长:某一地区的气候型态会决定该地的天气呈现的频率和时长。

例如,在热带地区,气候湿润,使得暴雨和雷暴多发,而在沙漠气候地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天气以晴朗为主。

3. 气候影响天气的季节性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候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天气的季节性变化。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出现季风现象,导致季节性的降雨和风向变化。

三、天气对气候的影响天气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气对气候的长期趋势:天气的变化将不断积累,形成气候的长期趋势。

例如,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导致气候变暖,而频繁的强降水则会形成多雨的气候。

2. 天气对气候的异常事件:某些极端天气事件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引发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的气候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长期变化。

人类活动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而自然因素则包括太阳辐射、火山爆发等,也会对气候变化造成一定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水资源减少等。

气温上升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了海岸带的城市和人们的生活。

极端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水资源减少,直接影响了世界上大量人类的生活。

3.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对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及其栖息地遭受破坏,动物栖息地的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

生物的消失会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食物链。

4.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减排、适应和转型。

减排是通过控制和降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

适应是指为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应对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转型则是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

5. 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它带来的恶劣影响。

我们必须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地球。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在未来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结语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着责任。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支持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气候变化?

什么是气候变化?

什么是气候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许多威胁和挑战,其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气候变化。

那么,什么是气候变化?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然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呢?本文将希望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科普介绍,让更多的人关注并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一、什么是气候变化?1.1 概念解释气候变化,也叫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候系统不断变化的现象。

这种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指温度上升,还包括了各种极端气候现象,如飓风、干旱、暴雨等等。

1.2 形成原因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当这些气体浓度增加时,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1 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球范围内的。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威胁到沿海城市的生存。

其次,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增多,如山洪、泥石流、干旱等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全球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

2.2 对各国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对各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来应对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需要得到发达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3.1 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合作。

全球各国都应该加入国际合作机制,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2 个人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国际和政府层面的行动,还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个人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等方式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3.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就是能够进行大规模应用的新技术。

结语通过科普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气候变化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四、热带沙漠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从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到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从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到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每一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有着特定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热带雨林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比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很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赤道地区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大量降水。

同时,由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使得气温终年居高不下。

与热带雨林气候截然不同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地。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而信风带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空气在移动过程中温度升高,也难以带来降水。

此外,这些地区的海岸线比较平直,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内陆,进一步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温带海洋性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比如欧洲西部。

其特点是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该地区常年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

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使得这里降水较为充沛。

同时,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气温变化较为缓和,冬季不冷,夏季不热。

再来说说亚热带季风气候,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比如我国的南方地区。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

而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气候较为干燥。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地区,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极地气候的特点是终年寒冷干燥,降水极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气候形成因子(一)、气温影响因素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1、纬度一一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1、纬度2、海陆分布3、地形4、洋流(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二、气候特点、成因、分布粉笔匍冲气候跑•中属气灰:送带溶律忖%帔音罩伺候带带审辱气魄里招雪心盘显君第季风气僦■累聚年限盘用;星陡r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北美洲,亚洲(11种)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多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三、气候类型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赤道两侧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夏-赤道低气压带
冬-信风带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苔原气候
特征:长冬无夏 成因:极地东风带 分布:南北纬70°-- 80°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冰原气候
特征:终年严寒 成因:极地高气压带 分布:两极地区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四、气候的变化
1、气候变化的原因 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
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 2、气候变化的阶段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3、气候变化规律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成因:夏-信风越过赤道
冬-海陆热力差异 分气布候的:形成和东变化 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景观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的形成和变大化 陆西岸(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温暖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洲东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冬季 寒冷, 降水稀少
成因:受不到海洋调节 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终年温和多雨 成因:西风带 分布:温带大陆西岸 (南气候的形北成和变纬化 40-60°)。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气候的概念
气候是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的平均状况 和统计状态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 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分辨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的, 哪些是说气候的?
❖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 2.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多雨. 气候 ❖ 3.昆明四季如春. 气候 ❖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的偏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形成因子
4、人类活动----释放能量、改变地表
特性 (1)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
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 (2)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
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三、气候类型
❖ (一)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下垫面 使气温复杂化
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 天气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二、气候要素与影响因素
气候基本要素
气温 降水
基础 复杂化 干扰
决定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气候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
气压带、风带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形成因子
2、下垫面----大气(对
流层)的直接热源和水 气地候 1气月温 4气月温 7最月高 1最0 低 年
温带
多雨带
副热带 少雨带
赤道多雨带
副热带 少雨带
温带 多雨带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 陆
风带 极地东风带
风向 (低纬↔高纬)
▲ 吹向低纬
干湿状况
▲干
中纬西风带 ▲ 吹向高纬 ▲ 湿
低纬信风带
干 吹向低纬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降水量多少
▲ 较少 大陆西岸:▲ 较多

(1)海洋与陆地:海洋热
类点型 日较 年较 气温 月气温 平 差 差 月 月均
容量比陆地大 (2)平原与山地:地势高,
大泰陆 5大.9 6.大5 57.8月 6.15月 6.2 山性
气温低
(3)裸地与植被覆盖地:裸地 的反射率高
海济洋 南性
9小.0
10小.8 108.月4 9.29月10.0
(4)迎风坡与背风坡:迎风坡 降水多,背风坡少
(5)暖流与寒流: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形成因子
3、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本身
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地 图气流流向属性
原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上升气流 低纬-高纬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
信风带
较高纬-低纬
湿润 空气流动过程中, 气温愈来愈低,水
湿润 汽易凝结。
干燥 空气流动过程中, 气温愈来愈高,水
一般干燥 汽难以凝结。
信风对大陆东岸 信风对大陆西岸 赤道低气压带
/ / 上升气流
湿润 干燥 湿润
海-陆 陆-海 如上述
冬季风
陆-海
干燥
/
夏季风
海-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湿润
/
60 40 30
0
30 60
极 地东 风


西

东北信 风
东 南 信风 盛 行西 风
极 地东 风
热带型: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寒带型:极地气候
亚热带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三、气候类型
❖ (一)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气候: 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高于15℃。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 漠气候; 亚热带气候: 夏季高温,最冷月均温在0~15℃, 包括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 气候。
沙漠景观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热带大陆东侧(南
北纬气候2的形成5和变°化-35°)。
地中海气候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 温和多雨
成因:夏-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西风带
分布:南北纬30 °-40° 大陆西部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压带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分布(纬度位 置)
极地高气压 极地附近 带
中心气 下流沉↓
上 升↑
下 沉↓
副极地低气 南、北气纬候的6形0成和º变化
压带
附近
降水量多 少少雨
多雨
少雨
多雨
全球年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与气压带分布规律的相关性
年降水量
极地 少雨带
温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15℃以上
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苔原、冰原气候)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二)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大气环流决定降水状况
成 因
全年多雨型: 特点
全年少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夏季多雨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