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安全基础知识.
烟花与爆竹培训考试题

烟花与爆竹培训考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请简述烟花与爆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烟花和爆竹的制作材料分别是什么?分别有哪些安全措施需要遵守?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烟花和爆竹的类型,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4. 烟花和爆竹在哪些场合可以合法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安全事项?第二部分:法律法规1.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哪些人员可以从事烟花爆竹的制造、销售和使用工作?2. 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需要遵守哪些安全规定和限制?3. 如果在使用烟花爆竹过程中发生了事故或伤害,应该如何处理?相关责任如何划分?第三部分:安全知识1. 使用烟花爆竹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请至少列举五条。
2. 如果在烟花爆竹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如何应对?请简要描述。
3. 请介绍一种常见的烟花爆竹事故,并提出预防措施。
第四部分:应急处理1. 如果在烟花爆竹使用过程中出现火灾,请简述应急处理步骤。
2. 如果有人在烟花爆竹使用过程中受伤了,应该如何进行急救?3. 如果发现有人非法制造或贩卖烟花爆竹,应该如何举报?第五部分:综合案例分析请阅读以下情景描述,回答相应问题。
情景描述:某市民在春节期间购买了一批烟花爆竹,准备在自家花园放烟花庆祝。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引发火灾,导致花园起火,并对附近的房屋造成了一定损害。
1.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该市民是否有权购买和使用烟花爆竹?2. 在发生火灾后,该市民应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3. 该市民因为火灾对房屋造成了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以上为烟花与爆竹培训考试题,希望考生认真准备,合理回答。
祝您考试顺利!。
有关消防安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有关消防安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消防安全是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并掌握消防安全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火灾、及时处理火灾以及自救逃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火灾的危害性及分类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灾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不同的燃烧物质和火势,火灾可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可燃物质引发的火灾,如木材、布料、纸张等。
灭火时可采用水、泡沫灭火器等。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燃液体引发的火灾,如汽油、酒精、润滑油等。
灭火时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等。
C类火灾:指气体燃烧所引发的火灾,如天然气、丙烷等。
灭火时应关闭气源,并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D类火灾:是指金属燃烧引发的火灾,如锂、镁等。
灭火时应使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
E类火灾:是指电器、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如电视、电脑等。
灭火时应切断电源,并采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
F类火灾:是指油脂及油脂类火灾,如食用油、植物油等。
灭火时可用湿毛巾或灭火器扑灭。
第二部分: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设施,确保正常使用,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2. 禁止乱丢烟蒂和随意丢弃易燃物品,特别是在森林、草原等易燃区域。
3. 厨房使用时,要注意炉灶的安全,避免物品堵塞燃气管道。
4. 安装火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提前发现火灾隐患。
5. 定期清理易燃物品,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火灾的蔓延速度。
6. 按照规定正确存放和处理危险品,避免化学品火灾的发生。
第三部分:火灾处理和自救逃生当火灾发生时,正确的处理和及时的自救逃生是关键。
1. 发现火灾后,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同时进行报警和求救。
2.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气吞入呼吸道,尽量选择疏散通道逃生。
3. 在疏散过程中,如遇烟雾较大而无法正常呼吸,应尽量贴近地面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第三部焦化管理

4.车辆伤害重点监管对象 装载机、拉煤车,装煤车、推焦车、拦 焦车、熄焦车、企业内部机动车辆。
5.重点监管的物质 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复热式焦炉用)、硫磺 、粗苯,另外也要对硫铵工段使用的硫酸进行适当监管。
八、事故案例(一)
1.永鑫事故
事故案例(五)
5有限(受限、密闭)事故案例
常熟某公司技术发展部9月28日发出节日期间检修工作通知,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求污水处理站,宋某和周某 ,再配一名小工于10月1日至l0月3日进行清水池清理,并明确宋某全面负责监护。10月1日上午宋某等三人完 成清理气浮池后,下午1时左右就开始清理清水池。其中一名外来临时杂工徐某头戴防毒面具(滤毒罐)下池清理 。约在下午1时45分,周某发现徐某没有上来,预感情况不好,即下池营救,在此同时,污水处理站站长宋某 赶到,看到周某下池后也没有上来,随即下池营救。这时赶到的其他人员发现宋某刚下去又倒下了,随即报警 。刚赶到现场的公司保卫科长沈某见状后即报“119”请求营救,并吩咐带氧气呼吸器。5分钟后,消防人员赶 到,救出三名中毒人员,急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结果,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2时50分三人全部死亡 。
五、常见事故
1.事故类型 管理事故 操作事故 检修事故
2.事故性质 火灾事故 中毒事故 爆炸事故
六、事故预防(一) 1.安全管理 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规定。
2.安全培训 全员安全法律、技术培训。
七、事故预防(二)
3.岗位操作 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订和落实。
4.安全设施 安全设备设施、防护设施及器材和用具。
主要设备有:标准机械、非标准机械、移动机械、压力容器等。 主要设施有:焦炉、存储槽罐、压力管道、生产车间等。 主要动能有:电、气(汽)、水等。 主要特征是:有(受)限(密闭)空间多、防爆区域大、危险点源广。 常见事故征兆是:火灾爆炸、中毒、高温灼烫、高空坠落、坍塌俺埋、机械伤害、触电事故等。
(完整版)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述第一节安全生产基本概念一、安全与危险安全,就是某一系统(事件)在某一特定时刻或特定时间内,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危害等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状态。
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二、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三、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四、事故事故时人(个体或集体)在为现实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五、危险源(一)概念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二)分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六、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就是隐藏的、可能导致事故的祸患。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概念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联系。
(一)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不同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的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
七、安全色(一)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第三部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
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扬和热量,极易引起爆炸。 许多氧化剂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 等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 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 甚至发生爆炸。 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分解 放出氧气和热量,有助燃作用,使可燃物燃烧,甚 至爆炸。 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 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 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 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 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 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 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爆炸性 殉爆性 其他性质
爆炸品的分项
第三部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和分类
化学品是指各种化学单质、化合物和 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 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 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 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分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 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 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
有毒品的分类
毒害品 感染性物品
腐蚀品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 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 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 的表面平均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 体或液体。
腐蚀品的特征
强烈的腐蚀性 强氧化性 毒害性 易燃性
腐蚀品的分类
氯化是指一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 的反应。根据氯化反应条件的不同,有热氯 化、光氯化、催化氯化等。 广泛使用的氯化剂有:液态氯、气态氯、气 态氯化氢、各种浓度的盐酸、磷酰氯、硫酰 氯、三氯化氮、次氯酸钙等。 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天然气(甲烷)、乙烷、 苯、甲苯及戊烷等原料进行氯化,制取溶剂。
安全三级教育(基础部分)

黄白双回π接进孜岩变220kV线路新建工程四川成蜀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黄白双回π接进孜岩变220KV线路新建工程项目部二00八年三月公司(第一级)安全教育记录工程名称:黄白双回п接孜岩变220kV线路新建工程施工单位:四川成蜀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教育等级学时教育内容授课地点授课人第一级教育内容:进行安全基础知识、法规、法制教育,主要内容是:1.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2.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法制观念;3.本单位施工过程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纪律;4.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及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5.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伤员,排险,保护现场和及时进行报告。
具体教育内容说详见附件。
(编者:附件略)受教育人签名:安全员签字填表人:年月日填表说明:1.对新工人或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三级安全教育是没个刚进现场的新工人必须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部(工程处、施工处、工区)、班组这三级。
对新工人或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2.公司一级安全教育,主要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教育,授课人必须编写教学大纲或依据培训教材进行。
3.公司一级安全教育不得少于15学时。
4.此表一式两份。
公司、项目资料存档各一份。
公司(第一级)安全教育记录教材一.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1.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做许可业务范围的承揽工程。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法制观念:公司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制定了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依法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法律、法规管理,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法制观念。
第3节 火灾与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六)火灾防治途径和阻燃方法
2.阻燃
高分子材料大部分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并且易燃, 具有潜在的火灾危险性。采用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 术可以克服或降低高分子材料的可燃性,减少火灾 的发生及蔓延。
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主要通过阻燃剂使 聚合物不容易着火和着火后其燃烧速度变慢。 阻燃剂按其使用方法分为两种:
第三节Leabharlann 火灾与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一、燃烧与火灾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同时具备氧气、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 素,简称火三角(图3—12)。这三个要素中缺少 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的三 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 够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燃烧的三要素(火三角)
火焰探测器
二氧化碳灭火剂
1.灭火剂 1)气体灭火剂 七氟丙烷灭火剂最具推广价值。该灭火剂属于 含氢氟烃类灭火剂,具有灭火浓度低、灭火效率高、 对大气无污染的优点。 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对大气层无污染的特 点,由于由氯气、氩气、二氧化碳自然组合的一种 混合物,平时以气态形式储存,喷放时,不会形成 浓雾或造成视野不清,使人员在火灾时能清楚地分 辨逃生方向且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
1.火灾探测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有 关人员,以便他们准备疏散或组织灭火,延长建筑物 可供疏散的时间,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他消防设施。
2.火灾探测的基本原理
火灾初期阶段,建筑物内出现不少特殊现象,如 发热、发光、发声,以及散发出烟尘,可燃气体、特 殊气味等。为早期发现火灾、进行火灾探测提供了依 据。按照探测元件与探测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原理 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干粉灭火器
第3章 压力容器安全基础知识

3.3.7 气瓶的技术参数 (1)公称工作压力和水压试验压力 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对于盛装永久气体的气瓶,系指在基 准温度时(一般为 20℃),所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对于 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 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 值。盛装高压液化气体的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不得小于 8MPa 。盛装有毒和剧毒危害的液化气体的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的 选用应适当提高。 常用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和水压试验压力系列如表3-1规 定。从表中可看出,水压试验压力是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 常用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见表3-2。 (2)气瓶的公称容积 气瓶的公称容积系列,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规定。
3.1 压力容器的定义
3.1.1 压力容器的定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定义的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 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 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1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 于或者等于2.5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 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 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2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 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1.0MPa· 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 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容器的含义中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 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3.2
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用途及特点
3.2.1 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 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分为来自容器外部和来自容器内部( 在容器内产生或增大)两种情况。 3.2.2 压力容器的用途 压力容器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在基本建设、医疗卫生、地 质勘探、石油化工、能源工业、科研、民用及军事工业等都 起着重要的作用。
3.4.14
从压力容器中区分出简单压力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安全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一般来讲,物质越易燃,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小。
()2.易燃液体的蒸气很容易被引燃。
(√)3.易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不在爆炸极限之内,遇火源就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 ) 4.为了防止蒸发,汽油等挥发性强的液体应在口小、深度大的容器中盛装。
(√) 5.为了防止膨胀导致容器破裂,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夏天要储存于阴凉处或用喷淋冷水降温的方法加以防护。
( √)6.液体着火时,应设法堵截流散的液体,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7.液体粘度的大小主要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8.易燃液体一般电导率很小,所以不易在流动中产生和积累静电。
( ) 9.液体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越少。
( )10.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
( √)11.易燃固体绝对不许和氧化剂、酸类混储混运。
(√)12.硫的磷化物,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而且还具有遇湿易燃性。
( √) 13.在危险品的管理中,干的或未浸湿的二硝基苯酚被列为易燃固体管理。
( ) 14.三乙基铝在空气中能氧化而自燃。
( √)15.铝铁熔剂着火不可用水施救。
( √)16.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并放出氢气。
( √)17.铝镁粉与水反应比镁粉或铝粉单独与水反应要强烈得多。
(√)18.爆炸品不包括以爆炸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成品。
( )19.炸药的热感度是指炸药在热作用下发生燃烧的难易程度。
( )20.许多炸药本身就是含氧的化合物或者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混合,故不需外界供给氧气也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21.在炸药爆炸场所进行施救工作时,除了防止爆炸伤害外,还应注意防毒,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 )22.具有抛射危险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 ) 23.根据我国《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不包括氧气。
( ) 24.根据闭杯试验闪点,我国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易燃液体分为4项。
( )25.遇湿易燃物品不会发生爆炸。
( )26.自燃物品着火不需氧气。
( )27.硫磺不属于易燃固体。
( )28.与氧化剂相比,有机过氧化物更危险。
( √)29.苯易燃、易爆、有毒而且致癌。
( √)30.硫酸、硝酸和氯化铜都具有腐蚀性。
( √)31.金属铀属于放射性物品。
( √)32.只要发生燃烧就会产生火焰。
( )33.可燃固体的粉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34.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与火源接触即可着火。
( )35.自燃点与闪点一样都是可燃物质的固有性质。
( )36.高压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 √)37.乙烷的自燃点>乙烯的自燃点>乙炔的自燃点。
(√)38.一般说来,液体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自燃点也越高,故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小。
( )39.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 √)40.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将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成8类。
( √)41.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 )42.压缩空气是危险化学品。
( √)43.临界压力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 √) 44.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 √) 45.遇湿易燃物品遇酸或碱也能燃烧或爆炸。
( √)46.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 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
( √)47.氧化性物质的危险性是通过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
( √)48.有机过氧化物不是危险化学品。
( √)49.毒物毒性常以引起实验动物死亡数所需剂量表示。
(√)50.LD50是指毒物经口、经皮导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即半数致死剂量。
( √)5l.LC50是指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导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浓度,即半数致死浓度。
( √) 52.MLD叫最小致死剂量,是指毒物毒性导致个别实验动物死亡的最低剂量。
(√) 53.毒物毒性能导致全部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绝对致死剂量,用LD100表示。
(√) 54.在工业生产中,有毒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 √)55.放射性物品属于剧毒化学品。
( )56.硫酸铵是一种碱性腐蚀品。
( )57.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点是压力大、温度高。
( )5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共设主标志11种和副标志16种。
( )5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规定了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危险特性时用主标志表示其主要危险性类别,副标志表示重要的其他危险性类别。
( √)6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中的图形分别标示了8类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 √)61.用于引爆炸药的导火索不属于爆炸品。
( )62.自燃物品是指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而引起自燃的物品。
( √) 63.氧化剂的特点是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 √)64.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应留有不少于5%~10%的空隙。
( √)6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腐蚀品的安全标志(√)6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易燃液体的安全标志()6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不燃气体的安全标志。
( )6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爆炸品的安全标志。
( )二、单选题1.通常情况下,液体的燃烧难易程度主要用( )的高低来衡量。
A.闪点B.自燃点C.最小点火能量2.发生爆轰可使压力增长为初压的( )。
A.3~10倍B.10—15倍C.15倍以上3.多数易燃液体被引燃只需( )左右的能量。
A.0.5 mJ B.5 mJ C.15 mJ4.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火灾危险性( )。
A.越小B.越大C.不受影响5.把易燃液体装入容器时应据( )确定合适的装填系数。
A.时间长短B.容积大小C.温度变化范围6.液体的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 )。
A.增大B.减小C.不变7.管道内表面越光滑,液体产生的静电荷( )。
A.越多B.越少C.不变8.当灌装至容器高度的1/2—3/4 时,油品产生的静电电压( )。
A.最低B.居中C.最高9.多数油品温度越低,产生静电越少,但( )例外。
A.汽油B.煤油C.柴油10.易蒸发的石油产品与不易蒸发的石油产品相比,其毒性( )。
A.较小B.较大C.差不多11.易燃固体的着火点一般都在( )℃以下。
A.100 B.200 C.30012.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就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毒( )。
A.固体B.液体C.气体13.黄磷须存放于( )。
A.水中B.空气中c.硫酸中14.三乙基铝着火时不可用( )扑救。
A.二氧化碳B.氮气c.水或泡沫15.电石遇水会生成( )并放出热量。
A.氢气B.甲烷c.乙炔16.炸药引爆所需的初始冲能愈小,说明该炸药( )。
A.愈不敏感B.愈敏感C.敏感性一般17.在炸药中掺入少量炭黑、石墨、硼粉等导电物质,以降低炸药的( ),减少静电的积聚。
A.熔点B.密度C.电阻率18.凡是炸药,百分之百都是( )燃物质。
A.易B.难C.不19.氢气泄漏时,易在屋( )聚集。
A.顶B.叶C.底20.根据闪点,无水乙醇属于( )闪点液体。
A.低B.中C.高21.下列选项( )属于自燃物品。
A.白磷B.红磷C.黑磷22.氧气不属于( )。
A.氧化剂B.助燃物C.可燃物23.关于有机过氧化物的陈述,错误的是( )。
A.本身易燃易爆B.本身极易分解C.本身化学性质稳定24.根据国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可分为( )个级别。
A.3 B.4 C.525.根据国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一氧化碳属于( )危害毒物。
A.极度B.高度c.中度26.根据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腐蚀品可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 )腐蚀品三项。
A.无机B.有机c.其他27.甲烷与(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水蒸汽B.二氧化碳C.空气28.一般来说,可燃物中( )的火灾危险性较小。
A.气体B.液体c.固体29.关于炸药,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本身含有可燃物B.本身含有助燃物C.本身不含有氧化剂30.如果可燃气体在泄漏的同时被点燃,将会在泄漏处发生( )。
A.燃烧B.爆炸c.中毒31.闪点愈低的可燃液体,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
A.愈小B.愈大C.不受影响32.在一定条件下,压力越高,可燃物的自燃点( )。
A.愈低B.愈高C.不受影响33.下列物质中自燃点较低的是( )。
A.煤B.木材C.硫34.无约束蒸气云爆炸的破坏范围要比一般的燃烧和爆炸( )。
A.小得多B.大得多C.差不多35.《危险货物品名表》按运输危险性把爆炸品分为( )项。
A.4 B.5 C.636.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中,将易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为( )项。
A 3B.4 C.537.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 )。
A.闪点B.燃点C.自燃点38.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中,中闪点易燃液体的判断依据是( )。
A.闪点<-18℃B.闪点>-18℃C.-18℃≤闪点<23℃39.自燃物品是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 )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A.还原B.氧化C.聚合40.粉尘的爆炸下限大体为( )mg/L,爆炸上限约为80 mg/L.称为易燃固体。
A.5~15 B.15~25 C.25~4541.下列固体中,属于遇湿易燃物品的是( )。
A.红磷B.硫磺C.电石42.在爆炸品的分类中,按爆炸品的用途,爆炸品可分为( )种。
A.2 B.3 C.44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氧化剂是( )。
A.过氧化氢B.氢氧化钠C.氰化氢44.有机过氧化物按其危险性的大小划分为( )种类型。
A.6 B.7 C.845.若经口食入的固体LD50≤( )mg/kg即为有毒品。
A.300 B.400 C.50046.若经口食入的液体LD50≤( )mg/kg即为有毒品。
A.1000 B.2000 C.150047.若经皮肤接触24小时的化学品,LD50≤( )mg/kg为有毒品。
A.500 B.1000 C.150048.若经呼吸道吸人的粉尘、烟雾或蒸气的LC50≤( )mg/L,就为有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