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11年修改完整版)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第一章消化器官疾病1 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的总称,包括舌炎、鄂炎和齿龈炎。
其主要表现泡沫性流涎,采食、咀嚼障碍,口腔黏膜潮红、增温、肿胀和疼痛。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加强饲养管理,净化口腔,收敛与消炎和对症治疗。
反复洗涤口腔:1%食盐水或3%硼酸溶液;口腔恶臭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口腔黏膜溃烂或溃疡时,口腔洗涤后溃烂面涂10%磺胺甘油乳剂或碘甘油。
2 唾液腺炎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炎的总称,包括腮腺炎、颌下腺炎和舌下腺炎。
其共同症状是流涎,头颈伸展(两侧性)或歪斜(一侧性),采食、咀嚼困难以至吞咽障碍;腺体局部红、热、肿、痛等体征。
治疗原则为消除炎症和对症治疗。
用50%酒精温敷;碘软膏或鱼石脂软膏涂布;切开脓肿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3 咽炎是咽粘膜、软腭、扁桃体(淋巴滤泡)及其深层组织炎症的总称。
病畜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涎,呕吐或干呕(猪、犬、猫),流出混有食糜、唾液和炎性产物的污秽鼻液。
沿第一颈椎横突下缘向内或下颌间隙后侧舌根部向上做咽部触诊,病畜表现疼痛不安并发弱痛性咳嗽。
治疗原则为抑菌消炎,严禁胃管投药。
处臵方法包括:咽喉部先冷敷后温敷,或涂擦樟脑酒精溶液,涂布鱼石脂软膏或醋调复方醋酸铅散;2%-3%食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喷雾或蒸汽吸入。
10%水杨酸钠溶液静脉注射,配合磺胺——抗生素疗法。
4 食道阻塞是由于吞咽过于粗大和/或咽下机能紊乱所致的一种食道疾病。
按其部位,分为咽部、颈部和胸部食道阻塞。
临床上以突然发病,采食中止,惊恐不安,口腔和鼻腔大量流涎,反刍兽腹围迅速膨胀为特征。
治疗原则为润滑管腔,缓解痉挛,清除堵塞物。
首先用镇痛解痉药(水合氯醛),并以1%-2%普鲁卡因溶液混以适量食醋油或植物油入食管。
5 前胃迟缓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的一种疾病。
临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蠕动机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
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兽医内科学部分及答案)

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兽医内科学部分)3、奶牛真胃变位时,听、叩结合检查可闻钢管音的检查部位是A、左侧倒数第三、四肋间周围B、右侧第一、二肋间周围C、左侧肷窝D、右侧肷窝E、右侧倒数第一、二肋间周围4、患病猪腹部有局限性肿胀,触摸柔软如面团样,指压留痕,此病变可能是A、皮下血肿B、疝C、皮下气肿D、结缔组织增生E、皮下水肿7、在心脏叩诊时,浊音区扩大不是下列哪个疾病的症状A、心肥大B、心扩张C、肺萎缩D、心包炎E、气胸8、牛,呼吸困难,同时体表静脉呈明显的扩张犹如绳索状,可视黏膜发绀,并有树枝状充血,并伴发体躯下部浮肿,脉细数。
该病牛呼吸困难属于A、肺原性B、心原性C、血原性D、中毒性E、中枢性9、犬,4岁,咳嗽,体温40.2℃,肺部听诊有广泛性湿罗音,两侧鼻孔呼出气体都呈现尸臭气味,则该病可能是A、大叶性肺炎B、小叶性肺炎C、支气管炎D、异物性肺炎E、间质性肺炎10、支气管呼吸音是动物呼吸时,气流通过喉部的声门裂隙产生的旋涡运动以及气流,在气管、支气管形成涡流所产生的声音,正常时,哪种动物肺部听不到此声音A、犬B、牛C、羊D、马E、猫11、牛在下列哪种情况仍可经鼻腔使用胃导管进行给药A、气喘B、瘤胃酸中毒C、鼻炎D、咽炎E、喉炎12、犬,腹痛明显,腹腔触诊检查可在右下腹摸到坚实而有弹性的、弯曲的、移动自如的圆柱形的肠管,最可能是A、肠便秘B、肠绞窄C、肠扭转D、肠炎E、肠套叠13、排粪失禁见于A、胃炎B、便秘C、腰部脊髓损伤D、直肠炎E、荐部脊髓损伤14、动物排尿量增加,可见于A、急性肾功能衰竭B、尿毒症C、慢性肾炎D、脱水E、心功能不全17、犬,皮肤、黏膜黄染,检测哪一项的结果降低,就表明是肝细胞性黄疸,而非溶血性和胆汁淤积性黄疸A、总胆红素B、尿胆原C、转氨酶D、血清球蛋白E、血清白蛋白18、动物黏膜发绀,且有明显呼吸困难,诊断时,应首先考虑A、肺部患病B、心脏患病C、肾脏患病D、中毒E、遗传病20、听诊牛结肠频繁出现流水音,该牛可能患有A、瘤胃积食B、肠炎C、瓣胃堵塞D、肠鼓气E、便秘21、咽炎的首要治疗原则是A、加强护理B、抗菌消炎C、恢复体质D、维持呼吸E、防止继发感染22、原发性奶牛前胃弛缓的主要原因A、饲养失宜B、生产应激C、细菌感染D、饮水不足E、缺乏运动23、瘤胃积食时,瘤胃胃内容物触诊A、稀软B、柔软C、柔软有弹性D、黏硬或坚硬E、紧张有弹性24、瘤胃臌气首选治疗措施A、手术治疗B、静脉给药C、口服灌药D、减压止酵E、直肠按摩25、肠变位最佳治疗方案A、手术治疗B、静脉给药C、口服灌药D、穿刺止酵E、直肠按摩26、不可能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有A、电击B、中暑C、胃肠炎D、过劳E、心包炎27、与佝偻病的病因关系最密切的是A、维生素B1缺乏B、维生素B2缺乏C、维生素D缺乏D、维生素AE、维生素E缺乏28、引起雏鸡表现厌食,消瘦,角弓反张,头向后仰呈“观星状”,同时进行性肌麻痹症状比较典型,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DE、维生素E29、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症状,是哪种中毒的主要表现A、有机磷B、有机氟C、有机氯D、无机氟E、氰化物30、犬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阿狄森氏病)确定诊断,除临床表现外,可主要依靠A、X线B、心电C、超声D、血液检验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57、某病犬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听诊胸腔听到明显的肠音可初步判断为A、肠痉挛B、胃肠炎C、急性胃扩张D、气胸E、膈疝58、一公犬突然出现精神沉郁、厌食、血尿、触诊肾区疼痛明显、运步强拘、步态紧张、不断作排尿姿势,该犬最有可能患的是A、膀胱结石B、尿道结石C、肾结石D、输尿管结石E、泌尿道结石59、某患病公犬主要表现便秘、里急后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不安,步样强拘,触诊腹后部有压痛反应,尿道口有滴血样分泌物,该犬可能患有A、膀胱结石B、尿道结石C、肾结石D、输尿管结石E、前列腺炎63—65题目共用题干病牛全身症状明显,精神沉郁、鼻镜干燥、眼球下陷、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腹部膨胀、右下侧明显,排少量棕褐色糊状恶臭粪便,叩诊肋骨弓,肷部听到叩击钢管的铿锵音,右侧下腹部触诊坚硬,拳头压诊有压痕,有痛感。
兽医内科学

第四章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喉偏瘫( Laryngeal hemiplegia )
兽
概念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医 内
❖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遗传有关
先天性的返回神经远端轴索 变性引起的。
➢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的直接损伤
科
学
•颈静脉注射时,药液漏入血管周围损伤神经 •毒素损伤神经
•中毒 如植物(鹰嘴豆、羽扇豆等)和化学物 质(如铅、有机磷等)
兽
概念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医 ❖预防
内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外源性毒物中毒。
科
➢根治引起喘鸣症的原发病。
学
➢对有喘鸣症的病畜,不能作为种畜繁殖,以
防本病遗传。
第四章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气囊卡他 (Catarrhal Aerocystitis)
兽
概念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医 ❖概念 气囊卡他又称喉囊卡他,是气囊粘膜及其周 围淋巴结的炎症,气囊中蓄积炎性渗出液或
兽
概念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医 ❖概念 喉偏瘫又称喘鸣症(Roaring),主要是返神 经(喉后神经)麻痹、左声带迟缓、喉舒张肌
内
(环勺肌)变性与萎缩致喉腔狭窄而出现吸气 性呼吸困难和伴发喘鸣音为特征的疾病。
科
多发于左侧声带与环杓后肌,所以称为喉偏瘫。
学
本病多发生于马和骡,以3~7岁多见。牛也 较常发,犬偶有发生。
科 ➢但长时间的大量出血
学
呈急性贫血,表现呼吸困难,脉快
而弱,粘膜苍白,不安等
第四章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兽医内科学2

第一章 概 论
LOGO
兽医内科学的定义: 兽医内科学是一门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疾病 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每个内科 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 变化、病程和预后、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的学 科。
兽医内科学研究的内容: 1. 疾病发生的原因 2.疾病发生的机理 3.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病理变 化 4.疾病的防治
诊断:根据病畜头颈伸展、流涎、吞咽障碍、 咳嗽以及咽喉部视诊特征可判断。
鉴别诊断:咽内异物、肿瘤、腺疫、炭疽、猪 肺疫相区别。
治疗: 加强护理: 严重时不要饲喂,可采食流质性食物或人工饲养, 补液增加营养。 抗菌消炎: 抗菌素配合皮质激素效果更好。 局部封闭: 0.5%奴夫卡因青霉素。 蒸汽吸入: 0.1%来苏尔、0.1%樟脑水等。 慢性咽喉炎: 治疗困难可取蛋白疗法,自家血肌注3-5天一次, 3次一疗程。鸡蛋清5毫升皮下注射3-5天一次,3次一 疗程。注意过敏问题。
兽医内科学所研究的疾病: 消化器官疾病 呼吸器官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泌尿器官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皮肤病 营养代谢疾病 中毒病 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兽医内科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 随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逐步控制,动物普通 病将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兽医地 位逐步提高。 宠物市场的快速扩大,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临床 兽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严重影响着 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逐步成为内科学的重点。
4.鉴别诊断:应与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等 相区别。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第一章、绪论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的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科学,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与防治等理论与临床实际问题。
第二章1、口炎、咽炎的鉴别、处理措施、中药疗法?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统称,包括舌炎,腭炎和齿龈炎。
临床上以采食障碍、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为特征。
症状:流涎,口角附有白色泡沫,采食,咀嚼障碍,拒食粗硬饲料,口腔粘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升高,舌苔增厚,有异味,拒食检查反应明显,传染性口炎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炎症性质分为卡他性。
水泡性。
溃疡性,纤维素性和蜂窝织性口炎等治疗:消除病因,加强饲料管理,净化口腔。
收敛与消炎和对症治疗。
1%食盐或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病情严重时除口腔的局部处理外,要及时选用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抗真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和营养支持疗法。
中药疗法:敷青黛散,针刺玉堂、通关等穴,有一定效果。
咽炎:是咽黏膜、软腭、扁桃体及深层组织炎症的统称。
临床上以咽部敏感、吞咽障碍和流涎为特征。
症状:吞咽困难,头颈伸展,避免运动,骚动不安,流涎,扁桃体发炎肿大。
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抗菌消炎,对吞咽困难的患畜要及时补糖输液,维持营养。
药物治疗,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涂布,病情重剧用10%水杨酸钠液静注。
中药治疗:敷口咽散、雄黄散。
2、前胃迟缓,瘤胃鼓气的发病机制、诱因、后果、症状?前胃迟缓:各种病因引起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平滑肌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所致的反刍动物消化机能障碍综合症。
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缓慢、前胃运动减弱甚至停止。
病因:原发性:饲草饲料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应激因素,继发性:胃肠,口腔,营养代谢性,传染性,寄生虫性,发热性疾病等。
症状:急性型: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泌乳量下降,瘤胃蠕动音减弱。
蠕动次数减少,瓣胃蠕动音微弱,触诊瘤胃,其内容物黏硬或呈粥状。
慢性型:食欲不定,有时减退或废绝,发生异嗜,嗳气减少,病情驰张,时而好转,时而变化。
兽医内科学第二章呼吸器官疾病

欢迎来到兽医内科学的精彩旅程!本章将详细介绍呼吸器官疾病,包括常见 疾病、症状和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它们共同负责呼吸和气体交 换。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器官疾病至关重要。
常见的呼吸器官疾病
1 上呼吸道感染
2 支气管炎
这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会导致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炎症,可导致咳嗽、呼 吸困难和胸部不适。
3 肺炎
4 鼻窦炎
肺炎是肺部组织的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 胸痛和发热。
鼻窦炎是鼻窦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鼻塞、 流鼻涕和面部疼痛。
5 肺气肿
肺气肿是气体在肺组织中异常积聚,导致呼 吸困难和胸部膨胀。
2
氧疗
提供额外的氧气可以改善呼吸器官疾病患者的呼吸状况。
3
手术干预
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治疗呼吸器官疾病的必要选择。
预防呼吸器官疾病的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接种疫苗可提高动物免疫 力,减少感染呼吸器官疾病的 风险。
良好的环境卫生
保持干净的饮水、饲料和居食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可以增强 动物的免疫功能,预防呼吸器 官疾病。
6 肺血管瘤
肺血管瘤是肺血管的肿瘤,可能导致咳血、 呼吸困难和胸痛。
疾病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呼吸困难、咳嗽、鼻塞和胸部疼痛是呼吸器官疾病常见的症状。
诊断
临床症状评估、X射线、血液检查和病原体检测等方法常用于诊断呼吸器官疾病。
治疗呼吸器官疾病的常用方法
1
药物治疗
抗生素、消炎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常用于治疗呼吸器官疾病。
兽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1.【17】口炎病性和临床症状病性: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包括舌炎、腭炎、齿龈炎、唇炎等,各种动物均可发生。
临床特征:流涎、黏膜潮红、采食和咀嚼障碍2.食管阻塞病性和临床症状病性:因食管内吞咽物过于粗大或咽下机能障碍所致的阻塞性疾病。
临床特征:大多数在采食中突然发病,停止采食,惊恐不安,头颈伸直,有吞咽动作,张口伸舌,呼吸急促,大量流涎。
反刍动物食管完全阻塞时,因嗳气障碍,可迅速继发瘤胃臌气,导致呼吸困难。
3.【15】前胃弛缓病性、临床特征必考病性: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内容物运转停滞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征,也称瘤胃迟缓。
临床特征:食欲减退,反刍障碍,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
4.【16】瘤胃积食病性和临床症状病性:前胃的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消化的粗硬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导致瘤胃运动和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又称瘤胃迟滞。
临床症状: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体积增大,触诊瘤胃内容物坚实,后期出现脱水和毒血症。
5.瘤胃臌气病性和临床特征、病因、治疗病性:是采食过多易发酵饲料,在瘤胃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瘤胃、网胃体积增大,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反刍、嗳气障碍,呼吸极度困难,腹围增大,叩诊呈鼓音等。
(补充:触诊腹壁坚硬,蠕动音减弱,心搏急速-心力衰竭,因泡沫性臌气瘤胃穿刺放气困难)病因:•原发性瘤胃臌气,多为急性、泡沫性。
1.采食过多幼嫩、未成熟牧草,舍饲改为放牧2.采食品质不良饲料以及易发酵的青贮饲料3.饲喂优质干草4.饲料调理不当5.断乳前后犊牛,采食颗粒饲料过多会发病(突然换粮)6.舍饲育肥的牛羊饲喂谷类含量高的日粮•继发性瘤胃臌气,多为慢性、非泡沫性,主要继发于前胃弛缓,是瘤胃内气体排出障碍导致。
治疗:原则:排气消胀、理气止酵、健胃消导、对症治疗6.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病性和临床特征病性:是采食的饲料中混有尖锐金属异物,落网胃,刺损胃壁,甚至穿过胃壁刺损腹膜、肝、脾和胃肠所引起的慢性炎症。
兽医内科

《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兽医内科学英文名称: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适用对象: 畜牧兽医大纲执笔人:徐继岳大纲审定人:杜振华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学。
它是兽医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兽医内科学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先进有效的诊疗技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制)的临床学科。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等。
本课程涉及药理学、生理学、临床诊断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以这些课程为先修课程。
英文简介: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is a Clinical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 to some animal organic or systemic diseases, and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veterinary disciplines.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use some systemic theories and advanced effective diagnosis techniques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etiopathogenesis, clinical symptoms, pathological changes, turnover,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ure. The course contains mainly the dise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the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the diseases of urinary system, the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the diseases of endocrine system, the diseases of nervous system, nutritional or metabolic disease and nosotoxicosis.This course involves some knowledge of pharmacology, physiology and so on, so the students must learn these curses firstl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兽医专业的专业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分为几种类型,如倦怠无力、疲劳、全身肌肉虚弱、晕厥、癫痫发作和意识状态的改变。
倦怠无力和疲劳是指缺乏能量。其他近义词包括昏睡、不愿活动等。这种状态需要与意识状态改变相区别,如昏迷、木僵以及嗜眠症。全身性肌肉虚弱或软弱无力,是指力量的丧失,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反复肌肉收缩以后。软弱无力发展成为不全麻痹、运动性瘫痪、感觉丧失、共济失调。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和粪便的检查。针对不同的动物、品种差异,有目的地进行血、尿、粪的常规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5)特殊诊断:根据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确定引起体重下降的原因,在血液生化、尿液分析、粪便检查后,确定是否进行胸腹部X线投照、甲状腺素浓度等检查。
二、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是指动物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
(2)散热增加:湿冷多风环境及小动物输入冷溶液、躺在冷而没有隔热的地面、高热时的过度降温处理,脱毛和体表潮湿等。
(3)体温调节障碍:应用药物如酚噻嗪、安乃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肿瘤和水肿;内源性毒素,导致下丘脑调节中枢损伤及肾上腺能和交感神经系统损伤;新生和老龄动物最易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下而散热增加。
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机体由于散热超过产热则发生体温低下。
体温增高主要由于体热的产生、热的吸收增加或散热障碍,由于某些药物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可导致体温改变,剧烈的运动可使体温提高2℃左右。
一、体温低下(Hypothermia)
病因
(1)产热减少:麻醉药诱导的下丘脑体温调节机能抑制、麻醉药诱导的代谢抑制、某种原因减少肌肉活动、心输出量减少、外周灌注量减少及休克,如产后瘫痪、急性瘤胃阻塞;代谢机能下降如肾上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许多疾病后期的发热动物体温突然下降则预后不良。
症状和诊断:
1.2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概述
正常动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将体温稳定在较狭窄的正常范围内,但体温也不是绝对恒定的,存在昼夜温差,大多数变化在1℃左右。
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如产热多于散热,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并出现热候时,即称为发热。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
(1)病史调查:详细询问动物的临床症状表现,如腹泻、咳嗽、多尿。体重急速下降5%~10%则十分明显,重要的是定量确定体重下降程度,并区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体重变化。
(2)临床检查:确定临床上的症状,如吞咽动作异常、有无腹泻、腹围大小、瘤胃蠕动、有无厌食、心脏和肺部异常表现以及动物的饥饿状态等。
(3)饲料分析:检查饲料气味、营养成分及其适口性,比较动物饲料摄入量与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饲料成分和性状不变,要充分分析原发病的病因。
虚弱常发生于大部分疾病经过中,如贫血、异常渗漏、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或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药物有关、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发热、代谢功能障碍、肿瘤、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营养障碍、过度活动、精神障碍、肺部疾病和骨骼疾病。腹腔急性或慢性积液发生虚弱是由于器官功能障碍,蛋白质损失,疼痛。
发生急性贫血时,晕厥比虚弱常见,在急性失血时虚弱常突然发生,相反长期贫血与慢性虚弱有关,呈间歇性发作。犬贫血时,当血红蛋白下降至70~80g/L,红细胞压积小于0.22~0.25L/L时常出现虚弱。猫贫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到40~50g/L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到0.15L/L时临床症状明显。
1.病因:过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活动减少、内分泌障碍及遗传倾向也可引起。大多数体重增加是因为能量摄入增加,即采食增加而活动减少。某些内分泌障碍,如垂体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动物妊娠期间的体重增加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必要时需进行直肠检查及超声诊断。
体重增加导致的肥胖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都会由于肥胖而继发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在反刍动物则易发生在怀孕晚期和泌乳期间的生产性和代谢性疾病经过中。
三、发热
发热是体温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真正的发热是体温调节临界点的改变,临界点提高,升高体温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发生的适当的生理反应。与体温过高的区别在于,发热的增加体温不仅仅是到一个新的体温临界点,而且还出现热候。
病因
外源性致热源或抗原进入机体通过激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引起发热反应,内源性致热源在肺脏、肝脏和脾脏通过吞噬细胞贮存和释放,淋巴细胞不产生内源性致热源,但可通过分泌淋巴因子产生发热反应,某些肿瘤细胞也可产生和分泌内源性致热源,已知许多刺激内源性致热源的因素包括病毒、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真菌、某些类固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无机化合物以及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抗原。
★晕厥
是指一种伴有突然衰竭、暂时性意识丧失和全身性虚弱的临床综合征,其原因是由于能量物质、氧气或葡萄糖不足,引起脑部代谢功能障碍。猫的临床症状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疾病已进入晚期。
病因
晕厥发生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缺氧、贫血和缺血。缺氧常发生于肺部疾病,或生活在低氧环境如高海拔地区。贫血则导致降低血液运送氧的能力。缺血则见于引起降低心输出量的各种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
症状
体温升高是主要诊断依据,大多情况下通过测量直肠温度获得第一手资料,温度可高达42℃,甚至43.5℃,呼吸、心率增加,脉搏细弱。早期饮欲增加,动物寻找阴凉处或躺在水中。当体温高达41℃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不规则,脉搏急速变弱,动物先表现安静,但很快表现反应迟钝,并伴有衰竭、痉挛、昏迷。当体温达到41.5℃~42℃时,大多数动物会发生死亡。
(4)营养性衰竭症:能量与蛋白质缺乏,特别在严寒的季节,如新生仔猪低糖血症。
临床症状及检查
除测量体温外,应观察动物的表现,分析发生病因。由于体温低下的原因、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全面的血液学分析、生化和凝血参数的检查,以确定在严重或长期体温低下时的器官功能障碍状态及其异常特征。
治疗
轻度体温低下不需强制性增加体温,但中度或重度体温低下则需要提高体温,要注意避免仅仅应用体表加温。增加体温方式可首先减少散热,保持体表干燥,小动物可用毛毯、毛巾等包裹的方法,或用红外灯、婴儿加热箱等增加环境温度,治疗时采取加温输液。
二、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体温过高是由于产热增加和吸热过多,或散热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的现象,如仍在动物体温临界点可调节范围之内,并无热侯。中暑(heat stroke)是临床最常见的体温过高现象。
病因
(1)高温环境在高温高湿环境,肥胖、毛厚的动物等因素可诱发高热。
(2)其他因素神经性高热如下丘脑损伤,包括丘脑炎症、新生物或其他损伤损害丘脑调节中枢所致、动物脱水导致蒸发散热困难、过度的肌肉活动可产生体温升高。
(2)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度丧失:糖尿病引起的尿糖增加,各种胃肠道疾病引起的粪便蛋白质排出增加,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体表或体内寄生虫引起的严重蛋白过度丧失。
(3)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腹泻的各种类型肠炎,反刍动物的肠道线虫病,结核病,球虫病,肉孢子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猪的肾虫病、圆线虫病和蛔虫病。胃肠道肿瘤和胃肠道溃疡也是可能的病因。
(2)营养不良:这类体重下降应通过详细调查饲料成分,以发现饲料质量、类型、饲料添加剂的变化。
(3)胃肠道症状:除厌食之外,还可见返流或呕吐、腹泻等食欲不减少、贪食而体重下降:主要由于过多营养消耗、代谢旺盛,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泌乳、慢性传染病、生长过快、剧烈的活动、肿瘤等,糖尿病、肾病等。
2.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分析、临床症状以及用药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病史分析:确定症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结合现症状,尽可能获取家庭病史资料,是否用过药物治疗,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临床检查:
应详细检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如心率、心杂音、心电图,神经反射、运动功能、感觉异常等,以便发现疾病的原因,例如呼出气味表明尿毒症或糖尿病,难闻的口腔气味表明口腔、牙齿、咽部和食道损伤。贫血、发绀、黄疸和静脉回流的黏膜变化表明心脏、贫血等疾病。淋巴结增大表明淋巴肉瘤或与肿瘤和败血症有关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心肺听诊确定心音节律不齐、心杂音和异常呼吸音。
1.1体重的变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一、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指动物在较短时间内体重明显降低。
1.病因:
(1)营养因素:食物摄取不足、饲料质量低劣或适口性差、各种原因引起的厌食、吞咽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如反刍动物钴缺乏,常呈地区性疾病,矿物元素缺乏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检查时应注意鉴别和诊断腹水、水肿、肌肉肥大、内脏巨大等,同时应注意体温、脉搏和皮肤的检查以提供引起体重增加的临床资料。
腹水或外周水肿见于低蛋白血症(肝脏疾病、肾病、肠病)、心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衰竭)、传染性或炎性腹部疾病(犬传染性腹膜炎、脓性腹膜炎、胰腺炎)、肝病(肝硬化、门脉栓塞)。
肌肉多见于活动和能量的增加、内分泌障碍如胰腺瘤、肢端肥大症、药物治疗。活动增加同时摄入高能量饲料可导致体重增加和瘦肉的增加。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概论
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的一门综合性兽医临床学科,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治疗手段,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犬猫等宠物疾病的诊疗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领域,成为本学科研究的另一个新内容。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温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及病史分析,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败血症、毒血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首先脱离高温环境,增加空气流通,应用适当的镇静药物以减少动物的活动。常采取静脉输注等渗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同时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冷水浴、直肠灌注冷水等方法,小动物可采取酒精涂擦体表增加散热,结合临床表现适当应用支持疗法,如补充葡萄糖和蛋白质,充足的饮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