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扫描仪D5800使用说明
VIAVI T-BERD MTS-5800 端到端测试指南说明书

QUICK CARD►Use the VIAVI P5000i or FiberChek Probe microscope to inspect both sides of every connection being used (OCC Port, Launch Cable, bulkhead connectors, patch cables, etc.)►Focus fiber on the screen. If dirty, clean the end-face.►If it appears clean, run inspection test.►If it fails, clean the fiber and re-run inspection test. Repeat until it passes.Figure 2: Inspect Before You ConnectFigure 1: Equipment Requirements4100-series Expert OTDRThis quick card describes how to connect to a fiber under test and use the EXPERT OTDR test application to configure test setups, run tests, and analyze results on a VIAVI T-BERD/MTS 5800 equipped with a 4100-series OTDR module.►T-BERD/MTS 5800 equipped with the following:•Fiber Optics Software Release V21.12 or greater•4100 Series OTDR Module►20-meter Fiber optic patch cable (Launch Cable)►Optical Coupler to connect Launch Cable to Fiber Under Test ►Fiber optic cleaning and inspection toolsQUICK CARDAll fibers and connectors should be inspected and clean prior to connection, as described on page 1. The OTDR may be connected to the FUT via an optical patch panel (OPP) or a coupler:1.Inspect the OTDR port on top of the test set.2.Inspect the fiber end face of the Launch Cable.3.Connect the Launch Cable to the OTDR port.4.If the interface to the FUT is a patch cord, connect the patch cord to an optical coupler.5.Inspect the FUT connected to the coupler or OPP port and the fiber end face of the Launch Cable.6.Connect the Launch Cable to the coupler or OPP port.Figure 5: Connecting to OPP1.Press the Power button to start the test instrument.2.Tap the Fiber Optics iconin the Status Bar at the top of the screen.3.If a purple symbol is displayed on the left screen side, tap it to display the Fiber Optics home screen.4.Tap the EXPERT OTDR icon until it is yellow and highlighted.Figure 6: Fiber Optics Home ScreenFigure 4: Connecting to couplerFigure 3: OTDR Port InspectionQUICK CARD1.Tap the Setup soft key .2.Tap Acquisition and configure the followingbasic settings for the trace:➢Laser:Choose the wavelength(s) to test.➢Acquisition Mode:o Select Manual to manually to enterRange and Pulse width settings.o Select Auto to automatically configure Range, Pulse width, and SmartAcqsettings.o Select SmartAcq to perform anacquisition with a short pulse width,followed by an acquisition with a longerpulse width. The first acquisition allowsev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ber to bedetected more precisely.➢Acq. Time:Select Realtime, Auto or the desired time to sample the fiber.➢Launch Cable: Select and enter Length if you are using a Launch Cable.Enter 20 meters or 66 feet for Viavi supplied20-meter launch cables.3.Tap Alarms and configure pass/fail criteria:➢Set Alarm Level to Fail.➢Set Threshold to Default, or select alternate alarm thresholds (TIA-568.3, User, etc.)4.Tap Display and set Distance Unit to yourdesired unit of measure.Figure 7: Acquisition settings Figure 8: Alarm Settings Figure 9: Display settingsQUICK CARD1.Tap the Start soft-key to start the test. After auto-configuration, the OTDR will perform a connection check to ensure that theconnection is Good . If the Connection is Bad , disconnect the launch cable, and reconnect as described on pages 1 and 2, cleaning every fiber end-face that fails the inspection test. 2.After connection checks, the OTDR will perform acquisitions at the configured wavelengths. 3.Tap the SmartLink tab at the left screen top to select SmartLink view.4.Set the toggle switch at the right screen top to Event Line .5.View SmartLink results:►The FUT is displayed as a series of icons representing events (front connector,launch cable, connectors, splices, bends, etc.) and distances. Swipe left or right to view additional icons on spans with more than 4 events.►The center of the display shows summary results for the entire span for eachacquisition or wavelength. Tap any event in the upper display to view detailed results for that specific event.►Events and Acquisitions are marked with a green check or red x based on the Alarms setting.Note:the icon-based view may not beavailable on older T-BERD/MTS 5800s when acquisition Mode = SmartAcq. Rerun the test with Manual or AutoAcquisition or contact VIAVI to upgrade your unit to add this feature.Figure 11: SmartLink View, Summary ResultsFigure 12: SmartLink View, Event ResultsFigure 10: Start TestQUICK CARD6.Tap the Trace tab at the left screen top to select Trace view .7.Set the toggle switch at the screen top to Info .8.Tap the magnifying glass icons to zoom in , zoom out , or auto-zoom the display. You can also pinch and zoom with your fingers.9.View trace results:►Trace information is shown in the upperdisplay. Tap 1 or 2 to select the acquisition (wavelength or pulse width) for results display.►Graphical results (dB versus distance) areshown in the center display.► A color-coded Event table is shown in thelower display. Swipe up and down to view all events. 10.Tap the Table tab to select Table view . 11.Set the toggle switch at the right screen top to the center (off) position.12.View table results:►Distance, Loss, and Reflectance are shownfor each event.►Tap the toggle switch to view All events or Failed events.Figure 13: Trace viewFigure 14: Table viewQUICK CARD© 2021 VIAVI Solutions, Inc,Product specifications and descriptions in this Contact Us+1 844 GO VIAVI(+1 844 468-4284)1.Tap the Fast Report soft key .2.Enter Job Id , Cable ID , Fiber Number , Locations , and Direction .►The Job Id field identifies the Job and creates a folder by the same name. Results are saved to this folder.►The Cable Id, Fiber Id, and Fiber Number fields determine the file name.3.Set Dir. Naming to disk/[Job_Id]. Use the abc/[auto] button to toggle between test entry and field entry,4.Set Save Mode to pdf .5.Tap Save .6.Tap to accept the default filename and save test results.7.Tap the Fast Report soft key again to return to the results display.8.Tap to return to the OTDR Home screen.Figure 17: Fast ReportFigure 16: Directory NamingFigure 15: Report Settings。
紫光 扫描仪 说明书

4
5. 如您要将扫描仪连到USB集线器2,先确认集线器已连至计算机USB端口,接着再 将扫描仪连接到USB集线器上。 注意:如果没有 USB 接口,您可能需要买一个。
步骤三、测试扫描仪
下述的测试程序系用来测试计算机和扫描程序是否能与扫描仪配合。测试前,请 先确定所有接线都已接妥。
1 请将包装盒和包装材料存放妥当,以备将来您需要长距离搬运本扫描仪时使用。
1
安装与设定扫描仪
步骤一、安装软件
1. 将紫光扫描仪驱动光盘插入光驱,系统会自动打开“安装程序”界面。
注意
如果系统不支持光盘自动运行,请点击任务栏上的“开始”>“运行”, 键入“DRIVER:\Install”即可(此处“DRIVER”为光盘盘符)。
拆开扫描仪包装 .......................................................................1 安装与设定扫描仪 ...................................................................2
本手册虽经仔细检查及校对,仍可能发生文字错误与技术描述疏漏 的情况,恳请使用者及同行不吝赐教指正,以利于本手册的修订,力求手 册内容的正确性。
本手册中所包含的内容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一、扫描仪的安装与设定 ...................................................1
9. 如果您还需要安装其他的应用软件,请在开始的“安装程序”界面中选择您 所想要安装的软件,然后点击相应软件的选项按钮,即可开始进行该软件的 安装;
扫描仪操作规程

扫描仪操作规程标题:扫描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扫描仪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设备,用于将纸质文件转换为电子文档。
正确操作扫描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设备,保障文档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扫描仪的操作规程,匡助用户正确地操作扫描仪。
一、准备工作1.1 确保扫描仪连接电源并开启。
1.2 检查扫描仪连接到电脑的USB线是否坚固。
1.3 清理扫描仪的扫描台面,确保没有灰尘或者污垢影响扫描效果。
二、设置扫描参数2.1 打开扫描仪的扫描软件。
2.2 选择扫描模式,如黑白、灰度或者彩色。
2.3 设置扫描分辨率和文件格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三、放置文件并扫描3.1 打开扫描仪的盖子,放置要扫描的文件在扫描台面上。
3.2 调整文件的位置和方向,确保文件整齐并且不歪斜。
3.3 点击扫描软件上的扫描按钮,开始扫描文件。
四、保存和编辑扫描文件4.1 在扫描软件中选择保存位置和文件名。
4.2 可根据需要对扫描文件进行编辑,如裁剪、旋转或者调整亮度。
4.3 确认保存文件后,关闭扫描软件并关闭扫描仪。
五、维护和保养5.1 定期清洁扫描仪的镜头和传感器,以保证扫描效果清晰。
5.2 注意扫描仪的工作环境,避免灰尘和湿气对设备造成影响。
5.3 定期检查扫描仪的连接线和电源线是否正常,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希翼读者能够掌握正确操作扫描仪的规程,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设备,确保文档的质量。
同时,定期维护和保养扫描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希翼读者能够认真遵守扫描仪的操作规程,更好地利用这一办公设备。
紫光扫描仪使用方法

紫光扫描仪使用方法嘿,你问紫光扫描仪使用方法啊?这玩意儿其实不难用,只要你跟着我一步一步来。
先把扫描仪从箱子里拿出来,哇,这玩意儿看着还挺精致。
检查一下有没有缺啥零件,要是有问题赶紧找卖家。
然后找个合适的地方放扫描仪,得找个平稳的桌子,可不能放在摇摇晃晃的地方,不然等会儿扫描的时候出问题可就麻烦了。
接着把扫描仪的电源线插上,通上电。
嘿,这时候扫描仪可能会亮个小灯啥的,表示它已经准备好了。
然后把扫描仪和电脑连接起来,可以用USB 线啥的。
连接好之后,电脑可能会提示你安装驱动程序,按照提示一步一步来就行,别着急。
等驱动程序安装好了,就可以打开扫描软件了。
不同的扫描仪可能有不同的扫描软件,不过一般都挺容易上手的。
打开软件之后,你可以看到一些选项,比如扫描的分辨率啊、颜色模式啊啥的。
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选项。
然后把要扫描的东西放在扫描仪上,注意要放平整了,可不能歪歪扭扭的。
要是扫描的是照片或者纸张啥的,可以用扫描仪上的盖子压一压,这样可以让扫描的效果更好。
准备好之后,就可以点击扫描按钮了。
这时候扫描仪就会开始工作,发出一些嗡嗡的声音。
别害怕,这是正常的。
等扫描完成后,电脑上就会出现扫描好的图像。
哇,这效果还挺不错的。
要是你对扫描的效果不满意,可以调整一下选项,再重新扫描一次。
比如提高分辨率啊,调整颜色啊啥的。
直到你满意为止。
扫描完了之后,别忘了把扫描仪和电脑断开连接,拔掉电源线。
把扫描仪放好,可别乱丢乱放。
哎呀,用紫光扫描仪其实挺简单的,只要你仔细一点,按照步骤来,肯定能扫描出满意的图像。
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行。
扫描仪操作规程(一)

扫描仪操作规程(一)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介绍扫描仪的操作规程,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扫描仪并获取最佳扫描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展开:准备工作,扫描设置,扫描文件类型选择,扫描效果调整和保存,常见问题解决。
通过本文的指导,用户将能够更好地操作扫描仪。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 确保扫描仪与电脑的连接正常。
2. 检查扫描仪上的电源指示灯,确认其处于工作状态。
3. 清理扫描仪上的灰尘和污渍,以确保扫描效果清晰。
二、扫描设置:1. 打开扫描软件,选择适当的扫描模式(如彩色、灰度或黑白)。
2. 根据需要调整扫描的分辨率,一般情况下300 dpi即可满足常见需求。
3. 设置页面尺寸和页面方向,确保扫描的文件布局正确。
三、扫描文件类型选择:1. 根据需要选择扫描的文件类型,如PDF、JPEG或PNG等。
2. 针对不同文件类型,选择合适的压缩比例以平衡文件大小和图像质量。
四、扫描效果调整和保存:1. 预览扫描图像,检查是否有意外的阴影或模糊现象。
2. 如有需要,使用扫描软件提供的调整工具,调整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扫描效果。
3. 确认调整后的扫描效果满意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扫描文件。
五、常见问题解决:1. 如果扫描仪没有反应,检查电源和连接是否正常,尝试重新插拔连接线。
2. 如遇到纸卡纸张未正常进纸的情况,检查进纸通道是否有堵塞或纸张有损坏。
3. 如扫描结果出现花纹或条纹,尝试清洁扫描仪上的感光元件或更换扫描头。
4. 如扫描结果偏色或颜色不准确,可以尝试进行颜色校准或更换墨线/色带。
5. 如扫描文件大小过大,可以调整压缩比例或选择更适合的文件格式以减小文件大小。
总结:本文通过准备工作、扫描设置、扫描文件类型选择、扫描效果调整和保存、常见问题解决五个大点,全面介绍了扫描仪的操作规程。
用户只需按照文中提供的步骤进行操作,就能够正确、高效地使用扫描仪完成各种扫描任务。
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扫描仪的使用方法扫描仪已经应用很广泛,现在的打印、复印、扫描、传真一体机更是促进这一趋势,那么你会用扫描仪吗?下面来看看正确的使用方法吧!扫描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检测感光元件:扫描一组水平细线(如头发丝或金属丝),然后在ACDSee 32中浏览,将比例设置为100%观察,如纵向有断线现象,说明感光元件排列不均匀或有坏块。
2、检测传动机构:扫描一张扫描仪幅面大小的图片,在ACDSee 32中浏览,将比例设置为100%观察,如横向有撕裂现象或能观察出的水平线,说明传动机构有机械故障。
3、检测分辨率:用扫描仪标称的分辨率(如300dpi、600dpi)扫描彩色照片,然后在ACDSee 32中浏览,将比例设置为l00%观察,不会观察到混杂色块为合格,否则分辨率不足。
4、检测灰度级:选择扫描仪标称的灰度级,扫描一张带有灯光的夜景照片,注意观察亮处和暗处之间的层次,灰度级高的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特别是暗区)的表现较好。
5、检测色彩位数:选择扫描仪标称色彩位数,扫描一张色彩丰富的彩照,将显示器的显示模式设置为真彩色,与原稿比较一下,观察色彩是否饱满,有无偏色现象。
要注意的是:与原稿完全一致的情况是没有的,显示器有可能产生色偏,以致影响观察,扫描仪的感光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色偏。
大多数高、中档扫描仪均带有色彩校正软件,但仅有少数低档扫描仪才带有色彩校正软件,请先进行显示器、扫描仪的色彩校准,再进行检测。
6、OCR文字识别输入检测:扫描一张自带印刷稿,采用黑白二值、标称分辨率进行扫描,300dpi的扫描仪能对报纸上的5号字作出正确的识别,600dpi的扫描仪几乎能认清名片上的7号字。
使用和保养作为普通用户来说,不仅要购买一台质量过关、方便耐用的扫描仪产品,而且学会正确使用和进行简单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1、一旦扫描仪通电后,千万不要热插拔SCSI、EPP接口的电缆,这样会损坏扫描仪或计算机,当然USB接口除外,因为它本身就支持热插拔。
DV5800激光相机培训

DRE功能
• DRE. •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embedded • 功能包括:
– DICOM 图像输入功能 – 图像处理 – 图像信息传输到机械控制部分和激光曝光部分的功 能
• DRE 同样支持下列功能
– The Local Pane 的连接 – 提供Service 工具 weblink
DV5800激光相机培训
产品介绍
DV5800产品背景
市场对于不同种类的打印机需求都在增张, 需要一种低成本、台式、具有DICOM图像打 印功能的打印机。DV5800就是适应了市场 需求开发的一款产品,它不但安装灵活, 而且可以多种规格胶片同时在线打印。
打印机历史
1986 1989 1991 1993 1995 Model 831 Model 952 MMU Model 959 XL Model 969 HQ Model 8800 MIM DV 8700 DV8500\DV8300 DV8600\DV8100 2000 2003 2004 2007 2008 DV8610\DV8200 DV8900 DV8150 DV6800 DV5800
传输组件有下面一些系统组成: • 2个供片区域: • 胶片检测传感器 片盒释放电机 • 胶片读取天线板RF Tag read/write capabilities • 2 Pickup 组件 • 真空泵 (共用) • 2 Feed Roller 组件 • Feed Motor (共用) Area 2 • Feed Roller Nip Open 传感 Area 3 • 器 (共用)
打印校准片故障
1、23001错误 校准的指示灯一 直闪烁,校准片没有 打印,也没报错,可 以重启相机。
DV5800相机无法启动故障:(伴随 有滴滴声)
5800使用程序说明

Fx-5800程序使用说明本程序为本人自编含正反算、高程、超高、加宽及水准测量一体;可进行路基填挖坡角、高程放样;还可以换算路面各种结构成进行放样。
特别是反算可以对任意点进行反算坐标、高程并计算得出坡角,在实际应用中(1人看全站仪,1人拿棱镜,1人打桩)速度达可以让拿棱镜和打桩人员跑起来工作)。
其实有了本程序,测量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如果你还在用传统的程序测量方法,还在为计算标高、换算坡角等天天晚上加班计算后第二天还要移桩,真应该认真看看本程序,它可以让你的测量速度快最少一至两倍以上。
一份好的程序必须结合设计施工图进行编程可以让测量达到最快速度,如果有谁想要代编程序请联系:QQ:9286330;以下为某二级公路放样程序使用说明:一、运行A—XY程序:1、 X1?………………….输入测站点X位标;2、 Y1?………………….输入测站点Y位标;3、 X2?………………….输入后视点X位标;4、 Y2?………………….输入后视点Y位标;5、 Z2?………………….(1)输入测站点Z位标;或(2)输入后视点Z位标6、A=…………………….显示全站仪对后视的方位角(此时可将全站仪转到5800上显示的方位角并固定好水平位置,按仪器锁定方位角,然后将仪器对准后视点(为了保证更好精度,对准棱镜杆与后视控制点交叉处也可),放开锁定方位角即可进行测量)7、S=…………………….显示全站仪与后视点水平距离;8、 HS?………………….输入高差:(1)、若Z2?时输入测站点Z,则输入数据0;(2)、若Z2?时输入后视点Z,则输入全站仪对后视的高差数据;9、 LJG?……………….. 输入仪器高或棱镜高:(1)、若Z2?时输入测站点Z,则输入仪器仪高;(2)、若Z2?时输入后视点Z,则输入棱镜高;注意:5、8、9三步的关联,否则实测高程计算不对10、 LM?…………………输入路线号(如有匝道等多条线路时选择数据,若只有一条路则按“EXE”进入下一步,即选默认路线)11、 K?…………………输入预测点大概桩号(如测站测K25+200~K25+800,则可输入其桩号之间的数,如K25+300即输入25300即可,此桩号仅用于当数据多时加快后面的计算器运行速度)二、运行A—FY程序(当运行A—XY程序时自动运行,若不换测站点时才能直接运行本程序,即不用输入第一步数据,但换站时必需运行A—XY程序)(一)、正算放样(即根据已知桩号和边桩距离放样)1、 KX1:AK2:XK3:XY4:SP5:Stop6?…..输入进行测量的方法(输入:1)2、Q?………………….输入测量边桩与路线夹角(默认为90度);3、K?………………….输入放样点桩号;4、B?………………….输入放样点(左、右边桩)距中线距离(左边桩为负数,右边桩为正数,中桩为“0”);5、A=…………………….显示全站仪与放样点的方位角(此时可将全站仪转到5800上显示的方位角进行对放样点方向);6、S=…………………….显示全站仪与放样点水平距离HD;7、CS?………………….输入放样点与测站点的高差VD;8、LJG?………...…….. 输入放样点的棱镜高;9、PQ B=…………… ...显示实测点根据高程计算后需向路内(或外)移动“水平”距离(注:向中线为负值,向路外侧为正值,若为原地面放样还应按此值估算因地面坡度增加的水平距离进行加减);若需移位大应按第13步重测放出真正的填(挖)坡角;10、显示:a、填方:T=(放样点至路床顶填土高度)、T0=(放样点至路面填土高度)、SC B=(按测点高程计算出的距中边距B,左边桩为负数,右边桩为正数);b、挖方:W=(放样点至路床顶挖土深度)、W0=(放样点至路面挖土深度)、SC B=(按测点高程计算出的距中理论边距B,即坡角边距);11、显示:实测点X、Y坐标;12、显示:H=(实测点高程)、H0=(设计高程)(中桩为中线高程,边桩为路肩设计高程)、JK=(设计加宽值)13、重复反回第1步进行重新放样;(若对同一桩号按第9步数据计算需移位较大时,必需对同一桩号按数据移位后重测复核至找到坡角为此,一般重测一次即可)(注:重测复核时,在输入B值时会显示出SC B=(按刚测完点移位后的理论宽度)方便输入预测点B值,若地面不平就用SC B值加(减)上地面坡度造成的水平距离增加)(二)、反算放样一:(即根据在任意点先测出方位角、距离、高差反算出:路线桩号及填、挖土边桩坡角进行放样)1、 KX1:AK2:XK3:XY4:SP5:Stop6?…..输入进行测量的方法(输入:2)2、Q?………………….输入测量边桩与路线夹角(默认为90度);3、A3?…………………输入全站仪与放样点的方位角(即全站仪上方位角读数);4、S3?………………….输入全站仪与放样点水平距离HD;5、CS?………………….输入放样点与测站点的高差VD;7、LJG?………...…….. 输入放样点的棱镜高;8、PQ B=…………… ...显示实测点根据高程计算后需向路内(或外)移动“水平”距离(注:向中线为负值,向路外侧为正值,若为原地面放样还应按此值估算因地面坡度增加的水平距离进行加减);若需移位大应按第3步重测放出真正的填(挖)坡角;9、显示:K=…………….显示放样点桩号;B=…………….显示放样点(左、右边桩)距中线距离(左边桩为负数,右边桩为正数,中桩为“0”);10、显示:a、填方:T=(放样点至路床顶填土高度)、T0=(放样点至路面填土高度)、SC B=(按测点高程计算出的距中边距B,左边桩为负数,右边桩为正数);b、挖方:W=(放样点至路床顶挖土深度)、W0=(放样点至路面挖土深度)、SC B=(按测点高程计算出的距中理论边距B,即坡角边距);11、显示:实测点X、Y坐标;12、显示:H=(实测点高程)、H0=(设计高程)(中桩为中线高程,边桩为路肩设计高程)、JK=(设计加宽值)13、重复反回第1步进行重新放样;(若对同一桩号按第8步数据计算需移位较大时,必需对同一桩号按数据移位后重测复核至找到坡角为此,一般重测一次即可)(注:重测复核时,在输入B值时会显示出SC B=(按刚测完点移位后的理论宽度)方便输入预测点B值,若地面不平就用SC B值加(减)上地面坡度造成的水平距离增加)(三)、反算放样二:(即根据在任意点先测出XY坐标、高差反算出:路线桩号及填、挖土边桩坡角进行放样)1、 KX1:AK2:XK3:XY4:SP5:Stop6?…..输入进行测量的方法(输入:3)2、Q?………………….输入测量边桩与路线夹角(默认为90度);3、X3?…………………输入全站仪上X坐标;;4、Y3?………………...输入全站仪上Y坐标;5~13步说明与(二)相同:(四)、已知设计坐标进行放样(如桥梁已知坐标放样等):1、KX1:AK2:XK3:XY4:SP5:Stop6?…..输入进行测量的方法(输入:4)2、使用说明与第(三)条只差在多显示方位角A、距离S进行放样,其它计算数据仅作参考对照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光A4平板扫描仪D5800使用手册
目录
技术规格 (3)
功能特点 (3)
包装附件 (4)
安装程序步骤 (5)
连接计算机 (6)
安装程序注意事项 (7)
使用扫描仪 (8)
扫描仪校正 (9)
按键模板功能 (10)
高级设置功能 (11)
配套软件功能 (12)
TWAIN驱动程序 (13)
TWAIN驱动功能设置 (14)
纸张选择 (15)
注意事项 (15)
技术支持 (15)
(1) D5800采用CIS 扫描元件。
(2) 高亮度LED 光源,无需预热,即插即用。
(3) 结合USB2.0接口直接供电简单易用。
(4) 可实现自动裁切纠偏等功能。
(5) 超高清的影像传感器,扫描更专业。
(6) 支持多文档格式扫描,满足不同办公需求。
(7) 5个快捷键的设计,轻松实现一键式操作。
(8) 符合绿色环保标准,节能省电,低碳环保。
(9) 全新的完美影线技术,处理文档更轻松。
包装附件:
在您打开包装后,请务必按照装箱单进行设备的清点,该型号扫描仪的包装箱内有以下物品:
安装程序步骤:
将扫描仪连接到计算机:
程序安装注意事项:
1、如果自动运行使用不了可以打开光盘中的文件或进入紫光扫描仪官网 进入服务&支持在驱动中下载。
2、电脑防火墙可能会阻止程序的开机启动,在右下的选项中选择允许程序所有操作。
3、重启电脑后连接上扫描仪并打开扫描仪开关,系统会自动未扫描仪更新硬件信息,更新完成后会再桌面右下角显示
图标,更新失败则会显示
;
如果安装失败需在计算机管理中的设备管理器中进行手动的更新。
注:win XP 操作系统连接上扫描仪之后不会自动更新硬件信息,会弹出新硬件向导,需要手动更新硬件;更新成功后设备管理器中会由之前的其他设备”scanner”变成图像设备的“Uniscan Flatbed Scanner “,扫描仪可以正常工作。
使用扫描仪:
扫描仪校正程序:
如果扫描出的图像有竖向条纹,请在开始菜单中打开Uniscan Flatbed Scanner 文件夹,运行一下校正程序,此时计算机不会有程序运行,该程序会再下一次运行扫描时对扫描仪进行校正。
返回目录
4
按键模板功能:
高级设置功能:
配套软件功能:
影像中心2013调用扫描仪TWAIN 驱动程序:
打开影像中心2013选择图像导入,选择设备Uniscan Flatbed Scanner 设置文件格式及保存路径,点击获取打开.
TWAIN 驱动程序功能设置:
纸张选择: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