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合集下载

心理学填空题

心理学填空题

心理学试题(填空题)第一章人的心理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_、—测验法—和个案法等。

5、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6、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结构成分。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___性格。

8、心理的实质是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其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9、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10、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__、动机、―兴趣、信念及自我意识等。

第二章感知觉1、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_感受器__、传导神经和—神经中枢—。

2、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直接作用于客观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根据刺激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两大类。

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之为—绝对__感觉阈限,而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之为—绝对感受性,它们在数量上成反比_____ 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情况属于嗅觉的适应。

6、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成正比例,这个定律被称之为― 韦伯定律。

7、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8、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9、知觉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四种特性。

10、知觉形成的大脑信息的加工有_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两种形式。

11、“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12、吃了糖后再吃水果,总是觉得很酸,这是感觉的对比造成的。

13、红、橙、黄等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能给人以温暖之感,这种现象属于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普通心理学-情绪与情感2

普通心理学-情绪与情感2

有韵律的啜泣
恐惧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 毛发竖立
羞愧-羞辱 眼朝下、头低垂
轻蔑-厌恶 冷笑、嘴唇朝上
愤怒
皱眉、眼睛变狭窄、要紧牙关、面
部发红
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欢乐——手舞足蹈
悔恨——捶胸顿足
惧怕——手足无措 的人影
哑剧和舞蹈以及黑暗中
羞怯——扭扭捏捏
语调表情
二、分类
(二)情感分类 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活动感。
三、情绪学说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感知说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于1884年和 1885年不约而同地发表了见解相同的学说,被人称为 詹姆士—兰格学说。
他们认为,在客观环境刺激之后,首先发生身体外周 的变化,然后才引起自身的体验(情绪)。
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老板 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 了一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 晚了, “啪”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 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 上,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 却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 死了。可见,坏情 绪是可以传染的,情绪影响个体的行为。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 度和持续性,可将情绪状态分为心 境、激情和应激。
二、分类
※ (一)情绪分类
1、心境(mood):具有渲染性、微弱而持久的 情绪状态,通常称为心情。
这种情绪状态不是关于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它 具有广延、弥散的特点。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二、分类
※ (一)情绪分类
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 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 的思想和情绪。”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3)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形象的认知过程。

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产生原动力推动个体的行为。

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5.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6. 感觉的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7.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8.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才能就是完成某种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结合,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9.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0.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1.精细加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的加工方式。

12.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3.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4. 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2021年学硕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5

2021年学硕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5

2021年学硕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5一、单选题(共50题)1.阅读技能是一种()A: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技能的概念和分类的了解。

技能指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

技能可相应地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骑自行车等技能。

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学生在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是心智技能的不同形式。

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同之处在于动作技能具有外显性、连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而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观念性和简缩性特点。

换言之,前者主要表现为外显的肌肉骨骼的操作活动,后者主要为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

同时二者又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智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动作技能又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和外部体现的标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阅读技能应该是一种心智技能。

2.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A:α波B:β波C:γ波D:δ波【答案】:D【解析】:α波的频率较低,波幅稍大,出现在安静和休息状态下,即入睡期;β波一般出现在个体清醒并兴奋的状态;γ波是40赫兹每秒的高频脑电波,出现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δ波,这一阶段常被称为深度睡眠。

这个阶段结束后,会进入快速眼动睡眠,肌肉更加的放松,脑电波却与清醒状态或入睡期很相似。

3.格罗斯(K.Gross)提出的游戏理论是A:精力过剩说B:生活准备说C:成熟说D:复演说【答案】:B【解析】:伯莱恩(D.E.Berlyne)、艾利斯(M.J.Ellis)、亨特(C.Hutt)及费恩(G.G.Fein)是游戏觉醒理论的提出者。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3(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38.00)1.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表现。

(分数:2.00)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解析: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2.遇到危险时的恐惧令你高声呼喊体现了情绪的( )功能。

(分数:2.00)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解析:解析:情绪的适应功能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激发应激反应之类的生理反应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突变状况。

3.优秀的母亲能分辨出自己孩子饿的哭声和拉粑粑的哭声体现了情绪的( )功能。

(分数:2.00)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解析:解析:情绪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通过其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

4.人在高兴地时候更愿意帮助别人体现了情绪的 ( )功能。

(分数:2.00)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解析:解析:情绪的动机功能是指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

适度的兴奋可以使人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的进行工作。

5.愤怒无法让人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乐观可以帮助人们坚持做好手头的事情体现了情绪的( )功能。

(分数:2.00)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解析:解析:情绪作为一个检测系统,对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组织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身体表情(body expresssion)是表达情绪
的方式之一。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 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手势(gesture)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 要形式。手势通常和语言一起使用。表达 赞成还是反对、接纳还是拒绝、喜欢还是 厌恶等态度和思想。
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表情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 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 现各种情绪状态。

新版精选心理学知识竞赛模拟复习题库258题(含标准答案)

新版精选心理学知识竞赛模拟复习题库2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心理学知识竞赛题库25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嗅觉适应。

2.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3.父母用过分的感情来满足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教养方式是溺爱型的。

4.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经常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并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父母对孩子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民主型的。

5.“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6.人际关系的心理模式有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也不好和“你好,我也好”三种。

7.诚实、勇敢、谦虚、细心等词语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即性格。

心理咨询知识:8.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和作文中“一事多写”,都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运用。

9.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

10.上课时学生正在专心听讲,突然教室外传来嘈杂生,学生们会不由自主的向外张望,这种注意类型属于无意注意。

1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2.人类睡眠具有24小时为一个周期的睡眠-觉醒节律。

13.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

14.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嗅觉适应刺激的主要特点。

15.望梅止渴这种反射是条件反射。

16.“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指一般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时总是伴有情绪体验。

二、判断题17.当一个人恐惧和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增加。

(√)18.缺乏控制、缺乏明确职责划分等组织原因会造成职业上的倦怠。

(√)19.一人身后有猛虎追赶,前有悬崖挡路,这时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冲突模式是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体现的是双趋冲突。

(√)21.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22.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

(×)(先快后慢)23.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和情感的组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好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①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②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③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绪概念即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动物。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只有人类才有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应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①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由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的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他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生活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绪作为脑门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识活动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调表情
• 除了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
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谁都知 道,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 表达了痛苦的情绪。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 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 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
四、学会调控情绪
通过一个动画短片感受一下调控情绪的重要 意义。
/u70/v_MTEzMjQz NzM5.htm l
谢谢观赏
• 129030410048
• 13心理2班 • 孙丽
•-----Biblioteka 勒•-----柯灵
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现》一书中认为, 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且能为全人 类所理解。当代的一些研究者未上述观点提供了有 力的支持。艾克曼等人对来自10个不同地区的被试 呈现了30张不同情绪面孔的照片,要求他们辨认每 张图片的情绪,结果表明被试在识别这些情绪的照 片时出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关于表情是天使固有的 观点,也得到了近期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
二、姿态表情
• 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俩种。
身体表情是表达 情绪的方式之一。人在 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势会发生变化, 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 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 • 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手势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表达赞成还是 反对、喜欢还是厌恶等态度和思想。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 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外部表现也 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正如我们在 本章第一节中已经说过的,这些与情绪有关的 外部表现,叫表情。
一、面部表情
• 心灵开朗的人,面孔
也是开朗的。
• 笑是感情的舒展,泪
是感情的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